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电絮凝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对环境二次污染较小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

因其具有去除污染物范围广、形成的絮体密实,澄清效果好、适用的pH 范围广泛的独特优点,在水处理中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电絮凝的作用机理,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和不足的介绍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为其更好的应用于水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絮凝;水处理;应用Abstract: electric flocculation is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a second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smaller environment friendly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Because of its removal contaminants range, the body form flocculant close-grained, clarify effect is good, the applicable pH range of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water in the processing of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floccula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and inadequat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better used in water treatment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Keywords: electric flocculation; 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近些年,由于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工农业生产废水排入到河流等水体,导致很多水资源受到污染,使得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的考验,对这些污染的水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煤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然而,由于煤炭加工和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絮凝技术被引入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探讨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原理、工艺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1. 应用原理电絮凝技术是利用电解原理将直流电能转化为电化学反应能,通过电极产生负载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气泡或絮凝团体,然后通过离子间相互作用或气泡吸附悬浮物和溶解物,最终实现废水净化的过程。

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电絮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

2. 工艺优势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具有以下优势:2.1 高效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电絮凝技术通过电击悬浮物和有机物,形成絮凝团体,使其很容易沉降或被过滤,从而实现高效去除。

此外,电絮凝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废水,相比传统的物理净化方法更加有效。

2.2 快速反应速度电絮凝技术采用电解反应,反应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净化效果。

这对于煤化工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煤化工废水的处理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的伤害。

2.3 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处理煤化工废水中常常含有复杂的污染物组分,如有机物、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电絮凝技术可以同时处理这些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提高废水处理的综合效果。

2.4 低能耗和低污泥产生相比传统的化学净化方法,电絮凝技术能耗较低,因为它利用电能进行处理,不需要大量投入药剂和化学试剂。

此外,电絮凝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较少,降低了处理后的污泥处理成本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3. 发展前景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3.1 技术改进目前,电絮凝技术在处理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废水时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电极材料和电流密度控制等关键技术。

0654.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0654.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絮凝是水处理过程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操作过程之一,这一过程通常是脱稳和使小颗粒物凝聚成大颗粒。

目前,化学絮凝的可接受程度正逐渐变小,这主要是因为与化学试剂处理有关费用昂贵(如:产生污泥的体积大,产生有毒废物,昂贵化学药剂等),而絮凝过程可通过化学和电学途径即电絮凝技术而获得。

1 电絮凝的理论基础电絮凝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电极产生阳离子在进入水体时包括许多物理化学现象,从离子的产生到形成絮体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1)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电子形成“微絮凝剂”——铁或铝的氢氧化物;(2)水中悬浮的颗粒、胶体污染物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失去稳定性;(3)脱稳后的污染物颗粒和微絮凝剂之间相互碰撞,结合成肉眼可见的大絮体。

由于电絮凝过程中电解反应的产物只是离子,不需要投加任何氧化剂或还原剂,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被称为是一种环境友好水处理技术。

电絮凝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如:(1)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设备维护简单;(2)电絮凝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产生的污泥量少,且污泥的含水率低,易于处理;(3)操作简单,只需要改变电场的外加电压就能控制运行条件的改变,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电絮凝法中常用的电极材料为铝和铁,在阳极和阴极之间通以直流电,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铝阳极Al-3e→Al3e+ (1)在碱性条件下Al3e++3OH-→Al(OH)3 (2)在酸性条件下Al3e++3H2O→Al(OH)3+3H+(3)铁阳极Fe-2e→Fe2e+ (4)在碱性条件下Fe2e++2OH-→Fe(OH)2 (5)在酸性条件下4Fe2e++O2+2H2O→4Fe3e++4OH-(6)另外,水的电解还有氧气放出2H2O-4e→O2+4H+(7)在阴极发生如下反应2H2O+2e→H2+2OH-(8)电絮凝法在处理过程中具有多功能性,除了电絮凝作用之外还有电化学氧化和还原、电气浮等作用。

