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现状与对策

农资市场现状与对策
农资市场现状与对策

农资市场现状与对策.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农资市场现状与对策

市场营销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工作的,其中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环境。环境越优,工作的开展就会越顺利。我们无法改变诸如经济、社会、地理等外在的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对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认识,通过调整、整合营销策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改善营销内部环境,以使我们在目前的环境下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农资产品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产品。农资产品包括的范围很广,不仅是种子、化肥和农药,还有农机具、农膜等其它农用生产资料,具有明显的品种多、规格多、占地大、不易陈列和码放、技术含量高、季节性强、地域性强、售后服务困难、产地不一等特点。但农业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它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必须对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农资产品市场的特性

1、分散性

中国市场不同于外国市场,农村市场不同于城市市场,农资市场又不同于其它产品市场。农资产品的市场在广大的农村,尽管农村人口众多,但它不像城市,人们是散居在不同的地域,以户为种植单位,每家每户只有1到几亩地不同,每家每户根据自己对未来的估计和需求种植着不同的作物。

2、季节性

农作物生长有着极强的季节性。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尽管反季节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担任不能代表整个农业生产情况。不同季节有完全不同的作种类,因此病虫害发生也有着极强的季节性,对土肥条件的要求也根据生长期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导致了农资产品购买的集中性,而且往往购买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过了这个季节只有等来年。

3、明显的地域性

地域性表现在不同的地区农作物种类积种植结构不同,对农资产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农村分布在山区、平原、丘陵。有水浇地、干旱、半干旱之分。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作物结构、不同的水肥条件,农民有着完全不同的种植和生活习惯。不同地域的种植结构不同,对种子、农药、化肥等的要求不同。即就是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的地域,由于气候条件、水肥条件的不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不同数量不同。例如,南方以水稻为主,而北方以小麦为主。

4、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条件对农资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作物对水肥的需求。这样间接的影响了对农资产品的需求量,对来年市场需求很难加以定量估计。农民不可能在无水可浇灌的干旱天气中施肥,因而对肥料的需求降为最低;在雨季不会想到去使用杀虫剂。而且,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

5、受农产品物价格影响

农产品价格影响的是农民对来年市场价格预期和信心,从而影响本年度的投资力度。

6、信息的不对称性

农村因为通信较为落后,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很少,形成大量的信息无法到达农们手中,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从而使农民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品质知之甚少,使用成本增加。

二、农民购买的特点

1、价格最低原则

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极低,导致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时,价格是选择产品的首要条件,

选择价格最低的产品,哪怕是质量差一点。

2、跟随性

这种情况出现在往往一个村中的种田能手或者技术能手他最近买什么化肥、农药,其他人就跟着他学,在农村这种榜样作用在一定范围内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农村中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掌握有关科技知识,因此只有采取跟随科技能手。

3、随意性

是指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时基本上无明显的品牌意识。只是在购买的过程中,又根据经销商的介绍而定,往往是经销商介绍什么就使用什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经销商特点

1、和农民接近性

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经销商大部分是从农民中来的或者长期就生活在农村;另外一方面是指他们的门店离农村很近,方便农户的购买。农资的销售主要靠的是回头客,长期以往多年经销商和附近的农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数重感情,每家零售商都有自己固定的顾客群体,因而感情在销售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和其他产品经销商一样,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农资经销商在新产品的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价格,是不是目前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一些不法厂商利用经销商的这种唯利是图的心理制造销售一些劣质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冲击市场,反而使一些高质量的产品无法占领市场。

四、供求状况

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剧烈。农资市场总的来讲是供大于求,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生产厂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炽化阶段。由于国家对农资生产行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农资产业进入门槛大幅度降低,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的利润空间,大量的资金流入这一行业,从而使得农资生产企业数量激增、重复建设、产大于需,这是导致农资企业恶性竞争和市场流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

恶性竞争和混乱的市场流通秩序不仅让不法投机者有机可乘,还严重地制约了业内正规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规模扩张速度,使得产业内资源整合难度加大,尽管出现了一些较为有名的农资企业,但仍无法孕育出经营能力和资本实力异常突出的名牌农资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

五、销售渠道

分销网络格局是以个体经营户为主,价格仍是竞争中的主要手段。伴随着我国农资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快速过渡,农资生产企业彻底摆脱了旧的农资流通体制的束缚,基层国有农资经营机构成为个体经营,原供销社和农资公司的职工以及农业技术人员纷纷加入了流通领域。厂厂之间的竞争使得出现大量铺货,形成大量的呆死帐无法收回,企业经营周转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商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经销商无利可谈,反过来又向生产厂索要利润,迫使生产厂又降价。生产厂和经销商都是苦不堪言,却谁也离不开谁。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经过数十年的厂厂之间、厂商之间、商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后,自然而然形成了目前这种以个体经营户为主要形式的农资分销网络格局。由于国内农资生产流通秩序的长期混乱,导致行业内企业间以高额的回扣、大量铺货为主要竞争手段,经销商以价格为主要手段来拉拢顾客。行业内竞争手段和竞争层次普遍不高,因此无法带动整个产业经营管理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六、对策

