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合集下载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详解(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圣才出品】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详解(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7-1 试根据定义 确定下列函数的 和闭合形式的 E(z): 解:(1)由题意可得

,可得:
(2)将
展成部分分式得:
其中,
则有
经采样拉氏变换得:

,可得:

7-2 试求下列函数的 z 变换:

将 z 1 代入到 D z ,得
1 由劳斯稳定判据可知使系统稳定的 K 值取值范围是 0 K 1.6631。
解:(1)对输入 对 作 z 变换得: 则有: 用幂级数法可得
图 7-3 开环离散系统 作 z 变换得:
所以
(2)由题可知: 且有
则 所以

10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14 试判断下列系统的稳定性: (1)已知闭环离散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解:(1)由题可知
图 7-4 离散系统
z 域特征方程为: 特征值为: 由于 z1 1,因此闭环系统不稳定。
将 z 1 代入到 D z ,得 特征方程为:
1 特征值为: 由于 2 0 ,故闭环系统不稳定。 (2)特征方程为
12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则有:

7-9 设开环离散系统如图 7-1 所示,试求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G(z)。
解:系统 a
图 7-1 开环采样系统
系统 b
6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10 试求图 7-2 闭环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Φ(z)或输出 z 变换 C(z)。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17自动控制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17自动控制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17
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部分大纲内容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为控制系统提供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强调基础性和综合性。

注重测试考生对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要求理解、掌握: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域法;系统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其求解;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及观测器设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掌握基本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反馈)控制;
2.熟悉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稳、快、准;
3.掌握反馈控制原理与动态过程的概念,以及建立原理方块图的方法。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掌握动态方程建立及线性化方法;
2.熟练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方法;
3.掌握梅逊公式及应用;
4.熟悉典型环节。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仅供参考)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习题答案

(仅供参考)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7-1 试根据定义∑∞=-*=0)()(n nTs e nT e s E确定下列函数的)(s E *和闭合形式的)(z E :⑴ t t e ωsin )(=;⑵ ))()((1)(c s b s a s s E +++=,b a ≠,c a ≠,c b ≠。

解:Ts e z =;⑴ )()sin()(0z E enT s E n nTs==∑∞=-*ω;1)cos(2)sin(21}{21)(20+-=⎥⎦⎤⎢⎣⎡---=-=-∞=--∑z T z z T e z z e z z j e e e j z E T j T j n nTsjwnT jwnT ωωωω。

⑵ ))()((1))()((1))()((1)(c s c b c a b s b c b a a s a c a b s E +--++--++--=; ∑∑∑∞=--∞=--∞=--*--+--+--=000))((1))((1))((1)(n nTs cnT n nTsbnT n nTs anT e e c b c a e e b c b a e e a c a b s E ; ))()(())()(())()(()(cTbT aT e z c b c a ze z b c b a z e z a c a b z z E ------+---+---=; 记))()((c b c a b a ---=∆,∆-=b a k 1,∆-=ca k 2,∆-=cb k 3;))()(()()()()(3)(2)(12321cTbT aT T c b T c a T b a aT bT cT e z e z e z ze k e k e k z e k e k e k z E ---+-+-+-------+-++-=。

7-2 采样周期为T ,试求下列函数的Z 变换:⑴ n a nT e =)(; ⑵ t e t t e 32)(-=;⑶ 3!31)(t t e =; ⑷ 21)(ss s E +=;⑸ )1(1)(2+-=-s s e s E sT 。

