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育种学各论
蔬菜育种学各论——洋葱

第四章洋葱育种洋葱又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荷兰葱,属百合科葱属,为2年生草本植物。
有关洋葱的原产地说法很多,但多数认为洋葱产于亚洲西南部中亚西亚、小亚西亚的伊朗、阿富汗的高原地区。
洋葱的起源已有5000多年历史,公元前1000年传到埃及,后传到地中海地区,16世纪传入美国,17世纪传到日本,20世纪初传入我国。
洋葱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且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是目前我国主栽蔬菜之一。
我国已成为洋葱生产量较大的4个国家(中国、印度、美国、日本)之一。
我国的种植区域主要是山东、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
第一节 分类及种质资源概况一、洋葱种质资源阿富汗及其邻国是洋葱的起源中心,全世界葱属植物大约有700种,我国大约有110种(包括变种和引进种),其中69种在与阿富汗接壤的新疆地区。
按《中国植物志》的分类,我国葱属植物分为9组,孟祥栋等用RAPD技术对10个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认为洋葱和葱分属不同的组,洋葱和胡葱(A.ascalonicum L.)亲缘关系较近,并推测胡葱可能是大葱和洋葱的杂交后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何兴金等用RFLP技术对我国葱属全部9个组的代表种的两个cpDNA片段(rp/16和trnk基因)进行PCR扩增分析,认为现有的9个组物种应分为6个亚属,其中葱组、洋葱组和宽苞韭(A.platyspathum)应归于同一个亚属。
这与前文所述不同,当然仅以两个叶绿体基因尚难确定其系统位置,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葱属的分类学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洋葱传入我国不是在公认的20世纪初通过海上引入,而应该是早在公元三世纪,西汉开通丝绸之路后逐渐引进的。
最初晋代郭义恭的《广志》提到我国引入“胡葱”的事实,到公元十三世纪初,元代熊梦祥在《析津志》的“物产·菜志”中的“家园种莳之蔬”里列有“回回葱”,经后来考证,“回回葱”实即洋葱。
我国种质资源库收集洋葱种质材料70份。
蔬菜育种学

(二)主要经济性状:大白菜的大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其变 异主要来源于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及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应。 1、 生育期 (1)早熟×中晚熟→ F1中间偏早熟 (2 (2)中熟×晚熟→ F1中晚熟 2、丰产性:球种主要由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基因为主,因此, 大白菜的杂种优势很强,不同生态型及不同变种之间杂种优势明 显。 3、抗病性 抗TuMV×不抗TuMV → 抗TuMV “加性—显性”遗 传模型,受4对以上基因控制。 抗霜霉病,不完全显性遗传 抗黑腐病,1对隐性基因控制 4、品质性状 大白菜的风味品质为数量性状,杂种优势不明显, 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等都是数量性状。
7
(二)、国内外广泛引种成效显著 1.内各地相互引种,极大地丰富了各地的蔬菜品种 资源。 2.大量从国外引种,仅1977-1986年十年间,中国农 科院从欧美、亚洲等发达国家引进蔬菜新品种资源 5000余份,这些引进的品种资源,有些可以直接再生 产中推广应用,另有大量品种作为我国品种选育的资 源。
6
(一) 种质资源调查、搜集整理工作成绩优异
1955 年农业部发出“从速调查收集农家品种,整 理祖国的农业遗产”的指示,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蔬 菜地方品种资源的调查真理工作,其间共收集蔬菜地 方品种月 17000 余份,至 1990 年,蔬菜种植资源入库 17000 余份,其中根菜类 1800 份,白菜类 1500 份,芥 菜类800份,甘蓝类500份,瓜类3000份,豆类4000份, 茄果类 2500 份,葱蒜类 500 份,绿叶菜类 2000 份,其 他400份。
25
二、性状遗传
(一)植物学性状
1、叶片性状: 有毛×无毛 → F1有毛, 有毛为显性 绿帮×白帮 → F1中间偏绿帮, 绿邦为部分显性 叶色深绿×叶色淡绿→ F1中间偏绿, 叶色深绿为部分显性 连座叶直立×开展→F1中间偏直立,连座叶直立为部分显性 2、叶球性状: 高球形×矮球形 → F1中间型 长筒形×倒卵型→ F1长倒卵形至今长筒型 倒卵形×短筒形→ F1高桩 倒卵形×倒圆锥形 → F1矮倒卵形 散叶形×半球、结球形→ F1半球形 3、叶球抱合方式: 包心× 舒心→ F1包心 包心× 拧心→ F1中间偏包心 叠抱×拧抱、折抱→ F1偏向叠抱 26 折抱×合抱 → F1近折抱
蔬菜育种学

二、我国蔬菜育种的主要成就: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蔬菜生产历史久远,资源极 为丰富,从甲骨文中的“园”、“圃”等文字,说明 早在3000年以前已有生产蔬菜的菜园了,古人对作物 种子工作极为重视,如明代耿荫楼所著《国脉民天》 说:“凡五谷、果豆、蔬菜之有种,犹人之有父也, 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我国 蔬菜种类、品种繁多,既是辽阔的幅员,复杂的地形 与生境条件促成的结果,也是古人对品种的极端重视 和宝贵的选种实践的结果。
12
四、蔬菜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 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研究: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 的基础,是育种工作及相应产业的重要支撑条件。
(二)突出新的育种目标: 1. 高品质育种。 2. 高抗兼抗多种病害。 3. 高光和效能。 4. 适于机械化生产。 5. 温室等保护地设施专用品种。
13
(一)新途径、新方法研究活跃
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种子的文件和法规: 《种子检验规》、《种子分级标准》、《中华人民共 和国种子管理条例》。2001年颁布《种子法》。
10
三、蔬菜育种的基本途径
