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4中考物理(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2014中考物理(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2014中考物理(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2分)(2014?江西)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请你轻松地写出两个最熟悉的物理量单位的符号:N 和A.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单位及其符号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

在物理学中,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符号是s;

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力的主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压强的主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功的主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功率的主单位是

瓦特,符号是W;

电流的主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电压的主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电阻的主单位是

欧姆,符号是Ω;热量的主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等等.

故答案为:N;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2分)(2014?江西)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太空授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考点:声音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信息的传递.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解答: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太空授课的声音是通电磁波传回到地球;

故答案为:振动;电磁波.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

中传播.

3.(1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固体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①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②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

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有一定的体积;

③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易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

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解答:解:(1)分析这三个图可见: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分

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2)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也就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固体;凝华.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结构模型的识别以及物态变化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4.(1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所以一定质量的水结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

解答:解: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点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1分)(2014?江西)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这两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点:能量守恒定律.

专题:功和能综合题.

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填空.

解答:解: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

持不变.

故答案为:转化;转移.

点评:掌握能量守恒定律,掌握生活中能的转移和转化.

6.(2分)(2014?江西)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你熟悉的能源中,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各举一例,)

考点:能源的分类.

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解答本题要清楚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

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

根据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可知: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短时间内不能再次产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是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风能;石油.

点评:要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重点记住化石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潮汐能、风、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7.(1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甲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图,乙是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图.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图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乙图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故答案为:照相机;放大镜.

点评:明确凸透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要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8.(1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矿山上的大型载重汽车,车轮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轮胎上有很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

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解答:解:(1)大型载重汽车车轮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

(2)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点评: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增大或减小摩擦,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

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9.(2014?江西)家庭电路中常用带有开关的移动插座,插座上的开关与插座是串联,插座与插座之间是并联.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也是220V,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时,各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家庭电路中,用电器和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串联.解答:解:在家庭电路中,电灯与插座间以及插座与插座之间是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连接,插座上的开关与插座是串联连接.

故答案为:串;并.

点评:掌握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用电器和开关之间的连接.

10.(1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A、B弹簧下方分别吊着软铁棒和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移动时,A弹簧的长度将伸长,B弹簧的长度将缩短选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专题: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本题抓住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如何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根据右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

管的极性.

解答:解:开关闭合,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将软铁棒A吸引,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故

A弹簧的长度将伸长;

开关闭合,根据右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弹簧长

度会缩短;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条形磁

铁B的排斥力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弹簧长度会缩短.

故答案为:伸长;缩短.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和根据右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难易程度适中.

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

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3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

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解:∵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

∴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

带电.

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

∴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

故选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12.(3分)(2014?江西)《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

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液化及液化现象;物质的基本属性;分子的运动.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金属的物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2)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

移过程;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法正确;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中华美食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

13.(3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

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A.小球从高处自

由落下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C.小球做匀速圆

周运动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先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的大小变化,根据v=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

再分析各个选项小球的速度变化,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

变大;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加速下落,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

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物体模型图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14.(3分)(2014?江西)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A.100km/h B.98km/h C.96km/h D.没有观察到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坐在车上不同位置观察到速度表上示数不同;

读数时要正对着表盘,视线与表盘垂直.

解答:解:因为王爷爷(司机)带三个人乘车,坐在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因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丙看不到表盘,无法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表盘垂直,所以只有司机位置读数正确,甲和乙读出错误,故此时

实际速度为100km/h;

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中的不同读数是不同角度(或不同方向)看到的结果,用光的直线传播这个知识点解释,不能用减小误差的知识解答,要注意区分.

15.(4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

A.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通电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重力.

专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从图象上可以看出,该图象反应的物理量之间成正比关系,然后根据各选项之间的关系选择即可.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其两端电压无关,不能用该图象描述;

C、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图象中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6.(4分)(2014?江西)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根据对磁铁、撑杆、金属等物理性质的了解分析答题.

解答:解:

A、冰箱门吸是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此

选项正确;

B、撑杆跳运动员借助撑杆的弹性跃过横杆.此选项正确;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强,电能损失较少.此选项错误;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热量能够及时传递给饭菜.此

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硬度和密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

题.

三、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6分,第18、19小题7分)

17.(6分)(2014?江西)小生同学用100N的推力推动重500N的木箱,使木箱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10s内前进了6m.求:小生同学对木箱做的功和功率.