农资生产企业在不得不依托这一游离在制造企业之外得分销网络,同时又强烈感受到了单纯依靠这种分销模式所存在的经营风险,都在力求寻求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技能迅速的占领市场同时又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点。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采取了

不同的营销策略。示范户、示范村的技术先导性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厂家直销已有所发展,多数仍采取代理制,只是在结算方式上有所改变,返利是这类的典型特征。目前呼声最高的是连锁经营模式。从理论上讲,连锁经营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操作程序规范化;集中控制质量和服务水准;易于扩张;易于建立品牌。

现在许多厂在利益的驱动力下,都想迅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当然,市场占有率提高了,随之而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也就来了。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刚刚转型到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商业分销体系,中国现有的分销链运作主要还是依靠从原始供应商(生产厂家)到零售终端的价格落差自发地推销。这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还带有原来计划经济时代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惯性,另一方面分销商本身还是定位于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生意人,而不是物流服务(对厂家)和助销服务(对零售终端)的供应商。

如果是依靠总代理直接做终端来实施渠道扁平化,势必出现服务质量下降和市场价格混乱,很难避免市场秩序失控;其次,如果总代理直接对部分终端发货,势必打破原有的渠道链条,直接损害这些零售商原来的上家即传统的二级批发商的利益。一方面是总代理与二批商争利,抢走了二批商的部分下家,断了人家的财路甚至是生路;另一方面总代理虽然是直接给部分终端供货,但是成本可能更低,将影响所有的零售终端的进货价,导致大多数二批商出货价下降,甚至引发整个区域市场的价格混乱和窜货。最后,公司在部分地区自设办事处,直接面对二级代理商,是典型的过河拆桥。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自己做总代理的策略很难成功;另一方面,过河拆桥损人不利己,伤害企业信誉。

为了打造长治久安的有效渠道,还是应该从供应链管理的方法论出发,以市场为龙头,让零售终端成为个性化服务的专家。合理的经济秩序应该是谁承当的风险最大,就能得到价值链中的最大收益。由零售终端去判断和预测市场需求,并承当最终的市场风险,同时也能获得最高的回报率。而分销商的角色只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对于附加值高、市场细分化程度高、个性化服务要求容易实现的产品,供应链管理是理想的解决之道。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xibeihan1@https://www.360docs.net/doc/6813740875.html,

西南农资市场分析

西南市场:“天府之国”市场影响全国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 二、常见农药使用概况 三、西南农民用肥需肥特征分析 四、西南市场特征分析 中国大西南包括三省一市,从古至今,农业一直居重要的核心地位,有著名的天府之国称谓,说明大西南农业在全国都具影响力。从农药市场营销来讲,大西南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是古代孙子兵法核心原则之一。因此,本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西南农作物栽种结构、农作物市场作一简要介绍。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 (一)云南种植结构简介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亚热带立体气候。地处低纬度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或四季如春,或终年长夏,或亘古冰封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云南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条件,使得云南能种植出全国绝大部分种类的农作物,甚至有很多品种为云南独有或主产。因此,云南的种植结构非常复杂,加之云南各地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现在正在处于一个种植结构调整时期,云南主要农业种植分布情况如下: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蚕豆、烟草、花卉、蔬菜、三七、茶树、果树、香蕉、芒果、橡胶、甘庶等多种作物,全省可耕地面积约4200万亩,其中:小麦面积500万亩,玉米面积700万亩,蚕豆面积600万亩,大麦面积300万亩,水稻1000万亩,烟草500万亩,花卉80万亩,蔬菜70万亩,三七60万亩,云南烤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橡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花卉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三七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云南省重点市场分布:①呈贡县、昆阳县、嵩阳县、富民县、阳宗县、澄江县、宜良县以花卉、蔬菜为主;②元谋县、宾川县、通海县以返季蔬菜为主;③文山以三七为主;④弥勒县以葡萄为主;⑤建水、蒙自以石榴、柑桔为主;⑥普洱、临苍、版纳、思茅以茶叶为主; ⑦德宏州、版纳州以返季西瓜为主。以上州县用药水平高,用药量占全省的60%左右。 1.玉溪市: (1)江川县农业种植结构: 蔬菜、花卉已走上产业化和规模化道路,蔬菜、花卉、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5万亩,蔬菜总产达15940.78万千克,鲜切花产量达4053.75万支;烤烟种植面积9.6万亩,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江川县农业整体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 (2)红塔区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压粮、稳烟、增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扩大烤烟、油料、花卉、蔬菜、中药材、林果、新兴生物资源等支柱产业。有耕地10 402.87公顷。其中:田6 412.4公顷,地3 990.47公顷,建成稳产高产农田(地)8 232.6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9.1%。全年粮食总产7 500.1万千克;烤烟总产837.6万千克,上等烟比重60.8%,连续11年居全市之首。油料总产832.6万千克。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9 498.73公顷,复种指数187.4% (3)峨山县农业种植结构

2021年农资市场调研情况报告[Word稿]

农资市场调研情况报告Research Report Objective Basis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因此,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以下调研报告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供应货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总需求量120884吨,可供应总量121971吨。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吨,可供应量60360吨;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应量28004.2;钾肥需求量9868,可供应量12202.2;复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应量21405。全市市场化肥可供应货源充足。 (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三)农资经营网络日趋完善,群众购肥方便。近年来,供销社积极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得到较快发| Objective basis | 客观依据- 1 -

