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6.4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6.4.8 架空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4.8-1的规定。
表6.4.8-1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表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应满足隔距要求。
2 架空光(电)缆在各种情况下架设的高度,不应小于表6.4.8-2的规定。
表6.4.8-2 架空光(电)缆架设高度表
3 架空光(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4.8-3的规定。
表6.4.8-3 架空光(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注:1 供电线为被覆线时,光(电)缆也可在供电线上方交越。
2 光(电)缆必须在上方交越时,跨越档两侧电杆及吊线安装应做加强保护装置。
3 通信线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位置,应架设在电车滑接线和接触网的上方位置。
7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
7.4 架空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7.4.12 架空电缆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6.4.8条的有关规定。
8 光(电)缆线路防护
8.3 光(电)缆线路防雷
8.3.1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天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电)缆线路应采取防雷措施。
8.3.5 在局(站)内或交接箱处线路终端时,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必须做防雷接地。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2020/10/16
h
8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 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类、 传输类、接入类、服务器网关类、移动 基站类、通信电源类等主要电信设备, 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 得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h
13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本地线路是连接本地节点(业务接点)与本地 节点、本地节点与长途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 中继线路)。本地网光缆线路是一个本地(城 域)交换区域内的光缆线路,提供业务节点之 间、业务节点与长途节点之间的光纤通道。
除国家法律外,通信线路工程还应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通信建设市场管理 办法》、《国际通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电信建设管理办法》、《通信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规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 行规定》等行政规章的要求
2020/10/16
h
4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新建、扩建和改建光缆、管道、杆路等电信基 础设施时,应贯彻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 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 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大 力推进不同电信运营企业间的统筹规划、联合 建设、资源共享。
2020/10/16
h
7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 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 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入网许可 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指符合国家 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并形成一定的工业批量生产能力,达 到商用化的材料和设备。经过主管部门 批准的实验性项目除外。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 D工51程37-设200计5 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 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设 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 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 业部颁发的电信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电信 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024/2/13
6
第7页/共148页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 电缆配线方式的选用标准应是经济性好、通融性高、适应性强,一般 有交接配线、直通配线。随着全塑电缆、全色谱电缆的采用,还可采 用自由配线的方式。
2024/2/13
7
第8页/共148页
• 电缆线径应向统一环路设计发展,基本
线径应采用0.4mm,特殊情况下采用
2024/2/13
0 . 6 m m 的 线 径 。 第15页/共148页
14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 统地一通环信路设线计路,工简程化电设缆计品规种范,采用细线径电缆,不仅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降Y低D耗5 1铜3 量7 - 2,0而0 5且由于线径品
接区或配线区、配线电缆的分布和路由
走向,根据用户的发展划分、合理分割
或合并。交接区划定后,应保持稳定。
交接区范围不宜过大,以缩短配线电缆
2024/2/13
21
第22页/共148页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 电缆线序的排列,分线设备的编排应由 远而近,由小到大编排。
(完整版)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需掌握的的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文(通信工程强规与强标)

(完整版)通信线路⼯程设计需掌握的的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通信⼯程强规与强标)通信线路⼯程设计相关的强制性条⽂与规范(强标与强规汇编)⽬录⼀、YD5102-2010《通信线路⼯程设计规范》 (3)⼆、YD5121-2010《通信线路⼯程验收规范》 (7)三、YD 5018-2005《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程设计规范》 (13)四、GB 50374-2006《通信管道⼯程施⼯及验收规范》 (13)五、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程设计规范》 (16)六、YD 5039-2009《通信⼯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规定》 (17)七、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设计标准》 (18)⼋、YD/T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19)九、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程设计规范》 (19)⼀、YD5102-2010《通信线路⼯程设计规范》6.2.2 光缆埋深应符合表0的规定。
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
注2:⽯质、半⽯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各铺100mm厚的细⼟或沙⼟。
此时光缆的埋深相应减少。
注3:上表中不包括冻⼟地带的埋深要求,其埋深在⼯程设计中应另⾏分析取定。
6.2.14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净距应符合表错误!未找到引⽤源。
的要求。
表错误!未找到引⽤源。
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净距单注:1.直埋光缆采⽤钢管保护时,与⽔管、燃⽓管、输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
2.对于杆路、拉线、孤⽴⼤树和⾼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树指直径300mm及以上的树⽊。
4.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通过。
5.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6.4.8 架空线路与其它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述规定。
1 杆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平净距,应符合表0-1的规定。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其他⽅式敷设光缆线路,并满⾜隔距要求。
gb 558-20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6.4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6.4.8 架空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应满足隔距要求。
2 架空光(电)缆在各种情况下架设的高度,不应小
架空光(电)缆架设高度表
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注:1 供电线为被覆线时,光(电)缆也可在供电线上方交越。
2 光(电)缆必须在上方交越时,跨越档两侧电杆及吊线安装应做加强保护装置。
3 通信线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位置,应架设在电车滑接线和接触网的上方位置。
7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
7.4 架空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7.4.12 架空电缆。
8 光(电)缆线路防护
8.3 光(电)缆线路防雷
8.3.1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天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电)缆线路应采取防雷措施。
8.3.5 在局(站)内或交接箱处线路终端时,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必须做防雷接地。
通信传输线路工程的设计规范摘要..

