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管理制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管理制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管理制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订本制度的目的

第二条学生学习活动的定义

第三条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

第四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管理的主要任务

第五条本制度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管理

第一条实施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管理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条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的原则

第三条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的目标

第四条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

第五条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的实施

附表我校学生学习活动质量评价体系

第三章课外学习活动的评价管理

第一条课外活动及其特点

第二条开展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条课外活动的评价

第四章学困生学习的评价管理

第一条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

第二条学习困难学生的评价方法

第三条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策略

第四条学困生转化的具体实施步骤

第五章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管理

第一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

第三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第四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第五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附表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第六章创新的学生学业评价管理

第一条指导思想

第二条评价目标

第三条评价原则

第四条评价方法

第五条部分学科学业综合评价细则与评价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订本制度的目的

二期课改要求学校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全体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采用“阳光评价”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重视引导和激励学生“健康、自信、好问、乐群”地成长,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管理,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效果,为教师提供有用的依据,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更加自主有效地学习活动。

第二条学生学习活动的定义

学习活动定义为“为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师生操作的总和”。学习活动可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协作的。群体协作的学习活动表现为协作个体之间的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构成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分包括:旨在达到的学习目标、活动任务、学习的方式方法、(师生)操作步骤、学习成果形式、活动监管规则,角色和职责规划、学习的评价规则和评价标准。

第三条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学生时,不分优劣等级,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就要充分给予肯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第四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管理的主要任务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实施课程评价时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使评价成为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2、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评价坚持动态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第五条本制度的组织实施

建立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

组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及学生代表、部分家长代表

第二章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管理

第一条实施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管理的意义与目的

学习活动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实施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较为科学的且便于操作的学生学习活动多元评价体系。

第二条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的原则

1、多元性

教师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认同,加强沟通,增进多方的认同;同时在实行多元评价时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自评互评要注意淡化等级比较,强调关注他人的优点与自我反思。

2、过程性

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将能够真实、恰当地体现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重点指标细化并归纳出来,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全面合理性。

3、发展性

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使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条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的目标

教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确定学生发展的评价目标。

1、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是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2、发展性目标

发展目标指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所包含的指标,具体从6个方面去培养实施,通过活动培养学生:

(1)情感态度:主要包括虚心、决心、雄心、信心、恒心和爱心“六心”。目标明确,愿望强烈,勇敢果断,乐观对待挫折和困难;

(2)学习能力: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交流合作: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并努力实现目标;善于听取和接纳他人的建议;能主动与人沟通;能约束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

(4)身体素质: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5)审美情趣:健康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能分辨美丑,能创造美、鉴赏美;

(6)劳动实践:有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于探究,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能力。

第四条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评价

以定量评价为基础,结合定性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评价方法有:课堂问答、日常作业练习、小测验、纸笔阅查、实验操作等。

(2)对发展性目标的评价

以质性评价为主,要有简洁的描述和记录作为证据,避免给学生简单地下一个等级或分数。评价方法有:访谈评价、课堂学习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情景测验、成长档案袋。

2、将学期初的诊断性评价、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与阶段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学期初诊断性评价

纸笔测查和课堂提问(重点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查)、课堂观察(重点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察)、问卷调查(以学生自评为主,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愿望、要求和困惑等)、谈话(包括教师与学生本人谈话,与班级同学座谈,向其他课任教师了解等,内容既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并和学生共同制定新的发展目标)。

(2)日常的形成性评价

①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评价方式有课堂提问、学生板演、课堂练习、作业考查、单元测验、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的建立要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可以集中于某一学习阶段、专题或具体技能,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不同的档案袋。

②设计一些表现性的任务来进行,也可以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评价方法有:学习行为观察、成长档案袋(方法同前)、学习日记、情景测验。

(3)终结性评价

主要指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常用方式有:纸笔测查、档案袋的考查、实验操作、实践测查。

3、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式

(1)试题内容

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重视试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测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自觉培养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试题形式

①体现开放性

试题答案、解题方式的多样、开放(如一题多解);答题时间的开放(可一周内完成);答题方式的开放(可独立完成,也可与他人合作完成,还可通过查阅资料或和家长共同完成)。

②体现实践性

通过实践操作或体验才能完成的试题。

③体现趣味性

改变枯燥的、单一的试题形式,将色彩、生活情境、绘画、故事等青少年学生喜乐见的方式引入试卷,使学生兴趣十足地参加测查。

(3)考试方式

①多样

将试卷与作品制作、表演、竞赛、游戏、口头测试、面试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内容及学生的状况选取不同的方式;

②多次

将教师命题与学生命题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考试的机会;

③分层

同一考试不同试卷,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A级、B级、C级试卷答题。

(4)考试结果

考试成绩根据学生的意愿,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记入个人档案袋中;或以等级或星级来评价,并给出质性描述,提出存在问题与改进意见。

第五条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的实施

1、评价的程序

(1)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学生的学业评价和发展性目标的评价应贯穿于学生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教师根据所任教的学科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第一,终结性评价可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此类评价由教导处组织实施。

第二,日常学业发展评价,由教师在教学之前确定恰当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第三、日常一般发展性评价,可根据学校制定的相关评价内容和标准,结合学科、年级段和班级实际,分阶段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第二、第三项的评价应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其评价的目标内容、形式、对象等应具有多元性,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这一环节。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和方法

教师要根据评价目的、内容标准,在学校建议使用的材料基础上,可自行设计各种评价表格、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等评价工具、并选择相应的方法。

(3)评价资料的积累

教师必须多方面收集和整理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同伴和家长的观察与评价,其它有关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以上资料在学期末由教师交教务处统一留档保存。

(4)给出评价结论

教师在信息收集后应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明确其改进的要点。形成性评价,以评语、口头激励、写在作业中或放在成长袋里。终结性评价,要以评价报告单来反映。