基于MATLAB的离散系统-分析与校正

基于MATLAB的离散系统-分析与校正

【解】(1)输入以下MATLAB程序。 clear all Ts=1; Gs=tf([10],[1 1 0]); Dz=c2d(Gs,Ts,'zoh'); sysCLz=feedback(Dz,1)
运行结果为 Transfer function;
3.679 z + 2.642 ---------------------z^2 - 1.368 z + 0.3679 Sampling time: 1
自动控制原理
2.离散设计法
离散设计法的本质是通过合理设置离散控制器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G(z) 的零、 极点,将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z) 的零、极点位置调整到期望的区域,从而使系统 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离散设计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根据期望性能指标要求,在z平面中确定校正后闭环系统 (z) 的零、极点期 望区域。 (2)在z平面中绘出原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图,根据其与期望区域的相对位置 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 (3)通过MATLAB反复试探,确定合适的校正参数,将 (z) 的零、极点调整至期 望区域内。 (4)用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通过仿真或实验来验证所设计的离散系统的基本性能。
(z) 3.679z 2.642
z2 2.311z 3.010
(2)在MATLAB命令窗口继续输入以下程序。 [num,den]=tfdata(sysCLz); denCLz=den{1,1}; pCLz=roots(denCLz) n_unstable=find(abs(pCLz)>1)
仿真设计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化处理;最后用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通 过仿真或实验来验证所设计的离散系统的基本性能。
为确定合适的采样周期 Ts ,应根据系统要求的超调量 % 确定系统的阻尼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陕西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优秀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陕西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优秀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版课后答案陕西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优秀自动控制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版课后答案陕西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篇一1)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三种基本控制方式;2)能分析某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并绘制原理方框图;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掌握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相互转换;2)通过结构图的化简或梅逊增益公式求取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及干扰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等,了解绘制系统结构图的方法。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掌握系统性能指标的定义;2)掌握系统稳定性概念、劳斯稳定判据及其应用;3)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及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掌握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了解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4)掌握稳态误差的定义及计算。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2)掌握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灵活应用基本法则绘制系统的根轨迹;3)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4)了解参数根轨迹和零度根轨迹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理解频率特性的定义及其几何表示法;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掌握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图、幅相曲线图的绘制;3)掌握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稳定性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4)掌握相角稳定裕量和幅值稳定裕量的定义及其求取方法,及它们与系统性能的关系;5)开环频率特性与闭环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闭环频率特性。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正确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校正方式,常用校正装置的特性;2)掌握串联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校正原理及设计方法;3)将性能指标转换为希望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根据希望特性确定最小相位系统的校正装置;4)了解局部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七章解析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七章解析

1、线性定理 齐次性 Z [ae (t)] aE(z ) Z[e1 (t) e 2 (t)] E1 (z ) E 2 (z ) 叠加性 2、实数位移定理
Z[e(t- kT )] z -k E(z)
Z [e(t kT)] z k [E(z)- e(nT)z -n ]
n 0
k -1
z变换实际上是采样函数拉氏变换的变形,
因此又称为采样拉氏变换
z变换只适用于离散函数,或者说只能表征
连续函数在采样时刻的特性,而不能反映其 在采样时刻之间的特性。
2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25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二、Z变换的性质
0T
*
采样器可以用一个周期性闭合的采样开关S来表示。
理想采样开关S: T (t ) (t nT )
n 0

1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理想单位脉冲序列 采样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幅值调制过程。
1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1 jns t T ( t ) e T n -
1 jns t * 代入采样信号表达式:e ( t ) e( t ) T (t ) e( t )e T n
对采样信号表达式取拉氏变换: 1 E* (s) E(s jns ) T n 采样信号的付氏变换: 1 E* ( j ) E[j( ns )] T n
T (t)的付氏级数形式:
T (t)
n -
(t - nT) C e

自动控制原理 (2)

