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说百病崇百药

合集下载

邪淫危害严重必须改正前言

邪淫危害严重必须改正前言

邪淫危害严重必须改正前言
邪淫危害严重必须改正(前言)PART1前言
由于时代的演变一日千里,社会的风气却每况愈下。

人们崇尚物质功利的追逐,导致道德式微,精神空泛,色欲之风更加弥漫。

不但许多青少年因此误伤性命,断送前程。

而且家庭破散与社会秽乱的情况,也愈趋严重。

倘若再不加以拯救,个人、家人及社会,均必将深受其害。

随着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到来,邪淫色情更加严重——色情短信、色情QQ群、色情影片、色情图片、色情网站等等不可胜数。

再次提醒所有人:一定把握好个人分寸,一定做到不浏览网络色情信息(包括手机色情信息)!不过这是最难做到的,不过请大家一定要做到。

我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好好看看,一定早日戒除邪淫。

麻烦大家一个事情:如果您收到了这个资料,请转发给你认识的所有朋友,越多越好,感谢!
PART2目录。

试论道教戒律建设的发展历程

试论道教戒律建设的发展历程

试论道教戒律建设的发展历程*导读:道教戒律建设,是道教教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道门自身建设和提高信仰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戒律从信仰的角度,可以最大限道教戒律建设,是道教教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道门自身建设和提高信仰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戒律从信仰的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道教教义、道教经籍、道教科仪、道教活动场所、道士和道教组织等宗教要素的神圣、尊严和崇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肯定道教的信仰与价值,肯定道教的神圣性,进而肯定道教徒的信仰追求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戒律也可以极力维系道门内部的严肃性、清静性和纯洁性,有助于逐步实现道教徒的人生理想,从而切实体现道教的真正价值。

因此,历代道教徒都十分重视道教的戒律建设。

本文将以传统道教戒律建设为视角,对传统道教戒律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一些考察和研究,希望对当代道教戒律的建设有所启迪和借鉴。

一、早期道教的戒律建设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随着太平道和正一盟威道的出现,它标志着早期道教正式形成。

这里所说的早期道教主要指道教创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道教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创教阶段,并逐步走向了成熟期。

早期道教,就已经开始注意和重视道教的戒律建设。

这一时期的道教戒律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道教戒律的雏形期;二是早期道教戒律的正式形成期;三是早期道教戒律的发展期。

(一)早期道教戒律的雏形道教初创时,正一盟威道就规定了一些内部的组织纪律,名曰科律。

《太平经》中大多为道诫,《老子想尔注》则更重道戒,认为戒为渊,道犹水,人犹鱼,强调无戒则道不存,无戒则人不存。

《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及注引《典略》等称: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①等。

虽然,这些都还不是正式的道教戒律,但是却已经形成了早期道教戒律的雏形。

根据朱越利先生等研究认为:原始道教已有戒律。

太上老君养生诀

太上老君养生诀
太上老君养生诀
上士修之全真延命,中士修之无诸灾咎,下士修之免身枉横,愚者轻之早殒性命。
老君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肢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能治其身,亦如明君能理国焉。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则国亡,气竭即身谢。
不要久坐、久行、久看、久听。不能勉强吃东西,不饿去吃就伤脾;不能勉强去喝,不渴而喝水就胃胀。身体要经常劳动,吃饭只宜半饱。劳动不能筋疲力尽,进餐不应超过半饱。冬天到了早上不要空腹,夏天来了晚上不要饱餐。早起不要在鸡叫之前,晚起不要在日出之后。
心地清澄,精神内守,元神就居守在他的本位,气机内返安定则邪秽之物不能侵扰身体。心怀欺诈元神悲哀,行为好争长胜短,元神哭泣!随便侮辱别人会减短阳寿,杀害生灵一定短命。做一件好事,魂神喜悦,做一恶事魄神欢欣。常以宽宏平安自处,恬静自守则形神安静。长生簿上会写上他的名字,死亡簿上会削减他的过错。养生的奥妙全在这里面。
太上真性,延年益寿,中士修持没有各种灾祸,下士修持可免身遭不测横祸,愚昧之人轻视就早送性命。
老君说:一个人的身体,好比一个国家的设施,胸腹部设置就象宫殿,肢体就象郊外,骨节分段好比百官,肌肉间的缝隙好比四通八达的道路。神好比君主,血好比臣下,气好比民众,能保养好身体,也就象贤明的君主能治理国家,怜恤他的臣民就使他的国家安宁,爱惜自己的气就能保全他的身体。民众衰弊则国家必然灭亡,气若枯竭身体自会死去。
是故至人上士,当施医于未病之前,不追于既败之后。故知生难保而易丧,气难清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安社稷,制嗜欲可以保性命。
且夫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去此六者,则修生之道无不成耳。若此六者不除,盖未见其益,虽心希妙理,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短促,盖损于其本而妄求其末,深可诫哉。

