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三次月考

高一第三次月考
高一第三次月考

宁波致远外国语学校高一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读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回答1~2题。

1.Y 国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 ( )

A .原始型

B .现代型

C .传统型

D .过渡型

2.X 国二战后人口增长的成因描述错误的是 ( )

A .获得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B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C .生活水平提高

D .妇女受教育程度高

3.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4.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组织性迁移为主

B.自发迁移为主

C.规模大、频率高

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 .从西亚迁往中亚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拉美迁往欧洲

D .从欧洲迁往亚洲

6.若该图表示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

A .从农村迁往城市

B .从城市迁往城市

C .从城市迁往农村

D .从农村迁往农村

7.下列因素中,促使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

A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B .甲地资源枯竭,工业区饱和

C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8-9题。

8.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B.②C.③D.④

9.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例中黑圆圈大小代表城市等级高低),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示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城市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B.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质量下降

C.城市工业废渣有利于改善城市土地质量

D.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11.有关图例中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B.b比d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C.c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比b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远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毛绒玩具“福娃”的生产过程总共有裁剪、缝纫、充棉、整理、包装等5道大的工序,100多道小工序才能完成,据悉,100多道小工序一半以上都是靠手工完成的。据此完成12~14题。

1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玩具制造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 )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

13.在“福娃”整个制造过程中,各车间存在________的联系( )

A.独立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 B.生产协作

C.商贸 D.科技与信息

14.近半个世纪以来,像玩具制造这样的企业大量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有( )

A .丰富的原料

B .廉价的劳动力

C .广阔的市场

D .优惠的政策

15.与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东南丘陵适宜种茶树,河西走廊的粮棉,横断山区的“立体农

业”生产相对应的最主要的自然要素依次( )

A.光热、土壤、水源、地形

B. 地形、水源、土壤、光热

C.土壤、地形、光热、水源

D. 水源、地形、光热、土壤

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图中,图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乳畜业

B.水稻种植业

C.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17.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水源条件

C.科技水平

D.市场条件

18.下图为铜矿炼制的原料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图,据图分析影响乙、丙、丁三工厂的主导区

位因素分别是( )

A.原料、劳动力、动力

B.市场、交通、政策

C.原料、动力、市场

D.动力、劳动力、市场

读三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第19—21题:

19.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北京中关村

B.江西南昌

C.贵州贵阳

D.江苏南京

20.下列企业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相符合的是( )

A.在广州建纺织厂

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北京建蔗糖厂

D.在宁波建水产品加工厂

原料 产品运输 科技投入 工资投入 其他

21.目前,丙类工业布局的趋势是()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D.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科尔沁草原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地带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

A.向西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

23.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24.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水库B.稻田C.河流D.海洋

25.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②蒸发加强③围湖造田④降水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正确反映美国农业带分布的是()

A、①一乳畜带

B、②一小麦带

C、③一玉米带

D、④一棉花带

27.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

A、耕作机械化

B、生产集约化

C、地区专门化

D、产销一体化

读下图,回答28~29题。

28.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部门结构过于复杂②本国煤炭资源不足,需大量进口

③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29.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里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0—32题。

30、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3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2、“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增加的环保压力,最主

要是因为()

A. “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 “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

改善环保条件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33~35题。

33.要对长江流域水灾灾情进行监测的理想途径是

() A.人工监测B.应用遥感技术

C.坐飞机目测D.水上坐快艇监测

34.要准确快捷地查询各地的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传感器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35.为防御台风危害要研究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对台风中心及移动方向信息的准确获得利用了

() A.RS技术B.GIS技术

C.GPS技术D.数字地球

高一地理试题答题卷

36.图中A 点为某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地球公转至 (近 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该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盛行 风(风向),图中B 处的热带气旋呈 时 针旋转。 (3)C 处受 (气压带)控制,常年高温多雨。该地区的自然带是 带, 该处与浙江省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地带分异规律。 (4)D 处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 的作用。 (

5)图中的喀拉喀托火山处于 与 板块的交界地带。

37.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中___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区位优势是;B为该市新

建的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是。

(2) 图中C、D二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化工厂,请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C:,理由是:

D:,理由是:

(3) 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理由是:

38.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左图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_______曲线对应。

(2)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基本可以体现其

水平。左图中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_________国家。而右图中另一曲线表示的是

