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合集下载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
进行干扰试验。
• 当鲎试剂、供试品的处方、生产工艺改变或试验环境中发生了任何有可能影响试验结 果的变化时,须重新进行干扰试验。
• 检查法
• (1 )凝胶限度试验
• 按表 2 制备溶液 A、B、C 和 D。使用稀释 倍数不超过 MVD 并且已经排除干扰的供试 品溶液来制备溶液 A 和 B。按鲎试剂灵敏 度复核试验项下操作。
• 释倍数小于 MVD 而溶液 A 出现不符合规定时, 需将供试 品稀释至 MVD 重新实验,再对结果进行判断。
结束
• 谢谢大家,共同讨论吧。。。。。。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
• 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 生的细菌内毒素, 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 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 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 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 种方法进行试验。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 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试验结果为准。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 外源性内毒素。
• 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250℃、30 分钟以 上)去除,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 素检查的适宜方法。若使用塑料器具,如微孔 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 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 稀释或在水性溶 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必要时,可调 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 pH 值,一般 供试品溶液和鲎试剂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 在 ~8.0 的范围内为宜,可使用适宜的酸、
• 只有当溶液 A 和阴性对照溶液 D 的所有平行管都为阴性,并且系列溶液 C • 的结果符合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要求时,试验方为有效。当系列溶液 B 的结 • 果符合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要求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无干扰作用。其他 • 情况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存在干扰作用。 若供试品溶液在小于 MVD 的稀释 • 倍数下对试验有干扰,应将供试品溶液进行不超过 MVD 的进一步稀释,再重复 • 干扰试验。 • 可通过对供试品进行更大倍数的稀释或通过其他适宜的方法 (如过滤、 中和、 • 透析或加热处理等)排除干扰。为确保所选择的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排除干扰且不 • 会使内毒素失去活性, 要使用预先添加了标准内毒素再经过处理的供试品溶液进 • 行干扰试验。 • 当进行新药的内毒素检查试验前, 或无内毒素检查项的品种建立内毒素检查法时,须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试验结果为准。

本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内毒素的污染。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1EU与1个内毒素国际单位(IU)相当。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B和C溶液的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B和C溶液的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用于凝胶法)或0.005EU/ml(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

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250℃、30分钟以上)去除,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

若使用塑料器皿,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具。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

必要时,可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一般供试品溶液和鲎试剂混合后溶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为宜,可使用适宜的酸、碱溶液或缓冲溶液调节pH值。

酸或碱溶液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制。

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内毒素限值的确定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一般以EU/ml、EU/mg或EU/U(活性单位)表示;K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注射剂K=5EU/(k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kg·h),鞘内用注射剂K=0.2EU/(kg·h);M为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l/(kg·h)、mg/(kg·h)或U/(kg·h)表示,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人体表面积按1.62㎡计算。

细菌内毒素检查

细菌内毒素检查

细菌内毒素检查细菌内毒素检查1、实验原理2、实验试剂3、试验器具4、检查方法概述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6、内毒素限值的确定7、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确定8、鲎试剂灵敏度复核9、干扰试验10、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1、实验原理:利用鲎试剂与微量内毒素产生凝聚反应的现象,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

2、实验试剂:①鲎试剂:从海洋无脊椎动物“鲎”的蓝色血液中提取的变形细胞溶解物,经低温冷冻干燥精制的生物制剂。

鲎试剂的生物活性以其能检出细菌内毒素的最低有效浓度表示,即鲎试剂的灵敏度,单位为EU/ml。

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②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得到的内毒素,用于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和标定,仲裁鲎试剂灵敏度。

③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④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指内毒素含量少于0.015EU/ml(用于凝胶法)或0.005 EU/ml (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的灭菌注射用水。

3、实验器具:刻度吸管、凝聚管(10×75mm)、三角瓶、小试管(10×100mm)、试管架、洗耳球、封口膜或金属试管帽、时钟、脱脂棉、吸水纸、剪刀砂轮。

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250℃,30分钟以上)去除,塑料用具应选用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目前多为无热源的一次性用品)。

