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热大爆炸宇宙模型

合集下载

宇宙大爆炸讲解

宇宙大爆炸讲解
处逢生,奇迹般地完成人类首次太空之旅。
2.通过不断总结经验,1969年7月21日格林尼
治时间12时56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 出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终于在月球上印下 人类第一个脚印,迈出了“人类巨大的一 步”。至此,人类探索太空的旅程翻开了新
的一页。
阿波罗登月视频.MPG
新建文件夹\8嫦娥二号发射成功.3gp 新建文件夹\7嫦娥探月]动画演示:嫦娥二号
题的讨论中去。要是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那么将
会是人类理智最终极的胜利。
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可推断出,宇宙必 须有个开端,并可能有个终结。
几乎所有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从星系光谱的红移 可以推断出,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而 去,这表明整个宇宙处于膨胀的状态。宇宙不可能 像原先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处于静态,这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哈勃的发现暗示着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 时刻,当时宇宙的尺度无穷小,而且无限紧密。
五.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 1. 1961年4月12日,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即将 开始。当时,谁也没有把握这次能成功。 苏联曾有人建议让尚未生儿育女的宇航员 戈尔德·季托夫来执行这次任务。当时负责 载人航天研究工作的苏联宇航专家谢尔 盖·科罗列夫却坚持选用经验更为老道的尤 里·加加林,尽管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似乎世间万物最终的道路都是走向毁灭,无论是人 类,还是宇宙······
如科事果学实有的上一终宇天极宙我目中们的每确在一实 于件发 提东现 供西了 一要一 个形简套成单完一的整套理的完论理整去论统描。一述那的 时整理,个论我宇是们宙非所。常有困人难,的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 通的人,都能参加到“为何我们和宇宙会存在”的问
一个著名的河外星系
银河系的友邻星系
四.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
Big Bang
理论介绍
宇宙大爆炸,简称大爆炸(英文:Big Bang)是 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 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 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 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 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 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 大约存在发生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 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大爆炸宇宙的未来
在发现暗能量之前,宇宙学家认为宇宙的未来存在有两种 图景:如果宇宙能量密度超过临界密度,宇宙会在膨胀到 最大体积之后坍缩,在坍缩过程中,宇宙的密度和温度都 会再次升高,最后终结于同爆炸开始相似的状态——即大 挤压;相反,如果宇宙能量密度等于或者小于临界密度, 膨胀会逐渐减速,但永远不会停止。恒星形成会因各个星 系中的星际气体都被逐渐消耗而最终停止;恒星演化最终 导致只剩下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相当缓慢地,这些致 密星体彼此的碰撞会导致质量聚集而陆续产生更大的黑洞。 宇宙的平均温度会渐近地趋于绝对零度,从而达到所谓大 冻结。此外,倘若质子真像标准模型预言的那样是不稳定 的,重子物质最终也会全部消失,宇宙中只留下辐射和黑 洞,而最终黑洞也会因霍金辐射而全部蒸发。宇宙的熵会 增加到极点,以致于再也不会有自组织的能量形式产生, 最终宇宙达到热寂状态。
宇宙大爆炸理论验证了古代思想家 直觉
宇宙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大爆炸伊 始,宇宙间只有能量。这验证了古代思想 家们的直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 “从一发散”;中国古代《道德经》中认 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 “一”就是能量。其后,能量凝聚成基本 粒子。就此,宇宙的演化开始了:能量→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无机界→生物界 →人类 。

大爆炸宇宙论的基本观点

大爆炸宇宙论的基本观点

大爆炸宇宙论的基本观点
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起源的主要理论之一,它提供了关于宇宙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以下是大爆炸宇宙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1. 宇宙起源于一个巨大的爆炸: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事件,从这次爆炸中产生了时间、空间和所有物质能量。

2. 宇宙的膨胀:根据大爆炸宇宙论,宇宙在初始时刻迅速膨胀,并且这种膨胀仍在继续。

这意味着宇宙中的星系和星云正在不断地相互远离。

3. 宇宙的演化: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在宇宙的膨胀过程中,物质逐渐凝聚形成了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天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的结构和组织逐渐形成。

