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核电站对昌江、海南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7396 核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7396 核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核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引言核电站建设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建设规模庞大,涉及到众多利益群体,其社会经济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笔者将从多个维度,探讨核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些建议。

建设对当地就业带来正面影响核电站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特别是熟练技工和专业人才,这些岗位供给了大量就业机会。

2017年中国核电全行业共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5万个,其中核电站建设占据一大部分。

在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核电站建设为当地民众提供了重要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建设对当地能源行业的促进作用核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因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

在能源全球化和低碳实践的背景下,核电站建设带动了当地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

建设对当地公共基础设施的提升核电站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等。

为了满足核电站建设的需要,当地政府往往要加大投资力度,从而提高了当地的交通和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建设对当地民生的影响核电站建设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如工程施工、污水处理、噪声污染等,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然而,在合理规划下,提高建设的透明度和公示度,有效的环境治理和安全管理等措施,能够降低建设的负面影响。

建设对当地税收的影响核电站建设涉及大规模的投资,涉及到众多产业链下的企业,这些都会产生大量的税收。

在遵循“先建后赚,先付后收”的原则下,当地税收也从中获得可观的贡献,这些税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一定时期内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

建设对当地土地市场的影响核电站建设一般都需要大量的土地,占地面积庞大,这对当地土地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土地占用规划和土地价格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同时,政府还应在土地流转等相关政策上积极探索,为核电站的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

海南省水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

海南省水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

海南省⽔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第⼆章资源状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资源概况海南省多年平均⽔资源总量为307.3亿⽴⽅⽶(据海南省⽔务局编制的《海南省⽔功能区划》的资料),其中地下⽔与地表⽔不重复量为3.54亿m3,⼈均占有量约3900⽴⽅⽶,是全国平均值的1.75倍,为全国⽔资源丰富的省份之⼀。

(1)地表⽔⼤⽓降⽔:海南省⼤部分地区降⾬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量为1785毫⽶。

以热带⽓旋降⾬为主,其次是热雷⾬、地形⾬和锋⾯⾬。

降⾬量年际差别较⼤,平均相对变率为16%~18%,丰⽔年与枯⽔年降⽔⽐值为3-6倍。

虽然海南省是我国及世界同⼀纬度带降⾬量最多的地区之⼀,但蒸发量也⾮常⼤,即使⾬季也有⽉蒸发量⼤于⽉降⾬量的时候,加之地形陡峻和河流短⼩,使⼤部分降⾬变成洪⽔⼊海,造成⽔分失调、⽔热失调,在旱季以西部与西北部尤为突出。

河流:海南省⾃成⽔系独流⼊海的河流有154条,其中流域⾯积100km2以上的河流109条,各级⼲⽀流95条。

较长的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区,较⼩的河流多发源于⼭前丘陵或台地上,都顺着中⾼周低的地势,奔流出海,构成放射状的海岛⽔系。

河流普遍具有短、弯、窄、陡的特性,落差⼤,⽔利开发条件优越。

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河各有⼲、⽀流23条、18条和16条,集⽔⾯积分别为7176km2、5170km2、3683km2,流域⾯积合计占全岛⾯积的47%。

集⽔⾯积在500 km2以上的还有陵⽔河、珠碧江、宁远河、望楼河、⽂澜河、藤桥河、北门江、太阳河、春江、⽂教河等10条河流。

核能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核能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核能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核能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其经济效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核能发电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核能发电的初始投资巨大,建设一座核电站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核电站的建设涉及到先进的技术、严格的安全标准以及大量的设备和材料采购。

然而,从长期来看,核能发电的成本相对较为稳定。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核能发电不受燃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化石燃料的价格常常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制约,价格波动较大,而核燃料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使得核能发电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核能发电的效率极高。

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火力发电。

高发电效率意味着在相同的能源投入下,能够产生更多的电力输出,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从运营和维护成本的角度来看,虽然核电站的运营和维护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严格的安全管理,但由于其设备的稳定性和长寿命,在长期运营中,平均成本相对较低。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核电站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核能发电的规模效应也十分显著。