4、检验方法概述①凝胶法:限量法、半限量法②光度测定法:浊度法(终点浊度法和动态浊度法)、显色基质法(终点浊度法和动态浊度法)凝胶法:最简单、经济、应用广泛、中国药典的“仲裁”方法,对干扰相对不敏感,较光度测定法不灵敏。

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取制成供试品溶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 简述1.1 本规范适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试验结果为准。

1.2 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1.2.1 药典中有规定的,按供试品各论中规定限值;1.2.2 尚无标准规定的,按以下公式确定供试品内毒素限值: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EU/U表示。

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 g•h)表示。

其中注射剂,K=5EU/(k 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 /(k g•h);鞘内用注射剂,K=0.2EU/(k g•h)。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1/(k g•h)、mg/(k g•h)、U/(k g•h)表示。

药品人用最大剂量可参阅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和《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著作,中国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小于l小时的按l小时计。

若供试品按体表面积给药,供试品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量乘以0.027即可转换为每千克体重计量[即M=(最大给药剂量/(m2·h)×1.62m2)/60kg]。

1.3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确定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按下式计算:MVD=CL/λ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C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当L以EU/ml表示时,C等于1.0ml/m1;当L的单位以EU/mg或EU/U表示时,C为供试品制备成溶液后的浓度,单位为mg/m1或U/m1。

作业指导书指导书编号TYFDC-SOP-FF-07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第2页共18页第二版批准李忠华初审吴雅凝起草吴雅凝λ在凝胶法中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在光度测定法中为所使用的标准曲线中的最低内毒素浓度。

如供试品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原料药,则MVD取1,可计算供试品的最小有效稀释浓度C:λ/L。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当前您正浏览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2000版较95版药典修改要点
• 新增加三个定义 • 1.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 2.鲎试剂灵敏度 • 3.反应终点浓度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其他增加内容
• 前言: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用途增加了复核鲎试 剂灵敏度。
• 试验准备:增加了试验所和器皿应确证无干扰细 菌内毒素的检查。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建议
七、由药典会制定两法转换申报程序
• 总之为使2000年版药典能有较多的品种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必须抓紧时间, 充分利用这个良好机遇,做好品种汇总申 报和审批工作。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 论药品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检查 限值的确定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考察主要收获 五.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1.鲎试剂灵敏度复核的目的不是考察灵敏度是否准确, 而且考察操作是否准确,以及工作标准品是否准确 。
• 2. 0.1ml规格的鲎试剂的生产与使用应与国际接轨。 • 3.对供试品进行常规检查时,阳性对照对4个浓度,
至少有两个浓度,即2λ和0.25λ。同时供试品阳性对 照不可缺少。每个浓度平等做两管。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考察主要收获 二.内毒素标准品的管理
• 1.美国FDA负责管理内毒素国家标准品 (EC系列)和鲎试剂参考品,政府免费提供 内毒素国家标准品和鲎试剂参考品给鲎试 剂生产厂家用于灵敏度标定。
• 2.工作标准品(CSE)由厂家自行生产和发 放,政府不核发有关执照。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981的特点

药典三部 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药典三部 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得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得限量就是否符合规定得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与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与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试验结果为准。

本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内毒素得污染。

细菌内毒素得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1EU与1个内毒素国际单位(IU)相当、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得效价,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B 与C溶液得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B与C溶液得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 /ml(用于凝胶法)或0、005EU/ml(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试验所用得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得外源性内毒素、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250℃、30分钟以上)去除,也可采用其她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得适宜方法。

若使用塑料器皿,如微孔板与与微量加样器配套得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得器具。

供试品溶液得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必要时,可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得pH值,一般供试品溶液与鲎试剂混合后溶液得pH值在6。

