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合集下载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

藕田黄鳞泥鍬谨蹶13O周世明2017年万州区在推广藕田混养黄鳍泥鍬技术中,莲藕产量达1200kg/亩,黄鳍产量达580kg/亩,泥鍬产量达450kg/亩,采取这种混养技术,实现了黄鳍泥鍬与莲藕的互生共养。

现就藕田黄鳍泥鍬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1•藕田选择与修造藕田选择时,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电源靠近,单个田块在2亩左右;藕田修造时,四周挖围沟2m宽,.6m深,田间四角修坑池与围沟连通,每个坑池1.8m(长1.5m,宽1.5m,深1m),每个坑池中铺肥泥土40cm厚;开挖围沟和坑池的泥巴,作为加高田埂之用,田埂筑高1.7m,做到层层夯实,保证田埂不会漏水;田中间按长1.2m,宽1.2m挖“井”字形纵横沟,沟宽50cm,沟深50cm,并与围沟和坑池连通,沟坑面积占藕田总面积15%左右;在藕田边设置1〜2个投饵台,作为投喂饵料之用;在藕田附近池塘安装5kW电动抽水机1台,预防藕田干旱缺水时抽水之用。

2.莲藕栽植在2月下旬,即可在田间"井"字形厢面上栽植莲藕,莲藕栽植前,先灌水淹没厢面3cm,然后按行距为1.5m,株距为1m进行栽植,莲藕倾斜20°插入土壤中10cm深,节梢向上翘露出水面,应该注意的是:各行上的栽插点要错开位置,确保莲藕今后生长分布均匀,利于提高莲藕产量。

3•黄鳍、泥鍬放养在3月中旬,先对藕田进行消毒和培肥处理,然后才放养黄鳍和泥鍬。

消毒时,用生石灰60kg/亩,化水后均匀泼洒在田间,杀灭藕田中的各种病菌;培肥时,沟、坑内施腐熟畜禽粪便300kg/亩,然后灌水30cm深,培肥水体,繁殖浮游生物作为黄鳍和泥鍬饵料之用。

在3月下旬,灌漁業致富指南2020-J551水0.8m深,开始投放黄鳍和泥鍬种苗,黄鳍放养规格为35g/尾,放养密度为5600尾/亩,泥鍬放养规格为体长4〜5cm,放养密度为2520尾/亩,黄鳍泥鍬放养时,要用4%食盐水浸洗5分钟消毒处理后,再才放入藕田围沟中,减少黄鳍泥鍬水霉病的发生。

藕塘养泥鳅技术

藕塘养泥鳅技术

/NONGCUN XINJISHU /农村新技术畜禽水产·养殖塘养泥鳅技术藕塘养泥鳅是新型的立体、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藕塘能净化水质,泥鳅充分依托种藕的优质水体生活栖息,同时可利用藕塘中的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虫、莲藕的害虫作为天然饵料,大大降低莲藕病虫害发生,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轻养殖水体的污染,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

泥鳅在藕塘中钻泥活动能起到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莲藕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一、放养前的准备1.藕塘改造。

藕塘四周塘基须加高加固,塘深0.8~1米,水深0.5米左右,藕塘内靠塘基四周开挖环状围沟,沟宽1米、深0.5米。

另在塘中间开挖“十”字沟通向围沟,宽、深均为0.5米,各沟均向排水口倾斜。

每块藕塘设高进低出排水系统,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在藕塘两端,排水口安装20~30目的网布防止泥鳅逃逸。

2.施基肥。

种藕前将塘水排干,晒塘1周。

每667平方米(1亩)施发酵好的农家肥250千克,再晒塘2~3天,使农家肥充分分解,让塘土吸收,然后蓄水种藕。

二、品种选择藕种可选用太空莲36号,鳅种选本地泥鳅或台湾泥鳅。

太空莲36号为浅水类型莲子品种,生长势较强,花果期、采摘期特长,荷梗、花梗较短,花呈淡红色,莲蓬数量较多,呈偏凹状,平均每蓬实粒数为17~18粒,结实粒为85%左右,籽粒圆滑有光泽,百粒重100克左右,一般每公顷莲子产量为1350~150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1800千克,抗病性稍差。

