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病防治(教案)

合集下载

煤矿职业病管理(教案)

煤矿职业病管理(教案)

煤矿职业病管理(教案)
一、教案目标
本教案旨在提供关于煤矿职业病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煤矿职业病的特点、预防措施以及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煤矿工人职业健康意识和预防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煤矿职业病的概念和分类
2. 煤矿职业病的特点和危害
3. 煤矿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4. 煤矿职业病的管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
1. 煤矿职业病的概念和分类
2. 煤矿职业病的特点和危害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介绍煤矿职业病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危害。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分析煤矿职业病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矿工的影响。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煤矿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

4.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素材,增加学生对煤矿职业病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估
1. 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煤矿职业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小组讨论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煤矿职业病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的报告,对其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
1. 教学课件:包括煤矿职业病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危害。

2. 音视频素材:相关煤矿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的视频素材。

七、参考文献
1. 《煤矿职业病防治法》
2. 《矿山安全法》
注: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学案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学案

职业病防治(教案)◆培训提示本次主要讲职业危害、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的概念及防范,健康监护基本要求,以及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煤矿企业应结合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和健康监护的有关规定进行介绍,同时要根据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

通过本次培训,使煤矿企业从业人员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健康的监护的基本知识,正确行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

目前,我国煤矿职业病状况不容乐观。

据有关统计资料,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尘肺病累计列649 129人(已死亡175 951人)。

其中,煤矿工人尘肺病297 009列,占全国尘肺病人总数的42%。

20世纪90年代每年大约有3 000人死于尘肺病。

我国煤矿工人其他职业病的患病率也相当高。

所以,职业病已成为我国煤矿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严重危害。

第一节职业危害的概念及防范一、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工禁忌病的概念1.职业危害及因素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得从业人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1)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它包括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和水泥粉尘等)、物理因素(风速、湿度、温度、噪声、震动等)和生物因素等。

(2)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它包括劳动时间过长、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个别部位或器官过度紧张、使用工具不符合要求。

2.职业病及其特点职业病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特点有以下3个方面:(1)职业病是由职业危害所引起,如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职业病的轻重与职业危害因素的数量和强度有关。

(2)大多数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彻底消除疾病、恢复人体健康。

(3)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群体的发病,但是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能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甚至消除职业病。

3.职业禁忌病及其有关规定职业禁忌症只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该职业活动中不允许患者有的病症。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案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案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案第一章:煤矿职业病概述1.1 煤矿职业病的定义1.2 煤矿职业病的分类1.3 煤矿职业病的危害1.4 煤矿职业病的防治意义第二章:煤矿职业病的危害因素2.1 煤矿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2 煤矿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2.3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估第三章:煤矿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3.1 尘肺病3.2 听力损伤3.3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3.4 心理健康问题3.5 其他常见职业病第四章:煤矿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4.1 煤矿职业病的诊断流程4.2 煤矿职业病的治疗原则4.3 煤矿职业病的康复与护理第五章:煤矿职业病的防治措施5.1 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5.2 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5.3 个人防护措施5.4 健康教育与培训第六章:煤矿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6.1 作业环境监测的方法与设备6.2 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检测6.3 作业环境评价与改善措施第七章:煤矿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7.1 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7.2 职业健康监护的意义与实施7.3 职业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第八章:煤矿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8.1 职业病事故的分类与分级8.2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8.3 职业病事故的救援与处理第九章:煤矿职业病防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9.1 我国煤矿职业病防治的现状9.2 煤矿职业病防治面临的挑战9.3 煤矿职业病防治的发展趋势第十章:煤矿职业病防治培训与宣传10.1 培训内容与方式10.2 宣传教育的方法与手段10.3 煤矿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的培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煤矿职业病概述难点解析:需要理解煤矿职业病与普通职业病的区别,以及煤矿特有的职业病类型和危害。

二、煤矿职业病的危害因素难点解析:识别和评估煤矿作业环境中的潜在危害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测与评估。

三、煤矿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难点解析:掌握尘肺病等常见煤矿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四、煤矿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难点解析:了解煤矿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流程,以及康复与护理的重要性。

