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与莲藕养殖
藕塘藕、鳅、鳝混合种养模式研究

张厚0.6mm 、宽6m 、长33m 的土工布),采用人力开挖,边开挖边铺膜的形式,从靠近入口边开挖,下挖20cm 深,横宽为6m ,长挖到2m 左右就夯实铺平底部,铺好塑料膜。
再将先前挖出的泥土回填18cm ,如此重复。
在藕池的中央开挖深60cm 、宽50cm 的十字型沟渠作为鱼溜,池埂四周留50cm 长的薄膜上卷靠池壁。
用两张土工防水布并列铺设,先铺一边再铺设另一边,直到整块池铺设完成为止。
两块薄膜接口处用土工布专用粘合胶水粘接。
在铺设的过程中,除去土中的硬物杂物,池埂四周的薄膜用泥土覆盖,在进出水口用纱窗网进行拦截防逃,一切就绪后在藕池中全池泼洒石灰15kg ,随后将池中的土耙平,并加水3~5cm 待用。
1.3.2莲藕栽种将藕种放在阴凉处,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水池中彻底浸泡5min 进行种藕杀菌消毒,随后放置在底部垫有湿润稻草的容器中密封24h ,在此过程中剔除变种、伤残、过于畸小的种苗。
栽种时保持水深3~5cm ,将藕池底泥充分耙平,栽种时要将藕池边上的莲藕藕尖指向藕池内侧,使得藕鞭的生长朝向藕池中央。
种植时排藕的株距和行距均为80cm ,具体排列方式为前后左右成“山”字形为主。
栽种时,先用手将土层挖开一长形沟渠,深10~15cm ,空间要足够排下整支藕种,藕尖端深埋,藕尾端上翘形成30°~45°的倾斜,使部分枝节露出土面以缩短发芽时间和提高发芽率。
埋好后将泥土轻轻回填,耙平泥土。
种植时将所有的藕都排好后再回填泥土[1]。
1.3.3泥鳅和黄鳝的放养将泥鳅和黄鳝苗种在水藕塘藕、鳅、鳝混合种养模式研究摘要:文章总结了一种藕、鳅、鳝混种养模式,即在藕池底部铺防渗土工布,再栽种莲藕,同时混养泥鳅、黄鳝。
通过施肥促进莲藕生长,投饵为泥鳅和黄鳝提供食物。
结果表明,进行藕、鳅、鳝混种养,莲藕生长不受影响,且泥鳅、黄鳝生长良好,面积为352m 2的藕池共收获莲藕2 000kg 、泥鳅120kg 、黄鳝58kg ,共收入15 460元,成本共计为7 820元,共盈利7 640元,是传统莲藕种植收入的2倍以上。
【强烈推荐】莲藕泥鳅混养、水稻泥鳅混养、泥鳅精养、泥鳅孵化及水上蔬菜项目研究建议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莲藕泥鳅混养、水稻泥鳅混养、泥鳅精养、泥鳅孵化及水上蔬菜项目项目建议结合实际,以发展节水、高效型设施农业项目为目标,探索以莲藕泥鍬混养、水稻泥鍬混养、泥鍬精养、泥鍬孵化及水上蔬菜为基础的各种特色农业产业,达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的目标。
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莲藕泥鍬混养、水稻泥鍬混养、泥鍬精养、泥鍬孵化及水上蔬菜项目2、项目实施人:***********3、项目地点:************4、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限为2011年底全部完成5、项目具体实施内容:(一)莲藕泥鍬混养项目:占地面积20亩,不改变土地面貌的前提下,建宽6米,长50米,深0.5米的藕池,底部铺防渗布(防渗布藕池可使用5年左右),已达到土地平整,保水、保肥的目的。
每亩种植南斯拉夫雪藕800斤,放养泥鍬200斤(二)水稻泥鍬混养项目:占地面积20亩,以稻田养蟹技术为基础,在稻田地内放养泥鍬,达到水稻、泥鍬双丰收的目的。
种植垦育88优质水稻品种,每亩放养泥鍬苗100斤。
(三)泥鍬精养项目占地面积20亩,建宽6米,长50米,深0.5米的精养池,每亩放泥鍬苗800斤。
(四)泥鍬孵化项目:占地面积5亩,建设用于泥鍬孵化的孵化站一座,实现年产泥鍬苗25000斤,鍬苗培育池8亩。