展。目前,全市运行中的农资配送中心5个,连锁经营店234个,75%以上的村有农资店或加盟的农资连锁经营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经营店配备了送肥下乡专用车辆,送肥进村,农民购肥方便。 (四)经营主体较多,供销社优势突出。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逐步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网点619家,其中供销社网点292家,农业“三站”网点37家,个体工商户290家。龙头企业主要是供销社系统的辉隆集团分公司、东升农资有限公司、东农农资有限公司等;供销社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占市场份 51.4%,其中化肥经营市场份额达到65.1%,超出全市市场份额的一半以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XX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市场在有需求拉动时价格平稳上涨,预计在用肥结束后,价格才出现回落。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农资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由于农资生产行业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化,使得农资产业进入极为容易,再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利润空间,大量行业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得农资生产企业数量剧增,形成产大于需。 | Objective basis | 客观依据- 2 -

2019年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15页文档资料

2015-2022年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编号:157759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2022年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编号:157759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cir/R_JianZhuFangChan/90/NongCunTuDiLiuZhuanFaZhanQuShiYuCe FenX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逐步形成,农村土地价值稳步上升,农村资本市场规模显着扩大。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将给每个农村家庭直接带来财富增值。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9-2022年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保守估计,农地使用权资本化价值达10万亿元以上。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逐步形成,农村土地价值稳步上升,农村资本市场规模显着扩大。根据中国社科院调查,农地整体租金水平是每亩每年290元。按5%的平均收益率计算,每公顷耕地(仅用于农业项目)的价值约8.7万元,由此可以初步推算出我国18亿亩耕地的潜在价值为10.44万亿元。实际上,随着土地租金的逐年增长,以及未统计在册的土地,全国农村资本市场规模更大。 2019-2019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土地流转面积快速增长。近几年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快速增长,2019年约为6372 万亩,仅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2%。截至2019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比2019年底增长18.3%;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比2019年提高4.7个百分点。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达5833万户,占家庭承包农户数的25.3%,比2019年上升2.4个百分点。有8个省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比重超过35%,分别是:上海71.5%、江苏58.4%、北京52.0%、黑龙江50.3%、浙江4 8.0%、安徽41.0%、重庆39.7%、河南37.1%。

当前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县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市局市场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当前基层工商部门红盾护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我局近几年在农资市场监管实践的执法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就当前我县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 1、经营主体不规范。 农资经营主体主要是“一社三站”,即供销社、农技站、农业植保站(配肥站),当前随着供销社、农资公司、农技站等部门改制后,作为国家规定的农资销售主渠道,由于其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在乡镇以下基本没有设立网点,这样多制并举经营的现象普通存在。 一是挂靠经营。一些本无经营权的个人以挂靠、承包为名,在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挂靠费”后,打着供销社或农业植保站的名义,成立“分店、连锁店”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据统计2007年我县挂靠在“一社三站”的有113家,占37%。 二是无证照经营。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有的经营者,即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又不办理《营业执照》,擅自从农资产品经营,有的少数农村干部或种田大户以服务农民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赊销拒不办理证照,有的将农资产品放在家里,联系好农户后就送货,不办理任何证照,很难被发现。 三是超越范围经营。有少数农村副食品店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等超越范围,也在从事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2、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资质量不乐观 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化肥特别是钾肥、复混肥的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75%-100%,一些农资生产企业为节省成本,生产假冒伪劣化肥,一些有些农资经营企业从业条件不完善,管理不能规范,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部分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为贪图便宜,经营假冒伪劣,甚至是国家明显禁止销售的农资产品,还有一些农资经营者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意识单薄,进货把关不严,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购销台帐流于形式,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仅2007年全局就查获假劣化肥175吨,不合格种子1000多公斤,受理农民投诉75件。

我国农民农资使用状况大调查报告

我国农民农资使用状况大调查报告

日期: -12-29 查看次数:504 次 万里路上农资情 ——”中国农民农资使用状况大调查”报告 <农资导报>总编辑张健秋宣读” 中国农民使用农资状况大调查” 活动调查报告 底,土地流转的新政策给农村带来了即将发生重要变化的信息,加上严重的农资市场波动使行业都处在对未来出路的思考之中。<农资导报>与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策划了中国农民农资使用状况大调查的方案,用了两年时间较全面地调查全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农资需求使用等情况,遂决定共同主办,由鄂中公司出资支持,后来热心公益事业的山东寿光利丰化工有限公司、山东谷丰源化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也参与协办。 4月7日,活动在湖北荆门市启动。本年活动先后对全国9个省(区)市进行了调查采访,行程近3万公里,分派8支队伍、共计28名记者分赴湖北、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吉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走访了

