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1章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

• 数字化信息(digitalization information,)
– 借助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将各种出版物中的原始信息,如语言、图像、 文字、符号、数据、表格等全部变成二进制编 码,形成可以在网上流动的信息资源。
-
9
信息管理课件
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 数据:离散、互不关联的客观事实,孤立的文 字、数据和符号,缺乏关联和目的性-ຫໍສະໝຸດ 25信息组织的目标功能
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有效减除或减少杂乱无关 信息的干扰,使信息特征得到充分显示
准确控制信息流的流速与方向,使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 式传递给适当的人。
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即根据用户需要设立各种检索点,
构建利用渠道,建立用户和资源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提高信息产品质量、价值。通过描述、揭示、存储、排序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的研究,如分类、编目法 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等。
3、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技术研究,如元数据、搜索引擎等。
-
5
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
❖ 教材:信息组织/(美)Taylor,A.G.著,张素芳等译.——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参考书: 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信息组织/周宁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组织学/张帆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段明莲 沈正华编著.——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
15
Knowledge Hierarchy
Knowledge
3 Levels
• Expertise • Know-How • Skills
信息组织知识

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信息组织?(理解)信息组织: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
2、信息组织的发展阶段——按组织对象划分(理解)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献组织阶段、信息组织阶段、知识组织阶段文献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传统文献实体,不涉及文献内容本身。
信息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从广度上,以纸质信息为中心转向以电子媒介信息为中心;从深度上,除了对文献实体进行组织,还要深入信息内容。
知识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从显性知识扩展到隐性知识。
知识组织直接给用户提供直观的、可操作的系统化知识。
不再局限于利用片面的信息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对用户的需求系统分析,向用户提供全面、完善的解决方案。
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补充):清册职能时期查检职能时期组织职能时期3、网络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掌握)①文件方式•一般用于局域网内的非结构化信息组织。
•优点:通过FTP协议进行传输,简单方便•缺点:以文件为单位共享和传输信息会使网络负载越来越大②自由文本方式•主要用于全文数据库的组织•对非结构化的文本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的方式•能够完整地反映出一次文献的全貌•通过计算机自动进行文献信息的处理和组织,支持全文检索。
③数据库方式•一般用于结构化/规范化信息组织。
•优点:最小存取单位是字段,从而大大降低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载。
•缺点:对非结构化信息处理难度大•数据库方式是当前普遍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④主页方式•网页一般通过HTML语言规则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类型的信息集合在一起。
⑤超文本方式⑥主题树方式•主题树方式是一种可供检索和查询的等级式主题目录。
它以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搜集信息,然后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
•主题树方式不太适合大型的综合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系统,而较适合专题指引库的建立。
⑦搜索引擎方式⑧指引库方式• 指引库,也称导航库。
信息组织

【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a是按照主题内容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
b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资源的
c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
d往往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
进行资源组织 建立分类检索工具 分类统计 兼容工具
【2】什么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其特点和不足是什么?
b按照其使用是否进行控制,受控主题法 、 非控主题法
c按照其使用时组配的先后,先组式、 后组式主题法
【2】. 概要说明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范畴索引
范畴索引亦称分类索引,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析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作用:a提供从内容角度查词的途径,便于从分类角度查找与某一范畴相关的叙词b可以作为概略分类的依据,类分信息资源,编制分类检索工具c有助于提高词汇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b建立参照。。。指明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之外其他联系,参照方法使内容之间有密切联系并被分散的类目揭示出来,加强这些类目之间的联系;
