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探讨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综 采放 顶煤开采技 术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王彬彬 山西焦煤西山煤 电 ( 集 团 ) 有 限责 任 公 司 生产 技 术 处 0 5 0 0 5 5
摘 要
本 文首先 对综 采放 顶煤 开 采技 术 的 发展 现状 做 了简单的论 述 ,对其进 行 了充分 的肯 定, 其 次指 出了综 采放 顶煤 开 采技 术在 实际生 产 中遇到 的一 些 问题 ,最后针 对这 些 问题 提 出 了具体 的改进 措施 和 策略 。 旨在 使其得 到 更 好 的运 用 ,更好地服 务于煤 矿 生产 。
好 地 应 用。
1综采 放顶 煤 开采技 术 的发展 现状
综 采放顶 煤 开采 技 术是 由前 苏联 人 在 二 十 世 纪 五 十 年 代 发 明 的 。直 到 上 个世 纪 八十 年代 ,我 国的 煤炭 行业 才开始 应用 综 采 放顶技 术 ,经 过几 代煤 炭工 作者 的努 力 ,这 项技 术在 我 国已经 有 了很好地 发 展和应 用 。 目前 ,在 各种 条件 下的 综放 开采技 术都 有 了 很 大的进 步 ,而随 着轻 放支 架的 成功研 发 , 使得 综放 开采 的适 用范 围更 加广 泛 ,拯救 了 些处于 困难 中 的厚煤 层矿 井 。
一
时 出现错误 或者 设计 不 合理 带来 的损 失 。 2 . 3 放顶 煤开采 不能 做到使 尘源 下风 向 处的 工人 不受 到粉 尘的 危害 。工 作面 在放 煤 工序 增 多的 同时也 使得 尘源 数增 多,虽然 每 个尘 源 的产生 尘量 有所 降低 ,但 是 由于尘 源 数 目的增 加 ,总 的含尘 量是 上升 的 。工人 在 工作 时所 呼吸 空 气中 的粉尘 量达 不到 国家 相 关标 准 的要求 。同时 由于综 放工 作面 的产 量 较高 ,瓦 斯量 也较 大 ,需要 更 强的风 速和 风 量 ,这 也导致 了更多粉 尘 的出现 。 2 . 4发火 问题 是放 顶煤需 要解 决的一 个 重 大 问题 。在 进 行放 顶煤 开采 时的发 火情 况 主 要有 采前 、采 后发 火两 种 。采前 发火一 般 出现在 空帮 空顶 处和 巷道 局部 冒顶 ,是发 生 在 掘进 前或者 推 进前 的灾 害 ,倘若在 发 火时 不 能进 行有 序 的应对 , 将 会导 致严 重的后 果 。 采 后发 火在 采煤 工作 面开 采后 存 留了较 多的 浮 煤 ,在进 行开 采 中遗 留下的 巷道 、顶板 垮 落 时有 裂 隙出现 ,这 些都 为采 后发 火提 供 了 充 足 的氧 气供应 ,造 成 了采后 发火 现象 。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与问题探究

一
题。
2 . 1绝对 瓦斯量 增加
1 . 4综放 支架受 力与顶板 结构 的 关 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采空区的充填程度和顶板结构都能对综采造成一 定 的影 响 。一 般 来 说 , 支 架 所 承 受 的压 力 不 会 受 到 顶 板 的较 大影 响 , 所 以在 支 架 的配 套 过 程 当 中并 不 需 要 完全按照顶板 的压力进行设计 , 可 以通过对每层进行 压力 检测 , 从 而 进 行 对 支 架 的 压 力 选 择 。一 般 要 按 照 以下步骤选择对坚硬梁式顶板结构的支架调整 : 先是 对顶厚度进行预测 , 这一过程要保障预定放出率 , 根据 放 出率 的多少 进 行 有 规 划 的调 整 ; 其 次 根 据 矿 井 的顶 板岩 层情 况对坚 硬梁 式结 构 的位置 进行预 判 。
一
上按倾角有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形式 , 倾斜长壁采 煤法适于缓斜薄及 中厚煤层 , 以及被断层或岩浆岩破 坏的不能布置走 向长壁工作面的采 区。倾斜长壁采煤 法 的煤层倾 角 在 l 2 。 以下 时 开 采 效 果 较 好 。倾 斜 长 壁 采煤 法 的特点是 , 工作 面 煤壁 也 较 长 , 工作 面 运 输巷 与 回风 巷是 沿着 煤 倾 斜 方 向掘 进 的 , 而 开 切 眼 是 沿 煤 层 走向方向掘进的。形成回采工 作面后, 沿煤层倾斜方 向向上 ( 仰斜) 或 向下 ( 俯斜 ) 回采 。然 而 , 一些 小 的角 度, 处于 一5 。 水 平 以下 的煤 层 倾 角 、 倾 向多变 呈 波状 起 伏的煤矿 , 为了自身利益近年来依然采用这样的方式 , 因为属近 水 平煤 层 。煤层 倾 角 、 倾 向多 变 且 呈 不 规 则 的波状起 伏加 上 小 断层 发 育 , 最 终 导 致 整 体 技 术 失 效 并牵 连矿 区受损 。 1 . 6综 采放顶 煤 大采 高支架 般, 按我 国煤 炭 行 业 的 划 分 , 采高在 1 . 3 m 以 下 的就算 薄煤层 , 与之 相适 应 的液 压 支 架 , 就是 薄 煤 层液 压支架。大采高的话 , 在 以前 , 4 m 以上就算大采 高了, 近几 年来 , 行 业 技 术 的发 展 、 采 煤 工 艺 的发 展 , 大 家普 遍认 为 , 这一标 准应 该适 当提 高 , 比如 五 米 以上 地 大采 高 支架 , 而综 采 放 顶 煤一 般 要 求 需 要 大 截 深 滚 筒 配合 与采高 相 适 应 的综 采 支 架 来 配 套 , 现 在 国 外 有 最 高 6 . 2 m 采高的支架 , 现在德 国准备研制一次采 8 m 的液 压支架 , 不过 目 前 在国内只有大柳塔煤矿使用 的国外 6 m采高的液压支架。但是技术 的不成熟所带来 的问 题 也相对 比较 严重 。 2 . 综采 放顶煤 开采存 在 的问题