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知道小生同学用的推力和木箱沿推力方向移动的距离,利用W=Fs可求小生同

学对木箱做的功,再根据P=即可求出功率.

解答:解:小生同学对木箱做的功:

W=Fs=100N×6m=600J;

P===60W.

答:小生同学对木箱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600J和60W.

点评:考查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的问

题,有意义!但在此题中要注意题中木箱的重力没有做功.

18.(7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甲图中小灯泡上标有“2.5V,0.75W”的字样,电压表如图乙所示.闭

合开关,推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求:

(1)电源电压;

(2)电流表的示数;

(3)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1)根据图示电压表读出其示数,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电源电压;

(2)由电功率公式P=UI的变形公式求出电流,然后求出电流表示数;

(3)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解答:解: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1)由图乙所示可知,电压表没有调零,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初始值

为0.2V,

由图丙所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V,则滑动变阻器两

端电压U R=2V﹣0.2V=1.8V,

灯泡正常发光时其两端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2.5V,则电源电压:U=U R+U L额

=1.8V+2.5V=4.3V;

(2)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灯泡的电流,灯泡正常发光,电流I===0.3A;

(3)由欧姆定律:I=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6Ω;

答:(1)电源电压为4.3V;

(2)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问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电功率公式的变形公式、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9.(7分)(2014?江西)莲莲家的汽车尾部上标有“2.0T”的字样,其中“T”就是“涡轮增压”,是利用

高温、高压的废气去冲击“废气涡轮”高速旋转,来带动同轴的“进气涡轮”也高速旋转,从而增加吸气冲

程的进气量并增大进气气压,使汽油燃烧更充分,燃气压强更大,同时也减少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

到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减少废气污染的目的.这辆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0.2kg/(kW?h),已知汽油的热

值为4.6×107J/kg.(温馨提示: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的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0.2kg/(kW?h)表示获得1kW?h能量消耗0.2kg汽油).

求:(1)0.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可达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

专题:热和能.

分析:(1)根据Q=mq求出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2)根据题意可知消耗0.2kg汽油获得的能量,根据η=求出发动机的效率.

解答:解:(1)0.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Q放=mq=0.2kg×4.6×107J/kg=9.2×106J;

(2)根据题意可知,完全燃烧0.2kg汽油获得的能量为W=1kW?h=3.6×106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η=×100%=×100%≈39%.

答:(1)0.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9.2×106J;

(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可达3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热值和热机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四、实验题(共16分,每小题各8分)

20.(8分)(2014?江西)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乙图纸带上BE两点之间的长度是29.0mm,丙图是某架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g

一个、50g一个、20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10g一个,5g一个,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砝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108g.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质量的测量与天平;长度的测量.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1)观察甲图上下端所标出的温度数值,便可知到温度计的量程,测量前,应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

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

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砝码的组成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10g一个,5g一个;称量时物体

放在天平的左盘,正确放置时,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

对应的刻度.错误放置时,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由题意知,砝

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g时,砝码为110g,游码为2g.

解答:解:(1)有甲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20℃,最大刻度是100℃,故甲图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2)由乙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

的分度值为1mm;B点与1.00cm对齐,E点与3.9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90cm

﹣1.00cm=2.90cm=29.0mm.

(3)配套砝码的组成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10g一个,5g一个;正确放

置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将物体放在右盘时,砝码的质量=

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所以,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110g

﹣2g=108g.

故答案为:﹣20~100;29.0;10g一个,5g一个;108.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如何称量等等.21.(8分)(2014?江西)在测定性实验中:

(1)“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实验,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应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

直线运动,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实际操作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运动

并不容易,请你提出改进建议: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

(2)如图乙所示,在圆圈中填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只闭合开关S1,可以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只闭合开关S3,可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请分别设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和测量小灯泡功率时的记录

实验数据的表格.

(3)如图乙所示,只闭合开关S2和S4,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

量程是0﹣3V,则电路中允许的最大总功率是1.8W.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使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物体下面的长木板,物体相对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并且弹

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实验过程中不必要求长木板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1)实验时应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是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使弹簧测力计固定,

拉动物体下面的长木板;

(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1,R和R1串联,测出

电流与电压值,根据欧姆定律即可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

只闭合开关S3,小灯泡和R1串联,测出电流与电压值,根据P=UI可以求得小灯泡的功

率.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实验时至少测三次,电路图与表格如下图:

(3)只闭合开关S2和S4,小灯泡和R1并联,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是

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则电路中允许的最大总功率

P=UI=3V×0.6A=1.8A;

故答案为:(1)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2)

如上图;(3)1.8

点评:(1)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够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最后一问,采用固定弹簧测力计不动,拉动长木板,不必控制长木板进行匀速直

线运动,简化实验,便于操作.