中小学常用座右铭500条-名人名言00H

中小学常用座右铭500条-名人名言00H

中小学常用座右铭1、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2、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3、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因为有梦,所以奋不顾身。

4、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5、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6、我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雷厉风行。

光知道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运用。

光有意愿还不够;我们还要付诸行动。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7、我们会成为我们想做的人。

——厄尔·南丁格尔(Earl Nightingale)8、在你所处的位置,用你所有的资源,做你力所能及的事。

——西奥多·罗斯福9、要想让你的孩子成为成功的人,秘诀不在于你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是你教会孩子为他们自己做什么。

——安·兰德斯(Ann Landers)10、人在得意时需沉得住傲气,在失意时则要忍得住火气。

11、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12、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

13、如果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朋友,追求才是愈合你伤口最好的良药。

14、路灯经过一夜的努力,才无愧地领受第一缕晨光的抚慰。

15、观念的新旧,意味着能否接受新生事物。

16、金钱没有高贵,低贱之分。

金钱在高尚人的手中,就会变得高尚;金钱在庸俗人手中,就会变得低级庸俗。

17、机会就像小偷,来的时候无影无踪,走的时候损失惨重。

18、人生三大致命伤:埋头苦干一成不变;努力结果无法积累;上一代努力下一代无法继承。

19、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人生真实,人生诚挚。

20、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21、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

——美国社会学家T·戴伊22、管理就是做好无数小的细节工作。

——国际战略管理顾问林正大23、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24、爱是不知足的。

有了幸福,还想极乐园;有了极乐园,还想天堂。

道教生命哲学的特性

道教生命哲学的特性
!. "
并发展为一套宗教的生命哲学。 这种生命哲学不 “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 仅要 , 而且要获得生命 的永恒。 人类自然生命的长生不死是道教解决人 生问题的终极途径,这在道教中体现为“神仙不 企图突破死 死。” 神仙学从人的生命冲动出发,
!0"
亡局限,将自我生命从死亡的现实中超拔飞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这说明, 人 恣意极情, 不知自惜, 故虚损生也。
在生命旅途中, 是否发挥自我主体能动性, 其结果 大不一样, 发挥得好, 生命便放射出耀眼光芒; 发 “养 挥不好, 生命便淡然无光, 过早陨落。 可以说, 性延命” 四个字, 即已充分体现了道教生命哲学的 主体性。 在生命问题上, 宋元兴起的内丹学虽然一反 道教内传统的肉体成仙说, 但对生命主体性还是 《悟真篇》 “人人本 予以高度强调的。 张伯端的 说: 《悟真篇》 有长生药, 自是迷徒枉摆抛。” 在 看来, “长生药” 只要修炼自己本有的 , 内丹成就, 便可 “一粒灵丹吞入腹, 自主生命之机,正如其所说:
江西社会科学
!""#$ %
道教生命哲学的特性
!李 刚
本文论述了道教生命哲学的三大特性—— — 主体性、 实证性和超越性, 认为其建立了我命在我、 神仙可学、 心作主宰的主体论, 注重运用和实证, 主张超越生死的对立, 以获生命的永恒。 ! 关键词 " 道教; 生命哲学; 特性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1())1* / 李刚 - ($%0 — / , 男, 山西汾阳人, 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四川成都

“致幻::随葬大麻及道教经典中的致幻药物

“致幻::随葬大麻及道教经典中的致幻药物

“致幻::随葬大麻及道教经典中的致幻药物洋海古墓群位于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西北、火焰山南麓的戈壁沙漠地带,总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距今约2800年。

2003年3月,新疆文物考古部门对鄯善县洋海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2013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洋海古墓”系列考古纪录片,系统地为我们展示了洋海古墓群的发掘出土情况。

其规模壮观,意义重大,为我们了解古代洋诲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标本。

《复活的萨满》一集谈到,洋海古墓90号的萨满墓葬中发现了随葬的大麻叶子和大麻籽。

片中认为,大麻具有止痛、抗痉挛与松弛肌肉等麻醉作用。

萨满是萨满教的代表和化身,是巫师。

古代巫医不分,萨满也兼为族人治病疗伤,大麻是作为麻醉止痛药使用的,也就是说,大麻是给病人用的。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

我们认为,大麻之于萨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致幻”。

大麻叶子含有四氢大麻酚,能刺激人的神经。

吸食大麻,可以令人兴奋,产生幻觉,导致意识错乱和行为失控。

纪录片中也提到了大麻“可以令人兴奋”,因此,吸食大麻在古代某些地区曾经是一种日常行为。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记载了公元前450年游历黑海时的见闻:“赛西亚人将大麻种子投入烧红的石头上,大麻种子马上冒起烟,并释放出水蒸气。