(五)水上蔬菜项目:在20亩泥鍬精养池和25亩蓄水池内种植水上蔬菜,达到净化水质,提高农业效益的目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农业发展方向确定为建设生态城后方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发展新型高效农业园区,是****县农业发展的方向。
此项目区以生产莲藕、泥鍬、有机大米及水上蔬菜为主,符合市场需求,并可以对周边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农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莲藕全身是宝,富含多种维生素,我国种植历史已有3000年,可食用,可入药,从东北到海南都有分布。
莲藕是喜光、喜温植物,适合在我地养殖,萌芽始温15 C,生长适温28-30 °C .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莲藕膨大形成;莲藕分浅水型和深水型。
莲藕池塘养泥鳅技术详解

莲藕池塘养泥鳅技术详解泥鳅养殖注意事项【常见问题】泥鳅养殖有哪些注意事项?【专家解答】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它能够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害虫,同时也需要人工喂食大量饵料,它排泄出的粪便大大提高了池塘的肥力,与莲藕之间形成了互利关系,因而可以提高莲藕产量25%以上。
1.池塘准备池塘要求光照好,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的pH值6.5?8.5,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没有工业废水污染,注排水方便,土层较厚,保水保肥性强,洪水不淹没,干旱时不缺水。
池塘底泥厚30?40厘米,面积3?5亩,平均水深1.2米,东西向为好。
在藕池施肥后整平,10天以后淤泥泥质变硬时就可以开挖围沟、鱼坑,目的是在高温、藕池浅灌、追肥时为泥鳅提供藏身之地及投喂,观察其吃食、活动情况。
围沟挖成“田”字形或“目”字形,沟宽50?60厘米,深30?40厘米,在围沟交叉处或藕田四周适当挖几个鱼坑,坑深0.8?1米,开挖沟、坑所取出的泥土用来加高夯实池埂。
2.安装拦鱼栅在种植莲藕的池塘套养泥鳅,泥鳅非常容易逃跑,因此要进行改建,做好防逃工作。
拦鱼栅安装在养鱼藕塘的注、排水口处,防止泥鳅由进出水口逃出。
拦鱼栅用竹箔或金属网制作,高度应高出池埂20厘米,呈弧形安装固定,凸面朝向水流。
拦鱼栅孔目大小根据养鱼规格制定。
注排水中如渣屑多或池塘面积大,可设双层拦鱼栅,里层拦鱼,外层拦杂物。
同时要对池埂层层夯实,埂边用木板或水泥板或塑料薄膜拦住,大小高低以铺满池埂为宜,并插入泥中深20?30厘米。
3.施足底肥,适时追肥种藕前15?20天,每亩撒施发酵鸡粪等有机肥800?1000千克,耕翻耙平,然后每亩用80?100千克生石灰消毒。
排藕后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藕生出6?7片荷叶正进人旺盛生长期时;第二次于结藕开始时,称为施催藕肥。
一般第一次追肥多在排藕后25天左右,有1?2片立叶时亩施人粪尿1000?1500克;第二次追肥多在栽藕后40?50天,芒种前后有2?3片立叶,并开始分枝时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
莲藕田养泥鳅,荷鳅共生一亩收入6000元!

莲藕田养泥鳅,荷鳅共生一亩收入6000元!
在农村,要是碰见下雨天,乡亲们大多会在家里看看电视,和家人聊聊天,一般是不会到地里去干活的,不过,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的沈师傅不一样,冒着大雨来到塘边,他这是要干嘛呢?
