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育种学
《蔬菜育种学》教案

《蔬菜育种学》教案第一篇:《蔬菜育种学》教案《蔬菜育种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学时:2学时二、教学目的:本章介绍蔬菜育种学的概念、主要内容,以及我国蔬菜育种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掌握育种学、品种、无性系、良种的概念,熟悉蔬菜育种学的研究任务、蔬菜育种的目标,了解蔬菜育种的发展趋势。
三、主要内容:1、蔬菜及蔬菜育种学的概念2、蔬菜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内容及其关系3、品种的概念与意义4、蔬菜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5、蔬菜育种的发展趋势6、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关系四、教学重点:品种的概念;蔬菜育种学的研究任务五、教学难点:品种的概念与特性。
六、教学方法:教师主讲为主,多媒体结合板书,结合本教学部的科研实践,并举一些生产上的例子说明。
七、思考题:1.福建省现有的园艺品种结构存在哪些问题?结合你家乡园艺品种的实际情况,应用你现有的知识,谈谈改良的途径。
2.针对福建省的气候和地理特点,蔬菜育种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八、参考书目:1.沈德绪主编.1996.果树育种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曹家树主编.2001.园艺植物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3.杨晓红,张克中主编.2001.园林植物育种学.气象出版社.4.程金水主编.2000.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林业出版社.5.沈德绪,王元裕,陈力耕编著.1998.柑桔遗传育种学.科学出版社.第二章种质资源一、学时:3学时二、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种质、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和蔬菜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种质资源的特点、分类、作用、工作内容、种质创新和研究的方法,熟悉种质流失产生的原因及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了解植物起源中心的概念、学说及意义,了解国内外种质资源工作的情况、中国蔬菜资源的起源等。
掌握蔬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研究与开发利用的方法。
三、主要内容:1、种质资源在蔬菜育种中的意义和作用2、蔬菜种质资源的分类3、蔬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4、蔬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四、教学重点: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特点;蔬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及研究利用的方法。
蔬菜育种

二、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 产量性状:单果重、单株果数、雌花数、果长、
前期产量等
• 品质性状:商品性状(果刺、果瘤、果色、果皮
、瓜把长度)、苦味等
• 抗病性: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枯萎病等 • 其他性状:耐寒性、早熟性等
• 产量性状的遗传: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
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重
• 自交系选择前的群体改良:提高自交系利用价 值和选择效率。
• F1杂种的制种:雌性系法、化学去雄法、人工 授粉法。
若干重要性状的选择
抗病性:苗期抗性室内鉴定、田间成株抗性鉴定。 产量:典型的数量性状,需进行重复试验。 品质:多由单基因控制。感官、消费习惯等。 耐冷性:低温下的发芽能力、生长量等。
黄瓜育种
黄瓜为葫芦科甜瓜属的栽培种,一年生攀援性 草本植物。营养丰富,适宜生食、熟食、腌渍,是 重要蔬菜作物之一,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各地 普遍栽培。
黄瓜起源于印度喜马拉雅山麓及尼泊尔、锡金一 带。古代经印度分两路传入我国:一路由缅甸和印 中边界传入华南,并在华南被驯化,形成华南系统 黄瓜;一路为2000多年前由张骞出使西域时经新疆 将黄瓜种子带到北方,经驯化形成华北系统黄瓜。
• 樱桃番茄( var. cerasiforme Alef.)
果实小,形如樱桃,果径约2cm,2个心室,果 色红、橙或黄,植株长势强,茎细长,叶小,色淡 绿。
• 梨形番茄( var. cerasiforme Alef.)