三、苗种放养放养鳅苗的时间宜选在3~4月,在栽藕后7~10天,塘水深度保持在0.5米左右,每667平方米藕塘泼洒发酵好的农家肥300千克以培育饵料生物,7天后塘水转绿时,开始投放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鳅苗,投放前用浓度为3%~4%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

每667平方米投放3~5厘米鳅苗20000尾,投放8厘米鳅种10000尾。

四、人工喂养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摄食水中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

藕田泥鳅套养技术

藕田泥鳅套养技术

藕 田管理 技术
A . 水质渊
2 . 贮 养 。 捕捞 后 ,黄鳝 的 养密度 一般都 比
较尚 ,水 和黄鳝 的比例在 1:I 以下 ,Ⅱ 长时间不
挛 病 的 防 治
换水
黄鳝在高密度情况 下 ,体表 断分泌粘液和
排 泄体 1 人 】 代谢物 ,这些物 质在细 菌的作用 下 ,分解
漂 白粉等消 毒液 消毒一 次 藕 ¨ I
泥鳅 放 养前 l 星期 ,追施发 酵 的 施 肥 以 基 肥 为 主 , 少川 化 肥 ,
公I / - i  ̄水后 l l I 泼洒 ,必须使 } + J 的 码 、猪 、牛 粪 等 有 机 肥 每 亩 农药 应选择 高效 低毒的 产品 ,I n 料制 … 1 - 1 溶解 J 述消 毒剂。消毒 l 5 0 ~ 2 0 0公 斤,过 磷 酸 钙 l 5 ~ 2 ( ) 且对泥鳅 无害 定期换 水,缚次
时方便操 作 l O厘 米深 .进 水 | ] J f { 3 0日筛 绢 持 四定 原则 ,阴 雨、闷热天 气适
过 滤 ,防 止 野 、杂 位 进 入
当减 少投 饵鞋 ,每天 委坚持巡 刚

藕 m消 毒技 术
将 藕 刚水 深控 制存 1 0 厘 米
左 , 石灰按 6 0公 斤 / 亩 化
苗 分泌的粘液及排泄物 南_ 下没有水体 的稀 释 ,将 产
黄 牛 离浓度 的硫 化氢 ,这一环 节所产牛 的危害 比高 密
鳝苗 种 尚 不能够 大批量 生 产, 度 养 为严重 , 为此过程 的鳝苗还伴 随体液丧
黄鳝 养 殖 部 分仍 依 靠 天 然 捕 失的脱 水过程 。一般 1 法运输超过 2 个小 时以上 的
备季下藕 种一般需在 气温 回

种植莲藕和泥鳅黄鳝的技术

种植莲藕和泥鳅黄鳝的技术

种植莲藕和泥鳅黄鳝的技术在莲藕塘中混养黄蟮、泥鳅,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种植莲藕和泥鳅黄鳝的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莲藕和泥鳅黄鳝的技术1莲藕塘的准备面积666.67~1000.00m2,要求莲藕塘底土质松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在塘四周开挖围沟,沟宽1.5m,深0.5m。

围沟上均匀建造6个集鱼坑,每个集鱼坑面积10~15m2,深0.5m。

塘中开挖纵横沟,沟宽0.8m,深0.4m,呈“井”字形,并与围沟和集鱼坑相通。

在沟、坑内设有竹筒、破瓦、砖块等作鱼巢,让黄鳝、泥鳅隐蔽栖息。

进、出水口在塘的对角设立。

塘四周用高1m的聚乙烯网片围住。

在莲藕发芽前,用生石灰1200kg/hm2消毒。

莲藕栽培按常规进行,在4月前种植完。

鳝种、鳅种放养前10d,在沟、坑内施禽畜粪3750kg/hm2,注水深30cm,培育生物饲料。

池水的深浅可以养泥鳅为主来考虑。

池水应适当深一些,可以充分发挥水域生产潜能。

在混养池内种植水草,水草支持黄鳝到水面呼吸,同时莲藕可以为黄鳝和泥鳅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提供优良的栖息环境。