4. 宇宙的背景辐射:根据大爆炸宇宙论,宇宙膨胀的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在宇宙中演化了几十亿年后形成了宇宙背景辐射。

这是一种微弱的热辐射,可以被观测到。

5. 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单一的事件,但关于宇宙的最终命运有不同的假设。

其中之一是宇宙膨胀将持续下去直至无限远,并且永远不会停止。

另一种观点认为,宇宙可能会经历收缩并最终重新开始另一个大爆炸。

这些是大爆炸宇宙论的基本观点,虽然还有其他相关的理论和模型,但大爆炸宇宙论目前是关于宇宙起源和发展的主流学说之一。

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

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

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宇宙是如何起源的?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最感爱好和不懈探究的问题.历史上曾经显现过各种各样的神话传奇,但宇宙的起源本身却是一个科学问题.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人们在对宇宙观测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重大发觉,从而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宇宙模型棗大爆炸宇宙学模型.一、提出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斯莱弗在研究远处的旋涡星云发出的光谱时,第一发觉了光谱的红移,认识到了旋涡星云正快速远离人们而去.1 929年哈勃把这种退行红移的测量与星系的距离的测量结合起来,总结出了闻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退行速度v与它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依照哈勃定律和后来更多天体红移的测定,人们相信宇宙在长时刻内一直在膨胀,物质密度一直在变稀.由此反推,宇宙的结构在某一时刻前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演化的产物.因而1948年伽莫夫等人第一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二、大爆炸宇宙学模型1948年,伽莫夫等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文章:提出宇宙是由甚早期温度极高且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物质迅速膨胀形成的,这是一个由热到冷、由密到稀,不断膨胀的过程,尤如一次规模极其庞大的超级大爆炸.依照这一学说,在宇宙的最早期,即距今大约150亿年前,今天所观测到的全部物质世界统统都集中在一个专门小的范畴内,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开始后0.01秒,宇宙的温度约为1000亿摄氏度,其物质的要紧成分为轻粒子(如光子、电子或中微子),而质子和中子只占十亿分之一.所有这些粒子都处于热平稳状态.由于整个体系在快速膨胀,因此温度专门快下降.大爆炸后0.1秒,温度下降到300亿摄氏度,中子与质子之比从原先的1下降到0.61.1秒钟后,温度已下降到100亿摄氏度.随着密度的减小,中微子不再处于热平稳状态,开始向外逃逸.电子棗正电子对开始发生湮没反应,中子与质子之比进一步下降到0.3.但这时温度还太高,核子仍不足以把中子和质子束缚在一起.大爆炸后13.8秒,宇宙温度下降到30亿摄氏度.这时质子和中子已可形成像氘、氦那样稳固的原子核.化学元素从这时候开始形成.35分钟后,宇宙温度进一步下降到3亿摄氏度,核形成停止了.氦和自由质子的质量之比大致保持在0.22~0.28这一范畴内.由于温度还专门高,质子仍不能和电子结合起来形成中性原子.中性原子大约是在大爆炸发生后30万年才开始形成的,这时的温度已降到300 0摄氏度,化学结合作用已足以将绝大部分自由电子束缚在中性原子中.到这一时期,宇宙的要紧成份是气态物质,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它们慢慢地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到109年后,进一步形成各种星系,1010年形成恒星系统.这些恒星系统又经历了漫长的演化,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三、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成就宇宙早期的温度极高,今天的温度已降到极低(绝对温度3K).如此庞大的温度跨度是任何实验室条件都无法办到的.然而人们能够把已有的关于粒子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其他的物理知识应用于不同的宇宙演化时期来预言各种宇宙学效应.例如,大爆炸核合成及微波背景辐射等.通过多年的天文观测,这些预言已逐步被证实,从而成为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有力证据.1.大尺度的平均和各向同性这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观测结果差不多证实宇宙学原理的正确性.即宇宙在大尺度上一定是平均各向同性,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对微波背景辐射的周密测量进一步说明在10-4精度内宇宙是各向平均、同性的.2.哈勃定律从哈勃定律得到启发建立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反过来能够预言这种定律.它已被28000个星系的红移(或退行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的观测数据所证实.3.宇宙的年龄宇宙既然是在一次大爆炸中产生,那就能够谈论它的年龄.大爆炸宇宙学预言宇宙今天的年龄约为150亿年,宇宙中的结构,例如恒星、星系等,差不多上在宇宙形成以后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们的年龄必须小于宇宙年龄.近年来,人们通过采纳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测定星系和恒星的年龄,例如测量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产物在星体中的丰度等,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即星系和恒星的年龄,都在几十亿年的数量级,这与宇宙的年龄是相容的.4.大爆炸的核合成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最初的宇宙中,既没有分子,也没有原子.第一批原子核是在大爆炸后10-2秒到3分钟这一时刻内,由质子和中子组合而成并遗留至今的.因而预言了宇宙中轻元素的丰度(如氦的丰度约为25%,氢的丰度约为75%).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范畴内的轻元素丰度的观测结果,正好与大爆炸的预言相一致.从而成为大爆炸宇宙学的最早证据.5.微波背景辐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认为温度降低到3000K左右时,中性原子将大量形成,光子与他们失去耦合,从而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独立组分存留下来.伽莫夫预言,这种作为历史遗迹的背景光子应当能够在今天观测到,并估量出大约温度为10K.1964年就在物理学家们打算用辐射计观测这种背景辐射的时候,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安装调试卫星天线的过程中,发觉天空各个不同方向上都存在一种不变的相当于3.5K的黑体辐射背景(即微波背景辐射).他们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1989年发射的COBE(宇宙背景探测者)卫星则最终测定出在10-4精度内宇宙背景辐射是各向同性的,且测得背景光子的温度为2.7K,因此从理论上预言的,在4×105年时留下的遗迹终于被实测充分证实了,这也成为大爆炸宇宙学的最强有力的证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进展至今,专门是关于轻元素丰度的说明和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说明大爆炸宇宙学模型正在走向成熟.但这并不能说明该理论无可挑剔.相反,大爆炸理论存在诸多包括视界问题、平坦性问题(现已被暴涨理论所说明)、奇性问题、磁单极子问题、重子不对称问题、暗物质问题和宇宙常数等困难,这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对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必将进一步完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宇宙大爆炸理论,也被称为宇宙起源理论或宇宙演化理论,是关于宇宙起源和发展的主要科学理论之一。

