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演讲人:王美玉
谢谢
由于 C F R P明显减重以及在使用中不会因疲劳或 腐蚀受损,大大减少了油耗和排放,燃油的经济性比 其直接竞争机型低1 3%左右,降低了运营成本,每 英里成本比目前效率最高的飞机低 15%~20% , 成 为第1个每位乘客每百公里耗油少于3 L的远程客机。 2)波音公司的B787飞机,又称为“ 梦想客机” ,除 了采用新型的发动机和创新的流线型机翼设计外, 在 其主体结构( 包括机翼和机身) 上大量采用先进的复 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 B787的用量高达 50% 。
2、先进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
先进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应用3 0多年来, 已经从最 初的非承力构件发展到应用于次承力和主承力构件, 如 垂直尾翼、 水平安定面、 方向舵、 前机身和机翼蒙皮等。 1)欧洲的 A400M 属于新一代大 型军用运输机, 在材料应用技术上有了新的飞跃, 主 要表现为先进复合材料占结构质量的3 5%~4 0% 。 在 A400M 运输机上,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复合材料 机翼, 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机翼结构质量比例高达8 5% , 开创了使用复合材料为主要材料制造大型运输机机翼的先 例。
一些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较好的雷达传输和介电 透射特性,当雷达波透射到这些树脂基复合材料时,不 容易形成爬行的电磁波, 因此也被用做隐身材料。
3、在固体火箭上的应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当今各种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计 算结果表明, 固体火箭一、 二、 三级发动机结构质量每 减轻1kg, 导弹射程相应地增加 0.6、3、16km 左右, 所 以对壳体特别是末级发动机壳体进行结构减重是战略导弹 总体设计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而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技术 途径之一就是采用先进的材料。 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将大大减轻火箭和导弹的惰性质 量, 既减轻发射质量,又可节省发射费用或携带更重的 弹头或增加有效射程和落点精度。20世纪60年代初,开 始采用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壳体取代钢壳, 如美国的 潜地导弹“ 北极星 A-3 ” 发动机玻璃钢壳体质量比“ A -1” 的合金钢减轻了60% ,成本降低了66% 。
先进复合材料创新应用 国家 措施

先进复合材料创新应用在国家层面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为了推动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国家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以下是国家在先进复合材料创新应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1. 政策支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和税收优惠等。
通过政策支持,国家鼓励企业加大对复合材料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
2. 资金投入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科研项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3. 研发机构建设国家加大对复合材料研发机构的建设力度,鼓励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4. 产学研合作国家倡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加快技术推广和产业化进程。
5. 标准体系建设国家积极推动复合材料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复合材料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标准化管理,推动先进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6. 国际合作交流国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复合材料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国际市场和技术合作渠道。
7. 创新人才培养国家加大对复合材料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设立复合材料专业,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一批懂得复合材料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8. 智能制造国家提出了“我国制造2025”战略,着力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在复合材料行业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复合材料产业向高端价值链方向发展。
