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word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一、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其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有许多辉煌的时期。

其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两个时期分别处于唐太宗和唐玄宗即位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治清明、民生安定、军事强盛、文化繁荣。

其中,政治清明是贞观之治最为突出的特点,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实行了“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

在贞观之治期间,唐朝创办了太学、翻译了大量的经书、史书、典籍。

在文化繁荣的同时,贞观之治还重视军事强国、统一战争。

唐太宗李世民打过的战役中,以收复长安最为著名,其将领兵蒲田水,与突厥大战而胜。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继位后,国家经济和政治都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稳定的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繁荣富庶、文化辉煌、政治宽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玄宗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在唐玄宗时期,玄宗倡导“以和为贵”,实行“开放政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治国理念,推行新法,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此外,唐玄宗时期还创办了姑苏监狱,以处理治安问题,并从中选拔官员。

在文化方面,唐玄宗时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高峰时期。

唐诗、唐画、唐乐达到了空前的成就。

同时,唐玄宗还十分重视教育,加强了太学和西安的国子监,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财富。

四、开元盛世教案开元盛世教案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冤狱”的代表之一。

教案的主角是太学生李谏、贾公彦等人,他们在“崇儒学、反佛教”的名义下,被唐玄宗定为叛逆分子,致死刑的人数达到几千人。

教案的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唐玄宗崇尚道教、藩镇割据等问题。

然而,教案不仅导致了大量蒙冤者的悲惨命运,也给唐朝的政治局面带来了严重的动荡和危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唐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2.了解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与第三位皇帝唐高宗的开元盛世;3.了解唐朝的驻外使节和对唐朝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唐初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2.唐太宗的贞观之治;3.唐高宗的开元盛世。

三、教学难点1.唐初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对唐朝的影响;2.掌握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式讲授、互动探究、小组讨论、视频播放。

五、教学内容1.唐初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唐朝政治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由皇帝、宰相、地方官员构成。

唐朝是中央集权统一和繁荣的时代。

唐朝时期,社会状况也是较为繁荣的,有许多科技、文学、艺术、商贸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繁荣主要得益于唐朝的政治制度的完善,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2.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实施了以“启民先俟文而后行”的政策,这种政策成为唐朝政治改革的代表,也是唐朝得以保持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贞观之治中,唐太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修建官塔,整顿官僚制度,减轻赋税和加强农民的农耕生产等。

这些措施稳定了唐朝政治和经济局面,使唐朝成为了世界历史上一个文明和富裕的国家。

3.唐高宗的开元盛世唐高宗是唐朝的第三任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改革科举制度,增强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竞争性;开拓丝绸之路,发展国际贸易;推行佛教、道教的宗教改革等,为唐朝开创了一个盛世。

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的文化、艺术、科技、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史称“开元之治”。

4.唐朝的驻外使节唐朝的驻外使节,主要包括洛阳、长安和中原使。

他们担负着维护唐朝外交关系的任务,同时也是传播唐朝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人物。

唐朝的驻外使节与外国的领导人和众多普通百姓建立了友谊和互惠的关系,使唐朝成为世界民族的友好交往的崇高典范。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初中历史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优秀

初中历史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优秀

教学反思一、教学亮点
1、有效地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我深刻领会了课标要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丰富的图、文、音、像的功能特点来辅助教学,使信息技术成为了学生获取资源,展示交流,知识构建的信息平台。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借助信息技术,我把教材知识与学生活动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缺陷
课堂容量较大,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有限。

一节课40分钟,只能追求卓越而无法达到完美。

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握整合后的课程信息量”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不断探索与实践的问题。

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word教案

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word教案

明确中央机构的权限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舞世人报考;进士科逐步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2)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进展农业生产。

(3)在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大了对西域的统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
(多媒体展现武则天的画像,读教材,出示咨询题: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进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③连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进展生产。

2、武则天统治有什么阻碍?“开元盛世”局面的显现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
1、(多媒体展现)史料解读——摘自杜甫的《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②此诗描画了如何样的盛世景象?
2、唐玄宗的治国又有哪些措施?(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2)实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上:进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上:注重文教(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编修经籍。

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什么时期?历史上称什么缘故?开元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政治稳固、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国进入鼎盛时期
目标导学四咨询题总结历史认识:。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秀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秀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内容】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了解武则天及玄宗的治国政策和唐朝盛世局面的繁荣景象;理解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引导学生归纳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宗、玄宗治国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对武则天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盛世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展示图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水平。

通过对唐朝繁盛局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唐朝盛世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客观评价武则天【课时安排】1课时(2)否定方面但是武则天心狠手辣,滥杀无辜,重用酷吏,崇尚佛教,主张土地兼并,大搞阴谋诡计。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

(过渡句)武则天死后,唐朝经历了几年的动荡,712年,李隆基即位,他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效仿贞观之治,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二)、开元盛世1、请大家阅读教材,归纳出唐玄宗实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①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生产。

采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②政治方面:积极纳谏、选贤用能、减轻刑法、倡导节俭。

2、接下来,请大家回顾唐太宗的治国政策,比较太宗与玄宗治国政策的相同之处,看看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相同点:选贤用能、积极纳谏、减轻刑法、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结果形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

(过渡句)唐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中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那么这种盛世局面的形成是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呢?阅读教材归纳要点比较分析太宗与玄宗治国政策分析唐朝盛世局面形成的过程1、“戏说”武则天2、归纳武则天的功过是非三、开元盛世1、归纳唐玄宗实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2、太宗和玄宗治国政策的相同点3、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时期的繁荣与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详细内容可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但对于复杂的史实和观点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也逐渐增强,可以通过问题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外交成就,认识唐朝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发展的重要时期,增强对唐朝历史的认同和自豪感,培养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追求和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外交成就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2.学生对于复杂历史事件和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准备教材和相关的历史参考书籍,以便进行深入的教学和研究。

2.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PPT 等,以便进行生动的教学展示和讲解。

3.教学设施: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施,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演示和讲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备课人:审核人:使用人:备课时间:使用时间: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史料证实: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结合课本和材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及唐朝前期的政策与唐朝走向强盛的关系。

时空观念:依据时序,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太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展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自主合作学习精讲点拨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即唐高祖。

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起第一次“玄武门之变”。

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原因:主观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四合作学习探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唐朝是如何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626年,李世民即位,改年号贞观,(唐太宗)。

2.(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的画像,读教材,出示问题:(1)“贞观之治”形成原因是什么?唐太宗吸取隋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贞观时期推行革新的措施有哪些?(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权限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世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2)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在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
(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的画像,读教材,出示问题: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武则天统治有什么影响?“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
1、(多媒体展示)史料解读——摘自杜甫的《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