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壳加工工艺

合集下载

4110发动机飞轮壳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4110发动机飞轮壳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和目的意义飞轮壳是发动机上一个重要的基础件,作用是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承担发动机及变速器的部分重量,保护离合器和飞轮,而且还是发动机的支撑部件。

该零件结构复杂,形似盆状,薄壁,盆底定位面有1/3悬空,工件的刚性差,加工时易变性,属难加工零件。

在选材中,了解其加工工艺,并在工艺设计中,合理安排加工工序,设计合理的夹具,对产品的最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夹具设计一般是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订之后按照某一工序的具体要求进行的。

制订工艺过程,应充分考虑夹具实现的可能性,而设计夹具时,如确有必要也可以对工艺过程提出修改意见。

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

飞轮壳是汽车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它是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主要零件。

其结构和加工工艺直接影响零件的性能。

在飞轮壳结构复杂,加工部位除了前后端面及孔之外,在周边,不同的角度上有平面加工和孔的加工。

工艺设计是工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重要纽带。

产品的制造可以采用几种工艺方案,零件加工也可以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加工方法。

不同的工艺方案。

同样一个产品,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不同的成本。

飞轮壳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有效联接,通过它的变化,同一型号的发动机可以搭载不同型号的汽车,飞轮壳大多采用灰铸铁铸造毛坯,材料结构特点是壁厚不均匀,加工的部位多,加工难度大,各个加工面和加工孔均要求较高的精度。

其与发动机及离合器连接的两个面面积较大,压铸容易产生变形,并且变形量不容易控制,两个面连接孔必须进行机械加工 [2]。

夹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过程中,用以将工件定位并牢固的夹持在一定的位置,以便按照产品设计设计规定完成要求的制造过程,一个好的夹具不论在传统制造,还是现在知道系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夹具对加工质量、生产率和产品成本有直接的影响。

直径80毫米飞轮加工工艺流程

直径80毫米飞轮加工工艺流程

直径80毫米飞轮加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直径80毫米飞轮加工工艺流程直径80毫米飞轮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其加工工艺流程如下:一、准备工作阶段。

内燃机飞轮壳铸造实用新工艺_黄灼民

内燃机飞轮壳铸造实用新工艺_黄灼民
$$ 沿海企业与科技 !""#$增刊
技术与应用
内燃机飞轮壳铸造实用新工艺
"黄灼民 %桂林市水泵厂& 广西 桂林 #$%&&%’
"提 要#本文主要介绍铸造内燃机飞轮壳的一种简单实用 新技术! !!以压板方式代替砂 型 盖 箱 的 铸 造 工 艺 " 经 生 产 实 践 证明#应用该工艺#可提高铸件的成品率和劳动效率#节约型砂 的消耗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工艺"
蒸发会迅速产生大量水蒸气#由于高温水蒸气压力很大!据实验
资料介绍浇注 1 秒钟后达到 "$#:;( 即 +"<( 汞柱"# 若铸型工艺
无法满足外排作用#水蒸气在界面处与金属液面接触#将后者氧
化(
(=>?@8!-!=>(-@A@8! !试 中 => 为 金 属 元 素 如 (B> C &D =@等"产生 B>- &D-! =@- 等氧化物和 8!$
"关键词#飞轮壳$压板$工艺 飞轮壳是我厂配套内燃机生产的铸铁件# 铸件外形尺寸约 1""!1""!07"((# 毛 坯 重 约 #3 千 克 # 材 质 为 8%!1"# 壁 厚 只 有 7((#无论铸件材质的 机 械 性 能 或 尺 寸 精 度 均 要 求 很 高 #铸 造 难 度较一般铸铁件大$ 该铸件用煤粉砂潮模铸造#长期以来因铸造 工艺及操作不当#质量不稳定#耗砂量大#生产效率低$ 成品缺陷 主要表现为有气孔%尺寸精度不准确等#经研究改用新的工艺方 案#使铸件废品率降到 79以下#砂耗减少 了 约 0/# #生 产 效 率 也 明显提高$ 一$气孔形成的原因分析 近代观点认为#在高温金属液热作用下#铸型或砂芯的水被