2、评价周期

(1)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业评价以单元进行,一般发展性评价可每月评价一次。

(2)终结性评价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一般以每学期一次。

附表我校学生学习活动质量评价体系

第三章课外学习活动的评价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学校课外学习活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课程计划,开展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实验、参观、调查,以此作为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才能。对课外活动的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中学实施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发展学生的潜能,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条课外活动及其特点

课外活动可以和课堂教学在实现人材培养的目标上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课外活动不受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的限制,学生能及时地、广泛地从多种渠道接受各种信息,因此它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速度快,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才能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课外活动以开展各种活动为主,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动手和实践的机会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并可把科学研究引进初中教学领域,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精神和独立实践活动的能力,并能较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

3.课外活动是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上组织起来的各种小组和个别活动,教师只起指导和咨询作用,因此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对各种渠道的信息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这就有利于充分发展各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他们的聪明才智。

由此可见,课外活动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条开展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基础教育的目标、我校课外活动实际情况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课外活动的特点,我校要求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方向性的原则

课外活动的内容及组织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全面育人的目标。

2、自愿性的原则

学生按其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自愿参加。

3、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原则

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人。教师和有关辅导人员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不包办代替。

4、活动性的原则

课外活动的开展就要注意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做到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动手操作(游戏等),把课外活动组织成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

5、符合学生年龄和个别特征的原则

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能为学生理解和喜爱,同一性质的活动在高年级和低年级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同一年级也考虑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不强求一律。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由有专长的教师着意指导,使之获得进一步发展。

6、分层指导的原则

按兴趣、能力和志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别对待,使他们在合适的方向上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课外活动不仅要关心“优秀生”的成长,而且更应注意加强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分层指导。

第三条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学校的课外活动采取举办专题讲座、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介绍课外读物或刊物、以及出版学习园地、开展小论文交流活动、进行竞赛等方式来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按其兴趣和爱好自愿参加。

2、课外活动的组织通常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生的程度、志趣和愿望设置不同的活动小组,如兴趣活动小组,竞赛活动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等,并在每一小组内开展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活动,例如趣味活动、竞赛活动、交流活动等。

(1)、兴趣活动小组活动

兴趣活动小组活动的组织有较大的自愿性,在活动的内容上有更多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引导学生验证、应用、巩固学科知识,并提供适合学生兴趣的补充阅读材料。

(2)、竞赛活动小组

成立竞赛活动小组旨在对特长生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加深并拓展课本知识的深广度以满足其对特长方面的特殊需求,活动的主要内容应与各学科《初中竞赛大纲》相一致。

(3)、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组

成立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旨在发现并培育英才,充分发展其特殊的才能。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活动应以自学为主,教师可按以下方式作适当的个别指导:

①定期开设专题讲座

聘请校内外资深教师和合作办学院校的大学教授或学生会干部为我校学生

开设系列专题讲座。

②组织问题讨论班

组织具有共同兴趣的特长生就某些生活中的问题、社会热点等进行深入研讨。

③实行“导师指导制”

聘请校内外资深教师或合作办学院校的大学教授、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担任特长生的指导教师。

此外,我校建立学生自己的校级课外活动组织机构,负责对各年级活动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并负责组织开展一些全校的课外活动,如校级竞赛活动以及小论文交流活动等。

第四条课外活动的评价

课外活动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课外活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加以肯定的前提下,对活动的组织、实施状况及其效果所进行的科学分析和判断。

课外活动评价大致可分为组织工作评价和学生活动评价两部分。前者以教导处和教研组对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为主要对象,评价的主体是学校领导与教师;

后者则以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表现及其效果为指向,评价的主体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

1、组织工作的评价

(1)课外活动的计划和规划评价

学校要求教导处制定学期活动总规划,教研组协同年级组制定分年级的计划。

(2)课外活动的组织建设评价

学校选派主要负责人研究和协调课外活动,并检查课外活动教师队伍的人员及责任是否落实等。

(3)课外活动的保证与协调评价

每月一次加强课外活动制度化和落实,从全局出发,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工作阶段的特点处理好课外活动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等。

2、学生活动的评价

学生活动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表现、体验及活动成果所进行的评价,它是课外活动评价的主体,体现了课外活动的“过程性”。

对专题学习活动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集体和个人评价两个基本部分。

(1)集体评价

集体评价是以课外活动的基本单元——活动小组为整体进行的评价,它以集体的活动组织工作评价为主,从中反映学生集体及个人素质状况。可以采用自我和相互结合的方式,按活动环节展开评价。

(2)个人评价

学生个人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参加课外活动的表现及收获所进行的评价。评价应由学生本人和集体共同进行。评价中应将目标要求与学生在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要求结合起来。对中学生的活动评价内容主要应包括:

①参与课外活动的态度;

②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③基本能力。主要是独立寻求信息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活动能力、与人沟通的交

流能力等;

④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主要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

⑤角色的成功性。个人承担的任务完成得如何,对个人所担当角色(如小组长、

资料员、报告撰写者)的职责及素质要求有什么体会等。

由于课外活动主要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课外活动应重在加强管理和指导,对学生活动的考核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应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名册,每次活动进行考勤登记。教师在完成一届小组活

动后,应根据参加活动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考查、评定;

②开展对竞赛活动适当进行评比,每次都评出名次或等级,对优秀学生及时

给予奖励或表彰,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③定期举办课外活动成果展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定;

④重视过程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第四章学困生学习的评价管理

第一条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

1、学习障碍学生

由于个人生理方面的缺陷而引起学习困难。

2、学业不良学生

①相对学业不良(以特定群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

②绝对学业不良(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参照标准);