9. 市场拓展国家鼓励企业加大对先进复合材料市场的开拓力度,促进复合材料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上就是国家在先进复合材料创新应用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这些举措的实施将为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重要支持,推动我国在全球复合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应用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纤维铺放、树脂浸润和热处理等环 节。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步骤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纤维铺放:此步骤是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环节之一。纤维的 排列方向、密度和厚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铺放过程中需采用专门 的设备和工艺,确保纤维分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引言: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因其具有 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轻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 器材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这种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液体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因此, 研究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液体成型工艺及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航天领域,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火箭箭体、卫星平台等关 键部位。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使得它在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等部位。 其高强度、耐腐蚀和轻质等优点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同时也可以提高 汽车的安全性。
四、结论
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纤维浸润:将碳纤维或其它纤维浸入环氧树脂中,使其充分浸润。
2、固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环氧树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固态复合 材料。
3、后处理:对固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切割、打磨、钻孔等后处理,以满足 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后处理:对固化后的复合材 料进行切割、打磨、钻孔等后处 理
三、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 用研究进展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这些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手段将复合材料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其中,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以得到更优异性质或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状复合材料和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等。
在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中,主要的方法包括:
1. 压缩成型:将复合材料放入模具中,通过外部力作用使其成型。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规则形状的产品,如板材、棒材等。
2. 注塑成型:将复合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后,通过注射机将其注入模具中,冷却后成型。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产品,如壳体、零件等。
3. 叠层成型:将预浸料或干预浸料的纤维层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或自动化的机械压力系统将其热固化成型。
该方法适用于大型、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制品。
4. 旋压成型:将预浸纤维绕在模具的表面,然后通过加热和压缩使其固化成型。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复杂形状的产品制造。
5. 真空吸塑成型:将预先加热的塑料片放置在模具上,然后通过真空吸取空气使其紧贴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
该方法适用于薄壁、透明或有特殊形状的产品。
这些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大幅提高产品的强度、刚度和耐用性。
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

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
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成形加工的技术。
金属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增强材料(如纤维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能。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成分,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形加工相对困难。
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粉末冶金成形技术:通过将金属粉末与增强材料混合,然后经过高温和高压的成形过程,使其熔合并固化成型。
这种成形技术适用于复杂形状和大尺寸的金属复合材料制品。
2. 金属复合材料锻造技术:利用锻机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锻造成型。
锻造可以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形状,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3. 金属复合材料挤压技术:通过在金属复合材料中施加高压,使其通过模具的通道流动并成形。