(一)、查:通过资源的调查,再整理出可以推广 应用的地方品种加以利用的途径。 (二)、引:从外地(国外)引进优良的品种、品 系,通过适应性试验后直接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的途径。 引种是解决品种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8
(三)、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硕果累累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进行常规品种的选育,利 用收集地方品种进行选育,育成常规品种再生产中推 广应用。
7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杂种一代的选育工作,选育了 自交不亲和系、雌性系、雄性不育系等,解决了大批 量杂交制中的问题。目前除少量豆类和栽培面积较小 的小宗菜外,许多常见的蔬菜度采用杂交品种,取得 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杂种一代甘蓝“京丰 一号”和杂种一代黄瓜“津研系列”先后获得国家发 明一等奖和二等奖,标志着我国蔬菜杂种优势利用进 入世界先进水平。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件茄子育种

7
从果形上分,有长条形、线形、长筒形、长卵形、卵圆形、 高圆形、圆球形、扁圆形、短筒形、短羊角形和长羊角形 等11种之多;
从果实颜色上分,又有白色、白绿色、绿色、橘红、浅紫、 鲜紫、紫红和黑紫等8种;
从果肉色上分,主要有白色、黄白色、绿白色和绿色等4 种。
2020/7/6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8
2020/7/6
2020/7/6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22
2020/7/6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19
重庆市农科所,在田间病圃筛选出一批抗青 枯病的茄子材料。
2020/7/6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20
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封林林等,用 RAPD方法分析了35份茄子材料的亲缘关系及对青 枯病的抗性,并采用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 4 个主要类群,为茄子种质资源鉴定分类及青枯病 抗病性育种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
茄子育种
2020/7/6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1
(一)茄子的起源
茄子 (Solanum melongena)起源于亚洲东南 亚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我国栽培茄 子的历史悠久,栽培的类型品种繁多,一般认为 中国是茄子第二起源地。
东南亚是世界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中 国是世界最大的茄子生产国。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9
2020/7/6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10
2020/7/6
蔬菜育种学
田振东
11
(三)茄子种质资源
我国是目前保存茄子种质资源最多的国,仅中国农业 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就保 存有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资源1601份,其中列入《中国蔬 菜品种资源目录》的各种不同类型茄子种质资源共有1468 份,作为主要种质资源列入《中国蔬菜品种志》的有220份。
蔬菜育种学各论:大白菜育种

中生叶作为产品。已渐淘汰。 代表品种为山东中部地区的“面白菜”和分布于鲁南
的 “擘白菜”
半结球大白菜: (var infarcta Li) 外层顶生叶抱合成球,内层顶生叶不发达而叶球
内部空虚,球顶叶片也不抱合,呈半结球状态。这一 变种品质粗糙,耐寒性强,适宜于东北及西北高寒地 区栽培,为寒冷气候生态型。
种。 • 近年育成了一些耐热性强、适宜夏播的优良品种(京夏1号、
夏丰,夏阳、豫园50、西白1号、夏优2号等)。 • 完善了耐热性鉴定筛选方法,研究了大白菜耐热遗传规律。 • 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较高 。 • 耐热性QTL。
(五)生态适应性
结球白菜三种基本生态型品种中,卵圆型品种花芽分化 较晚、冬性较强、不易抽薹,而直筒型较易抽薹。
(2)球型遗传规律:
长筒×矮桩→高桩 长筒×倒卵→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中间型 长筒×倒圆锥→倒卵至近长筒 倒卵×倒圆锥→矮倒卵 短筒×矮桩→短筒或矮桩 短筒×倒圆锥→矮倒卵 矮桩×倒圆锥→倒卵至矮倒卵 长筒×矮桩→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3)结球性状遗传规律: 遗传力: 散叶>花心>半结球>结球型
一、 种质分类
(一)植物分类学地位
白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选择和培育, 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类型。它分为三个亚种:即
1.小白菜亚种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普通白菜变种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 乌塌菜变种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菜薹(菜心)变种 (var. utilis Tsen et Lee) 薹菜变种 (var. tai-tsai Hort) 分蘖菜变种(var. multiceps)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件甘蓝育种

一 种质资源及分类
( 一)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及类型
结球甘蓝
普通甘蓝( var. capitata L. f.alba DC.) 红球甘蓝( var. capitata L. f. rubra Thell.)