c设置选择类目。。。即在主题内容按不同方式处理时,指明可供选项技的不同处理办法供选择使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根据需要灵活以灵活方式组织相关资源,增加分类体秒的灵活性;
词索引
是一种以词族以款目单元,按照款目词的字顺排列,供从等级关系角度查找叙词的索引,亦称等级索引
作用:a改善标引和检索的效果b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c可通过等级关系限定词义
轮排索引
是将词表中的叙词按词素的字顺排列,使含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是一种以词素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a增加检索入口b帮助使用者选择最适于适用的叙词c发现语词之间的联系,进行此间关系处理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最终完整版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第一章信息组织引论1、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
组织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检索信息、利用信息。
2、信息组织的诞生与发展:(1)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1)清册职能时期2)查检职能时期3)组织职能时期(2)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1)文献组织阶段2)信息组织阶段3)知识组织阶段3、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P8)1)系统论a)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耗散结构理论a)一种自组织结构b)系统内各组成部分有强烈的相互作用c)相互影响、制约,与环境发生交互d)使自身保持稳定,动态有序的活结构3)协同论a)海尔曼·哈克4、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P9)1)语言学a)一种符号系统(形式和内容)b)词(词组)词形、发音、语义、语用2)逻辑学a)形式逻辑b)数理逻辑c)辩证逻辑3)知识分类学a)信息资源的知识分类b)知识分类体系(图书馆图书分类)5、自动分类标引(P15):是指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赋予其分类标识,以描述文献主题内容的活动。
分为:1)自动归类自动归类是指先分析待分类对象中的特征,将其与各种类别中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再将待分类对象归入特征最近的一类并赋予其相应的分类号。
自动归类根据使用的技术通常分为基于词的自动分类(词典法)和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分类(知识法)。
2)自动聚类自动聚类是指从待分类对象中提取特征,再将提取的全部特征进行比较并按一定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对象定为一类,设法使各类中包含的对象大体相等。
一般是在语词共现的基础上,通过词频统计和相似性比较加以聚类的。
6、自动主题标引技术(P16):自动主题标引是指由计算机自动确定语词标识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过程,包括1)自动抽词标引:是指直接从原文中抽取词或者短语作为标引词来描述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第一节、信息组织的必要性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有序化并以适当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信息资源:通常指一切以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只是比较而言,更侧重于对新型媒体形式的强调。
(可以是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也可以是网络上的电子资源)4. 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有什么关系?(1)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和有序化信息系统之后,才能准确有效查找相关信息资源;(2)信息检索则是信息组织出发点与归宿,用户的检索需要是组织信息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信息组织的形式和检索途径1.文献组织的基本排列方式:一般有两种基本排列方式,其一为:(固定排列法)和(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
)(固定排列法,如档案、博物馆的收藏、光盘、录音带、缩微品。
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如图书、期刊等)2.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
3. 按照标识特征,检索工具可以分哪两种基本类型?(1)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形式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以信息资源形式特征为标识检索途径。
常见的信息资源形式特征有责任者名(即作者和与资源形成相关的人或机构,如译者、改编者、修订者等)、题名、机构名、标准书号、专利号、文献登录号(或顺序号)等。
(2)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4.按照系统中所用的标识是否进行控制,检索工具可以分为(受控检索系统)与(自然语言检索系统)。
5.按照系统中标识组配的特点,检索系统可以分为(先组式和后组式两种)。
6.检索工具还可以按照采用的形式,分为卡片式、书本式、缩微式、电子方式等。
第三节.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和研究内容1. 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
信息组织原理信息组织概述

•信息组织>>>第2章 信息组织概述
30
2.4 信息组织旳原则与条件
❖2.4.1 信息组织旳原则与目旳 ❖1.信息组织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原则性原则 ❖(3) 系统性原则 ❖(4) 目旳性原则 ❖(5) 精确性原则 ❖(6) 当代化原则
•信息组织>>>第2章 信息组织概述
31
2.4 信息组织旳原则与条件
2.2 信息组织要素
❖2.2.3 规范 ❖1.描述规范 ❖(1)描述项目规范:如题名、责任者、出
版社、关键词等
❖(2)描述文字规范:采用旳文字 ❖(3)描述级别规范:详略程度 ❖(4)描述格式规范:多种描述项目旳顺序、
描述旳标识、描述项目旳体现形式等
•信息组织>>>第2章 信息组织概述
21
2.2 信息组织要素
5
2.1 信息组织旳内涵、特征与内容
❖2.1.1 信息组织旳内涵
❖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就是 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利用合适旳工具 和措施,根据一定旳原则或规则,对其进 行加工整顿,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 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旳 体现效能和利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 求旳过程和活动。