探讨对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煤壁锚固, 也可应用注桨方法对煤体进行加固, 减少煤壁片帮危害。 ( 四) 放煤环节问题 1 . 综 放 开采 的 采 出率 。 通过 各种可 能 的方 法 提高 综 放开 采 工作 特 别是 顶 煤 采 出率 , 在 减 少煤 炭资 源损 失 的情 况下, 也 机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可伸缩运输机以及一些其它配套设备联合进 面的 采 出率 , 从 而降 低 自 燃 火灾 发生 的可 行煤炭采掘的一方法。 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全机械化 。 该采煤法具 减 少了综 放 开 采工作面 采空 区的遗 煤量 , 能性 。 措施 主 要有 减 少末采 损失 、 端 头 损失 , 重 点是 减少 放煤 下 艺损 有以下优点: 可连续不间断生产、 高产高效、 生产成本低、 掘进率低、 经 济效 益 高 等 等 , 其 现 已被 广泛 应 用 于 我国 各大 煤 矿 的综 采 工作 面 失, 合理确定放煤步距, 改进放煤工艺等。 如, 为了使顶煤充分冒落, 中。 在 两 巷 超前 工作 面打 深 ; / L I ] I  ̄ 进 行深 孔 爆 破 , 实 践证 明这 样 放煤 效 果 更佳, 放 煤时 坚持 多 循环 、 循 环往 复放 煤 , 每 个放 煤 1 3 放5 — 7 ai r n , 使 ( 一) 适 用范 围 提高 放煤 效率 , 提高煤 炭 回采率 。 综采 放顶 煤 适合在具 备 以下条件 的 采掘 作业面 使用 : 其一 , 适 用 顶 煤 及假顶 均匀下 降 , 2 . 放煤 时严 格 执行 一放 三检制 。 即放 煤前 检 查 , 放 煤 时检 查 , 放 于 煤 层厚度 为7 — 1 5 m的采 掘 作业面 。 通常 情况下 , 该 方 法 的采放 比 在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概述 综采放顶煤具体是指利用较大功率的滚筒式采煤机、 刮板输送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展望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展望摘要:综采放顶煤技术成为当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
我国对综放开采技术的创造性贡献为:(一)顶煤冒放性的定量评价方法,(二)综放面顶板结构与支架围岩关系,(三)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技术措施,(四)新型系列综放支架及其配套设备。
关键字: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顶板结构回采率中图分类号:td824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达9000亿吨,煤炭在我国21世纪前50年的能源结构中将稳居50%以上。
然而,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高效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企业的两大难题,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厚煤层矿井试行并逐步推广的综采放顶煤技术(简称综放),较好地解决了厚煤层矿井的高效和安全问题,使这一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逐步完善,成为当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
综放开采技术之所以在中国发展迅速,普及广泛,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该技术先进,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由于中国整体国力的提高,设备加工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使配套设备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为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三是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职工队伍,成为综放开采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力。