2鳝种与鳅种放养饲养品种和苗种都应选择生长快的品种放养。

由于目前我国黄鳝、泥鳅繁殖技术尚未完全达到批量生产水平,许多养殖者多用收购的野生苗种,这些苗种因暂养和运输操作不科学,放养后的死亡率很高,给混养造成比例失调和数量不足,影响产量。

购苗种时,应认真地考察和辨认,尽量采用人工繁殖的苗种。

从5月上旬开始放养鳝种、鳅种,规格要求基本一致。

鳝种放养规格32~40尾/kg,放1200kg/hm2;鳅种规格80尾/kg,放450kg/hm2。

在高密度饲养时,可以减少黄鳝因缺氧造成的互相缠绕,预防“发烧病”。

要求放养的鳝种、鳅种无伤无病,体质肥壮,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8min。

鳝种、鳅种来源有野外捕捉、市场购买和人工繁育等。

由于人工繁育鳝种、鳅种尚无生产性突破,目前成鳝、成鳅养殖的鳝种、鳅种主要是来源于野外捕捉的或市场采购,或是野外捕捉、市场购买和人工繁育三者结合。

藕池套养泥鳅健康养殖技术

藕池套养泥鳅健康养殖技术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2.09.008藕池套养泥鳅健康养殖技术韩咏梅,曹艳红,闫 行(鱼台县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鱼台272300) 藕池内套养泥鳅,既减少了莲藕的病虫害发生,又为泥鳅提供了天然的饵料,是渔(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

近几年来,种养结合的模式很多,这不仅是当前渔(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渔(农)民增收的又一条好路子。

2010至今,鱼台县渔业技术推广站以渔业科技入户为依托,在王庙镇孙庄村养殖示范户胡广荣的13.3 hm2藕池内进行套养泥鳅技术推广,取得了莲藕、泥鳅双丰收的喜人业绩,受到当地渔农的欢迎,同时辐射带动养殖面积200hm2,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藕池条件莲藕怕风,宜选择避风的田块,尤以保水性能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为最适。

水位不超过100~130cm,瘀泥层较厚,开阔成湾的地方栽培,同时还要注意水源不受附近工厂和生活污染。

2 养泥鳅工程建设沿藕池的四周开挖上口宽120cm,下底宽80 cm的环形沟,面积大的中间需开挖“+”字形塘间沟。

藕池的两角并用25目的不锈钢网封口。

用塑料布做防逃墙,塑料布高出埂面30cm,埋地下20cm。

3 藕的种植与管理3.1 藕的种植藕的种植在谷雨前后,藕池10cm深处地温达12℃以上开始栽种。

种藕种植前15~20d,每hm2施有机肥22500kg,将肥料撒匀,并将池底耕翻耙平然后用1200~1500kg/hm2生石灰常规消毒。

选择皮质光滑、芽旺、节细、根须完整、无病伤3节以上的完整藕种。

每hm2用藕种3750 ~4500支,或早藕有效芽9000~10500个,晚藕有效芽4500~6000个。

3.2 追肥在莲藕后把中出现之前,施化肥150kg/hm2,当荷叶满池时施化肥尿素225kg/hm2。

3.3 水位控制藕水质管理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

刚定植时可保持水深5~10cm,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步加水至开花结实期可保持水深在60~80cm,到结藕期可减至30~40cm。

藕塘套养龙虾及藕塘套养泥鳅技术

藕塘套养龙虾及藕塘套养泥鳅技术

第一讲藕塘套养龙虾技术一、藕塘条件藕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工业和生活污染,设施完善,进、排水以便,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土壤肥沃,淤泥层深厚,pH值呈中性,富具有机质。

塘口为长方形,背风向阳,面积一般以5~10亩为佳。

二、养虾沟工程建设沿藕塘四面开挖上口宽120厘米、下底宽90厘米、深80厘米旳环形养虾沟,面积较大旳中间还需开挖“十”字形旳塘间沟,环形养虾沟和“十”字形塘间沟面积占藕塘面积旳5%~10%。