③成绩不足(以个人的能力水平为参照标准。如某生智力水平在这一年龄段中属较高水平,而实际学习成绩呈中下水平,可认为成绩不足)。

第二条学习困难学生的评价方法

1、课堂行为评价:对教师讲课的反应、课堂作业时的反应、不安定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表现;

2、作业错误评价:从作业错误分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3、能力评价:可用学科测验或参与教学活动等形式进行评价;

4、教育会诊评价:班主任、任课老师、辅导人员对学习困难生进行集体会诊的方法(本人也可参加)。这一方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问题,形成比较适当、完善的会诊评价意见。

第三条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策略

1、个案辅导

列为个案,在对个案系统地了解和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干预,这种干预便是个案辅导(不是个别咨询或一二次的行为训练)。个案辅导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和同学多方力量的协作。

2、辅导策略:

①分层递进教学

具体步骤: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②成功教学

运用“阳光评价”策略,激励、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

具体步骤: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勤鼓励、多表扬。

第四条学困生转化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确定解困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的师生关系。

2、心理目标

通过心理辅导,增强学困生自尊心和重塑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3、学习目标

根据学困生的原有基础,确定分阶段的学业提高目标,分步实施,步步落实,提高学习成绩。

(二)建立学困生名单及帮困档案

1、由教导处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确定学习困难生名单,交到班主任处;

2、中考学科任课教师按此名单确定分批解困对象,填写《同济初级中学帮困工作计划书》;

3、非中考学科任课教师与学困生结成“帮困对子”,每位老师联系一至两名“学困生”;

4、任课老师将学生基本情况及帮困措施记入《同济初级中学帮困工作计划书》,加强教育前后的比较,改进或完善帮困措施。

(三)帮困工作方式

1、先进行个案型的学情分析,以“谈话”式调查为主;

2、帮困重在心理疏导,思想教育应采用疏导的方式;

3、课上多设计一些“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

4、布置作业应有适当分层,有专供“学困生”训练的题型;

5、作业全部面批,评分多采用鼓励式语言;

6、辅导时应对“学困生”给予重点帮助;

7、家校联系及时,应向家长反映学生进步为主

(四)建立“学困生”帮教的机构

成立“学困生”帮困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任组长,具体负责成员由各教研组长和部分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领导小组根据各年级具体情况审查帮教学生名单,每月召开小组成员会议一次,专题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每学期进行两次评估和总结,并对教师的帮困解困工作进行评定及奖励(此项工作纳入教师考评工作)。

(五)评估与奖励

1、“学困生”评估工作分两次进行,学期末初评,学期结束时进行复评,以了解是否达到预期解困效果。

2、“学困生”评估主要为两大部分:

(1)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其中,自尊、自律、自理方面有哪些变化,尚存在哪些不足;

(2)学习上的习惯,方法改变,学习成绩进步,学科尚存的问题。

3、对进步大的“学困生”以教师家访的形式告知家长。每学期初再确定新的帮教对象。

4、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基本职责,我校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时,

根据帮教对象的变化对教师的帮困解困工作以专项的形式进行评价。评定可分为:效果显著,有所进步,效果一般,无变化四个级别。

5、奖励:对“学困生”帮教工作效果显著的老师和班主任给予充分肯定,并把其帮教实绩记入本人业务档案,同时发放一定数额的奖励金。

第五章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其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重视利用寒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假期不是学习的中断,更不是学习的终止。假期应当是学习在新形式、新条件下的继续。特别是寒暑期这样长假,不仅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而且还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可多得的好时机。

第一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㈠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以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切入口,以探究为主导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选择完全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和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2、实践性

生活离不开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为广大中小学学生自由舒展身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更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质疑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整合。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探索。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

5、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综合实践活动要选择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课题,特别是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1、选题原则

①学生自主选择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生需要并乐于探索的现实问题;

②学生普遍关注的科技、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

③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来解决的问题;

④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

⑤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①科学研究领域、②生活实践、③人类可持续发展、④劳技和科技、⑤社区发展等。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编排和组织

课程内容侧重于探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为主线。考虑到初中学生年龄不大,知识掌握还不够多,探究性学习也是刚刚起步,故选择内容不宜过难,每一课题涉及范围不宜过广,研究时间也不宜过长。

各年级所有学生每周安排两个下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①寒假中以观念更新为主,穿插系列科研知识讲座;

②暑假中要求学生走入社区,走进生活,进行实践探索,进入具体实践,研究内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发展,学科内值得研究的拓展性问题为主;

③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开学初集中展示成果。

第四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1、骨干先行带动原则

①规划阶段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挑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作为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辅导员,深入各个年级探索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路。

②反思阶段

骨干教师一起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帮助解决,好的做法及时总结,不断总结、反思。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据社区资源,从“亲近自然、发展自我、关注生活、服务社区”四大板块构建设计课程内容,以一个个鲜明的主题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框架。

③启动阶段

以每个年级已参加过实验的骨干教师作为龙头,带领同年级其他的老师共同备活动、开展活动,从选题、方案设计、活动过程这几方面入手,指导他们每个阶段要干什么,每个环节要注意什么。每次活动都在骨干教师带动下共同进行,创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之路。

2、学生自主性原则

教师只提供探究课题范围,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和设计探究专题;同时应注意挖掘和利用社区已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探究内容。

3、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从选题、活动展开到得出结论、成果评价,整个过程却要体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评价的多元性,以及学生本身的多层面性。

第五条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开展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过程,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调适自己的行为,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采取的是评语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评语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评、家长评价、教师的评价,根据学生在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今后的发展情况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评定、激励。

1、学生自评

自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小组和班级活动中合作的态度,是否能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贡献等;

2、家长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要求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如实填写调查表。让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观察,有助于家长搜集孩子发展的一切资料。家长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孩子的进步,认识到孩子的发展潜能,分享到孩子学习的成果;

