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_李作洲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_李作洲
粗毛淫羊藿: 主要分布于贵州全省、重庆、四川中部和南 部、云南 东北 部、湖 北西 部和 广 西北 部 ,生 长于 海拔 290~ 2 100 m的灌丛、林下和水沟边 ,在许多产地将 其与箭叶淫羊 藿相混称 [1 ]。该种虽未收录入药典 ,但是 药用成分含量高 ,药 材产量大 ,已成为 贵州和四川 两省药市 的主流药 材之一 ,有 多位学者建议将其收入药典 [8]。
收稿日期: 2004-06-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370145)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 ( K SCX 2-SW -104) 作者简介: 李作洲 ( 1967— ) ,男 , 湖北五峰人 ,博士 ,副研究员 ,从事植物保育遗传研究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Ⅱ . 柔 毛淫羊 藿: 主 要分 布于陕 西南 部、四川北 部至 中 西部、湖北西北部、甘肃南部。 北以陕西太白 山为界 ,南 达四 川 峨眉山 ,西 到四川 宝兴 县 ,东至 湖北 武当 山 ,生长 于海 拔 300~ 2 000 m的灌丛、林下 及山坡沟谷阴湿处 [1 ]。另外 ,标本 资料还记载了广东省韶关市有分布。
Key words: Epimedium L. ; resources dist ributio n; ecophysiolo gy; g enui ne m edici nal mat erial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 ( Epimedium L. ) 多年生草本 植 物。 淫 羊藿作 为滋 补类 中药始 载于 《神 农本 草经 》 ,已 有 2 000多年的历 史 ,是中国应 用最为广泛、最为悠久的中药 之 一 [1]。 淫羊藿不仅可 以补肾阳、强 筋骨、祛风 湿 ,而且还 有抗 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等功效 ,为最具开发潜力 的中 药之 一 ,并受 到了国 内外学者 的高度 重视 [2] ,也是 国际上 多 年来重点研究的药用植物之一。 近一个世纪 以来 ,淫羊 藿植 物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 评价 等 方面有 了较 深入的 研究 ,但 其资源 保育 和可 持续 利用 研 究、人 工驯化与 G AP栽培才刚 起步。特别是在“道地”性形成 机制方面尚未涉及。本文就国内外淫羊藿属植 物的研究现状 进行 了系统的回 顾 ,分 析目前研究 中的薄弱 环节 ,提出进 一 步重点研究的方向 ,并展望淫羊藿属植物研究的前景。 为如 何 开展我国 淫羊藿“道地”药材产业化 和国际化 进程研究 的 基础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淫羊藿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药用种类 1. 1 淫羊藿属植物的 地理分布格局: 淫羊藿 属建立于 1694 年 ,并在 1700年用拉 丁文 Epimedium 定义 , M o r ren和 Decaisne于 1834年 进行首 次系 统分 类整理 确认 为 6种 ,一 个 世纪之后 , Stear n在专论中只提到 21种和部分 园艺杂种 [3] , 近几十年的研究使该属植物分类群急剧 增加 ,全世界现 已知 淫羊藿 属植物约有 50种 ,我国约 有 40种 [4]。 应俊生 [5]通 过 对淫羊藿属花瓣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研 究提出: 淫羊藿 属植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淫羊藿,又名驼背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淫羊藿苷和淫羊藿醇等化合物。

自古以来,淫羊藿就被用于治疗男性阳痿、早泄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对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一、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淫羊藿苷、淫羊藿醇、淫羊藿甙、淫羊藿素等化合物。

淫羊藿苷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血管扩张作用,可增加阴茎海绵体的血流量,进而改善勃起功能。

淫羊藿醇则具有雄激素样活性,可增加睾酮的合成和分泌,有助于提高性欲和性功能。

淫羊藿甙和淫羊藿素也对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淫羊藿在阳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阳痿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男性生活质量。