煤矿职业病防治使用PPT学习教案

煤矿职业病防治使用PPT学习教案
④洒水防尘。防尘洒水系统要有永久性防尘水池,并设有备用水池。防尘 管路应铺设到所有可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
⑤减少产尘。采掘前预先湿润煤体;掘进过程中,采用湿式钻眼,冲洗井 壁巷帮,使用水炮泥,爆破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或压气喷雾降尘、装岩 (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掘进机掘进作业时,应使用内、 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的综合防尘系统,并对掘进头含尘气流进行有效 控制;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液压支架必须安装自动喷雾降尘 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并加装喷雾装置或用除尘器抽尘净化;放 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高压喷雾装置;井下煤仓放煤口、溜 煤眼放煤口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 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5)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法,使用水炮泥; 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 煤时洒水。
第26页/共81页
(6)、液压支架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 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破碎机必 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采煤机必须安装内、 外喷雾装置,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掘进作 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的综合防尘 系统。
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年 修订为10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115种职业病 ;2013年12 月23人国家卫计委新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为10大类132 种。
第11页/共81页
4、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 有
尘肺、煤矿工人滑囊炎、 手臂振动病、噪声聋、氮氧 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 中暑等。
回避原则
用人单位
检查
提供诊断所需的现场危害
监测资料
推定诊断原
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案一、培训目的煤矿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很多职业危害。

为了增强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规范工作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率,本培训旨在向煤矿工人介绍煤矿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和防治方法。

二、培训内容1.煤矿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煤尘危害–煤气危害–设备安全危害2.煤尘危害及控制措施–煤尘的来源和成分–煤尘的危害–煤尘防治措施–个人防护措施3.煤气危害及控制措施–煤层气的形成和成分–煤气的危害–煤气检测和监测–煤气防治措施4.设备安全危害及控制措施–特种设备操作要求–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和维护三、培训方法为了培训的有效性和互动性,本培训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煤矿职业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使学员对危害有全面的理解。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煤矿事故案例,让学员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3.现场考察:带领学员实地考察煤矿现场,观察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应用情况,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4.小组讨论:将学员分成小组,讨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培训评估为了评估培训的效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学员测试:对学员进行知识测试,包括煤矿职业危害的类型、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2.现场观察:观察学员在煤矿现场实践中是否能正确应用职业危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3.学员反馈: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措施。

五、培训计划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第一天上午煤矿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课堂讲解第一天下午煤尘危害及控制措施课堂讲解、讨论第二天上午煤气危害及控制措施课堂讲解、案例第二天下午设备安全危害及控制措施课堂讲解、案例第三天上午现场考察现场考察第三天下午学员反馈、总结、评估讨论、评估六、培训资料为了提供给学员参考和复习,将准备以下培训资料:1.PPT课件:包括煤矿职业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的详细介绍。

2.安全操作手册:包括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具体操作规范。

职业病防治教案

职业病防治教案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案(二O一二)年度课程名称:职业病的了解与防护授课教师:单位:教学对象各部室、各队组所有在册员工及队级以上领导干部。

教学目的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煤矿工人职业病的病理、形成和防护措施,做到知识的普及和日常防护行为的指导。

教学重点: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尘肺病的预防教学内容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尘肺病是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肺部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的矿工职业病,一旦患病,目前还很难治愈。

1.、尘肺病的分类煤矿尘肺病因吸入矿尘成分不同。

可分为三类。

(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

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

(2)煤硅肺病(煤矽肺病),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肺病。

患者多为长期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

(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

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上述三种尘肺病中最危险的是硅肺病。

其发病工龄最短(一般在10年左右),病情发展快,危害严重。

煤肺病的发病工龄一般为20~30年,煤硅肺病介于两者之间但接近后者。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一般认为得病的原因是:含有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小于5μm)经呼吸沉积于人体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硅尘粒能形成硅酸胶毒,可杀死肺泡,使肺泡组织形成纤维病变出现网眼,逐步失去弹性而硬化,无法担负呼吸作用,使肺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出现喘息、咳嗽、胸痛等各种症状,并容易诱发肺心病、肺结核等,严重时可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直至死亡。

二、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1、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尘肺病按病情发展度分为三期。

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部疼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干咳或带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部疼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

职业病防治教案

职业病防治教案

职业病防治教案学习要点:了解职业危害、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的含义;理解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熟悉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掌握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护方法;了解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

培训学时:2-4学时。

第一节职业危害概述一、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

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生产设备与工艺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它们均与生产过程有关。

(2)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因为劳动组织不合理而产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力劳动、作业安排与劳动者生理条件不相适应等造成长期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均可损害劳动者的健康。