该理论揭示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并提供了解释宇宙各种现象的基本框架。

以下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的主要内容:起源和初始观点•宇宙大爆炸理论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方程组表明,宇宙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静态不变的。

•1920年代,俄国天文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比利时天文学家乔治∙勒梅特尔独立地提出了宇宙膨胀的观点,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奠定了基础。

背景辐射的发现•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这是一种来自宇宙微波背景的辐射,支持了宇宙早期的高温状态。

•背景辐射的发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的余热。

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20世纪中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物理学家乔治∙卢梭和罗杰∙彭罗斯提出了宇宙初始奇点的概念,即宇宙的起源点。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和罗杰∙彭罗斯的研究揭示了奇点定理,证明了宇宙大爆炸的存在。

•现代宇宙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包括暗物质、暗能量、宇宙膨胀加速等概念。

当前的研究和挑战•当前,宇宙大爆炸理论仍然是宇宙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科学家通过观测、实验和理论模型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解。

•尽管宇宙大爆炸理论在解释宇宙起源和演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宇宙膨胀的机制等。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多位科学家的贡献和多个阶段的演化,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宇宙的重要框架,也激发了更多关于宇宙起源和未来命运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假设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主要科学理论之一。

它基于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和假设,通过观测、实验和理论模型的支持,提供了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解释。

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简称大爆炸英文:BigBang

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简称大爆炸英文:BigBang

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简称大爆炸(英文:BigBang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