淫羊藿苷作为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阳痿的治疗。

研究表明,淫羊藿苷能够促进一氧化氮合成和释放,增加阴茎海绵体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勃起功能。

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口服淫羊藿苷治疗阳痿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勃起硬度和持久时间,有效改善阳痿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三、淫羊藿在早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早泄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生活困扰。

淫羊藿醇作为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延长性交时间和延迟射精的作用。

研究发现,淫羊藿醇可以调节中枢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提高5-羟色胺在突触间的含量,从而延长勃起时间和延迟射精。

临床试验证实,口服淫羊藿醇治疗早泄患者,有效延长性交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且副作用较小。

四、淫羊藿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前列腺疾病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

淫羊藿素作为淫羊藿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前列腺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淫羊藿素可以抑制前列腺组织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前列腺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改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淫羊藿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淫羊藿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农业2022年第28期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纯天然制品,这使得植物药市场和健康营养品市场发展十分迅猛。

淫羊藿目前在中成药、中药饮片、药用提取物、保健用品、兽用品等行业的应用面较广。

随着淫羊藿药用和保健作用不断被发掘,其药用价值不断凸显,其相关制品在临床使用、药品开发以及保健品等领域应用不断拓宽,特别是在保健行业快速发展,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市面上含有淫羊藿原料或配伍成分的中成药和保健品在300种以上,常见的淫羊藿制品(如汇仁肾宝、参归淫羊藿胶囊、淫羊藿洋参胶囊、劲酒等,生产厂家对淫羊藿原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

根据市场行情,淫羊藿年用量在 3500 t 以上,逐渐走入大宗交易植物原
标准化、生态化发展。

选育和繁育等工作,+基地+农户”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三)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规模经营主体通过自建、共建等方式建立符合淫羊藿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生产基地,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水资源集约利用等生态种植技术,引领淫羊藿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

随着国内对淫羊藿功效研究的深入,淫羊藿的用途越来越广,淫羊藿种植产业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好淫羊藿在河南省大别山地区域的道地资源优势,通过发展淫羊藿种植产业激活贫困户的主体意识,强化发展内生动力,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责任编辑 张珍)
NONGYE ZONGHENG
农业纵横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又称淫羊藿、杜仲藿、宣肾藿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特别是在泌尿生殖系统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含有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淫羊藿素,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淫羊藿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激活性氧稳定剂、抗氧化剂等,可以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自由基产生,从而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还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都与炎症有关。

研究发现,淫羊藿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疼痛,对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还对泌尿生殖系统的血管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淫羊藿素能够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器官的灌注,并且还可以增加生殖细胞的供应和排泄,对男性勃起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健康负担。

研究发现,淫羊藿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药理活性和治疗潜力。

虽然已有不少研究支持淫羊藿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并解决其药理机制和副作用等问题,以促进淫羊藿的科学合理应用。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和羟基异戊烯基焦亚硫酸钠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

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和黄酮醇。

研究表明,淫羊藿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显著提高男性勃起功能,并增加雌激素水平,从而有利于女性生殖健康。

另一个重要的活性成分是羟基异戊烯基焦亚硫酸钠,这是一种硫代磺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淫羊藿中的羟基异戊烯基焦亚硫酸钠可以减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痛苦,并帮助降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以及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此外,淫羊藿也有助于提高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其黄酮类化合物、羟基异戊烯基焦亚硫酸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宫颈炎、盆腔炎、卵巢囊肿等疾病。

同时,淫羊藿还可以帮助缓解经前综合症和更年期症状,改善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态。

淫羊藿抗勃起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淫羊藿抗勃起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淫羊藿抗勃起功能障碍研究进展淫羊藿是我国传统的壮阳药物,随着淫羊霍在抗勃起功能障碍(ED)作用机制中的认识和深入研究,发现其在一氧化氮-环鸟苷酸-磷酸二酯酶5(NO-cGMP-PDE5)通路中起关键作用,能够减少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萎缩和凋亡,促进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性器官和性腺的脏器指数等。