(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作业场所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少通风、采暖、防尘防毒、防噪声设施,照明不良,阴暗潮湿,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1)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生产性粉尘,如矿尘、煤尘、金属粉尘、有机尘等。

(2)物理性因素。

包括不良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温、低气压;生产性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如X射线;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

(3)生物性因素。

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此外,还包括与劳动过程有关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二、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但从法律上讲,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诊断、确诊、报告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案煤矿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侯增明教学目的:使职工熟悉职业病;了解职业危害预防的重要性;让职工自觉增强个体防护意识。

授课内容:一、什么是职业病?二、善良的尘肺病矿工及他们的生活痛苦心酸三、尘肺病,肺呼吸机理及尘肺病(矽肺病)的发病原因四、煤矿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五、煤矿禁忌症及有关规定六、职业健康的检查方法七、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及煤矿井下防尘设施基本规定导入: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2015年2月)有一个谈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

这部长达103分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柴静自掏百万调查近一年追问雾霾治理。

柴静的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她说,不愿意孩子小的时候再受到雾霾的毒害。

片中柴静以母亲本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她说:“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儿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个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

”“以之微小,人眼无法看到,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

”现在,身边社会上对雾霾的重视和防护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而我们的煤矿工人,长期工作在煤尘、岩尘和煤矿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之中,有些职工还不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工作中不个人防护用品,到时悔之晚也。

据2010年底统计: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万9千9百7拾例,其中尘肺676541例,占﹪,大部分分布在煤炭行业。

这是国有重点煤矿数据,而且漏报人数很多。

XX矿的情况是什么呢?每年的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人数甚至占到5%以上,每年的确诊人数在十几人以上。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彻底的清除疾病,恢复健康,职业病患者在晚年和疾病后期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我们要了解煤矿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的知识,才能避免“无知者无畏”,生在险中不知险的后果。

第一节什么是职业病?1、按照2011年12月3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直接危害身体健康,而引起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雄县凉水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防治教案编制人:赵世明课题:职业病防治授课教师:凉水沟煤矿赵世明(总工)教材:第一节职业危害的概念及防范教学目的:让企业员工懂得职业危害的概念教学重点职业危害教学难点:职业危害及职业病教学形式:授课授课时间:2012年6月10日授课地点:矿培训科教学内容:第一节职业危害的概念及防范一、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工禁忌病的概念二、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及职业病三、职业危害的防范◆培训提示本次主要讲职业危害、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的概念及防范,健康监护基本要求,以及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煤矿企业应结合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和健康监护的有关规定进行介绍,同时要根据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主要危险、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

通过本次培训,使煤矿企业从业人员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健康的监护的基本知识,正确行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

目前,我国煤矿职业病状况不容乐观。

据有关统计资料,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尘肺病累计列649 129人(已死亡175 951人)。

其中,煤矿工人尘肺病297 009列,占全国尘肺病人总数的42%。

20世纪90年代每年大约有3 000人死于尘肺病。

我国煤矿工人其他职业病的患病率也相当高。

所以,职业病已成为我国煤矿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严重危害。

第一节职业危害的概念及防范一、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工禁忌病的概念1.职业危害及因素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得从业人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1)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它包括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和水泥粉尘等)、物理因素(风速、湿度、温度、噪声、震动等)和生物因素等。

(2)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它包括劳动时间过长、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个别部位或器官过度紧张、使用工具不符合要求。

2.职业病及其特点职业病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特点有以下3个方面:(1)职业病是由职业危害所引起,如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职业病的轻重与职业危害因素的数量和强度有关。

(2)大多数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彻底消除疾病、恢复人体健康。

(3)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群体的发病,但是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能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甚至消除职业病。

3.职业禁忌病及其有关规定职业禁忌症只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该职业活动中不允许患者有的病症。

《煤矿安全规程》对职业禁忌的规定如下:(1)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接尘作业:①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②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③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④心、血管器质性疾病;⑤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粉尘工作的其他疾病;(2)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井下工作:①以上所列不得从事接尘作业的病症;②风湿病(反复活动);③严重的皮肤病;④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3)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严禁从事煤矿生产工作。

(4)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深度近视等病症以及其他不适应高空(2m以上)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二、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煤矿井下作业条件恶劣,职业危害因素较多,从事人员患职业病的也较多。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震动、有害气体、生产性化学毒物、高温高湿、不良体位劳动等。

