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典型计算题一

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

36==

f

f

x

x (元)

点评: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110%

105%

116===

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

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

%74.94%

95%

90==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

94.74%,超额完成计划5.26%。

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110%

51%

161=++=

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74.94%

51%

101=--=

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6、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期增长5%,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多少?

解:

103%=105%÷(1+x ) x=1.9%

即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1.9%.

点评:计划完成程度=103%,实际完成相对数=105%,设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x ,

则计划任务相对数=1+x,根据基本关系推算出x.

7、某煤矿某月计划任务为5400吨,各旬计划任务是均衡安排的,根据资料分析本月生产情况.

解:从资料看,尽管超额完成了全期计划(

=104%),但在节奏性方面把握不好。

5400

上旬仅完成计划68.06%,下旬完成计划148.06%,存在明显着前松后紧现象,在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中应当注意这一问题.

点评:对于短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时,除了同期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对比,以点评月度计划执行的结果外,还可用计划期中某一阶段实际累计数与全期计划数对比,用以点评计划执行的节奏性和均衡性,为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作准备。

8、某地区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资料如下:

该地区“七五”时期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试计算全期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提前完成时间。

解:

计划任务410亿元是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累计法计算检查:

%

114=410

30+28+30+29+105+95+83+68==

全期计划任务累计

全期实际完成累计计划完成程度

从计划规定的第一年起累计到第五年的第二季度已达到410亿元,提前两个季度完成计划。

9、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以54万吨,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试计算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提前完成时间。 解:

计划规定了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用水平法检查。

%

.%

7103=54

15+14+14+13=10?=

计划最末水平

实际最末水平

计划完成程度

从第四年的第四季度起累计至第五年的第三季度,在连续12个月刚好完成产量54万吨,故提前一个季度完成计划任务

10、某班40名学生统计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

解: 平均成绩=

全班总人数

全班总成绩

,即

∑∑=

f

xf x =)(.分572=40

10

?90+25?70+5?50

点评:先计算出组距式分组数列的组中值。本题掌握各组平均成绩和对应的学生数资料(频数),掌握被平均标志值x 及频数、频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11、第一组工人的工龄是6年,第二组工人的工龄是8年,第三组工人的工龄是10年,第一组工人占三组工人总数的30%,第二组占三组工人总数和的50%,试计算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

解:

∑∑

=

f

f

x

x =6×30%+8×50%+10×20%=7.8(年)

点评:现掌握各组工龄及各组工人所占比重(频率

f

f

)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

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应用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 ) 。 ( 1 ) 统计学( 2 ) 统计话动( 3 ) 统计方法( 4 ) 统计资料 2 .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 ) 。 ( 1 ) 每一个工业企业( 2 ) 每一台设备( 3 ) 每一台生产设备( 4 ) 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 分、 71 分、 80 分和87 分,这四个数字是 ( ) 。( 1 ) 指标( 2 ) 标志( 3 ) 变量( 4 ) 标志值 4 .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 ) 。 ( 1 ) 连续变量( 2 ) 离散变量( ) 3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 )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 . ( )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 1 ) 管理功能( 2 ) 咨询功能( 3 ) 信息功能( 4 ) 监督功能 6 . ( )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 1 ) 真实性( 2 ) 及时件( 3 ) 总体性( 4 ) 连续性 7 .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 ) 。 ( 1 ) 抽象的量( 2 ) 具体的量( 3 ) 连续不断的量( 4 ) 可直接相加量 8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 。 ( 1 ) 指标和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 ) 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 ) 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 4 ) 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9 .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 ) 。 ( 1 ) 各百货商店 ( 2 ) 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3 ) 一个百货商店( 4 ) 每位工作人员 10 .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 。 ( 1 ) 全国人口( 2 ) 每一个人 ( 3 ) 每一户( 4 ) 工人工资 11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 ) 。 ( 1 ) 全部设备 ( 2 ) 每台设备( 3 ) 每个工业企业( 4 ) 全部工业企业 12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 / 5 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 。 ( 1 ) 普查 ( 2 )典型调查 ( 3 ) 抽样调查 ( 4 ) 重点调查 13 .统计调查项目是 ( ) 。 ( 1 ) 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 2 ) 统计调查计划 ( 3 ) 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目录( 4 ) 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 14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 。 ( 1 )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 2 ) 确定调查的范围( 3 ) 确定调查的单位 ( 4 ) 登记的方便 15 .某厂的职工人数构成如下: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1(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 5 .5/==∑∑= 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 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 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统计学分析计算题