3、教师评价

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师的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也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改善的依据。教师客观地评价,可以针对学生总的方面,某一个方法细节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包括:活动反馈意见表、小卡片、发小奖章、座谈等,教师的评价以激励引导为主,既有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也有启发点拨,引导他们向更高层面发展。

附表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第六章创新的学生学业评价管理第一条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指导,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功能,使之有利于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

目标,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条评价目标

1、通过学业评价,鼓舞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

方法,从而变得更会学习;

2、通过学业评价,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努力营

造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

第三条评价原则

1、以学生为本、导向为主的原则;

2、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3、质性评价和量化测试相结合的原则,目前特别要重视质性的评价;

4、三维目标兼顾的原则,目前特别要重视过程的评价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注重学生成长记录;

5、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6、评价指标公开性的原则。

第四条评价方法

可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操作方法。原则上,各学科应以学期总评成绩加评语的方法呈现。学期总评成绩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日常学习活动评价成绩,以学生期末考试得分的一定比例计入总分,其余应体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期中考试成绩不计入学业总评成绩。

教师应在期初就将学业评价参数指标和评价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业成绩是怎么记的,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以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第五条部分学科学业综合评价细则与评价

(一)语文

新课程语文学生学业评价应采用“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即100分+综合评价等第)的评价方法。

1.基础性学力评价:

形式:笔试

分值:100分

内容: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等

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开放题、选做题

时间:结合每学期期末语文素养评价进行

2.发展性学力评价:

内容:情感态度、听说能力、书写能力、语文综合活动能力等

评价形式:以语文综合活动为主,参考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

评价等第:优秀、合格、不合格

注:每学期对学生的发展性学力进行综合评价,记入学生学习档案中,还要在学生的期末成绩报告单中反映出来。

(二)数学

一、评价内容

1.知识与技能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以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为主要内容,其中课堂观察包括:学生的听课、发言、与同学的合作、对学习数学是否自信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成长记录袋所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自制的教具、参与探究活动的记录,阶段性学习体会以及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案例。

3.情感与态度

情感与态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包括对来自社会的数学信息的接受与处理;正确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成功;主动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二、评价方法

1.笔试

主要测试知识与技能,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笔试成绩满分设为100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2.成长记录

主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分两部分内容:

一是教师的课堂观察,由教师根据平时观察所得,侧重于对个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课堂教学的参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习情况等对学生作出评价;

二是对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作出评价,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评与互评,主要评价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优秀作业、自制教具、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等。

成长记录可用等第的形式,分A、B、C三等,其中A等为优秀,B等为良好,C等为一般。

3.学生互评

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以学生互评为主,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同伴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互评主要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平时的独立作业、以及同学眼中的学习态度等。

学生的互评也可用等第的形式,分A、B、C三等,其中A等为优秀,B等为良好,C等为一般。

此外,根据知识的阶段性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可适当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探索,以开放题形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和解决。由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布置和评价。

学生的学期和学年的终端学业评价可用分数加等第的形式给出,学生的笔试成绩(知识与技能)为分数;成长记录和学生互评综合为一个等第。

(三)英语

(一)评价的特点

1.学生主体性

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贯彻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小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 一、体育课课堂常规 1、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和学生必须穿球鞋上体育课,不穿皮鞋或硬底鞋,不穿塑料凉鞋或塑料底的各种布鞋、棉鞋上体育课。避免误踏、误踢其他同学造成伤害,防止自己脚扭伤或滑倒摔伤。 3、在条件许可时,教师与学生应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特别注意不穿牛仔裤与各种紧身外裤上体育课,这样不利于活动,甚至会造成运动时摔伤。 4、上课前应取下衣服上的别针,口袋中不放小刀、铅笔、钥匙等锐利坚硬的物品,以免运动中发生碰撞或摔倒时,造成严重戳伤。 5、体育老师应在上课铃响2分钟前进入操场集合地点。学生应在课前提前两三分钟到达上课场地,准备整队上课。尤其是楼上的班级更要注意这一点,避免上体育课的同学朝楼下跑与其他同学往楼上跑发生伤害事故。 6凡到校学生都必须上体育课,学生因病不能正常上体育课时,必须有医生证明,事假经班主任;批准或持家长证明方能有效;病残免试体育的学生,必须有医院的证明,教导处批准方能免试;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和女生例假,均应到场由教师安排轻微活动或见习。 7、上课铃响后,各班均在操场规定区域集合,由体育委员检查出席人数,并向教师报告实到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同学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老师允许后方能入队,并站在排尾。 8、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和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得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的位置和调整难度。

9、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和杜绝伤害事故的 发生。 10、下课前2 分钟,教师要进行小结,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布置值日学生清理场地并归还器材,不允许过早下课。 二、两操活动坚持每天一次广播操,一次眼保健操制度。 1. 课间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坚持“晴天室外操、雨天室内操”。班主任老师跟班,负责班级管理,体育老师按值日一人整队,其余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分年级检查、监督学生做操情况,每天对学生做操情况进行汇总。 2. 要求课间操各班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做操动作准确、优美,姿态正确规范,态度认真严肃,包年级教干检查,每周公布一次检查结果。 3、眼保健操要认真做好,任课教师要组织好此项活动。学校将成立检查小组不定时检查活动情况。 三、竞赛活动学校坚持每年四月份和十月份举办春秋两季运动会,由体育教研组牵头,以年级组为单位经常性组织小型体育类竞赛活动,保证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100%。 1、在竞赛规程下发后,班主任所在班级首先要普及练习,在普及的基础上认真选拔,选出班级代表队的学生参加年级的小型竞赛。 2、竞赛活动由体育教师具体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到场组织本班学生有序参加比赛。 3、各班都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及各种竞赛活动,不得随意缺席。个别学生因病不能参加,要向班主任请假,方可在教室内休息;如果整班不能参加活动,须得到教导处批准。 4、具体竞赛活动按照具体活动通知和规程进行。 5、各项成绩记入教师和班级量化。 四、田径队训练 为了加强田径队训练工作管理,调动教练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运动员的

