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文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议论文教学教案模板

初中议论文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2)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议论文的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议论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2)论证方法的运用;(3)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2)如何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议论文的表达效果;(3)如何将观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与议论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简要介绍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议论文基本结构(1)引言:提出论点,引起读者兴趣;(2)论据:列举事实、数据、名言等支持论点;(3)论证:运用论证方法,阐述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4)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3. 讲解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观点;(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观点,突出某一观点的正确性;(3)因果论证:阐述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4. 讲解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抽象、复杂的概念;(2)排比:通过列举相似的事物,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3)设问: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

5.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2)合作写作:每组撰写一篇议论文,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总结议论文写作要点;(3)布置课后作业。

议论文教案模板初中生作文

议论文教案模板初中生作文

议论文教案模板初中生作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2) 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3) 学习运用论据和论证,提高写作逻辑性和说服力。

2.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3) 培养学生的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2) 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3) 论据和论证的运用。

2. 教学难点。

1) 如何提高写作逻辑性和说服力;2)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 利用课前图片或视频引入议论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议论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1) 讲解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2) 分析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3)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3. 分组讨论和合作写作。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议论主题;2)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确定立场和论据;3) 学生合作撰写议论文,注意论据和论证的运用。

4. 展示成果和评价。

1) 学生展示小组合作成果,相互评价和交流意见;2) 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3) 学生进行自评和反思,总结合作经验和写作技巧。

四、课堂作业。

1. 完成小组合作写作的议论文;2. 课后对其他小组的议论文进行评价和点评;3. 总结合作经验和写作技巧,准备课堂展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写作,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写作能力。

语文议论文初中怎么写教案

语文议论文初中怎么写教案

语文议论文初中怎么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和论据。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论证方法和论据的选择。

教学难点:1. 如何提出有深度、有见地的观点。

2. 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

教学准备:1. 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

2. 课堂讨论的环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议论文?为什么要学习写议论文?2. 学生分享对议论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议论文的定义和作用。

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2. 举例说明各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三、论证方法和论据的选择(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2.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据支持观点。

四、如何提出有深度、有见地的观点(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观点独特、有深度?2. 讲解如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五、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有效论证的要素:逻辑性、条理性、严密性。

2. 讲解如何运用论证技巧使论证更有力。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话题,拟定一个观点。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锻炼学生的论证能力和口才。

2. 让学生课后阅读优秀议论文,分析其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和论据选择等知识点,让学生掌握了初中语文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提出有深度、有见地的观点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作文课初一议论文写作教案

作文课初一议论文写作教案

作文课初一议论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议论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问题、评估证据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写作结构。

2. 掌握有效的论点和论据的选择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教学展示。

2. 教师准备多篇议论文作为案例。

3. 学生准备纸笔或电子设备,用于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个引人入胜的例子或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

2. 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写作结构(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将议论文的特点和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引言部分、论点提出、论据论证和结论部分。

同时,教师可以用具体的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3. 议论文写作技巧的讲解(30分钟)(1)选择合适的论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一个既有争议性又能得到论证的论点,并解释选择论点的重要性。

(2)有效的论据选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如统计数据、专家观点、个人经验等。

(3)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展示一些逻辑谬误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4. 学生实践写作(4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关于当前热门话题的写作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的议论文写作技巧,独立完成一篇议论文。

5. 学生互评和反思(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交给同桌进行互评,然后进行反思,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议论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同时,通过实践写作环节,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加强实践和反思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议论文作文教案模板初中

议论文作文教案模板初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其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如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论证方法。

2. 如何使论证过程具有说服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议论文写作?二、议论文基本结构讲解1. 教师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特点。

三、提出观点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出观点。

2. 讲解观点的提出要具有针对性、明确性和新颖性。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论证观点1. 教师讲解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

2. 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3. 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论证过程。

五、总结观点1. 教师讲解如何总结观点。

2.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进行总结。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总结观点。

六、写作实践1. 教师布置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议论文。

2. 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作文完成后,学生进行互评,教师点评优秀作品。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强调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通过学生作文,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 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论证方法,使论证过程具有说服力。

议论文初中教案

议论文初中教案

议论文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写作步骤:选题、立意、查找资料、撰写、修改。

3. 论证技巧: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4.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议论文?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写议论文?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议论文是一种表达观点、论证观点的文体,写议论文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步骤(15分钟)1. 教师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教师讲解写作步骤:选题、立意、查找资料、撰写、修改。