进、排水口分设在藕塘旳两角,并用25目旳不锈钢网片封口。

塘埂旳四面用60厘米高塑膜作防逃设施,并将塑膜埋入塘埂土下扎实。

每隔100厘米竖一根立柱将塑膜固定,以防龙虾雨天或夜间逃逸。

1.施足基肥。

栽植河藕前要施足基肥,最佳施有机肥,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60%以上,每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尿素15公斤。

在5-6月份,当大规格龙虾捕捉差不多时,也就是河藕开始长出立叶时,每亩追施尿素8公斤,荷叶基本长满塘面时再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

2.藕种选择。

一般选用叶茎细短、长势迅猛、枝干发达、肉质脆嫩、优质高产旳藕种。

3.藕种栽植。

在谷雨前后,水下温度不不大于12℃时开始整塘栽植河藕。

每亩用量600~700株,合理密植。

4.水位控制。

藕塘水质管理先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

初期保持20厘米浅水层,后来伴随气温升高逐渐加深水层,但水深不超过40厘米;7月份洪涝季节,加强水位旳管理,不让荷叶在水位线下。

天气转凉后逐渐减少水位,9月中旬至10月底,保持水深30厘米,越冬期间保持浅水5厘米或土壤湿润越冬。

5.病害防治。

在养藕过程中,要做到病、虫、草综合防治。

河藕害虫有金花虫和蚜虫,藕塘中因套养有龙虾,龙虾在塘中索饵,病虫害很少发生。

藕塘中如有杂草要及时拔掉;藕塘中如有虫害,要根据状况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旳药物及时防治。

三、龙虾苗种放养前准备1.消毒。

龙虾苗种放养前15天进行消毒。

用生石灰60~80公斤/亩加水调配成溶液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待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以下为你介绍下藕池养泥鳅的一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1.藕田准备:养殖泥鳅的藕田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且面积不宜过大。

放鳅前要夯实田埂,并加宽加固,注、排水口要加防逃网,田埂四周要用塑料布或纱网等做好防逃墙,塑料布或纱网高出田埂面30厘米,埋入地下20厘米,若在田埂内侧边再修1个宽20厘米比田埂低15厘米的台阶,则防逃效果更好。

鱼沟、鱼溜的开挖可按前述的方法进行。

放养前也应用生石灰清沟、清溜消毒,并施适量腐熟的畜禽粪肥,以培养饵料生物等。

2.鳅种放养:鳅种可在莲藕栽植前后放养。

在栽植前放养宜先放入鱼沟、鱼溜内,待莲藕出苗后并随着水位的上升,再使其进入整个藕田中生活、生长。

鳅种放养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使其早适应环境,早摄食生长,相对地延长了生长期,养成的商品规格也大。

放养的鳅种要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同一块藕田放养的规格基本一致。

由于莲藕田的水位比水稻田的深,且莲藕的生长期一般又比水稻的长,所以放养的密度可比稻田增加一些,上年培育的4~6厘米以上的鳅种每亩藕田可放养3万~5万尾。

为消毒防病,提高成活率,在放养前鳅体应用1%~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3.饲料投喂:藕田中虽然有泥鳅的天然饵料,但毕竟有限,特别是在上述放养密度下必须进行人工投喂,否则泥鳅生长慢,长不大,效益差。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动、植物性饲料都可摄食。

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蚯蚓、螺蚌肉、昆虫及其幼体、蚕蛹、鱼粉、血粉等,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麸皮、豆饼、豆腐渣、蔬菜、瓜果等都是其较好的饲料。