职业病主要有粉尘病、噪声聋、局部振动病、职业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滑束炎等。

1.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井下生产过程中凿岩、钻煤眼、放炮、割煤、装煤(矸)、转载运输等环节均能生产大量粉尘,粉尘包括岩尘和煤尘两种。

作业人员长期在岩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矽肺病;作业人员长期在煤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煤肺病。

2.有害气体井下空气中可能存在过量的CH4、CO、CO2、氮氧化合物、H2S 等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加强通风,将其冲淡并带走,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不良气候条件井下气候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温差大、湿度大、风速大。

因此,作业人员容易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风湿性关节炎。

4.不良劳动体位在煤层薄的采煤工作面或者高度小的巷道从事作业的人员不能站立劳动,经常跪在底板上,使局部关节(入膝关节)长期受到强烈压迫及摩擦而引发滑束炎,煤矿井下从业人员滑束炎已列为国家承认的法定职业病;另外,井下从业人员长期弯腰劳动,容易引起腰椎病;井下空间较小、井下从业人员经常磕碰头部,容易引起颈椎病。

5.噪声和振动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从业人员的危害越来越大,入凿岩机、钻机、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破碎机、压风机、水泵、局部通风机、机车、放炮等都能产生很大的噪声;有时噪声与振动同时存在危害更大、噪声可引起噪声聋,入井下工人常见的耳杂“发育”——即听力显著减强,振动科引起局部振动疾病。

6.放射性物质煤矿井下放射性物质(如氡)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又一代影响。

有的单位(洗选煤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放射性物质,若管理不妥,将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

三、职业危害的防范职业危害防范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所谓预防为主就是控制职业危害的源头,即在职业活动中尽可能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所谓防治结合就是预防和治疗双管齐下。

“防”是职业危害防范的根本途径,目的是不产生职业危害;“治”是职业病发生后保障患者的医疗、康复。

1.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1)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煤矿企业对职业危害项目,应当及时、如实地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3)新建、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煤矿企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4)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劳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防范(1)煤矿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做出评价。

(3)煤企业应当向从业人员告知职业危害因素及应急处理方案。

(4)煤矿企业应当采取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措施,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在劳动中贯彻执行。

(5)煤矿企业应当制定职业危害事故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对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组织现场抢救,控制职业危害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3.职业病的诊断及职业病人的治疗(1)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2)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3)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4)煤矿企业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安排诊断。

(5)煤矿企业对确诊为尘肺病的人员,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准予治疗或疗养,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变发展,延长病人寿命。

课题:职业病防治授课教师:凉水沟煤矿罗远祥(矿长)教材:第二节健康监护基本要求教学目的:让企业员工懂得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职业健康的检查教学难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教学形式:授课授课时间:2012年6月11日授课地点:矿培训科教学内容:第二节健康监护基本要求一、职业健康的检查与评价二、职业健康的检查方法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二节健康监护基本要求健康监护指的是对从事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人群进行健康检查,其目的是及时发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群的健康损害情况,并作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的依据,从而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权益。

一、职业健康的检查与评价1.对新录用、变更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价,了解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为煤矿企业合理安置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提供依据。

同时,也可作为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原始资料。

2.对在岗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价。

动态观察从业人员的健康变化状况,了解从业人员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及时发现疑似病患者,判断从业人员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岗位的工作。

3.对准备调离该工种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价。

分析从业人员与该工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找出其所在工伯环境和条件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规律;检查工人是否患有职业病,以明确法律责任;对于有远期危害效应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进行离岗后医学观察的内容和时限,为安置从业人员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权益提供依据。

二、职业健康的检查方法(1)煤矿企业对新入矿工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2)煤矿企业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3)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4)煤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的查体时间间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一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

②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③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

(5)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挚而有别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

(6)Ⅰ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1次。

对疑似尘肺患者(0+),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1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复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3年拍片复查1次。

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室从业人员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关系的客观记录。

它既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依据,又是分析防治职业病的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的原始资料。

所以,通过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可以客观的评价煤矿企业防治职业病的效果,也可以找出防治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律。

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粉尘监测、防尘措施和健康检查三部分内容。

(1)粉尘监测档案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1)总粉尘:①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②粉尘分散度,没6个月测定1次。

2)呼吸性粉尘:①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各月测定1次。

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②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2)防尘措施档案尘肺病防治的根本措施是综合防尘,通过综合防尘,使工作环境的产尘量大幅度下降,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