电絮凝法去除水中污染物过程见图1。

电絮凝技术处理污水

电絮凝技术处理污水
4
CHE电絮凝装置
5
电絮凝装置的四大作用
• 一 电解氧化 • 电解中的氧化作用分为直接氧化和间接 氧化。直接氧化,既水体中的污染物直接 在阳极失电子而氧化;间接氧化,是利用 某些阳极反应产物(如Cl,ClO,O2,H2O2)等 间接破坏污染物。
6
二 电解还原
阴极在高级电源的作用下,电解出氢, 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会在水中形成游离氢, 游离氢是最强的还原剂,通过阴极的直接 还原作用可以降解有机物,间接还原可以 把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进一步去除 污染物,提高处理效率。
电絮凝技术处理污水
应化082 邢莉
1
电絮凝技术处理污水
电絮凝技术自20世纪初就已经 电絮凝技术自20世纪初就已经 20 开始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开始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美国采用 这项技术处理纸浆废水, 这项技术处理纸浆废水,矿业废水 以及重金属加工工业废水。此外, 以及重金属加工工业废水。此外, 电絮凝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废水, 电絮凝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废水, 印染废水,油田废水, 印染废水,油田废水,垃圾渗滤液 中的有机污,在电源作用 下,阳极失电子后,形成金属阳离子Fe2+, Fe2+被氧化成Fe3+后水解成氢氧化物胶体 絮凝剂,吸附能力极强,将废水中的污染 物吸附共沉而除去。
四 电解气浮
电解气浮是对水进行电解,当电压达 到水的分解电压时,在阴极和阳极电压上 分别析出氢气和氧气。
9
10
11
电絮凝反应器
常用的电絮凝装置有板框式,穿孔平板式,同心 圆管式等。电极的连接方式为单级联结与双级联结。 在单级联结的方式下极性相反的电源线接入线隔开的 电极上,可以得到许多单级排列的反应单元,在此体 系中,每个大暖意相同的电压运行并且反应器的总电 流是各个独立单元的电流之和。在复级联结方式下, 电源线仅连接到两端电极上,其余电极板来难眠具有 不同的极性,在这种方式下,每对相邻极板构成一个 单独单元,体系总电压是各分电压之和。

电絮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行业

电絮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行业

电絮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行业1. 电絮凝法的原理电絮凝法是一种物理化学方法,用于处理废水和污水中悬浮固体、胶体物质的去除。

该技术利用电解作用和固液分离原理,通过电极间的电场来将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絮凝体,达到废水的净化目的。

1.1 电絮凝法的基本原理在电絮凝法过程中,通常使用两个电极,即阳极和阴极。

当外加电压施加在这两个电极上时,阳极释放出阳极氧化物,而阴极释放出氢气。

这种物质的释放和气泡的形成导致了两个电场:带正电的阳极产生的电场和带负电的阴极产生的电场。

1.2 电极间电场的作用在电极间形成的电场下,水中的悬浮颗粒被吸引到极板表面。

同时,在极板表面的区域,由于相邻电极之间的电场差异,水中的离子产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促使水中的粒子和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絮凝体。

1.3 电絮凝法中的协同效应除了电极间电场的作用,电絮凝法中还存在协同效应。

这种效应是指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酸化和碱化等反应,可以调节溶液的pH值,进一步促进絮凝体的形成。

此外,由于电解时水的电解产生的气泡,还可以帮助将形成的絮凝体升至液体表面,从而更好地实现固液分离。

2. 电絮凝法的应用行业2.1 工业废水处理电絮凝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各种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电絮凝法通过将这些污染物聚结成絮凝体,从而实现对废水的净化。

该技术在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农田灌溉水处理传统的农田灌溉水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

而电絮凝法可以在灌溉前,将水中的污染物聚集成絮凝体,提高水质。

这在农田灌溉中防止土壤污染、促进土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 饮用水处理电絮凝法也可以用于饮用水处理,特别是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和胶体悬浮物的水源。

通过电絮凝法初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可以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2.4 矿山废水处理矿山废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电絮凝是一种对环境二次污染较小的废水处理技术。

电化学学科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使电絮凝用于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不断增强。

电絮凝法处理废水,一般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灵活,污泥量少,后续处理简单[1]。

电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阴离子,色度,有机物,悬浮固体甚至砷等有毒物质[2]。

近年来在国内外正逐步应用于电镀、化工、印染、制药、制革、造纸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给水净化等领域。

1电絮凝技术原理铝材和铁材由于价廉,易得和有效性而成为最常用的电絮凝极板材料[3]。

以铝做电极材料为例,说明电絮凝技术原理,电极反应如下[4]:阳极反应:Al-3e-→Al3 (1)Al3 nH2O→Al(OH)n3-n nH (2)阳极反应:3H2O 3e-→3/2H2(g)3OH-(3)可溶性阳极在通入电流作用下,溶解产生大量阳离子,阳离子经过水解、聚合形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这些产物吸附能力很强,起到凝聚、吸附等作用。