9
2.1 信息组织旳内涵、特征与内容 ❖2.1.3 信息组织旳内容 ❖1.按信息组织旳活动类型分
信息选择
信息分析
信息描述与揭示
信息存贮
马费成教授以为
•信息组织>>>第2章 信息组织概述
10
2.1 信息组织旳内涵、特征与内容 ❖2.1.3 信息组织旳内容 ❖1.按信息组织旳活动类型分
信息源外表特征旳描述
信息组织第1章pptPPT

提供原文工具
第五部分:信息组织的自然语言方法(11章)
推荐书目
1《信息组织》马张华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信息组织》周 宁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信息组织概论》冷伏海主编,科学版社,2003 5《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曹树金,罗春 荣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 5《情报语言学基础》张琪玉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 6 《汉语叙词标引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 (GB13190—91)
信息组织划分标准
信息组织类型
零次信息源 # 一次信息源
按对信息源加工程度分
按开发的信息组织 产品不同
按专业领域分
二次信息源 三次信息源 索引类检索工具 综述类检索工具 # 汇编类检索工具 述评类检索工具 预测类检索工具 …… 经济 法律 医学
……
按地区分 北京 郑州
……
上海
… …
信息组织划分标准
第一章
主要内容:
本章对信息组 织以及与信息组织有 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做 一分析,并简要评析 信息组织中几种重要 的组织方式与方法。
引论
本章重点:
信息组织的概念与职能 信息组织类型 信息组织处理方式
章节介绍
第一节 信息组织的概念与职能
第二节 第三节 信息组织的类型 信息组织的方式方法
第一节
信息组织的概念与职能
四信息组织的常见类型表 1--2 信息组织划分标准 信息组织类型 按信息组织的对象分 信息资源组织 检索工具组织# # 目录 # 网络搜索引擎 # 按检索工具的类型分 索引 # 数据库 # 图书检索系统 论文检索系统 #
按检索对象的类型分 新闻检索系统 专利检索系统 图像检索系统 网络资源检索 系统 … … 会议检索系统 标准检索系统 档案检索系统 档案馆藏品检索系 统 ……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doc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信息组织概述1.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英特网及其他网络获取的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
2.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包括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一种序化或整序。
即依据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流转,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存取、利用以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3.信息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4.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只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符号论与编码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科学分类和目录学等。
5.信息组织的内容:广义的信息组织内容包括信息搜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标引、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
狭义的信息组织包括信息标引、信息描述、信息排序。
6.信息组织的功能:1.揭示、描述、报道、信息特征的整序功能。
2.再现、重组信息单元联系的增值优化功能。
3.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功能4.方便、有效提供用户利用目标功能。
7.信息资源种类:体裁、文献、实物、网络四种8.信息标引:依据一定的标引规则,在对信息资源内容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信息资源属性的检索标识过程。
9.信息标引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主体分析和转换标识。
10.信息标引类型:按照信息标引所用的检索语言可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按照使用标引设备,可分为手工标引、自动标引和机助标引。
11.分类标引:依据特定的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信息资源内容的学科属性赋予分类检索标识,揭示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
12.文献分类标引:是依据本单位所采用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及其他显著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的揭示和组织文献的方法。
内容包括:编制文献分类表、进行分类标引、建立分类检索体系和检索工具。
13.主题标引:是指对信息进行主题分析,依据特定的主题法和主题标引规则,直接用主题语言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信息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传统信息检索需求的主要类型:
文献检索: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
二、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传统信息检索需求的主要类型:
数据检索:以数值或图表形式表示的数据为检索对象的信 息检索。
二、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传统信息检索需求的主要类型:
一、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
1.信息描述 就是文献的描述性编目,或称著录
元数据是对网络信息的特征描述,都柏林核心元数据15个 元素,见书7页。
一、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
2.信息标引 就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充分而有效地予以揭示。
一、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
3.信息系统组织 就是把经描述和标引的信息实体和信息记录组织成
事实检索:以文献中抽取的事项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