飞轮壳工艺设计设计-21页word资料

飞轮壳工艺设计设计-21页word资料

目录前言 (4)设计内容 (5)1.零件分析 (6)1.1零件的作用 (6)1.2零件的结构分析 (6)1.3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 (6)1.3.1孔径精度 (6)1.3.2孔的位置精度 (7)1.3.3一些主要平面的精度 (7)1.3.4表面粗糙度 (7)1.3.5飞轮壳的技术要求 (7)1.3.5.1飞轮壳内孔 (7)1.3.5.2定位孔 (7)1.3.5.3镗孔 (7)1.3.5.4钻三面孔 (7)1.3.5.5前端面孔 (8)1.3.5.6前端面 (8)1.3.5.7后端面 (8)1.3.5.8 铣三侧面 (8)1.3.5.9铣圆弧 (8)2. 工艺规程设计 (8)2.1毛坯的选择 (8)2.2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合理的夹紧方法 (9)2.2.1粗基准的选择 (9)2.2.2精基准的选择 (9)2.3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9)2.3.1拟定箱体类工艺过程的共同原则 (10)2.3.1.1加工顺序为先面后孔 (10)2.3.1.3工序间的时效处理 (10)2.3.1.4本零件粗基准用它上面重要孔作为粗基准。

(10)2.3.2不同批量箱体加工的工艺特点 (10)2.3.2.1粗基准的选择 (10)2.3.2.2精基准的选择 (10)2.3.3所用设备依批量不同而异 (11)2.4制定工艺路线 (11)2.4.1工艺路线方案之一 (11)2.4.2工艺路线方案之二 (12)2.4.3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2)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3)2.5.1毛坯尺寸及余量 (13)2.5.1.1三侧面 (13)2.5.1.2定位孔、紧固孔 (14)2.5.1.3 φ322、φ511.175孔 (14)2.5.1.4前后端面 (14)2.5.1.5 φ89孔 (14)2.5.1.6 其它表面 (14)2.5.2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2.5.2.1前端面 (15)2.5.2.2后端面 (15)2.5.2.3铣三侧面 (15)2.5.2.4紧固孔及定位销孔 (15)2.5.2.5所有螺纹孔工序尺寸 (16)3.夹具设计 (16)3.1问题的提出 (16)3.2夹具的设计 (17)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3.2.2对夹具的基本要求 (17)3.2.2.2提高生产效率 (17)3.2.2.3工艺性好 (17)3.2.2.4使用性好 (17)3.2.2.5经济性好 (18)3.2.3对夹具具体的要求 (18)3.2.3.1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18)3.2.3.2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8)3.2.3.3结构工艺性好 (18)3.2.3.4排屑方便 (18)3.2.3.5在机床上安装稳定可靠。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加工工艺流程对飞轮壳的质量和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飞轮壳加工的工艺流程。

首先,在飞轮壳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和模具制造。

设计部门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技术参数绘制出详细的图纸,然后将其交给模具制造部门进行制作模具。

模具制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飞轮壳的加工工艺流程了。

飞轮壳加工的第一步是原材料的选取和切割。

通常情况下,飞轮壳的原材料是铝合金或钢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切割。

接下来是粗加工,通过车床、铣床等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将其初步成型。

然后进行精加工,这一步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精细加工,以保证加工出来的飞轮壳符合要求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在加工过程中,还需要对飞轮壳进行钻孔、攻丝、铣削等工艺操作,以满足飞轮壳的功能需求。

在这些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确保每个加工步骤都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还需要对加工完成的飞轮壳进行检验,包括尺寸检验、表面质量检验、功能性能检验等,确保飞轮壳的质量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飞轮壳的加工工艺流程涉及原材料选取、模具制造、粗加工、精加工、工艺操作和检验等多个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最终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飞轮壳产品。

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是对东风飞轮壳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旨在使飞轮壳具备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东风飞轮壳加工的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准备:需要准备飞轮壳的原材料。