(2)本实验将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与测灯泡的功率合并在一个电路中进行,具有一定的综

合性,在解答时,把握住两实验的关键点,并明确电路的连接至关重要.

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各8分)

22.(8分)(2014?江西)请按照要求设计实验

(1)利用以下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探究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

选用的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

探究的方法: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鸡蛋调入水中.

(2)利用你考试中的草稿纸,按照提示例设计两个实验,指出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主要实验过程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抖动纸张声音的产生

物体具有惯性

将玻璃杯内倒入

水,将硬纸片盖在玻

璃杯上,上面放置鸡

蛋,迅速抽出硬纸片

将纸撕成两片,用

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手拿着两端使平行

且自然下垂,自上向

下向两纸片间吹气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可利用鸡蛋或玻璃杯作为研究对象;

(2)根据力学中的知识,可设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流体压强与速度的关系等实

验.

解答:解:(1)选用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

探究方法: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

片,鸡蛋调入水中;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实验:将纸可以折成各种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

状;

将纸撕成两片,用手拿着两端使平行且自然下垂,自上向下向两纸片间吹气,纸片会向

中间靠拢,说明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1)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

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鸡蛋调入水中;

(2)

主要实验过程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抖动纸张声音的产生

物体具有惯性

将玻璃杯内倒入水,

将硬纸片盖在玻璃

杯上,上面放置鸡

蛋,迅速抽出硬纸片

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将纸撕成两片,用手

拿着两端使平行且

自然下垂,自上向下

向两纸片间吹气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根据手边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是一道设计制作题;这类题也是中考出题的一个方向,需要掌握解答方法.

23.(8分)(2014?江西)完成下面的探究性试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玲玲同学进行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

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

玲玲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v╱cm 3.7 4.5 6.3 9.5

【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

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0.5cm.

(2)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如图2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步骤一: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2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这是因为开关没有闭合.

步骤二: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2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这是因为导体没有作切割磁

感线运动.

步骤三: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2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

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知道A′是玻璃板的P面成的像,物距应该是蜡烛A到P面的距离,像距应该是像A′到P面的距离.根据测量的A到P的距离和A′到Q的距离可求得玻璃板的厚度;

(2)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即可.

解答:解:(1)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A

和A′到平面镜P面的距离是相等的,而玲玲测量的像距是A′到Q的距离,因此这个

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正确;

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4.2cm﹣3.7cm=0.5cm;

(2)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2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因为开关没有闭合;

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2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

线运动;

由此可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导体中有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1)不正确;0.5;

(2)不偏转;开关没有闭合;

不偏转;导体ab没有切割磁感线;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有两个,一为闭合回路、二为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两个

缺一不可.

24.(8分)(2014?江西)探究并联电路电路电流规律:

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猜想与假设】

(1)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值,灯泡2只,开关1个,滑动变

阻器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

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实验次数I1╱A I2╱A I3╱A

1 0.16 0.16 0.32

2 0.20 0.20 0.40

3 0.22 0.22 0.44

(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的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实验次数I1╱A I2╱A I3╱A

1 0.10 0.20 0.30

2 0.14 0.28 0.42

3 0.18 1.80 0.54

【分析与论证】

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宝宝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玲玲同学得出:并联电路总电流有

时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有时不等于各支路电流值和.

【评估】

(1)宝宝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选用了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

(2)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3读数错误,原因是读错了量程.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条即可):应该在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实验时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采用相同灯泡和不同灯泡进行实验;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C的电流值与其它两个不同,即错误的数值是0.54A,

它与1.80A相比较明显小很多,即指针在同一个位置读数时使用较大的量程读数;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多次测量

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解:(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实验得到的数据具有特殊性,每一次两支路电流都相等,由于并联电

压相等,所以可知他所选用的小灯泡规格是相同的,因此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和科学性;

(2)分析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三次的数据明显差别很大,所

以这一次是错误的,干路电流表示数比支路电流表示数小,原因只有一种就是读数时看

错量程了;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多次测量

得出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1)选用了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2)3;读错了量程;(3)应该在选用

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电流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是解题关键.