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上产生的氧气和氢气,黏附性能很强,在其上浮过程中将悬浮物带到水面上。

在电流作用下,还会发生电解氧化还原反应。

影响电絮凝对水的处理效果主要包括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反应时间,极板间距,原水pH值等。

2电絮凝用于水处理2.1电絮凝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电絮凝技术自20世纪初就已开始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近年来,国内外电絮凝正逐步应用于电镀、化工、印染、制药、制革、造纸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它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色度,有机物等。

2.1.1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当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中未被处理而直接排放时,容易被植物和鱼类吸收,这将通过食物链最终在人体内积累。

电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F.Akbal等[5]利用铁铝电极能有效处理电镀废水,反应时间为20min,电流密度为10mA/cm2,pH为3.0时,铜、铬和镍的去除率达到100%。

电絮凝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应用


排放标准
0.5 0.05 1.5 0.5
0.03 0.3


※数据为连续一个星期取样的平均值

※红色字体为未达标水质指标

3.工程案例
杭州福发纺织厂印染废水电絮凝处理流程
——实际工程案例3
工 艺 流 程

污染物项目
COD
质 进水浓度(mg/L)
1103
变 出水浓度(mg/L)
156

去除率(%)
以上合计:4.35元/吨
※数据为连续一个星期取样的平均值
3.工程案例
四川宏达集团公司冶炼废水电絮凝处理流程
——实际工程案例2
水 质
污染物项目 进水浓度(mg/L) 出水浓度(mg/L)
Pb2+ 2.53 0.28
Cd2+ 4.98 0.055
Zn2+ 57.48 0.142
Cu2+ 4.35 0.028
处理能力(t/h) 0.5 1 2 5 10 20 30 40
体积规格(M) 1.00×0.65×1.30 1.00×0.65×1.50 1.50×1.50×1.65 3.40×1.50×2.60 3.80×1.50×2.90 4.20×2.20×2.90 4.20×2.20×3.20 4.20×3.00×3.20
Cr6+ 168.3 0.069 99.95 0.5
PH 2.13 弱碱性
电絮凝运行成本:
电耗:约1.82元/吨水;(0.8元/度) 极板:约0.95元/吨水;(150g/t) 酸碱:约1.25元/吨水;(625g/t) 改性硅藻土:约0.3元/吨水;(150g/t) PAM:约0.03元/吨水;(3g/t)

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1.引言纺织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然而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染料废水是纺织废水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效果有限。

针对这一问题,电絮凝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电絮凝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实际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2.电絮凝技术原理电絮凝技术是利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电极腐蚀产生的金属离子和气体,通过电解液中的化学反应生成溶胶聚合体,从而实现废水中悬浮物的捕捉和过滤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的核心是利用金属电极在电解液中溶解产生的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共沉淀反应,并通过所产生的气泡带走废水中的悬浊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应用范围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电絮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颜料颗粒,使废水悬浮物浓度大幅下降,提高了废水的可处理性。

其次,该技术还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染料的成分和化合物等。

此外,电絮凝技术还可用于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达到处理要求的范围。

总的来说,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水。

4.实际应用案例4.1 纺织厂A的染料废水处理纺织厂A采用传统的物理方法处理废水,效果不佳,废水中的染料颗粒无法完全去除,导致废水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为了改善处理效果,纺织厂A引入了电絮凝技术。

该技术通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染料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有效去除染料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纺织厂A发现废水中染料颗粒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4.2 纺织厂B的染料废水处理纺织厂B在电絮凝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处理工艺,采用了连续式电絮凝技术。

该技术可实现废水的连续处理,提高了效率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絮凝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电絮凝法是一种废水清洁处理法。

本文介绍了电絮凝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电絮凝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絮凝;废水处理;应用Application of Electrocoagula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ZHANG Xuan1, LIU Jia2(1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xi Liuzhou 545616;2 Lanzhou Renheng Group, Gansu Lanzhou 730030, China)Abstract: Electrocoagulation(EC) was a kin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cleaning technology.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electrocoagul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eIectrocoagulation were reviewed.Key words: electrocoagul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絮凝法是废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化学和电学两种途径完成。

其中化学方法通常称为化学混凝,电学方法则称为电絮凝。

电絮凝的应用己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887年,电絮凝工艺就己经用于废水处理;1963年,美国人用电化学凝聚法处理市政污水。

迄今为止,电化学凝聚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己发展成为有较高评价废水处理新工艺。

1 电絮凝的理论基础电絮凝技术是对化学絮凝技术的改进,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普遍认为,该过程机理是十分复杂的。