0~8、0得范围内为宜,可使用适宜得酸、碱溶液或缓冲溶液调节pH值。

酸或碱溶液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得容器中配制。

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与干扰因子。

内毒素限值得确定药品、生物制品得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L=K/M式中L为供试品得细菌内毒素限值,一般以EU/ml、EU/mg或EU/U(活性单位)表示;K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得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注射剂K=5 EU/(k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

细菌内毒素检查供试品干扰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供试品干扰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原辅料、成品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 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L)的确定1.1 按供试品标准规定限值。

1.2 尚无标准规定的供试品内毒素限值,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

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EU/U表示。

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

以EU/㎏/hr表示。

注射剂,K=5EU/㎏/hr,其中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hr,鞘内用药品,K=0.02EU/㎏/hr。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以ml/kg/hr、mg/kg/hr、U/kg/hr 表示,中国人按人均体重60kg计算,注射时间小于1小时,按1小时计。

2.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计算:MVD=C·L/λ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λ为测试用鲎试剂的灵敏度标示值,C表示供试品的浓度,或供试品复溶所得溶液的浓度。

当L以EU/ml表示时C为1.0ml/ml,当L以EU/mg或EU/u表示时,C为mg/ml或u/ml。

如需计算供试品的测试浓度C,可设MVD为1。

3. 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3.1取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NSE)或内毒素工作标准品(WSE)一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再用砂轮在瓶颈上部轻轻划痕,75%酒精棉球擦拭后启开,防止玻璃屑落入瓶内。

3.2按标准品使用说明书用移液管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溶解其内容物,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严。

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然后制备成所需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即2.0λ、1.0λ、0.5λ、0.25λ(λ为所复核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秒。

若为NSE,可按其使用说明书将其稀释至规定浓度后分装并保存4. 含供试品的内毒素溶液的制备4.1 根据供试品的限值(L)和使用鲎试剂的灵敏度(λ)计算供试品测试浓度(C)或MVD。

4.2 将供试品稀释,其稀释倍数不应MVD,并通过预试验确定正式试验供试品测试浓度。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_1)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_1)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摘要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细菌内毒素的限值。

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产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通过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和供试品干扰试验确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细菌内毒素限值。

结果: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内毒素限值L≤0.07EU/mg、L≤0.06EU/mg、L≤0.05EU/mg、L≤0.04EU/mg时相应MVC均不干扰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L≤0.03EU/mg时,相应MVC干扰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

结论: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确定本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0.05EU/mg。

关键词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鲎试剂;细菌内毒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为广谱抗生素哌拉西林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钠以有效成分比4:1组成的复方抗生素,由日本大鹏(Taiho)与富山(Toyama)公司共同开发。

其有效成分为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

USP28版规定哌拉西林的内毒素限值L≤0.07 EU/mg,他唑巴坦的国家标准规定他唑巴坦的内毒素限值L≤0.05 EU/mg。

同时,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公布“中国药典2005年版(2006年增补本)”规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细菌内毒素”项将“…每0.9mg哌拉西林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10EU” 修订为“…每1mg哌拉西林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5EU”。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初步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的内毒素限值设为L≤0.05 EU/mg,并对L≤0.06EU/mg、L≤0.05 EU/mg、L≤0.04 EU/mg、L≤0.03 EU/mg系列限值进行研究,最终确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的细菌内毒素限值。

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对3批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情况进行了考察,为该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论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 100050王思理张国来蔡彤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 100061王平张莜红中国药典2000年版已经正式出版,并将于2000年7月1日正式执行。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及附件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法(动态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均被列入新版药典。

指导原则中对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有非常明确清楚的规定:"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L=K/M式中 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EU/u表示。

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r)表示。

注射剂,K=5EU/(kg·hr);其中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 EU/(kg·hr);鞘内用注射剂,K=0.02 EU/(kg·hr)。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以ml/ (kg·hr)、mg/(kg·hr)、u/(kg·hr)表示,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小于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按人用剂量计算L值时,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生产和临床用药实际作必要调整。