2014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卷满分120分,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拮据.(jù)收敛苦心孤诣.(yì)人声顶沸 B.臆.测(yì)凋零义愤填膺.(yīng)长途跋涉 C.躯壳.(ké) 地窖惟妙惟肖.( xiào) 深恶痛嫉 D.黝.黑(yǒu) 狼籍浩瀚.无垠(hàn) 吹毛求疵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C.川剧,顾名思义 ....,就是流行于的地方戏。 D.婺源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时珍没有对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⑤②① D④⑤③②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___,往朝霞万里的空中飞旋。 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 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弹样出膛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2018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推荐

2018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2分)快乐学习,轻松考试,请你写出: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V。 2.(2分)初中学过的物理定律有:牛顿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定律和定律。 3.(2分)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的无规则运动。 4.(2分)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处减弱噪声。5.(2分)如图所示,卡通动物的对话,形象地描述了描述了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和有关。 6.(2分)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减小,增大所导致的。 7.(2分)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8.(2分)公路上,路灯的连接方式是联;回到家中,按下开关,电灯亮了,开关与电灯的连接方式是联。 9.(2分)如图所示,是课间同学们在教室里嬉戏的场景,恰巧被老师用手机拍下。上课后,老师形象地将图中①的动作描述为热传递中的传导,其②和③可分别描述为热传

递中的和。 10.(2分)骑行共享单车前,需先用手机扫码将信息提供传递到共享平台,共享平台再将解锁信息以m/s的速度传递到该车,进行解锁。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第11-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3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到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一支考试用的新水笔的质量约为10kg C.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面积约为1.5m2 D.一张草稿纸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00Pa 12.(3分)2018年5月,一架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此时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副驾驶受到的重力突然减小 B.舱内气压变大,舱外气压变小 C.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舱内温度降低,压强突然增大 13.(3分)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海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打印版

海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海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科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2分)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诲(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jìn)不住悲凉起来了。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即使……也…… B.不但……而且……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 B.“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C.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电闪雷鸣过后,狂风和暴雨一起向大地倾泻下来。 B.看他高兴的样子,我敢肯定他可能有什么大喜事了。 C.能否独立思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D.谁也不否认,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能给人一种鼓舞斗志的力量。 6.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例句:读书就像农民耕地,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读书就像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范进中举》一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其重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彷徨》,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C.《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D.《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之一,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8.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则请假条。(5分) 小张明天(12月22日)上午要到公安局办理护照手续,不能到校上课。请你以小张的名义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则请假条,请假半天。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9.(1),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2)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5)p 11.“可怜白发生!”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 B. 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 C. 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 D. 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字音的识记。A. 脸颊(xiá)-(jiá)持之以衡-持之以恒。 B.正确。C. 孱水-羼水羁伴-羁绊相形见绌(zhuó)-(chù)。D.遮天敝日-遮天蔽日。据此,答案为B。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使用正确。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使用正确。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使用正确。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D。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 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 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 《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正确。B句式杂糅,是将“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

2017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17年中考物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们的杰出贡献,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常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如:力的单位是,欧姆是的单位。 2、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3、如图1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4、人的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2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像(选填“实”或“虚”)。 5、如图3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电(选填“正”或“负”)。 6、如图4所示,是小鹰用扫帚打扫地面卫生的情景,此时扫帚属于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平时用力扫地,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可使地面打扫得更干净。 7、如图5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现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乙杯热,由此可判断杯保温性能好,杯壁变热是通过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8、如图6所示,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示数之比为5 :3,则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 ,电阻之比R1:R2=。 9、如图7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球杆击球后两球相撞的场景,此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台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球杆对台球(选择“做功”或“不做功”)。 10、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选用液态氢做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高;火箭外表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可利用该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要热,从而避免高速运行的火箭温度过高。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4.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 子何以知之?