果小似梨,2个心室,果色红、黄等,植株长势 强,叶较小,浓绿。
二、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五、种子生产
• 严格隔离 • 种子生产季节因品种而异 • 种瓜需后熟 • 后熟的种瓜需及时剖瓜取种 • 种子漂洗干净后需及时晾晒 • 种子干透后需合理贮藏
蔬菜育种学

蔬菜育种学蔬菜育种学是植物育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到蔬菜品种育种和改良。
蔬菜育种是以满足不同社会需求,为蔬菜生产和销售带来更大效益的过程。
蔬菜育种学集生物学、遗传学、种质资源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病原学等多学科于一体,以改良现有品种和建立新品种,获得高产、多抗、优质、低毒等新型蔬菜品种为目标。
蔬菜育种工作主要包括蔬菜基因资源特性分析与开发、蔬菜精英种和育种资源的选择、育种组合策略的研究、蔬菜新品种的评价与推广、蔬菜品种园发展与管理等。
蔬菜基因资源特性分析与开发主要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和开发蔬菜的遗传资源。
包括分子标记分析、基因测序、构建蔬菜基因组图谱、抗病性和抗逆性基因的克隆等。
它可以为用技术改良现有品种和提高蔬菜品种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依据。
蔬菜精英种及育种资源的选择是指在收集和评价优良蔬菜种质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良好育种价值的种质,以获得新品种。
蔬菜新品种的评价与推广是指在蔬菜新品种育成后,利用室内外评价技术、新型蔬菜品种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指标,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系统评估,以评定新型蔬菜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工作的成效。
蔬菜品种园的发展与管理是指以蔬菜新品种评价、良种保存为主,建立和维护蔬菜品种园,发挥品种库、考试站及品种推广等服务功能。
蔬菜育种为满足城乡市场消费需求,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建立发展蔬菜产业,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蔬菜市场,开展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蔬菜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发展蔬菜育种学,必须建立适应我国蔬菜产业特点的科学化、优化化的蔬菜育种体系,实施科学的蔬菜育种管理,维护和保护蔬菜品种权利,把握发展蔬菜产业的主动权。
此外,政府及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蔬菜育种学的投资,为蔬菜育种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建立以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种子销售单位和蔬菜生产户为主要参与者的蔬菜科技联盟,搭建平台,支持蔬菜育种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
蔬菜育种学各论:大白菜育种

中生叶作为产品。已渐淘汰。 代表品种为山东中部地区的“面白菜”和分布于鲁南
的 “擘白菜”
半结球大白菜: (var infarcta Li) 外层顶生叶抱合成球,内层顶生叶不发达而叶球
内部空虚,球顶叶片也不抱合,呈半结球状态。这一 变种品质粗糙,耐寒性强,适宜于东北及西北高寒地 区栽培,为寒冷气候生态型。
种。 • 近年育成了一些耐热性强、适宜夏播的优良品种(京夏1号、
夏丰,夏阳、豫园50、西白1号、夏优2号等)。 • 完善了耐热性鉴定筛选方法,研究了大白菜耐热遗传规律。 • 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较高 。 • 耐热性QTL。
(五)生态适应性
结球白菜三种基本生态型品种中,卵圆型品种花芽分化 较晚、冬性较强、不易抽薹,而直筒型较易抽薹。
(2)球型遗传规律:
长筒×矮桩→高桩 长筒×倒卵→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中间型 长筒×倒圆锥→倒卵至近长筒 倒卵×倒圆锥→矮倒卵 短筒×矮桩→短筒或矮桩 短筒×倒圆锥→矮倒卵 矮桩×倒圆锥→倒卵至矮倒卵 长筒×矮桩→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3)结球性状遗传规律: 遗传力: 散叶>花心>半结球>结球型
一、 种质分类
(一)植物分类学地位
白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选择和培育, 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类型。它分为三个亚种:即
1.小白菜亚种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普通白菜变种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 乌塌菜变种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菜薹(菜心)变种 (var. utilis Tsen et Lee) 薹菜变种 (var. tai-tsai Hort) 分蘖菜变种(var. multiceps)