管线工程设计技术标准目录一.线路安装工程 11.杆路建筑安装要求 (1)电杆的选用及埋深要求 (1)拉线规格的选用及要求 (1)吊线的加固 (3)有关辅助装置的安装 (3)架空杆路与其它建筑设施的隔距要求 (4)电杆的加固与防护 (5)杆路编号原那么及杆号标示图 (5)2吊线安装的技术要求 (6)吊线的选用及其性能 (6)新建杆路吊线安装技术要求 (6)附挂杆路吊线安装技术要求 (7)附挂其它通信杆路的技术要求 (7)附挂电力杆路的技术要求 (7)3.光缆线路的建筑要求 (8)光缆的单盘测试 (8)光缆路由的复测 (8)光缆端别 (9)光缆配盘 (9)光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9)光缆的预留 (10)架空光缆的安装要求 (10)局内光缆的安装要求 (10)管道光缆及子管的安装要求 (11)塑料子管的安装要求 (11)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11)硅芯管道光缆敷设特殊安装要求 (11)1引上光缆的安装要求12直埋光缆的安装要求12光缆及光纤接续的技术要求154光缆线路防护措施16防机械损伤16防强电、防雷16防白蚁、防鼠17防潮、防冻175飞线杆档的一般处理原那么176光缆标志牌的规格与安装17光缆标志牌的安装17光缆标志牌的规格17蛋型隔电子的使用18二.管道建筑安装工程20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隔距 (20)管道容量确实定 (21)管道路由特殊地段的处理 (21)一般处理原那么 (21)本工程特殊管道段落 (21)管道建设规模 (22)3管材的选型及使用 (22)通信管道用管材的一般技术性能要求 (22)管材确实定 (23)4管道建筑要求 (23)管道的埋深 (23)管道的坡度 (23)管道的挖沟 (24)沟宽确实定 (24)沟深确实定 (24)2管道的段长........................................................................ (24)管道的接续........................................................................ (24)管道的包封及保护....................................................................... (25)5人〔手〕孔建筑要求.............................................................................. . (25)人〔手〕孔的型式....................................................................... (25)人〔手〕孔根底及上覆....................................................................... (25)人〔手〕孔的防水....................................................................... (25)三.预算编制要求................................................................................ (26)通信线路工程类别划分.......................................................................... (26)传输线路方面.......................................................................... (26)通信管道方面.......................................................................... (27)主要材料的计算.......................................................................... (28)3一线路安装工程杆路建筑应符合YD5006-2003?本地网本地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标准?的要求。
通信工程最新设计规范汇总

通信工程设计规范目录一专用机房设计规范 (4)1.1局、站址选择 (4)1.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4)1.3建筑设计 (4)1.3.1平面设计 (4)1.3.2建筑构造设计 (4)1.3.3楼梯、走道设计 (5)1.3.4蓄电池室设计 (5)1.4.采暖、空调、通风设计 (5)1.4.1采暖设计 (5)1.4.2空调、通风设计 (5)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6)2.1基本规定 (6)2.2设计内容 (6)2.3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 (6)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 (7)3.1 通用规定 (7)3.1.1地网结构 (7)3.1.2 接地线 (7)3.1.3各类入局缆线的防护 (7)3.2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 (8)3.2.1通信设备的接地 (8)3.2.2传输接口的保护 (8)3.2.3建筑物防雷 (8)3.3有线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8)3.4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9)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9)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9)5.1供电系统 (9)5.2 设备配置 (10)5.3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 (10)5.3.1配电设备 (10)5.3.2换流设备 (10)5.3.3组合电源 (10)5.3.4蓄电池组 (10)5.3.5发电设备 (11)5.3.6太阳电池 (11)5.3.7蓄电池组配置 (11)5.3.8换流设备配置 (11)六机房设备布置、布线设计规范 (11)6.1机房布置的基本原则 (11)6.2布线要求 (12)6.3走线方式 (12)七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12)7.1光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 (12)7.2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 (13)7.3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 (13)7.4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 (13)7.4.1光缆选择 (13)7.4.2电缆的选择 (14)7.4.3终端设备的选择 (14)7.4.4 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 (14)7.4.5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 (15)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5)8.1选址原则 (15)8.2 设计流程 (15)8.3设计内容 (15)8.4信号源 (16)8.4.1 信号源选择 (16)8.4.2 信号源设置 (16)8.4.3 信号源容量 (16)8.4.4 信号源分区 (17)8.4.5 信号源接口 (17)8.5分布系统 (17)8.5.1 通道设计 (17)8.5.2 链路分析 (17)8.5.3有源设备 (17)8.5.4元源器件 (18)8.5.5合路 (18)8.5.6缆线 (18)8.5.7天线 (18)8.5.8泄漏电缆 (18)8.5.9干扰分析 (18)九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19)9.1规划原则 (19)9.2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19)9.3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 (19)9.4通信管道材料及选择 (20)9.5通信管道及人孔建筑 (20)9.6通信管道埋设深度 (21)9.7通信管道弯曲与段 (21)9.8电缆通道 (21)一专用机房设计规范1.1局、站址选择(1)局、站址选择应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技术要求,并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及生活设施综合比较选定(2)电信专用房屋不应与行政办公楼合建。
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通信工程设计规范目录一专用机房设计规范 (4)1.1局、站址选择 (4)1.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4)1.3建筑设计 (5)1.3.1平面设计 (5)1.3.2建筑构造设计 (5)1.3.3楼梯、走道设计 (6)1.3.4蓄电池室设计 (6)1.4.采暖、空调、通风设计 (7)1.4.1采暖设计 (7)1.4.2空调、通风设计 (7)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7)2.1基本规定 (7)2.2设计内容 (8)2.3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 (9)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 (9)3.1 通用规定 (9)3.1.1地网结构 (9)3.1.2 接地线 (10)3.1.3各类入局缆线的防护 (11)3.2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 (11)3.2.1通信设备的接地 (11)3.2.2传输接口的保护 (12)3.2.3建筑物防雷 (12)3.3有线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12)3.4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12)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3)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14)5.1供电系统 (14)5.2 设备配置 (14)5.3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 (15)5.3.1配电设备 (15)5.3.2换流设备 (15)5.3.3组合电源 (16)5.3.4蓄电池组 (16)5.3.5发电设备 (16)5.3.6太阳电池 (16)5.3.7蓄电池组配置 (17)5.3.8换流设备配置 (17)六机房设备布置、布线设计规范 (17)6.1机房布置的基本原则 (17)6.2布线要求 (18)6.3走线方式 (19)七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19)7.1光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 (19)7.2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 (20)7.3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 (21)7.4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 (21)7.4.1光缆选择 (21)7.4.2电缆的选择 (21)7.4.3终端设备的选择 (22)7.4.4 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 (22)7.4.5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 (23)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3)8.1选址原则 (23)8.2 设计流程 (23)8.3设计内容 (24)8.4信号源 (25)8.4.1 信号源选择 (25)8.4.2 信号源设置 (25)8.4.3 信号源容量 (25)8.4.4 信号源分区 (25)8.4.5 信号源接口 (26)8.5分布系统 (26)8.5.1 通道设计 (26)8.5.2 链路分析 (26)8.5.3有源设备 (27)8.5.4元源器件 (27)8.5.5合路 (27)8.5.6缆线 (28)8.5.7天线 (28)8.5.8泄漏电缆 (28)8.5.9干扰分析 (28)九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29)9.1规划原则 (29)9.2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29)9.3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 (30)9.4通信管道材料及选择 (31)9.5通信管道及人孔建筑 (31)9.6通信管道埋设深度 (32)9.7通信管道弯曲与段 (32)9.8电缆通道 (33)一专用机房设计规范1.1局、站址选择(1)局、站址选择应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技术要求,并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与生活设施综合比较选定(2)电信专用房屋不应与行政办公楼合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电信线路设计
电缆线路网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和用户 引人线以及电缆线路的管道、杆路和分线 设备、交接设备构成。