2014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机密★2014年6月19日 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 学 试 题 卷 说明:1.本卷共有6个大题,24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答题,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选项) 1.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1 2 B.0 C.-2 D.2 2.某市6月份某周气温(单位:℃)为23,25,28,25,28,31,28,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 别是( ). A.25,25 B.28,28 C.25,28 D.28,31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 a a +=235 B.(-2a 2) 3 a =-6 6 C.(a +21)(a -21)a =-221 D.(a a -322)a a ÷=-2 21 4.直线y x =+1与y x a =-+2的交点在等一象限,则a 的取值可以是( ). A.-1 B.0 C.1 D.2 5.如图,贤贤同学用手工纸制作一个台灯灯罩,做好后发现上口太小了,于是他把纸灯罩对齐压扁, 剪去上面一截后,正好合适.以下裁剪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第5题) A B C D 6.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二次函数y kx x k =-+22 24的图象大致为(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计算:= 9 3 . 8.据相关报道,截止到今年四月,我国已完成5.78万个农村教学点的建设任务,5.78万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5.78*10……4 . 9.不等式组 () x x -> ? ? ? -+< ?? 210 1 20 2 的解集是x>2 . 10.若α、β是方程x x --= 2230的两个实数根,则αβ += 22 10 . 11.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 ⊿A'B'C',连接A'C,则⊿A'B'C的周长是 12 . 12.如图,⊿ABC内接于⊙O ,AO=2 ,BC=23 ,则∠BAC的度数为60 .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是将菱形ABCD以点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180°,270°后形成的图形,若 ∠BAD= 60°,AB=2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2-43 . 14.在Rt⊿ABC中,∠A=90°,有一个内角为60°,BC=6,若点P在直线AC上(不与点A、C重合), 且∠ABP=30°,则CP的长为 2 3 , .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5.计算( x x x - - 11 )÷ x x x - - 2 2 x-1 16.小锦和小丽购买了价格分别相同的中性笔和笔芯.小锦购买了20支笔和2盒笔芯,用了56元;小 丽2支笔和3盒笔芯,仅用了28元,求每支中性笔和每盒笔芯的价格. 2 8

最新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机密★2019年6月19日(省)语文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g) 狩猎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 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 C.花圃(pǔ) 荫蔽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 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 ....;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 ....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 ....;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江西省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 基础部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学习物理的乐趣,生活处处有物理.你早餐食用的一根油条的长度为30_____,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的单位) 2.如图1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_______=∠___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3.如图2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___、(2)_________两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4.如图3所示,是冰面上行走时,套在鞋上的冰爪.爪做得尖而细是通过________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________摩擦,便于行走,防止摔跤.(选填“增大”或“减小”) 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学中的两种基本电路。通过你的观察,学校里的路灯是______联的,教室里的吊扇高速器与吊扇之间的是_____联的。 6.如图4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流速大的地方________小;如图5所示,是地铁站内的警示牌,其作用从物理学角度解释,是避免因物体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________现象,影响到环境和其他乘客。 7.如图6所示,是小明正在使用测电笔辨别正常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的火线与零线,此时测电笔氖管 __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为了防止漏电,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C孔应接______线。 8.“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9.家庭取暖用的电油酊是一种电热器。电油酊工作时,其温度升高是通过电流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电油酊周围气温升高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 10.如图7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已知R1

2014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③,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④,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⑥,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它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颤.()动家chù()哺.()乳 (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要求:符合语境)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 是,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2014年江西物理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说明:考试中书写单位时,均要求用字母标注,整卷三次以上未用字母标注的,最多可扣1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请你轻松地写出两个最熟悉的物理量单位的符号: 和。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太空授课的声音是通过传回地球的。 3.如图1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填物态变化名称)。 图1 4.如图2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 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2 5.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其他物体,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 变。 6.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你熟悉的能源中, 属于可再生能源,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各举一例)。 7.如图3所示,甲是的工作原理图,乙是的工作原理图。 图3 8.如图4所示,是矿山上的大型载重汽车。车轮宽大是为了压强;轮胎上有很深的花纹是为了摩擦力。 图4 9.家庭电路中常用带有开关的移动插座,插座上的开关与插座是联,插座与插座之间是联。 10.如图5所示,A、B弹簧下方分别吊着软铁棒和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移动时,A弹簧的长度将,B弹簧的长度将(选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图5 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内。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如图6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图6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12.《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 7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图7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13.如图8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 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图8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14.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 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 ( ) A.100 km/h B.98 km/h C.96 km/h D.没有观察到 15.如图9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像,这种图像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 )

