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那次难忘的旅行》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旅行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去年的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海边。
当我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时候,我被它的广阔和美丽震惊了。
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
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冲向沙滩。
沙子细细的、软软的,踩在上面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我在沙滩上奔跑着、欢笑着,还捡了好多漂亮的贝壳。
爸爸带着我一起去海里游泳。
刚开始我还有点害怕,紧紧地抓着爸爸的手。
但是慢慢地,我适应了海水的温度和海浪的冲击,开始自由自在地游起来。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小鱼,在大海里欢快地穿梭。
傍晚的时候,太阳渐渐西沉,天空被染成了红色、橙色和紫色,美丽极了。
我坐在沙滩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心里充满了感动。
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
《我的好朋友》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雨。
小雨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
她的性格特别开朗,总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心情特别不好。
小雨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主动过来问我怎么了。
我把事情告诉了她,她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拉着我的手说:“别难过啦,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我陪你一起解决。
”在她的鼓励下,我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
在比赛中,我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小雨毫不犹豫地跑过来,把我扶起来,一边帮我检查伤口,一边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继续跑。
”在她的陪伴下,我坚持跑完了比赛。
小雨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热心的好朋友。
我很庆幸能有她在我身边,她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我希望我们能永远做好朋友,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八上一单元: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单元主题: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固中何强中[写作导航]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然而能在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一、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议论,文章的主题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确,更表现不出“我”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如《第一次真好》的结尾就是这样。
(3)议论用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如《行道树》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议论,自然地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的事物、人物带有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记叙文中的两种主要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直接用文字表明自己的感触和动情之处。
如《最后一课》中我说的一句话。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即是直接抒情。
再如《黄河颂》中“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直接抒情。
在记叙文中添加抒情和议论

在记叙中添加抒情
魏巍:《我的老师》
•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 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 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 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 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 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中,我的那些小 “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 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 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 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 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 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 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这时,妈妈又掏出哥哥那最后一封信,含着眼泪读起来: • “亲爱的爸爸、妈妈、小妹: • 我正在战壕里给你们写信,耳边还响着枪炮声,敌人向我 们祖国猖狂侵犯,我就要和战友们一起向敌人冲过去.这 也许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写信.但是请不要难过,我将永 远和祖国大地团聚在一起……” • 四周静悄悄的,只是妈妈那冷静但又蕴含着深情的话音 断断续续地响着.随着妈妈的话音,我睁大泪眼,仿佛看 见哥哥紧握钢枪,第一个向敌人猛扑过去.你愤怒地横扫 敌人,又炸毁敌人的明碉暗堡;你掩护战友而身中数弹, 却用最后一点力量打死一个敌人;你终于倒下了,倒在 祖国南疆的前沿,殷红的热血浸透你身下的泥土…… • 啊,哥哥,你死得多么壮丽,而又这样泰然!我明白了:你 冒着弹雨冲锋,是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安宁;你不怕牺 牲,是为了让祖国千家万户的亲人团圆…… • “举头望明月”,在金黄的月亮中,我看见了哥哥的英 姿…… • 月亮圆圆的,四周静悄悄的,月饼甜甜的……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议论和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穿插议论:在记叙文中适时加入对事件、人物或景物的看法,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穿插抒情:在记叙文中适时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议论和抒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议论和抒情的运用。
2. 实践指导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作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部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案例文章,用于分析讲解。