一般情况下,飞轮壳的原材料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或铸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二、铸造或锻造:原材料准备完成后,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选择铸造或锻造工艺。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飞轮壳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成型的飞轮壳;锻造则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塑性变形,使其在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三、精密加工:在铸造或锻造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精密加工。

这个过程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操作,以使飞轮壳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热处理:精密加工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对飞轮壳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可以提高飞轮壳的硬度和强度。

五、表面处理:热处理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表面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喷砂、电镀、喷涂等操作,以改善飞轮壳的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和装饰效果。

六、装配:表面处理完成后,将飞轮壳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包括与曲轴的配合、螺栓的固定等操作,以确保飞轮壳与其他部件的协调工作。

七、检测和调试:装配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检测和调试。

这个过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操作,以确保飞轮壳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八、包装和出厂:对经过检测和调试的飞轮壳进行包装,并按照订单要求进行出厂。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飞轮壳的表面,防止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就是东风飞轮壳加工的工艺流程。

通过原材料准备、铸造或锻造、精密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检测和调试、包装和出厂等一系列操作,可以使飞轮壳具备所需的功能和性能,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发动机飞轮壳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发动机飞轮壳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本论文属于 √摘要本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康明斯发动机飞轮壳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关键的工作任务有两个:一是飞轮壳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二是飞轮壳零件的工装夹具的设计。

对于发动机飞轮壳工艺设计时,首先要做的是对零件进行结构和加工工艺的分析,做了第一步分析以后,根据飞轮壳的生产纲领,材料及其加工要求等来确定毛坯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制造,另外就是基准选择和工艺路线的制定,最后进行机床和刀具的选择,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切削用量等计算与确定。

第二篇夹具设计中,设计了一套车端面、内孔的夹具,首先是定位基准的选择,根据各自工序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定位基准的选择,其次进行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最后进行误差分析。

关键字:飞轮壳康明斯工艺规程定位工装夹具AbstractThe graduate design issue is the process of Cummins Engine flywheel housing and fixture design, two key tasks: First, the flywheel housing parts process planning design; flywheel housing parts fixture design. For the process design of the engine flywheel housing,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structure and process analysis of the parts, the first step, according to the flywheel housing production program, materials and their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rough in the end should be what kind of approach to manufacturing, the other i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ference selection and formulation of the process route, the final choice of machines and tools, allowance, step size and cutting OK. The second fixture design, the design of a car face the inner hole of the jig, the first is the choice of the positioning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ective step to the choice of positioning reference, followed b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utting force and the clamping force, Finally, error analysis.Keywords: Flywheel housing Cummins Positioning Locate Fixture目录摘要 (1)Abstract.................................................................... .. (2)1.绪论1.1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5)1.2国内外概况、预测 (6)2.零件分析2.1飞轮壳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8)2.2 飞轮壳加工方案设计 (8)2.3 飞轮壳的加工特点 (9)2.4 飞轮壳的技术要求分析 (9)3.工艺规程设计3.1确定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11)3.2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11)3.3制定工艺路线 (11)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4.1确定加工余量 (17)4.2确定工序尺寸 (17)5.切削用量及工时的计算工序一粗车端面、内孔 (21)工序二粗铣顶面 (22)工序三钻、扩、铰定位孔 (27)工序四半精车内孔、端面 (30)工序五精车内孔、止口、端面 (35)工序六粗铣悬挂面 (39)工序七精铣顶面 (43)工序八精铣悬挂面 (44)工序九粗镗油封孔、油封孔下台、马达孔 (47)工序十半精镗油封孔、油封孔下台、马达孔 (50)工序十一精镗Φ160mm油封孔下台、精镗马达孔 (53)工序十二扩、铰Φ29.6孔 (55)工序十三钻6-Φ13.5孔 (57)工序十四钻、攻3-M10螺纹和钻、攻2-M8螺纹 (58)工序十六钻Φ23.3孔、攻管螺纹 (64)工序十七钻、攻M18螺纹孔 (65)工序十八钻、攻12-M10螺纹底孔 (68)6.夹具设计6.1 夹具的设计 (70)6.2 零件的定位分析和基准选择 (70)6.3 零件的夹紧分析 (71)6.4 零件的夹紧力和夹紧力计算 (71)6.5 定位误差分析 (73)总结 (74)致谢 (75)参考文献 (76)1 绪论1.1课题来源、目的、意义1.1.1课题的来源本课题将针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发动厂制造车间实际的发动机飞轮壳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Q400-15飞轮壳生产工艺

