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承载网解决方案(精)

合集下载

IPTV业务承载网的解决方案

IPTV业务承载网的解决方案
科 学 准 确 的 结论 。
即使 网络 中实施 Q S以后 ,也并 不意味着 一劳 永 O
逸 ,因为 I P网的流量和结构都会随着用户 的变化而变
化 。要保 证 网络 的质量 ,还 需要对 网络 进行 实时 的监 控, 然后根据 实际情况 即使进行 调整 。否 则, 即使成功 地 实施 了 Q S也会 因为网络实 际情况 的变 化而造 成部 O 分用户业务质量下 降。目前 , 思科在 I S中提供的 SA O L A e t功 能可 以帮助运 营商通 过 网管 软件实 时地监 测 gn 网络 中任意两点间的时延 、 丢包率和抖动 。 () 利用 C SO N t lw技 术建立 一套适合 IT 2 IC e f o PV
— —
简单 的排错和判 断工具 并不能提供 足够和准 确的参考 数据 ,还需要准 确和量化 的数据 以及一段 时间内 的历 史基线统计才可 以为运 维提供强 有力的帮助。 在 开展 I T P V业务 的同时,我们 需要 考虑 如何让传 统的运维模 式能够适应 新型业 务的需求 , 如: 例 如何定
维普资讯
载 网的解 决方案
S se s y tm
2 2 网络 品质的量化及主动运维模式 . () 利用 C S O I L 1 IC P SA技术为运营商提供全面 的
服 务பைடு நூலகம்质 量 参数 检 测 与 分 析
当前 宽带 I P城域 网的建设与维护 中,对 网络整 体 性 能和服务 能力的测量评 估与长 期统计往往 成为 网络 运维与 网络 管理中被忽略的重要 的一环 。很多情况下 , P C三个领域结合在一起 , 充分提 高了宽带 的利用效 率, 有利宽带产业 的理性繁荣 。 IT P V将 为 宽带 运 营商 和 内容 提供 商注 入 新 的活 力。宽带运营 商除了能给用 户提供通讯 和资讯方 面的 服务之 外 , 通过 I T P V能为用 户提 供丰 富的 、 性化 的 个 电视节 目, 对于吸 引用户提 高用户 A P 来说都具 有 R U值 很大 的意义 ,因此有 专家认 为中 国己基 本具备 了大 力 发展 I T P V的技术条件和 市场 条件 。 在各厂家 提供 的 IT P V解 决方 案 中, 人们更 多地把 目光集 中在 IT 务系统及 家庭终端方 面, P V业 承载 网络 的作 用则被忽 略了。并且 , 目前来看 , 从 运营 商仍 然采 用 I P数据 网络 的建设 及运 营思 路来 开展 IT P V业 务 , 旧瓶装 新酒 ,是否合适 ?我们是否需要重新 审视 I T PV 承载 网络 的建设和运营思路呢 ? 2 .思科 IT PV承载网解 决方案 思科 从多年前就 预言 网络 及业务融合将 是一种趋 势, 目前 的 IT P V业 务恰 恰可看 作是融合 网络 中的一种 关键应用 。利用 目前的宽带城 域 网开展 IT P V业务 , 思 科提 出基于业 务 的监 测与控制 、网络品质量 化及主动 的运维机制 、 端到端 的安全保 障等“ +1 的运营理念 , 3 ” 帮助 电信运营商更好的经营 自己的网络 。 2 1 基 于业 务的监测与控 制 . 随着 I T P V等新型业务 的开展 , 运营 商必须提 高对 网络中传送业 务的 了解和控 制 。由于 目前 的网络 管理 工具及流 量分析工具无法 区分视频 、o P W b浏览 、 V I、e 音 乐下载、 以及 P P流量等 服务 , 2 因而不 能保障单个 业务 的服务质量 , 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 的控制 。 思科 服务控 制平 台 SP (e vc o to l t C SrieCnrlPa— f r ) 能够 帮助运 营商掌握 网络 中各种业 务 ( ,2 、 om , 如 P P 视频流量等) 对带 宽的 占用情 况, 从而依据 一定的业 务 模 型 ,对 网络 中的各种 业务流量 实施灵活 的带宽分配 策 略, 以保证 IT P V业务得 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 C so 服务控制 平台的帮助下 ,宽带 运营商能 ic 够 用全新的方法 定义和提供 宽带服 务。运营商可 以根 据 规定的策略 ,为每个用 户 以及每种 应用提供特 定的 宽带服务 , 真正实现宽带服务个性化 。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传输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

