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耗用A和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10千克,B材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4千克,B材料6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材料1782千克,B材料1717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2元,B材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答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

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

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第六章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1.新成立的某礼品制造企业200×年3月份开始生产营运,试运行一个月来,他们生产的布艺礼品市场销路很好。

月末由生产部门提供:本月5日投产01批甲产品20件,月末完工20件;12日投产02批号乙产品50件,月末完工40件;28日投产03批号甲产品10件,月末没有完工产品。

一年前从某财经学院毕业的小张,已在其他单位的出纳、材料会计岗位上经历磨练,到新单位接手成本会计工作,他认为凭着一年的工作实践,一定能二好成本会计岗位工作。

接到上述资料,他首先确定用何种方法计算成本。

应用学过的知识,他认为本月虽然投产生产01甲、02乙和03甲3个批号的产品,但按品种分实际上就是生产甲、乙两种产品,03批号甲产品月末没有完工,不需要计算成本,只需计算甲产品20件完工成本和乙产品40件完工成本。

于是他决定采用单步法计算成本。

要求:你认为小张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24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产品单价为15元/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00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案例张明是班上的成本会计课程课代表,在一天上讨论课的时候,张明对产品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发表了如下见解:单步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尽管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但基本计算程序、计算原理实际上是一样的,其整个成本计算过程简单地说都只需经过这样两个步骤:① 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给有关产品,并计入各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成本会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科技大学

成本会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科技大学

成本会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各项费用中,计入产品成本的是()答案:制造费用2.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项目是()。

答案:燃料及动力费用3.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

答案:生产费用4.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答案:废品损失;停工损失5.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

答案: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反映和监督;成本预测和决策;成本计划和控制6.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不是指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答案:错7.某一期间的产品成本是指在该期间中为生产此种商品而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之和。

()答案:错8.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和理论上的产品成本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错9.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各行业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

()答案:对10.废品损失虽然不是生产产品所必需的支出,但是可以按规定计入产品成本。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重要的是应该贯彻()。

答案:受益原则2.工业企业为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将发生的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发生费用,在()。

答案: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3.下列项目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答案:车间设备折旧4.费用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

答案:外购动力;外购材料;折旧费5.要素费用中的外购材料费用,可能计入下列成本项目()。

答案: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原材料6.下列项目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有()。

答案:车间机物料消耗;车间辅助工人工资;车间厂房折旧费7.几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属于间接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

()答案:错8.所有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都形成当期的产品成本。

()答案:错9.产品成本计算的过程,也就是各种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划分,最后计入本月各种产品成本,按成本项目反映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过程。

成本会计 期末考试真题 成本会计第六章练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 期末考试真题  成本会计第六章练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答案该机床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Y=205+4.9X2011年生产78000台的总成本=205+4.9×78=587.2(万元)2011年生产78000台的单位成本=587.2÷7.8=75.28(元)2. 某公司2011年生产并销售某产品7,000件,单位售价600元,固定成本总额73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355元。

公司2011年计划达到目标利润1,100,000元。

要求:(1)计算2011年实现的利润。

(2)计算为达到目标利润,各有关因素应分别如何变动。

解:(1)2011年实现的利润=7000×(600-355)-735000=980000(元)(2)要实现1 100 000元的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各因素变动如下:应实现的销量=(1100000+735000)÷245=7490件,增加销售量490件;单价=(1100000+735000)÷7000+355=617.15,单价要提高17.15元;单位成本=600-(1100000+735000)÷7000=337.86,单位变动成本要降低17.14元固定成本=7000×(600-355)-1100000=615000元,固定成本要降低120000元。

要求:(1)计算综合贡献边际率;(2)计算综合保本额;(3)计算每种产品的保本额。

解:(1)(1)计算综合贡献边际率:综合边际贡献率=40%×15%+50%×25%+30%×60%=36.5%或=146000/400000=36.5%(2)综合保本额= 109500/36.5%=300000(元)(3)A品种保本额=300000×15%=45000(元)B品种保本额= 300000×25%=75000(元)C品种保本额= 300000×60%=180000(元)(4)A保本销量=45000/600B保本销量=75000/100C保本销量=180000/804.A企业生产甲产品,假定产销平衡,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600元,增值税率为17%,另外还需交纳10%的消费税。