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Q400-15飞轮壳生产工艺

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Q400-15飞轮壳生产工艺江苏松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刘芹摘要:采用优质废钢,铸态铁素体球化剂及合适的铸造工艺,生产出铸态高韧性铁素体球铁Q400-15飞轮壳获得成功,机体性能完全达到标准,铸件符合客户要求。

关键词:铸态高韧性球墨延伸率飞轮壳我公司专业生产汽车零部件厂家,主要产品有飞轮壳、飞轮、曲轴、连杆等,与一汽、上柴、二汽、重汽、一拖等国内一流公司配套。

材质由HT250到QT900-3,去年我公司刚接到重汽的一个定单,要求给其配套一种铁素体基体的球铁飞轮壳,抗拉强度≥400Mpa,延伸率≥15%,珠光体<10%,球化等级3级。

1.生产条件采用江阴三铸铸造流水线,1410造型机造型两台,树脂自硬砂制芯,1t中频感应电炉1台。

外型采用粘土砂,泥芯采用树脂砂。

2.生产原材料废钢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生铁用济南庚辰Q12,铸态铁素体球化剂,及高效的BaCa孕育剂。

3.化学成分的选择球铁的化学成分影响球铁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

碳:碳能促进镁的吸收,改善球化效果,提高石墨球的圆整度;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减少铸件缩松;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倾向,消除渗碳体,增加铁素体含量。

因为飞轮壳属薄壁件,铸型冷却快,在不产生石墨漂浮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碳量。

C>3.9%硅:硅可明显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倾向,消除渗碳体,增加铁素体量,改善球铁塑性,提高孕育效果。

但是当硅含量增加到一定量以后,基体的脆性会随硅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Si终:2.6-2.9% 锰:锰在铸件中易产生偏析,锰量高易析出渗碳体,降低基体的塑性和韧性。

Mn<0.3%磷:磷量高易形成磷共晶,会降低铸件的塑性、韧性、强度。

P<0.05%硫:在球铁生产中,原铁水的硫量越低越好。

S<0.025%4.熔炼工艺4.1配料我公司采用90%的庚辰Q12和1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4.2熔炼按配料单加料后,在炉内加入0.5%左右的Fe Si 75,以调整原铁液中的Si量:1.6%左右,当铁液温度达到1540℃取样分析化学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轮壳加工工艺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1 绪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平均关税将降到10%,配额将逐步减少,国产化率的鼓励措施将取消,多年来一直受关税和国产化双重保护的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汽车零部件企业属于传统的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企业,讲究的是规模效益,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其生产方式也在向着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化,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实现跨越性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不遗余力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还要不断的更新观念,优化生产组织方式,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全球采购在带给我们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国际上一些着名的汽车、发动机制造商纷纷把目光瞄向中国,他们需要在中国找到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以实现他们的成本削减计划,应对挑战。

以飞轮壳产品为例,从2003年开始,象康明斯、道依茨、卡特彼勒、水星等一些公司己经开始在中国开始寻找供应商,他们在中国都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负责供应商的评价、培训。

目前国内生产飞轮壳的专业厂不是很多,甚至有些发动机厂自己生产飞轮壳,每家厂的产能都没有超过30万件/年。

市场的分散就造成资源的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也就没法在装备上、制造水平进行投入,新工艺、新方法得不到应用,所以产品质量与上述公司的要求普遍有一定的距离。