简称大爆炸。

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

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

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

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

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中文名,爆炸理论。

作用,宇宙诞生及其后续演化宇宙学模型。

发展,宇宙结构的实验观测和理论推导。

定义和起源。

比利时天主教神父。

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

但他本人将其称作“原生原子的假说”。

这一模型的框架基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并在场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简化。

描述这一模型的场方程由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于1922年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在流体上给出。

1929年。

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观测发现从地球到达遥远星系的距离正比于这些星系的红移。

这一膨胀宇宙的观点也在1927年被勒梅特在理论上通过求解弗里德曼方程而提出。

这个解后来被称作弗里德曼-勒梅特-罗伯逊-沃尔克度规。

哈勃的观测表明。

所有遥远的星系和星团在视线速度上都在远离我们这一观察点。

并且距离越远退行视速度越大。

如果当前星系和星团间彼此的距离在不断增大。

则说明它们在过去的距离曾经很近。

从这一观点物理学家进一步推测:在过去宇宙曾经处于一个极高密度且极高温度的状态。

在类似条件下大型粒子加速器上所进行的实验结果则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

然而。

由于当前技术原因粒子加速器所能达到的高能范围还十分有限。

因而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证据能够直接或间接描述膨胀初始的极短时间内的宇宙状态。

从而。

大爆炸理论还无法对宇宙的初始状态作出任何描述和解释。

事实上它所能描述并解释的是初始状态之后宇宙的演化图景。

当前所观测到的宇宙中轻元素的丰度。

和理论所预言的宇宙早期快速膨胀并冷却过程中最初的几分钟内。

宇宙大爆炸与宇宙暗能量 44页PPT文档

宇宙大爆炸与宇宙暗能量 44页PPT文档
“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错误地引进了宇宙常数项”(Einstein) — 21世纪初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Einstein 的宇宙常数项 成了现代宇宙学研究的中心环节 宇宙暗能量的研究 (2019年以来)
Lemaitre的原始原子理论
•1927年,比利时传教士和天文学 家G. Lematire重新得到Einstein 引力场方程的Friedman解。
zHd VHd c
H: Hubble常数
所有遥远的河外星系的光谱线全部都在远离我们运动,而且距离愈 远的星系,远离速度愈快。 宇宙正在膨胀 (Lematire, 1927)
物理本质
光子的波长随着宇宙的膨胀在同步膨胀。
如何看待宇宙学红移与Doppler红移?宇宙学红移是不是Doppler红 移?
L
L ~ 31018 厘米 ~ 4.3 光年 ~ 2.7 105 天文单位(AU)
8.6 kpc ~ 2.8 x 104 ly
银河系 我们在此
星系集团 (Hercules)
10 25 厘米
几千个星系
最遥远的星系
L
L ~ 1026 厘米
TL ~ 31015 s
Sourc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web page (Courtesy NASA)
Hubble 定律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膨胀
说明宇宙早期是高温、高密的状态
• 1940s Gamov和Alpher首先提出宇宙起源 于约150亿年前一次猛烈的巨大爆炸。
• 宇宙的爆炸是空间的膨胀,物质则随着空 间膨胀(宇宙是无中心的)。
• 随着宇宙膨胀和温度降低,构成物质的原 初元素相继形成 。
宇宙大尺度结构
(bubbles 200 Mly across)

宇宙大爆炸理论 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 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宇宙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

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

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

宇宙大爆炸理论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宇宙并非永恒存在,而是从虚无创生”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虽然希腊哲学家曾经考虑过永恒宇宙的可能性,但是,所有西方主要的宗教一直坚持认为宇宙是上帝在过去某个特定时刻创造的。

像历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科学界受进化论推翻“上帝创造论”的哲学思潮影响,盲目地反对传统理论,不承认如《圣经》所言,宇宙是有一个起点的。

这一时期的西方科学界普遍坚持宇宙和物质是恒定不变、无始无终的。

因此对于所有涉及说宇宙和万物都“有一个起点”的理论一概不予承认。

包括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也受其影响。

爱因斯坦在总结引力场方程,发现这个Rμv-(1/2)Rgμv=kTμv的公式将推导出宇宙其实是一个有着从未停止的物质变化的动态宇宙,于是在该公式中又强加了一个“宇宙常数”,以维持静态宇宙的计算结果。