_________国家。

(3)上图中E——F反映了_______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南中学高一年级月考数学试卷 2012.9.20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集合{1,2,3,4}A =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15 ; 2. 若,0,0<>>c b a 则a c > c ; 3.已知集合}2,2{2a a a -为数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a 且4≠a ; 4.若集合{}0132=++x kx x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则k 的取值范围是 0=k 或4 9≥ ; 5.写出命题“已知a 、b 、c 是实数,如果0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u 64 Cl 35.5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A.1N B.3N C.13N D.0 15.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 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16.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 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 /3 B.v /2 C.2v /3 D.3v /2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摩檫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弹力存在 B .有弹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摩檫力存在 C .两个接触且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有摩檫力存在 D .两个接触且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檫力存在 18.在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过程中;有多位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 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m

A.亚里斯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 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20.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越大 B.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也可能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合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21.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和细线拉力上分别为() A. m B. 2m C.mg D.2mg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22.(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 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 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 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 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吉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吉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 (2016高二上·保定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升高反应的温度,会使反应物的活化能迅速降低 B .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 .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D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 (2分)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 . 熔融氢氧化钠 B . 石墨棒 C . 盐酸溶液 D . 固态氯化钾 3. (2分)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B . 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 .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nm之间 D . 前者可用于杀菌,后者可用于净水 4. (2分) (2018高三上·南昌月考)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符合题意,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6高一上·兴国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②根据是否仅含一种元素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③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⑥MgO、Na2O2、CuO、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A . ① B . ③⑤⑥ C . ②④⑤ D . 全部错误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 .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 一定是纯净物 C . 一定是混合物 D .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 (2分)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 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 . 增加药品 B . 减少药品 C . 增加砝码 D . 减少砝码 3. (2分) (2016高一上·海南期末)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 . 不慎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布盖灭 D . 配制1.00mol/L NaCl溶液时,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 4. (2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期中) 2009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可以置换出氧气

B . 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5.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食盐水 B . 豆浆 C . 石灰乳 D . 硫酸铜溶液 6.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A.心肌细胞 B.团藻细胞 C.青菜叶肉细胞 D.洋葱根细胞 2.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毒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4.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5.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是储能的物质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 ①③ B. ⑤ C. ① D. ②④ 6.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次月考——历史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 C.物质生活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3.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人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人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4.1840年鸦片战争后,北京的六国饭店是较高档的西餐饮食店,是中国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晚清宫廷、王府和民国时期政府要员的官邸,或设有“番菜房”,或聘有番菜烹调师,有的甚至发展为“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市西餐业的兴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这一文化模式的体验②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③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④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6.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 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7.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8.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A.崇洋现象 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 D.学习西方迫切 10.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①轿子②马车③轮船④汽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2.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拥有它,谁就能支配他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洲人迫切的生活需要 B.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因素 D.欧洲黄金产量严重不足 13.新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A.从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B.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D.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15.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6.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 A.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B.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C.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D.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 17.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18.英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商业的利益,争做世界霸主,而采取的政策是() A.圈地运动B.重商主义 C.对外殖民D.奴隶贸易 19.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2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电力工业B.煤炭开采业 C.石油化工工业 D.飞机制造业 21.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 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22.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 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当前世界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指: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B . 白色污染就是指白色的垃圾产生的污染 C . 纯碱、小苏打均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必须控制其含量 D . 不慎误食BaCl2 ,可服用稀H2SO4解毒 2. (2分) (2018高三上·曹县期中) 下列根据化学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5高一上·潍坊开学考) 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 . 将FeCl3溶液滴人蒸馏水中 B . 将FeCl3溶液滴人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