一旦核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其发电规模通常较大,可以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大规模的发电能力不仅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还能够降低单位电力的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核能发电具有显著的优势。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

这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减少碳排放的压力不断增大,核能发电的环境效益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低碳能源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核能发电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然而,核能发电也面临着一些经济方面的挑战。

核能发电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

核能发电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

核能发电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核能发电这事儿,咱可得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经济性。

这核能发电啊,一开始的建设成本那可不低。

就像盖房子,你要想盖个结实又高级的,前期投入肯定少不了。

核电站的建设那得需要大量的资金,买设备、搞技术、请专家,样样都花钱。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个在建的核电站,那场面,真是壮观。

巨大的塔吊吊起重重的钢梁,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在忙碌着。

我跟一个工程师聊了聊,他说光是采购那些核反应堆的关键设备,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您别着急下结论,虽然开头投入大,可一旦核电站建成运行,它的发电成本相对来说就比较低啦。

为啥呢?因为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超级高!一点点的核燃料就能发出大量的电。

不像煤炭,得拉来一车又一车。

而且核能发电的效率也高,设备运行稳定,不像有些传统电站,三天两头出故障,这维修那保养的,又是一大笔开销。

再说说环境效益。

如今咱们都讲究环保,这核能发电在这方面可真是“功臣”。

烧煤发电大家都知道,那大烟囱呼呼地往外冒烟,里面全是污染物,什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可严重了。

核能发电就没这烦恼,它不产生这些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那是零“贡献”。

还有啊,用水力发电得建大坝,这可能会影响生态,让一些鱼类的洄游都成了难题。

而核能发电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干扰就小得多。

我有个朋友住在一个煤矿产区附近,以前那里天天运煤的车来来往往,道路上全是煤灰,家里窗户都不敢开。

后来他们那建了核电站,环境慢慢就变好了,煤灰少了,空气也清新了不少。

不过呢,核能发电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核废料的处理就是个头疼的事儿。

这核废料有放射性,得小心处理,存放的地方要安全可靠,不然出了岔子可不得了。

总的来说,核能发电在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方面有它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咱们得综合考虑,让它更好地为咱们服务,同时把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

这样,咱们既能享受核能带来的便利和清洁,又能保证生活的安全和美好。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中国有几个核电站

中国有几个核电站

中国有几个核电站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核能的发展和利用。

核电站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

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多个核电站正在运营和建设中,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核电站。

1. 天津核电站天津核电站位于中国北方沿海的天津市宝坻区,是中国政府推动核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该核电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的首个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高达125万千瓦,目前已经开始商业运营。

天津核电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核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是中国最早的核电站之一。

该核电站于1994年开始商业运营,目前由中国广核集团经营管理。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一共有6台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到5.7百万千瓦,为华南地区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苏丹红沿河核电站苏丹红沿河核电站位于江苏省金坛市和丹阳市的交界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HPR1000)的首个示范项目。

该核电站计划总装机容量为92万千瓦,预计于2021年开始商业运营。

苏丹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的一大突破,也促进了中国核能装备走向世界市场。

4. 在建和规划中的核电站除了以上已经运营的核电站,中国还有一些核电站正在建设中或规划中。

例如:•广东阳江核电站: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总装机容量达到3.8百万千瓦。

•海南建设核电站:位于海南省西部的琼中、昌江、乐东三县,预计总装机容量为55万千瓦。

这些核电站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核能装机容量,推动中国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多个运营中和规划中的核电站。

这些核电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供应,并且推动了中国核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提升。