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村民沈简军:这个水一满的话,泥鳅怕它跑,所以要去看看田里的情况。
原来,沈师傅在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承包了十几亩地,做起了荷鳅共生产业,简单来说,水面上长的是漂亮的荷花和莲蓬,水下的泥鳅则自由搅动着水波,而且全部都是生态养殖,不放一点饲料,所以,出产的泥鳅品相好,质量佳,自然也有一个好价格。
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村民沈简军:现在市场上,早一段时间是22 元一斤,现在是17 元一斤。
村里的书记,对沈师傅的情况了解得很,早就帮他算了一笔账了。
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 D 支部书记沈亚东:莲藕每一亩达到了3000 元以上,另外还有泥鳅,预计每一亩也达到3000 元以上了。
要是不说的话,您可能不相信,沈师傅是村里精准扶贫的帮扶对象,之前没找到致富的门路。
现在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感觉了,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 D 支部书记沈亚东:有很多农户都没有在家里,土地有的种了,有的荒了,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村里就把土地,统一集中起来,第一,便于土地集中发展产业,形成一个规模,再一个,也有一个生态的效益。
最终,村里决定改变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实行合作社引领,大户领办的产业发展模式,集中连片开发,采取统一莲藕泥鳅品种,统一投入的方式集约种植,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以莲子为例,今年市面。
莲藕田泥鳅成鳅养殖技术

莲藕田泥鳅成鳅养殖技术
1.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0平方米左右。
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
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5~8平方米、深60厘米以上的坑,最好用砖砌一下。
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厘米,坑和沟的面积占藕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和化肥及藕田晒田时作为泥鳅的栖息场所,同时又便于集中捕捞。
2.培水与放种
藕池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厘米,并施入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每亩用量为100~200千克。
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
3~4厘米长的鳅种,每平方米放养密度为15~3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3.饲养管理
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
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
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加注新水。
旱地种莲藕 人造好景观 平度市新河镇“泥鳅莲藕立体套养”技术获得成功

作的 出发点 ,针对新 河镇河道 多 、湾塘 吃牛粪 中生成的有机物和莲藕生长中产生
堤 坝水 域多等实 际情 况 ,因地 制宜 ,积 的 废 根 生 长 ,泥 鳅 的 粪 便 和 牛 粪 可 以 为 极 实施 “ 1 2 5 6 ”教 育富 民工 程 ,引导 农 莲藕生长提供养分,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
和0 . 3 公顷泥鳅精养池。
委 邮 编 :2 6 2 8 { 1 0)
又嫩的鲜藕 ,兴奋地对笔者说。 初 期水 放 1 0 厘 米深 ,当 莲 藕 “ 飘叶” 近 年来 ,新河镇 成人教 育 中心学 校 时 , 逐 渐 加 水 至 2 0 ~3 0 厘 米 深 。在 这 期
以 “ 办 人民满意 的成 人教育 为学校 工 间 ,可 在藕 池 里 放养 泥鳅 。这 样 ,泥 鳅靠
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造好景观
