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语段的解题技巧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压缩语段 课件35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压缩语段  课件35张
不明物体出现后,兰州市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红古、 西固、安宁、城关区以及榆中县等县区的公安民警全力寻 找不明飞行物。截至12日下午3时,警方仍在全力寻找不 明飞行物的下落。
筛选主要信息点
1、时间:
分别有(1)、“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
(2)、“当日晚11时36分”
(3)、“12日下午3时” 分析:其中,第一、第二个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时间信 息,这里可压缩为“12月11日晚”。
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神情自若地走出返回舱,沸腾的人 们用鲜花和掌声迎接杨利伟,将这位航天勇土高高抬起。
16日6时36分,地面搜索人员发现完好无损的“神舟” 五号返回舱,实际降落地点距理论降落地点仅48公里。
“神舟”五号飞船是16日晨5时35分开始返回的,北 京航天指挥中心成功发送了返回指令,远在南大西洋上的 “远望”三号测量船及时跟踪捕获飞船。指挥控制中心的 大屏幕三维动画模拟显示,飞船甚为轻巧地转了个身。
2、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3、 人物(对象):
兰州警方、 张先生、 冯先生、 米先生、 分析: 其中,兰州警方是主要的。
4、事件(过程、结果): 表述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寻找关键性动词。这里有“出 现”、“爆炸”、 “搜寻”等。
5、原因(目的): 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这一点不是 主要点,可以略去。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将按照所给出的文字等材料, 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 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
“压缩语段”在近年高考中出现的题型有:下 定义、提取关键词、提取要点、填充式概括、 新闻概写等
具体要求:
1. 要点齐全。既然是压缩,必然会舍弃原语段中的 一些内容,但是,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 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 的部分信息。这些信息的有无以及是否齐全,将成为评 分的重要依据。

高考复习语段压缩类型与解题思路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语段压缩类型与解题思路PPT[优秀课件资料]

• (2) 导语参考答案(5分) • (南海市)明湖公园利用筹资购置的娱乐仿
真模拟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3、根据下面三句话,请给‘现实主义’下定义。要求: 可以调整语序,删改、增加词语,但材料本身要点不得遗 漏。 (1)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2)在文学艺术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 思潮。 (3)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 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人物。
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 “盈利明星”。
问题: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内容
包含具体的营业收入状况,不超过80字。
分析:该文共有6句话。第①句 介绍职工集资干了什 么,是主干。第②③句解说时空穿梭机的特点、功能, 是背景材料,属枝叶,第④句介绍时空穿梭机给职工 带来的经济效益,后一句是前一句的解释,也应是枝 叶。第⑤句为对职工的影响。第⑥句为时空穿梭机在 国外的影响,但这是“据说”,应为枝叶。所以① ④ ⑤句为核心内容。然后采用“舍偏取正法”,删去一 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3)压缩连缀,切合要求。 这一步可借用“摘取法”,压缩保留下来的①④两层。
个人存款实名制颁布实施,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
(说明:“分层法”中关于“留主舍次”的方法亦适合整 段的保留和删除。)
3、复取法 “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
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示例:阅读下面文字,概括成30字以内的一句话
语段压缩类型与解题思路
考点说明
1、压缩语段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题目。 2000年第一次写进考试说明。它考查一 段话或者一个长句的提炼、概括、压缩 能力,属于考查语言阅读能力的一种重 要方式。

高考语文 专题四 压缩语段 备考怎么学课件

高考语文 专题四 压缩语段 备考怎么学课件
一、明确压缩语段 大题型 压缩语段要求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 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压缩的关键是分清主次, 辨明轻重,既要全面概括,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这种题型能够 在很大程度上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二)寓言(哲理故事)类压缩 寓意(哲理故事)提炼题一般是给一则或几则寓言材料或其 他具体性很强的材料,要求提炼出一定的哲理或抽象的意义。 它与常见的压缩题不同,它压缩的结果往往不是原文内容本身, 而是原文叙述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要求能够把握事物的 属性或共性,综合性强。
[例 5] (2013·浙江高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 意。不超过 25 个字。(4 分)
[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所给的材料是一则新闻,对新闻内容的压 缩,可以先找出其叙述的主要对象,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 然后分析新闻材料,筛选出关于这一对象的主要事件及其发展 情况,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 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参考答案]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 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解题方略]
概括消息要点有妙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 出来。
2.它一般是由时间、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所组成的主 谓句。
3.一般来说,它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些,包含的信息要点 要多些,这种题型往往是按要点赋分的。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压缩语段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压缩语段课件