1、某地区2013—2017年的水泥产量如表: 根据资料特征,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合适的方程,并据以预测2018年的水泥平均产量。(答案:直线,469.5万吨) 2、某地区2013—2017年的小麦产量如表: 计算:(1)2016年的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2)2014—2017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答案:105.85%,5.85%) 3、某企业2018年上半年资料如下: 求:(1)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人数;111人(110.67人) (2)该企业上半年的月平均总产值;486万元 (3)该企业3月份的劳动生产率;4.33万元/人 (4)该企业上半年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4.39万元/人=486/110.67万元/人 4、某地区2017年生猪存栏头数资料如表: 要求:计算一季度(答案:15.75万头)、上半年(答案:16.38万头)、下半年(答案:20万头)及全年的生猪平均存栏头数(答案:18.19万头)。 5、某地区2013—2017年GDP的有关速度指标如表:

要求:(1)填空;(红字原来是空格,现为答案) (2)计算2013—2017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答案:7.99%) (3)若2012年GDP为110亿元,试按此平均增长速度推算201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答案:188.40亿元) 6、某市A商品零售量资料如下:(单位:万件) 要求:(1)用按季平均法计算A商品零售量的季节比率; 30.40%,45.87%,130.13%,193.60% (2)用趋势剔除法计算A商品零售量的季节比率; 33.00%,46.64%,129.32%,191.04% (3)若2018年A商品零售量若为240万件,分别用两种方法预测各个季度商品零售量分别为多少? 按季平均法 18.24,27.52,78.08,116.16 趋势剔除法 19.80, 27.98, 77.59, 114.63 7、某企业2018年6月份职工人数变动情况如下:6.1有职工2600人,其中非直接生产人员300人;6.13调离企业24人,其中企业管理人员8人;6.23招进生产工人20人。分别计算该企业非直接生产人员和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答案:非直接生产人员:(300*12+292*18)/30=295 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2600*12+2576*10+2596*8)/30=2591) 8、甲乙两位车手进行场地赛,个跑50圈。甲以230千米/小时的速度跑了15圈,以250千米/小时的速度跑了25圈,以270千米/小时的速度跑了10圈;乙以245千米/小时的速度跑了20圈,以250千米/小时的速度跑了20圈,以265千米/小时的速度跑了10圈。请问谁跑得更快? 答案:乙跑得更快。甲的平均速度为248千米/小时,乙的平均速度为251千米/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201310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201310

一、统计的涵义是什么? 二、什么是统计学? 三、历史上统计学的流派有哪些?各自的作用 是什么? 搜集资料并思考:“大数据”与统计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什么是描述统计?什么是推断统计? 第二章 一、什么是变量?什么是数据? 二、统计数据测度的层次有哪些? 三、统计数据的来源有哪些?有什么不同之 处? 四、统计数据的误差有哪些? 五、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六、统计调查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七、数据搜集的方法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 点? 八、利用间接数据来源,搜集下列数据(要求注 明数据来源) 1.世界各国移动电话普及率 2.我国各省移动电话普及率

一、数据描述的步骤是什么? 二、对数量数据进行分组有哪些方法?这些方 法分别对应哪种数据? 三、适合描述品质数据分布有哪些图?适合描 述数量数据分布有哪些图? 四、下表为2005年各省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 北京1333.3 河北1560.5 广西887.5 天津446.4 山西775.1 重庆832.6 辽宁1199.9 吉林768.2 四川1556.6 上海1327.2 黑龙江1032.7 贵州461.6 江苏2279.9 安徽916.6 云南760.1 浙江2383.8 江西712.1 西藏39 福建1163.7 河南1450.3 陕西810.2 山东1962 湖北1179.4 甘肃360.5 广东5580.7 湖南1071.4 青海120.6 海南170.1 内蒙古612.4 宁夏166.7 新疆486.2 1.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 频率,并绘制直方图; 2.制作直方图。该数据集是否适合茎叶图描 述,为什么? 五、在某年级随机抽取35名大学生,调查他们 每周上网时间情况,得到的数据如下(单位:小时):