文中就上述研究进行药理学方面的综述,为其药剂学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标签:淫羊藿;淫羊藿苷;淫羊藿总黄酮;勃起功障碍目前发现的具有抗勃起功能障碍(ED)的药用植物多达上百种,其中,淫羊藿为主要的应用品种之一。

我国是淫羊藿药材的主产国,2010版《中国药典》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的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 E wushanense T.S.Ying.、朝鲜淫羊藿 E koreanum Nakai.、粗毛淫羊藿E.acuminutum Franch.的干燥地上部分[1]。

淫羊藿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木脂素、油酸、亚麻酸、生物碱、挥发油及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如锌、铜、钙、锰等[2-4]。

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淫羊藿苷为淫羊藿药材定性定量的指标[5]。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淫羊藿有抗勃起功能障碍、抗骨质疏松、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衰老、镇静催眠、记忆保护等作用[6-10]。

鉴于壮阳的传统应用价值和产生性兴奋的特殊生理活性,本文就淫羊藿抗E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对一氧化氮-环鸟苷酸-磷酸二酯酶5(NO-cGMP-PDE5)通路的作用1.1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NO是海绵体中介导阴茎勃起的一种重要的平滑肌舒张因子,而NOS是生成NO的关键酶,NOS活性下降使NO生成减少成为勃起功能障碍(ED)的重要发病因素[11-12]。

关于中药淫羊藿的研究概况

关于中药淫羊藿的研究概况

关于中药淫羊藿的研究概况XXX XXXX大学动医XX级X班20XXXXXX摘要:淫羊藿是我国应用广泛、历史悠久、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植物药之一,具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淫羊藿具有调节雄性发育、阻止骨质疏松、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肝毒素、舒张血管等生理功能。

本文主要对其基本特征、药理作用及栽培方法等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淫羊藿;研究概况;药理作用;栽培方法淫羊藿又名仙灵脾,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茎、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是我国应用广泛、历史悠久、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一种植物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淫羊藿中含有类黄酮、多糖、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

祖国医学认为,淫羊藿具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淫羊藿具有调节雄性发育、阻止骨质疏松、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肝毒素、舒张血管等生理功能。

除其传统用法补肾壮阳祛风湿之外,临床上,淫羊藿还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乳房肿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1]。

1 基本特征1.1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

根茎长,横走,质硬,须根多数。

叶为2回3出复叶,小叶9片,有长柄,小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卵圆形,长4.5~9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锯齿先端成刺状毛,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基部斜形,上面幼时有疏毛,开花后毛渐脱落,下面有长柔毛。

花4~6朵成总状花序,花序轴无毛或偶有毛,花梗长约1厘米;基部有苞片,卵状披针形,膜质;花大,直径约2厘米,黄白色或乳白色;花萼8片,卵状披针形,2轮,外面4片小,不同形,内面4片较大,同形;花瓣4,近圆形;雄蕊4;雌蕊1,花柱长。

蓇葖果纺锤形,成熟时2裂。

1.2 炮制方法1.2.1 淫羊藿拣净杂质,去梗,切丝,筛去碎屑。

1.2.2 炙淫羊藿先取羊脂袖置锅内加热熔化,去渣,再加入淫羊藿微炒,至羊脂油基本吸尽,取出放凉。

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标签:骨质疏松症淫羊藿综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中药淫羊藿的应用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现将近年来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淫羊藿的传统功效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淫羊藿为小蘖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或箭叶淫羊藿的全草,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功效1。

《本草求真》中记述:“盖因气味甘温,则能补火助阳,兼有辛香则冷可除而风可散耳。

”《本草备要》中称淫羊藿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此外尚含有多糖类化合物、生物碱、木脂素、亚麻酸、维生素E、挥发油、微量元素等。