60个县市。我们在湖北走访了江汉平原的沙洋县、钟祥市、宜城市,枝江市,汉川市;在山东走访了寿光市、惠民市、阳信县、禹城市、滕州市、齐河市和高唐县;在河南走访了西华县、唐河县、新野县和安阳、新乡地区;在河北走访了邢台市、任县、南宫,衡水市、深州、安平,保定市、徐水,廊坊市、大成县。在东北两省走访了辽宁省黑山县、盖州市、海城市以及辽中县和吉林省柳河县、东辽县、桦甸县、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等地;在广西走访了桂林、柳州、来宾、南宁、玉林等5个主要农业发达地市的10多个重要的农业县市。湖南大调查往返车程长达8000公里,3位记者走访了常德、益阳、岳阳、长沙、吉首等五个地区,并在湖南宁乡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座谈会。我们还在广东和海南以农资万里行的形式进行了农资使用状况调查,在广东走访了广州、东莞、惠州、肇庆、清远、柏塘,在海南走访了海口市和澄迈县。在这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大范围采访中,各个采访团队自驾车采访行程总计接近30000公里。除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因太过遥远而乘车前往外,都是驾车由北京出发,直接走到基层供销店和地头田边,见到最基层的农资销售者和使用者。经过采访,我们得出了较为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大量文章整理上版,今年一年,根据大调查活动采写的各地农资走向的一版头条12个,出版了湖南宁乡座谈会专题版一个,大调查文章近70篇,图片数十幅。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关注。回顾全国农民农资使用情况大调查活动,我们深感湖北鄂中、山东谷丰源和山东寿光利丰三家企业品牌产品

四川省农资市场概况

四川农业发达,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油菜、蚕桑及水果等;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计21个地级单位),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共计181个县级单位);地形结构中部为盆地,其他为山地或高原,可耕地面积小;作物种植种植结构杂,种植规模不大,但部分地区作物经济价值高;用药水平不一,整体用药意识差,区域类农药经销渠道从业人员素质差,行业不专业农药市场发展滞后于南方市场2年左右,目前厂家市场运作还主要以省级客户经销为主,下面二线客户自身发展及实力还有待提高(专业知识、经营能力、资金实力等),市场环境比较差,市场风险大(呆赖账大、查罚重)。

3、市场竞争情况 标正 08年销售额500万,市场上表现比较突出的产品主要以三唑类产品为主(品种多、规格齐、各个含量的产品都有) 海利尔 08年销量650万较07年下降较多(300万),受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也比较大。销售较好单品主要以黑光灯为主单品有一百万左右。 青岛瀚生 08年销量能维持住07年销量,产品更新换代慢新产品少,主要还是以老产品为主,主要单品秋分扫、好猛(20%三唑磷)、烯码等青岛星牌主要策略以培养单品及培养大客户为主的销售策略,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在川08年销售较好的产品红三角(20%三唑磷4.5万-5万/吨)、金库(25%戊唑醇10万/吨) 4、产品需求: 白三氟(2.5%功夫水乳)100ml、200ml、300ml 该产品为常规产品,使用比较广泛。产品已经被广泛接受(果树食 心虫、大田),果区对于水乳剂型的产品认同度高。 25%戊唑醇水乳5ml、100ml 该类型产品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09年已被广泛接受,且使用广泛 在各类作物上都可使用,在四川片区主要定位到果树(苹果、梨、 石榴、葡萄、枇杷)、蔬菜(叶菜、茄果)、大田(水稻、小麦、花

农资诚信经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农资诚信经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提高农资经营门店的诚信经营,保护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和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源头治理、整顿市场秩序和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为目标,按照“明方向、强队伍、抓自律、建机制、优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资监管机制,培育和发展现代流通经营体制,加快形成规范有序、监督有效、诚信经营的农资市场环境,着力提高放心农资产品覆盖率,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和谐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建设范围 本县范围内生产经营种子、农药、肥料、蚕种等内容的企业或单位。 三、建设目标 通过1-2年的建设,对全县所有无证照小农资店全部依法取缔;达不到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的小农资店基本关停;具备基础条件的小农资店进一步规范发展。使全县的农资质量明显提高,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全面推进,“放心农资”经营门店基本覆盖乡镇和主要行政村,初步建立以县级农资龙头企业为主体、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连锁经营门店为终端的农资连锁经营体制。 四、建设内容 1.规范生产经营主体。

从清理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入手,结合年检,建立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档案,强化对农资生产经营者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出行为的日常监管,对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停止其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从源头上规范农资经营行为。 2.引导行业诚信自律。 由县农资公司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积极培育农资行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县级农资龙头企业签订行业自律协议,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坚决杜绝制假售假及低价竞争等行为。提倡和引导在行业内部推行守法经营或质量公开承诺制,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督促农资经营门店建立进销台账,实现可追溯管理制度。并各自负责门店商品质量问题的纠纷及相关责任。 3.启动农资信用评价。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和市场主体资格审查、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建立农资企业诚信档案,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对信誉好的农资经营单位建议工商部门在证照年审、登记续展等方面给予扶持和鼓励;对失信企业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对违法次数多、性质严重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并实行重点监控。 4.推进乡镇及村级门店建设。 对县内现有的连锁经营的各零售门店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标识。同时进一步完善门店基础设施建设,做到营业场所整洁规范,货柜其全,产品分类陈列、价格明示,进销货台账齐全和诚信制度健全,能够很好的开展为农服务。 5.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新建钢材市场调研报告

