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总平面设计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经济 发展条件相适应,力求发挥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 并尽量多保留一些绿化用地和发展空间,使场地的生 态环境和建设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4)环境的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
保持着某种联系。总平面设计只有从整体关系 出发,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基地环 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有可能创造便利、舒 适优美的空间环境。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3.2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任何一幢建筑物都必须处于具体的环境中 因此周围的环境状况必然影响着建筑的布局。 在建筑总平面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周围环境状 况,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达到整体环 境的和谐有序。
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是建筑与 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的成功在于建筑与环 境的浑然一体,分不出是先有山林、溪水,后 由别墅;还是先有别墅,后有溪水、山林。
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
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
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
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
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
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
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象是由地下生长
出来似的。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
2)建筑物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
当基地坡度大于25% 时,房屋平行于等高 线布置对朝向不利时, 常采用垂直或斜交于 等高线的布置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在坡 度较大时,房屋的通 风、排水问题比平行 于等高线布置较容易 解决,但基础处理和 道路布置比平行于等 高线布置时复杂得多。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总平面设计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总平面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总平面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建设中,建筑设计是关键的一环,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氛围,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次设计将围绕如何设计一个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的建筑方案展开讨论。

二、设计定位本次设计的建筑方案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和居住于一体的综合建筑,位于市中心地段,周边有多家商场、餐厅和办公楼。

建筑总高度为30层,包含30层办公楼、6层商业楼和4层住宅楼。

整体设计定位为现代简约风格,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同时考虑到建筑的景观和环境。

三、总平面设计1. 办公楼部分办公楼为本次设计的主体部分,共30层,总高度为90米。

首层设有接待大厅、展厅和休息区,为访客和员工提供舒适的接待环境。

2-29层为办公空间,每层面积为800平米,采用开放式办公布局,为员工提供宽敞明亮的工作环境。

30层为VIP办公室和会议室,设有露台和休息区,可欣赏城市美景。

整体设计以简约为主,注重空间的利用和效率。

2. 商业楼部分商业楼共6层,总高度为18米。

首层为商店和餐厅区,设有露天座位和绿化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购物的场所。

2-5层为商业办公楼,面积为600平米,可出租给小型企业和创业者使用。

6层为健身房和休闲区,设有游泳池和健身设施,为居民和商业人士提供健身娱乐的场所。

3. 住宅楼部分住宅楼共4层,总高度为12米。

每层设有4个户型的公寓,面积从80平米到120平米不等,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每个公寓均设有客厅、厨房、卧室和卫生间,采用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注重生活的舒适和便利。

楼顶设有花园和儿童游乐区,可让居民享受户外阳光和清新空气。

四、设计亮点1. 空间分区明确本次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采用明确的空间分区,将办公、商业和居住功能有机结合,实现了多功能的共享和互动。

每个功能区域都设计合理,方便使用和管理,提高了建筑的效率和便利性。

2. 建筑景观独特建筑外立面采用现代建筑风格,结合玻璃和金属材质,打造出简约时尚的外观。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是指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对于室内空间的布局、
功能分区、家具摆放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以下是相关名词
解释:
1. 平面布局:指在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的规划,通常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分配和布置。

2. 功能分区:指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并通
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来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空间使用的需求。

3. 家具摆放: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家具大小、形状以及功能等因素,合理地安排家具的位置和摆放方式,从而使得整个室内空间更加美观
舒适。

4. 建筑构造:指建筑物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钢结构、
混凝土结构等。

平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结构形式对于室内布局和
装修风格的影响。

5. 设计风格:指在平面设计中所采用的装修风格,例如现代简约风格、欧式古典风格、中式风格等。

设计风格需要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的室内环境。

6. 灯光设计: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灯光的位置、数量和类型,从而
使得室内空间更加明亮、温馨。

7. 色彩搭配: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颜色的选择和搭配,从而使得室
内空间更加美观、舒适。

色彩搭配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整体风格以及不
同区域所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以创造出一个舒适美观、实用合理的室内环境。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PPT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PPT建筑平面设计