2. 学生准备自己的作文,用于修改和讨论。
【教学环节】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议论和抒情手法,让学生体会其作用。
3. 实践指导: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穿插议论和抒情。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修改后的作文,交流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是否觉得文章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文章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议论和抒情的手法。
如:原文:“那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
”修改后:“那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为国家繁荣昌盛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修改后的句子如何在记叙中穿插抒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实践指导】1. 议论要言之有物,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抒情要真实自然,体现真挚的情感。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自然、巧妙地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写作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写作中,单纯的记叙往往会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有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技巧。
(二)理解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概念及作用1、记叙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过程作概括的陈述。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2、议论议论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在记叙文中,议论可以深化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3、抒情抒情是作者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感情。
它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示例分析1、出示一篇单纯记叙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谈谈感受。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章只是在陈述事实,缺乏情感和深度。
2、再出示一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它们像是一群争奇斗艳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着自己的美丽。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运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请读下面的诗文,你有什么发现:王安石《麻雀》:一只两只三四只,五只六只七八只,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林和靖《雪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一、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二、写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时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三、读下面的文字,找出文中的议论句:那是在一节体育课上,我艰难地跑着跑着,那可恶的跑道似乎变得那样崎岖不平,长得几乎没有尽头。
我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小,终于喘着气想停下来。
这时,体育老师向我跑来,瞪起眼睛,挥舞着右手,对着我大声叫喊:“跑下去!”我重新振作了一下,努力加快步伐,可委屈的眼泪却溢出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来,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正是这位那么"凶"的体育老师和那么"可恶"的跑道,使我今天的身体这样健康、壮实!四、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补上一个议论句:朱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的科学家科尔怎样利用三年中所有的星期天证出了200多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发明家爱迪生怎样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一共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居里夫人怎样被放射元素夺去了健康....他动情地讲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他激情四射地讲华罗庚、陈景润、李四光....每每讲到激动处,他总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在这三段叙述之后有这样三种议论:请选一句最恰当的()1.他了解得是那么多,知识是那么渊博,讲得是那么生动,科学家的精神实在是太感人了。
记叙中结合议论和抒情

记叙中结合议论和抒情教学目标:1.认识抒情和议论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明确记叙文写作中对抒情和议论的要求。
3.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准确恰当地运用抒情和议论。
知识引导:在记叙中抒情,就是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抒情方式(类型):a.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即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b.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①在叙述中抒情,寓“情”于叙事之中。
②在描写中抒情,寄“情”于描写人物、事物、景物之中。
③在议论中抒情,边发议论边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a.记叙文中议论的形式:①先叙后议;②先议后叙;③夹叙夹议b.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不同位置的作用:(1)开头处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2)结尾处作用: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我能行:读下面两个语段,合作交流。
你认为下面两段材料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语段一:“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语段二: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
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籽儿。
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
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必须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这种写作技法,这对于提高作文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议论,就是直接说理,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用以说服他人。