新建钢材市场调研报告 为了改造、提升开发区京九钢材市场,促进开发区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开发区工商分局于近期对开发区钢材市场现状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以走访、实地考察、座谈等形成进行。我局组织人员分别实地考察和走访了京九农资钢材市场、老七里铺钢材市场、大转盘钢材市场以及饶炳奎钢材市场等业主五十余户。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场的基本情况 阜阳市京九农资钢材市场,由亿源公司于xx年4月投资兴建,并负责管理。市场是集钢材、型材、农资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市场,是我市最大的化肥及钢材集散地,年交易额达50个亿,该市场不仅解决了开发区附近社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是开发区最大的税源之一。 该市场位于沙河路东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北能便捷通达六安、合肥、淮滨、亳州、河南、湖北等地,进入市区乘坐22路公交车可直接到达。 该市场总占地面积140亩,共有门店200余间,入驻钢材经营户200余家。市场经营的钢材、型材销售网络覆盖整个阜阳市,还辐射附近的地区,如亳州、六安、淮滨、利辛、涡阳、蒙城等县市,上述县市的工程用钢材多从该市场调拨。据统计,目前市场的日客流量在10000人以上,年成交额约达50亿元。 经调查,京九农资钢材市场目前铺面利用率已达100%,

而全市三区共有建材经营户约有500户左右,年交易额达100亿元。由于该市场面积有限,规模小、档次低,周边缺乏扩展空间,进一步发展潜力有限。 二、市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全面调查了解发现京九钢材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市场发展定位不够高,不适应当前 * 发展的需要。钢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其发展战略定位不是很高。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大部分建材经销商虽能够归行入市,但是经营方式仍停留在摊位式经营,商品以低、劣居多;二是市场占地面积仅140余亩,由于老七里铺钢材市场的拆迁,钢材经营户要求入驻的需求与京九钢材市场的容纳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二)政策法规配套跟不上,进一步发展受阻。表现为:当前全市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成形的、大型的、上规模的建材市场,由于行政引导不力,导致了市场分散。当前开发区内还有很多钢材销售店铺未能归行入市。如大转盘东侧的10余户钢材经营户,饶炳奎钢材市场的10余户钢材经营户和京九钢材市场沙河路东西两侧的40余户钢材经营户等。市场的分散既不利于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市场品位的提升。 (三)市场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门店(货位)面积大小不一,不合适。业主普遍反映是小户不够用,大户用不完。二是钢材货位场地没有硬化,场地沆洼不平,积水疏排不畅,

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1208栖霞市农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栖霞市农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烟台市政府《农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农药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强化监管、消除隐患,打防结合、确保安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深入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农药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整治目标 (一)强化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实现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覆盖,农药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二)依法清理取缔无证照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减少流通环节,推进农药连锁经营、企业直销、协会服务、农资农技结合,严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三)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禁止高毒、高风险农药违规经营。 (四)严格农药登记备案管理,实行市场准入制。

(五)完善农业投入品电子监管平台,实现农药备案电子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 二、整治任务 (一)整治对象。整治行动涵盖从农药生产源头到农药使用终端全过程,重点整治农药、药袋生产企业和经营业户,以及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整治重点。 1.严厉打击制售假伪劣农药违法行为,清查生产企业无农药登记证、无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产品。 2.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业户,集中查处无农药经营档案、销售的农药产品未通过备案、非法销售禁用高毒农药行为,集中检查不规范的农药标签,一是看否擅自扩大防治范围,二是看农药产品的有效成份含量与登记内容是否符合。 3.全面查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农药的违法违规行为。 4. 全面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出口果品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建立生产记录、有无滥用农药和不按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等行为。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31日前)。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农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农副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农副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农副产品市场格局正在发生转变。一起来看看农副产品市场调研报告吧! 农副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近期,受持续高温、雨情不断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针对部分蔬菜、瓜果以及肉、禽、蛋等农副产品价格容易出现波动的情况, 山东省夏津县物价局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汛期农副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专题调研。 一、近期市场价格运行情况 从价格监测情况看,夏津县蔬菜价格明显上涨的品种多,下降的品种少,瓜果类价格基本稳定,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持平, 化肥价格呈现下降,市场价格总体比较平稳。 蔬菜价格明显上涨的品种多,蔬菜价格下降的品种少。8月3日,夏津县物价局监测的集贸市场17种蔬菜中:8种蔬菜价格上涨,大白菜元/斤、油菜元/斤、黄瓜元/斤、土豆元/斤、芸豆4元/斤、蒜薹元/斤、韭菜元/斤、大葱元/斤,与上周相比分别上涨了50%、%、50%、%、%、%、114%、20%;7种蔬菜价格持平,白萝卜元/斤、红萝卜元/斤、茄子元/斤、西红柿1元/斤、卷心菜元/斤、大蒜元/斤、生姜元,与上