一、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最早出现在国外。
1957年,前苏联研制出了kty型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并在库兹巴斯煤田的托姆乌辛斯克使用;1963年法国研制成功了“香蕉”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1964年在布朗齐矿区使用并获得成功;80年代初,匈亚利研制成功单输送机前开天窗式放顶煤液压支架。
此后,波兰、南斯拉夫、印度等国都使用过综放技术,但效果不够理想,加上国际能源结构变化等原因,80年代后国外综放技术开始萎缩,90年代只有极少数矿井使用。
我国综放的发展始于80年代。
1984年6月,由原煤炭部立项,在沈阳矿务局蒲河矿用我国自行研制的fy400/14/28综放支架开始试验。
二、我国对综放开采技术的创造性贡献我国科技人员在综放开采的技术进步中,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在理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取得了系统和丰硕的成果。
采矿新技术(5) 放顶煤开采技术

解决办法:
• 采用调斜工作面(工作面向上略呈仰伪斜,调斜角 度一般为7°左右)以及利用支架上安装千斤顶调整 下滑的办法解决输送机下滑。
• 采取防止设备下滑的措施:采煤机由下向上割煤, 由上往下装煤 ;由下向上顺序移架,擦顶移架,移架 必须及时,保持对顶板的全封闭;由下向上顺序推 前部输送机;由下向上单轮顺序放煤。
• 坚硬顶板对架型的要求:
大同矿区的煤层顶板为坚硬厚层的砂岩, 整 体性强,节理裂隙不发育,直接顶薄,来压时强 度大,动压强烈,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达50m 以
上,属难冒型顶板。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具有承
载力大、切顶能力强、稳定性好等技术特征,能 够很好地适应大同矿区两硬条件厚煤层的地质条
件。因此,在两硬条件综放开采时,一般都选择四
五、瓦斯治理
• 进行瓦斯抽放。可以采用本层抽放或邻层抽 放以及采空区抽放。
• 配合瓦斯抽排,连续注氮或适当加大注氮量, 用注入的氮气占据抽排瓦斯腾出的空间。
• 采取下行通风、均压通风,两巷采过后封堵、 提高综放支架的密封性等措施,尽最大可能 防止向采空区进风。
• 增加辅助通风设施,防止瓦斯积聚。
75°
大
同 模
2. 创建了煤矿开采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综采放顶煤已走在世界前列,并已向国外输
式
送综放开采的成套技术。
高产高效模式
阳泉固庄煤 矿
2.大倾角综放:乌兰模式
• 倾角大容易造成: (1)输送机下滑并带动
支架及其他设备下 滑,在支架和输送 机不连接的工作面 更为严重。
(2)支架倒架、“咬架” 严重,控制不住顶 板,架前冒顶、架 间漏矸严重。
一、综放开采技术研究成果
综放理 论研究
综放矿 压显现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煤炭采矿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煤炭损失,而煤炭损失又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回采率。
提高回采率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关键。
如何降低综采放顶煤的煤炭损失,并提高回采率,成为了煤炭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设备等方面探讨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一、技术方面的途径1. 确定适宜的综采放顶工艺综采放顶工艺对于煤炭损失和回采率具有直接影响。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工作面长度、支护方式、放顶顺序等,可以提高煤炭的回采率,并减少损失。
合理设计放顶巷道以及优化瓦斯抽放工艺,可以减少瓦斯对煤炭产生的破坏,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2. 煤炭开采工艺的优化优化煤炭开采工艺,如合理选择割煤机型号、优化推进速度和切割参数,可以减少放顶煤的损失。
通过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控制采高,可以减少煤炭的顶板破坏,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采用分段开采和合理布置工作面回采巷道,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在煤层中设置合理的采煤巷道、放顶道和回采巷,可以提高综采放顶煤的回收率。
