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点(jtg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点(JTGD30-2004)

(四) 执行新规范,要注意转变设计理念
•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树立“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 念。
• 转变把路基工程当成一般土石方工程的简单化观念 ,真正把路基工程视与桥隧工程同等重要的结构工 程。
• 突出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强调路基综合设 计 ,建立全寿命设计思想。
• 2003年4月25日~4月26日 邀请有关专家在杭州召开《规范》专家研讨会 ;
• 2003年5月~ 10月 根据专家意见,对《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 充和完善,于10月中旬完成《规范》送审稿。 并于11月在武汉通过交通 部审查。
• 2004年4月完成《规范》003年1月完成《规范》JTGD30征求意见稿,2003年2月底,我院向有关 交通厅(公路局、高指,共17家)、设计院(22家)、科研所(5家)、 长安大学、公路一局及其他行业有关岩土工程方面的专家等发函五十份 ,征求《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收到 有关方面的回函21份。
➢新增加第6章“路基拓宽改建”,增加了原 有路基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高速公路路 基拓宽改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 宽改建等设计技术要求;
➢将原规范第6章“特殊路基”改为第7章, 在该章中新增加了软土地区路基、红粘土 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滨海 路基、水库路基等特殊路基设计技术要求 ;完善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多 年冻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风沙、 雪害、涎流冰等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
➢ 突出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强调公路路基设计 中注重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 强调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填料选择、路 基强度与变形、路基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 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方法与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设计 ,将动态设计思想贯穿于路基设计的全过程。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正文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正文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2004—XX—XX发布2004—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JTGD30—2004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004年X月X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北京前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96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该规范施行以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较多的山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精神,修订本规范。
新修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了重点修订,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
JTG 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及详细解读490页(PPT)_ppt.ppt

——路基设计内在需求
技术要求(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经济要求(合理、节约)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要求(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公路建设发展需要
3.1 一般规定
3.1.1 路基设计之前 ——收集公路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筑路 材料等资料; ——做好沿线地质、路基填料勘察试验工作; ——查明地层岩土性质、厚度、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物理力学 参数。
3.1.2 路基设计时
——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 时, 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
章节内容变化/第2章
2004版第2章为“术语”,23个。 2015版第2章修改为“术语、符号”,其中,术语24个,符号 10个。
章节内容变化/第3章
2004版第3章为“一般路基”,11条,67小条。一般规定 (4)、路床(3)、填方路基(9)、挖方路基(7)、路基 填挖交界处理(6)、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10)、挖方高 边坡(8)、填石路堤(7)、粉煤灰路堤(6)、路基取土 (3)、路基弃土(4)等。
——增加了7.19级公路工程
• 新建 • 改扩建
六、现实意义
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技术水平; 保证路基强度足够、稳定、耐久; 做到路基设计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条文解读
1、总则 2、术语、符号 3、一般路基 4、路基排水 5、路基防护与支挡 6、路基拓宽改建 7、特殊路基
提纲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一说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比旧版修订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为建筑人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基本概况:《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主要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
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历史演变:《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内容:1)原规范3.2 节路床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2)填方路基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将原规范3.9 节粉煤灰路堤改为轻质材料路堤;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
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给出了高炉矿渣、钢渣、煤矸石等填筑路堤的适用条件、材料要求、路堤结构设计、路堤稳定性验算等技术要求。
6)路基排水补充了明沟最大允许流速、低路堤防排水、下挖式通道排水、立交区路基排水、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渗井、排水隧洞等技术要求。
7)路基防护与支挡补充了土工格栅反包式加筋土挡土墙、石笼式挡土墙等柔性防护结构适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技术要求;修订了预应力锚杆结构计算与防腐要求、土钉适用条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要求、以及现场试验与监测设计要求。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 JTG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1>(2008-01-08 20:14:00)1 总则1.0.1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竟娣妒视糜谛陆ê透慕ǜ骷豆路的路基设计。
1.0.3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1.0.4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0.5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0.6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1.0.7 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当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时,宜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
1.0.8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1.0.8规定。
表1.0.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0.9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时,应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1.0.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
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
1.0.11路基工程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0.12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护肩路基,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
◇砌石路基,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外坡率不宜陡于规定。
◇护脚路基,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加固。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总则
◎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
表3.3.1的规定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填方路基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细粒土填筑时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
规范是以往工程实践的总结,不可能完全适用各种情况。
标准横断图
标准横断图
总则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正式