他们沐浴这种水蒸气,没有任何一种希腊式蒸气浴能够与之媲美。

这些赛西亚人兴奋起来,发出快乐的呼喊。

”又如,1929年,苏联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的巴泽雷克墓地,也发现过随葬的大麻(公元前500年)。

然而,从洋海古墓出土的文物来看,找不到任何证据说明洋海人日常吸食大麻。

因此纪录片认为,吸食大麻不是洋海人的日常行为,而是身份地位特殊如萨满者的特权。

但片中并没有说明萨满本人为何要吸食能够“致幻”的大麻。

“致幻”之于萨满巫师究竟有何意义?我们认为,萨满利用大麻的致幻作用来“通神”,沟通阴阳两界的人和鬼神,这就是大麻的“致幻通神”作用。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400字(通用14篇)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400字(通用14篇)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400字(通用14篇)《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篇1《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很好看,里面讲了很多神话故事,有仪狄造酒,八仙过海,天女散花……但我最喜欢《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古时侯,南方炎热潮湿的气侯使瘟疫横行,一到瘟疫暴发时,很多人病倒在地。

有时,人们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常常中毒,甚至死亡。

神农目睹了这一切,他了解到地上的花草有一部分是毒药,也有一部分是救命良药,就想用这些草药治病救人。

为了更多了解各种草药,他总是亲自品尝。

他没有忘记天帝的警告,但为了治病救人,他顾不上自身的安危。

春去秋来,他踏遍了深山老林,河水江畔,为了尝药误食毒草,他多次中毒受尽了折磨。

但他从不放弃,总是亲自品尝后,再把药性记下来。

有一天,神农在山上看见一株草,他想:这一定是包治百病的草药。

神农好不容易将它采了下来,顾不上考虑就吃了下去。

刚咽下去他就中了毒,但他临死前还挣扎着记下了毒草的特征。

神农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最终尝药而死,人们无比悲伤,不肯接受事实,认为他被天帝召回去了。

我觉得神农的故事很感人,他为了人类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一生都在治病救人和了解草药中度过,并最终为之付出了生命。

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篇2我用这个寒假的部分时间,阅读了这本《中国神话故事》。

这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中不但有各种各样的神话,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这本书通过描写天地宇宙、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命探索、部族战争、劳动生活等不同方面的故事,颂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讴歌了善良、勤劳、智慧、勇敢、忠诚、顽强等崇高的品德,值得我们到书中去细细口味,学习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这本书不但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还用上了很多优美的好词、好句、好段,对于有难度的词语加以注释,对于精彩的语句配以精准到位的批注以及评点,帮助读者无障碍的阅读。

给我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体验。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教授杨合鸣对这本书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翻开此书,如同进入金谷之园,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黄元吉道门语要

黄元吉道门语要

黄元吉道门语要道门语要黄元吉道门语要序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

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

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

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

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

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

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之而已。

本来妙觉圆明,何事修己克己,犹目本自光明,难夹些微芥子。

天地原自至宽,何恶亦何所喜,虽云有作有为,成始成终靡底。

勉强亦归自然,妙入无为之理。

道门语要刊成,聊序其事如此。

探性命之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太极者性也,两仪者命也,名虽有二,实则性为之主,流行于阴阳之间者也。

然性本无迹,而命微有迹,性无生灭,而命有生灭,性无始终,而命有始终,性无动静,而命有动静。

未有命时而性之理长悬天壤,既有命后而性之理已具人身。

大哉性乎,蔑以加矣,而要非命则性无由见,是性也命也,可合而不可分者也。

夫人自父母媾精之始,一点灵光藏于胞胎之内,先天元性化为离之阴汞,先天元命化为坎之阳铅,是谓元炁。

自此一水一火一升一降,神炁交而心肾具,温养久而胎婴成,由是脱离母腹,独辟乾坤,虽有形质之拘,不如先天一炁,然而不识不知、无作无为,其去天地也不远,所以形体日长,智慧日开,有不知其然而然者。

迨至二八期完,一斤数足,不知返还之术,致令习俗之移,往往欲心生而贪恋夫声色,侈心起而驰骋夫荣华。

志一至焉,气则随之,气一动焉,而神则因之。

于是内萦外扰,神驰炁散,而性命不保矣。

学者欲还先天性命,非复后天神气不可,欲固后天神气,非复先天性命不能。

试观古今来成真证圣、跨鹤登仙者,无非修性以立命而已,断未有修性不炼命、炼命不修性、各执一偏而能有成者。

盖性为命根,命为性蒂,二者虽有先后之不同,而其功断不容以偏废也。

胡为末学缁流每每偏于性、偏于命,竟至终身无成而尚不知悔耶,夫性为一身之主宰,命是一身之运用,若不保精裕气,徒事妙觉圆明,则身命不存,性将焉寄,若不涤虑寻真,徒事烧丹采药,则心性未见,命亦空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上说百病崇百药
说百病
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

