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火山爆发”科学实验

合集下载

小苏打和白醋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

小苏打和白醋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

小苏打和白醋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苏打和白醋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1这几天,我看新闻时,又看见一则关于地震的消息,“本地区又发现一座活火山喷发,对于一个沉睡了五十年火山,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是因为地震加快了……”以前,我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为什么地震时候火山也会喷发?终于有一天,我在《我们爱科学》月刊上找到了答案。

后面还有一个小实验:首先要准备一下工具:半平温开水,小苏打粉,醋,半塑料袋泥土。

准备好之后,你就可以开始了。

首先,将泥土砌成一个火山,中间是空的。

然后,将半平温开水倒入其中,(最好把“火山”堆在一个盘子或塑料袋内,要不然水会从下面渗透出来)放入醋,并用小木棒将水和醋搅拌成糊状。

其次,把小苏打粉放入“火山”内,不要搅拌,等所有的小苏打粉沉底了,就静观其变吧!如果五分钟内,你的温水没有冒泡,那就证明你的实验失败了,如果“火山”冒泡了,立刻晃动桌子,红色的“岩浆”就会顺着“火山口”流出来。

如果想更逼真一点,在刚冒泡的时候扔一根划着的火柴进去,一股酸甜的气体便出来了。

大家一定都知道火山喷发吧!是由于火山的地壳进行了地震,一直聚集在火山内的岩浆被激活了,加快了流动的速度最终导致喷发。

这个实验不是一样吗?被醋和小苏打粉发酵,在已经震动,发酵的速度加快,液体便流了出来。

实验,真是演绎奇迹的过程!小苏打和白醋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2今天早晨,阳光明媚。

南方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火山喷发实验。

”说着,从抽屉里拿出器材,分别有火山模具、针筒、小勺、搅拌棒、小苏打和柠檬酸。

柠檬酸的味道就像仓鼠身上的那股气味,形状像小三角形,颜色是白色的。

小苏打像沙粒般大小颜色是粉红色的。

有些同学仔细地观察,有的同学再把他发现的记录下来,有的同学再等待着观察……我们的实验开始了。

首先,先用小勺兜一勺柠檬酸,再舀一勺小苏打,然后再用搅棒充分搅拌。

火山模里面像粉色的感冒颗粒,最后游入水。

瞬间年,红色的熔桨从火山中喷涌出来。

三年级小实验科学小实验作文火山爆发

三年级小实验科学小实验作文火山爆发

三年级小实验科学小实验作文火山爆发三年级小实验科学小实验作文火山爆发篇一我个人比较喜欢做一些有趣、搞笑的实验,例如“火山喷发”。

这个实验是我个人的一项小发明,制作方法很简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来学一学。

下面就是制作“火山喷发”的过程:1、先准备好白醋、苏打粉、洗洁精、水和一个杯子上的盖子上带有一个小盖子的杯子。

2、拿出盖子上带有一个小盖子的杯子,往里面倒大约10克的苏打粉,要倒均匀;再往苏打粉上倒一层洗洁精,最后再往洗洁精上到一些白醋,不能倒的太多也不能倒的太少。

实验虽然已经一半了,大家可能也以为难的步骤已经过了,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下面一步才是最难、最重要的一步呢!那就是――倒水。

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呀,做起来,可就是比简单更难10倍的难了!到底有多难呢?废话不多说啦,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吧!3、把杯子的盖子关紧,再把盖子上的小盖子打开,往里面倒水,记住,一定要一点一点的倒,倒一下停一下,不能一下子把水哗啦的倒下去。

等到杯子里的东西要涨出来的时候,就不能再放了,因为再放下去的话,这个实验就不成功啦!那前面做的东西不就白费了吗?最后,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啦!――“火山”喷发啦!你想要看看“火山”喷发的样子吗?想的话,就一起来做做这个实验吧!(如果感觉这个小实验好玩的话,就赞一个吧!)三年级小实验科学小实验作文火山爆发篇二昨天下午,我火速地完成了作业。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是不是应该找点事儿做呢?可不能让时间白白流走呀!我绞尽脑汁,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可以做个小实验呀!我把妈妈买给我的实验套装拿出来,看了看说明书,打算完成《神奇的水袋》这个小实验。