§2.1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从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两部分
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 能的那部分空间。例如住宅中的起 居室、卧室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 间和卫生间、厨房等起次要功能作 用的空间,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 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仓库、 更衣室、办公室等起次要功能作用 的空间
房间的面积
室内使用面积组成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
近旁所需面积)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考虑因素:容纳人数、家具设备及人们的使用活动面积
房间的形状
房间形状的确定,取决于 功能、结构和施工条件,也 要考虑房间的空间艺术效果.
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
特殊功能房间
某小学六角形房间平面组合
房间形状确定
建筑功能 结构特点 施工条件 空间艺术效果
房间的尺寸
设备布置 人员活动 视听要求 良好采光 结构经济合理 符合建筑模数
室内采光
房间的门窗设置——宽度及数量
民用建筑常用门的宽度为
※分户门:1000-1200mm ※住宅卧室:900mm ※卫生间:700mm ※厨房:800mm ※阳台:800mm ※教室、办公室:1000mm ※双扇门1200~1800mm ※四扇门2400~3600mm
门的数量
※人数≥50人,面积≥60m2, 至少设置两个门
房间的门窗设置——窗的面积
窗的面积为获取良好的天然采光,保证房间足够的照度值, 房间必须开窗
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 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
窗地面积比、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
房间的门窗设置——门窗位置

房屋建筑学总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总平面设计

2.2建筑总体布局 (二)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 ②气象条件:日照(图)、风像、温度、降雨量 ③地质条件 ④水文条件
2.2建筑总体布局 (三)场地区域环境
①场地外部区域:建筑环境、特色,交通流量及组织,市 政设施条件。 ②场地内部区域:既有建筑物、绿化、道路及地下工程及 管线布置。
流水别墅 (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
二、建筑总平面的布置方式
(一)单体建筑在场地中的布局
在总平面设计中,如果要求在基地里安排一栋主体建筑(包括部分辅助 用房),如高层写字楼、旅馆、商业建筑或综合体建筑,一般先根据建 筑自身的要求或设计意图,结合用地条件来确定建筑物在基地中的位置, 一般按以下几种方式布置: 1.以建筑自身为核心,布置在场地中部 把建筑安排在场地的主要位置或中央,四周留出空间来布置庭院绿化、 交通集散地等,形成以建筑物为核心,空间包围建筑的关系。这是一种 突出建筑,以环境作为陪衬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形成的特点是整 体秩序较简明,主体建筑突出,视觉形象好,各部分用地区域大体相当、 关系均衡、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有利于节约用地;但是其建筑形象单 一,缺乏层次变化,空间关系单调。
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
A.轴线:轴线在建筑布局中起到串连、控制、组织、建筑和 暗示、引导空间的作用,建筑或其他环境要素可沿轴线布 置,也可以在两侧布置。轴线是贯穿全局的纽带,可以是 中轴线,也可以使偏轴线及转折轴线和交叉轴线。
B.向心:在建筑群体组合中,把建筑物绕某个中心来布置, 并借建筑物的形体而形成一个向心空间,那么中心周围的 建筑会由此呈现出一种收敛、内聚和相互吸引的关系,从 而得到统一
道路交通的布置
2.停车场的布置方式
场地停车可以采用集中或分散的布置方式。集中式停车场适应于场地规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风采光良好等。 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交通面
积以提高平面的利用率。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一、走道
走道:又称为过道、走廊,凡走道一侧或两侧空 旷者称为走廊。走道是用来联系同层内各大小 房间用的有时也兼有其它的从属功能。
走道的布置: 走道式-单内廊.swf 走道式-双内廊.swf 走道式-双外廊.swf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墙体承重结构对建筑平面的要求: 房间的开间或进深基本统一,并符合钢筋混凝土板的经 济跨度,上、下层承重墙的墙体对齐重合; 承重墙的布置要均匀、闭合,以保证结构布置的刚性要 求,较长的独立墙体设置墙墩以加强稳定性; 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的开启应符合墙体承载的受力要求 (地震区还应符合抗震要求); 个别面积较大的房间,应设置在房屋的顶层,或单独的 附属体中,以便结构上另行处理。
二、楼梯的 形式与位置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扶手 栏杆 平台
平台梁
梯段
二、楼梯和电梯
1. 楼梯的形式 : 楼梯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其所处位置、楼间平
面形状与大小、楼层高低与层数、人流多少与 缓急等因素,设计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两楼层间的楼梯只 有一个梯段,无中 间平台,因单梯段 踏步数≤18级,故该 楼梯常用于层高较 低的建筑。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第四节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一、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要求: 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功能区的位置
的相互联系; 结构要求:考虑到结构和布置、施工方法和所
用材料的合理性; 设备要求: 建筑造型要求:注意美观要求;密切结合基地
环境等平面组合的外在条件。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和基本流程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和基本流程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和基本流程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根据厂址选定后,总平面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确定全厂用地的选址和分区、工厂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以及公用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和管道网路的分布等。

