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 水中动物之最[优质PPT]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之最》课件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之最》课件教案: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之最一、教学内容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8章节《动物之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 认识几种动物的特殊特征,如长颈鹿的脖子最长,鸵鸟不能飞行等。
2. 学习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如“longer”,“tallest”等。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几种动物的特殊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几种动物的特殊特征,学会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
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物图片、卡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动物玩具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种动物的特殊特征,如长颈鹿的脖子最长,鸵鸟不能飞行等,并讲解这些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进行描述,如“长颈鹿的脖子比其他动物更长”,“鸵鸟是最高的鸟类”。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将自己带来的动物玩具或图片进行比较,找出每个动物的特殊特征,并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进行描述。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特殊特征。
学生通过卡片进行实践操作,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描述动物的特殊特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动物之最长颈鹿:脖子最长鸵鸟:不能飞行等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找出它的特殊特征,并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进行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一、活动目的通过“动物之最”这个主题的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常见动物以及它们身上的特点,激发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探究动物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或者实物2.以动物为主的图书、杂志等3.白纸、彩笔等绘画物品4.用于配合游戏的道具(例如玩具动物)三、活动流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提问(例如:“谁知道哪种动物的速度是最快的?”或者“哪种动物的力量最强?”等),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之间的差异。
2.通过展示课件、图片或者实物,让幼儿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并与幼儿共同讨论动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例如外貌、习惯、食物、生活地点等)。
第二步:探究活动1.通过阅读相关的幼儿图书或者杂志,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知识。
例如通过问答、说故事等方式,让幼儿知道狮子为什么被称作“动物之王”、企鹅为什么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等等。
2.请幼儿用颜色笔或者白纸黏贴等方式进行绘画,让他们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在画的过程中了解动物身上的特征和功能 (例如善于爬树的猴子、善于游泳的企鹅等等)。
第三步:游戏活动1.请幼儿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带来,积极参与动物之间的比赛,例如比赛看谁的动物跳得最高、跑得最快等等。
2.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去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并通过比较观察,发现每种动物之间的异同之处。
第四步:总结评价1.感性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或者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了解幼儿所付出的努力,夸奖幼儿的表现,并教育幼儿需要进一步学习、探究动物之间的知识。
2.总结反思:通过让幼儿讲述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给予观察、举例分析等方式,让幼儿总结体验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
四、课件说明[点击此处下载课件](链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第一部分:课程的导入及展示;2.第二部分:对常见动物进行讲解;3.第三部分: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4.第四部分:教师对课程的总结评价。
《动物之最》幼儿园ppt课件

动物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角落, 从寒冷的南极到炎热的赤道,从 高山到深海,几乎无处不在。
动物习性及特点
01
02
03
生活习性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着不同 的生活习性,如群居、独 居、迁徙等。
生理特点
动物的生理特点各异,如 呼吸方式、消化方式、繁 殖方式等。
行为特点
动物的行为特点丰富多样 ,包括捕食、防御、求偶 、育雏等。
和谐共处。
02
CHAPTER
陆地动物之最
最快奔跑速度:猎豹
速度之王
猎豹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 其最高时速可达110公里/小时左右。
狩猎技巧
猎豹在狩猎时会利用其速度优势,迅 速接近猎物并一举捕获。
独特身体结构
猎豹拥有修长的四肢和灵活的身体结 构,以及强大的心脏和肺部,这些都 有助于它们在短时间内加速到极高速 度。
发光萤火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求偶、防御和照明等。
06
CHAPTER
总结与回顾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动物种类和习性
01
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哺乳动
物、鸟类、昆虫等。
动物之最
02
重点讲述了各种“动物之最”,如最大的动物——蓝鲸,最高
的动物——长颈鹿,最快的动物——猎豹等。
人类与动物关系
共生关系
人类与动物在自然界中 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
复杂的生态系统。
捕猎与被猎
人类历史上曾长期依赖 狩猎获取食物和皮毛等 资源,对动物种群产生
了深远影响。
宠物饲养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 的人选择饲养宠物,与 动物建立亲密的关系。
动物保护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动物保 护工作,倡导人与自然
《动物之最》幼儿园课件

蓝鲸是须鲸科、须鲸属的一种海洋哺乳动物。作为目前已知 的最大的生物,蓝鲸的体长可以达到33米以上,重量可以达 到200吨。蓝鲸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如磷虾和桡足类动 物。
最小的动物
总结词
侏儒壁虎是世界上最小的动物,体长只有7.6毫米,重量只有1.5毫克。
详细描述
侏儒壁虎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动物,也是最小的陆地动物之一。它的体长只有 7.6毫米,重量只有1.5毫克,比一颗米粒还要小。侏儒壁虎主要生活在加勒比海 地区的马提尼克岛上,以昆虫为食。
最高的动物
总结词
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成年长颈 鹿的高度可以从4.8米到5.5米不等。
VS
详细描述
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 ,是世界上最高的陆地动物。成年长颈鹿 的高度可以从4.8米到5.5米不等,最矮的 成年长颈鹿也不会低于4.5米。长颈鹿的 颈部长度可以达到2米以上,重量也可以 达到1193千克。
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我们应该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尊重动物的习性和生活习惯,与 动物友好相处。
我们能为动物做些什么
宣传保护动物的知识
01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保护动物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的生
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参与志愿者活动
02
参与保护动物的志愿者活动,如野生动物救助、环保宣传等,
为保护动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和宠物,如狗、猫等;有些动物对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有重要影响,如蜜蜂、蚕等;有些动物可能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蛇、猛兽等。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
02
CHAPTER
动物之最
大班科学《动物之最》课件_1

