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08-08-02 19:32: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交公路发[1995」 1141号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5年 11月 30日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施工前的准备3.1 施工准备3.2 施工测量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3.4 场地清理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4.1 基本要求4.2 路基施工排水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4.4 土方机械化施工5 填方路堤的施工5.1 一般规定5.2 土方路堤的填筑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5.4 填石路堤5.5 土石路堤5.6 高填方路堤6 挖方路堑的施工6.1 一般规定6.2 土方路堑的开挖6.3 石方的开挖6.4 深挖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7.1 一般规定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7.4 填方路堤的压实7.5 路堑路基的压实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7.8 土石路堤的压实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8 路基排水8.1 一般规定8.2 地面水的排除8.3 地下水的排除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10 季节性路基施工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11 路基防护与加固11.1 一般规定11.2 坡面防护11.3 路基冲刷防护11.4 其他加固工程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13.2 检查及验收13.3 路基维修13.4 质量标准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基设计原则公路工程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是公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公路工程规范中规定了路基设计的一系列原则,旨在确保公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基设计原则。

1. 路基设计的稳定性原则稳定性是路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满足稳定性要求,包括土质的稳定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土质的稳定性要求路基土质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滑移能力,能够承受交通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外力作用。

结构的稳定性要求路基的各个构造层面之间能够提供良好的粘结力,确保路基的整体结构稳定。

2. 路基设计的排水原则排水是路基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确保雨水和地下水等能够及时排除,不对路基造成损害。

路基设计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设施等,以确保公路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 路基设计的路面平整度原则路面平整度是影响公路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保证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要求,不得出现凹陷、起伏等问题,以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

路基设计中应考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和合理的养护措施,以确保路面平整度的长期维持。

4. 路基设计的环保原则环保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路基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材料,减少土地占用,避免对周边生态系统和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

路基设计还应考虑节能减排问题,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材料等,促进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

5. 路基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公路工程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是决定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具备经济性,既能满足基本设计要求,又要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

路基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材料、施工工艺和维护措施,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成为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通道。

而高速公路的路基设计对于道路的安全和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规范要求,以确保道路的质量与稳定性。

1.设计概述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是指根据地质情况、交通流量以及工程要求,确定路基的宽度、坡度、基础材料和排水设施等。

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寿命、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地质调查与分析在进行路基设计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与分析。

地质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的测定。

通过地质分析,可以确定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路基宽度高速公路路基的宽度应根据路段的交通量、车道数、行车速度等因素确定。

根据设计交通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需要的车道数和宽度,以满足道路的通行要求。

4.路基坡度路基的纵向坡度设计应符合行车安全和排水要求。

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地形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坡度和坡度长度,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5.基础材料合适的基础材料对于路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填料和支撑材料,以确保路基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6.排水设施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必须考虑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和地下水位对路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设计应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以及合理的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7.环境保护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设计师必须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植被和水资源,以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8.施工监管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有监管部门进行检查与评估。

监管部门应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规范,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对现场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结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规范要求,涉及地质调查、路基宽度与坡度、基础材料、排水设施、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的质量、安全与稳定性。

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也是保障高速公路路基质量的重要手段。

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承担着承载车辆荷载和分散荷载的作用。

为了保证公路线路的牢固稳定和长期使用,必须控制拌和料、施工工艺和其他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路基稳定性设计准则
为了保障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应满足以下设计准则:
1. 负荷承载能力
路基层和路面层在严格控制厚度、宽度等方面的前提下,才能达到足够的负荷承载能力。

2. 抗变形能力
经过反复试验,确定路基的最小稳定厚度。

同时,要施工措施加强路基的稳定性,防止路基发生深层变形。

3. 抗风化和耐水性
路基稳定性也和外部环境因素有关。

如路基破损、脱离等情况,减弱了路基的稳定性。

因此,在路基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路基材
料的抗风化和耐水能力。

4. 施工温度
根据路基稳定性需求,确定每个区间施工温度,避免因温度过
高或过低而引起施工质量问题。

路基稳定性设计要点
为了满足路基稳定性设计准则需求,还需注意以下要点:
1. 路基基础选择
路基基础主要有沙土、粘土和砂砾石三种材料。

根据工程地质
统计数据以及路基处于的环境因素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基基础。

2. 路基基础厚度
对于路基基础的厚度设计,应根据地质统计资料、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来确定。