周相比价格持平;2种蔬菜价格下降,芹菜元/斤、青辣椒元/斤,与上周相比分别下降了10%、%。部分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分析:一是汛期以来蔬菜主产区均遭受了多日的强降雨和高温高湿天气,蔬菜生长、采摘、流通均受到较大影响,市场供应量减少,导致价格上涨。二是进入汛期,受天气影响,蔬菜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容易储藏,极易腐烂变质,导致成本增加,价格相应上涨。三是近期我国南部部分地区遭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当地蔬菜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本地蔬菜向南方市场调运量增加,部分外地来鲁西北的蔬菜上市量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蔬菜价格上涨。 瓜果类价格基本持平。8月3日,苹果元/斤,与上周的元/斤相比,降幅%;香蕉元/斤,与上周的元/斤相比,涨幅%;西瓜元/斤、梨元/斤,与上周相比价格持平。 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持平。8月3日,鸡蛋价格元/斤,与上周的元/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鸡蛋价格下降的原因:一是近期阴雨天气较多,产地道路运输困难,外销量受限;二是前期鸡蛋养殖场利润相对稳定,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有所提高,蛋鸡的养殖数量增加,产蛋量增加;三是由于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价格下降,饲养成本减少,鸡蛋价格回落。猪肉精瘦肉价格11元/斤,五花肉价格10元/斤,与上周相比持平。

农资流通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

农资流通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国产业调研网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进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能够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晰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进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一、差不多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5226A←咨询时,请讲明此编号。 优待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农资流通行业直截了当服务"三农",是连接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农户的桥梁,肩负着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大使命,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为引导行业健康进展,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要求坚决破除地点爱护主义,鼓舞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跨区域经营,培养若干家销售额超100 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明确提出鼓舞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传统"批发分销"经营模式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最终转嫁给宽敞农户承担,目前已不适应市场进展需要。作为现代商业流通领域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之一,连锁经营近年来在我国农资流通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连锁经营适应了我国农资消费地域性和分散性等特点,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其进展,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大型农资流通企业,进展农资连锁经营。进展农资连锁经营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政府部门规范农资市场的迫切需求,政府部门正千方百计给农资连锁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农资连锁经营自2000 年国内首次显现之后,进展专门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展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已超过4000 家,其中不乏运营较为成功且规模较大的企业,政策成效初步显现。能够预见,以后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成功企业的示范带动下,连锁经营将逐步成为农资流通行业主导经营模式。 市场容量

农资流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1A5AA27报告编号: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行业政策法规 重点企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行业宏观背景市场规模分析行业研究报告 发展前景趋势市场供需状况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现状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年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 1A5AA27 报告编号:←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6480 元优惠价: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温馨提示: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农资流通行业直接服务“三农”,是连接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农户的桥梁,肩负着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大使命,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要求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跨区域经营,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 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明确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

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方案

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方案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打假、打劣行动,是保证优质放心农资供应、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做好全县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促进农业提速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结合我县农资生产经营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为目标,着力构建农资市场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以建立健全农药监管体系为手段,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为抓手,以提高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标签合格率为工作目标,以监管禁用、限用高毒农药和打击假冒伪劣农药为重点,以查大案要案为突破口,以维护公众健康为出发点,紧紧抓住日常监管、专项抽查和案件查处三个环节,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用药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农资市场监管活动的开展,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损失;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使全县农资生

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明显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监管重点 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违法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农药和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农资生产主体整顿 继续开展农资经营主体清查,进一步健全完善农资经营主体档案,全面掌握我县辖区内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清理、取缔。 (二)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 切实加大日常执法巡查力度,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完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档案,记录好日常检查工作情况,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乡镇、重点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三)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农资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管理制度。一是严把进货关。严格监督农资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认真查验供

县春耕备耕农资市场调查报告

县春耕备耕农资市场调查报告 又到了春耕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组织协调 作用和供销合作社化肥流通主渠道地位作用,确保放心 农资下乡,近日,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春耕备耕 农资市场尤其是化肥调运储备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总体情况 全县农资市场逐渐活跃,备耕物资陆续到位。去冬 今春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化肥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农资 价格走势难以预测的不利因素,县供销社立足三农、服 务三农,进一步强化“协会式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想方设法、多方筹资,做到计划早启动,工作早部署,措施早落实,农资早配备,人员早到位,为春耕生 产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随着春季用肥高峰的临近,全县农资市场由冷变暖,化肥储备由去冬少量库存转为旺季库存充裕,化肥品种 已达30余种,整个农资市场呈现货源充足、品种多样、价格较稳、群众选择空间大的供应局面。 目前,供销社(农资流通协会)化肥储备量已达到2509吨,占全县春季化肥总需求量(3600吨)的70﹪,其中尿素790吨、磷酸二铵343吨、磷肥545吨、碳铵370吨,测土配方专用肥461吨。其余部分正在想方设法

筹措资金,落实货源,加紧调运,3月底前即可到位。 另外,供销社已经储备棚膜30吨、地膜10吨、压膜线3吨,农药400公斤。随着化肥、农膜等农资的陆续调运 到位,供销社完全可以保证全县春播用肥及设施农业需求。 二、供销社积极备战春耕的主要措施。 自去冬以来,县供销社积极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 来的不利影响,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全力做好春播化肥 调运储备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工作,及早与区供销社进行计划对接;二是早部署、早行动、 早落实,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发挥龙头企业仓储优势和 农资流通协会网络优势,及时签定合同、落实货源,把 增加专用肥货源、推广测土配方肥使用量作为应对危机、节本增效、助农增收的有力举措,努力做到了春耕化肥 数量足、质量优、服务好。三是加大农资连锁配送经营 力度,积极开展全方位农化服务。继续推行统一配送、 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等现代经营 管理方式,确保协会“五统一”经营率达到100﹪,让 更多的“放心农资”直接进入田间地头,让农民真正得 到了实惠。 三、存在问题 为了确保放心农资下乡,保证春耕生产所需,尽管