海南省区

海南省区

(4)迷人的滨海风光
沙滩平原海岸 亚龙湾 东郊椰林 东寨港 清澜港 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 三亚 岬角基岩海岸: 天涯海角 铜鼓岭 鹿回头
五、地形
雅 加 黎 大 母 岭 五 岭 指 山 1867
五、地形 阶地 、和 平原 1、地形以台地 、 为主。
2、地势中 高 、周 低 ,从中部到四周,由 山地、丘陵到台地、阶地、再到平原,逐级 下降,呈环形层状的地形分布态势。 3、奇特的地貌景观 4、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3、矿产资源:石碌 铁矿(亚洲最大的富铁矿) 莺歌海盆地 崖13-1 气田,是我国最大的海上天 然气田
九、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
海南岛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靠近 国际海运主航道,拥有沿海、沿边、岛屿等 地缘优势,地处热带,气候条件优越。 2、资源优势: 海南富即海、岛、山、河,资源丰富多样, 匹配合理,有滨海沙滩、热带雨林、珍稀物 种、奇石怪洞、地热温泉等,有宜人的气候, 洁净的空气,独特的民族风情等。
广 东
一、地理位置的 重要性: 1、海陆位置:
海南省位于西太平 琼州海峡 洋的环形带上, 连接两洲两洋 的交通要道.
二、位置与范围
20
雷州半岛 海南角 琼州海峡
铜鼓角
鱼鳞角
19
西沙 中沙 南沙
109
110 锦母角
111
曾母暗沙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规定,中国可主张近300万 k㎡的管辖海域。此外,中 国在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 还拥有7.5万k㎡具有专属 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多 金属结核矿区。这些“蓝 色国土”是中国自然资源 开发的战略基地,能长期 提供60%左右的水产品20% 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约 70%的原盐、足够的金属, 每年还可为几亿人口的沿 海城镇提供丰富的工业用 水和生活用水。

海南昌江核电工艺技术

海南昌江核电工艺技术

海南昌江核电工艺技术海南昌江核电工艺技术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海南昌江核电厂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是中国在海南省首次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海南省实施核电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核电工艺技术是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首先,核反应堆选择是核电工艺技术的核心环节。

海南昌江核电厂采用的是三代核电厂——华龙一号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该技术具备了核事故防范、热仿真计算、高可靠性电气和控制系统、自动化工艺系统等先进技术。

其次,核电工艺技术中的辅助系统也是不可忽视的。

核电厂辅助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能够提高核反应堆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确保核电站的正常供电。

另外,核电工艺技术中的核燃料循环也是重要部分,包括核燃料生产、运输、使用和后处理等环节。

核燃料循环的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核燃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海南昌江核电厂在核燃料循环方面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运输和后处理技术,保证了核燃料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安全。

此外,海南昌江核电工艺技术中的放射性废物处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核电厂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封存措施,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该核电厂在放射性废物处理中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方法和设备,包括稀有金属封装、固化、储存和最终处置,全方位保障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总之,海南昌江核电工艺技术的优秀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核电技术和工艺流程,确保了核电厂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稳定。

该工艺技术在提高电力供应能力的同时,也起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作用。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海南昌江核电工艺技术将在未来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昌江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分析

昌江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分析

昌江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分析昌江核电厂是中国在海南岛上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其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昌江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γ辐射剂量率。

γ辐射是一种高能光子辐射,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在辐射防护和辐射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γ辐射剂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的被照射物体的γ辐射剂量。

对于核电厂而言,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是指核电站周围空气中γ辐射的强度,通常以每小时或每年的剂量为计量单位。

昌江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测量结果显示,该核电厂周围环境的γ辐射剂量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昌江核电厂周围大气中γ辐射剂量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保持在较低水平,远低于国际和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这表明昌江核电厂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是可控的,并不会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危害。

从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昌江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核电厂的运行状态、风向、气象条件等。

通常情况下,核电厂的正常运行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γ辐射影响。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事故或泄漏,就可能导致周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升高,从而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保障核电厂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安全,昌江核电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

首先是加强对核电厂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确保核电厂的运行符合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

其次是加强对周边环境的辐射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任何异常情况。

昌江核电厂还加强了对周边居民的辐射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昌江核电厂还开展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项目,对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这些监测数据将用于评估核电厂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辐射安全问题。

昌江核电厂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可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
专业认知课题
学号: 20132516310030 姓名:吴枫
年级: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学院
系别:旅游管理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指导教师:游长江
完成日期: 2014年9月
海南核电站对昌江、海南经济的影响
(吴枫,20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内容摘要】海南昌江核电站,位于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可容纳建设4台大型核电机组,总投资近190亿元人民币。