“ 衣 德 的 这 个 泥 鳅 莲 藕 套 养 池 模
式的初 步 试验成功 ,为我 镇的农业 产、 I 结 构调 整趟 出 J 条 循环 经济 的 瓶 路 r。”新河镇 成救 中心校 长崔青哗 介绍 道, “ 莲藕泥鳅 浅水池套 养技术 ,是 一
项 一 次投 入 十 年 受 益 的 高 收 益 项 目 , 、 管 理 得 好 ,可 以实 现 年 投 资 当 年 收 凹
它主要是在地上 挖 一 个最/ J  ̄ 3 3 0 平方米、 九 月荷 飘香 ,初秋 品佳 藕。踏进 虹 最 多 数 公 顷 、 深 5 0 厘 米到 l 米 的藕池 , 瑞荷花 生态园 ,碧 水间满 眼红花绿 伞, 池 内铺上 纤维 防水布 ,在布 按照栽树 副 生 意 盎 然 的景 象 。 “ 这 枝 藕 少说 也 的株行 距栽下藕 种 ,把 发酵好的牛 粪用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以下为你介绍下藕池养泥鳅的一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1.藕田准备:养殖泥鳅的藕田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且面积不宜过大。
放鳅前要夯实田埂,并加宽加固,注、排水口要加防逃网,田埂四周要用塑料布或纱网等做好防逃墙,塑料布或纱网高出田埂面30厘米,埋入地下20厘米,若在田埂内侧边再修1个宽20厘米比田埂低15厘米的台阶,则防逃效果更好。
鱼沟、鱼溜的开挖可按前述的方法进行。
放养前也应用生石灰清沟、清溜消毒,并施适量腐熟的畜禽粪肥,以培养饵料生物等。
2.鳅种放养:鳅种可在莲藕栽植前后放养。
在栽植前放养宜先放入鱼沟、鱼溜内,待莲藕出苗后并随着水位的上升,再使其进入整个藕田中生活、生长。
鳅种放养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使其早适应环境,早摄食生长,相对地延长了生长期,养成的商品规格也大。
放养的鳅种要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同一块藕田放养的规格基本一致。
由于莲藕田的水位比水稻田的深,且莲藕的生长期一般又比水稻的长,所以放养的密度可比稻田增加一些,上年培育的4~6厘米以上的鳅种每亩藕田可放养3万~5万尾。
为消毒防病,提高成活率,在放养前鳅体应用1%~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3.饲料投喂:藕田中虽然有泥鳅的天然饵料,但毕竟有限,特别是在上述放养密度下必须进行人工投喂,否则泥鳅生长慢,长不大,效益差。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动、植物性饲料都可摄食。
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蚯蚓、螺蚌肉、昆虫及其幼体、蚕蛹、鱼粉、血粉等,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麸皮、豆饼、豆腐渣、蔬菜、瓜果等都是其较好的饲料。
可将这两种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做成团状进行投喂。
起初投喂的面积可大一些,以后逐渐缩小投喂范围,最后将饲料投放在固定于沟、溜的食台上。
这样有利于泥鳅的集中摄食,也便于检查和管理。
开始投饲应于傍晚进行,以后逐步驯化泥鳅白天摄食,并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
泥鳅的日投喂量一般为其体重的2%~6%,并根据季节水温、天气、水质状况以及泥鳅的摄食情况而具体掌握。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15期周世明2017年万州区在推广藕田混养黄鳝泥鳅技术中,莲藕产量达1200kg/亩,黄鳝产量达580kg/亩,泥鳅产量达450kg/亩,采取这种混养技术,实现了黄鳝泥鳅与莲藕的互生共养。
现就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1.藕田选择与修造藕田选择时,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电源靠近,单个田块在2亩左右;藕田修造时,四周挖围沟2m宽,0.6m深,田间四角修坑池与围沟连通,每个坑池1.8m3(长1.5m,宽1.5m,深1m),每个坑池中铺肥泥土40cm厚;开挖围沟和坑池的泥巴,作为加高田埂之用,田埂筑高1.7m,做到层层夯实,保证田埂不会漏水;田中间按长1.2m,宽1.2m挖“井”字形纵横沟,沟宽50cm,沟深50cm,并与围沟和坑池连通,沟坑面积占藕田总面积15%左右;在藕田边设置1~2个投饵台,作为投喂饵料之用;在藕田附近池塘安装5kW电动抽水机1台,预防藕田干旱缺水时抽水之用。