可将这两种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做成团状进行投喂。

起初投喂的面积可大一些,以后逐渐缩小投喂范围,最后将饲料投放在固定于沟、溜的食台上。

这样有利于泥鳅的集中摄食,也便于检查和管理。

开始投饲应于傍晚进行,以后逐步驯化泥鳅白天摄食,并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

泥鳅的日投喂量一般为其体重的2%~6%,并根据季节水温、天气、水质状况以及泥鳅的摄食情况而具体掌握。

藕田养鳅的绿色高效共生技术

藕田养鳅的绿色高效共生技术

市。雪藕最好在 11 月始挖,此
加粉糯。采挖时保持 20~30 厘
米水层,便于使用高压水枪冲
厘米左右水层直到莲藕成熟。
蛾为主,与泥鳅共生后病害较
洗,一般从水位高的田块采挖
基肥亩施自制专用肥 2 000 千
少发生。害虫主要采用物理措
到水位低的田块,无需田外取
水。采挖后,平整好藕田耕
施专用肥 250 千克左右,新出
的 方 法 , 每 隔 3~4 天 引 鳅 上
月梅雨季节要做好排水工作 ,
需投料即可正常生长。
时藕中淀粉积累率高,质地更
藕 田 保 持 10 厘 米 左 右 水 层 ;
7.病虫防控
右,以利用太阳光增加地温 ,
促进雪藕苗发芽、抽叶;6—7
8—9 月需勤灌清水,并保留 10
上述施肥量可使泥鳅养殖期不
莲藕虫害以蚜虫和斜纹夜
吕伟庆
张兆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圆球形 ,
离;果肉与近核处皆为白色 ,
河埒乡湖景村桃农选育的品
有的横径大于纵径,果顶略凹
肉质细密,柔软易溶,纤维
种,已有 60 余年历史。该品种
陷,两半部匀称;果皮乳黄 ,
少,甜浓无酸,经测定可溶性
近缝合线处有淡红霞,皮易剥
固 形 物 含 量 14.3% , 品 质 上
苗放入穴中。小苗可裸根或沾
泥浆栽植,大苗需带土球栽
植,填土时压实土壤,浇定
根水。

亩投鳅种 10 000 尾左右(约 22
2~3 张叶片时初次追肥,其后
20 张/亩,黄板高度高于藕叶
浸泡 5~10 分钟,以消毒防病。
中,7 月中旬追施专用肥时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藕田建设方法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

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厘米,水深控制在20~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

用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无水泥板亦可用厚一点的塑料膜代替,水泥板缝要用水泥封好。

根据藕田的大小,栽种藕前要先在田中开挖一形、十形或井字形的田沟,沟的宽、深控制在30~40厘米。

另外,需在田埂的四周或一边挖一个或多个1.0~1.5立方米的水坑,水坑要与田沟相通,主要是为了采藕时不惊动泥鳅,以及收获泥鳅上市时方便操作。

藕田消毒技术将藕田水深控制在10厘米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亩化浆后趁热搅拌,全田泼洒,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强氯精5公斤溶水后全田泼洒,必须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剂。

消毒5~7天后进行换水,换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试水鱼,以检测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

试水鱼可选择白鲢或花鲢,试水鱼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鳅苗进行养殖。

莲藕种植技术春季下藕种一般需在气温回升到15℃以上,藕池10厘米深处地温达12度以上时栽植。

种藕种植前15~20天,每亩施肥800~1000千克,将肥料撒匀,并将池底泥耕翻耙平,然后每亩用80~100千克生石灰常规消毒。

要选择新鲜、粗壮、芽旺、节细、根须完整、无病伤、3节以上的完整藕种,每亩用藕种250~300千克。

藕种植完毕后,藕池蓄水10厘米深,进水口用3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

待藕长出2片立叶,同时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即可放鱼。

在泥鳅放养前1星期,追施发酵的鸡、猪、牛粪等有机肥每亩150~2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以培肥水质,同时加注新水,使水位达到30厘米。

投放时间在清明节前后,每亩投放泥鳅2万尾。

种苗要选择使用符合国家无公害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规格齐整,体质健壮的泥鳅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消毒防病。

泥鳅饵料管理1、饵料选择: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其喜欢吃的食物。

人工养殖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泥鳅喜欢夜间觅食,因此应早晚各投喂一次。

养殖前期通常按鱼体重的3~4%投喂,中期按鱼体重的4~6%投喂,后期可适当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

2、饵料投喂:泥鳅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阴雨、闷热天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天要坚持巡田一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例如田埂有漏洞、漏水、死鱼等都应快速处理,并保持池水嫩绿色。

每隔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液消毒一次。

藕田的施肥以多基肥为准,少用化肥,农药应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而且对泥鳅无害。

定期换水,每次换水20~30%即可。

藕田管理技术1、水质调控:随着夏季气温的不断升高,在不影响藕生长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及时加注新水,6月初水位达到最高30~50厘米左右。

