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长春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任务书
老旧博物馆改造出新工程(文化更新项目)设计任务书

老旧博物馆改造出新工程(文化更新项目)设计任务书老旧博物馆改造出新工程(文化更新项目)设计任务书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一项名为“老旧博物馆改造出新工程”的文化更新项目的设计任务。
该项目旨在对既有老旧博物馆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提升展览效果、增加参观者体验,并满足当代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项目目标- 提升博物馆展览效果,增加展品的可视性和互动性。
- 优化博物馆的空间布局,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和流线型导览。
- 引入技术和创新元素,提高参观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 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艺术体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 保留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注重现代化设计的融合。
项目任务1. 项目前期调研和策划项目前期调研和策划- 对当前的老旧博物馆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其展览、空间布局及现有设施。
- 分析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参观者行为特点,以此为依据进行后续设计。
- 制定项目的策划方案,包括改造范围、时间安排和预算估算等。
2. 博物馆空间布局和展览设计博物馆空间布局和展览设计- 基于调研结果和策划方案,重新规划博物馆的空间布局。
- 优化展览区域的展示形式,增加互动与体验元素。
- 设计符合博物馆主题的展览内容,结合历史文化价值和当代艺术表达形式。
- 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和环保因素,选择适应当代技术的展览设备和装置。
3. 参观者体验设计参观者体验设计- 设计方便流线导览路线,引导参观者有序浏览整个博物馆。
- 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和便利的观赏视角,让参观者能够充分享受展览内容。
- 引入创新的技术元素,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或交互式展示,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 将博物馆改造成一个适合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多功能场所。
4. 文化艺术体验策划与推广文化艺术体验策划与推广- 策划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体验活动,如讲座、工作坊和表演等。
- 制定运营方案,推广博物馆的新形象和文化艺术体验。
-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博物馆介绍、展览宣传和活动推广等。
项目交付物1. 老旧博物馆调研报告和策划方案文档。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4.28•【字号】洛政办〔2017〕41号•【施行日期】2017.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洛政办〔2017〕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洛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4月28日洛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豫发〔2016〕39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委、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县级城市优质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集聚,推进县(市)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壮大县(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显著改善城市面貌,塑造城市特色,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加快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形成“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顺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市,使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规划引领,突出特色。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科学编制规划,严格实施规划,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古街古巷改造工程方案范本

古街古巷改造工程方案范本一、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城市的古街古巷逐渐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导致古街古巷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逐渐流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老街巷的文化和历史,市政府决定开展古街古巷的改造工程。
本方案旨在通过改造古街古巷,重新塑造古街古巷的文化魅力,使其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和旅游景点。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古街古巷改造工程2. 项目地点:城市中心区域3. 项目范围:古街古巷及周边环境4. 项目目标:保护和传承古街古巷的文化和历史,提升古街古巷的文化魅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三、项目内容1. 环境整治:对古街古巷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清理垃圾、绿化美化环境,提升古街古巷的整体卫生和环境质量。
2. 建筑修复:对古街古巷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修复古建筑的外观和结构,恢复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3. 文化景观建设:在古街古巷设置文化景观,包括古文化展示、文化街区、文化街巷等,展示古街古巷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4. 商业改造:在古街古巷设置古风商业街区,发展古风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古风商业街区。
5. 交通优化:优化古街古巷的交通布局,设置步行街、自行车道等,改善古街古巷的交通条件。
6. 公共设施建设:增设古风亭台、文化长廊等公共设施,满足市民和游客的休闲需求,提升古街古巷的环境品质。
四、工程实施1. 规划设计:组织相关专业团队对古街古巷的规划设计工作,编制古街古巷改造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方案。
2. 勘察测绘:对古街古巷的地形地貌、建筑结构等进行勘察测绘,明确古街古巷的实际情况。
3. 施工实施: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古街古巷的改造工程,包括环境整治、建筑修复、文化景观建设、商业改造、交通优化、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
4. 管理运营:建立古街古巷改造工程的管理运营机制,确保古街古巷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顺利进行。
五、工程预算根据古街古巷改造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范围,编制古街古巷改造工程的预算,按照合理、节约的原则进行资金使用。
洛阳市古城路改造方案