应该说,今后国内对细菌内毒素限值(L)的确定可以统一了。

然而,从目前发表的文章和笔者审核的成果报告等都发现在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时对关键性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的确定尚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问题是对"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作了如下的解释:其一、把最大剂量解释成"热原检查法剂量"。

例如:"注射用硝普钠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注射用硝普钠的内毒素限值(L):根据药品内毒素限值的计算方法,K=5.0EU/Kg,注射用硝普钠热原检查剂量M=1mg/KgL=K/M=(5.0EU/Kg)/(1mg/Kg)=5EU/mg。

显然,我们不能把热原检查剂量当作人用最大剂量。

查阅美国药典24版(2000)规定的硝普钠和注射用硝普钠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均为0.05EU/μg。

本例比美国严了10倍左右。

其二、把最大剂量解释成"每小时的人用量的f倍"。

例如:"无热原剂量者,按以下公式计算:L=K/(fM)f为安全系数,一般为3-10(因为热原检查建立一般为临床一次用量的3-10倍)。

例如,中国药典规定硫酸镁注射液每小时的人用量为25mg/Kg,按公式计算其细菌内毒素限值为:L=K/(fM)= (5.0EU/Kg)/(4×25mg/Kg)=0.05EU/mg。

显然,人用每公斤每小时最大剂量在本例中就应使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每小时的人用量,而不是它的4倍。

其三、把最大剂量解释成"热原剂量或人用最大剂量。

上述解释似乎对了一半即"人用最大剂量",但是在实际计算时,又提出:"L值按下式确定:L=K/(fM)式中,f为安全系数,一般为3-10(因为热原检查剂量一般为临床一次用量的3-10倍)。

例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其热原检查剂量M=1ml/Kg(浓度Co=100mg/ml),或M=100mg/Kg。

L=K/M=(5.0EU/Kg)/(1mg/Kg)=5EU/mg。

或 (5.0EU/Kg)/(100mg/Kg)=0.05EU/mg。

显然,本例所说人用最大剂量实际上也是热原检查剂量。

查阅美国药典24版(2000)规定的头孢哌酮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限值L=0.2EU/mg。

本例比美国严了4倍左右,造成4倍的差异笔者认为是由于f=4倍所致。

其四、把最大剂量解释成"求低不求高。

即按上述计算得到某种药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后,再查阅有关资料如美国药典等,与美国药典比较,哪个低(严),那么就以严的为准。

笔者认为科学地合理地确定细菌内毒素限值不仅对我国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至关重要,对保证被检药品的安全使用也十分重要。

而且它还直接关系到判断药品合格与否,影响药品能否出厂,同时与国际贸易和对外技术交流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此我们将中国药典2000年版已经规定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的69个品种列表,并将查阅美国药典24版规定的限值作对比(表一)。

笔者认为虽然同一品种,由于中国和美国的人用最大剂量有所不同以及人体重60Kg与70Kg的差异,因此限值的差异是必然的。

但是,同品种限值相差f倍是不合理的,值得引起重视的。

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对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已经很明确,对自己负责管制的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限值的重新审核是非常必要的。