二、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现在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音乐、新闻、视频、游戏、博客等
结论二: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需要信息组织
二、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三、信息检索机制的变化
在检索系统中,把检索提问的描述变成检索词的逻辑组合, 把文献信息的描述变成一系列标引词,然后进行检索词与 标引词的相似性运算,从而检索出命中文00
1000
100
10 1665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t 1666普赖斯曲线
一、信息组织环境
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 ——以太网的发明者,揭示网络价值的秘密: “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的使用者的平方成正比”。 -------含义:上网者越多,资源成几何增长。 -----中国网民增长迅速,截至2009 年12月,我国网民
规模已达3.84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 28.9%——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一、信息组织环境
信息污染严重:
有害信息 冗余信息 虚假信息 过时信息 垃圾信息
结论:信息环境需要对信息进行有条理组织
二、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信息检索需求的主要类型:
文献检索 冗余信息 虚假信息 过时信息 垃圾信息
结论四、信息检索工具的变化需要各类信息组织
五、信息检索技术的进步
按照信息存储的载体和实现查找的技术手段,信息检索可 以分为手工检索、机械检索、光电检索、计算机检索。 手工检索——人工分类——计算机检索,有一个发展过程。
结论五、信息检索技术的进步需要信息新的组织方式
二、信息组织的方法体系
主要内容: 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方法 信息组织手段
——《情报科学》2001年10期
一、信息组织环境
信息增长规律:
20世纪60年代,普赖斯D.Price——科学计量学奠基人和情 报科学创始人之一,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提出“指数增长规律”:
文献增长与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如果用F(t)表示 时刻t的文献量,则指数定律可表达为: F(t)=aebt a为统计初始时刻的文献量,b为持续增长率,e=2.718
三、知识组织的新时代
1.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的新时代
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指的是人類社會進入以無形資產做為 創造財富的主要工具,而一個社會的知識存量與知識創新 能力就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來源,這是我們為何 將之稱為「知識經濟時代」。雖然有人用不同的名稱,如 「新經濟」、「後資本主義」、「資訊經濟」等來描述這 樣的趨勢,但基本上大家對於驅動下一世紀經濟發展主要 動力來源的觀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知識存量與創新能 力」——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劉常勇
二、信息组织方法
语法信息: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 组织法等 语义信息: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 是语用信息:效用特征为依据组织方法,权值、概率等。
二、信息组织方法
二、信息组织方法
3.常用信息组织方法: 分类组织法 主题组织法 集成组织法
三、信息组织手段
1.人工组织 2.自动组织
四、信息检索工具的变化
按照物质载体形式和种类分为:书本型、卡片型、微缩型、 磁性材料和光盘型检索工具
四、信息检索工具的变化
按照检索工具的数据检索机制,可将网络检索工分为检索 型、目录型和混合型检索工具。 按照检索工具的数据内容,可将检索工具分为综合型、专 题型和特殊型检索工具。 通常意义分为单独型检索工具和集合型检索工具 按照数字资源类型,可将检索工具分为万维网检索工具和 非万维网检索工具
一个有序的系统
一、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
二、信息组织方法
1.按组织对象分:文献实体组织与信息内容组织 文献实体组织对象是文献,指印刷型出版物。对它
组织建立排架系统。 信息内容组织是对文本信息、图形等解释内容特征的
信息组织方式
二、信息组织方法
二、信息组织方法
2.按信息组织的层次分: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和 语用信息组织 主体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变化及外在形式, 由此获得的信息是语法信息。 主体具有理解力,能够领悟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 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成为语义信息。 主体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 效用,由此获得的信息是语用信息。 三者之合为全信息 主体所感知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方式的形式(称为语法信 息)、含义(称为语义信息)和效用(称为语用信息)
三、信息检索机制的变化
命令式、菜单式检索机制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自然语 言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等新的检索。
结论三、检索机制的变化需要信息组织的变化
四、信息检索工具的变化
检索工具是指用以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信息线索的工具。 按照加工文献和处理信息的手段分为:手工检索工具、机 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信息组织
主要内容
➢ 信息组织环境 ➢ 信息组织方法体系 ➢ 知识组织的新时代
一、信息组织环境
1.信息空间的信息环境 信息爆炸:《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庞洛庞蒂提出
《信息烟尘(Data Smog) ——在信息爆炸中求 生存(Surviving the information glut)》 戴维·申克/著 David Shenk (黄锫坚 朱付元 何芷江 /译 ) 信息烟尘定律集 1.信息,曾经稀缺,并被当成鱼子酱来珍惜;但它现 在却跟土豆一样充足,被视作理所当然。
一、信息组织环境
信息爆炸:
据专家估计,全球每年大约产生100万份发明专利,450 万篇科技文献,1.2亿册各类出版物以及数以亿计的公私机 构文件资料。
——《电子出版》1995年11期 据资料统计 :美国每天有五、六千篇科技文献发表 ,每周世 界有 1 0多亿条信息公布 ,每三个月 internet网上的信息 就会翻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