2.莲藕栽植在2月下旬,即可在田间“井”字形厢面上栽植莲藕,莲藕栽植前,先灌水淹没厢面3cm,然后按行距为1.5m,株距为1m进行栽植,莲藕倾斜20°插入土壤中10cm深,节梢向上翘露出水面,应该注意的是:各行上的栽插点要错开位置,确保莲藕今后生长分布均匀,利于提高莲藕产量。
3.黄鳝、泥鳅放养在3月中旬,先对藕田进行消毒和培肥处理,然后才放养黄鳝和泥鳅。
消毒时,用生石灰60kg/亩,化水后均匀泼洒在田间,杀灭藕田中的各种病菌;培肥时,沟、坑内施腐熟畜禽粪便300kg/亩,然后灌水30cm深,培肥水体,繁殖浮游生物作为黄鳝和泥鳅饵料之用。
在3月下旬,灌水0.8m深,开始投放黄鳝和泥鳅种苗,黄鳝放养规格为35g/尾,放养密度为5600尾/亩,泥鳅放养规格为体长4~5cm,放养密度为2520尾/亩,黄鳝泥鳅放养时,要用4%食盐水浸洗5分钟消毒处理后,再才放入藕田围沟中,减少黄鳝泥鳅水霉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藕田的准备养殖泥鳅的藕田应选择避风向阳、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底质肥沃多腐殖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0平方米左右。
放养鳅苗前,将田埂加宽加固,并在田埂四周用网片或塑料做好防逃围墙,围墙高出池坎30厘米,埋入地下30厘米,防止泥鳅钻洞逃逸。
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5~8平方米、深60厘米以上的凼,最好用砖砌一下。
与凼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厘米,坑和沟的面积占藕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和化肥及藕田晒田时作为泥鳅的栖息场所,同时又便于集中捕捞。
放养前,应用生石灰对鱼凼、鱼沟进行消毒,并施并施入畜禽粪肥等有机肥以培育饵料生物,每亩用量为100~200千克。
2.鳅苗的投放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
鳅苗可在种藕的前后投放,在种藕前投放,应将鳅苗投放入鱼凼、鱼沟中,待莲藕出苗后随水位的上升,再进入藕田中生活、生长。
鳅苗投放应尽早提前,使鳅苗尽快适应藕田环境,早摄食早生长,相对延长生长期。
放养的鳅苗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每亩投放4~6厘米的鳅苗2.5万尾左右或3~4厘米的鳅苗3万尾左右,有流水条件的可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
3~4厘米长的鳅种,每平方米放养密度为15~3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在投放前,鳅苗应用3~4%的食盐水浸洗8~10分钟。
3.饲养管理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可将两种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做成团进行投喂,或直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
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
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加注新水。
4.田水的管理藕田水位的调控要做到既满足莲藕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又适宜泥鳅的生活、生长的需求,因此在不影响莲藕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水位,尽可能的给泥鳅提供一个较大的生长和生活水体空间。
田水的透明度可保持在30厘米左右,PH值在7.0~7.5之间,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
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注入新水,夏季水温高、投饵多,水质更易变坏,更应勤换水。
5.合理施肥莲藕除施基肥外,还应合理施用追肥,施追肥应该做到既要能够满足莲藕的生长,使田水保持一定的肥度,又不影响泥鳅的生长。
可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施追肥时一次施用量不宜过大。
使用尿素或钾肥做追肥时,可先放干藕田水,使泥鳅集于鱼凼和鱼沟中,然后全田普施,使化肥与土壤迅速接触,以更好地利于莲藕的根部吸收。
6.防逃、防敌害、防病害藕田养殖泥鳅,要做好放逃工作,否则将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而要坚持每天巡塘,发现田埂垮塌、拦鱼网片破损或被渣堵塞要及时修复或排除。