淫羊藿能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抑制血栓形成、促进造血功能、调节免疫、抗骨质疏松、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2。

2 淫羊藿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中医文献中虽无骨质疏松症的病名,但《黄帝内经》中早就有“骨枯”、“骨痿”等类似本病的记载,且认为骨枯、骨痿与肾虚有关。

如《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阴气绝则骨枯。

”《素问·痿论篇》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又云:“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肾虚与骨密度或骨矿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阐明肾虚与骨密度或骨矿含量的降低显著相关3,4。

这些研究结果与中医“肾主骨”理论是相吻合的,证实了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因此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多从补肾入手。

而淫羊藿甘温助阳,有补肾壮阳之功效,《本草纲目》称其有“益精气、强筋骨、补腰膝”作用,许多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中都含有淫羊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淫羊藿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淫羊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仙灵脾,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为我国传统补益中药。

《本草纲目》记载:茎、叶入药,辛温无毒,有坚筋骨、益精气、补腰膝、强心力等作用。

近年来关于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具有多种药效功能,主要集中在免疫、内分泌、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肿瘤等方面,综述如下。

1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目前报道有74 种,主要为黄酮类,如淫羊藿苷、去氧甲基淫羊藿苷、β-去氢甲基淫羊藿素,其次为多糖、木脂素类、酚苷类、紫罗酮类、倍半萜类、苯乙醇苷类、生物碱类。

另外还发现了胡罗卜苷、对羟基苯甲酸、异甘草素、甘草素、黄芪苷、山柰素、木樨草素、大黄素以及挥发油、蜡醇三十一烷、植物甾醇、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银杏醇、葡萄糖和果糖等。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淫羊藿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功能,有效成分主要为淫羊藿苷和淫羊藿多糖。

葛林阜等[1]研究了淫羊霍苷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药组的胸腺、脾脏重量明显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且该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强,小鼠红细胞C3b、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百分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也明显增加,由此提示淫羊藿苷可增加小鼠免疫功能。

李晓冰[2]证实淫羊藿苷对受辐射小鼠免疫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灌注3天可明显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第六天后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作用。

2.2 对内分泌的作用:淫羊藿可明显促进幼年小老鼠附睾及精囊的发育,对离体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基础分泌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性激素样作用。

由此提示淫羊藿补肾壮阳作用可能与其直接刺激靶腺分泌激素有关。

付杰等[3]应用125l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淫羊藿对家兔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环磷鸟苷(cGM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淫羊藿
能提高阴茎海绵体内cGMP浓度,并呈浓度依赖性。

2.3 对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的影响:给羟基脲所致“阳虚”小鼠灌胃淫羊藿水煎液,可显著提高其DNA合成率。

淫羊藿多糖体外试验,可使羟基脲所致“阳虚”小鼠的骨髓细胞增殖率提高72%,DNA合成率提高68%[4,5],并可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细胞代谢,明显增加动物体重及耐冻时间。

2.4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蒋淑君等[6]发现淫羊藿总黄酮可选择性阻断离体及整体动物心肌β-受体而对气管β-受体和血管平滑肌α-受体无阻断作用,此结果为临床上使用淫羊藿治疗冠心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曾靖等[7]采用常压耐缺氧法、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法、断头法及失血性休克法研究淫羊藿水提取液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发现淫羊藿对全身性缺氧时所致心肌缺氧、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耗氧增加引起的心肌缺氧及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心肌缺氧有保护作用,原因可能是淫羊藿水提取液通过拮抗儿茶酚胺类来降低心肌耗氧,从而对缺氧心肌起保护及改善作用。

王英军等[8]观察淫羊藿总苷对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发现淫羊藿总苷能明显增加心排出量、心肌血流量和心搏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肌氧摄取率;降低冠脉阻力和总外周阻力,可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心脏供血供氧平衡。