为此,谁能快速提升产能、水平、质量,谁就能占领国际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对飞轮壳产品而言,在进行新的工艺设计时,必须在遵循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工艺方法,运用高速加工技术、成组技术等先进方法,认识现有工艺中存在的工序分散、设备效率低、夹具多、非有效工时长、质量靠工人个人技术保证等重要缺陷,通过对原有的方法进行优化,最终设计一套能消除夹紧变形,减少无效工时,高质量、低成本的工艺方法。

工艺设计是工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重要纽带。

产品的制造可以采用几种工艺方案,零件加工也可以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的工艺方案。

同样一个产品,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不同的成本。

所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是衡量工艺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2. 零件分析飞轮壳加工方案设计要点对薄壁壳体类零件的加工,由于工件容易变形,且面与孔之间、孔与孔之间、面与面之间经常有尺寸关联要求,所以如何选择定位基准,如何安排工艺顺序就非常关键,所以加工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1.1 基准的选择通常选与发动机合把面和该平面上相距尽可能远的两个孔,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

在国外的加工中也有以毛坯面做定位基准,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全部工序的加工。

(前提是毛坯为高压铸造毛坯,毛坯外型变化不大的情况)2.1.2 粗、精加工的划分由于工件在粗加工后会引起显着变形时,所以常将平面和孔的加工交替进行,在这些表面都粗加工以后,再精加工基准面及其它表面及面上各孔。

(1)粗加工阶段通常先用与离合器结合面定位,粗铣与发动机结合面,然后再以粗铣后的与发动机结合面为基准,粗铣离合器结合面及其他表面,去除毛坯余量。

(2)半精加工阶段通常安排一些半加工工序,将精度和光洁度要求中等的一些表面加工完成,而对于要求高的表面进行半精加工,为以后的精加工做好准备。

(3)精加工阶段通常首先完成定位基准面(发动机结合面)的精铣及面上两销孔的精加工,并以此为精基准完成对精度和光洁度要求高的表面及孔的加工。

2.1.3 次要小表面及孔的加工如螺纹孔,可以在精加工主要表面后进行,一方面加工时对工件变形影响不大,同时废品率也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主要表面出废品后,这些小表面就不必再加工了,从而也不会浪费工时。

但是,如果小表面的加工很容易碰伤主要表面时,就应该把小表面的加工放在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之前。

2.1.4 热处理的安排有些飞轮壳有热处理的要求。

为了消除内应力,需要进行人工时效,所以通常将热处理放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

又如为了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需进行淬火,就要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2.1.5 辅助工序的安排如检验,在零件全部加工完毕后、各加工阶段结束时、关键工序前后,都要适当安排。

其他辅助工序还有清洗、去飞刺、表面处理、气密试验、包装等,也应按其要求排入工艺过程。

飞轮壳的工艺特点飞轮壳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有效联接,通过它的变化,同一型号的发动机可以搭载不同型号的汽车,满足市场需求。

同一系列飞轮壳的与发动机连接面尺寸基本相同,与离合器连接面则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功能孔。

一般,飞轮壳形似盆状,其结构特点是外形尺寸大,最大直径可达600mm,高近300mm。

飞轮壳大多采用灰铸铁铸造毛坯,材料其结构特点是壁厚不均匀,一般处壁厚为6-8mm,最薄处壁厚只有5mm,最大壁厚处却达40mm。

其与发动机及离合器连接的两个面的面积较大,压铸时容易产生变形,且变形量不易控制,所以两个面上的连接孔必须进行机械加工。

飞轮壳的加工特点飞轮壳加工的首要问题是与发动机结合面的平面度。

若平面度不好,则在加工过程中将产生定位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将会在建立基准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出现测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统一的问题。

即使测量与定位基准统一,也会发生零件合格与否的误判;其次是轴孔的加工。

如何保证相互之间位置精度是此工序的关键:另外,对连接用螺栓孔的加工也很关键。

关键点在于如何高效地完成加工。

飞轮壳的技术要求分析为了保证飞轮壳在工作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在其重要表面和孔上均有详尽的技术要求。