种子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种子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一、种业政策导向 (一)种业产业政策研究 1、种业发展过程 种业包括科研育种、种子繁殖、种子处理、市场营销、公共管理与社会支撑等五个方面。种业是当前农业技术集成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种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种业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阶段时间主要标志计划性阶段建国后1980年创建县乡两级良种场,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供应实现专业化双轨制阶段1980年-XX年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计划管制取消,实行市场调节,主要农作物种子仍然计划供应,由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市场化阶段XX年至今《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从三个阶段看,我国种业经过了由低技术粗放型向技术研发型过渡,而《种子法》的实施,使品种权益得到保护,科研机构及企业对新品种培育更加重视,新品种的推广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单产稳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得到保障。 2、种子现行法规 规范土地市场就是政府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国有土地,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资产,实现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行为,它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我县土地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逐步加以解决。 首先牌号体系建设在工资分配制度上有所体现,提高培育品牌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积极推进市场资源向分公司确定的重点培育品牌(规格)集中,城区分公司把重点品牌卷烟销售纳入月度和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各区总牌号得分14分,各牌号分值完成60%以上(含60%)时以考核分数为基数,每超一个百分点,增相应得分,完成60%以下不得分; 如果调查报告的内容、页数较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应当使用目录或索引形式列出报告所分的主要章节和附录,并注明标题、有关章节号码及页码,一般来说,目录的篇幅不宜超过一页。例如; 《种子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颁布实施,确定了品种选育、审定、生产、经营及应用的法律框架,使品种权获得了保护。种子法规明确指出,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外国组织在中国申请品种审定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种子科研、生产、经营机构代理;允许中外合资、合作开发生产经营农作物种子,暂不允许设立外商投资经营销售型农作物种子企业和外商独资农作物种子企业。

农资市场价格和供应情况调查报告

农资市场价格和供应情况调查报告 分析:对于图一的此种情况,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消费者对于牙膏消费最注重的还是功效,其次就是价格、口味、品牌,而对于包装和牙膏的主体状态,这一块,消费者不是很在意,足以看出,相对来讲,消费者对于牙膏的使用还是注重功效这块,所以可以看出牙膏功效是决定消费者牙膏使用的一个很大的因素,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厂家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功效,侧重功效的多样化,以及功效的针对性,这样消费者的选择将得到最大的满足。 一、主要农资价格及供应情况 1、化肥价格偏高,部分品种供应紧张。 今年元月以来,化肥价格持续走高,个别品种4月份的价格创历史新高。岳阳产洞庭牌尿素去年4月份的购进价格为每吨1700元,零售价格为每吨1750元;去年8月份的购进价格为每吨1600元,销售价格为每吨1650元,到今年3月底前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吨1920元、1930元、2050元,4月1日以后几乎每天一个价,每吨最高达到2300元,比去年同期的1750元上涨550元,涨幅为31.43%,比去年8月份的1650元上涨650元,涨幅为39.39%。外地购进的尿素价格更高,如湖北产大莲牌尿素购进价格每吨为2350元,零售价格每吨高达2450元。进口氯化钾去年4月份每吨零售价格为2100元,今年3月底以前零售价格为每吨3600元,到4月份每吨零售价格突破了4000元大关。上涨幅度分别为71.43%和90.48%,几乎翻了1倍。复混肥品种繁多,价格相差悬殊,最低的东方红牌复混肥每吨进价为1100元,最高的鄂中(硝硫基)牌复混肥每吨进价为39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大都在20%以上。 环境安全执法方面:一是着力抓好我县重点企业环保核查整治,对金龙锡业、九二盐业、红山铜业、慧敏矿业、鹰鹏化工等10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核查。 目前全区范围内尿素贮存量严重不足,少数地方有断档脱销现象。据商家反应,岳阳是尿素的主产地,但从厂家无法提到市场所需的尿素。 2、农药价格涨幅较大,货源相对充裕。 我区主要农药品种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以销量最大的草甘磷和低毒钾铵磷为例,目前草甘磷(30kg装)去年同期每桶的进货价格为58元,零售价格为每桶90元,今年进货价格为每桶80元,零售价格为135元,进销价格分别上涨了39.93%和68.75%。钾铵磷每吨零售价格突破20000元,比上年同期的16700元上涨了3330元,涨幅达19.94%。 3、农用薄膜价格相对稳定,供求基本平衡。 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一般来说,现在的祖辈大多认识到学习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都能督促孩子在家完成作业,好好学习。加上小学生其认知水平主要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其成长需要主要停留在生理的物质需求和心理上的依恋需求上,祖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以来,全国工商部门在保护农民利益、净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开创了农村市场监管维权工作新局面。尽管红盾护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制售假劣农资坑农的现象尚未彻底禁绝,随意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一、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经营主体监管不到位。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作为国家规定的农资销售主渠道的供销社、农资公司、农技站等部门,由于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在乡镇以下基本没有设立网点,造成多制并举经营的现象普通存在。一是挂靠经营。一些本无经营权的个人以挂靠、承包为名,在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挂靠费”后,打着供销社或农业植保站的名义,成立“分店、连锁店”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二是无证照经营。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少数农村干部或种田大户以服务农民为借口,既不办理《农资经营许可证》,又不办理《营业执照》,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赊销。三是超越范围经营。有少数农村副食品店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也经常偷偷从事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挂靠经营、无证照