挤压成形技术适用于长条形的金属复合材料制品。
4. 金属复合材料注射成型技术:利用注射机将金属复合材料融化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注射成型技术可以制造出高精度和复杂形状的金属复合材料制品。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制造出更高性能、更复杂的金属复合材料制品,满足不同领域对于材料强度和耐热性能的要求。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1、连续玄武岩纤维:与CF、PPTA、超高分子量PE纤维,中国重点发展的四大高新技术纤维。
连续玄武岩的主要特点:a)、优异的力学性能,使用温度(-269~700o C)拉伸强度4840MPa;b)、稳定的化学性能(尤其抗碱);c)、突出的耐高温性能d)、良好的介电性能e)、其它性能:与树脂复合增强、过滤净化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应用领域:建筑、消防及环境保护、石油工业、航空及汽车制造(车身、抗腐蚀部件、绝热、隔声、及车箱内饰、摩擦材料)、能源动力,电子工业、造船工业、交通运输2、低压片状模塑料(SMC)研究意义:在低压下成型降低模具与设备投资、生产大件不用安装大吨位的压力机、一个压力机多人模具、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低、溢料少。
SMC原材料:树脂糊(基体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材料)a)、不饱合聚脂树脂b)、填料:细度、油吸附量、触变性c)、GF:水分及浸润济含量、切割性与分散性、浸渍性、短切纤维长度与含量d)、其它组分与填加剂:交联剂、引发剂、阻聚剂、增粥剂、低收缩添加剂低压SMC生产与成型工艺a)、树脂糊的制备和上糊操作b)、粗纱的切割和沉降c)、粗纱的浸渍和SMC收卷d)、熟化及存放低压SMC的应用与发展前影a)、汽车工业中的应用b)、在铁路车辆中的应用c)、在建筑住宅方面的应用d)、在电气领域中的应用3、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肖军4、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研究a)、提高绝缘性b)、提高耐温热性c)、提高阻燃性能d)、增韧增强5、聚合物复合材料列车构件a)、优异的使用性能b)、性能可设计性c)、材料与构件或器件的一致性国外列车大型复合材料构件车体、转向架构件、制动材料6、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汽车用材:车门内装饰、司机用杂物箱、货车车箱低板、座位靠背、还可以用于仪表板、座椅扶手、杂件箱、后搁物架、车顶内衬、遮阳板、座椅架、行李仓装饰板、NVH指标降噪、减震、提高乘坐舒适度。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一、概述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以树脂为基体,并掺入一定量的增强材料,通过复合工艺制备而成。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热、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发展历程2.1 早期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开始研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优化。
最早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是通过手工层叠或浸渍法制备的,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限制了该材料的进一步应用。
2.2 工艺改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开发了更高效、更稳定的制备工艺,如压缩成型、注射成型和浸渍成型等。
这些新的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优势3.1 轻质高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轻质增强材料与高性能树脂基体组成,具有较低的密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相比传统金属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更高,能够大幅减少结构的自重。
3.2 耐热耐腐蚀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
同时,树脂基复合材料也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酸、碱等腐蚀物质的侵蚀,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3.3 界面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经过改性处理后,能够提升材料的性能。
界面改性可以增加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的黏合力,减少界面的剥离和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
3.4 结构多样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结构形式,满足复杂工程结构的要求。
通过改变增强材料的形状、层数和取向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精确调控。
四、应用领域4.1 航空航天由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在飞机制造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减轻飞机自重,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运载能力。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导弹、卫星等宇航器件的制造,提高整体性能。
先进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
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创新和突破。
本文将对先进复合材料的特点、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先进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磨损、抗冲击等优点。