IPTV通过互联网协议传输视频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清晰度的观看体验。

本文将介绍IPTV 的主要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技术。

一、网络传输技术1.1 IP协议:IPTV采用IP协议传输视频内容,通过网络将视频数据分割成小包进行传输,保证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

1.2 QoS技术:为了确保视频内容的高清晰度和流畅性,IPTV使用QoS(Quality of Service)技术,对网络带宽进行优化,提高视频传输的质量。

1.3 多播技术:IPTV利用多播技术,将视频内容同时传输给多个用户,减少网络拥堵,提高视频播放效率。

二、视频编码技术2.1 H.264编码:IPTV主要采用H.264编码技术,将视频内容进行压缩,减小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2.2 HEVC编码:随着4K、8K视频的普及,IPTV开始采用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编码技术,提高视频质量,减少带宽占用。

2.3 音视频同步技术:IPTV通过音视频同步技术,确保视频画面和声音的同步播放,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三、内容分发技术3.1 CDN技术:IPTV使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技术,将视频内容分发到全球各地的服务器上,减少视频加载时间,提高用户观看体验。

3.2 P2P技术:为了降低服务器负载和成本,IPTV采用P2P(Peer-to-Peer)技术,让用户之间共享视频内容,提高内容分发效率。

3.3 缓存技术:IPTV利用缓存技术,将热门视频内容存储在用户设备或网络节点上,减少网络传输时间,提高视频播放速度。

四、用户体验优化技术4.1 交互式界面:IPTV提供交互式界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华为-福州IPTV承载网解决方案

华为-福州IPTV承载网解决方案
2、BAS对已经接入的 STB进行业务权限控制,只允许访问 TV 网络,也控制外网对 STB 的访问
通过 Option82 由 DHCP Server 对 STB 接入的合法性检验,并通过Option60控制 STB 的业务权限 由 BRAS 控制 STB 只能访问视频网中的服务器,防止 PC 机盗用 STB地址访问 Internet,控制外网对 STB 的访问,保证 STB 的安全
网络管理、认证、计费、组播源
汇聚层、接入层
BAS
宽带小区/企业网络
宽带骨干网络
PPPoE用户
VLAN用户
可控组播
BAS
BAS
STB
STB
组播用户管理 与业务管理平台配合进行认证 建立组播访问规则,实现授权
组播信源控制 控制组播业务开通 控制组播业务类型 控制组播业务带宽 过滤非法信源
组播安全控制 支持静态组播树配置
STB接入认证与地址分配(PPPOE)
宽带接入网
家庭网络
接入网
骨干网
TV
STB
RTU
PC
1:STB启动后发DHCP请求
PC采用PPPOE认证 (user@data)
Internet VPN
DHCP Server
3:根据DHCP OPTION 82选项确定用户是否合法,合法则分配IP地址
Video VPN
STB接入认证与地址分配(DHCP)
DSLAM
MAN
Home network
NAP
NSP
TV
STB
RTU
PC
Home network
OSS/BSS
NMS(N2000)
TL1
1: STB启动后访问 EPG等服务器