首先我拿出一个保鲜袋和一支铅笔。

我先把保鲜袋里装入少量的水,然后使劲握紧袋子。

接着,小心翼翼地用刚刚削好的铅笔慢慢地旋转进入水袋。

我想这么尖的铅笔穿进去,水不会漏出来吗?哇!神奇的事情竟然出现了:水竟然一滴都没有漏出来呢!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后来,我看了科学实验的原理才知道:因为铅笔的表面规则光滑,而保鲜袋是有弹性的,当铅笔刺穿保鲜袋之后,保鲜袋就可以紧紧地裹住铅笔的外沿。

火山爆发的科学实验小作文

火山爆发的科学实验小作文

火山爆发的科学实验小作文
火山爆发的科学实验。

一、材料准备。

哇,这实验室简直是个小型的科学乐园!我拿了些小苏打、醋,还有红色食用色素和一个小塑料瓶。

嘿嘿,今天就来模拟一下火山
爆发吧!
二、搭建火山。

你知道吗?我用塑料瓶做了个火山!我剪开瓶盖,搞了个火山
口的形状。

然后,把红色的小苏打倒进去,看起来像不像火山里的
熔岩啊?
三、开始实验。

我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拿起醋瓶就往里倒。

哇哦!火山开始“爆发”了!红色熔岩和白色气泡一起往外喷,好像真的火山一样!
四、观察与思考。

看着火山爆发,我心里想着,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原来小苏打和醋反应能产生这么多气体,把熔岩给“推”出来了!这次实验让我对火山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觉得科学真的好有趣!
五、收拾战场。

实验结束后,我收拾了一下器材。

虽然结束了,但我还沉浸在那火山爆发的壮观场面中。

下次我还要做更多有趣的实验,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作文《有趣的实验:火山爆发》

作文《有趣的实验:火山爆发》

有趣的实验:火山爆发哎,说起来这事儿,就乐!上星期我娃非要我跟他一起做“火山爆发”实验,说是学校布置的作业。

我心里那个汗啊,我大学学的又不是地质学,火山爆发?我脑子里只有电影里那些画面,轰隆隆的,岩浆喷涌…… 有点慌,但娃眼巴巴看着我,那眼神,哎,谁受得了啊!首先,准备材料,这可是个技术活儿。

他那小破书上写的啥“小苏打”、“白醋”、“洗洁精”、“色素”、“塑料瓶”,听着就头大。

还好超市都有,我磨磨蹭蹭地买齐了,还顺便拎了包薯片,犒劳一下自己,毕竟这实验,费神费力啊!然后呢,就是“实战”环节了。

塑料瓶,那玩意儿挺结实的,我寻思着,这火山爆发能有啥威力?嘿嘿,还是太年轻了!按照说明,先往瓶子里倒小苏打,嘿,这玩意儿还挺白的,像细细的雪花似的。

接着倒洗洁精,一挤,一大坨,像棉花糖一样,软乎乎的,我偷偷尝了点,味道……怎么说呢,就是洗洁精的味道!最后,重头戏来了,滴几滴红色色素,哇塞,瞬间变成“血浆”了!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儿,叫“小红”。

关键的一步,当然是倒白醋!这可是“火山爆发”的关键!我拿着小瓶白醋,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就跟玩蹦极似的。

缓缓地,一点点地倒进去…… “嘶嘶嘶……”,瓶子里开始冒泡了,还伴随着“咕嘟咕嘟”的声音,像个啥怪兽在肚子里翻江倒海似的!一开始,只是缓慢地冒泡,我心想,这也太逊了吧,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很快,情况就变了!“噗!”的一声,小红爆发了!红色的“岩浆”像喷泉一样,从瓶口喷涌而出,我赶紧往后退了几步,差点被溅到!娃在旁边乐得不行,哈哈大笑,还一边喊着“火山爆发啦!火山爆发啦!” 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这画面,太魔幻了!那红色的“岩浆”沿着瓶身流淌,就像画了一幅抽象画似的。