其中,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典型的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具有价格低廉、绝缘性能好、易加工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风力发电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它们可以大幅减轻
飞机的重量,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同时还能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
在汽车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复合材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例如,纳米复合材料的出现将会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使其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另外,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也将成为一个热点,它可以解决传统复合材料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先进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它将会对各行
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期待着先进复合材料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的复合预浸纱(5码起订)薄膜粘合材料:BMS5-101(AF163-2K),BMS5-129等。
核心接合剂/泡沫粘合剂:BMS5-90,BMS5-139,环氧树脂和聚脂石墨:BMS8-168,BMS8-212,纤维和单向带。
纤维B:BMS8-219,BMS8-129,纤维管/密封复合材料粘合管:BMS5-89(EC3960,BR127)燃料电池密封剂:PR1422B2 或PR1422B1/2(MIL-S-8802)抗腐蚀密封剂:PS870B2 或PSB870B1/2防腐复合材料:BMS3-27(Mastionx6856K)真空包装/加工材料送气/抽吸帆布:4盎司和10盎司闪光带:硅制和非硅制特氟纶带:压力敏感型玻璃纤维带:宽度范围50英寸至60英寸密封带/包装带:“胶带”松解薄膜:FEP(打孔型和非打孔型)松解纤维:特氟纶外包裹玻璃纤维(多孔渗水型和非多孔渗水型)真空包装带:尼龙(V字折叠型,管型,平板型)干性材料(纤维)石墨:BMS9-8,AH370-5H玻璃纤维:BMS9-3纤维B:纤维B49复合修复设备:热补仪:威奇技术HB1单层环带,HB2双层环带,危险环境。
电热毯:电压标准110—220伏,现货,接受订货热(电)偶适应器:BAC5621,带测试报告证明真空附件:泵,量规,管线,软管接头,吸气探针预填装铝:(填充物为BAC5555和BAC5514-589)尺寸为:48英寸*48英寸按平方尺出售起订量为3平方尺可以以绝缘材料包装,也可以不以绝缘材料包装标准厚度:0.012英寸—0.032英寸保存期限:按保存说明可保存60个月所有材料的运输都严格按照美国军方的加工标准可接受定货人造树脂补充剂/粉末微型气球:玻璃和酚醛塑料CAB-O-SIL:熏制硅土磨细的玻璃纤维蜂窝状中心[芯轴](接受小额定单)非金属性蜂窝状中心[芯轴]:BMS8-124,MIL-C-7438 其他材料:铝箔:BMS8-289铝网:BMS8-336,轻度击打后可以压成铝箔减低噪音/密封带:BMS8-283TY1硅胶带死亡三厘米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6日 20:30) 字幕—— 2004年3月解放军某部训练场二零零四年三月,解放军某部战士正在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
战士卢刚是个刚刚入伍四个月的新兵,在这之前,模拟投掷训练他已经参加过好几次了。
可是今天一枚沉甸甸的真手榴弹拿在手里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卢刚按照教官武军的指导,把手榴弹拉环套在右手小指上,拉开导火索,用力把手榴弹扔出去的一瞬间,意外发生了!突然袭来的死亡离他还不到3厘米。
炮弹、手榴弹的破片形状不规则,边缘非常锋利,对于士兵的伤害最大!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在战场上来说伤亡率最高,就是说什么武器致伤、致亡最高呢?就是炮弹,真正直射弹打死的人和炮弹相比的话,它们的比例基本是九比一的关系,大部分都是炮弹破片引起的。
实弹训练的六七型手榴弹,从拉动导火索到爆炸,只有短短的七秒钟,爆炸半径七米之内全在杀伤范围。
卢刚和身边的教官武军正处在手榴弹爆炸的核心!随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声巨响,烟雾散去,两个人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按规定,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钢盔是战士与教官必须带的,同时还要穿上防弹衣。
可是卢刚和武军就在爆炸的中心,突然袭来的死亡离他们太近了!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真正意义上的防弹衣来说,作为部队来说我们主要重点考虑的是什么?是防弹片,这个直射弹这块考虑的呢?不像咱们大家想的那样,你们看电视啊、看电影啊,拿枪嘟……一扫;哒……一扫,扫死一片;一瞄打死一个。
真正在战场上就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只不过是这样比较直观,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打死的。
但是真正在战场来说这样死的人大约不到十分之一,而炮弹炸死的人它占的这个比例要超过百分之九十,是这样一个比例。
就在手榴弹爆炸的瞬间,武军大喊一声扑过去抓住卢刚,翻到身后两米远的避弹坑里,把他掩在了身下,爆炸结束后,武军和卢刚都站了起来。
采访:解放军教官武军:作为我们首先是检查一下身体,抚摩一下身体,感觉到没问题,确确实实没问题,而后组织下一步的训练.。
可是,随后一个突然的发现,却让武军吓了一跳!采访:解放军教官武军:整个训练结束之后,回到宿舍把防弹背心一脱,看到有两个被破片破的两个孔,当时我就感觉到:确实有一些后怕!有了这个防弹背心,有了一些安全措施,确实避免了很多的训练伤。
如果没有防弹衣,飞射的弹片会给武军和卢刚造成致命的伤害!武军穿的防弹衣是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自主研制的。