3. 路基材料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在路基材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通过检测
手段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规范是保证公路工程长期使用和稳
定的重要保障。

亟需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对公路工程达到稳定、安
全的目的发挥重要作用。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一、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路基设计要满足道路使用的安全要求,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2.稳定性原则:路基设计要考虑路基的稳定性,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平稳度,减少因路基不稳引起的车辆行驶不稳定和人员受伤的可能。

3.经济性原则:路基设计要在保证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环境友好原则:路基设计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和回避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尽量避开对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的负面影响。

二、路基设计的技术要求1.土质勘察要全面、准确,并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和方案。

2.路基设计要根据设计交通量、车辆类型和运行速度,合理确定路基宽度、坡度和弯道半径。

3.路基坡度的设计要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避免积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4.路基填筑要分层、加固,保证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路基设计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道路在降雨时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6.路基工程要满足土壤的承载能力要求,保证路基不发生沉降和变形。

7.路基设计要考虑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等,确保道路的抗灾能力。

8.路基设计还要和其他路面结构相结合,确保全线路段的整体平稳度和稳定性。

三、路基设计中需要遵守的规范2.HB5005-19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JTGD20-2024公路工程勘察规范4.JTG/TB01-2024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5.JTGD60-2024公路设计交通量与车流规范这些规范细化了土质勘察、路基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路基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地理环境来进行综合考虑。

充分考虑土质、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合理规划路基工程,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同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优化,提高路基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效果。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表3.4.2范围的边坡等,边坡坡率应按第3.7节有关规定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
◇护肩路基,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
◇砌石路基,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外坡率不宜陡于规定。
◇护脚路基,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加固。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总则
◎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
表3.3.1的规定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填方路基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细粒土填筑时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
规范是以往工程实践的总结,不可能完全适用各种情况。
标准横断图
标准横断图
总则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一、设计目标1.质量要求:路基设计应满足公路工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和运营。

2.施工要求:路基设计应在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保障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安全要求:路基设计应考虑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确保公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满足交通安全要求。

二、设计内容1.路基类型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交通需求,合理选择路基类型,包括软基处理、填方路基和挖方路基等。

2.路基断面设计:根据路段的交通量、类型和速度,合理确定路基断面的宽度、坡度和高程,确保公路的通行能力。

3.路基材料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路基填料材料,包括土石方材料、碎石和沥青等。

4.填筑工艺:确定填筑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包括填筑层厚度、填筑顺序和压实方式等。

5.地基处理:对于软弱地基,应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排水设计:根据地形和水力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横向排水和纵向排水,确保公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排水能力。

7.护坡和边沟设计:在路基两侧设置护坡和边沟,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并防止水土流失和侵蚀。

8.环境保护:设计时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等。

三、设计方法1.土质测试: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土质测试,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密度和抗剪强度等指标,以确定土质的性质和承载力。

2.基础理论:路基设计应基于合适的基础理论,包括土力学、弹性力学和岩土工程等,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现场勘察:设计前需要对路基区域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

4.数值模拟:可以使用相关的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路基设计,模拟路基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以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四、审查和验收1.设计审查:对路基设计方案进行专业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和要求,满足设计目标。

2.施工验收:对已完成的路基工程进行验收,对填筑层厚度、压实度和排水情况等进行检查,确保路基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具有以下内容:一、引言为了规范公路路基设计,保障公路安全、舒适、高效的使用性能,提高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特制定本规范标准。

本规范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级公路路基设计。

二、设计原则安全性原则:路基设计应确保公路结构稳定,防止路基沉陷、滑移、坍塌等安全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耐久性原则:路基设计应考虑材料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确保路基长期稳定运行。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耐久的前提下,应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环保性原则:路基设计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依据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