三、论证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技巧。

2. 学生通过举例理解各种论证技巧的运用。

四、社会热点问题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个话题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写作议论文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完成一篇议论文写作,题目自选,字数不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案:写一篇议论文

初中语文教案:写一篇议论文

初中语文教案:写一篇议论文一、引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是一个重要的篇目类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撰写议论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不同主题下展开独立观点的表达和辩证思考。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帮助学生完成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二、选择合适的议论主题1. 了解学生关注的话题:为了让学生更有热情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了解他们关注的话题。

例如,你可以进行一个小调查,询问学生对于校园规则、科技发展或者社交媒体等话题的看法。

2. 定义明确的观点:选定一个议论主题后,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立场,并理清自己观点背后的原因和证据。

例如,在讨论校园规则时,某个学生可能认为“校园规则应该更加灵活”,并通过举例说明灵活性所带来的好处。

三、提供有效信息支持1. 查找可靠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来收集相关信息,以便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充分的支持和论证。

但要警告学生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避免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或文章。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利用逻辑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议题,并通过举例、统计数据等方式来拓展和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讨论科技发展时,一个学生可以通过数据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四、合理组织文章结构1. 引言部分:介绍所选议题背景和相关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自己的立场。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或者讲述一个有趣事例来激发读者兴趣。

2. 论据段落: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明确表达立场,并提供相关证据或例子来支持观点。

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过渡句,使整篇文章通顺流畅。

3. 反驳论证部分: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考虑反方观点,并用有力的论据进行反驳。

这一部分可以加强文章逻辑性并增加说服力。

4. 结论总结:在结尾部分重申自己的立场和论点,并简要总结文章主要观点。

同时,可以提出展望或建议,为读者留下深入思考的余地。

五、培养优秀写作习惯1. 多阅读优秀的范文: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议论文范文,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技巧,并从中汲取灵感。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案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案

议论文写作——并列式结构学习目标1.学习议论文基础知识及结构。

2.学习议论文并列式结构及方法。

一、知识回顾: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有的见解。

即对事物的看法。

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说服力和典型性)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议论文基本结构引论——开头本论——主体部分结论——结尾部分3、议论文的主要结构模式:•并列式:(横向展开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有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论证论点)经验→问题→解决问题•对照式:(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事物或意见,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总分式:总——分——总(运用最多的一种结构方式)二、什么是并列式?又叫横向展开式。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分别从几个侧面证明中心论点,这就是并列式。

三、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并列式引论——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问题)本论结论:(回应中心论点)怎么办——解决问题)论证分论点①+论据①(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②+论据②(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析点③+论据③(事例)+分析论证为什么(分析问题)用并列式分论点时应该注意: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2.分论点的设置一般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能偏离中心论点,不能偷换论点,转移话题。

3.分论点的设置不能重复交叉,不能出现逻辑上的错误。

4.分论点要求大体上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四、例文分析例文一:做真正的自己(提纲)中心论点: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分论点一: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论据1: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分论点二: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

论据2: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分论点三: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主题:作文——议论文写作教学重难点:写作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学过程:1.导入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

这“序”就是结构。

2.呈现1、要养成多思的习惯(总论点)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三、正反式传统的模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等,下面以《说“思” 》作文题目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1、学会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思考(分析问题)3、要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解决问题)二、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

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四、对比式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

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

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

(态度对比)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五、归纳式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

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基本模式为:“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

第一步:立论。

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明的印象。

当然,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第二步:入据。

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

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

第三步:结承。

即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

在此基础上,要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第四步:迭据。

即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一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

选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当前媒体中新出现的典型事例。

这些论据实际上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

这样,一古一今,一旧一新,选择的论据,角度有变化,为论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证明事例。

第五步:归纳。

在前面双重的事实论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比较适合考场作文。

因为它有如下优点:1.思路清晰,阅卷老师,一看即明。

2.逻辑严密。

五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

3.论据充实,论证充分。

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4.在考场上容易理清头绪,保持清醒的头脑。

只要平时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考场上就不会手忙脚乱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下面看一篇例文,仔细体会写作要领。

还是淡泊宁静些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自从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讲过这话以后,经过一千余年岁月的沉淀,已凝固成一句着名的箴言而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