最新幼儿园伤害预防制度

2016年幼儿园伤害预防制度 一、预防烫伤 1、保温桶、热饭、热菜、热汤要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2、不允许幼儿进厨房、配餐室、锅炉房、配电室等危险区域,进出时须随手关门防止孩子私自溜入、误入或跟随教职工混入其中。 3、幼儿尿湿衣裤须换衣、冲洗时,在盥洗前,一定要调试好水温(用手背试水温适宜为佳)。 4、幼儿进餐、饮水或喂药时,温度要适宜,手摸杯子不烫手为宜。 5、班级保温桶盖要上锁,防止幼儿因好奇,打开保温桶盖造成烫伤事件的发生。 二、预防外伤 1、清除园内房屋、场地、教玩具等设施、设备和物品、物件所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2、墙体的拐角、柱子的棱角、器械边角等要做好软化包装处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保持安全圆滑,不留隐患。 3、大型玩具每天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排除,隐患存在或未排除前要停止使用。

4、发现设施设备破损和损坏时要及时组织人员修复。 6、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要随时观察每个孩子,及时清点人数,规范孩子的违规违纪行为。 7、外出活动时,范围不要太分散,要在教师的视线及可控范围内。 8、进行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因过于疲劳或保护不力、措施不到位,保护方法不当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9、小班的户外活动时间和地点要与中、大班分开。 10、幼儿使用的设备要稳固。 11、桌椅、板凳、教、玩具等要没有毛刺,饮水桶、毛巾架等要固定好。 12、剪刀、刀子、针等锐利物品要放在成人专用材料柜、储藏室内,要放在幼儿够不着、摸不到的地方。 13、通过开展游戏活动的形式,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严防异物导入耳、鼻、喉、口、气管等处所造成的伤害(简称异物伤害) 1、给幼儿投入的玩具要较大,防止幼儿误把小玩具当食物吃进肚子或含在口中。

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课题: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 班级: 时间: 教学目的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争创学校先进班集体,特制定班规,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教育重点 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争创学校先进班集体 教育方式 讲授、讨论 教育过程 一、扣分部分 1、考勤 (1)迟到每次扣2分(特殊情况除外) (2)旷课每节扣5分 (3)请(病、事)假须附医院证明或家长证明 2、清洁卫生 (1)缺席1次扣2分,并补做值日1次 (2)在课室乱扔纸屑、垃圾者扣2分,并要求清理干净,严重的罚扫地或拖整个教室。每人负责保持自己座位及两侧位置干净 3、课堂违纪 (1)睡觉、讲话、搞小动作、玩手机等影响课堂行为每次扣2分 (2)顶撞或辱骂老师,不听老师教诲,无故起哄每次扣5分

4、仪容仪表 (1)校规、校卡不符要求 (2)戴首饰、染头发、烫发、长指甲、染指甲 (3)穿拖鞋 每人每次扣2分 5、公物 损坏公物视情节扣1~5分,并照价赔偿 6、考试、作业 (1)考试作弊每次扣5分,操行评定降一级,其余按学校规定处理, (2)不交作业每次扣2分 7、班干部有违纪的,团员有违纪的,除以上各项扣分外,再扣2分 二、加分部分 1、考勤:每周全勤者,加2分 2、课堂:受老师表扬者每次加2分,积极回答问题者每次加2分 3、仪容仪表:每周仪容仪表做得较好,未被扣分者,每人加2分 4、好人好事:每人每次加2分 5、为班集体争得荣誉加5分~10分(如运动会、文娱汇演、所出黑板报获得较 好名次,代表班集体参加其他比赛获奖等) 6、学习优秀、进步奖:期中、期末总成绩前5名者,加5分 7、每周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加3分 三、操行评定 加分、扣分每月核算一次并公布,每人基准分为70分,期末汇总求平均分。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一、评价的理论框架 1.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课间、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昔元完小学生课间课外活动 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班主任应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校风、学风,共建文明、整洁、优质、安全、和谐校园。 第二条“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晚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校会、班队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遵守安全规则,课间(课外)玩耍应适度,同学相处应和睦。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应巡查校园,对存在安全的设施和设备要排除。同时对学生违纪行为应进行制止。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第六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第七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

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第八条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九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十条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一)大课间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二)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四)大课间活动应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活动的学生应予妥善安排。 第十一条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二条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政教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

大学班级规章制度及管理细则.doc

班级规章制度及管理细则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三年是我们逐步实现自我完善、不断成熟和独立的重要时期,任何一位同学都应在这段美好的人生、美好的时光中接受平等的待遇。本规章旨在实现班级生活中班集体与同学个体的和谐,同时规范班干部的行为。 总则 为便于班级的管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建立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提高我班的影响力,以全面发展为原则,着眼大局,发挥“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精神,特制订本制度。 章程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热爱工商管理系,热爱班集体。 二、尊敬父母,尊敬领导老师,团结同学。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班规班纪。 三、 爱护环境,爱护校园,爱护寝室。 四、 讲卫生,讲礼貌,讲诚信,讲原则。 五、 勤俭节约,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积极进取。 六、 同学是朋友,室友如兄弟(姐妹),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班委管理制度 班委是以班长为核心、团支书,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纪率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及宿舍长、组成的管理团队。班委存在的目的在代表最广大班级成员的意志,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在院级、系部领导老师的指导监督下顺利开展各种活动,以利于班级长远发展和广大同学的全面进步和健康成长。 一、 班委的产生 第一条 班委的产生遵循自愿优先的原则,由本人在班干部选举或换届时候提出 申请,经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由辅导员监督。 第二条 班委应设以下岗位:班长、团支书,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 传委员、心理委员、组织委员、纪率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及宿舍长。 第三条 班干部经投票通过,应认真履行其职责,根据班委工作指南、班干部职责指南做好份内的工作,以服务同学为己任。 二、 班委的职责 班团委分工 生活委员:负责班级卫生、班费的管理。 宿舍长:负责寝室文化建设,配合纪检工作。 班长:全面管理班级事务,副班长协助,共同合作;与团支书互为AB 角。 学习委员:主管班级学风建设、学习小组管理。晨读长:主管早晚读的工作;与学习委员互为AB 角。 文娱委员:主要负责本班文艺、外联宣传工作; 与体育委员互为AB 角。 体育委员:主要负责本班体育、外联宣传工作; 与文娱委员互为AB 角。 纪率委员:主要负责考勤、活动纪律工作。 团支书:协助班长管理班级事务,主管党团工作;与班长互为AB 角。 组织委员:负责组织、策划本班的一切活动。 宣传委员:负责本班一切宣传工作,包括板报等