西门子IPTV承载网解决方案

西门子IPTV承载网解决方案
维普资讯
承 载 网解 决 方 案
信 网络股份有 限公 司
播 实

码 ,等视频处理部分有较高要求 ,I V承载 网 要求能在带 宽、频道切换 时延 、网络 Q S等方 o
面提供更好的保证。
图 1 BA R S作组播复 制点工作流程 示意 图

l 一步得到优化 。组 SA
具有实施方便 、对现有 网络要求低 、管理维 护 相对简单 的特性 ,可作为初期试运行采用。 由 于机顶盒不 能使用 P PE P o ,而需 要采用 D C HP
方式 ,P c用户使用 P PE认证也失去 了意义 , Po 因为 P c同样可以通过 D C 方式获得 I 地址 。 HP P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这里又区分为两种模式 : ( )同~用户 的 P 1 c或机顶 盒都用 D C HP 分配 I 址 。 P地 此时 P c或机顶盒都通过 D C H P获得 I P地 址接入 网络。此时 为避免其他用户 通过 D C HP
户 阶段 时推荐 )
通常来讲组播复制点应该在距离用户 的最 近的三层设备上 ,对于武汉 电信最多 的 P PE P o
用户而言组播复制 的工作 自然可 以由 B A R S承
担 。如 图 l 示 。 所
2 12 在 D L M 上进行组播复制 ( .. SA 密集 用户阶段时推荐) 众所周 知 ,组播 复制点距离用户 约近,组 播工作效率越 高,因此 如果将组播复制点 向下
Po 商的宽带 网络提 出了新 的挑战 ,如果不在 目前 作为 P P E和组播的终结设备 ,同时承载传统
发起 P P E呼 叫的用户 ,A S oe Po D L M dm需要 支 持 IM r y G PPo ,如果需要 在系统中实现视频 电 x 话还需要支持对 SP I 协议 的 N T转换 ;对于 由 A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传输方式,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IPTV利用互联网协议传输电视节目,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节目选择和更高质量的观看体验。

本文将介绍IPTV的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新兴的电视传输方式。

一、网络传输技术1.1 IP协议IPTV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将电视节目内容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IP网络传输到用户终端,实现电视节目的播放。

1.2 网络带宽IPTV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用户需要具有稳定的宽带网络才能流畅观看高清电视节目。

1.3 QoS(Quality of Service)为了保证用户观看体验,IPTV需要实现QoS技术,确保在网络拥堵时仍能保持电视节目的流畅播放。

二、内容传输技术2.1 MPEG编码IPTV使用MPEG编码将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压缩,以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传输效率。

2.2 流媒体技术IPTV采用流媒体技术,将电视节目内容分割成数据流,实现边下载边播放的功能,提高用户观看体验。

2.3 多媒体协议IPTV使用多媒体协议(如RTSP、RTP)实现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播放,确保节目内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终端设备技术3.1 机顶盒用户需要安装IPTV机顶盒才能接收和播放电视节目,机顶盒具有解码、存储、网络连接等功能。

3.2 智能电视部分智能电视已经内置IPTV功能,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智能电视观看IPTV节目,无需额外安装设备。

3.3 移动设备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观看IPTV节目,实现多屏互动的观看体验。

四、内容提供商技术4.1 服务器IPTV的内容提供商需要搭建稳定的服务器来存储和传输电视节目内容,确保用户能够正常观看。

4.2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通过CDN技术,内容提供商可以将电视节目内容缓存到全球各地的服务器上,提高内容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中国电信IPTV承载网络方案

