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那次难忘的旅行》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旅行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去年的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海边。
当我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时候,我被它的广阔和美丽震惊了。
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
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冲向沙滩。
沙子细细的、软软的,踩在上面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我在沙滩上奔跑着、欢笑着,还捡了好多漂亮的贝壳。
爸爸带着我一起去海里游泳。
刚开始我还有点害怕,紧紧地抓着爸爸的手。
但是慢慢地,我适应了海水的温度和海浪的冲击,开始自由自在地游起来。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小鱼,在大海里欢快地穿梭。
傍晚的时候,太阳渐渐西沉,天空被染成了红色、橙色和紫色,美丽极了。
我坐在沙滩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心里充满了感动。
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
《我的好朋友》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雨。
小雨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
她的性格特别开朗,总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心情特别不好。
小雨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主动过来问我怎么了。
我把事情告诉了她,她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拉着我的手说:“别难过啦,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我陪你一起解决。
”在她的鼓励下,我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
在比赛中,我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小雨毫不犹豫地跑过来,把我扶起来,一边帮我检查伤口,一边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继续跑。
”在她的陪伴下,我坚持跑完了比赛。
小雨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热心的好朋友。
我很庆幸能有她在我身边,她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我希望我们能永远做好朋友,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抒情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议论抒情在文中的作用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会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
材料(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躯体,思想(议论、抒情)是文章的精神。
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掘,则是使“躯体”中生出“灵魂和精神”的手段和过程,否则文章不会有深刻的思想。
举例爱的姿势(1)无独有偶,当初在唐山大地震后,人们从废墟中挖掘,见到最多的场面也是父子、母子抱在一起,他们只想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挡住断墙残砖带给他们的恐惧,以求孩子能够生还。
爱的表现有千万种,而这生死相拥的悲壮场面却是让人最悲戚、最震撼、最不忍将其分开的伟大而平凡的爱的姿势。
(这段议论抒情是为了渲染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爱的姿势(2)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经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她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像,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
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的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中塑造生命。
(点化细节)冬天里的那一点点热茶蛋在大衣里慢慢散着热,我忽然想把它们拿到班里去,让吃汉堡的同学看看这“老掉牙”的东西。
这才是“最生活”的东西——外皮苦涩而坚硬,里面却是热气腾腾的,燃烧着我的心。
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
将茶蛋拿到班里,同学们没有笑我,我释怀了——生活是不会笑我的,生活不嘲笑任何真诚而坚强的面孔。
描红的起到的是议论点睛,点明了主题的作用。
例题1、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没有填,但我觉得没填比填了更好。
因为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不能失去比这更珍贵的东西(议论点睛,点明了主题)例题2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抒情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学习过程:1、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抒情是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文章的主旨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我的老师》片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自然、巧妙地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写作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写作中,单纯的记叙往往会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有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技巧。
(二)理解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概念及作用1、记叙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过程作概括的陈述。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2、议论议论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在记叙文中,议论可以深化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3、抒情抒情是作者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感情。
它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示例分析1、出示一篇单纯记叙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谈谈感受。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章只是在陈述事实,缺乏情感和深度。
2、再出示一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它们像是一群争奇斗艳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着自己的美丽。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运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记叙文结尾抒情议论笔法训练8

我来结尾:
桃树在泥土的滋润下开花,蚕豆 和菜瓜在爷爷的栽培下结果,我在 老家的温馨里成长。温暖的阳光, 干净的石子路,清香的泥土,朴实 的一切蕴含着不普通的亲情。
祝同学们: 作文越写越好!
抒情: 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抒情能渲染气氛,深化主题,使感 情升华,增强文章感染力。
议论: 就是作者发表见解,以表明 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能使文章 主旨鲜明、主题深刻。
课文范例 梁衡《夏》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 多少 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 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 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 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 美这个春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范例
萧乾《枣核》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 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 恋故土的。
课文范例
邹韬奋《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 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 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 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 没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 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 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议论,文章的主题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确,更表现不出我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如《第一次真好》的结尾就是这样。
(3)议论用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然而能在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行道树》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议论,自然地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例1:《我的老师》一文中,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请读下面的诗文,你有什么发现:王安石《麻雀》:一只两只三四只,五只六只七八只,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林和靖《雪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一、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二、写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时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三、读下面的文字,找出文中的议论句:那是在一节体育课上,我艰难地跑着跑着,那可恶的跑道似乎变得那样崎岖不平,长得几乎没有尽头。
我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小,终于喘着气想停下来。
这时,体育老师向我跑来,瞪起眼睛,挥舞着右手,对着我大声叫喊:“跑下去!”我重新振作了一下,努力加快步伐,可委屈的眼泪却溢出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来,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正是这位那么"凶"的体育老师和那么"可恶"的跑道,使我今天的身体这样健康、壮实!四、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补上一个议论句:朱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的科学家科尔怎样利用三年中所有的星期天证出了200多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发明家爱迪生怎样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一共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居里夫人怎样被放射元素夺去了健康....他动情地讲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他激情四射地讲华罗庚、陈景润、李四光....每每讲到激动处,他总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在这三段叙述之后有这样三种议论:请选一句最恰当的()1.他了解得是那么多,知识是那么渊博,讲得是那么生动,科学家的精神实在是太感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作文评分标准:
生活,让我品味到了美
一个黄昏,当我醉心于天空的广博,突然有了一种强 烈的冲动,想把它画下。于是我找出画板,一会儿便完 成了构思:黄昏、窗台、花瓶和窗帘是画的主体。
当时正值暑假,我雄心勃勃地想把它当成一部作品。 可当完成了第一天的初稿,我就发现我错了:生硬的线 条,呆板的构图,死灰般的颜色,天那!这哪是出自我 手!学画四年,却画得如此幼稚。不常画画的人是不会 理解这种痛苦的。当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被画得像噩梦般 可怕时,愤怒往往是难以抑制的:我开始踢画板、摔橡 皮、扔铅笔,整个上午一直就对着那幅画生闷气。这时
怎样运用比喻、排比抒情议论?