《蔬菜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蔬菜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蔬菜育种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为基础,研究蔬菜植物品种选育原理与方法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和生产对蔬菜品种的要求,研究蔬菜植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并采用系统选择、有性杂交、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方法,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蔬菜品种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蔬菜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蔬菜育种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2.能力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和蔬菜育种实用技术,要把课堂讲授与蔬菜种子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优良品种,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同时联系山东省蔬菜种子生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蔬菜的生产管理,为将来从事蔬菜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蔬菜育种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掌握蔬菜育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蔬菜育种产业基地规划设计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掌握主要蔬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特性、种子生产方式、生产季节及其主要育种技术等,掌握我国蔬菜育种技术的特点和重点,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创新意识浓、应用型的专业型人才,为从事蔬菜生产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品种的概念与意义2、熟悉蔬菜育种学的概念、历史及发展趋势3、了解蔬菜育种的发展趋势【教学设计建议】首先讲授蔬菜育种和品种的概念内容及生产意义、蔬菜种子生产的历史地位及展望, 然后结合蔬菜育种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等讲授山东蔬菜有种产业现状及特点,最后讲述蔬菜有种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关系。
【讲授内容】蔬菜及蔬菜育种学的概念;1.蔬菜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内容及其关系;品种的概念与意义;(难点)2.蔬菜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3.蔬菜有种的发展趋势;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关系。
蔬菜育种学:第3章 茄子育种

A. Solanum campylacanthum inflorescences
North Ame rica 0.2 %
Central Ame rica 0.3 %
South Ame rica 0.05 %
EUROPE 3%
AFRICA
4%
Ex-URSS
0,3 %
CHINA INDIA 48 %
32 %
INDONESIA 10 %
我国茄子播种面积为1000 多万亩,总产 2200 万吨。
(二)主要性状遗传
茄子主要性状的杂交优势明显,有7 0% 左右 组合的总产量为超亲优势,
熟性为中间偏早,出现超亲组合的机率也较高; 果实体积介于双亲中间型; 座果数介于双亲之间,偏向果数较多的亲本; 果皮不同颜色杂交趋于中间型, 植株高度和果肉松紧程度趋于中间型。
产量性状遗传
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 应共同控制。 早期产量和座果率加性基因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 早期产量的母本遗传效应大于父本。 座果率父本遗传效应大于母本。 对总产量具非加性基因效应与加性效应有同等重 要。
品质育种以果形、单果大小、皮色、光泽度、 肉色、果肉紧密度、口感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干物质含量、褐变、糖含量、花青素、绿原酸
设施栽培和出口专用茄子新品种的选育。
外观品质一直是我国茄子育种的主要目标之 一。茄子果实形状和颜色这两项外观品质指标的 区域性很强。
蔬菜育种学复习资料——黄瓜、番茄、大白菜

蔬菜育种学复习资料——黄瓜、番茄、大白菜1、根据形态和用途,黄瓜分为哪六类?※答:华北型:3/4*35/40有刺瘤,味道淡,根系浅,有瓜柄。
华南型:5/6*25/28无刺瘤,皮厚,口味浓,带一丝甜,但有些带苦味。
欧洲温室型:3*30/40有短小的柄,甚至没有,表面光滑略带刺瘤,耐低温,弱光。
水果型:2/3*15/18无刺瘤,头尾均匀,单性结实。
加工型:矮生,分枝多,簇生,肉质脆。
野生型:叶小,偏黄,短日照开花。
2、优质黄瓜外观商品品质有哪些性状要求?※答:优质黄瓜外观商品形状:(1)果刺的多少(2)果瘤果瘤的数目应该越少越好。
因为果瘤的数目多残留的农药量大(3)果色果色应该是浓绿色较好(4)果皮果皮不要太厚(5)瓜把的长度瓜把的长度不要太长3、温室黄瓜品种选育对哪些性状有特殊要求?为什么?答:(1)耐低温,耐弱光耐阴。
原因: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很低(2)单性结实.原因:产量较高,创造更大的收益;免去授粉,节约成本(3)早熟,3-5节坐果原因:温室内栽培的品种,早熟才能起到温室的作用,创造收益。
(4)抗结成性好,即连续坐果性好。
原因:因为温室内的(5)抗温室病害:例如:黑猩病,角斑病,蔓枯病原因:因为温室属于一个密闭的空间,虫害,病害一旦爆发,蔓延的速度非常快。
4、黄瓜丰产性由哪些单位性状构成?答:(1)结果数/株影响因素:1.侧蔓数,回头瓜2雌花数,每两节应有一朵雌花3坐果率(受环境影响,基因控制,同时单性揭示更容易坐果,果实的发育速度也会影响坐果率)(2)单果重影响因素:长度(瓜长),瓜的粗度,瓜肉的厚度(3)株数/亩影响因素: 叶子的大小,叶子生长的角度,侧蔓数5、什么叫黄瓜的单性结实?单性结实有什么利用价值?答:1.黄瓜雌花未经授粉而可以形成商品果实的现象称为单性结实。
与品种特性有关,未受精的胚珠也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生长素类物质,从而保证坐果,绝大多数保护地用品种可单性结实。
2.利用价值:单性结实可以免去了人工授粉,减少成本;单性结实的果实抗逆性,抗寒性都很强;可以加以利用;单性结实的产量很高;单性结实在保护地利用价值很高。
《中国蔬菜育种学》