目前公认的电絮凝处理过程是[1]:①在电解质溶液中,可溶性电极被电解氧化生成金属离子;②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及其水解产物通过多种方式使污染物聚集;③絮状物在包裹或架桥聚集污染物后,也可依附到另一电极产生的气泡上浮起或生成沉淀沉降而除去。

多种金属(如铁、铜、锌、铝)及其合金可作为可溶性电极,均具有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2 电絮凝用于废水处理近年来,国内外电絮凝正逐步应用于印染、造纸、化工、制药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它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色度等。

2.1 处理印染废水电絮凝处理印染废水早已有应用,这方面的报道很多。

其中,宋卫锋[2]等利用电絮凝与生物滤床处理印染废水,电絮凝出水进入生物滤床进行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64 A/m2,停留时间为28min的条件下,CODcr 的去除率达72.54%,NH3-N的去除率为39.32%,TP去除率为80.45%,电耗为1.38KW·h。

再经生物处理后各项指标的去除率为:CODcr80.9%,NH3-N82.4%,TP89.5%,色度90%。

达国家印染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COD<180mg/L,NH3-N<25mg/L)。

I.A. Sengil[3]等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含活性黑5号染料(Reactive Black 5)废水,电极间距为2.5cm,电流密度为4.6A/cm2,加入氯化钠的量为3g/L,反应时间为5min,591nm紫外处色度去除率98.8%,去除每千克染料电耗为 4.96 KW·h。

2.2 处理含油废水炼油厂含油废水含有较多的表面活性物质,乳化程度和化学耗氧量高,用通常的隔油,气浮工艺处理效果不太理想。

邓皓,王蓉沙[4]等用电絮凝浮选装置对这类废水进行处理得到较好的结果。

不仅降低了处理费用,排水的残油量和悬浮物含量较低,可达到生化处理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王丽敏[5]等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含32号机油废水,较佳的电极组合为铝-石墨电极,电解电压为10V,反应时间为25min,氯化钠加入量为3g/L,COD 去除率达98.2%,COD浓度为83.4mg/L。

2.3 处理造纸废水幸福堂[6]等采用电絮凝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研究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3 mA/cm2时,反应45min可使废水的COD从1264mg/L降到112mg/L,去除率达91.7%。

与药剂絮凝法相比,电凝聚法处理造纸废水具有效果好,易于操作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庄云龙[7]等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废纸脱墨废水,主要含木质素与纤维素,电极材料为铝,电流密度为1.7A/dm3,极板间距为10mm,电解时间为20min,氯化钠加入量为3g/L,废水的COD去除率达60%,浊度去除率达95%。

陈希慧[8]等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凤凰纸业废水,阳阴极分别为铁板与不锈钠板,电极间距为1cm,电流密度为100A/m2,COD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6.6%与82.0%,吨水能耗为1KW·h/m3。

2.4 处理TNT酸性废水电絮凝法处理TNT酸性废水,不但能去除COD,还能将水中大部分用普通生物法难以处理的硝基苯类物质除去,是一种高效、廉价的处理方法。

龙炳清[9]等采用电絮凝法在滞留时间3min,pH为8~9,电流密度105A/m2的最优条件下,可将废水中硝基苯类的浓度从82.0mg/L降到0.6mg/L,COD从394.0mg/L降到98.0mg/L,硝基苯类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27%和74.47%。

研究表明此法的运行成本比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法低得多。

2.5 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刘峥[10]等利用钛-铁双阳极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电流密度为1.5A/dm2,电解时间为1.5h,氯化钠的加入量为1.0g/L,初始pH值为9,六价铬的去除率为96.6%。

I.Heidmann[11]等以电絮凝法处理含六价铬的废水,在1A条件下六价铬的去除率为每秒每安去除0.012μmol,在低电流条件下,六价铬的去除不受初始浓度影响,仅与反应时间与电流有关,在0.07A条件下,六价铬的去除率为每秒每安去除1.4μmol。

M.Kobya[12]等利用电絮凝法处理汽车组装厂废液,采用铁电极,电流密度为60A/m2,pH为3.0,反应时间为15min,锌的去除率可达97.8%。

2.6 处理食品废水P.Drogui[13]等以电絮凝法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包括肉类加工,谷类加工,饮料,屠宰废水,电极由八个平行的低碳钢与铝板组成,电极间距为1.5cm,采用单极电级和双极电极形式,处理各废水运行费用为吨水0.95~4.93美元。