整个场面持续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息下来。

清理现场的时候,我还在想,这玩意儿要是真火山,我估计早就跑路了!不过,这“小红”火山爆发的场景,还真是挺有趣的,比我预想中精彩多了,也比我想象的要……“暴力”得多!至少,我知道了为什么娃那么喜欢做这个实验了,这比看动画片有意思多了!这大概就是,孩子眼中的科学实验的魅力吧。

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不少于三百字左右

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不少于三百字左右

火山爆发的实验作文不少于三百字左右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火山爆发的奥秘大家好,我是小明。

这个星期,我们上了一节超级有趣的科学课——火山爆发实验!老师说,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亲眼目睹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啊?首先,老师让我们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长颈瓶、小苏打粉、食用醋、一些食用色素和一个长勺。

我很喜欢调色,所以主动要求加入红色和蓝色。

接着,老师示范了实验步骤:先在瓶底放入2汤匙小苏打粉,然后再滴入几滴食用色素,最后缓缓倒入食用醋。

一开始什么也没发生,但没过多久,小苏打粉和食用醋就开始剧烈反应了!我看到有红色和蓝色的"火山岩浆"从瓶颈缓缓流出,就像真的火山在喷发一样。

而且,随着反应渐渐变猛,岩浆喷得越来越高,有些甚至溅到了桌子上。

我们全班同学都被这奇妙的景象吸引住了,欢呼雀跃,场面相当热闹。

实验结束后,老师给我们解释了里面的原理。

原来,小苏打粉是一种碱性物质,而食用醋是一种酸性物质。

当它们遇到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叫"化学反应"的现象。

在这个反应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些"火山喷发"。

而食用色素的作用则是让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到火山喷发时岩浆的流动。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

火山虽然遥不可及,但是老师让它离我们如此之近。

现在我终于理解,火山爆发不只是天地会颤抖,还会有热腾腾、五颜六色的岩浆喷涌而出。

这节课给了我难忘的体验,我发誓以后一定要继续用心学习科学,去探索更多大自然的奥秘!篇2火山爆发实验作文大家好!我是个好奇宝宝,对世界上未解之谜充满了无穷的好奇心。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模拟火山爆发!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一罐矿泉水、一些小石子、红色食用色素、小苏打(或泡打粉)、醋以及一个玻璃瓶或锥形塑料杯。

大家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第一步,把小石子放进玻璃瓶或塑料杯里,做成一座小山丘的形状。

记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那天下午,阳光正好,我们科学小分队的小伙伴们决定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火山爆发”模拟秀。

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毕竟谁小时候没幻想过亲眼见证那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呢?不过咱这次是在安全可控的环境里,用科学的魔法让“火山”提前“喷发”。

首先,咱们得准备“火山”的躯体,也就是个大号塑料瓶,底部被巧妙地切去了,再垫上一圈厚厚的黏土,让它稳稳当当地立在那儿,活脱脱一座迷你火山模样。

接着,就是重头戏——制作岩浆了。

这可不是真的熔岩,而是小苏打和醋这对“化学CP”的杰作。

我们小心翼翼地往瓶子里倒入了半瓶红墨水染成的水,那颜色鲜艳得跟真火山岩浆似的,看得人心头一热。

然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们轮流往那“岩浆池”里撒入小苏打,每撒一点,小伙伴们就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紧接着,醋瓶子被高高举起,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缓缓倒入瓶中。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只听见“嘶嘶”的响声渐渐响起,那是化学反应的前奏。

突然间,一股白色的泡沫喷泉般从瓶口喷涌而出,伴随着“咕嘟咕嘟”的声音,就像是火山真的开始怒吼了。

那泡沫越积越多,颜色在红墨水的映衬下变得诡异而迷人,真的就像是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

整个教室瞬间被这股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震撼了,小伙伴们兴奋地尖叫起来,有的甚至跳了起来,庆祝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哇塞,太酷了!”小李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

“感觉就像是真正的火山在眼前爆发了一样!”小张则是一边拍手一边兴奋地喊道。

而我,作为这次实验的“总导演”,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感觉自己就像是掌握了大自然秘密的魔法师。

这场“火山爆发”模拟秀不仅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化学反应的神奇魅力,更让我们在欢笑和惊叹中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

它告诉我们,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就能发现生活中那些隐藏的美好和奇迹。

而这份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也将成为我们未来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下午的“火山爆发”依然历历在目。