1. 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可以减少综采放顶煤的损失。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综采放顶工作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可以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煤炭的损失。
2. 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炭损失的问题,提高回采率。
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综采放顶过程中的煤炭损失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提高回采率。
通过开展煤炭损失的分析,找出损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关于综采放顶煤技术的研究

【 关键词 】 综采放顶煤 ;优点 ;问题 ;解决措施
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言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 目前已探明的煤 炭地质储量 约 1 0 0 0 0多 亿t , 而厚煤层储量 占4 5 % 左右, 同时厚煤层产量约 占总产量的 4 O % ~ 5 0 % , 厚煤层的合 理开采对 我国煤 炭行业 的生产和经济发展有举足轻 重的影响. 特 别是各矿 区在 投产初 期, 一 般优 先开采 厚煤层 。综采放 顶煤开采将 原来 厚煤层需多次分层 采出的煤炭一次 性开 采出来, 具 有产量高、成本低、投入 产出效果好等特 点。但 是该 采煤方法也存 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下面本 文就对 该技术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
探讨 。
1 综 采 放 顶 煤 开 采 的 优 点
1 . 1巷道掘进率较低 综采放顶煤 开采技术 的巷道掘进率一般 比分层开采低 卜2倍, 有效的提高 了巷道掘进率,节省 了费用,缓解 了采煤 掘进 不连续 的 情况 ,为生产集 中化提供 了条件 1 . 2工作效率高 综采放顶煤的开采和传统采煤方式相 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在煤 矿 区可 以进行平行开采 ,在平行工作面中,多个开采点可 以同时采 煤 ,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多。 1 . 3对 于特厚倾斜的煤层 能够 实现机械化 的开采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水平段的急倾斜的厚煤层开采过程中, 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的机械化开采 。综上所述,放顶煤开采技术在 厚煤层开采方面有着其他开采方法无法 比拟的技术和经济优势。现 阶段 ,纵观我 国的煤矿 综采放顶煤是对于煤层厚度大于七米以上 以及强度较低、容 易片帮厚煤层所使用的主要开采方法。尽管综采 放顶煤开采技术具有 明显 的优势 ,但是在实际的开采施工中 ,还存 在一 些问题 ,这使得综放开采技术在我 国今后的煤矿开采中还要进 步的完善和提高 。 2 综采放顶煤开采面临的主要 问题 2 . 1放顶煤开采 的自然发火防止问题 我国对 于厚煤层 的开采 ,常会 出现很多 的丢煤现象和采 空区封 闭相对 困难 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很容易 出现 自然发火 问题 ,发 火问题 的出现不但给放顶煤开采带来影 响,还会严重制约 了煤炭的 产出量 ,影响 了煤炭开采的进度。 2 . 2 绝 对 瓦斯 涌 出量 增 加 现阶 段我国多数的煤层 中都含有 大量 的瓦 斯,有 的含量较低 , 有 的含量 非常高 。有 的煤层 自身以及周 围的煤层 中都含有大量的瓦 斯,在 开采 的过程 中,一 旦开采 了一面 ,周 围的煤层 中的瓦斯就会 像综采 工作 面回流。以前,针对 高含量 的瓦斯厚煤层进行开采时 , 主要采用分层开采 的方式 。 由于在不 同的煤层 中,瓦斯 的含量各异 , 所以在 开采 第一 分层 时,尚未开采 的煤层 以及相邻 的煤层 中存在的 瓦斯就会迅 速的涌入开采 的第一分层 中,这样会使正在开采 的煤层 中含有大量的瓦斯,从而 增加爆炸 的危 险。而 目前 ,我 国厚煤层 的 开采,放顶煤开 采实现一次性 采出,被 开次层 的瓦斯可 以均匀 的释 放 ,瓦斯 的涌出量和分开采中第一层开采过程相 比,大幅度 的减少 , 而且采用综放放顶煤开采还能实现高产 、高效的工作 ,正 是由于综 放工作面产量的增多,在 自然回流中的瓦斯含 量很高 ,所 以增加 了 治理的难度。 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在综放工作面中煤炭的产量很 高,在煤 层中原始瓦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和普 通的综采相 比,采场 瓦斯 的