C . 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D . 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4. (2分)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A . 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易转化为AgI B . 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 . 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不低于×10﹣11 mol?L﹣1 D . 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5. (2分) (2016高一上·天门期中)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稀释浓H2SO4时,将水慢慢倒入浓H2SO4中,并不断搅拌. A . 只有②④⑥ B . 只有③④⑥ C . 只有①③⑤ D . 只有①②③⑤ 6. (2分) (2015高二下·沁县期中)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客观题(共40题,每个1.5分,共60分) 1.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 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人捷 2.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3.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耆英,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笼络)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这反映了耆英 A.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B.主张主动与西方交往 C.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 D. 倡导应向西方学习 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6.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由此看来,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结果迥异,中国方面主要的背景因素是()A.领导抗战的不再是腐朽的政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敌我力量对比变化7.“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8.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其共同的危害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9.“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D.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10.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01学年格致中学高一上数学10月月考卷2020.10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1-6每题3分,7-12每题4分,共42分) 1. 若{2,2,3,4}A =-,2{|,}B x x t t A ==∈,用列举法表示B = 2. 方程组2354x y x y -=??+=? 的解集为 3. {|||1,}A y y x x ==-∈R ,2{|28,}B y y x x x ==-++∈R ,A B = 4. 写出2a >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5. 已知全集{4,3,1,2}U =---,2{,1,3}A a a =+-,2{3,21,1}B a a a =--+,若 {3}A B =-,则A B = 6. 不等式2117x x +≤-的解集为 7. 已知集合{2,1}A =-,{|2,B x ax ==其中,}x a ∈R ,若A B B =,则a 的取值集合为 8.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10ax bx +-≥的解集为11 [,]23 --,则不等式20x bx a --<的解集为 9. 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3m x x m +>-+的解集是(3,)+∞,则m 的值为 10. 已知集合2{|()(1)0}M x x a x ax a =--+-=各元素之和等于3,则实数a = 11. 若三个关于x 的方程24430x x a +-+=,22 5(1)04a x a x ++-+=,2210x ax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 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12. 设数集4{|}5M x m x m =≤≤+,1{|}4 N x n x n =- ≤≤,且集合M 、N 都是集合{|01}U x x =≤≤的子集,如果把b a -称为非空集合{|}x a x b ≤≤的“长度”,那么集合M N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3. 已知,a b ∈R ,且0ab ≠,则“a b >”是“11a b <”成立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14. 如图,U 为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 集合是( ) A. ()M P S B. ()M P S C. ()M P S D. ()M P S 15. 直角坐标平面中除去两点(1,1)A 、(2,2)B -可用集合表示为( ) A. {(,)|1,1,2,2}x y x y x y ≠≠≠≠- B. 1{(,)|1x x y y ≠??≠?或2}2 x y ≠??≠-? C. 2222{(,)|[(1)(1)][(2)(2)]0}x y x y x y -+--++≠

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思南县许家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2.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3.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4.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5.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6.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7.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又实行社会主义制