下大雨涨洪水时更要勤巡塘,防止田坎漫水、垮塌、拦鱼网被冲坏、堵塞等等。
泥鳅的敌害有老鼠、水蛇、水鸟和鸭等,应严防它们进入养鳅的藕田中,要想方设法进行驱赶。
在饲养期间,要每月用生石灰全田泼洒一次,鱼沟和鱼凼重点泼洒,或用其他渔药进行泼洒,防止泥鳅生病。
浅水莲藕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一、选择优良种藕。
浅水藕应选择适合浅水栽培的优良品种作种藕,如:海南洲、武莲2号等。
种藕最好是有3—4节以上,子藕、孙藕齐全的全藕。
要求种藕粗壮、芽旺,无病虫害,无损伤。
二、选择肥沃的粘壤土田块。
莲藕的产品器官是在地下泥土中形成的,因此,种植浅水藕的藕田以能保蓄水分、富含有机质,淤泥层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最适宜。
三、合理密植。
莲藕种植密度与成熟期、产量有密切关系,适当密植,有早熟增产作用。
一般早熟品雪莲种植病虫害防治方法在雪莲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很关键,不同的防治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了解病虫害防治有效方法。
(1)腐败病、褐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叶面,每七天一次,连喷3~4次。
(2)蚜虫:可选用40%乐果1500倍液,或者50%灭蚜松乳油1000倍液,或者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洒。
(3)斜纹夜蛾: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者青虫菌剂800倍液进行喷洒。
种密度为:行距2米,穴距0.7米。
晚熟品种应适当稀植,其密度为:行距2—20.5米,穴距1米左右。
四、基肥与追肥并重。
莲藕的生长期长,需肥多,浅水藕施肥总的原则是基肥与追肥并重。
一般每亩施人畜粪肥或厩肥1500—2500公斤作基肥。
早熟藕一般每亩追施人粪尿肥1500—2000公斤。
分三次追肥,重点在结藕初期。
五、科学调控水位。
浅水藕水层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
萌芽生长期水层宜浅,以4—7厘米为好,茎叶旺盛生长期水层要深一些,以12—15厘米为好。
结藕期水层宜浅,以4—7厘米为好。
六、勤转藕梢,及时除草。
在莲藕茎叶旺盛生长期,藕鞭生长迅速,当卷叶离田边1米左右时,为防止藕梢穿越田埂,每隔2—3天将近田埂的藕梢向田内拔转。
藕梢很嫩,应将泥土与藕梢一起拔转,防止折断藕鞭,拔转后再将泥土压好。
转藕梢时以在中午进行为好。
浅水藕生长前期,杂草较多,对莲藕的生长影响大,应及时除草,以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为好。
七、适时采收。
莲藕在终止叶出现后,终止叶的叶背呈微红色,基部立叶的边缘开始枯黄时,藕已充分成熟。
此时即可挖藕上市。
莲藕的无性繁殖方法据专家指出:由地下茎发育成植株并产生新藕的繁殖方式叫藕的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殂。
它包括整藕繁殖、主藕繁殖、子藕繁殖、藕头繁殖、藕芦繁殖、顶芽繁殖以及莲鞭繁殖等几种方式。
一、整藕繁殖把整株的藕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在田(塘)中发育成植株并产生新藕的繁殖方式,叫整藕繁殖。
整藕可在藕田中越冬,越冬期间保持skf轴承, skf轴承, INA轴承,一层浅水,以免干燥、冻裂,第二年挖出栽植,并随挖随栽。
连作藕田可采取间挖留种,即在挖藕时,每隔2~3米,留下0.5~1米不挖,以作为下年种藕进行繁殖。
它是生产上最为常用的繁殖方式。
二、主藕繁殖用整藕去掉子藕、孙藕后的藕,身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主藕繁殖。
它也是生产上较为常用的繁殖方式。
三、子藕繁殖将子藕从整藕上切下来单独作种栽植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子藕繁殖。
如用子藕作种,可于秋末采收商品藕时,将其从整藕上取下,选择无伤无病者摆于20厘米深的淤泥中假植。
冬季不断水,并在泥土表面加铺一层地膜,以使其安全越冬。
开春后,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挖出定植。
四、藕头繁殖将主藕、子藕、孙藕最前面的一芽节取下,栽植于田(塘)中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藕头繁殖。
五、藕节繁殖将藕身各节的连接处两端切下5~6厘米的1节,假植育苗栽植田中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藕节繁殖。