7~9月份每星期换水1次,每次换水10厘米,每月1次。

每亩用4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用以调节水质和消毒防病。

2、捕捞收获:10月上旬开始对藕池泥鳅进行起捕,连续进行多天后,池中泥鳅起捕率可达到90%以上。

待泥鳅捕完后,开始采收藕,时间一般是在10月底进行,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取得藕和泥鳅双增产,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年均亩产藕3200千克,亩产泥鳅近400千克,泥鳅平均规格达到24克/尾,成活率80%以上,年均每亩产值1.7万元,纯收入可达1.1万元。

泥鳅病害防治1、寄生虫病:泥鳅被车轮虫、杯体虫、三代虫侵袭的泥鳅常浮于水面,打转不安。

防治方法为0.7毫克/公斤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溶水后全田均匀泼洒,或鱼虫净(溴氰菊酯溶液)0.15~0.22毫克/公斤全田均匀泼洒。

2、打印病:泥鳅打印病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而至,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并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

防治方法同赤鳍病。

3、赤鳍病:泥鳅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背鳍附近的部分表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裸露,不摄食,直至死亡。

可用1毫克/公斤的漂白粉或0.3毫克/公斤的强氯精全田泼洒,24小时重复1次即可,以后每隔半月泼洒一次可进行预防。

4、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饱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引起,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

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并每亩用食盐4~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5、水霉病:水霉病早期不易被发现,当肉眼能发现时,菌丝已侵入泥鳅伤口,并向外长出外菌丝,簇拥成棉絮状。

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可将病鳅肌体组织降解而分泌出大量黏液,加重病情,使之食欲大减,衰弱而死,常在春、秋季节或冬季繁殖,只要鱼类皮肤有创伤即可被感染。

1莲藕田的选择套养泥鳅的莲藕田要求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土壤较肥沃、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

2莲藕田的修建套养泥鳅的莲藕田四周需要加固加高,用5cm厚的水泥板或用砖、石、水泥铺砌田埂,田埂高40cm以上。

田深控制在50~60cm,水深控制在20~30cm,并在藕田进出水口设置2道防逃网,内侧用细密(网目大小以不阻水、不逃鱼为度)不锈钢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以防泥鳅逃逸。

春藕定植前,根据藕田的大小,在藕田中挖出“一”、“十”或“井”字形的鱼沟,鱼沟的宽、深为30~40cm,同时在田埂的四角或田埂边再挖1个或多个1~1.5m3的鱼坑,鱼坑与鱼沟相通,作为泥鳅的活动空间,以便喂养管理,同时确保采收莲藕时不惊动泥鳅和方便泥鳅的捕获操作。

3莲藕田的消毒莲藕田消毒是套养泥鳅成功的关键。

在2月中旬对莲藕田进行深翻,以利于消毒及保持深厚的淤泥;将莲藕田水控制在10cm左右,清除田内杂物,每667m2用生石灰150kg化浆后全田泼洒,或用漂白粉15kg或强氯精5kg化水后全田泼洒;有各种螺类的藕田可用茶麸清除。

4春季莲藕的种植4.1选择良种双季莲藕栽培选择抗逆性强、早熟、高产的品种,如嘉鱼藕、鄂莲3号、鄂莲5号、鄂莲7号等。

4.2适时种植春藕种植适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

4.3合理密植株行距为(60~70)cm×(50~60)cm,每667m2栽植1800~2000株,每667m2用种量650~750kg。

4.4科学施肥①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粪肥2000kg、过磷酸钙50~75kg、硫酸钾7.5kg、尿素15kg,或者每667m2施腐熟粪肥2000kg、复合肥50kg。