成本会计第六章测试卷及答案

成本会计第六章测试卷及答案

《成本会计第六章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1. 分类法是按照()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A. 产品品种B. 产品类别C. 产品批别D. 产品步骤2.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目的在于()。

A. 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B. 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C. 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D. 分类计算产品成本3. 对于分类法下某类别产品的总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更多地采用()。

A. 定额比例法B. 约当产量法C. 系数分配法D. 定额成本法4. 采用分类法,按照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时,对于系数的确定方法是()。

A. 选择产量大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系数定为“1”B. 选择产量小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系数定为“1”C. 选择规格适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系数定为“1”D. 自行确定5. 分类法的优点是()。

A. 能准确反映产品成本B. 能加强成本控制C. 能简化成本计算工作D. 能分品种掌握产品成本水平6.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

A. 一种B. 两种C. 两种或两种以上D. 三种7. 联产品分离前的联合成本,在各种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通常有()。

A. 实际产量分配法B. 约当产量分配法C. 系数分配法D. 计划产量分配法8. 副产品的计价方法通常是()。

A. 按主产品成本计价B. 按固定价格计价C. 按销售价格扣除销售税金、销售费用后的余额计价D. 按计划单位成本计价9.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分类的标准一般是()。

A. 产品的品种B. 产品的用途C. 产品的生产工艺D. 产品的性质、结构、所用原材料以及工艺过程10. 下列关于分类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类别B. 分类法可以单独使用C. 分类法需要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D. 分类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11. 在分类法中,按照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练习1: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40购货单位:X公司投产日期:2月份产品名称:A批量:20台完工日期:2月提前完工2台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2306这一做法的优缺点:核算工作简单,但分配结果不甚正确。

练习2:1、第一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20=50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00月末在产品=/*50=5000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40%+20=3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3400 月末在产品=/*32=1280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16750 月末在产品=/*32=1600第一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33500+13400+16750=63650 第一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000+1280+1600=7880第二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13400月末在产品=/*20=800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50%=10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20100 月末在产品=/*10=600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26800 月末在产品=/*10=800第二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3400+20100+26800=60300第二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00+600+800=2200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成本会计第六章练习题答案二、1、归集生产费用原材料费用:980000-64000=916000辅助材料:40000燃料:25000工资及福利费:80000制造费用:5000+60000+6000+2000+24000=97000分配生产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916000÷=654.285辅助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1400=28.5714燃料费用分配率=25000÷1400=17.8571直接人工分配率=80000÷1400=57.1429制造费用分配率=97000÷1400=69.2857每吨铸件的成本=827.17A铸件的成本=1000*827.17=827170每件的单位成本827170÷2000=413.59B铸件的成本=400*827.17=330868每件的单位成本=330868÷500=661.712、分配生产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916000÷=631.7辅助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1450=27.59A铸件的标准产量为:1*1000=1000 废品20B铸件的标准产量=1.2*400=480 废品30*1.2=3合计:1536燃料费用分配率=25000÷1536=16.28直接人工分配率=80000÷1536=52.08制造费用分配率=97000÷1536=63.15A铸件成本:原材料1000*631.72=631720单位成本631720÷2000=315.86辅助材料成本1020*27.59=27590单位成本27590÷2000=13.795燃料1000*16.28=16280单位成本16280÷2000=8.14直接人工成本1000*52.08=52080单位成本52080÷2000=26.04制造费用成本63.15*1000=63150单位成本63150÷2000=31.575A铸件每件的单位成本=351.86+13.80+8.14+26.04+31.58=431.42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练习题1、试判断以下成本费用属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还是混合成本。