六、顶芽繁殖将主藕、子藕、孙藕的顶芽从基部切下,假置育苗栽植田中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顶芽繁殖。
当外界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就可开始假植育苗。
顶芽当天切下当天假植,株距5~10厘米、行距10~15厘米,顶芽微露出水面,水深保持在3~5厘米。
植完后,可在苗床外搭竹架覆盖塑料薄膜,以提高地温,促进萌发。
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定植。
定植时应让小叶露出水面,幼小的莲鞭和不定根都应埋在泥中。
用1穴栽植2苗法栽植,密度与用整藕或主藕的密度基本一样。
七、莲鞭繁殖用当年莲鞭作种进行繁殖的方法,称为莲鞭繁殖,又叫拉伏秧莲藕的无性繁殖方法据专家指出:由地下茎发育成植株并产生新藕的繁殖方式叫藕的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殂。
它包括整藕繁殖、主藕繁殖、子藕繁殖、藕头繁殖、藕芦繁殖、顶芽繁殖以及莲鞭繁殖等几种方式。
一、整藕繁殖把整株的藕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在田(塘)中发育成植株并产生新藕的繁殖方式,叫整藕繁殖。
整藕可在藕田中越冬,越冬期间保持skf轴承, skf轴承, INA轴承,一层浅水,以免干燥、冻裂,第二年挖出栽植,并随挖随栽。
连作藕田可采取间挖留种,即在挖藕时,每隔2~3米,留下0.5~1米不挖,以作为下年种藕进行繁殖。
它是生产上最为常用的繁殖方式。
二、主藕繁殖用整藕去掉子藕、孙藕后的藕,身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主藕繁殖。
它也是生产上较为常用的繁殖方式。
三、子藕繁殖将子藕从整藕上切下来单独作种栽植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子藕繁殖。
如用子藕作种,可于秋末采收商品藕时,将其从整藕上取下,选择无伤无病者摆于20厘米深的淤泥中假植。
冬季不断水,并在泥土表面加铺一层地膜,以使其安全越冬。
开春后,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挖出定植。
四、藕头繁殖将主藕、子藕、孙藕最前面的一芽节取下,栽植于田(塘)中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藕头繁殖。
五、藕节繁殖将藕身各节的连接处两端切下5~6厘米的1节,假植育苗栽植田中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藕节繁殖。
六、顶芽繁殖将主藕、子藕、孙藕的顶芽从基部切下,假置育苗栽植田中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顶芽繁殖。
当外界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就可开始假植育苗。
顶芽当天切下当天假植,株距5~10厘米、行距10~15厘米,顶芽微露出水面,水深保持在3~5厘米。
植完后,可在苗床外搭竹架覆盖塑料薄膜,以提高地温,促进萌发。
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定植。
定植时应让小叶露出水面,幼小的莲鞭和不定根都应埋在泥中。
用1穴栽植2苗法栽植,密度与用整藕或主藕的密度基本一样。
七、莲鞭繁殖用当年莲鞭作种进行繁殖的方法,称为莲鞭繁殖,又叫拉伏秧莲藕的采收技术及注意事项一、适时分期采收莲藕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采收过晚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需要确定适宜的采收期。
1.花香藕即刚长成型的藕,也叫嫩藕。
这种藕的淀粉含量较低,具有鲜嫩甜脆的特点。
在脚层叶黄绿色,中层叶深绿色,上层叶均已定型,整体中没有新叶出现时采收,以9月上旬为好。
但此时采收会影响产量,只宜少采收。
2.中秋藕在中秋节前后采收,主要供应中秋节和国庆节市场。
此时的脚层叶全部枯萎,中层叶色发黄,上层叶色呈黄绿色。
3.红锈藕和白锈藕红锈藕一般在10月中旬采收,因这时藕表面有铁锈色而得名。
红锈藕内的淀粉含量较多,可作熟食用或加工成藕粉。
到了10月底藕身转白,称为白锈藕,此时的藕淀粉含量丰富,除作加工和熟食用外,多余部分可贮存到翌年开春以后。
如要留小藕作种,必须在10月底以后采收。
二、采收的方法在采收前两周放干田水。
采收时先寻找终止叶,此叶生长在藕节中段,叶片平展角度小,大多处于半展开状态,叶柄细长,叶片向前倾,叶柄的弹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