首先,两个定位孔是重中之重。

在加工完两个定位孔后的几乎每个工序的定位都要用到这两个定位孔。

因此,它们的位置至关重要。

对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孔径精度达到了H8级,位置精度达到了IT9。

对其的粗糙度要求很高达到了。

其次发动机孔φ92和离合器结合孔φ516也都达到了H8级。

在选择加工规程时要分析机械加工手册上的提供的途径,保证粗糙度和尺寸精度都到达到理想的精度。

同时φ516有缘度要求。

再次发动机结合面和12—M10端面在制定工艺路线时要经常被作为定位基准面,其中12—M10端面对发动机结合面有平行度要求,对φ516孔有垂直度要求。

因此在加工φ516孔时要特别的对待,选择好恰当的加工方法。

最后,对于其他各个空的加工要根据各自的粗糙度和技术要求选择各自的加工方法。

保证其技术要求。

3 工艺规程设计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确定生产纲领N=Qn(1+β)(1+α)N——零件的年产量Q——产品年产量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件数α——备品百分率β——废品百分率N=4000⨯1⨯(1+1%)⨯(1+6%)=4282件/年由《机械制造工艺学》表1-1可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确定毛坯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50,质量约为45kg。

它承载着变速器的质量,起着动力传递支点的作用。

考虑到零件为薄壁类零件,宜变形,且结构复杂,因此应该选用壳膜铸件,以使零件的复杂机构以及精度要求得以保证。

该零件的年产量为4000件,已达大批生产的水平。

最后确定毛坯的具体技术要求为:1.毛坯的精度等级为二级2.不加工表面需涂防锈层3.硬度207-241HBS4.毛坯表面不允许有气孔和砂眼存在5.毛坯形体不准错移6.铸件拔模斜度不大于707.热处理后时效处理制定工艺路线3.3.1 制定工艺路线需要注意的问题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以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低。

拟订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工艺规程过程中的重要的一步。

工艺方案制定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加工质量和效率,而且关系到工人劳动强度,设备投资,车间面积,生产成本等诸多问题。

在制定工艺路线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和粗糙度值要求较低的零件,常将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对于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粗糙度值要求很低的零件,则常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

鉴于本零件最高的粗糙度要求为Ra=μm,精加工就可以达到技术要求,所以零件加工时将各个表面的粗精加工分开进行,将整个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就可以了,不毕设计光整加工。

在分析和研究零件图的基础上,对各表面应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

首先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案必须在保证零件达到图纸要求方面是稳定而可靠的,并在生产率和加工成本方面是最经济合理的;再者决定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同时选择加工方法要考虑到生产类型,即要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问题。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可采用专用的高效率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就采用通用设备、通用工艺装备及一般的加工方法。

这里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以及中批的生产类型而选用通用设备;其次选择加工方法还要考虑本厂(或本车间)的现有设备情况及技术条件。

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企业潜力,发挥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为便于组织生产、安排计划和均衡机床的负荷,常将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序。

划分工序时有两个原则,即工序的集中和工序的分散。

工序集中:将若干个工步集中在一个工序内完成。

采用工序集中可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也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相应地减少工人的数量和机床的占地面积。

但所需要的设备复杂,操作和调整工作也较复杂。

工序分散:工序的数目多,工艺路线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工步少,最大限度的分散是在一个工序内只包括一个简单的工步。

工序分散可以使所得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结构简单、调整容易、操作简单,但专用性强。

工作各表面的加工顺序,一般按照下述原则安排: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基准面加工后其它面加工;先主要表面加工后次要表面加工;先平面加工后孔加工。

根据上述原则,作为精基准的表面应安排在工艺过程开始时加工。

精基准面加工好后,接着对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并穿插进行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然后进行各表面的精加工。

要求高的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一般安排在最后进行,这样可避免已加工表面在运输过程中碰伤,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

为了改善工件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切削性能,在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安排热处理工序。

采用何种热处理工序以及如何安排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的位置,要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决定。

检验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和防止产生废品的重要措施。

在每个工序中,操作者都必须自行检验。

在操作者自检的基础上,在下列场合还要安排独立检验工序:粗加工全部结束后,精加工之前;送往其它车间加工的前后(特别是热处理工序的前后);重要工序的前后;最终加工之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