此外,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和保护环境质量也是总平面布置必须考虑的。

总平面布置的关键是合理地解决全厂各部分之间的分隔和联系,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全局问题。

总平面布置涉及面广,因素复杂,常采用多方案比较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选出最佳方案。

建筑总平面设计基本流程:首先要进行厂址选定,然后进行总平面布置,包括全厂用地的选址和分区、工厂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以及公用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和管道网路的分布等。

接下来,需要进行消防系统图、灭火配置设计图纸及说明等相关采暖、通风、防烟、防爆、变电设计图纸的编制。

最后,需要将以上图纸装订成册,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

第2篇建筑设计——总平面设计解析

第2篇建筑设计——总平面设计解析
考虑衔接的问题)
(9)场地设置(停车场、小广场等) (10)考虑绿化的设置(30%以上)
8
3.会所实例:
9
建筑设计内容-1:
房间类别 观演用房
活 游艺用房 动 部 分
展览用房 阅览用房
学习辅导部分
房间名称 观演厅 放映室 化妆室 游艺厅 老年活动室 儿童活动室 展览室 阅览室 儿童阅览室 资料室 综合排练室
12
(2)基地入口选择
➢ 场地出入口选择 • 道路 • 周边情况 • 建筑的性质
次入口 主入口
13
(3)基地内建筑的位置及大体形状 ➢ 竖向功能布局的分析:
• “闹”空间在底层,“静”空间在上层; • 人流量大的空间在底层,人流量小的空间在上层; • 儿童部分的房间在下层,成人部分的房间在上层;
层上下叠加的内容; (3)确定每个功能区在基地内的大体位置; (4)考虑功能区的联系与分隔情况在基地内进行排列组合;
7
(5)各功能区的位置确定后,进行各区块的面积估算; (6)初步确认各个区块的形状,并组合完成建筑总平面方案图; (7)建筑总平面图标明各体块的层数、用文字标明各层的功能情
况并用”▲“标明建筑的主、次入口的大概位置; (8)考虑基地内的道路系统(人、车);(保证道路有始有终,并
答:已知日照间距系数为1.42,即L/H=1.42,L为日照间距,H为前 排建筑檐口至后排建筑底层窗台之间的高度。
L=1.42H=1.42×(11.2+0.4-0.9)=1.42×10.7=15.194M
24
3.布置方式
(1)受基地的大小和形状影响
➢ 基地规整、平坦
• 规模小,性质单一的建筑采用矩 形
第5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课件
3
建筑总平面设计主要任务有:
建筑总平面设计是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场地的地形 地质条件、朝向、绿化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1.因地制宜进行总体布局, 2.确定主要出入口的位置, 3.进行总平面功能划分,在功能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 单体建筑的布置 道路交通系统布置 管线及绿化系统的布置。 计算各种技术经济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
2.建筑总平面设计