恐怕这足以说明,这句话所包涵的人生意味该是多么隽永深长;淡泊宁静,该是多么令人崇尚的美德。

[此为第一步:立论。

是直接提出抽象认识的过程。

]在我国历史上,能做到淡泊宁静的志士仁人并不鲜见。

博于学而精于思的庄周,曾因贫困贷米度日;楚庄王闻其才名,用厚币礼聘,许以为相,庄周却表示宁为“孤豚”,不为“牺牛”,将做官视同被宰杀而献祭的牛,甘愿清心寡欲,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诸葛亮少时不求闻达,躬耕于南阳,遍读诸子百家;因为通阴阳,晓八卦;仰知天文,俯察地理;定国安民,用兵施政之道,无不了然于胸,终成一代名相。

[第二步:入据。

列举历史论据,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淡泊宁静,对于我国古代志士仁人来说,乃是一种修身立世所追求的境界,一种恒定志向、获取成功的路径,一种于扰攘红尘中保持独立人格的自重和高洁。

因此,作为一种美德,才世世代代被人广为称颂。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已使急功近利成为时尚;社会心态的浮躁和浅薄,也使世俗化、物欲化倾向日益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淡泊宁静也许更难了。

但是,难以做到并非不应该做到;唯其难以做到,也就更需要我们大力倡导。

[以上两段是第三步:结承。

对第二步所举论据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指出所提问题的现实意义,为下一步“迭据”做准备。

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3.练习与检测出示作文要求:(四)实战训练学生写作时往往有以下毛病:1、开头导入太平凡,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2、举事例往往堆彻材料而忽视分析;3、举例论证之后往往草草收兵,这样就难以提升论题的社会价值。

中考作文时间短,考生心里又紧张,我们得有“一定之法”才能作出一篇考场佳作来。

这里介绍的就是经营议论文整体结构的一种“万能”方法——五字定乾坤,即“引、理、事、联、结”。

“引”,即引出论点;“理”,就是阐述论点包含的基本道理;“事”,就是举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联”,就是联系社会现实加以说明;“结”,就是打造一个好的结尾,收束全文。

请看以“守望”为题的一篇议论文。

总有人让我们翘首以待,当我们去寻找时,我们会因害怕看不到希望的身影而黯然神伤,于是只好默默伫立,将目光传递到远方,即使化作怨石,也心不变。

守望,是对情谊的最大考验。

经过守望的情谊才是真正的情谊。

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守望者,创造出许多凄美绝伦的神话。

牛郎织女是相互守望的一对怨侣。

苦苦相守,望眼欲穿,等待七夕的鹊桥相会。

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终于在君山上找到了丈夫舜的尸体,情深处,泪洒斑竹,化为两重山,守护着一代帝王舜的墓地——君山。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焦仲卿和刘兰芝,相守不成便赴死化作相思鸟。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着远方守望自己的目光,又怎舍得离开他们因情谊而守望,因守望而被世人传颂。

他们的守望饱含辛酸,又同时拥有着幸福。

一个人若能牵挂着几个人,同时又被这几个人牵挂,那他就永远不会孤单。

若能做到“情通四海,心系天下”,愿意为天下的苍生赴险,那他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守望者。

我们每次上路前,也应该感谢一下那些孜孜不倦的守望者,是他们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懂得为天下守望一生。

该文首段导引太平常,应该形象导入,引出中心论点。

其次本文把四则材料放在一起笼统分析,有堆砌素材之嫌,应对每一则材料进行简洁的分析。

最后,文章未展开论述便草草收场,显得仓促,缺少回环曲折之致。

这篇文章既然有这些毛病,你会怎样修改请试试!4.小结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三者紧密联系,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5.作业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国,“面子”是个人人皆知的词语,《辞海》中这样解释:“面子”就是所谓的体面和光荣。

从字意上来讲,把面子解释成体面和荣誉无可厚非,面子就是对自我尊严的维护。

人是要有尊严的,一个人如果不去重视自己的尊严,不维护自己的尊严,至少说明他是一个不重视道德操守的人。

这里说的尊严,是指大是大非,民族气节、个人基本道德操守等。

在这些方面,人是不能含糊的,不能退却和忽视,维护这种尊严与维护人格相一致。

人们给面子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许多摩擦和冲突,都是因为面子而引起,常常因为一个眼神儿、动作、表情、一句话、小小的利益分配不均等等,就造成双方的不合,继而相互较劲,越较劲儿,越不合,弄到后来不可收拾。

面子起到了支配人的情感和行为的作用,让“面子”这个词的原意大变。

原本是个褒义词,现在成为造成人际关系的重要障碍。

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分析其终极原因,常是因为面子。

怎么看待面子问题呢请以“面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最好是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