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降雨、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以评估气候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交通量预测:根据交通规划,预测公路未来的交通量,以确定路基设计的承载能力。

设计规范: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质量。

四、路基设计内容路基横断面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地质勘察资料,确定路基横断面的宽度、高度、边坡坡率等参数。

路基填料设计:选择符合要求的填料,确定填料的最大粒径、压实度、含水率等参数,确保路基的压实质量和稳定性。

路基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边沟、排水沟、渗沟等,确保路基排水畅通,防止水害。

路基防护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设计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护坡、植被等,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型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6)附属设施设计。

2、路基宽度设计(1)路基宽度的概念: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肩、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宽度之和,一般可理解为土路肩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2)路基宽度的确定原则:须考虑占用土地及生态平衡问题,应尽可能少占农田、考虑填挖平衡以减少取土开挖、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生态平衡。

图3-6 公路路基宽度图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b)二、三、四级公路(3)路基宽度的确定(1)行车道:3.5-3.75m,与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等有关;(2)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用≥2.50m的硬路肩。

(3)中间带: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2.50m~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

中间带的宽度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护栏、防眩网、交叉公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

(4)变速车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向设爬坡车道,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5)爬坡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车站等处,应设置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4)技术标准表3-1 整体式路基宽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车道数86486464路基宽度(m )一般值42.34.528.41.33.526.32.0024.50000000最小值4.-25.38.5-23.5-21.50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008060车道数64644路基宽度(m)一般值33.526.0032.0024.523.00最小值-23.50-21.520.00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6043020车道数22222或1路基宽度(m)一般值12.10.008.57.506.50(双车道)4.50(单车道)最小值1.8.50---表3-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宽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车道数86486464路基宽度(m)一般值22.17.13.721.716.713.16.12.250055500最小值--13.25--12.5-11.25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008060车道数64644路基宽度(m)一般值16.7513.0016.0012.2511.25最小值-12.50-11.2510.253、路基高度设计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一般为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中心线)标高之差;由于原地面不平整,因此还有边坡高度。

路基高度的确定:路基高度结合公路路线纵断面、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同时与路基临界高度结合;应使路肩边缘高出地面积水,并考虑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高路堤及深路堑的判别标准以边坡高度为依据;沿河及受水浸淹路基的高度应大于:设计洪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袭高度+0.5m。

当路基高度不符合规定时,可采取降低水位、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等措施。

4、路基的边坡坡度路基边坡概念:用边坡高度与边坡宽度之比H:b的形式表示,并取H=1计算为1:m(路堤)或1:n(路堑)的形式表示边坡坡率。

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及土石方量和施工难易程度;一般路基的边坡坡度应通过设计验算确定,也可根据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进行采用。