中国电信IPTV承载网络方案

大纲内容
• • • • • • • 1、IPTV承载网要求 2、IPTV承载网络结构 3、网络设备要求 4、CDN技术要求 5、接口要求 6、网络规模 7、通信流程 • • • • • 8、IP地址规范 9、ADSL网络要求 10、Ethernet网络要求 11、网管要求 12、安全性要求
IPTV承载网络结构(1) • IPTV承载网总体结构图
内容路由
• 内容路由将用户的内容请求导向到最佳的访问 站点,使用户可以得到快速的服务,实现分布 式、全网智能化负载均衡,提高对IPTV用户的 服务质量。
– – – – – 支持静态及动态重定向策略; 支持以下静态重定向策略:基于最终用户物理位置的 就近性:基于IP段/基于单个IP;基于不同应用;基于 站点的权重等方式; 支持以下静态重定向策略:基于基于站点的负载情 况:流量、连接数;基于站点的健康状况等; 基于应用层重定向:支持基于Http、MMS、RTSP等 应用层的重定向策略; 可实现层次性的部署,包括级联等方式;
本地负载均衡及内容交换 • 本地负载均衡负责把用户的请求重定向到 节点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中。 • 内容交换负责本地Cache内容的管理,可对 Cache的节目自动分级,系统自动删除级别 低的节目。
节点缓存及代理 • 节点缓存及代理负责把服务器的缓存节目 信息及服务器的健康状态采集并提供给管 理模块使用。 • 服务器的健康状态信息主要包括CPU利用 率、内存使用、带宽、并发用户数,各信 息的权重可调。缺省为CPU利用率占10%、 内存利用率占30%、带宽占30%,并发用户 数30%。
IPTV承载网要求(3)
• 网络QOS要求
视频直播虽然是单向式流媒体传送,但实时性要求也 比较高,对数据包时延的敏感度高。 视频点播是非交互式的流媒体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 不是很高,可以通过设置缓存来降低对时延的敏感 度。 游戏是一种双向交换式的数据业务,游戏本身的业务 特性(如操作命令的灵敏度)决定了对数据包的传输 时延要求特别高 。 视讯会议业务是一种实时的端到端行为,QoS保证至关 重要,要满足中国电信IP视讯技术规范规定的网络QoS 要求。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视频传输方式,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是实现IPTV服务的关键,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IPTV主要技术1.1 网络传输技术IPTV使用Internet Protocol(IP)作为传输协议,通过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

其中,网络传输技术包括IP包封装、传输协议选择等内容。

1.2 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是将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包括H.264、H.265等。

1.3 多媒体流处理技术在IPTV系统中,多媒体流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等多种媒体流的传输和处理,确保用户能够流畅观看视频。

二、IPTV解决方案2.1 网络建设为了实现高质量的IPTV服务,需要建设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视频信号能够快速、稳定地传输到用户终端。

2.2 服务器端解决方案在IPTV系统中,服务器端解决方案包括内容管理、用户认证、订购管理等功能,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享受IPTV服务。

2.3 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是IPTV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终端设备需要支持不同的视频编码标准和解码能力,以保证用户能够流畅观看视频。

三、IPTV主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优势3.1 高清晰度通过高效的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IPTV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画面,使用户能够享受更加清晰、逼真的视听体验。

3.2 个性化服务IPTV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视频内容推荐和订购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 互动性通过IPTV系统,用户可以参与互动节目、投票、点播视频等活动,增强用户参与感和娱乐体验。

四、IPTV主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挑战4.1 网络带宽IPTV需要大量的网络带宽支持,特别是在高清视频传输时,需要更大的带宽来保证视频的流畅传输。

西门子武汉电信IPTV解决方案承载网部分

西门子武汉电信IPTV解决方案承载网部分

XXX电信IPTV解决方案承载网部分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05西门子版权所有目录1背景分析 (3)2XXX电信IP TV承载网部署分析 (5)2.1 XXX电信城域网IP核心层 (5)2.2 XXX电信城域网IP边缘层 (5)2.3 XXX电信城域网IP层协议分析 (6)2.4 XXX电信城域网汇聚层 (7)2.5 XXX电信城域网用户接入层 (7)3承载网关键问题分析 (9)3.1 接入汇聚层组播复制点的选择 (9)3.2 部署组播需要注意的问题 (14)3.2.1 组播上行的保证 (14)在上行链路上使用QoS控制机制 (14)单独构建专用的组播传输通道 (14)3.2.2 组播下行质量的保证 (14)控制端口的用户数量 (14)在用户下行链路上使用QoS保证组播数据 (15)3.3 组播安全性保证 (15)4不同用户规模网络模型分析 (16)4.1 方案一:采用现有城域网直接承载(5-10万用户以下适用) (16)4.1.1 组播复制点在BRAS上(适合最少用户时) (16)4.1.2 组播复制点在DSLAM上(适合较多用户时) (17)4.2 方案二:在现有城域网上叠加VPN承载 (19)4.3 方案三:设置专网承载 (21)4.4 西门子建议实施步骤 (22)5组播方案案例 (22)5.1 上海组网方案 (22)5.2 广西组网方案 (23)6附录:组播的实现原理 (24)6.1 组播路由协议PIM-SM (24)6.2 主机路由协议IGMP (26)6.3 MSDP协议 (27)6.4 Anycast RP (27)1 背景分析目前,IPTV承载的最主要内容包括视频点播(VOD)及电视频道(TV)节目。