除了昆虫以外,最短命的是一种生在北海道虾夷沼泽地的老鼠,春天生下来,东天就死去,寿命只有八到十个月。然而将它放到室内喂养,可活到两三年。
最美的鸟
世界上八千多种鸟中,最美的要算是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了。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是我们国家的特产种类而自封的,皆因在这两种鸡的身上,汇集着八九种鲜艳夺目的彩色羽毛,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绚丽的光彩,是任何鸟无法比拟的。
蓝鲸是胎生哺乳动物,刚出生的幼鲸身体就有6~7米长,重约2吨。它头几个月每天要吃奶200~300升,以后吃大量的小鱼、小虾,经过1~2年的生长发育,才成为成熟的蓝鲸。
最小的鸟——蜂鸟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只有6厘米长,比麻雀小得多,它的嘴长与尾长相当于体长,体重约2克。它的翅膀振动频率是鸟类中最高的,每秒70多次,所以它体力消耗很大,它每天的食物重量是它的体重的2倍。蜂鸟以花粉、花蜜和昆虫为食,并传播花粉,人们说,那里有蜂鸟那里就有曼荼罗花。蜂鸟蛋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蛋,一只蛋只有0.4克,像一粒豌豆这么小,需要有一百多只蜂鸟蛋才相当于一只鸡蛋的重量。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2、激发幼儿喜欢喝关爱动物的情感及对对动物的探索欲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想象力。
短跑最快的动物—猎豹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身体长度不过5厘米, 体重仅2克左右,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森林地带 。由于它飞行采 蜜时能发出嗡嗡的响声,因而被人称为蜂鸟。 蜂鸟种类繁多,约有300多种,羽毛也有黑、绿、黄等十几种颜色,十 分鲜艳,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
最强悍的动物
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但它不去袭击大象。不过,少数袭击象崽的狮子也没听说被母象踩死过。但在印度袭击大象的老虎,却有被大象踩伤的,看来,最强悍的动物还是大象
《动物之最》(幼儿园ppt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狮子以其强大的狩猎能力和威武 的形象而闻名于世。
狮子在野生环境中是顶级掠食者 之一,但它们也具有高度的社交 性和亲情。
老虎
老虎是猫科动物中最大的成员之一,它们拥有强大的肌肉和锋利的爪子。
老虎是顶级捕食者,通常在夜间活动,以狩猎其他动物为生。
老虎的勇敢不仅仅体现在它们的攻击性和狩猎技巧上,还体现在它们面对危险 时的勇气和决心。 老虎在野外经常遭遇各种危险,包括与其他动物的竞争、人类的活动以及自然 灾害等,但是它们总是能够勇敢地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
05最大的动物
大象
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体重可达17吨
长可达11米
厚可达2.5米
长颈鹿
身高:可达5. 5米
脖子长度:可达2. 4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体重:可达11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繁殖方式:胎生,每胎产一仔
河马
简介:河马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重可达4吨。
分布:河马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地带。
生活习惯:考拉 是夜行性动物, 白天在树上睡觉, 晚上则活跃起来。 它们以桉树叶为 主食。
独特之处:考拉 的爪子非常灵活, 可以轻松地攀爬 树木。此外,它 们还是澳大利亚 的象征之一。
熊猫
简介:熊猫是一种珍稀动物,被誉为“国宝”,以其可爱的形象和温和的性格而备受喜爱。
分布: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的高山竹林中。
种类:塞氏羚 羊、汤氏羚羊、
羚羊等
生活环境:草 原、沙漠等开
阔地带
特点:具有敏 锐的视力和听 力,奔跑时能 够迅速变换方
向和急停
猎豹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它们被称为“之最”。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它们被称为“之最”。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表达出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课件、图片、动物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一些动物特点有所了解。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一些动物的名称。
2. 基本环节:a) 教师出示课件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特点。
b) 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之最”。
c)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
3. 拓展环节:a) 教师出示更多动物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b)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动物被称为“之最”?c) 教师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这些动物之最的理解。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动物之最,并强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让家长帮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更多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之最的主题展示,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图片、动物卡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动物的特点。
2.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之最的特点。
3. 交流分享法: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动物之最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动物之最,即在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特点的动物。
2. 动物特点的认知:让幼儿认知一些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栖息地等方面的特点。
3. 动物之最的案例:让幼儿了解一些具体的动物之最案例,如最大的动物、最小的动物、最快的动物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哪些动物是“之最”。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能发现动物的特点并进行交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哪些动物是“之最”。
难点:让幼儿能发现动物的特点并进行交流。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动物图片、PPT课件。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的动物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动物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基本环节:a. 教师展示PPT课件,让幼儿观看并说出动物的特点。
b.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哪些动物是“之最”,并解释原因。
c.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动物特点,并强调哪些动物是“之最”。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一些动物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发现动物的“之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2. 评估幼儿是否能正确说出动物的特点,并理解哪些动物是“之最”。
3.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点。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更多的动物。
2. 课外活动:组织幼儿去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实地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特点。
八、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2. 动物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如森林、草原、水域等。
九、教学方法:1. 直观展示法: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和PPT课件,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