皱叶甘蓝( var. bullata DC.)
抱子甘蓝( var. gemmifera DC.) Brussels sprouts
4.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种杂交种(hybrid):
自
交 繁
S1S1 × S2 S2
殖
S1S2 (F1)
自 交
➢ 最好选用正反交杂种优势都强的组合;
繁 ➢ 以种子产量高的亲本种植比例大一些;
殖
➢ 双亲高矮差别大时,高矮1:2或2:2种植;
➢ 正反交性状完全一样时,可混收。
京丰1号
亲本:自交不亲和系黑叶小平头7221-3和黄苗7224-5-3
8398、中甘11、争春等品种都有很大的市场,商品 性状更好的中甘17、中甘21等也开始进入市场。
6 抗逆品种的选育 在选育抗病品种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注意抗虫、抗寒、耐热、耐干旱、耐盐碱等特性的鉴 定及选育。
7 耐贮运型(storage transport)和加工品种的选育
如南菜北运、西菜东调。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 的品种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如珍奇、比久1039、铁 头3号等,品质欠佳。
杂种后代的选择主要采用集团选择法(group seletion)或母系选择法(parent seletion)。
选育春甘蓝品种双亲都应是冬性强的系统。
耐热品种遗传力较高,早期选择能获得较好效果。但特殊配合力很小。叶色深而 蜡粉厚的品种耐热。
育种学各论 (1)

• 四 创造变异手段之不同
• • • • • 选择育种:运气 杂交育种:整合、回交为极致 诱变育种:量大但质优者少 倍性育种:提供育种材料 群体改良:不能单传
• 4 无性系品种 • • • • 品种基因型:同质杂合 制种方式:无性繁殖 繁殖方式:无要求 原理:无性繁殖手段可以使子代与亲代完 全一致 • 范围:适合植物组织培养或扦插
• 三 育种技术路线 • 首先判断该植物繁殖方式,其次判断杂种 优势利用与否
• 若是自花授粉植物,且无法利用杂种优势 (无优势或无纯系),则利用杂交、回交 等手段创造出,或从自然界中选择出整体 表现较好个体; • 在其自交后代中,选择好的,淘汰差的, 最终育成自交系品种。• 不同Leabharlann 品种有与之对应的繁殖方式和制种 方式
• 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 性系品种
• 1 自交系品种 • • • • 品种基因型:同质纯合; 制种方式:自交留种; 繁殖方式:自花授粉; 原理:自花授粉植物自交亲和,故可以将 其基因型育成纯合,从而实现自交留种的 制种方式。 • 范围:不适合异花授粉植物
• 若是异花授粉植物,且无法利用杂种优势 (无优势或无纯系),则将具有共同优点 的不同品种混合种植,在其后代植株中淘 汰差的,选择好的,最终育成群体品种。 • 若是具有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和前提,则 利用其纯系杂交的方法,对各个纯系杂交 后代进行选择,育成杂交种品种。 • 若以上路线都无法实现,则利用杂交、自 交等手段获得优秀单株后,利用无性繁殖 手段将其形成品种。
蔬菜育种学各论
第一讲
• 育种的本质
• 创造新变异; • 利用好变异;
• 一 创造新变异
• 选择育种:利用自然界或已有品种中自然 出现的变异;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件蔬菜抗病遗传与育种

a (virulent)
植物的抗病性基因
R (resistant)
r (susceptible)
R
S
S
S
2020/7/6
蔬菜抗病遗传与育种
田振东
10
2020/7/6
蔬菜抗病遗传与育种
田振东
11
2020/7/6
蔬菜抗病遗传与育种
田振东
12
Major gene resistance, R-gene resistance or Vertical resistance
2020/7/6
蔬菜抗病遗传与育种
田振东
31
番茄TMV、叶霉病和根结线虫病苗期多抗性鉴定方法:
2片真叶接种根结线虫:采用灌根法,接种浓度5000条/株,接种50 d调 查病情;
3片真叶接种TMV:采用摩擦法接种,接种量1g 病叶加蒸馏水10 mL, 接种20 d调查病情;