学生实践小实验“火山”喷发-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学生实践小实验“火山”喷发-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火山”喷发化学是一门奇异的科学,它带给人们许许多多的乐趣,也有许多的奥妙,例如“白水变葡萄酒”“酸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等,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风趣的实验——“火山喷发”接下去,就来看一看实验该怎样做吧。

做这个实验需求预备一袋小苏打,一瓶食醋,一瓶洗洁精,纸杯子,一张废旧报纸,一根木筷子。

预备好实验用品后,首先,将纸杯子放在废旧报纸上,再将他们放在桌子上,向杯子中倒入适当的小苏打,再倒入适当的洗洁精,用木筷子搅拌均匀,使他们充分混合,好啦,看到这里,想一想,我们接下去该做甚么了呢?对啦,将醋倒入纸杯中,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杯子中的白色泡沫快速升起,最初一刻,喷了出来,像极了火山喷发,可以说是很壮观了。

那为甚么会出现这样的奇异事情呢?我来给你们普及一下小知识吧,这样你就会很快理解了。

不管是在纯水中还是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都是相等的,在纯水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是相等的,显中性。

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资,如果能引入氢离子或引入氢氧根离子,就会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等,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由于水的电离是可逆的,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资,如果能引入能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也有可能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再相等而显酸碱性,如盐的水解。

想起之前老师为我们讲解酸、碱、盐等物资,那么,小苏打是甚么物资呢?本来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构成的,是属于碱性物资的,那怎样检验它是碱性物资呢、将小苏打的一部分溶解,取溶液,然后再用胶头滴管向里面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轻微震荡,使其混合,这时分,你就可以看到溶液变为蓝色的了。

讲到这里了,你知道这是为甚么了吗?本来,小苏打,也就是碱性物资与酸反应,小苏打加入白醋后为甚么温度会降落:由于它们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本身这个反应热效应几乎为0,但二氧化碳添加水的表面积,使水的蒸发速度变快,使其降温.小苏达就是碳酸氢钠,他与醋混合后,二者会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今就是有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景象:发生了剧烈的反应,产生了很多气泡(不过是无色的,不是白色)。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
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岩层”有轻微的振动并在小洞位置出现裂缝;“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口”溢出或喷涌出来;能听到气泡破裂的声音;从“火山口”向外冒热气。
实验结论
原来看似平整的地壳,其下方的岩层厚度是不同的,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冲破地壳薄弱的部分喷涌而出。“火山”内部的“岩浆”不断上涌,最后冒着热气,并伴随着大量气泡从薄弱的火山口喷涌而出。火山喷发就这样形成了。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
实验名称
火山喷发的成因
实验材料
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学生活动手册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前,要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2.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火山爆发”科学实验
某幼教培训机构送了一些科学实验的体验券给一一所在的小学,一一得票一张,兴致勃勃地给家人看。

妈妈帮一一预约了翠微路上的一场。

5日,一一随父母准时赴约。

开场白
主讲的是一名年轻的男老师。

他笑容满面地向小朋友自我介绍:“我是大龙老师,不是大头老师,也不是大王老师。

”夸张的语气和表情立即拉近了小朋友的距离。

大龙老师和小朋友们互致问候。

何谓“科学实验”
在进行实验之前,大龙老师向小朋友和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提了一个问题:“科学实验和魔术有什么区别?”老师示意一一先回答,一一说:“它们一个是科学,一个是魔术。

”坐在
一一身后的爸爸差点笑场。

接下来的小朋友们回答各不相同,有的说“科学是真的,魔术是假的”。

有的说:“一个会变,一个不会变。

”一名家长说:“魔术比较虚幻,科学更实在。

”一一以复制问题的方式回答“科学实验和魔术有什么区别”。

大龙老师从实验桌上取了两个烧杯,一个装着清澈的液体,一个盛着略显浑浊的液体,然后把清澈的液体倒入浑浊的液体中,立刻,浑浊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液体。

在大家的惊呼声中,大龙老师问:“这个是魔术,还是科学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回答:“是科学!”老师趁机告诉孩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遇,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个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即将要演示的火山爆发实验,就是化学变化。