昌江核电项目采用成熟的国产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具有可靠的技术安全性,单机容量为65万千瓦,与海南电网需求十分适应。

据初步测算,核电机组按年运行7000小时计算。

核电站直接带动昌江及海南的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海南核电站,昌江,海南,经济
随着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形势日益严峻。

海南岛是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是首要任务,因此不能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受多台燃煤机组脱硝改造等因素影响,2014年海南省统调发电能力明显不足,预计今年电力供需形势异常严峻,全年最大电力缺口达125万千瓦,占总需求的34.7%。

预计今年海南统调最高负荷约360万千瓦,同比增长13.78%,全年有8个月最高负荷超330万千瓦;电量需求188亿度,同比增长9.3%。

而统调装机可调容量仅有253万千瓦至312万千瓦,最大电量供应能力168.74亿度。

面对日益严峻的缺电形式,发展清洁能源——核电势在必行。

”i
一、海南核电站的选址
厂址位于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地处海滨,濒临北部湾。

厂址东北距海口市约160km,东南距三亚市约150km,西南距东方市约51km;东距儋州市约48km,东南距昌江县城约27km。

厂址半径5km范围涉及三联、五联、南罗、五大和长山等5个行政村下属的14个自然村。

(一)土地利用及资源分布
厂址所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2426535亩,其中农用地200952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8%,未利用地31747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1%。

陆生资源丰富,厂址所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森林覆盖面积达50%以上。

厂址半径5km范围内有2个石英砂厂,距离厂址分别为2.2km和4.4km,其中厂址所在的塘兴村附近分布有石英砂矿,平均深度2米,总藏量495万吨。

(二)周边设施
厂址周围有海头糖业有限公司,距海南西环线铁路叉河站车站25km。

厂址周围只有县道和乡村公路,距110省道直线距离约为15km,厂址附近的乡镇之间均有县道连通。

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儋州白蝶贝自然保护区。

厂址周围有菜园和海水养殖场。

二、海南核电站对昌江的经济影响
在离塘兴村原址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新农村示范村——塘兴新村。

运载货物的工程车,一
辆接一辆地在新修好的水泥公路上疾驰,车驶后扬起阵阵灰尘。

塘兴新
(左旧又新)
村是昌江核电项目的移民安置区,占地500亩,安置核电厂址范围内原海尾塘兴村委会塘兴村的村民286户约1447人。

海南核电站从目前的土方基础工程开工起,最先的直接受益者当属当地的老百姓。

住宅建筑工地尽管还是一个雏形,但在建筑工地的周围,已经挂满了挖掘机租用、通讯产品以及校油泵等广告横幅。

大量的广告横幅显示,精明的商家已嗅到了核电站建设所带来的种种商机。

“里仁老区人民支持你”的宣传横幅,体现了当地村民对核电站建设的大力支持。

海南核电站进驻昌江增加当地的职业岗位,使当地农民向工人转变,加快昌江城镇化的建设。

使昌江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海南核电站对海南的经济影响
核电站的发展说明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重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就像94年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后广深经济飞速发展和96年秦山核电站开工后,沪宁杭的经济一路飙升。

我也相信海口和三亚两座城市会快速的发展,然后带动中间城市发展。

海口、三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居住。

房地产和旅游是海南未来的主打经济,用电需求也会上升。

目前海南电力紧缺,发电能源结构局限性。

石油生产量不大、天然气供气不
足、水库来水不稳定、煤炭铁路及海运费上涨,岛内电力能源结构的局限性使岛内电力供应一度不容乐观。

核电是最佳的选择,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能源发电方式,需要少量的核燃料。

“海南省2010年SO2年排放量为2.2×104t,2007年海南省实际SO2已达到2.49×104t。

核电站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由于燃煤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初步测算,2台650MWe核电机组替代相应容量脱硫煤电机组后,可以减少SO2年排放量约0.63×104t、NO2年排放量约1.76×104t、CO2年排放量约862×104t。

建设核电厂有利于保持海南省优良的环境质量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i
i新华网海南频道《海南或迎最严重缺电年五六月将限制居民用电》
ii《海南昌江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选址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