表一页码品名内毒素限值(CP 2000)内毒素限值(USP 2000)117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 0.5 EU/mg Fe 0.5Eu/mgFe158 甲硝唑注射液0.35 EU/ml 0.35EU/ml160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0.5 EU/ml *173 头孢曲松钠0.2 EU/mg 0.2Eu/mg174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0.2 EU/mg 0.2Eu/mg178 头孢呋辛钠0.1 EU/mg 0.1Eu/mg179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1 EU/mg 0.1Eu/mg182 头孢拉定0.2 EU/mg 0.2 Eu/mg185 注射用头孢拉定0.2 EU/mg 0.2 Eu/mg279 两性霉素B 5.0 EU/1000单位*280 注射用两性霉素B 5.0 EU/1000单位0.9 EU/1000单位(鞘内注射) 5.0Eu/mg313 邻碘[131I]马尿酸钠注射液 15 EU/ml 175EU/V355 青霉素钠0.01 EU/1000单位0.01 EU/单位356 注射用青霉素钠 0.01 EU/1000单位 0.01 EU/单位356 青霉素钾0.01 EU/1000单位 0.01 EU/单位357 注射用青霉素钾0.01 EU/1000单位0.01 EU/单位411 乳糖酸红霉素 0.17 EU/1000单位 1.0 Eu/mg412 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0.17 EU/1000单位 1.0 Eu/mg428 注射用水 0.25 EU/ml 0.25 EU/ml428 灭菌注射用水0.25 EU/ml 0.25 EU/ml429 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 75EU/瓶 *430 注射用亚锡依替菲宁 75EU/瓶 *430 注射用亚锡植酸钠75EU/瓶 *431 注射用亚锡喷替酸75EU/瓶 *432 注射用亚锡焦磷酸钠 75EU/瓶 *432 注射用亚锡聚合白蛋白 75EU/瓶 *434 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 25 EU/mg 10.0EU/单位464 枸橼酸镓[67Ga]注射液 15 EU/ml 175EU/V494 重组人生长激素 5 EU/mg *496 重组人生长激素溶液 5 EU/mg *496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5 EU/mg *497 重组人胰岛素10 EU/mg 10EU/mg498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80 EU/100单位 80 EU/100单位499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2.5 EU/单位 2.5 EU/单位516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0.5 EU/ml *547 盐酸大观霉素0.09 EU/1000单位 0.09EU/mg548 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0.09 EU/1000单位0.09EU/mg629 盐酸林可霉素0.5 EU/mg 0.5EU/mg631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0.5EU/mg 0.5EU/mg697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0.5 EU/ml *733 中性胰岛素注射液 0.8 EU/单位*733 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0.8 EU/单位2.5EU/单位741 胶体磷[32P]酸铬注射液15 EU/ml 175EU/V742 高三尖衫酯碱注射液 25 EU/mg *742 高锝[99mTc]酸钠注射液 7.5 EU/ml 175EU/V771 铬[51Cr]酸钠注射液 40 EU/ml 175EU/V793 维生素C注射液 2.5 EU/ml 1.2EU/mg816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0.5 EU/ml 10.0 EU/g816 葡萄糖注射液 0.5 EU/ml 0.5EU/ml(5%)10.0EU/ml(5~70%)大于10%的注射液要稀释至10%863 硫酸西梭米星0.5 EU/1000单位 0.5864 硫酸西梭米星注射液0.5 EU/1000单位0.5866 硫酸庆大霉素0.5 EU/1000单位 1.7EU/mg868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0.5 EU/1000单位1.7EU/mg878 硫酸奈替米星 1.25 EU/1000单位 1.25EU/mg879 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 1.25 EU/1000单位 1.25EU/mg 904 氯化亚铊[201Tl]注射液50 EU/ml *907 氯化钠注射液 0.5EU/ml 0.5EU/ml(0.5-0.9%)3.6EU/ml(3.0-24.3%)944 普鲁卡因青霉素0.01 EU/100单位 0.01EU/单位945 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0.01 EU/100单位0.01EU/单位975 锝[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15 EU/ml 175EU/V 976 锝[99mTc]依替菲宁注射液 15EU/ml * 976 锝[99mTc]植酸盐注射液15EU/ml *977 锝[99mTc]喷替酸盐注射液 15EU/ml 175EU/V977 锝[99mTc]焦磷酸钠注射液15EU/ml 175EU/V978 锝[99mTc]聚合白蛋白注射液 15EU/ml 175EU/V 1008 缩宫素注射液 2.5 EU/单位 35.7 EU/单位1040 磺苄西林钠 0.05 EU/1000单位 *1040 注射用磺苄西林钠 0.05 EU/1000单位 * 1072 磷[32P]酸钠注射液 15 EU/ml 175EU/V* 代表美国药典中无此药,或此药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