学校规章制度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管理办法

学校规章制度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管理办法 为更好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真正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国家对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在模块教学背景下符合国家要求、具有金中特色、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业评价体系,从而更合理、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作为我校学生发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高中2013级开始执行。 一、关于档案成绩 学生的成绩档案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各学科各模块(包括各必修模块以及学生选修的各模块)的学业成绩,包括分数、等第、学分、积点、评语等。目前,学生的档案成绩主要具有以下意义: 1、有关学生的各级各类评优均有一定的成绩要求,达不到相关成绩标准,则失去受评资格。 2、保送高校除需学科竞赛省级以上一等奖等基本资格外,课业成绩须达到“优秀”等第,推荐高校自主招生成绩达到“优秀”等第,同时,平均学分积点须达到全年级前20名。 3、累计学分达不到144个者不能毕业,学校将不给办理毕业评(经回校补考达及格标准可发给其毕业证)。没有毕业证对升学、就业、出国等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教学处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为学生建立学业成绩档案,并在有需求时按照档案成绩记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成绩证明。因此,要求全体教师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学生自评、学习小组学生互评等学科学习评价,如实记录学生的学生过程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并予公布;撰写学生学科学习评语;同时严格模块管理,给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要求全体学生好好把握自己的在校学习生活,充分认识学业成绩评价的意义,以积极主动、刻苦努力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二、关于课程类别 根据教学组织及评价方式的差异,学校课程分为考试课程与考核课程(含特种考核科目)。 考试课程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四个学习领域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 考核课程为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三个学习领域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 特种考核科目为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项目,考核办法单列另定。 三、关于模块学习评价 模块是最基础的、完整的学习单元,所以学业评价以模块为主

小学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 各种活动。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时间对 学生进行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学生进出教室、甬路行走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第六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教师、校园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第七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树木、球架等设施。 第八条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九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十条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一)大课间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二)课外活动一般以组为单位由监管教师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课外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四)体育活动应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活动的学生应予妥善安排。 第十一条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二条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校领导进行处理。

大学班级管理制度及班级公约

大学班级管理制度及班级公约为使我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提高并融入加强集体凝聚力,使同学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大学生活,将自己培养成为优秀的大学生,特制定班级公约如下: 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创建一个文明团结的,积极向上的,有强烈集体凝聚力的,学习氛围浓厚的优秀班集体,全班每一个同学应以一个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维护班级荣誉。 细则 一、班级成员义务 1. 遵守国家、学校关于大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以此作为日常行为的准则。 2. 每位同学应热爱班级体,支持班级的工作,积极参加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 3. 每位同学应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行动上做到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富有同情心、积极向上。 4. 个人生活上,每位同学应做到起卧有时、讲究卫生、合理安排时间、不沉迷于上网、拒绝赌博、酗酒。 5. 学习方面每位同学应积极努力,互帮互助,取长补

短,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 6. 出勤方面:首先,严格遵守班级的作息时间;其次,每位同学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不吃早餐。 7. 考试考查方面,要求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不帮助他人作弊,诚实信用。 二、班委会组织制度 班级内部设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共9人。班委会组织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以班长为主,各班委配合班长完成各项班级活动。班委必须以身作则,一切言行听指挥,一切行动作带头作用,对于一切考勤应该真实反映。各施其责,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班级荣誉簿 班级荣誉簿主要记录各个同学在大学期间所取得的各项荣誉,主要内容包括,班级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寝室所获得的荣誉,以及个人所参加过的院校级甚至更大型的活动,所获得过的奖励,被通报表扬的经历等,每一学期做一次归总并打印出来。相信这份班级荣誉将会是今后将会是一份极具纪念性的“史册”。撰写工作主要由副班长负责,其他同学协助完成。也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荣誉相册,每位同学可把他们获得的奖状或是比赛过程拍下上传到相册,之后再由宣传委员整理。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1.doc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1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一、评价的理论框架 1.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

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

学生集体活动管理制度1.doc

学生集体活动管理制度1 学生集体活动管理制度 1、严格实行学生集体活动审批制度。 2、不得擅自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3、原则上不组织学生校外集体活动。 4、不组织未成年学生抢险、救灾等危险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等实验时相关教师应告知学生注意事项。 6、体育教师和学生应按照运动规则和有关项目开展体育活动,体育设施必须安全牢固。 卫生防疫制度 1、配合卫生部门建立好学生和幼儿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查。 2、制定卫生防疫安全工作预案,加强对学生常见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3、抓好学校饮水管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饮用水。 4、校内不得摆摊设点。 5、搞好厕所卫生,实行定期清扫制度,定期消毒消臭,保持清洁干净。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管理制度1 红星学校学生集体外出活动 管理制度 红星学校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管理制度 一、对学生外出活动严格管理,控制不必要的外出活动,一般不组织出勉县地界的春游、秋游和夏令营活动确需外出的,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明确活动的责任人,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二、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组织者必须做好活动前的踩点,必须充分考虑活动场所、线路、交通工具、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尽量以就近、小型、安全为原则。要制定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发放书面家长通知。能不动用交通工具的尽量不动用。 三、实行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申报审批制度。学校组织的活动,要上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班级或年级组组织的活动要向学校申报,由校长审批后方可进行,并切实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和师生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周密计划,落实岗位责任。组织学生出勉县地界的集体活动,必须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活动结束后,组织者要及时向审批者汇报活动情况。