也就是说,最初的场方程其实是这样的:∧gμv+Rμv-(1/2)Rgμv=kTμv,其中常数“∧”为宇宙常数。

但是自从1922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开始观测到到“红移现象”开始,有关“宇宙膨胀”的观点开始形成。

1929年,埃德温·哈勃总结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正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

宇宙大爆炸理论换言之,宇宙正在不断膨胀。

这意味着,在早先星体相互之间更加靠近。

事实上,似乎在大约100亿至200亿年之前的某一时刻,它们刚好在同一地方,所以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无限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宇宙的将来
1、宇宙的将来是由现在观察到的宇 宙中物质的多少(宇宙密度)决定的。
2、如果宇宙密度大于4.5×1027 ㎏/m3, 宇宙将会收缩,最终回到高温高密状态;
如果宇宙密度小于4.5×1027 ㎏/m3 , 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最终消亡在接近 绝对零度的冷寂世界中。
3、科学家发现: 宇宙不仅在膨胀, 而且在加速膨胀, 因此,宇宙很可能永 远膨胀下去。
5、史蒂芬· 霍金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现 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这种设想的主要 无边的 内容是:第一,宇宙是_ __,它没有 “外面”; 第二,宇宙不是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 和边界的一般系统 。霍金预言宇宙有两种 永远膨胀下去 结局:一是它可以__ ____;二是它 大挤压处 会塌缩而在_ ____终结。
4、有关宇宙的起源的说法,得不到科学 支持的说法是 (C ) A、大约在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 宙是被挤压在一起的一个“原始火球” B、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发生的一次大爆 炸中诞生的 C、宇宙是相当近的过去创生的,十七世纪 时邬谢尔主教算出宇宙诞生的日期是公元前 4004年 D、大爆炸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宇宙在 “原始火球”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广漠空间 1、宇宙是_ __和其中存在的 各种 __ 天体 弥漫物质 物质世界 __以及____的总称。宇宙是_ ___。 运动 发展 它处于不断的_ _和_ _中。 星系 2、宇宙中有上千亿的___,平均每 恒星 各类天体 一星系又约有上千亿的__及_____。
3、宇宙诞生于 ( D ) A、公元4004年以前 B、上下不过五千年 C、38亿 年以前 D、150亿年以前
§1-2、热大爆炸宇宙模型
一、宇宙的起源
1、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的热大爆炸 2、宇宙大爆炸是没有中心的爆炸
3、伽莫夫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理论
宇宙形成的理论之一 —大爆炸宇宙论
最初的宇宙没有空间和时间,温度极高,在100 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宇宙间只有中子、 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 物质。全部的物质和能量集中在一点 ——“奇点”。 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开始于150亿年一次大爆炸。大 爆炸使物质四散飞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温度 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化学元素开 始形成。当温度进一步下降到 100万度后,早期形 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 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 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 们今天看到的宇宙。Fra bibliotek宇宙的命运
史蒂芬 • 霍金
霍金预言宇宙的两种结局: 1、会永远的膨胀下去。 2、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史蒂芬 · 霍金,广泛尊崇为继爱因 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 黑洞理论 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 著名的 《时间简史》的作者。
17岁的霍金患病后只能永远坐在轮
椅上并且失去了语言能力,这位全身只 有三个手指能动的残疾人,却依靠惊人 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惊人的关于大爆炸 和黑洞的理论。
二、热大爆炸的证据---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为宇宙起源于热大 爆炸提供了证据,3K(-270℃ )就是 热大爆炸留下的余温。
三、宇宙的演化
大爆炸 → 出现复合原子核(3分钟) → 出现原子(100万年)
→ 出现恒星和星系(10亿年)
→ 太阳和地球诞生(100亿年)
大爆炸宇宙产生示意图
宇 宙 大 爆 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