上海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

上海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1题;共76分) 1. (2分)该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据此回答。 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 A . SA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 B . SB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 C . 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 D . 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 2. (4分) (2016高二上·张家口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大气的保温作用④地面的辐射作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2分) (2013高一上·桓台月考) 如图的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关于全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西风带影响的内陆地区降水丰富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温较低 C . 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降水都比较多 D . 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5. (2分)终年受一种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6. (6分) (2020高二上·遂宁期末) 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是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景观,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东段。雄伟壮观的瞿塘峡“夔门”景观(下图)是石灰岩山体被江水从中切穿而形成。正午前后,巫峡常常江风带雨,云蒸雾绕。乘船游历其中,宛若在山水画中穿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9级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范围:§1~§5.2)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1.下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单体的种类 B.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 C.若④是脱氧核糖,则图乙是SARS病毒核酸的单体 D.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有氧呼吸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3.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的是酶 B.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0 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 C.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 D.图中五种有机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 4.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多,H次之 C.同一种植物中萌发的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多 D.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B.原核细胞既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也不具有生物膜 C.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D.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 6.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68 C.该蛋白质的R基上共有16个氨基 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2个羧基 7.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120分钟,共120分) 注意事项: 1.试题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机读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或蓝色签 字笔全部填写到语文答题卷上。 3.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洁净,书写欠工整、卷面不整洁不清晰的酌情扣分(1-5分)。 Ⅰ卷(共15题,34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声名雀起恪尽职守烘云托月摩挲 B.明星荧荧一筹莫展磬竹难书慰籍 C.震撼人心匮不成军额手称庆邂逅 D.妃嫔媵嫱饥肠辘辘羽扇纶巾萦绕 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窸窣.(sū)荒芜.(wú)宿.命(sù)剥.蚀(bāo) B.炫.耀(xuàn)坍圮.(pī)嘈.杂(cáo)蝉蜕.(tuì) C.熬.夜(áo)肆.意(sì)灼.烈(zhuó)譬.如(pì) D.隽.永(juàn)炽(zhì)烈步履.(lǚ)教诲.(hu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女人的手指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A.启示傲然震动 B.启事傲然振动 C.启示毅然振动 D.启事毅然震动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我不住内心的悲痛,无声地流下泪来。 ②八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内的一切,难道你只凭一双肉眼,就能出来吗? ③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战时饱受痛苦的伦敦妇女穿上节日的盛装,前去参加 活动。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7高三下·河西模拟)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 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 . 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 D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2. (2分) (2019高一下·惠州期中)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 .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 . 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 .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 . 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3. (2分) (2019高一上·芜湖月考) 2019年3月13日,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通过一项决议,终止美国对沙特在也门战争中的援助。美国媒体称,预计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将轻易通过这项决议。之后,决议将递交总统特朗普批准。但特朗普已表态,他会使用总统否决权否决这一决议。这说明() A . 宪法赋予美国总统极大的权力 B . 美国政治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C . 美国党派纷争致使政局的动荡 D . 总统做法违背了民主共和原则 4. (2分) (2018高一下·台州开学考) 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A . 枢密院 B . 中书省 C . 宣政院 D . 政事堂 5. (2分) (2016高一上·双峰月考)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 . 大名三中高一(2)班的全体男生 B . 大名三中全校学生家长的全体 C . 李明的所有家人 D . 王明的所有好朋友 2. (2分)已知集合M={a| ∈N+ ,且a∈Z},则M等于() A . {2,3} B . {1,2,3,4} C . {1,2,3,6} D . {﹣1,2,3,4} 3. (2分) (2019高一上·宾阳月考) 函数的定义域为() A . (﹣3,0] B . (﹣3,1] C . (﹣∞,﹣3)∪(﹣3,0] D . (﹣∞,﹣3)∪(﹣3,1] 4. (2分)设全集U=R,,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 B . C . D . 5. (2分)(2017·河南模拟) 已知关于x的方程|2x3﹣8x|+mx=4有且仅有2个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A . (﹣∞,﹣2)∪(2,+∞) B . (﹣∞,﹣1)∪(1,+∞) C . (﹣2,2) D . (﹣1,1) 6. (2分)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 (1)所有的正方体(2)温州市区内的所有大超市 (3)所有的数学难题(4)出名的舞蹈家 (5)某工厂2012年生产的所有产品(6)直角坐标平面坐标轴上所有的点 A . (1)(3) (5) B . (1)(2)(4) C . (1)(5)(6) D . (2)(4)(6)

7. (2分) (2017高一上·钦州港月考) 若函数,那么() A . 1 B . 3 C . 15 D . 30 8. (2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月考) 已知集合,N={x|0<x<3,x∈Z},又P=M∪N,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共有() A . 3个 B . 7个 C . 8个 D . 9个 9. (2分)现有四个函数:①y=xsinx,②y=xcosx,③y=x|cosx|,④y=x?2x的部分图象如下,但顺序被打乱了,则按照从左到右将图象对应的函数序号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④②③ 10. (2分)下列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高一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 的大致图像是( ) 2..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 ) A.sin y x =- B. sin y x = C.cos 6y x π? ? ?? ?=+ D. sin21y x =- 3.tan300sin450??+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1-+4.设扇形的周长为6,面积为2,则扇形的圆心角(单位:弧度)是( ) A.1 B.4 C.π D.1或4

5.当角α为第二象限角是, sin cos sin cos αα αα - 的值是( ) A.1 B.0 C.2 D.-2 6.y =3sin|x |,x ∈R 的值域为( ) A .(0,3) B .[0,3] C .(-3,3) D .[-3,3] 7.函数2sin(2)3y x π=+的图象(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点(-6 π,0)对称 C .关于y 轴对称 D .关于直线x =6 π对称 8.若sin( )cos()2 π απα+=-,则α的取值集合为( ) A .,{|2}4 k k Z π ααπ=+ ∈ B .,{|2}4 k k Z π ααπ=- ∈ C .{|,}k k Z ααπ=∈ D .{|,}2 k k Z π ααπ=+ ∈ 9.若点(3,)p y 是角α终边上的一点,且满足0y <, 3 cos 5 α=,则tan α等于( ) A.34- B.34 C.43 D.4 3 - 10.已知函数()sin tan 1f x a x b x =++,满足.7)5(=f 则)5(-f 的值为 ( )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传国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3.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纵观这一现象,据此可知()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纷繁杂乱B.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 C.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D.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 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6.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并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 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B.推动了“改土归流”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7.1792年,英国借口给乾隆皇帝祝寿,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来到中国,并趁机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