统计学计算题Word版

统计学习题答案 三、计算题 1、某班级40名学生,某门课程考试成绩如下: 87 65 86 92 76 73 56 60 83 79 80 91 95 88 71 77 68 70 96 69 73 53 79 81 74 64 89 78 75 66 72 93 69 70 87 76 82 79 65 84 试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组距为10的分配数列。 解:所编制的分配数列如下所示: 某班学生某门课程考试成绩分组资料 2、某工业局所属10个企业(工厂)计划利润和实际利润如下: 单位:万元 (1 (2)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分为三组。 ①未完成计划者; ②完成计划和超额完成计划10%以内者; ③超额完成计划10%以上者。 (3)汇总各组企业数、实际利润和计划利润。 解:(1)根据资料,算得各厂利润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如下

(2)(3)某工业局所属企业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三、计算题 1某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03%,实际比上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 解:设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x%,则有 15% 103%100%1% x +=?+ 于是,有 15% %100%100% 1.94%103% x +=?-= 2某企业计划生产某产品工时消耗较上期降低5%,实际较上期降低4.5%,试确定降低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解:降低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100% 4.5% 100.5%100%5%-=- 实际执行结果表明,降低劳动量还有0.5%没有完成。 3某公司所属甲、乙两分公司销售额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计算上表各空栏数字,并分别说明各是什么类型的指标。 解:表中各空栏数字计算结果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医学统计学分析计算题_与解析

第二单元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分析计算题 2.1 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见表4: 表4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 标 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1012 ·L -1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 ·L -1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请就上表资料: (1) 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 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 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 (4) 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5) 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1解: (1)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一般为正态分布,但二者的单位不一致,应采用变异系数(CV )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 女性红细胞数的变异系数0.29 100%100% 6.94%4.18 S CV X =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10.2 100%100%8.67%117.6 S CV X =?=?= 由此可见,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较红细胞数的变异程度大。 (2) 抽样误差的大小用标准误X S 来表示,由表4计算各项指标的标准误。 男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31 X S = ==(1210/L ) 男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374 X S = ==(g/L )

女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18X S = ==(1210/L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639X S = ==(g/L ) (3) 本题采用区间估计法估计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样本含量均超过100,可视为大样本。σ未知,但n 足够大 ,故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按 (/2/2X X X u S X u S αα-+ , )计算。 该地男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66-1.96×0.031 , 4.66+1.96×0.031),即(4.60 , 4.72)1210/L 。 该地女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18-1.96×0.018 , 4.18+1.96×0.018),即(4.14 , 4.22)1210/L 。 (4) 两成组大样本均数的比较,用u 检验。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无差别 H 1: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有差别 0.05α= 2) 计算检验统计量 22.829X X u === 3) 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 查t 界值表(ν=∞时)得P <0.001,按0.05α=水准,拒绝H 0,接受H 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数不同,男性高于女性。 (5)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因样本含量较大,均作近似u 检验。 1) 男性红细胞数与标准值的比较 ①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0μμ=,即该地男性红细胞数的均数等于标准值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得关系就是__统计实践____与___统计理论__得关系。 2.总体就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得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总体单位就是__总体_得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与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得产品质量情况,总体就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就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就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得,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得部分单位组成得集合体。 6.标志就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得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与_品质标志_两种。 7.性别就是_品质标志_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体现为__男__或__女_两种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得同质性就是指(A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得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得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得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得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就是( D )。 A、全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得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得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得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家公司得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得全部工资?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得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得质量,则该产品等级就是( 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就是( 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测 7.统计学自身得发展,沿着两个不同得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得含义包括( ACD)。 A、统计资料?B、统计指标???C、统计工作 D、统计学?E、统计调查 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得方法,包括( ABCDE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CDE )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得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4.统计指标得表现形式有(BCE )。

统计学计算题(有答案)

1、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 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4 60~70 10 70~80 25 80~90 14 90~100 2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产 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 15 15 25 38 35 34 45 13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 月份 1 2 3 4 5 6 8 11 12