Disease Resistance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Vegetable Crops
田振东 Tianzhd@
Tel: 87286939
番茄灰霉病
番 202茄0/7青/6 枯病
蔬菜抗病遗病传毒与育病种
田振东
黄瓜根结线虫病 4
2020/7/6
2020/7/6
蔬菜抗病遗传与育种
田振东
8
二、主要蔬菜病害遗传规律
Resistance level: Immunity Resistance Tolerance Susceptibility
2020/7/6
蔬菜抗病遗传与育种
田振东
9
“Gene-for-Gene” Mode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抽薹习性
不易抽薹×易抽薹→ F1中间偏易抽 薹。
6.无蜡粉亮叶性状由一对隐性 纯合基因控制。
叶球横径、紧实度和重量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叶球纵径和中心 柱长可能存在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叶球纵径、横径、重量和中心柱 长为超显性遗传,受控于显性基因,纵径至少4对,横径和叶球重量至 少3对,紧实度和中心柱长至少1对。 主要品质性状中可溶性糖与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帮叶 比与干物质含量之间,帮叶比与纤维素含量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 其他品质性状之间不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毛的有无 一对基因 控制;毛 的多少受 多基因控 制,为数 量性状遗 传。
5.熟性
①早熟×晚熟→ F1中 间偏早熟; ②早熟×中熟→ F1中 间偏早熟; ③中熟×晚熟→ F1中 间熟。 大白菜更多的植物学性 状如:单株重、球重、 球高、球径、紧实度、 球叶数、叶长宽、帮 重、软叶重、抗热性、 成熟期等多属数量性 状遗传。
2.2杂种选育工作可分为三个方面:亲本材料纯化,自交不亲和系 或雄性不育系的选育,高配合力自交系的选育。
3.其他育种途径
3.1远缘杂交育种 创新育种资源。 3.2倍性育种 创造优良的四倍体材料。 3.3诱变育种 虽然大白菜秋水仙素诱变处理很容易得到同源多倍体,但其 叶球增大不明显。采用辐射诱变和杂种一代优势利用相结合效果较为理 想。 3.4分子育种技术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大白菜转基因技术也确定了一 定突破。
2.大白菜的主要类型
我国大白菜地方品种类型极为丰富、繁多,据统计达1000多个, 集中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北京、天津(占 70%~80%),其他省市也有特色类型。 ①丰产型品种:大青口、莱芜包头、青麻叶、大核桃纹等; ②优质型品种:青麻叶、大核桃纹、黄芽白、城阳青、鲁白4 号等; ③早熟耐热型品种:小白口、热抗45、早熟5号、伏宝、白阳 等,耐热材料有北农院99P6-59(5)、鲁农院98-4、西农 蔬菜所98K6和郑州蔬菜所9501-49和9504-11等。 ④抗病品种:大青口、大核桃纹、小白口、绿宝、吉研、豫白 等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三抗材料有北京市98.3280、鲁农院98-513和98-320、西农蔬菜所96L21-4-4和 97L18-4等。 ⑤耐抽薹品种:日喀则1号、黄点心2号、小白口、四季王等; 不易先期抽薹材料有北京市98S6-8-(1)、 98S6-20-(4)等。
甘蓝型油菜
• 大白菜、小白菜、芜菁、红菜薹染色体为 2n=2X=20,AA; • 甘蓝类染色体为2n=18,CC; • 芥菜类2n=4X=36,AABB 、芜菁甘蓝 2n=4X=38,AACC是异源四倍体; • 萝卜2n=2X=18,DD; • 辣根2n=4X=32; • 荠菜2n=4X=32,AABB; • 豆瓣菜有两种:二倍体2n=2X=32,栽培较多, 异源四倍2n=4X=64,栽培较少。
6.直根外露
①根露身×不露→ F1半露; ②根颈明显×不明显→ F1不明显。
7.熟性