4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春播12月至翌年1月;秋冬播9~10月;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方便的水稻田种植,实行水旱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施足基肥,基肥多施用有机肥,及时追肥,增施钾肥;双行种植,每667 m 2栽培1 800株,株距50~60 cm ,行距55~65 cm ;立支架或吊蔓,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双干整枝;开花坐果期如遇低温或高温不良天气,需用番茄灵或座果灵蘸花进行保花保果;采收时应保留果柄,以延长贮藏时间,提高商品性。
参考文献荆子桓,覃连红,王先裕,杨秀青,孙岚明,张杰.2016.不同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安徽农业科学,44(21):29-33.孙亚林.2008.番茄四个抗病基因的基因标记的创建与辅助选择〔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徐薪惟.2012.番茄抗枯萎病I -2基因的SNP 分子标记及种质资源的筛选〔硕士论文〕.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A New Cherry Tomato F 1 Hybrid —‘Xidayinghuang No.1’OU Qing -qing 1,WANG Xian -yu 1*,TANG Zhen -quan 1,LIU Meng -jiao 2,CHEN Peng 1,LUO Yan 1,LI Zong -jun 1,ZHAO Xiong 1,TIAN Mao -yan 1,CHEN Qing -ming 1(1College of Agronom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Guangxi ,China ;2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530001,Guangxi ,China )Abstract :‘Xidayinghuang No .1’is a superior F 1 hybrid obtained by crossing ‘YA -4-5-3-2-8’as female parent ,and ‘YA -4-3-1-8’as male parent .It belongs to infinite growth typed with strong growth vigor and high uniformity .It has strong natural fruit setting ability .There are 15-40 fruit per panicle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21 g .Its fruit is of oval shape and yellow in color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is 7.22% and that of titratable acid is 0.41%.It tastes sweet and sour ,with special tomato flavor .The average hardness is 0.44 kg · cm -2.It is tolerant to storage ,and has long shelf life .The plant is resistant to fusarium wilt and root -knot ,etc .diseases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conditions ,it can yield about 66 t · hm 2.It is suitable to be planted in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Key words :Cherry tomato ;‘Xidayinghuang No.1’;F 1 hybrid ;Yellow fruit《中国蔬菜育种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30多个科研及教学单位的100余位育种专家编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蔬菜育种的主要成就: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蔬菜生产历史久远,资源极 为丰富,从甲骨文中的“园”、“圃”等文字,说明 早在3000年以前已有生产蔬菜的菜园了,古人对作物 种子工作极为重视,如明代耿荫楼所著《国脉民天》 说:“凡五谷、果豆、蔬菜之有种,犹人之有父也, 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我国 蔬菜种类、品种繁多,既是辽阔的幅员,复杂的地形 与生境条件促成的结果,也是古人对品种的极端重视 和宝贵的选种实践的结果。
12
四、蔬菜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 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研究: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 的基础,是育种工作及相应产业的重要支撑条件。
(二)突出新的育种目标: 1. 高品质育种。 2. 高抗兼抗多种病害。 3. 高光和效能。 4. 适于机械化生产。 5. 温室等保护地设施专用品种。
13
(一)新途径、新方法研究活跃
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种子的文件和法规: 《种子检验规》、《种子分级标准》、《中华人民共 和国种子管理条例》。2001年颁布《种子法》。
10
三、蔬菜育种的基本途径
(一)、查:通过资源的调查,再整理出可以推广 应用的地方品种加以利用的途径。 (二)、引:从外地(国外)引进优良的品种、品 系,通过适应性试验后直接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的途径。 引种是解决品种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8