②适施苗肥当第一片立叶抽出时,追施壮苗肥,每667m2施尿素10~15kg。

③重攻结藕肥春藕在种后约50d,当后栋叶抽出时,重攻结藕肥,每667m2施尿素20~25kg、硫酸钾20kg,或者每667m2施复合肥30kg。

此外,在结藕期,喷施块根膨大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促进藕身肥大。

4.5合理用水春藕栽植采用“浅―深―浅”的科学灌溉方法,即生长前期气温低,水层宜浅,利于田土升温,从定植到立叶抽出前,保持5~10cm浅水。

生长中期,从抽出立叶至出现后把叶时,为生长旺盛时期,水层逐渐加深至25cm左右。

生长后期,从抽出后把叶至叶片大部枯黄,为结藕阶段,则应放浅水,以5~7cm为宜,促进藕身肥大充实。

4.6莲藕病虫害防治实行病虫害无害化治理,推广绿色防治技术,采用灯光诱杀害虫和性诱技术防治藕田地上部分的飞虫,并将诱杀的害虫投喂泥鳅。

藕田放养泥鳅后,泥鳅可以吞食微生物、有机碎屑及莲藕食根金花虫等水下敌害生物。

采取农业措施防治莲藕病害:选用无病藕种,搞好种藕和土壤消毒工作;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7春藕的采收双季莲藕栽培的关键在于春藕早收,秋藕早发。

春藕一般在6月上旬即可收获,采收前1周,将地上荷梗割去,可减少藕表皮的铁锈,使藕身洁白,商品性好。

同时将藕田水排浅,以利收藕。

春藕收后,主藕上市,将有2节以上的完整圆满的子藕留下作秋植藕种,当天挖当天种。

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秋藕的结藕肥施后不久,秋藕有10%以上的藕叶枯黄时可套种慈姑。

生产上按秋藕其及套种慈姑的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管理。

5套养泥鳅5.1泥鳅种苗的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病、规格整齐(体长4~5cm)的泥鳅种苗,提高成活率。

5.2泥鳅的放养泥鳅种苗下田前,做好种苗消毒工作,防止日后疾病发生。

用5%的食盐水浸浴鳅体3~5min或用15~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鳅体15~30min,对泥鳅水霉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鳅体表面的细菌、病毒、指环虫、三代虫等有杀灭作用。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莲藕长出2~3片立叶,藕田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就可以进行放养。

每667m2放养7000~8000尾种苗,可产成泥鳅500kg左右。

5.3泥鳅的饲养管理①投饵放养1周后开始投饵,每隔3~4天投喂1次炒麦麸和少量蚕蛹粉,早晚各投1次,按鱼体重的3%~4%投喂。

待泥鳅正常摄食后,主要投喂麦麸、豆饼、蚯蚓和混合饲料,按鱼体重的4%~6%投喂。

开始时采用撒投法,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水面上,以后逐渐集中投饵在鱼坑内。

投饵要坚持“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与“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食欲、看活动)的原则,阴雨、闷热天气适当减少投饵量。

②调节水质每天坚持巡田,观察水质情况,定期换水。

若发现泥鳅不停地窜出水面“吞气”或浮头不止,应立即换水;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

每次换水20%~30%。

每隔15天用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1次。

巡田时发现田埂有漏洞、漏水及死鱼、水蛇、青蛙、水老鼠等问题要及时处理。

5.4泥鳅病虫害防治泥鳅抗病力很强,极少生病。

做好藕田、鱼苗、水体的常规消毒,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①烂鳍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防治办法是每1m3水用1g漂白粉全田泼洒。

②赤鳍病由杆菌引起,严重时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是应避免鱼体受伤,种苗放养前要做好消毒工作。

③水霉病因鳅体受伤后被水霉菌感染所致。

病鳅游动异常,食欲减退甚至停食,最后衰竭而亡。

预防关键是在下田时避免鳅苗受伤,下田前要做好消毒工作,每1m3水用3g水霉灵全田泼洒。

④车轮虫虫体寄生于鳃部和体表。

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鳅体。

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消毒藕田;治疗方法是每1m3水用晶体敌百虫0.7g全田泼洒。

⑤寄生虫病鳅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黏液增多。

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防治办法是每1m3水用0.7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田泼洒。

6泥鳅的捕获一般经过3个多月的套养即可捕获。

采用竹笼饵料诱捕,即把炒香的糠或麦皮放在竹笼内,将竹笼置于鱼沟、鱼坑内诱鳅入笼。

也可采用干田捕捉,即慢慢放干田水,使泥鳅集中到鱼沟、鱼坑裸露处捕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