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高产高效关键技术

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高产高效关键技术背景介绍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煤炭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急斜煤层是煤炭资源开采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其开采难度大、效益低,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
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急斜煤层开采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原理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是指采用水平地质普查、水平钻眼和掘进通风等技术手段,将急斜煤层划分为多个水平分段,然后采用综合采煤机对每一水平分段进行综合采煤,再通过顶煤机对采削完毕的煤层进行便捷、高效的顶煤作业,从而实现煤层的高产和高效开采。
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具体步骤包括普查勘探、钻孔布置、通风安全、掘进等,相比于传统急斜煤层开采方式,具有以下优势:•增加采场长度,提高采煤效率;•避免顶板塌落,保障矿井安全;•降低采煤成本,提高煤炭收益;•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案例山西省阳泉市繁峙县张家胡同煤矿是我国典型的急斜煤层矿井之一。
该矿采用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开采急斜煤层,该技术应用后,煤层采出率得到提升,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经过实际应用,该技术取得了如下成果:•采场长度明显增加,单井产量达到318.6吨/班;•采煤成本降低,煤层采出率提高2-3个百分点;•矿井地质环境得到保护,避免破坏;该矿推广了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该技术已经在毛矿、泉阳煤业等斜井进行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展望随着煤炭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急斜煤层开采技术将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
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急斜煤层开采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促使其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煤层采出率、降低采煤成本、提高煤炭收益,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结论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在煤炭资源开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探讨
姜海 宝
(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平煤矿, 辽宁 铁岭 1 1 2 7 0 0 )
【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国家对采矿工程的进一步重视 , 综放开采技术凭借其独有的优势 占据我 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半壁 江山。 这是 因 为其具有 一 系列 的功能 比如一 系列的安全性 , 增产的性能以及相应的增效优势。 该 文对综采放顶煤开采技 术进行一 系 1 剖析 , 以增加对综放 工 作一 系列的系统 了解 , 在2 0 世纪 8 0 年代 ,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就 已经被一 系列 国家应用 了, 对这项技术进行剖析 , 对我 国的煤矿业发展有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提 高煤 炭 回收 率 的 技 术措 施