①早熟×晚熟→ F1中间偏早; ②早熟×早熟→ F1早熟。
8.抗性
①抗病毒×不抗病毒→ F1中间型; ②抗病毒×抗病毒→ F1抗病毒; ③不抗霜霉病×抗霜霉病→ F1抗霜霉病。 还原糖、维生素C、芥辣油、干物质等生化指标中, 除肉质根还原糖在F1表现超亲外,其余指标在F1 表现为双亲中间值。
2.抗病虫性
据不完全统计,大白菜的病害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病害 和生理病害等达25种以上。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各主 产区霜霉病、病毒病有明显减轻,但还有许多病害仍无 法有效防治,病害仍然是制约大白菜丰产和稳产的重要 因素。 另外发生在大白菜叶和根部虫害有20多种,农药的不合理 使用造成环境污染、产品农药残留,甚至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培育多种对病虫具有抗性的品种,尽量减少农药使 用也是重要的育种目标。
大 白 菜
1.叶球形状
①长筒×倒卵→ F1长倒卵至近长筒; ②长筒×短筒→ F1中间型; ③长筒×矮桩→ F1高桩; ④长筒×倒圆锥→ F1倒卵至近长筒; ⑤倒卵×短筒→ F1近短筒; ⑥倒卵×矮桩→ F1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⑦倒卵×倒圆锥→ F1矮倒卵; ⑧短筒×矮桩→ F1短筒或矮桩; ⑨短筒×倒圆锥→ F1矮倒卵; ⑩矮桩×倒圆锥→ F1倒卵至矮倒卵。
萝 卜
1.叶形
①板叶×花叶→ F1中间型 浅裂叶; ②花叶×花叶→ F1花叶。
3.直根形状
①长圆筒×长圆筒→ F1长 圆筒; ②长圆筒×圆形→ F1偏长 圆筒; 2.叶丛 ③圆形×长圆筒→ F1纺锤 ①塌地×直立→ F1开展; 形; ②直立×半直立→ F1偏直 ④圆形×扁圆形→ F1扁圆 形; 立; ③直立×塌地→ F1半直立; ⑤长圆筒×倒卵圆形→ F1 倒卵圆形、纺锤形; ④半直立×塌地→ F1偏半 ⑥根长×根短→ F1根偏长; 直立。 ⑦根粗×根细→ F1根偏粗
Ⅱ.重要性状遗传
十字花科蔬菜性状遗传研究主要集中在大 白菜、甘蓝、萝卜和红菜薹等,已确定的遗传 规律归纳如下:
关球 主 度 性 差 强 物 加 的 性 多 的商 要 大 状 异 , , 之 基 状 数 性品 集 。 遗 大 品 个 其 因 , 性 状性 中 目 传 等 种 体 属 数 控 状 。密 在 前 研 , 内 杂 异 量 制 属 切与研究致株合交多遗数 相叶究难使间性作,传量
甘 蓝
1.叶色
①紫色×绿色→ F1淡紫色, F2:3紫红:1绿色或9紫 红:7绿色; ②黄色×绿色→ F1绿色; ③绿色×深绿色→ F1中间 偏深绿色。
2.叶片多少
→ 中间或少
叶片多×少
3.熟性
早熟×中晚熟→ F1中间偏早熟。
4.叶球形状
①叶球圆形×扁形→ F1连续变异; ②叶球圆锥形×圆形→ F1中间偏圆 锥形。
3.丰产性和耐贮性
在稳产中求高产是大白菜生产的核心。其产量是一个复合 性状,受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重和净菜率的共同影响。
4.生育期和生态适应性
不同地区由于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季节不同,需 要生育期长短不同的品种;即使在同一地区, 为了市场需要和茬口安排,也需要生育期长、 中、短不同的品种。因此生产中迫切需要适 合不同生态条件、满足不同生育期和熟性的 多季节栽培品种。 秋冬大白菜需要早熟、耐热、抗病品种;越冬 大白菜需要耐低温、冬性强、耐抽薹品种; 春大白菜需要耐低温、生育期短、冬性强、 耐抽薹、结球快、成熟早的品种;夏大白菜 要求耐热、抗病能力强、结球性好生长好、 早熟的品种。 目前,春大白菜和夏大白菜良种较少,春、夏 栽培适应性已成为大白菜品种改良的新目标。
二、染色体及主要性状遗传
黑芥
Ⅰ.染色体数
芸薹属植物不同种 间杂交和近代细 胞学研究表明: 除芸薹、甘蓝和 黑芥3个基本种, 还包括3个复合 种(如右图)。
(2n=16,BB)
埃塞俄比亚芥 (2n=36,BBCC) (2n=38,AACC)
芥菜型油菜 (2n=36,AABB)
芸薹属植物各个种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应染色体组
2.叶球抱合方式