自动控制原理 (2)
3、李亚普诺夫第二法主要定理;
4、系统运动稳定性判据。
一十一、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
1、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2、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
3、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4、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分析计算题(150分)
参考书目(材料)
《自动控制原理》,刘胜编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5年。
《线性系统理论》,陆军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
2、线性定常系统的运动分析、状态转移阵、脉冲响应阵;
3、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别方法。
九、线性定常系统的坐标变换
1、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描述在坐标变换下的特性;
2、对偶性原理;
3、线性定常系统能控规范形和能观测规范形;
4、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一十、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1、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稳定性;
2、李亚普诺夫意义下运动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3、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分析及其计算方法。
三、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掌握根轨迹定义、根轨迹方程及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2.运用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
四、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线性系统频率响应物理意义及其描述方法;
2、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幅相曲线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3、开环系统及闭环系统的频率响应的绘制;
七、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1、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数学描述;
2、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暂态、稳态、误差分析;
4、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字校正。
八、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线性时不变系统状态空间描述和输入输出描述,组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实现和最小实现;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

兰州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院系: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班姓名:学号:时间:年月日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MATLAB 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任务书(2014) 一、仿真实验内容及要求 1.MATLAB 软件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自学掌握MATLAB 软件的基本数值运算、基本符号运算、基本程序设计方法及常用的图形命令操作;熟悉MATLAB 仿真集成环境Simulink 的使用。

2.各章节实验内容及要求1)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对教材第三章习题3-5系统进行动态性能仿真,并与忽略闭环零点的系统动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 对教材第三章习题3-9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态性能通过仿真进行分析,说明不同控制器的作用;∙ 在MATLAB 环境下选择完成教材第三章习题3-30,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 在MATLAB 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3.E3.3;∙ 对英文讲义中的循序渐进实例“Disk Drive Read System”,在100=a K 时,试采用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并通过控制器参数的优化,使系统性能满足%5%,σ<3250,510s ss t ms d -≤<⨯等指标。