经营、超越范围经营现象在目前特定的环境下有一定生存土壤,因此给工商部门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少数基层执法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农资经营主体不能完全得到有效规范。 (二)农资整体质量不容乐观。由于农资质量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使得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少数经营者为贪图便宜,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甚至是国家明显禁止生产销信的农资产品,还有一些农资经营者质量意识淡薄,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购销台账流于形式,农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农资广告监管还未引起重视。有些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私自印制虚假农资广告,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作虚假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还有些任意夸大农资功效、用途,引发农民的购买欲望,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相对农资产品监管,农资广告的监管还未引起基层执法人员的普遍重视,存在一定的漏洞。 (四)农民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许多农民对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的运用主要凭经验,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多,缺乏识别真伪,质量高低的知识,有的甚至道听途说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工商部门的宣传,大量的只是局限在投诉维权上,对相关识别使用专业知识宣传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农民防范能力提高的需要。 (五)管理机制不够顺畅。农资监管涉及面广,主管农资

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经结束、寡占格局已经形成的发达国家中,仍不乏通过产品扩张、区域扩张实现成长战胜周期的农资企业。相较之下,尽管中国农资行业普及率、集中度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却依然呈现出相对显著的周期波动特征。究其原因,分散的下游格局压制了行业成长属性。 农资,即农用物资,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物质资料,包括种子、饲料、农机、化肥、农药等。农资行业上游为大宗原料,下游为农产品,大宗原料价格周期、下游农产品生产周期、以及农资行业自身投资回报周期等因素,导致农资行业本身具备一定周期特征。 图表1:农资行业上游为大宗原料,下游为农产品 参考发达国家,农资行业普遍呈寡头垄断格局。这一方面是因为农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高额的研发投入需求使得行业具备规模经济特征;另一方面,行业上游为大宗原材料,通过规模采购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产销良性循环,强者恒强。 尽管农资行业具备一定周期特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结束、寡占格局已形成的发达国家中,仍不乏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的农资行业龙头公司。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各农资子行业市场规模总计约两千亿元以上。同时,中国农业

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相对国外发达国家,各农资子行业的普及率相对不足、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龙头的成长空间较大。 种子:约500亿元市场空间, 饲料:约8000亿元市场空间, 农机:约3000亿元市场空间, 化肥:约7000亿元市场空间, 农药:约1000亿元市场空间, 中国农药企业再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如下困境: (一) 市场拓展乏力 首先,制造商研发能力弱,企业规模小,复配能力强,市场开发能力弱。 企业有好的产品,为何也不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为何产品在甲地成功,在乙地却失败。不知道市场什么产品好销?某地需要何种农药?竞争对手采用了怎样新的营销方式?准经销商的信誉如何?对于这些企业必须了解的情况,由于企业资讯力的缺乏,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必然会直接导致市场开拓的失败和经销商选择的错误。失败给企业造成损失后,使企业越发缩手缩脚,举步维艰。市场开拓乏力也就毫不足怪。 (二)市场窜货严重: 主要表现如下:有的经销商配货销售,实行拉郎配,不在意价格差,甚至高价进低价出,以带动其它品牌农药的销售;有的厂家在同一区域只设一个经销点,非网点单位不供货,一旦网点销售形势看好,非网点单位为了生存,从外地购买带货销售或换货,而厂家对同一地区的网点单位与非网点单位的关系协调不力;营销网络中的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者即将过期产品,扰乱了价格体系;有的经销商将假冒伪劣产品与正规渠道的产品混在一起销售,掠夺合法产品的市场份额,或者直接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倾销,打击了其它经销商对品牌的信心。 (三)销售问题: 1、发货不畅,回款率低: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制约,结果销售越多,反而赚钱更少,企业到年底赚了一大堆库存。回款率低,使应收款居高不下。 2、销售费用过大:缺乏必要的预算系统,使得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运输费用、广告费用不能有效控制。导致企业销售费用过大,使得利润降低,乃至亏损,造成越卖越赔的被动局面。 3、销售业绩下滑:企业在销售手段上以人员推销为主,销售结果不如人意。在消费者方面,农民用药水平不高,企业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使得销售业绩逐步下滑。企业产品,在质量,功效和性能上,没有自己的优势。缺乏产品系列,无市场所需的新产品,自然使销售迟缓乃至下滑。由于市场淡旺季节性明显,市场操作难度大,都直接导致了业绩下滑。 4、渠道关系:销售渠道是指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顺利地传递到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相互联系的组织和经营机构。包括企业自设的销售机构,批发商、代理商、中介机构和零售商等。 传统的农药销售渠道呈金字塔形的体制。其组成结构是金字塔形。即总经销商(总代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产品由高级向低级,逐层流动,最终通过零售门店把产品分配到消费者手中。这种销售渠道的最大的弊端在于:渠道过长,环节过多,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成员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