洛阳市古城路改造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洛阳市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大,古城路作为连接城市各个重要节点的主要交通干线,其道路状况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古城路改造方案,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项目背景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在古城路上频繁出现交通拥堵、行车不畅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形象。
因此,对古城路进行改造,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交通效率,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造目标1.缓解交通拥堵:通过改造古城路,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流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2.提升道路品质:完善古城路的路面和路基设施,修缮古城路两侧的建筑物,提高道路品质和美观度。
3.加强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和交通提示标识,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改造计划1.道路拓宽:对现有的古城路逐段进行拓宽,增加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改善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2.路面改善:重新铺设路面,采用优质材料,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3.绿化美化:在古城路两侧设置行道树和花坛,增加绿化面积,改善道路环境。
4.交通信号设置: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行车速度,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5.人行道改善:对现有人行道进行改造,提高行人的通行舒适度和安全性。
6.建筑修缮:修缮古城路两侧的建筑物,提升整个道路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美观度。
四、改造前期准备1.调研:对古城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交通瓶颈和需改进的问题。
2.规划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古城路的改造规划和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资金筹措:确定改造项目所需的资金来源,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改造实施1.分阶段实施:将古城路改造工程分为若干个阶段,逐步实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规划(简述)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规划(简述)洛阳自古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
今洛阳老城历史悠久,为金兴定元年(1217)在隋唐城遗址上兴建而成,时为金中京城,距今已有794年历史。
自建成后至解放前城池基本未变,故称“老城”,是洛阳迄今尚存的唯一一座古代城池,也是洛阳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座古城,现城墙遗址以内面积约2km2。
据元《河南志·宋城阙古迹》载:“金初仍宋制。
正大初,以河南为中京,改河南为金昌府。
筑城东拒瀍河,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因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城)一里。
”这段叙述清楚地说明了老城与隋唐旧城遗址的关系,亦表明了今日所见洛阳老城的四至。
另据1989年编写的《洛阳市老城区志》,老城城墙在金元时期仍为夯土结构,至明洪武六年(1373)始包砌城砖,至此老城轮廓最终确定。
明初城墙周廻八里三百四十五步,墙高四丈,环城共设观敌台39处,城开四门:东建春门,西丽景门,南长夏门,北安喜门。
四门外均有月城,上建阙楼。
城外开凿城壕,壕阔三丈,宽五丈,引瀍河及涧河水入其中。
明清以来,老城一直是河南府治或洛阳县治所在地,是洛阳及豫西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明代曾分别封伊王、福王于洛,其王府遗址尚存。
民国时期的河洛道尹公署、豫西行政长官公署等均设于洛阳。
自1920年起吴佩孚就在洛阳号令天下,并于1923年8月迁河南省长公署至此,改洛阳为河南省会。
1927年5月冯玉祥攻占洛阳后也在此就任河南省主席,设豫西行政长官公署于老城内的福王府,1932年,国民政府因淞沪战事吃紧而临时驻跸洛阳老城,定此地为行都,历时近一年。
老城城墙曾毁于明末李自成攻洛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六年(1649)分别重筑,康熙年间又重修四座城门并建城楼,历清一代,屡有修葺。
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于1938年1月设洛阳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驻防地,1938-45年间程潜、卫立煌、蒋鼎文分别在此任司令长官。
1938-39年洛阳频遭日机轰炸,城内百姓无从躲藏,死伤惨重,为便于疏散、减少伤亡,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于1939年12月发布命令拆除城墙,改为环城道路。
洛阳涧西区长春路历史街区更新与改造

洛阳涧西区长春路历史街区更新与改造文章阐述了洛阳模式,分析了洛阳涧西区长春路现状,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改造措施:历史再现,即把本地文化历史遗产的精髓突出体现在改造后的建筑、人文乃至商务活动中;社区再造,将人与房子同时更新;循环再生,使社区运营、城市发展与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合拍;商务再兴,促进商务开发和经济繁荣,并且与前三方面息息相关。
标签:洛阳模式;历史街区;现状分析;改造城市特色的形成往往历经数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然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使得城市特色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消失。
传统要素有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识别性,增强地区的特色,给地区带来活力并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物置身于城市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并从对个别文物的保护转向对历史文物的群体保护,许多国家都对一些重要的、文物相对集中的历史城市进行了相应的保护控制,并设立了相应的保护区。
我国是—个文物大国,从1982年至今,国务院已经公布了4批共103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
“历史街区”作为名城中最具代表、最具规模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已经逐渐成为保护规划的重点和亮点。
同时,不同历史街区自身的差异性特点对保护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进行更全面的考量和采用更灵活的方法。
一、洛阳模式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
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的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历史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56项目中,蕴涵着中国一大批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工业建筑遗产,但目前还缺乏系统保护的有效措施。
而洛阳涧西工业区则是156项目最集中的工业区之一,其位于涧河以西,约22平方公里。
以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中心,布置了6个156项目,其中包含中国5个重要工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高速柴油机厂。
这些重点工业项目对新中国工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的基础。
与6个工业厂矿配套的30多个工业住区(俗称“街坊”),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初期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时代精神以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人文风貌的一个写照,具有鲜明的新中国早期住区的时代特色,保存着大家对那个时代的难忘且温暖的群体记忆,是洛阳也是中国工业化历史上极其重要的遗存。
洛阳涧西区整改方案