我 国的科研人 员以提高煤炭 回收率 为核 心任务 . 以矿压 、 设 备及 回采技术为研究课题进行 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研究 。 使得 当前 的煤炭 回 收率极大提升 . 达到了 8 0 %以上 . 在技术方面 的创新主要有下 面四点 : 3 . 1 对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进行 了大量科学试验 . 成功后 大力 推广 . 使得 区段煤柱数量直线下 降 3 - 2 研发 的过渡 和端头放煤 支架使得 回收率 同之前相 比 上升 了两个 百分点 3 . 3 利用预采顶分层铺底 网技术有效增加 了特厚煤层 的回收率并降
有的学者则认为放顶煤能够 降低顶板压力 . 所 以部分矿井使用了 一些 小吨位 的支架 . 结果导致出现立柱压爆和油缸严重变形事故 。对综放 面顶板结构与支架围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统一的观点 . 从而对支架设 计以及选用 给予有效指导 . 是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 3 综放 支架受力与顶板结构 的关系 根据以上 内容表明 . 顶板 结构 以及采空 区的充填程度都能够对综 放面顶板的压力产生影响 一般顶板结构下对支架不会产生较 大的压 力. 因此对支架进行设计 和选择的过程 中, 可 以针对 煤层硬度大小进 行适当的调整 坚硬梁式顶板结构下对支架 的选择要遵循以下步骤进 行: 首先 , 在预定放 出 率前提下对顶厚度进行预测 ; 其次, 根据矿井的顶板 岩层 睛况对坚硬梁式结构的位置进行预判 : 其三 . 对坚 硬梁式 结构运 动 空间进行计算 : 其四. 对 结构不稳定情形 下最 大的动力载荷 以及力 的 方 向进行估算 : 最后 . 根据 以上几点有针对性 的对支架进行选择[ 3 1 。
重要 的作 用 。
【 关键词 】 煤炭 开采技术 ; 综采放顶煤 系统应 用; 探 索; 其相应的安全保 障系统
0 前 言
我国矿产资源非 常丰富 . 虽然这几年 . 我国经济得到 了一 系列 发
展, 但 是一些煤 矿开采 工业 的资源利用率依然很低 , 在这 种情况 下 , 迫 切进行一系列的采矿技术 的革新 。
1 综 采 放 顶煤 技 术 现 状 以及 需 要 采用 的措 施
自2 0 世纪 8 0年代开始 . 伴 随着 我国经济技术 的进 步 . 我国的综 采放顶煤技术得到了一 系列发展 在 1 9 8 4 年 的时候 . F Y 4 0 0 / 1 4 / 2 8 综 放支架 由原煤炭部开始立项 . 在沈 阳的矿务局的莆河矿 中进行 了系列 使用 . 实验最终 中止 . 这是因为在此过程 中发生 了一系列火灾 , 其火灾 的具体发生原因是 由于不牢固并且无法前移的支架导致的 . 并且其 四 连杆 的强度也不符合标准 .正是 因为这一系列配套性设备的不完善 。 才导致火灾 在其之后的一段 时间内. 我 国的平顶 山矿务局对一种高 位插底式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使 用, 它 的型号叫做 V H P 一 7 3 2 。由于结 果优异 这项技术得到 了广泛的采用. 每月均产量高达 4万 多吨, 最高 的产量能达到 5 万吨 . 其回采率高达 8 0 % 在 1 9 8 8 年与 1 9 8 9 年之间 , 阳泉矿务局与潞安矿务局分别进行 了一 系列试验 .其结果 出人意料 . 超越 以前类 型试验 的所有优异结果. . 在该 项试验成功 的同时 .此技术 的发展进入 了一系列的全盛时 期. 很 多地方 的矿务局纷纷 采纳 从第 一个试验开始 , 历时十年 的发展 时间. 到1 9 9 4年综放技术可谓是发展 神速. 就拿 1 9 9 4年来说 . 那 时大 约有 近 3 0个矿务局 . 这些矿务局综放开采的总产量高达 3 7 0万 吨 在 这些矿务局 中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的就 有 2 0 余家. 可 以说综放技术 越 来越成熟 不管是在安全保障方面 . 还是在设备 和工艺等方 面都有 卓越 的研究理论 . 为综放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 了良好 的基础 经过 四 年的发展 . 也就是 1 9 9 8年 , 全 国综放工作 面总量 高达 8 3个 . 年产量高 达7 0 0 0万吨. 共有 6 5个综采队 . 且这些综采 队年产量都过百万 吨 . 有 2 O多个 综放 . 在这些综放 中有 9个队的年产量高达 2 O万吨 以上 综 放技术所应用 的环境 , 在初期时是缓倾斜煤层 . 慢慢地发展 到倾斜层 . 最后是急倾斜煤层 : 开采条 件也经历发展 的“ 四步曲” . 分别是较好 的 工作 面、 “ 三软” 工作面 、 “ 两硬” 工作面和不稳定煤面 , 其 中尤 以缓倾斜 厚煤层工作 面效果最为突 出。 当前 , 与世界各 国的综放技术相 比. 我国 的综放技术无论是其先进 的技 术 . 还是卓绝 的成 绩 . 抑或是其使用范 围和数量等都遥遥领先 近几年来 . 我国一直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 . 力 争将我国的综放技术和设备远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