(1)常用的路堤边坡坡度1)一般路堤边坡坡度:表3-3 路基边坡坡度表填料类别边坡坡率上部(H≤8m)下部(H ≤ 12m)细粒土1:1.51:1.75粗粒土1:1.51:1.75巨粒土1:1.31:1.5 2)高路堤及沿河浸水路堤:单独设计3)填石路堤:用大于25cm不易风化的石块砌筑,坡度可用1:1;4)陡坡填方可采用砌石护墙:顶宽0.8m,基底以1:5向内斜,H=2~15m;表3-4 砌石边坡坡度表序号高度(m)内坡坡度外坡坡度1≤51:0.31:0.52≤101:0.51:0.3≤151:0.61:0.75 5)地震地区边坡高度极限值表3-5 路堤高坡高度限制(m)填料基本烈度89岩块和细粒土(粉性土和有机质土除外)15m10m粗粒土(细砂、极细砂除外)6m3m (2)常用的路堑边坡坡度1)路堑边坡设计时应考虑地貌、地质构造上的整体稳定性,不良情况时应使路线避绕,稳定的地质也应考虑开挖后能否造成坡面减少支承而引起失稳;2)土质路堑边坡坡度:表3-6 土质挖方边坡坡度表(m)土的类别边坡坡率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1:1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胶结和密实1:0.75中密1:1表3-7 土试坑开挖情况的密实程度划分表分级较松铁锨很容易铲入土中,试坑坑壁容易坍塌中密天然坡面不易陡立,试坑坑壁有掉块现象,部分需用镐开挖密实试坑坑壁稳定,开挖困难,土块用手使力才能破碎,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形状胶结细粒土密实度很高,粗颗粒之间呈弱胶结,试坑用镐开挖很困难,天然坡面可以陡立3)岩石路堑边坡坡度表3-8 岩石挖方边坡坡度表边坡岩体类型风化程度边坡坡率H<15m15m≤H<30mⅠ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1~1:0.3弱风化1:0.1~1:0.31:0.3~1:0.5Ⅱ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3~1:0.5弱风化1:0.3~1:0.51:0.5~1:0.75Ⅲ类未风化、微风化1:0.3~1:0.5弱风化1:0.5~1:0.75Ⅳ类弱风化1:0.5~1:1强风化1:0.75~1:14)H≥10m时地震地区岩石路堑边坡坡率表3-9 H≥10m时地震地区岩石路堑边坡坡率岩石种类基本烈度89风化岩石1:0.6-1:1.51:0.75-1:1.5一般岩石1:0.1-1:0.51:0.2-1:0.6坚??? 石1:0.1-直立1:0.1-直立5、路基的压实(1)压实的意义: 分层压实致密的路基能防止水分干湿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和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产生的压密变形,从而确保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

(2)路堑的压实: 路堑虽然其路基顶面工作区内土体存在超固结情况,但一般天然土体的密实程度都不能满足路基设计要求,特别是在纵横向存在不均匀,因此,有必要挖开后再分层填筑压实,使其达到一定的均匀密实要求。

(3)公路室内击实试验1)试验设备:击实筒V=2177cm3;击实锤w=4.5kg2)试验条件:土样分层n=3层;落高d=45cm;击数N=98/层3)击实能量:4)试验方法:对ω为定值的土;分三层压实;测定击实后的ω、ρ,算定ρd。

(4)室内击实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国家标准):轻型:d<5mm; V=947cm3, m=2.5kg,落高30.5cm,分3层,每层25击重型:d<40mm; V=2177cm3, m=4.5kg, 落高45.7cm ,分3层,每层98击。

(5)路基土的压实度概念:路基土达到的干密度值与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的百分数表示。

(6)要求压实的土层:路堤填土部分、零填及挖方路基。

(7)室内击实曲线图3-7 室内击实曲线特点:①具有峰值②位于饱和曲线之下(8)影响因素1)击实功能2)土的级配、含水量3)击实方式:夯实、辗压、振动;辗压对粘土比较合适(9)压实土的特性1)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容易提高密实度,从而增强抗变形能力和强度,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则难以获得高的密实度;2)压实土遇水浸湿含水量增长的程度与压实时的含水量及土质有关,压实时低于最佳含水量ω0时压实土的膨胀量比略高者为大,因此在接近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的土,其吸水量与膨胀量最小,最稳定;3)压实土浸湿后的抗变形能力:在ω0时压实的土可望得到最高的浸湿后的抗变形能力,同时,增加压实功、提高密度可以得到较高的浸湿后的抗变形能力。

(10)压实度标准表3-10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以下深度(m)路床土最小强度(CBR)(%)压实度(%)高速一级二级三四级高速一级二级三四级填方路基0~0.3865≥96≥95≥94 0.3~0.8543≥96≥95≥94零填及挖方路基0~0.3865≥96≥95≥94 0.3~0.8543≥96≥95/表3-11路堤压实度及路堤填路床顶以下深度(m)压实度(%)填土最小强度(CBR)(%)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土最小强度要求类别上路堤0.80~1.50≥94≥94≥93433下路堤 1.50以下≥93≥92≥90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