(三)、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硕果累累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进行常规品种的选育,利 用收集地方品种进行选育,育成常规品种再生产中推 广应用。
7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杂种一代的选育工作,选育了 自交不亲和系、雌性系、雄性不育系等,解决了大批 量杂交制中的问题。目前除少量豆类和栽培面积较小 的小宗菜外,许多常见的蔬菜度采用杂交品种,取得 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杂种一代甘蓝“京丰 一号”和杂种一代黄瓜“津研系列”先后获得国家发 明一等奖和二等奖,标志着我国蔬菜杂种优势利用进 入世界先进水平。
1、优先考虑从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引种。对气候 条件影响较大的是地理位置,因为直接影响到日照长 度和由此引起的温度差异,因此,同纬度地区引种较 易成功。
2、 优先考虑从生态类型相近的地区引种。 3、优先考虑从作物种类和品种组成相近的地区引 种。
11
(三)、选:选种,利用作物群体中存在的自然变异, 将符合要求的优质植株选出来,经过比较和繁殖而获 得新品种的途径。 (四)、育:通过人工创造变异,再结合不同的选择 培育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如杂交育种、优势育 种、诱变育种、细胞及分子育种等。 1、有性杂交育种:根据育种目标选配亲本,通过人 工杂交将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 中,然后对气候带进行培育选择和比较鉴定,即而获 得优良定型品种的育种途径,“先杂后纯”。 2、 优势育种:通过亲本的纯化和选配,获得在遗传 性状、生理性状和经济性状上均表现出优势的F1杂交 品种,“先纯后杂”。
1.远缘杂交、人工诱变创造新材料 2.单倍体育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单倍体 3.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技术,突破种间隔离创 造新种质。 4.分子标记技术
7
(二)、国内外广泛引种成效显著 1.内各地相互引种,极大地丰富了各地的蔬菜品种 资源。 2.大量从国外引种,仅1977-1986年十年间,中国农 科院从欧美、亚洲等发达国家引进蔬菜新品种资源 5000余份,这些引进的品种资源,有些可以直接再生 产中推广应用,另有大量品种作为我国品种选育的资 源。
9
(四)、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
1、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 传规律,多倍体诱导、辐射育种、克服远缘杂交的障 碍等。
2、抗病育种技术得到很大改进。 3、 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中得到应用 杂种优势利用方面: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性的 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五)、种子生产已基本实现专一化、商品化
6
(一) 种质资源调查、搜集整理工作成绩优异
1955年农业部发出“从速调查收集农家品种,整 理祖国的农业遗产”的指示,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蔬 菜地方品种资源的调查真理工作,其间共收集蔬菜地 方品种月17000余份,至1990年,蔬菜种植资源入库 17000余份,其中根菜类1800份,白菜类1500份,芥 菜类800份,甘蓝类500份,瓜类3000份,豆类4000份, 茄果类2500份,葱蒜类500份,绿叶菜类2000份,其 他400份。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 (蔬菜部分)
1
绪论
2
一、 蔬菜育种的概念和任务 (一)、蔬菜育种:通过遗传改良,选育
和繁殖更加易于栽培和利用价值更高的新品种。 育种的任务: Biblioteka 1) 选育新品种:目标:高产、优质、
抗病虫、适应性强、熟性配套等等 (2) 生产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3
(二)、蔬菜育种学:蔬菜育种学是研究蔬菜作
物遗传改良和生产优质种子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 学。
现代蔬菜育种已不再限于单纯利用自然界的现有变 异,而是通过杂交、辐射、化学处理、生物工程等手 段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并 应用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来提高选择的效果。现代 蔬菜育种学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在具 体工作中要涉及到许多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必须具 备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生物 化学、栽培学、土壤肥料学等知识外,还须具备植物 病理学、昆虫学、微生物学、储藏加工、农业气象和 生物统计等多学科的知识。
5
我国的蔬菜资源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是逐步增加的,如《诗 经》中所列蔬菜仅10余种,秦 汉时有20多种,北魏《齐民要术》已有30多种,唐代 《四时篡要》有36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有47 种,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有80余种。现在我 国的蔬菜资源,按植物学分类有36个属,180多个种。 虽然我国劳动人民在早期的蔬菜生产和育种实践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但作为一门学科,蔬菜育种工作的历 史并不长,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有少数高等院校及 农业试验场从事蔬菜育种的科研工作。新中国成立之 后,我国的蔬菜育种工作才系统的快速的开展起来, 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