它是作者对人物、事物深刻认识的真知灼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1、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①泼墨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如《一面》,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尽情的议论,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
②点示法。
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例如《白杨礼赞》。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应以记叙为重点,在详细记叙的过程中发表简短、甚至是片言只语的议论。
(二)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抒情: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文中的抒发和倾注。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1、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2)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感情达到高潮,间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2、怎样才能使抒情真实感人?1)寓抒情于叙述之中如,抒发的是上大学的儿子和妈妈离别时母子间的依依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要抒真情、健康之情,抒情要自然。 要抒发的感情必须是发自内 心的,不能 以为文中多用几个“啊”字,多写几句 “我多么喜爱”、“他 真伟大呀”之类 的空话,就算表达真实而热烈的感情了。 只有对人、事、 景、物有深切的感受, 强烈的感情,才会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无感而 发,却要生硬地挤情、造情,抒 情也定不会自然,文章定会让人厌恶。
1.以“桥”为话题,自命题,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2.十几岁的人生路,诗一般的青春梦。那过往的和未来的 许多影像,曾让我笑过,哭过,感动过,盼望过,沉思过, 也纠结过。那些我曾看到过,听到过,想到过的一切,怎 么总是在心中变成挥之不去的情愫?如:我也想当上班干 部,争做志愿者;我也想登上泰山顶,游历浏阳河;我也 很善良,很孝顺,不是笨孩子;我也曾后悔过,伤感过, 失败过;我也怀念那个人,坚信那个理;我也……这就是 真我,这就是我灵魂深处的一支支心曲。
三是先叙后议。它会起到“画龙点 睛” 的作用,揭示、深化文章的主题。
阅读课本第66页《心中的 歌》并回答下列问题
❖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 二、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 1.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 (中心的表达方式:通过…事…件 表明…情…感 ) ❖ 2.找一找文中抒情或议论的地方,这些地
方分别运用了哪种抒情/议论的方式呢? ❖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四)这么多年来,妈妈一直在 无微不至地爱护着我。而 她,从 没指望过我来报答她。在记忆的 长河里,妈妈对我的爱不知有多 深。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样的 画面就如大海里的浪花,让我数 都数不清。有人说,母爱像太阳, 永远散发着光芒。我却要说,母 爱像大海,大海有多深,母爱就 有多深。
(五)从挂钟顶回来,我更爱自己 的家乡了。我真想变成 一片绿叶, 为家乡的这座山增绿;我真想变成 一朵花,让家乡的这座山更美。美 丽的挂钟顶,战争年代你为革命立 过功,和平年 代你又为百姓生活增 添了美。
❖抒情和议论的方法:
(1)记叙中抒情的两种方式
❖ 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 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 以此来打动读者。(直接抒情)
❖ 另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 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间接抒情)
使用抒情手法时应注意:
①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是相比较而言的,没 有纯粹的、绝对的直接 抒情。一般地说,在 记叙文中直接抒情不应用得太多、太滥,要 针对内 容特点,做到适当、得体。
阅读课本第70页《剥豆》回答问题
❖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 二、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 1.简练概括文章的主旨。 (通过事件,揭示道理) ❖ 2.找一找文中抒情或议论的地方,这些
地方分别运用了哪种抒情/议论的方式呢? ❖ 3.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方式?举例说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训练目标: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
训练题目:
我深深地爱着你,不寻常的挂钟 顶!
❖ (六)中国不仅留下了经典的格言, 无数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完美的阐 释了尊严的含义。
❖(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但 同一国家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尊严。 个人的尊严,总是与祖国的尊严息 息相关。
(八)茶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有人 认为,清苦过后的甘 甜就像生活中
的苦尽甘来,风雨过后的晴天彩虹, 但真正的生活若只是故苦尽甘来的固 定模式,那么生活岂不是乏味单调的 很?我认为生活正如那“三道茶”, 开始时,单一的“苦”与“甜”刺激 着我们的神经,而第三道“回味”却 令我们迷惑不已。
以“说句心里话,我也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 600---800字的文章.
(二)每次回家,看到父亲那似乎只 剩下粗大骨骼的脊梁, 还一直俯首
在散发着清香的黄土地里劳作,我就 仿佛听见父亲的骨骼在“咯啪啪”作 响,一缕缕透过倾听的耳朵,叩击着 我颤动的心扉。
(三)哦,父亲,在生命的流 转中,我听到了你的声音。
那是黄土地上自尊自强自立的 声音,那是一声声苦难、坚韧、 博爱与伟大的呼喊!
❖(九)自信的人生是永远不会被社 会击败的,除了他自己最后精疲力竭, 无力拼搏。
❖(十)自信不仅能改变周围的环境, 还能改变自信者自己。
❖(十一)我笑了,这次成功使我懂 得了挫折的美丽,明白了 如果生活 中没有挫折,生活就平淡得好似一杯 白开水;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像一 望无垠的沙漠,没有一点起伏,那么 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画龙点睛明主题 ------记叙文中的抒 情和议论
阅读下列小片段,想 一想哪些是抒情,哪 些又是议论呢?
❖ (一)那一刻,泪水挣脱了我的眼皮。 我的心在不停地颤 抖着。 我没有记
住那画的名字和作者是谁,但我记 住了那落满汗珠的光脊梁,那令人 感动的脊梁!因为,我越来越清晰 地感觉到,那脊梁太像我勤劳、倔 强的父亲了。
❖(2)记叙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对所记叙的人 物、事情等加以评述:或表达看法, 或评价得失,或分析影响,以揭示 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
你都学过哪些议论的方式呢?
一是先议后叙。先发表议论,可以使文章 开篇入题, 简洁明快。
二是夹叙夹议。议论与记叙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 而且能使文章逐层深化,增强 文章的说 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