今人见背不务防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

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

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

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

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

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

小起不积,大德不成。

小恶不止,以成大罪。

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喜怒无常是一病。

忘义取利是一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

专心系爱是一
病。

憎欲令死是一病。

纵贪蔽过是一病。

毁人自誉是一病。

擅变臬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

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

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

侮易孤弱是一病。

以力胜人是一病。

贷不念偿是一病。

威势自胁是一病。

语欲胜人是一病。

曲人自直是一病。

以直伤人是一病。

恶人自喜是一病。

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贤是一病。

以功自与是一病。

名人有非是一病。

以劳自怨是一病。

以虚为实是一病。

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

以贵轻人是一病。

以贫妒富是一病。

以贱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

以德自显是一病。

败人成功是一病。

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意是一病。

危人自安是一病。

阴阳嫉妒是一病。

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

评论是非是一病。

推负着人是一病。

文拒钩锡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

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报是一病。

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

好自怨诤是一病。

骂詈虫畜是一病。

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

憎人胜己是一病。

毒药鸩饮是一病。

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愤高是一病。

追念旧恶是一病。

不受谏谕是一病。

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

谈愚痴人是一病。

烦苛轻躁是一病。

摘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

多疑少信是一病。

笑颠狂人是一病。

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

轻易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

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

喜禁固人是一病。

诡谲谀谄是一病。

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

乘酒歌横是一病。

骂詈风雨是一病。

恶言好杀是一病。

教人堕胎是一病。

干预人事是一病。

孔穴窥视是一病。

借不念还是一病。

负债逃窃是一病。

背向异辞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

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

探巢破卵是一病。

刳胎剖形是一病。

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喑是一病。

教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摘捶是一病。

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

唱祸道非是一病。

见便欲得是一病。

强夺人物是一病。

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则无灾累,痛疾自愈,济度苦厄,子孙蒙佑矣。

崇百药
老君曰:古之圣人,其于善也,无小而不得。

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

而能行之,可谓饵药焉。

所谓百药者:
体弱性柔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

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

除去欲心是一药。

推分引义是一药。

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

好相申用是一药。

为人愿福是一药。

救祸济难是一药。

教化愚蔽是一药。

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童蒙是一药。

开导迷误是一药。

扶接老弱是一药。

以力助人是一药。

与穷恤寡是一药。

矜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

语言谦逊是一药。

恭敬卑微是一药。

不负宿债是一药。

憨慰笃信是一药。

质言端悫是一药。

推直引曲是一药。

不争是非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

受辱不怨是一药。

推善隐恶是一药。

推好取丑是一药。

推多取少是一药。

称叹贤良是一药。

见贤自省是一药。

不自彰显是一药。

推功引苦是一药。

不自伐善是一药。

不掩人功是一药。

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实信厚是一药。

覆蔽阴恶是一药。

富有假乞是一药。

崇进胜己是一药。

安贫不怨是一药。

不自尊大是一药。

好成人功是一药。

不好阴私是一药。

得失自欢是一药。

阴德树恩是一药。

生不骂詈是一药。

不评论人是一药。

好言善语是一药。

灾病自咎是一药。

苦不假推是一药。

施不忘报是一药。

不骂畜生是一药。

为人祝愿是一药。

心平意定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不念旧恶是一药。

匡邪弼恶是一药。

听谏受化是一药。

不干预人是一药。

忿怒自制是一药。

解散思虑是一药。

尊奉老者是一药。

闭门恭肃是一药。

内修孝悌是一药。

蔽恶扬善是一药。

清廉守分是一药。

好饮食人是一药。

助人执忠是一药。

救日月蚀是一药。

远嫌避疑是一药。

恬淡宽舒是一药。

尊奉圣制是一药。

思神念道是一药。

宣扬圣化是一药。

立功不倦是一药。

尊天敬地是一药。

拜谒三光是一药。

恬淡无欲是一药。

仁顺谦让是一药。

好生恶杀是一药。

不多聚财是一药。

不犯禁忌是一药。

廉洁忠信是一药。

不多贪财是一药。

不烧山木是一药。

空车助载是一药。

直谏忠信是一药。

喜人有德是一药。

赴与穷乏是一药。

代老负担是一药。

除情去爱是一药。

慈人悯念是一药。

好称人善是一药。

因富而施是一药。

因贵而惠是一药。

老君曰:此为百药也。

人有疾病,皆有过恶。

阴掩不见,故应一疾病。

因缘饮食,风寒温气而起,由其人犯违于神,致魂逝魄丧,不在形中,体肌空虚,精气不守,故风寒恶气得中之。

是以圣人,虽处幽暗不敢为非,虽居荣禄,不敢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恣欲,虽贫且贱,不敢犯非,是以外无残暴,内无疾病,可不慎之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