(其实关于“化学变化”的定义和演示,一一之前在幼儿园科学兴趣班上接触过,估计印象不够深刻,再次听见,也是一副新鲜的表情。

)两瓶液体,一清一浊。

两种液体混合,产生新的红色液体。

寻找“火山”
老师没有急于做实验。

而是转而问小朋友:“你们有谁看见火山了么?”孩子们纷纷指着老师身后的火山模型,个别孩子看到了墙上张贴的火山图片。

老师进而问:“讲台上的‘火山’和墙上的‘火山’,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们积极举手,一一右侧的小男孩说:“一个有火,一个没火。

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黑色的。

”老师称赞了他。

然后请举手的一一回答。

一一说:“一个是画,一个是东西(实物)。

”讲台上的“火山”墙上的“火山”
“火山爆发”实验一
老师先后端着一瓶透明的液体和一碟黑色颗粒状的固体给孩子们看,然后走到火山模型处,把黑色的颗粒倒入透明液体中,一股白色的浓烟腾起,让孩子们记住了火山爆发时,会产生烟。

老师介绍,透明液体是腐蚀性加强的双氧水,黑色颗粒是高锰酸钾。

给小朋友们看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投入双氧水中。

让孩子们触摸实验后的烧瓶,烫手。

“火山爆发”实验二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第二种火山爆发实验。

他先出示了一种橙色颗粒状的固体物质,问小朋友们它像什么。

辰辰说它的颜色像桔子。

一名男孩嬉笑着说它像大便。

老师说:“这是桔子糖。

”孩子们闻言大笑。

老师问:“请问这个‘桔子糖’可以吃么?”孩子们都摇头。

老师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然后出示了一种面貌丑陋的金属,告诉孩子们它的学名叫做“镁”。

老师说,他要把镁点燃,问孩子们有什么高招。

有的孩子说用剪刀把镁剪成两半,有的说放到草地上点燃,有的说把镁丢到水中去点燃。

等孩子们无计可施时,老师取出一个镊子,挟住镁,走向之前搁在火山模型上的桔子糖。

在大龙老师点燃镁的瞬间,助手老师把灯关了,只见一束白色的亮光在黑暗中喷薄而出,仿佛夜空中的微型焰火。

白光过后,剩下星星点点的火光在某处一闪一闪。

灯光再次亮起,橙色物质已然变成黑色的焦炭状的大颗粒,在“火山”顶部翻涌着,其间有火星一跳一跳,极像那种爆发完毕尚未冷却的火山。

还孩子们看“桔子糖”。

把“桔子糖”放入火山模型顶部的小杯子中。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看老师的操作。

认识金属镁。

请孩子们回答“镊子和筷子有什么不同”,一一的回答是“镊
子是一个(体),筷子是两根”。

燃烧镁,促使“桔子糖”发生反应。

“火山爆发”实验三
第三个火山爆发的实验,是由孩子们完成的。

7个孩子,分成3组,一一和左侧的辰辰以及右侧的男孩是第一组。

每个小组分到了一个塑料盆,盆中放置了一个空的烧瓶。

然后老师先后分给每个组柠檬酸、洗手液和小苏打粉末,并且示范了倒入液体的方法。

孩子们开始动手。

辰辰把柠檬酸倒入空烧瓶,一一把洗手液倒进入,男孩、辰辰和一一分别舀了三勺小苏打倒进去。

只见液体开始“沸腾”,翻滚出白色的泡沫,很快溢出瓶口,绵绵不绝。

孩子们都凑近了看,目光灼灼,神情陶陶。

每组一个塑料盆,一个烧瓶。

老师示范倒溶液。

辰辰倒入柠檬酸。

一一倒入洗手液。

男孩倒入小苏打。

一一倒入小苏打。

(瓶子底部的混合液正在发生化学变化。

)好多泡沫啊,比洗发水揉搓出的泡沫还要多。

后续
三种模式的火山爆发实验完毕。

大龙老师领着孩子们出去洗手和自制小礼品,家长们留在原地听助手老师介绍该幼教培训机构的教育理念和实验班的设置及收费情况。

20分钟后,孩子们回来了。

一一向妈妈展示了她的劳动成果:小小望远镜。

脸上长湿疹了,怪难受的,但是不影响一一观看和参与实验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