库存额60 55 48 43 40 50 45 60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4 品名单位销售额2002比2001销售量增长(%) 2001 2002 电视台5000 8880 23 自行车辆4500 4200 -7 合计9500 13080 (2)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5、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万元) 商品单位销售额1996比1995年销售价格提高(%) 1995 1996 甲米120 130 10 乙件40 36 12 要求:(1)计算两件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标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6、某企业上半年产品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 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月份 产量(千克) 单位成本(元)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统计学计算例题及答案

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 学号成绩学号成绩学号成绩101023 76 101037 75 101052 70 101024 91 101038 70 101053 88 101025 87 101039 76 101054 93 101026 78 101040 90 101055 62 101027 85 101041 76 101056 95 101028 96 101042 86 101057 95 101029 87 101043 97 101058 66 101030 86 101044 93 101059 82 101031 90 101045 92 101060 79 101032 91 101046 82 101061 76 101033 80 101047 80 101062 76 101034 81 101048 90 101063 68 101035 80 101049 88 101064 94 101036 83 101050 77 101065 83 要求: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答案: (1)考试成绩由低到高排序: 62,66,68,70,70,75,76,76,76,76,76,77,78,79, 80,80,80,81,82,82,83,83,85,86,86,87,87,88, 88,90,90,90,91,91,92,93,93,94,95,95,96,97, 众数:76 中位数:83 平均数: =(62+66+……+96+97)÷42 =3490÷42 =83.095 (2) 按成绩 分组频数频率(%)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 频数频率(%) 频数频率(%) 60-69 3 7.143 3 7.143 42 100.000 70-79 11 26.190 14 33.333 39 92.857 80-89 15 35.714 29 69.048 28 66.667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 典型计算题一 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 36== ∑∑ f f x x (元) 点评: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

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110% 105% 116=== 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 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 %74.94% 95% 90==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 94.74%,超额完成计划5.26%。 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110% 51% 161=++= 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汇编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 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 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 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统计学(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898884868775737268 75829758815479769576 71609065767276858992 6457838178777261708 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70分为及格,70 —80分为中,80 —90分为良,90 —100 分为优。 要求: (1) 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 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 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 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 平均成绩: -Zxf 3080 “ x 77 7 f 40(分) (4) 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 77分,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 ( 1)

Z f [Nf.986(件)100 29.50 (件丿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V 甲96二0.267 X 36 cr 8.986 V 乙0.305 X 29.5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 3?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 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 )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 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 p = n1 / n = 190 / 200 = 95% 抽样平均误差: —Pd-P) V n= 1.54% (2)抽样极限误差△ p= t ?卩p = 2 X 1.54% = 3.08% 下限:X - △ p=95%-3.08% = 91.92% 上限:x △ p=95%+3.08% = 98.08% 贝V:总体合格品率区间:(91.92% 98.08% ) 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91.92% X 2000=1838 件98.08% X 2000=1962 件) ⑶当极限误差为2.31%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86.64% (t= △ /卩) 4 ?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 平均分数77分,标准差为10。54分,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间范围。 解: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u ▽10.54 ' \ 1.67 In 彳40 计算抽样极限误差: x -八x =2 1.67 =3.34 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是:190 件. 考核成绩 绩的区 下限=乂- : x=77 -3.34 =73.66 (分)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2)汇总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总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 5.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 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 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本科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就是( )。 (1)统计学 (2)统计话动 (3)统计方法 (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 (1)只能有个标志 (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 (4)可以有多个指标 3.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该市( )。 (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每一台设备 (3)每一台生产设备 (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分、71分、80分与87分,这四个数字就是( )。 (1)指标 (2)标志 (3)变量 (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得就是( )。 (1)工人年龄 (2)工人性别 (3)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得生产经营情况,该厂得产量与利润就是( )。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 ()3前者就是连续变量,后者就是离散变量 (4)前者就是离散变量,后者就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就是( )。 (1)动态指标 (2)质量指标 (3)流量指标 (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就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得结论( )。 (1)统计分组法 (2)大量观察法 (3)练台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 9.( )就是统计得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 (3)信息功能 (4)监督功能 10.( )就是统计得根本准则,就是统计得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件 (3)总体性 (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得必要条件就是( )。 (1)差异性 (2)综合性 (3)社会性 (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得奠基人就是( )。 (1) 威廉·配第 (2)阿亭瓦尔 (3)凯特勒 (4)恩格尔 13.统汁研究得数量必须就是( )。 (1)抽象得量 (2)具体得量 (3)连续不断得量 (4)可直接相加量 1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1)平均数 (2)相对数 (3)绝对数 (1)众数 15.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得.标志则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得,所以( )。 (1)指标与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与标志都就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得 (3)指标与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 (4)指标与标志之间得关系就是固定不变得 答案:一、1(2) 2(4)3(4)4(4)5(2)6(4)7(2)8(2)9(3)10(1)11(4)12(3)13(2)14(3)15(1)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判析题 l.统计学就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得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得数量特征。 ( ) 2.三个同学得成绩不同.因此仃在三个变量 ( ) 3.统计数字得具体性就是统讣学区别于数学得根本标志。 ( ) 4.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许多指标集合得总称。 ( ) 5.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得直接承担者。( ) 6.统计研究小得变异就是指总体单位质得差别。 ( ) 7.社会经济统计就是在质与量得联系中.观察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得数量方面。( )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得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 9.综合为统计指标得前提就是总体得同质性。( ) 10.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就是数量指标,其值大小与研究得范围大小有关。( )