前后都可以加上两厘米厚的防弹钢板,钢板后面的软体材料是用具有高强度、高柔韧性的纰绎纤维制成,质地比较柔软,穿在身上非常轻便灵活。
采访:材料专家张先生:高强高磨聚乙烯—纰绎这个材料,它最大的优点是耐火性强,能保存时间长,一般的可以,你像织成的布,可以保存十五年。
因为这个高强高磨聚乙烯纤维,它是惰性物质,不容易跟其它物质起反应。
那么这个材料它比重轻,比重小于一,可以浮在水面上。
早在冷兵器时代,战场拼杀的兵将们,就已经穿上了保护自己的装备,金属的头盔、厚重的铠甲、坚硬的盾牌都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敌人的刀剑。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一般的情况下,从一般的规律来说:就是矛发展的比较快,盾呢,发展的比较慢。
那么当时在冷兵器时代呢,他那个时候主要是防箭,射的那个弓箭,主要是防这个。
因此呢,他穿的这个铠甲呢,用牛皮啊,多数是用牛皮来做的。
那么后来随着金属的出现呢,他们曾经也出现过呢,就是大家说的索子甲。
什么样呢?就是用铁环,一环一环扣起来的,穿上这个背心,一般箭就射不进去,刀砍砍不进去。
我现在穿的是古代大将的铠甲,您看这身行头,再看这皮子上的金属叶片,还有这头盔!怎么样?绝对够威风吧?像一个威风八面的一个大将军吧?但要说是皇帝穿的,材料就更厉害了,这上面的金属叶片都要缀满金银珠宝啊!但是说实话:我穿这身衣服没觉得太舒服!这身行头太沉了,这都有上百斤的分量了,想一想古代他要再加上手里的武器,分量就可想而知了。
古代的大将们都什么体格啊?这么重还能打仗吗?随着武器的演变,战争的升级,传统的冷兵器很快被不断发展的火器所取代。
厚重的铠甲不但严重影响了士兵的战斗灵活性,而且在战壕或其它环境里隐蔽都很不方便,笨重的铠甲被淘汰出了战场。
一九五零年六月,战火覆盖的远东朝鲜半岛。
于晓光当时还是一名年轻的战地记者,已经发黄的文稿记录了当年战场上许多惊心的故事。
其中有个叫李长征的战士,让人始终也不能忘记。
采访:抗美援朝战地记者于晓光:给他任务那时候,主要是要侦察敌人阵地的情况,敌人哪地方是火力点啊,哪地方是敌人的薄弱环节啊,我们进攻的时候好知道从哪里进攻,去了解敌人这些情况。
傍晚十分,李长征和几个战士隐藏在离敌军阵地不远的草丛里,李长征的眼睛盯着不远处树林里的一个人影,准星里是个正在查线的美国兵。
采访:抗美援朝战地记者于晓光:李长征这个人啊,他在这之前就有点名气了,枪打得好。
他家里,原来家里父亲是打猎的,打猎他父亲就带着他,很小就练枪法。
所以参加部队呢,大家都知道他枪法很好。
李长征用的是日式“三八大盖”步枪,有效射程是五百米,美国兵正在射程之内。
这对李长征的枪法来讲是毫无问题的。
采访:抗美援朝战地记者于晓光:也不知道谁啊,有个战士就把敌人吃剩的一个罐头盒子,黑夜也看不见,就碰了一下子。
这个罐头盒子“哗啦……哗啦”顺着山坡往下滚,就惊动了通讯兵。
李长征当即扣动扳机,美国兵倒下了,他和战友们冲了过去。
这时候,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打中的美国兵不但没有死,反而爬起来开枪还击,枪声引来了其他的美军,密集的子弹和炮弹像冰雹似的砸了过来,敌人的火力非常猛烈,李长征他们只能赶紧撤退。
李长征心里怎么也不明白!“明明打倒了!难道那个家伙有刀枪不入的本事?”这件事一直堵在他的心里,直到后来谜底才被揭开!挡住子弹的并不是那个美国兵,而是一种志愿军战士们从没见过的东西!一战后期,机枪和火炮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猛烈的轰炸造成士兵大量死伤。
一次战斗中,有个法国士兵慌乱里,随手把身边的铁锅扣到了头上。
战斗过后,士兵发现扣在头上的铁锅竟然嵌着一枚弹片,铁锅救了他的命。
这件事被来视察的一位法国将军知道了,慌乱中扣在头上的“铁帽子”,成为了战场上钢盔的原型。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这个头盔的出现呢,对于减少战场的死亡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那就是说在战场上死亡,基本上就是头部中弹和胸腹部中弹。
不论是枪弹还是弹片,死亡率是最高的,战场的死亡率是最高的。
但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靠一顶钢盔是无法抵挡密集的子弹和炮弹爆炸的,难道就没有更全面的战场保护装备了吗?于是,防弹衣就成为了各国军事专家的研究重点。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头盔的出现也就呼唤躯干部、胸腹部的防护,呼唤有这样一个防护装备的出现,这样有效的保护士兵的生命。
头盔的出现和发展带动了防弹衣的出现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开始重点研制防弹衣,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军方的面前:用来固定防弹钢板的面料很容易破损。
另外,弹片的巨大震荡和冲击力,同样会让人体内脏器官受到致命的伤害。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我们有的时候试它那个软体的呢,防弹衣它这个后面,我们在这个防弹衣后面放的一层是橡皮泥,子弹它打上以后,在橡皮泥上的凹陷啊,打上橡皮泥的凹陷可以达到四公分。
所以你想:四公分深!子弹打进四公分深,一些要害的脏器,它也会被打破的。
巨大的冲击力,能让防护钢板后的橡皮泥凹陷四厘米,这样的伤害将会使得士兵丧失战斗力。
一九四零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尼龙纤维,被做成丝袜、渔网、船帆等各种用品,随着尼龙广泛的应用,专家们研制出有良好韧性和耐磨性的新型尼龙。
这种新材料闯入了军方的视线.军方发现:尼龙的高强度特性使其不但可以经受钢板的摩擦。
而且,用多层尼龙制成厚厚的衬里,作为防弹钢板与身体之间缓冲层,可以较好消除身体被子弹和炮弹碎片击中所遭受的振荡和冲击。
采访:美国杜邦公司专家任先生:一个是金属材料,一个是合成的纺织材料。
这个东西当中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重量,就是说用了合成材料以后,特别是尼龙被发明以后呢,重量呢就一件防弹衣,重量就可以大大减低。
然后呢,还有一个柔软性,因为大家也知道:假如说穿着一件纯钢板作的防弹衣呢,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情,尼龙呢的确从这个方面来说,是引进了一个比较大的材料革命。
朝鲜战场上,四十四万美军士兵投入了战斗,其中五万名士兵配备了防弹衣。
特种钢板和尼龙结合制作的防弹背心,首次被大规模的开始在战场上使用。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那么防弹衣真正大规模使用呢,应该是在朝鲜战场,美国他们用的是比较多的,那么他们减少的伤亡率是相当高的。
而我们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呢,没有钢盔,没有防弹衣,我们相对来说伤亡率要远远的比他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