电缆线路网应在不断地适应局内交换 设备容量的情况下,根据对用户可以满足 的程度和范围,按电缆出局方向、电缆路 由或配线区,分期分批地逐步建设形成。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通信行业发展和技术 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用地,不占或 少占良田。执行国家抗震、环境保护等有关规 定。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切合实际,安全可靠。应进 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高经济效益,降低 工程造价。
2020/6/5
3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 杨 靖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E-mail:yangjing56@
2020/6/5
1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规范是对YD5006-2003《本地电话 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修订
2020/6/5
9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电缆配线方式的选用标准应是经济性 好、通融性高、适应性强,一般有交 接配线、直通配线。随着全塑电缆、 全色谱电缆的采用,还可采用自由配 线的方式。
2020/6/5
10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2020/6/5
5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电缆线路网
电缆线路网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由 于电缆线路网的特点,对于电缆线路工程的扩 建,如果原有设备容量较少,新增容量比较多, 这时线路的扩建可能要对几乎全部线路进行调 整改造;如果原有设备容量比较大,而新建设 备容量相对不多,这时散布在各处的新增用户 相对于原有线路容量显得很少,再加上一个发 展期实际出现的用户与最初预测的不一样,各 条电缆的芯线使用率也不等。
原规范题目是“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 工程设计规范”,根据目前业务发展 情况和本次规范编写审查组的意见, 本规范修订为《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 计规范》。
2020/6/5
2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适用于本地的中继和接入线路的新建工程设计。 对于扩建、改建及其他通信线路工程,也可参 照执行。
2020/6/5
7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电缆线路建设基于以上特点,加之线 路工程施工涉及的因素比较多,特别 是城市建设、市容环境绿化的要求、 城市其他公用事业设备的影响、施工 赔偿等因素,因此一次工程满足年限 不宜短。个别地区,由于设计时还未 定型等原因,满足年限可适当缩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交换配线时主干电缆与配线电缆具有不同的满 足年限,所以工程、维护中的改建不至于“牵 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对新发展区或发展不 平衡地区,应变比较有利,从而可提高电缆的 通融性和灵活性,提高主干电缆的芯线使用率, 降低主干电缆的建设成本(主干电缆在工程中 所占投资比例甚大)二所以在电缆线路设计中, 应采用交换配线为主,辅以直通配线和自由配 线的配线方式。
2020/6/5
11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不少国家的线路网建设中,以交接配线区为用户 线路网的不变基础。从网络发展的角度,交接配 线区亦是局所规划的基础。
交接区划定后,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尽量少改变, 以减少调整线路的工程量。交接区的配线电缆由 于距离较短、对数小,复接后经济效益不明显, 同时配线电缆在工程中所占投资比例不大,但调 整时,劳动力等消耗大。因此一般应适当延长其 满足年限,不复接或少复接。对于一些配线点用 户出现不稳定的地区,复接后明显有利时,可适 当采用复接配线的方式。
2020/6/5
8Hale Waihona Puke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电缆线路设备满足年限,从理论上讲,各种设 备按其新旧之间的依存关系、工程费用、自然 折旧、拆换损耗等因素,各自有其最经济的满 足年限。
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工程费用、折旧、拆换 损耗,一般认为主干.电缆满足年限3-5年为 宜,配线电缆以按饱和配线为宜,对于待彗建、 规划的配线区域可采用预留线对、缓建的配线 方式。
在本地通信线路建设过程中应贯彻执行信息产业部颁 布的《关于对加强电信管道和驻地网建设管理等有关 问题的通知》。在城镇及路权资源受限地区,应考虑 统一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的个别条款确有困难时, 应在设计中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呈报有 关主管部门审批。
2020/6/5
2020/6/5
6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基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有电缆的作用,延缓工 程投资,各个不同路由的电缆,只有当其芯线 使用率达到最大限度时,才应进行扩充。因此 一般交换设备增容时,并不需要交换区内每一 处电缆线路都改扩建。电缆线路的扩建应以芯 线使用率为尺度,按路由走向,各自分期进行。 交换设备与线路设备的满足年限不应强求一致, 而应根据各自的发展规律,针对各自的特点进 行,从而使设备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 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 得在工程中使用。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 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颁 发的电信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电信设备抗震 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020/6/5
12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