JTG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
2004—09—04 发布
2005—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
4 路基排水 ................................................................ 20
4.1 一般规定 ............................................................ 20 4.2 地表排水 ............................................................ 20 4.3 地下排水 ............................................................ 22
JTG D30—2004
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2005 年 01 月 01 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北京
2
前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 建设的需要,1996 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该规范施行以 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 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 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 料、新工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积累了较多的山 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这些都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公告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2004)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4.09.04
•【文号】交通部公告第26号
•【施行日期】2005.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的公告
(交通部公告第26号)
现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自 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同时废止。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主编,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政编码:430052)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交通部
二00四年九月四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与排水设施的适用条件、主要技术要求。编写《规 范》中路基排水部分时,应考虑现行《公路排水设计 规范》JTJ018—96将进入协会规范、不纳入部规范体 系的因素。
➢特殊路基设计原则、整治工程设计标准,各种处理技
术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主要技术要求等。
(二)修订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
修订依据
➢根据交通部公路司交公路发[2000]722号文“关于下达 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 的通知” ; ➢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620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行 业标准规范管理导则》的通知” ; ➢交通部公路司“关于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大纲 审查纪要; ➢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 ; ➢建设部建设标[1996]626号“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 编写规定》和《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印刷规定》的通知”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GB/T1.1—2000《标准化工 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的前提下方可纳入规范。对于专题研究成果经鉴定水 平高,但其实际工程推广应用不广时,可纳入《规范》 条文说明或即将修订《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以推动 公路路基设计技术进步。
编制原则(2)
➢条文中要区分强制性规定与一般原则性要求,突出强
制性规定。
➢规范编写着重于设计标准、技术指标、设计原则、重
要计算公式、主要技术要求等,对于细部要求、一般 通用计算方法与公式等不纳入规范,纳入及将修订的 《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中。公式仅列最后结果,不列 其推导公式。
• 2003年1月完成《规范》JTGD30征求意见稿,2003年2月底,我院向有关
交通厅(公路局、高指,共17家)、设计院(22家)、科研所(5家)、 长安大学、公路一局及其他行业有关岩土工程方面的专家等发函五十份, 征求《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收到有 关方面的回函21份。
• 2003年4月25日~4月26日 邀请有关专家在杭州召开《规范》专家研讨会; • 2003年5月~ 10月 根据专家意见,对《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
充和完善,于10月中旬完成《规范》送审稿。 并于11月在武汉通过交通 部审查。
• 2004年4月完成《规范》报批初稿,2004年5月在武汉通过标委会总校。 • 2004年6月上报《规范》报批稿,2004年10月交通部批准颁布。
技术路线
在广泛征求规范修订意见和搜集资料的 基础上,对重点工程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以交通部现已立题的科研项目和各省在建 高速公路项目中结合工程的科研成果为技 术依托,并吸收相关行业的成功经验,辅 以必要的试验、分析和研究工作。
编制原则(1)
➢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高填
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 特殊路基设计等作重点修订。
➢ 完善了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要求,补充了油水分离池、
排水泵站、仰斜式排水孔、支撑渗沟等排水设施,强
化路基排水与边坡防护的综合设计。取消了有关路面
排水设计的内容。
➢ 将第5章“路基防护”改为“路基防护与支挡”,新增
加了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和抗滑桩等支挡结
构设计技术要求;
(三) 新《规范》主要内容
➢新增加第6章“路基拓宽改建”,增加了原
有路基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高速公路路 基拓宽改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 宽改建等设计技术要求;
➢将原规范第6章“特殊路基”改为第7章,
在该章中新增加了软土地区路基、红粘土 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滨海 路基、水库路基等特殊路基设计技术要求; 完善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多年 冻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风沙、雪 害、涎流冰等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
• 建立信息化动态设计观念。 • 转变生硬套用规范的 做法,掌握规范的精神实质,
灵活运用规范,提高设计人员设计创作意识。
以往较注重工程本身,如工程量、投资 等方面,现在应从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新发展观的角度,在满足路基功能的 同时,还应考虑安全、环保、社会等因 素,降低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 响。
(一)规范修订工作概况
• 2001年1月修订工作开始正式启动,组建规范修订项目组,发函征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
修订意见,制定修订工作大纲和编写提纲。
• 2001年7月《规范》修订大纲在北京通过交通部公路司评审; • 2001年8月 ~ 2002年5月进行工程调研,搜集资料。于2002年6月在武汉
召开修订工作会议,交流调研成果,研讨规范修订原则;
(四) 执行新规范,要注意转变设计理念
•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树立“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 念。
• 转变把路基工程当成一般土石方工程的简单化观念,
真正把路基工程视与桥隧工程同等重要的结构工程。
• 突出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强调路基综合设
计 ,建立全寿命设计思想。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 点(JTGD30-2004)
汇报内容
1 修订工作概况 2《规范》修订依据、原则 3《规范》的主要内容 4 执行新规范中,需注意设计观念的转变 5 关于路基填挖高度控制问题 6 路基压实度标准 7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的要求 8 填石路基压实标准 9 路基排水 10路基防护与支挡 11路基拓宽与改建 12特殊路基
➢突出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强调公路路基设计
中注重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 强调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填料选择、路 基强度与变形、路基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 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方法与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设计, 将动态设计思想贯穿于路基设计的全过程。
➢相关专题研究成果必须在大量工程实践验证技术成熟
(三) 新《规范》主要内容 新规范共分7章258条;
➢ 补充完善了路基压实度和CBR强度要求,在第3章“一
般路基”中增加了路堤与桥涵构造物连接处理、路基
填挖交界处理、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
填石路堤和粉煤灰路基等设计技术规定;对高边坡、
地基处理、路基病害整治等设计,提出了有关施工监
测与动态设计的内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