第六章 废品、返工品及残料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废品、返工品及残料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废品、返工品及残料一、单项选择题1.正常废品是指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所产生的废品,它是特定的生产流程中不可防止的结果,因此,其本钱〔〕。

A.必须单独核算B.不需要单独核算C.不应计入完工合格品本钱D. 被视为完工合格品本钱的一局部2.在正常有效的生产条件下不应该产生的,应在发现当期作为损失转销的是〔〕。

A.正常废品B.非正常废品C.返工品D.残料3.正常废品率是以〔〕数量为根底计算的,而不是以实际投入的数量为根底计算的。

A.完工合格品B.完工产成品C.实际投入D.期末在产品4. 如果残料的市场价值较高,且存储时间较长,那么,可以采用〔〕法对残料进行会计处理。

A.在生产时冲减本钱B.在生产时确认收入C.在销售时冲减本钱D.在销售时确认收入5. 采用分批法时,如果残料是与所有批次有关的,那么应贷记〔〕账户。

A.根本生产本钱B.营业外支出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6.某种产品发生正常废品后,如果残料不予回收,将会使该种产品〔〕。

A.总本钱增加,单位本钱不变B.总本钱与单位本钱均不变C.总本钱降低,单位本钱增加D.总本钱不变,单位本钱增加7.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应作为〔〕处理。

A.营业费用B.废品损失C.管理费用D.销售损益8.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所有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2005年5月投入原材料432000元,投入生产数量为10000单位,月末完工产品6500单位,其中合格品5500单位,废品1000单位〔全部为正常废品〕,期末在产品3500单位。

假定没有期初在产品。

如果采用不单独计算废品本钱的方法,那么完工产品本钱与月末在产品本钱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元。

A.280800和151200B.280800和168000C.264000和168000D.264000和151200第9题和第10题根据以下资料作出选择。

某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产品本钱,以产品的完工率为30%时为质量检测时间。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练习1: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40购货单位:X公司投产日期:2月份产品名称:A批量:20台完工日期:2月提前完工2台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2306这一做法的优缺点:核算工作简单,但分配结果不甚正确。

练习2:1、第一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20=50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00月末在产品=/*50=5000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40%+20=3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3400月末在产品=/*32=1280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16750 月末在产品=/*32=1600第一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33500+13400+16750=63650 第一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000+1280+1600=7880第二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13400月末在产品=/*20=800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50%=10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20100 月末在产品=/*10=600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26800 月末在产品=/*10=800第二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3400+20100+26800=60300第二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00+600+800=2200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六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工业企业按其生产工艺技术过程的特点,可以分为。

A.简单生产和单步骤生产B.复杂生产和多步骤生产C.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 D.大量大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A.直接法B.顺序法C.代数法D.品种法3.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42 成本会计第六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1:
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X公司投产日期:2月份
产品名称:A 批量:20台完工日期:2月提前完工2台
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元)
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2306(元)
这一做法的优缺点:核算工作简单,但分配结果不甚正确。

练习2:
1、第一生产步骤:
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20=50(件)
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00(元)
月末在产品=(3800+34700)/(335+50)*50=5000(元)
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40%+20=32(件)
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3400(元)
月末在产品=(1450+13230)/(335+32)*32=1280(元)
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850+16500)/(335+32)*335=16750(元)月末在产品=(1850+16500)/(335+32)*32=1600(元)
第一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33500+13400+16750=63650(元)
第一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5000+1280+1600=7880(元)
第二生产步骤:
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件)
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400+12800)/(335+20)*335=13400(元)
月末在产品=(1400+12800)/(335+20)*20=800(元)
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50%=10(件)
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2000+18700)/(335+10)*335=20100(元)月末在产品=(2000+18700)/(335+10)*10=600(元)
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2750+24850)/(335+10)*335=26800(元)月末在产品=(2750+24850)/(335+10)*10=800(元)
第二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3400+20100+26800=60300(元)
第二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800+600+800=2200(元)
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