幼儿园安全预防制度(伤害预防)

幼儿园安全预防制度 一、预防烫伤 1、暖水瓶、开水壶、热饭、热菜、热汤要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2、不允许幼儿进厨房、营养室、配餐室、保育员室、教职工餐厅、锅炉房、配电室等危险区域,进出时须随手关门防止孩子私自溜入、误入或跟随教职工混入其中。 3、幼儿尿湿衣裤须换衣、冲洗时,在盥洗前,一定要调试好水温(用手背试水温适宜为佳)。 4、幼儿进餐、饮水或喂药时,温度要适宜,手摸杯子不烫手为宜。 5、冬季取暖期时,要保证热水袋和取暖设备的安全。 6、洗澡间冲凉室的水箱须上锁,并保持水温适宜,原则上夏天不高于45°,冬天不高于50°。 7、禁止热源进班,热源须置于厨房或其他特定的可控的安全区域。 8、开水和汤菜等须在指定位置和区域冷却降温后才能入班分发。 二、预防外伤 1、清除园内房屋、场地、教玩具等设施、设备和物品、物件所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2、墙体的拐角、柱子的棱角、器械边角等要做好软化包装处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保持安全圆滑,不留隐患。 3、墙面要做软处理。 4、大型玩具每天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排除,隐患存在或未排除前要停止使用。 5、发现设施设备破损和损坏时要及时组织人员修复。 6、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要随时观察每个孩子,及时清点人数,规范孩子的违规违纪行为。 7、外出活动时,范围不要太分散,要在教师的视线及可控范围内。 8、进行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因过于疲劳或保护不力、措施不到位,保护方法不当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9、小班的户外活动时间和地点要与中、大班分开。 10、幼儿使用的设备要稳固。 11、桌椅、板凳、教、玩具等要没有毛刺,饮水桶、毛巾架等要固定好。 12、剪刀、刀子、针等锐利物品要放在成人专用材料柜、储藏室内,要放在幼儿够不着、摸不到的地方。 13、通过开展游戏活动的形式,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严防异物导入耳、鼻、喉、口、气管等处所造成的伤害(简称异物伤害) 1、给幼儿投入的玩具要较大,防止幼儿误把小玩具当食物吃进肚子或含在口中。 2、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幼儿是否捡了石子、小棍等物品,如发现要及时清除,防止幼儿把异物塞进耳、鼻、喉、口中。

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化材学院、音乐学院第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来说,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可能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要想这个班级具有凝聚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那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和音乐学院党委多次商量,交换意见,最终制定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第六期(总第三十八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班级管理制度》。 本制度分别从班委会的管理、考勤、学习、考核及评优五个方面作了详细地规定和说明。制度虽说完善,但是执行还是要有力度的。首先,在开学典礼上,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余妍霞老师就向全班同学宣读了此项制度;接着,余老师便向各小组分发了上课签到表以及交给了班长点名册,以及我班的座位固定制,由于学员人数太多,而且又来自于不同的学院和班级,为了方便考勤,我们将全体学员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每次上课按固定的位子坐在一起;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则有本期培训班的班长、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班级的相关事务,如课前的点名、课后的小结收集等。此外,为了监督班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每节课前余老师都会在班级查阅一番。 最终在本期党校培训的过程中,本班学员的出勤率高达100%(除部分同学因特殊原因请假),共收党课小结1155份(班级人数165人,共计7次党课),组织各项活动29次。