2)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在MATLAB 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7.E4.5; ∙ 利用MATLAB 绘制教材第四章习题4-5;∙ 在MATLAB 环境下选择完成教材第四章习题4-10及4-17,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在MATLAB 环境下选择完成教材第四章习题4-23,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利用MATLAB 绘制本章作业中任意2个习题的频域特性曲线;4)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 利用MATLAB 选择设计本章作业中至少2个习题的控制器,并利用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说明所设计控制器的功能;∙ 利用MATLAB 完成教材第六章习题6-22控制器的设计及验证;∙ 对英文讲义中的循序渐进实例“Disk Drive Read System”,试采用PD控制并优化控制器参数,使系统性能满足给定的设计指标ms t s 150%,5%<<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e(t)T(t)
T(t) (tnT) n0
e * (t) e (t)T (t) e (t) (t n) T e (n)T (t n)T
5. 离散系统的两种情况: (1)实际系统/变量是离散的, 如:人口数量,汽车产量 (2)实际系统/变量是连续的====》离散系统 连续系统离散化 又称采样系统
6. 离散系统的分类:
(1)采样控制系统或脉冲控制系统离散信号是脉冲序列(时间 上离散、幅值上连续)
(2)数字控制系统或计算机控制系统离散信号是数字序列(时 间上离散、幅值上量化)
小结: 连续信号:定义在连续时间上的信号。 离散信号:定义在离散时间点或段上的信号。 离散模拟信号:时间上是离散的,幅值上是连续的 脉冲序列 离散数字信号:时间上是离散的,幅值上不连续的 数字序列
4.连续系统:其中的所有变量在时间和幅值上都是连续的 离散系统: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A/D转换器可以用一个每隔T秒瞬时闭合一次的理想采样开关S 表示。
采样过程与量化过程图形表示
4. D/A转换器 :把离散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模拟信号的装置 两个过程:
解码过程——把离散数字信号 转换为离散的模拟信号 复现过程——因为离散的模拟信号无法直接控制连续的被控对象,
需要经过保持器将离散的模拟信号复现为连续的模拟信号。
3.离散信号:仅定义在离散时间点或段上的信号称离散信号。
英文: 离散 Discrete Discrete-Data 少signal 分析:离散信号从幅值上看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离散模拟信号:时间上是离散的,幅值上是连续的 脉冲序列 离散数字信号:时间上是离散的,幅值上不连续的 数字序列
可见:离散信号可以以脉冲或数码的形式呈现。
2)采样信号,特别是数字信号的传递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扰能力。
3)允许采用高灵敏度的控制元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4)可用一台计算机分时控制若干个系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
率,经济性好。 5)对于具有传输延迟,特别是大延迟的控制系统,可以引入
采样的方式稳定。
五、离散系统的研究方法
e*(t)e(nT )(tnT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得E*(s)L[e*(t)] e(nT )enTs
n0
n0
信号物e(理t)进意行义调:制可的看过成程是,单如位右理图想所脉示冲。串T (t) 被输入 为理在想图输中出,脉T冲(t序)为列载。波信号;e(t)为调制信号; e*(t)
理想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
t
(a) 连续信号
t
(b) 离散信号
t
(c) 离散量化信号
二、采样控制系统
1.采样:将连续信号按一定的规律取其若干个点或段变为 离散信号的过程,称为采样过程,简称采样。
2.采样开关:实现采样的装置,又称采样器。 3. 周期采样:采样时间间隔是固定的。采样周期: T
非周期采样:采样时间间隔是时变的, 又称随机采样。 4.采样控制系统:含有采样开关的控制系统
数学工具: Z变换
研究思路:描述---分析---设计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一、信号的采样与表达
➢采样过程 数学描述:把连续信号变换为脉冲序列的装置称为采样器,又 叫采样开关。采样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e(t)
e*(t)
e(t) S e*(t)
t
t
e*(t)=e(t)δT(t),
其中
T(t)(t nT)为理想单位脉冲序列。则: n0
因此,需要在采样器 后面串联一个信号复 现滤波器,以使脉冲 信号e*(t)恢复成连续 信号,再加到系统的 连续部分。
6. 采样控制系统典型结构图:
三、数字控制系统
1.数字控制系统: Digital Control System 控制器为数字仪表或数字计算机,其输入输出为二进字编码
的数字信号; 被控对象可以为连续系统,其输入输出为模拟信号。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1.系统:环节+变量(信号) 2.连续信号:定义在连续时间上的信号称连续信号。
英文: continuous signal 理解:从时间上看是连续变化的 x(t)是时间t的连续函数 例如 t1=5.0001s时, x(t1 )=3.56789001m 能表达每时每刻每个微小的变化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 析与校正
本章要求 :
一、了解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采样系统信号采样与保持的基本概念 三、重点掌握Z变换与Z反变换的方法 四、了解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五、重点掌握采样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求法 六、了解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七、了解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既有本质上的相同,又有分析研 究方面的相似性。利用Z变换法研究离散系统,可以把连续系 统中的许多概念和方法,推应用于线性离散系统。
2.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A/D D/A ADC DAC A---Analog D---Digital C---Converter
3. A/D转换器 : 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的装置
两个过程: 采样过程,采样周期为 T ——时间上离散 量化过程,也称编码过程 ,量化单位q----字长 ——幅值上离散
炉温采样控制系统
炉温设定

Ts
K
放大器与执行 电动机
1
s 燃料供应调 节阀
1 e s T1s 1
炉温

5. 离散控制信号的执行: 信号保持 e*(t)eh(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采样控制系统中,把脉冲序列转变为连续信号的过程称 为信号复现过程,实现复现过程的装置称为保持器。采用保持器 不仅因为需要实现两种信号之间的转换,也是因为采样器输出的 是脉冲信号e*(t),如果不经滤波将其恢复成连续信号,则e*(t)中 的高频分量相当于给系统中的连续部分加入了噪声,不但影响控 制质量,严重时会加剧机械部件的磨损。
5.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图:
r(t) e(t) _
e*(t)
u*(t)
uh(t)
A/D
数字控制器
D/A
数字计算机
c(t) 被控对象
测量元件
计算机控制系统典型原理图
6.数字控制系统典型结构图:
四、离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1)由数字计算机构成的数字校正装置,效果比连续式校正装 置好,且由软件实现的控制规律易于改变,控制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