①合抱×叠抱→ F1合抱或叠抱; ②叠抱×皱抱→ F1叠抱或皱抱; ③皱抱×合抱→ F1近似皱抱。
3.结球特性
①半结球×花心→ F1花心; ②半结球×结球→ F1半结球; ③花心×结球→ F1花心; ④散叶×其他→ F1散叶。
4.叶片性状
①叶片有毛×无毛→ F1有毛; ②叶片多毛×少毛→ F1中间偏多毛。
三、杂交的难易程度
十 的菜 种 字 品类 之 花 种、 间 科 之甘 的 蔬 间蓝 天 菜 不类 然 易 易、 杂 发 发萝 交 生 生卜 , 品 天的 但 种 然不 分 、 杂同 属 变 交类 于 种 。别 白 和
四、杂种优势
十字花科蔬菜为典型的异交植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自交 退化明显;其地方品种有理想的适应性和生产力,但往往 群体内有较强的异质性,株间整齐性较差;用一般的选纯 手段,可以使地方品种纯度提高,商品性改善,但随之不 可避免地产生生活力衰退、抗逆性变弱、产量下降等不良 后果。 十字花科蔬菜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利用高度纯合的两个不同 遗传型亲本相互杂交生产杂种一代,既保持个体具有充分 的异质性,又有群体高度的整齐性,F1抗逆性、抗病性、 产量(增产30%许)均 优于双亲。 十字花科蔬菜花器小、每花结籽数少,生产杂种一代种子的 主要途径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
2.杂种优势利用
2.1我国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始于20世纪60年代,青岛农科所最早开始进行自交不亲 和系选育,1971年育成“山东福山包头”; •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与沈阳农学院首先 开展大白菜核型雄性不育系研究。1980(钮心恪等)年 首先提出白菜隐性单基因控制不育性遗传规律,确立了 “两用系”的概念。1990年育成了100%的大白菜显性核 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 •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胞质不育材料选育,1992年成功地 将干,甘蓝型油菜的不育胞质基因导入大白菜,育成世 界上第一个具有直接利用价值的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 育系CMS3411-7,简化了育种程序,率先配制了胞质雄性 不育系杂种一代——“秦白”系列大白菜。 •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已先后选育出了上百个大 白菜杂种一代。大白菜杂种一代优势利用研究工作具有 自身特色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蔬菜育种学各论
范宗珍
十字花科蔬菜育种
1.1 概论
一、种类及名称
十字花科植物约有2000余种,我国有300多种。 作为蔬菜栽培的有芸薹属、萝卜属、辣根属、 豆瓣菜属和荠菜属。芸薹属有大白菜、白菜、 芜菁、红菜薹、甘蓝、芥菜、芥蓝、芜菁甘蓝, 其中白菜、甘蓝和芥菜又有一些变种。萝卜属 的有萝卜,辣根属有辣根,豆瓣菜属的有豆瓣 菜。荠菜属的有荠菜。
1.2 大白菜育种
1.2 大白菜育种
一、种质资源
1. 大白菜杂交起源假说(李家文1981) 认为:大白菜起源于我国白菜类蔬菜的初级变种,大约在 唐代以前由当时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通过自然 杂交产生;在我国北方秋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条 件下,由于养分的积累,使顶芽逐渐发达,经长期栽 培和选育,从低级到高级形成结球变种,即散叶变种 →半结球变种→ 花心变种→ 结球变种;结球大白菜 的起源地是我国北方,形成3个不同生态类型,即适 应海洋性气候的卵圆型、适应大陆性气候的平头型和 适应大陆和海洋交叉气候的直筒型;各地农业技术交 流使变种和生态型之间产生了栽培的花心直筒型、花 心卵圆型、平头卵圆型、平头直筒型和圆筒型5个杂 交演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