(4)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福利水平。
4.居民文明素质提升
(1)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居民道德素质。
(2)志愿服务:推广志愿服务,培养居民互帮互助精神。
(3)社区治理:加强社区治理,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四、实施步骤
1.调查研究:了解涧西区现状,收集居民意见,明确整改方向。
4.居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社会和谐氛围日益浓厚。
本整改方案旨在为涧西区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典范贡献力量。
第2篇
洛阳涧西区整改方案
一、前言
洛阳涧西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历史与文化,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为全面提升涧西区综合竞争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涧西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整改方案。
3.审批备案:将整改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确保合规性。
4.组织实施: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5.监督检查: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效果。
6.长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涧西区整体水平。
五、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整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居民文明素质提升
(1)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居民道德素质。
(2)志愿服务:推广志愿服务,培养居民互帮互助精神。
(3)社区治理:加强社区治理,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四、实施步骤
1.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涧西区现状,收集居民意见,明确整改方向。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整改措施。
(3)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源地,提高水质,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基于城市故事论思维的旧城改造探索——以栾川县长春路中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

20 1 ) 10 3
I 摘 要 1 文章尝试应用城 市故事论思维对 旧城改造的策略进行研 究探 索。城市故事论思维视整体生态为一体 , 自 将 然环
境 、 史 文 脉 、 会 生 态 三 方 面 有 机 结 合 , 此 彰 显城 市 的 特 色与 生 机 , 唤 起 人 们 对城 市 的 记 忆 , 强 了, 4 对 城 市 归 属 历 社 以 呼 加 & f -1 感 、 同感 。以 栾 川县 长 春路 中 心 区修 建 性 详 细规 划 为例 , 用城 市 故 事论 的思 维 , 合 项 目的 实 际情 况 , 出 了旧 城 改造 的 认 运 结 提
fr t n. The u ba tr e a d h v r l e o o swh l . I c n e t h a u a n io me twih t o ma i o r n so y r g r st e o e al c lg a oe y t o n cs t e n t r le v r n n t he h so c lar n e n n h o ile oo o h wi g u ba y t e c r c e si nd t e v tlt . I u itr a ra g me ta d t e s ca c lg f rs o n r n b h ha a tr t a h iaiy i y i c ts m— mo st e p o e’ mo fct n te t e s t e p o l Ss n e o l n i g a d t y ah n h e pl S me r o i a d sr ngh n h e p e’ e s fbeo g n n he s mp ty.Th spa y y i —
u i g t e u b n so n o o e he n w tae ft e od u b n ta so mai n sn h r a tr a d pr p s d t e sr tg o h l r a r n f r to . y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技 术指标 (或研究 目标)
(1)通过对上位规划、政府相关政策、街区现状、当地居民意愿的了解,提高学 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洛阳涧西区长春路、中州西路一带历史街区的改造,增强学生保护历 史街区的意识;
(3)巩固学生在建筑学本科阶段已学习过的建筑设计知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设计中关注场所精神 的表达,以达到整治环境,提升地区活力,带动经济、社会复苏的目的。
学生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教师填表)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专业 班级
指导 教区更新改造设计方案一
主要研 究内容
(1)搜集“一五六”相关资料,研究洛阳工业遗产在中国工业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研究洛阳市总体规划,使建筑设计立足于周围环境之中,将设计思路提升到 城市设计的层面; (3)采用国际化最新建筑设计和环保理念,将长春路历史街区改造成为更宜于人 们居住、生活的社区; (4)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体现长春路历史街区工业遗产的特色; (5)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合理进行街区的功能置换,使形式与功能、空间与环境 有机统一,达到自然、人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6)建筑色彩和立面设计应与周边绿化、建筑景观相协调。
进度计划
1-4 周 5-7 周
8周 9-11 周 12-13 周 14-15 周
16 周
分析改造项目相关案例,制作 ppt; 调研基地区位、交通、人流及公建设施等, 提出功能置换意见; 进行一草,包括改造意向,整体规划及改造前后的形象对比; 进行二草,包括方案平面、剖面设计, 完善建筑立面; 绘制三草,进行建筑空间梳理与功能设计和立面细部设计; 排版,对设计概念设计思想梳理, 完善建筑空间、功能、流线; 毕业答辩。
主要参 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资料集》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