2014年历年广东省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语文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1分) 答案: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答案: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3)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1分)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陶渊明早出晚归,表现他闲适恬淡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注意别写错别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 xǐ()。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 bù jí 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识记。 答案:妖娆迁徙相形见绌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旋风一样,是飞扬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 ....,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解析:C项应该使用“不胜其烦”。 答案:C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珠算“中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江西省中考语文卷 说明: 1.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 分,共10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脸颊.(xi á)讪笑锐不可当.(d ānɡ)持之以衡 B.怂.恿(s ǒnɡ)瓦砾万恶不赦.(sh è)长吁短叹 C.羼.水(ch àn)羁伴 相形见绌.(zhu ó) 寻章摘句 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 ànɡ)遮天敝日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 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 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 《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①②⑤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 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 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 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 题。(每小题2分,共 4 分)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江西省南昌市2014中考物理(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附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7、8小题,每小题有两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2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解:∵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 ∴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 ∴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 故选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2.(2分)(2014?南昌)如图所示,已知足球放在桌子上,而桌子立于地球表面.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运动和力.

201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答案】B 【解析】A项“据”应读ju,“顶”应为“鼎”;C项“壳”应读qiao,“嫉”应写为“疾”;D项“黝”应读you,“籍”应为“藉”。做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及同音字的正确书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加强识记,并归类加以区别,牢固把握。 2.【答案】D 【解析】“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用在此处不恰当,可改为“交口称赞”。解答此类试题要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意思和语境的联系 3.【答案】A 【解析】B介词“由于”“使”使使句子缺主语,可删去“使”或“由于”;C“主要原因是……”和“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将删去“造成的”或“的主要原因”;D否定词的乱用造成表意不明,可删去“没有”。做此类试题,一定要准确把握病句的类型及特点,做到准确判断。 4.【答案】B 【解析】由所给句“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推知,本段文字是讲如何对作文进行“割爱”的,那么第②句成为本文段的中心句,⑤句领起下文。④句中的“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这些均是⑤所指的“敝帚”;③①紧承上文说明芟除枝蔓后的效果。 5.【答案】C 【解析】A项“利箭般离弦”所走的射程是直的,与后面的“飞旋”不一致;B项的“猛虎”和D项的“炮弹”不能表现云雀的轻捷。解答此类试题一要看本体和喻体有无相似点;二要看所给的语言环境,推敲哪个选项更符合。 6.【答案】B 【解析】语段中第一句先说成语的重要性;第二句提出了我们对待成语应持有的态度——善待这份遗产,这也是本段的论点;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从较高层次要求和较低层次要求论述怎样善待这份遗产;最后交代生活中误用成语的普遍现象,从反面强化论点。做此类试题,要注意提炼文段的主要内容(包括观点、核心等),再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7.【答案】C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I)卷精编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I)卷精编 一、口语交际 (共1题;共17分) 1. (17分) (2019九上·奉化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

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上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1)请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2)请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析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3)下列内容,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2019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江西省2019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卷 说明:1.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共20 分,每空 1 分) 1.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2.智能手机是我们常见的通讯工具,请你估测一下手机屏幕的面积大约为80 ,重力大约为2 .(填写合适单位的符号) 3.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 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特征。 4.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5.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力.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力. 6.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和体积. 7.谚语、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①如坐针毡;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④霜前冷,雪后寒.其中主要体现压强知识的是,主要体现摩擦知识的是.(请填入相应的序号) 8.如图1 所示,是利用被磁化的缝衣针制成的简易指南针.若静止时针尖指向地理位置的北方,则 针尖是简易指南针的极.此时, 将指南针底座逆时针旋转90°,针尖静止时将指向地理位置的

9.如图2 所示,甲、乙是两个轻小的物体,它们见面时相互吸引.由图中对话可以判断:甲物体可能带电或 . 10.如图3 所示,将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按照甲、乙两种连接方式接入电压均为U 且保持不变的电路中,通过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所有灯泡均正常发光.则甲、乙两电路中的总电流之比I 甲:I 乙= ,则电路的总功率之比P 甲:P 乙= . 二、选择题(共 26 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 11-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第 17、18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4 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4 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 分,不选、多选或选错得 0 分) 11.以下四位物理学家中,没有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物理定律的是() A 欧姆 B 焦耳 C 牛顿 D 阿基米德 12.“远征号“潜水量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情误的是() A 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 B 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 C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D.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13.如图 4 所示,是小管同学跟爷爷学习气功的四个基本动作,由此他联想到热机的四个冲程,以下与做功冲程最相似的是() A 鼻孔吸气 B 气沉丹田 C 排山倒海 D.打完收工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