单极电极处理各食品废水COD去除率为:饮料废水以铁作阳极时的去除率为40.2%,谷类加工废水以铁作阳极时的去除率为23.3%,肉类加工废水以铝作阳极时去除率为33.5%,屠宰废水以铝作阳极时去除率为86.3%。

反应时间均为90min,输入电压分别为10.5V,26.4V,1.2V,6.4V,吨水电耗分别为18.5KW·h,46.6KW·h,2.03KW·h,11.3KW·h。

双极电极与单极电极处理屠宰废水COD处理率达85%时的电流密度分别为19×10-3A/cm2, 5.0×10-3A/cm2,双极电极具有设备简单,维护方便,内部极板无连接的优点,且就处理屠宰废水而言双极电极采用的低碳钢材料比单极电极采用的铝材料便宜,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需从能耗、操作与维护费用两方面考虑。

用于加工食品的饮用水中氟化物,腐植酸,砷化合物等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

M.Behbahani等[14]采用铝做电极材料,当原水pH为7.0,氟化物初始浓度为25mg/L,电流密度调节至16.7A/cm2,氟化物在反应25min后去除率达到94.5%。

2.7 处理垃圾渗滤液F.Ilhan[15]等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废水,渗滤液取自Odayeri Landfill,每天处理垃圾8000吨,平均COD与TKN-N浓度分别为12860mg/L,2580mg/L。

电极材料为与铝或铁,电极间距为6.5cm。

初始pH值为6.2,电流密度为200A/m2,反应时间为30min时,铝电极与铁电极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2%与42%,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4%与11%。

当电流密度为348A/m2时,吨水电耗为12.5KW·h,去除每千克COD电耗为0.46KW·h,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去除每千克COD电耗越低。

3 结论电絮凝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澄清、脱色、脱水、杀菌、除氟、去污染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去除硅、铁、锰的化合物,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污染物。

电絮凝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它在废水处理技术中显示了其特点,被称为清洁处理法,在绿色工艺方面极具潜力。

用电絮凝法处理废水,具有操作管理方便、设备简单、投资省和处理费用低等优点,己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是一种前景比较广阔的废水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1] Chen WJ, Chen TN, Cheng YC.Polyelectrolyte conditioning for iron-hydroxide-containing sludge produced from electro-flocculation of fermentation wastewater.Journal of Environ Science Health A Tox Hazard Substance Environ Engineer,2002,Aug.37(7):1277-1293.[2] 宋卫锋,朱又春,林美强.电絮凝—生物滤床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江苏环境科技, 2003, 16(1):1-4.[3] I.A. Sengil, M. Ozacar.The decolorization of C . I . Reactive Black 5 in aqueous solution by electro-coagulation using sacrificial iron electrodes.Hazard. Mater. (2008),doi:10.1016/j.jhazmat. 2008.04.100.[4] 邓皓,王蓉沙.电絮凝浮选法处理含油废水实验.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16(1):62-65.[5] 王丽敏,李秋荣,石晴.电絮凝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化工科技,2005,13(3):30-33.[6] 幸福堂,刘成焱,刘红.电凝聚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研究.工业水处理, 2005,25(4):40-43.[7] 庄云龙,孙金勇.电絮凝法用于处理废纸脱墨废水.纸和造纸,2004(S1):67-69.[8] 陈希慧,王志江,黄初升等.电絮凝法处理纸业废水的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 19(4):1-4.[9] 龙炳清,曹植菁,杨代军.电絮凝处理TNT酸性废水的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4):404-406.[10] 刘峥,韩国成,王永燎.钛—铁双阳极电絮凝法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铬(Ⅵ).工业水处理, 2007,27(10):51-54.[11] I. Heidmann, W. Calmano.Removal of Cr(Ⅵ) from model wastewaters by electrocoagulation with Fe electrode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61(2008):15-21.[12] M. Kobya, E. Demirbas, A. Dedeli, et al.Treatment of rinse water from zinc phosphate coating by batch and continuous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73,(2010),326-334.[13] P. Drogui, M. Asselin, S. K. Brar, et al.Electrochemical removal of pollutants from agro-industry wastewater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61(2008)301-310.[14] M. Behbahani, M. R. Alavi Moghaddam, M. Arami.Techno-eco-nomical evaluation of fluoride removal by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throug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Desalination, 2011,271(1-3):209-218.[15] F. Ilhan, et al.Treatment of leachate by electrocoagulation using aluminum and iron electrod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54,(2008),381-3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