为了能够实现较好的IPTV 效果,不仅对于节目源,编解码,等视频处理部分有较高要求,对于目前XXX电信承载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IPTV承载网要求能在带宽、频道切换时延、网络QoS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D= 4 VID=1 组播 IP
组播 IP
3。汇聚交换机根据用户VLAN,作跨 VLAN的组播报文复制。 4。 汇聚交换需要支持IGMP fast leave。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组播复制点选取接入交换机或DSLAM-规模部署
每用户多个PVC: 由 DLSAM 完成业务 到 CVLAN 的映射
DSLAM
pvc 通道
宽带业务 IPTV 单播业务 IPTV 组播业务
多口猫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汇聚交换机部署 Selective QinQ

DHCP扩展实现的应用结构 DHCP应用系统的基本业务流程 DHCP Snooping
城域骨干网
BRAS 组播VLAN
1。从BRA到汇聚交换启用组播VLAN, 所有组播组流量通过MVLAN抵达 交换机。 2。 组播VLAN特点:
SR
基于用户VALN组 播复制
组播复制点,
IGMP终结点 VID=20 组播 IP
* 和正常业务VLAN隔离,可以加 载特定的QoS特性。
* BRAS到交换机只有一份组播流 没有多余复制。
流服务
内容存储
EPG
增值应用管理
直播服务器
组播 CDN 业务网络 VS DSLAM 承载网络 家庭网络 STB BRAS
单播及直播中继
直播
Router DSLAM CPE Home Box Home Gateway
Router
LAN Switch
中国电信路由型城域网架构图
骨干网
ChinaNet 核心层 (出口) 城域骨干网 汇接层
IPTV业务对链路带宽的需求
可开通频道数100个、VOD点播率50% PC平均带宽512K、比例50% 带宽:2M/节目 运营支撑平台 INTERNET
IPTV系统
通过CDN网络,将点播业务推送到城域网边缘 POP点,对城域骨干网带宽要求不大。
BRAS
BRAS设备下挂n个用户(并发率50%)
带宽≥ 2Mbps X 100+nX 50% X 50% X 2Mbps +上网流量 上网流量= n X 50% X 50% X 512Kbps
•IP类型
•源/目的 MAC地址 •源/目的IP 地址 •源/目的端口号
•802.1P优先级
•DSCP优先级 •VLAN标记
•重定向
•流量整形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单PVC接入,组播VLAN 映射
核心网
SR/BRAS
VLAN 通道 pvc 通道 VLAN 通道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PTV业务对用户带宽的需求
编码方式 MPEG1 MPEG2 MPEG4 H.264 AC-1 AVS 常用带宽范围 (bps) 1~2M 1.5~6M 标清:64K~2M; 高清:64K~8M 标清:64K~2M; 高清:64K~8M 64K~1M 64K~2M 应用 VCD、MP3 DVD Internet Video Internet Video Internet Video Internet Video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优化城域网结构

网络层次清晰化

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IP城域网) 和二层宽带接入网 大容量、少节点、广覆盖,减少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