淫羊藿还可通过扩张血管平滑肌而增加实验动物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压力,改善微循环,对脑部缺血、缺氧具有保护作用。

2.5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葛林阜等[9]发现淫羊藿苷可明显抑制全反式维A酸耐药或非耐药HL-60体外增殖并诱导2组细胞发生明显的分化和凋亡。

张玲等[10]发现淫羊藿苷可显著抑制HL-60端粒酶活性;诱导HL-60向粒细胞方向分化;改变HL-60周期各时相的分布,表现为S期细胞减少和G0/G1期细胞增多。

毛海婷等[11]研究发现淫羊藿苷直接抑制癌细胞作用虽然较弱,却能影响PG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使S期细胞减少;同时还可升高细胞内cAMP 水平,降低cGMP水平,提高cAMP/cGMP比值,降低PG细胞对胞外基质的粘附性及侵袭、运动能力,从而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现。

2.6 对骨骼系统的作用:王俊勤等[12]报道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有增殖作用,以质量浓度10 ng/ml时作用最强。

淫羊藿苷可明显抑制分化早期成骨细胞内FGH 活性,对分化晚期成骨细胞内FGH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淫羊藿苷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同时也增加了成骨细胞的活性。

淫羊藿总黄酮在1~10 ?滋g/ml具有显著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即提高矿化结节形成数量的作用[13]。

马慧萍[14]以维甲酸灌胃造成大鼠骨质疏松为模型探讨了淫羊藿总黄酮防治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发现:大鼠灌服淫羊藿总黄酮后,睾酮、雌二醇和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尿中Ca、P、尿脱氧吡啶酚和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股骨钙、磷和骨密度均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2.7 抗衰老作用:淫羊藿黄酮能够显著恢复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T 和B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功能,同时提高肝脏总SOD的活性,减少心、肝等组织的脂褐素形成。

淫羊藿多糖脂质体明显提高老龄动物红细胞及肝组织中SOD活性,提高老龄小鼠红细胞GSH-Px的活性,能明显降低老龄动物血清及肝组织中过氧
化脂质的含量,降低老龄小鼠心肌脂褐质的含量,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15]。

2.8 其他:淫羊藿还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作用,还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中枢抑制作用、镇咳、祛痰与平喘作用。

3 展望
淫羊藿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但是,现在的开发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淫羊藿有效成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真正开发出的成药很少。

但总的看来,淫羊藿有可能成为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增强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葛林阜,董政军,姜国胜,等.淫羊藿苷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华实用医学,2001,3(3):25.
[2] 李晓冰,金东庆,郭良君,等.淫羊藿苷在辐射小鼠免疫学功能恢复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2,11(3):171.
[3] 付杰,乔梁,金泰乙,等.淫羊霍苷对家兔阴茎海绵体cGMP浓度的效果[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4):430.
[4] 邱峰,陈英杰,鹿野美弘,等.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J].药学学报,1999,34(3):222.
[5] 叶丽卡,陈济民,刘四海,等.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33.
[6] 蒋淑君,许兰芝.淫羊藿总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报,2004,32(4):60.
[7] 曾靖,黄贤华,叶和杨,等.淫羊藿水提取液的耐缺氧作用[J].赣南医学院报,2002,22(4):326.
[8] 王英军,唐炜,孙英莲,等.淫羊藿总苷对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
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4):66.
[9] 葛林阜,董政军,姜国胜,等.淫羊藿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9(1):36.
[10] 张玲,王芸,毛海婷,等.淫羊藿苷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调节机制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3):191.
[11] 毛海婷,张玲,王芸,等.Ica和PJA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抑制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17(1):27.
[12] 王俊勤,胡有谷,郑洪军,等.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307.
[13] 李勇,季晖,李萍,等.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1):48.
[14] 马慧萍,贾正平,白孟海,等,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生化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2):187.
[15] 曾南,孟宪丽,张艺,等.淫羊藿有效成分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