统计学计算题目解析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1)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第 1 页/共 15 页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5、已知某企业2004年非生产人员以及全部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求该企业第四季度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表:某企业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 6、根据表中资料填写相应的指标值。 表:某地区199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计算表

7、根据表中资料计算移动平均数,并填入相应的位置。P61 8、根据表中资料计算移动平均数,并填入相应的位置。P62

9、某百货商场某年上半年的零售额、商品库存额如下:(单位:百万元) 试计算该商城该年上半年商品平均流转次数(注:商品流通次数=商品销售额/库存额;6月末商品库存额为24.73百万元)。 10、某地区2000-2004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p71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简洁法计算); (2)预测2006年该地区粮食产量。

11、已知某地区2002年末总人口为9.8705万人,(1)若要求2005年末将人口总数控制在10.15万人以内,则今后三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2)又知该地区2002年的粮食产量为3805.6万千克,若2005年末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400千克的水平,则今后3年内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几?(3)仍按上述条件,如果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2005年末该地区人口为10.15万人,则平均每人粮食产量可达到什么水平? 12、根据表中数据对某商店的销售额变动进行两因素分析。 13、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p113

统计学计算题汇总

第二章 六、计算题. 1.下面是某公司工人月收入水平分组情况和各组工人数情况: 月收入(元)工人数(人) 400-500 20 500-600 30 600-700 50 700-800 10 800-900 10 指出这是什么组距数列,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和频率分布状况。 答:闭口等距组距数列,属于连续变量数列,组限重叠。各组组中值及频率分布如下: 2.抽样调查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单位:百元)如下: 88 77 66 85 74 92 67 84 77 94 58 60 74 64 75 66 78 55 70 66 ⑴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并编制频数分布数列 ⑵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答:⑴⑵ 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分布表

第三章 六、计算题. ⒈某企业生产情况如下: 要求:⑴填满表内空格. ⑵对比全厂两年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好坏。 解:⑴某企业生产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⑵该企业2005年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110.90%,而2006年只有102.22%,所以2005年完成任务程度比2006好。 ⒉某工厂2006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1080万吨,实际完成计划的110%,2006年计划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8%,试计算2006年实际总产值为2005年的百分比? 解:118.8% 3.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比上期下降5%,实际下降了9%,问该种产品成本

计划执行结果? 解:95.79% 4.我国“十五”计划中规定,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钢产量规定为7200万吨,假设“八五”期最后两年钢产量情况如下:(万吨)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⑴钢产量“十五”计划完成程度; ⑵钢产量“十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多少? 解:⑴102.08%;⑵提前三个月 5.某城市2005年末和2006年末人口数和商业网点的有关资料如下: 计算:⑴平均每个商业网点服务人数; ⑵平均每个商业职工服务人数; ⑶指出是什么相对指标。 解: 某城市商业情况 ⑶上述两个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6.某市电子工业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