主讲:贾开武
编辑课件
1
建筑总平面设计
n 定义 总平面设计:又称“场地设计”
n 狭义的场地:建筑物之外的场地
n 广义的场地:包含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 绿化景观设施、工程管线等等
n 俗称“总规”
编辑课件
2
2.建筑总平面设计
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群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处于一个 特定的环境中,在基地上的位置、朝向、体型的大小 和形状、出入口的位置及建筑造型等都受到总体规划 和基地条件的制约。由于地基条件、基地周围环境的 影响,为使建筑物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与基地环境协 调一致,必须做好建筑总平面设计。
编辑课件
15
二、建筑总平面的布置方式
(一)单体建筑在场地中的布局
在总平面设计中,如果要求在基地里安排一栋主体建筑(包括部分辅助 用房),如高层写字楼、旅馆、商业建筑或综合体建筑,一般先根据建 筑自身的要求或设计意图,结合用地条件来确定建筑物在基地中的位置, 一般按以下几种方式布置: 1.以建筑自身为核心,布置在场地中部 把建筑安排在场地的主要位置或中央,四周留出空间来布置庭院绿化、 交通集散地等,形成以建筑物为核心,空间包围建筑的关系。这是一种 突出建筑,以环境作为陪衬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形成的特点是整 体秩序较简明,主体建筑突出,视觉形象好,各部分用地区域大体相当、 关系均衡、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有利于节约用地;但是其建筑形象单 一,缺乏层次变化,空间关系单调。
编辑课件
6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因此,建筑总平面设计时,应正确处理建筑与城市总体规 划的关系、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这也是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编辑课件
7
2.2建筑总体布局
一、场地条件分析
(一)规划要求:
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①红线和建筑线: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线是建筑 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蓝线(水域控制线)、绿线(绿化控制线)、 紫线(文物保护控制线)。
成内容、分析使用者的需求,这是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基础。 分析场地的使用功能,是抓住主要建筑的功能特性,分析它的组成要求
容之间的及其他内关系,分析使用者的组成情况及其心理、行为要求,
明确场内各类使用状况及为之服务的各部分功能组成。
编辑课件
11
建筑总体布局
以下所示的某影剧院为例 一般影剧院有票房、门厅、休息厅、观众厅、演员化妆间、 后台等功能单元; 场地布置中应具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动、静分隔; 要妥善组织交通集散和人员分流; 合理布置休息厅、停车等空间。
编辑课件
4
2.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一、使用的合理性 合理的功能要求,良好的日照、通风和方便的交通联系是 总平面设计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二、技术的安全性 总平面设计在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外,还应当考虑 某些可能发生的灾情,如火灾、地震和空袭等偶然因素, 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蔓延, 减少其危害程度。
编辑课件
16
建筑总平面的布置方式
2.建筑布置在场地的边侧或一角 建筑物占地规模和总用地规模相当的情况下,将建筑物布置在场地中偏 向某一侧的位置上,使剩余用地相对集中,便于安排场地内应布置的其 他内容。
②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④建筑限高: 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总基地面积
⑤绿地率:(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⑥交通出入口限制
⑦停车泊位
其他:建筑形式与色彩等。
编辑课件
8
2.2建筑总体布局 (二)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 ②气象条件:日照(图)、风像、温度、降雨量 ③地质条件 ④水文条件
编辑课件
12
建筑总体布局
停车
休息厅 庭院 道具

4

5
集 散
前厅 观众厅 舞台
化妆 院 门厅
5
1
广


休息厅

排练
办公 宿 舍 及
设备 餐厨
3 2
(a)功能分析图
(b)总平面图
某影剧院功能分析图及总平面图
1-剧院;2-广场;3-售票;4-停车场;5-辅助建筑
编辑课件
13
建筑总体布局
2.场地分区 场地分区决定了场地组成内容的功能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 从而确定了用地格局的基本形态。一般场地分区遵循两条基 本思路,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 将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一区;如中小学建筑 可根据教学房间、辅助房间、办公房间、宿舍楼、运动场地 等内容进行分区,如下图所示。
编辑课件
5
2.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三、建筑的经济性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与国民经济水平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相适 应,力求发挥建筑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并尽量多保留一定 的绿化用地和发展空间,使场地的生态环境和建设发展具有 可持续性。 四、环境的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某种联 系。总平面设计只有从整体关系出发,使人造环境和自然环 境相协调,才有可能创造便利、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
编辑课件
9
2.2建筑总体布局
(三)场地区域环境
①场地外部区域:建筑环境、特色,交通流量及组织,市 政设施条件。
②场地内部区域:既有建筑物、绿化、道路及地下工程及 管线布置。
流水别墅 (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
编辑课件
10
建筑总体布局
一、建筑总平面功能分析 1.建筑场地的功能分析 建筑场地的功能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场地的使用功能特性、分析功能的组
编辑课件
14
建筑总体布局
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作为不同内容布置的用地, 比如将建筑用地划分为主体建筑用地、辅助建筑用地、广场、停车场及 绿化庭园用地等。 总之,功能分区可遵循两条基本思路 : 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比如将性质相近, 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一区; 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作为不同内容布置的用地。 在确定分区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两方面问题都要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