(一)小试牛刀之《爱心》
学生 做题,叫部分学生回答。
思路:
抓住主题词进行比喻、排比的造 句,抒发作者感情,明确如焚 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
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 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如果世界 没有了爱心,人间将会一片荒芜。
在结尾添加: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那些至善至美的甘甜,若不 用坚强战胜困难,怎会拥有?那些创造后的喜悦,不 经风霜,怎能感受?这幅画带给我的,不只是画本身 的快乐,同时也为我在难熬的痛苦之后,带来了成功 的甘甜,这不也是平凡琐碎的生活中,苦尽甘来的一 份美丽吗?
结论
作文记叙文“升格”第一招: 在记叙文中增加适当的抒情
怎样进行抒情议论?
(二)句子仿写式,排比比喻句
1、《教诲》
这无声的教诲,犹如一缕甘泉,深深地溶进 了我孤独而凄楚的心;这无声的教诲,使我树立 新的希望,增添了奋发向上的勇气;这无声的教 诲,使我的成绩大大提高,一洗他日之耻。
2、《家,我深深的眷恋》
可爱的家,是你在我最需要温暖的时候,将阳 光泻满我的心房。家,是我倚靠的脊背;家,是我 停泊的港湾;家,是我生命的支柱……我想,我应 该用心语来与你进行爱的对话。
议论,避免偏离题意,起到点 明题旨,突出中心的作用
一、文章何处抒情议论为好?
——找准抒情议论的切入点
(一)开头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满分作文《父爱,一生的财富 》(记叙文)的开 头: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
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 路,引领你的一生。
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 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 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
生活,让我品味到了美
候,脑中总是闪过一个念头:放弃吧!然而每当感受 到日暮那种无法抑制的美时,我都会一次又一次逼着 自己拿起笔,去面对那个残缺不全的破碎的画面。
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经过无数次修改,整个画 面渐渐变得协调而富有层次感。到了假期的最后几天, 这幅画终于完成了。我带着创造者才有的喜悦端详着 自己的作品:黄昏疲倦的晚风把窗帘拂起,夕阳下, 那瓶中的花朵有的依然绽放,有的却已凋谢,旁边, 是一本平躺着的书带给这黄昏时刻几分理性。我庆幸, 在最艰难的作画过程中,我没有放弃。我再次体味到 了画的美。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 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 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 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 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文章何处何时抒情议论为好?
——找准抒情议论的切入点
(三)水到渠成,文末议论升华
《走一步,再走一步》 结尾: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 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 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 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 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 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 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 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 路程是多么漫长。
二、怎样进行抒情议论?
(一)虚拟联想法,虚实相结合
《路灯》 : “小璇,我们快到家了。”妈妈的话把我
的思绪拉了回来。在两排路灯的陪伴下,我们又走完
了这条路。
我望着那明亮、温暖、柔和的灯光,突然一个
念头跳进我的脑海。妈妈,她,不就是我生命中的
路灯吗?是她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帮我绕过陷阱,
跨过壕沟,增强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的人生之路
怎样进行抒情议论?
(三)妙用诗句歌词,点明深化题旨
1、《哦,棉鞋》
不知为什么,我的鼻子酸酸的。这爱意好似一 股清泉,“叮叮咚咚”,撩拔我心中爱的琴弦……
接过母亲手中的棉鞋,我只觉心中一片灿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该如何去拥抱这轮 太阳呢?
正是因为有了她而一片光明。
路灯
心中的明灯
(实)
(虚)
二、怎样进行虚实相结合?
(一)小试牛刀之《心中的彩虹》 学生 做题,叫部分学生回答。
思路:天上的彩虹
心中的彩虹= 深沉的母爱
泪眼朦胧中,母亲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深深地刻进了我的心里。天上的彩虹即使再好 看,也会转瞬即逝,但心中的这道彩虹却永远 能绽放光彩,陪伴我整个人生的旅途……
直到上了初三。
一、文章何处抒情议论为好?
——找准抒情议论的切入点 二、在叙述完具体的事情后进行抒情议论: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为什么总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地 说:“各位同学都毕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小学到中学去 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你们回到小学来看老师 的时候,我一定高兴看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
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议论抒情性的开头和结尾。
1、题意不符合? 2、中心不突出? 3、内容不充实? 4、结构不完整? 5、立意不深刻?
打分: 35 三 类卷
如何将这篇文章进行升格?由三类文变成二类文?
解决办法:添加议论或者抒情的句子点明主旨、升华 主题:
《生活,让我品味到了美》
在开头添加:
生活往往是琐碎不堪的,有时甚至如一杯苦酒。 但若把这苦酒饮尽,不难发现苦的背后也有甘甜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