第六期(总第三十八期)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班级管理制度 一、班委会管理制度: 培训班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班委会协助班主任管理。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宣传组长和各党课学习小组组长组成。其中班长负责培训班的日常管理及学员的召集等工作,副班长协助班长搞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等;宣传组长负责对培训班的教学工作情况及其他活动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另外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党课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组长一名,协助班长管理班级工作,开展各种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党课培训班的培训效果。 二、考勤制度: 要求党校学员每次上课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带好教材和笔记本到指定座位就座,准备上课,由班长和组长负责每次课的考勤。 1、座位固定制: 由于学员人数太多,而且又来自于不同的学院和班级,为了方便考勤,我们将全体学员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每次上课按固定的位子坐在一起。 2、组长签到制: 要求学员每次上课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带好教材和笔记本到指定座位就座,准备上课,由各党课学习组长负责对学员出勤情况进行签到,并将签到结果于课前5分钟报党课班长处。 3、班长数到制: 数到制主要是根据各个小组长提供的签到情况,班长数人数,以确定签到是否准确。 4、班主任督促制: 每次上课必须到达班级督促出勤情况;如发现无故缺席一次或迟到、早退三次者,一律取消党校学员资格。 5、请销假制度: ①请假:学员因事、因病不能参加课堂学习或党课活动者,必须事先向党课班主任当面请假,得到批准后,将请假条交学院党总支备案,一律不得事后补假; ②销假:请假学员务必在下次课前向党课班主任销假; ③补课:学员请假期间所缺课程请学员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完成。 三、学习制度: 1、学员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教师,听从指导;上课期间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关闭,不得随意走出教室等; 2、课堂上认真听课、记笔记,积极思考,不得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讨论时踊跃发言; 3、课余时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 4、认真写好每次学习心得或思想汇报。要求学员每次课后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学习心得或进行思想总结,并要求在下次上课前将学习心得或思想总结交至各组组长处,然后由班长汇总交至党课班主任处。学习心得或思想总结一律用黑色钢笔书写,不得拖延。 5、党校结束后,学员要认真参加考试和考核,自觉、认真写好个人学习小结。 四、考核制度: 1、每期培训班学习结束,要进行结业考试,所有学员必须参加结业考试,并要求结业考试成绩达到80分以上; 2、学员参加考试要提前15分钟入场,并按规定次序做好,迟到15分钟以上者,取消考试、考核资格,并按缺考处理,不予结业;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机制和保障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机制和保障制度为使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发挥其评价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诚信度,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支撑保障本系。 一、完善机构建设,形成组织保障机制 1、成立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霍六荣、郭纪辰。 主要职责: ①组织培训和宣传工作; ②负责领导和管理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③负责制订《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相关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 ④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及时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效果进行监控,表彰先进,惩戒违规违纪人员; ⑤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2、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办公室(实施小组) 组成人员:袁明芹、李爱果。 主要职责:①负责实施《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完善与管理;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工作; 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⑥初步审订评价结果,协调评价过程的相关工作。 具体分工: 赵慧如:具体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评价工作。 丁江立、李钧:负责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班主任评价手册中的监督管理、培训指导、检查评比、总结反馈,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栾英慧:负责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工作;负责班主任教师评价工作的日抽查、周反馈、参与月检查和学期评比工作;负责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 3、成立年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①做好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工作;②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并组织各项目的评价实施;③监督和指导各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④检查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⑤审定上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相关材料。 4、成立班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班主任、副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班干部代表、学生代表。 主要职责:①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和培训;②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指导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③按照评价程序完成各项工作,指导本班学生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成长记录袋》并妥善保管;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⑤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 二、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管理保障机制 1、建立培训制度 (1)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省厅文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使教师对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细节把握清晰、明了,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要真正树立起对评价工作的责任心,真正意识到做好评价工作是对学生终生负责,才能保证做好评价工作。 (2)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向学生、向社会宣传国家课程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课程理念,印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向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和实践基地宣传解读,使其熟悉并掌握各项评价体系的操作规程。 (3)学校要按照工作安排采取措施,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评价能力,以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2、建立公示制度 (1)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并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级界定和结果使用进行公示,通过学生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媒体等形式,向家长做出明确说明,征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2)学校各评价领导小组的组成办法及组成人员名单,学校要进行公示,以便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三、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班主任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五、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六、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七、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八、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九、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十、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1)大课间活动要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2)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十一、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十二、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政教部门进行处理。 十三、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 xxxx初级中学 xxxx年x月

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化材学院、音乐学院第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来说,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可能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要想这个班级具有凝聚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那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和音乐学院党委多次商量,交换意见,最终制定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第六期(总第三十八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班级管理制度》。 本制度分别从班委会的管理、考勤、学习、考核及评优五个方面作了详细地规定和说明。制度虽说完善,但是执行还是要有力度的。首先,在开学典礼上,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余妍霞老师就向全班同学宣读了此项制度;接着,余老师便向各小组分发了上课签到表以及交给了班长点名册,以及我班的座位固定制,由于学员人数太多,而且又来自于不同的学院和班级,为了方便考勤,我们将全体学员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每次上课按固定的位子坐在一起;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则有本期培训班的班长、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班级的相关事务,如课前的点名、课后的小结收集等。此外,为了监督班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每节课前余老师都会在班级查阅一番。 最终在本期党校培训的过程中,本班学员的出勤率高达100%(除部分同学因特殊原因请假),共收党课小结1155份(班级人数165人,共计7次党课),组织各项活动29次。

第六期(总第三十八期)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班级管理制度 一、班委会管理制度: 培训班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班委会协助班主任管理。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宣传组长和各党课学习小组组长组成。其中班长负责培训班的日常管理及学员的召集等工作,副班长协助班长搞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等;宣传组长负责对培训班的教学工作情况及其他活动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另外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党课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组长一名,协助班长管理班级工作,开展各种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党课培训班的培训效果。 二、考勤制度: 要求党校学员每次上课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带好教材和笔记本到指定座位就座,准备上课,由班长和组长负责每次课的考勤。 1、座位固定制: 由于学员人数太多,而且又来自于不同的学院和班级,为了方便考勤,我们将全体学员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每次上课按固定的位子坐在一起。 2、组长签到制: 要求学员每次上课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带好教材和笔记本到指定座位就座,准备上课,由各党课学习组长负责对学员出勤情况进行签到,并将签到结果于课前5分钟报党课班长处。 3、班长数到制: 数到制主要是根据各个小组长提供的签到情况,班长数人数,以确定签到是否准确。 4、班主任督促制: 每次上课必须到达班级督促出勤情况;如发现无故缺席一次或迟到、早退三次者,一律取消党校学员资格。 5、请销假制度: ①请假:学员因事、因病不能参加课堂学习或党课活动者,必须事先向党课班主任当面请假,得到批准后,将请假条交学院党总支备案,一律不得事后补假; ②销假:请假学员务必在下次课前向党课班主任销假; ③补课:学员请假期间所缺课程请学员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完成。 三、学习制度: 1、学员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教师,听从指导;上课期间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关闭,不得随意走出教室等; 2、课堂上认真听课、记笔记,积极思考,不得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讨论时踊跃发言; 3、课余时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 4、认真写好每次学习心得或思想汇报。要求学员每次课后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学习心得或进行思想总结,并要求在下次上课前将学习心得或思想总结交

小学学生评价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学生评价管理制度(范文)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一、评价的理论框架 1.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和社区人员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社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