网络结构扁平化

网络质量差异化

网络部署区分服务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等级的服务
业务接入 控制层
CN2
核心(出口)路由器
汇接路由器
BRAS
MAN SR
CN2 SR
汇聚层 宽带接入网 用户接入 层
ATM汇聚 网
MSTP/RP R
以太汇聚网
MSTP/RPR/以太网等
xDSL接入点 (DSLAM)
LAN接入点( 园区交换机)
普通接入网络平面
高质量接入网络平面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PTV对承载网的QOS要求
QOS参数 业务种类 视频直播 视频点播 视频会议 游 戏 1s 2s 150ms 200ms 1s 1s 50ms N/A 1/1000 1/1000 1/1000 N/A 1/10000 1/10000 1/10000 N/A 网络时延上限 延时抖动上限 丢包率上限 包误差率上限
编码列表
编码选择
国内 IPTV 视频编码目前较多是 H.264 ,具有自主产权的 AVS将非常具有竞争力
带宽需求
用户接入的下行网络带宽至少应达到标清2Mbps,高清8Mbps 用户接入的上行网络带宽至少应达到384kbps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域骨干网边缘部署-单业务边缘业务接入
PC
CPE
TV&STB
IPTV POP点
Inernet
BAS (QinQ终结 ,DHCP Relay)
DSLAM
Modem
单边缘业务接入(IPTV业务网关与PC业务网关合二为一) 单边缘业务接入模式是指用户的宽带上网业务和IPTV业务共用相同的接入控制点BRAS,PC使用 PPPOE方式接入BRAS,TV既可以采用PPPOE方式,也可以使用DHCP/专线的方式接入BRAS,当 使用PPPOE方式时,可以利用不同的域名或不同的PVC/VLAN来区分接入是来自机顶盒,还是来自 PC;当采用DHCP方式时,可以利用机顶盒的MAC地址和DHCP Option 60控制对机顶盒分配地址
每用户单个PVC: 由 DLSAM 完成业务 到 CVLAN 的映射
DSLAM
pvc 通道
宽带业务 IPTV 单播业务 IPTV 组播业务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多PVC接入,组播VLAN 映射
核心网
SR/BRAS
VLAN 通道 pvc 通道 VLAN 通道
接入网
用户出口带宽要求 ≥ 2Mbps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提高最后一公里接入带宽
1. 大规模部署 LAN 接入 2. 试用FTTH接入,PON接入 3. 优化DSL接入能力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域骨干网
BRAS 组播VLAN
1。组播VLAN直抵接入交换机或者 DSLAM,由接入层作基于VLAN组 的报文复制。 2组 播复制
3。局限:对接入层交换机要求较高, 需要支持跨VLAN的组播报文复制 IGMP fast leave 。
组播复制点, IGMP终结点 VID= 4 VID=1 组播 IP 组播 IP VID=20 组播 IP
PC
视频电话
IPTV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PTV对承载网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每用户带宽消耗增加 服务质量问题凸现 大容量用户部署 城域网组播功能部署 IPTV业务控制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域骨干网边缘部署-多业务边缘业务接入
PC
IPTV 业务网关-SR (DHCP Relay /QinQ终结)
CPE
TV&STB
Inernet
BAS (QinQ终结 )
DSLAM
Modem
多边缘业务接入(IPTV业务网关与PC业务网关分离) 多边缘业务接入模式是指宽带上网业务和IPTV业务分别由专用的业务接入控制点提供,宽带上网业务仍由原 有的BRAS作为控制点,IPTV业务则使用IPTV业务路由器作为控制点,STB采用DHCP/专线接入方式,不同 的业务可以在汇聚交换机或者DSLAM上分离。
IPTV系统在城域网中的部署
骨干网
核心 / 出口层 城域 骨干网 业务 终结层
业务路由器 CDN 平台
ChinaNet
CN 2
核心层两节点
( IPTV 业务集散点 )
IPTV 头端 系统
IP 城域网
汇聚层
公众用户汇聚部分
( 传统以太网 / / ) 电信级以太网
宽带 接入网
DSLAM
接入层
铜缆
多端口
IPTV承载网建设
内容提要

IPTV承载网架构 IPTV对承载网挑战及解决方案 IPTV中标案例
IPTV整体架构图
内容运营
CONTENT EPG
NMS
DRM
Value added service 业务支撑
RPTS500D
SBS500D
STBVMS500D DBS500D NMS DRM
OSS/BSS
组播复制点, IGMP终结点
4。组播流量和组播协议处理对2层汇 聚接入层交换完全透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