【课前精炼】
• 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
字。(5分)
•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
度①
,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
(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
• 例3: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经济接连三季负增长,失业率已连续五个月走高, 有关人士称农历年前恐爆发大规模裁员潮,包括营造、金融等六大行业。 • 据报道,这波经济不景气来得又快又猛,失业率节节上升,九月底 4.27% , 市 场 预 期 “ 主 计 处 ” 今 日 公 布 的 失 业 率 将 朝 4.5% 叩 关 , 六 大 行 业 184万人面临失业,就怕当局还没来得及“三挺”,就业人数已先“三退”了。 • 据统计,包括营造、金融、通讯传播、不动产,以及艺术、娱乐等行业, 九月单月就业人数减少逾1%,而且是至少连续两个月出现减少的情况。营造 业九月份就业人数减少一万两千名,为六大行业九月份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 行业。 • 【答案】台湾经济接连衰退,六大行业兴裁员潮
• 背景指的是新闻产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 背景对会议的进行的方式、会议的组织方和会议安全进行交待。
• 4.新闻考点题型解析
• 考点1. 拟写一句话新闻
• 解题方法: • 第一步:根据新闻要素,准确挑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 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而关键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所以应把
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 安全。
• 【导语】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X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 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X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最新高考压缩语段复习教案

最新高考压缩语段复习教案

高考压缩语段复习教案(二)压缩语段1 .记叙类语段记叙类语段包括叙事、写人等叙事性文字。

这类语段的压缩,可以通过抓记叙要素的方法来提取主要信息。

只要抓住了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身份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抓住了语段的主要内容。

在六要素中,事件的叙述较难把握,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读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排除干扰因素,筛选出有效信息,抓住语段的本质,归纳出语段的中心。

还有一些语段,信息相当集中,只要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抓住语段的中心内容,压缩此类语段,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摘录语句进行概括。

例如新闻,如果有现成的导语,导语就是全文的中心句。

在记叙类语段中,新闻概写题是热点。

新闻概写题有如下类型:①拟写一句话新闻;②拟写导语;③压缩主体;④拟写标题;⑤拟写结尾。

下面分类说明:( l )拟写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标题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

它区别于新闻标题,不必有正题、引题、副题,它要严格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吞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

一句话新闻应该有的新闻要素是:形式:可以是单句,可以是复句,以单句为主,句末有标点。

内容:“一句话新闻”就是标题新闻,要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的意义,它必须包含以下要点:(可以取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 原因(目的),方法(措施、手段、途径)。

一句话新闻拟写的步骤方法:①细看要求,确定要点②阅读材料,筛选信息抓住重要句(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 把握关键词(尽可能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则应将若干词语概括抽象为新词); 注意附加条件(特别是题干中提示的或限制的条件)。

⑧选择形式,组合信息选择句式,安排层次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十事棒一时间+地点十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时间地点安排于状语位置,原因或作状语或安排于分句中,也可用对腿可:控制字数,草拟答案工依据倾向,验证答案验证草拟的答案能否准确涵盖所供的新闻材料。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压缩语段教案(附压缩语段教教师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压缩语段教案(附压缩语段教教师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压缩语段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

2、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掌握几种常用的压缩语段的方法。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设想:1、分析知识要点,讲解高考例题。

2、概括压缩类型,理清解题思路。

3、点击解题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4、归纳解题方法,巩固练习成果。

考点阐释:“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段落(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给概念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2010年共有7套试题考查压缩语段,分别是山东卷、天津卷、福建卷、江西卷、重庆卷、四川卷、浙江卷。

题型有概括主要内容(山东卷、浙江卷、江西卷)、拟写一句话新闻(天津卷、福建卷)、按要求把段落压缩成一句话(重庆卷、四川卷:要求将文段压缩成句或者要求对多个划线句子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句式一致)。

本考点的分值为3分或4分。

第一课时压缩语段之新闻(消息)一、基本常识: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所作的传播或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高考考查中一般为消息。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压缩语段》课件(共28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压缩语段》课件(共28张PPT)
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记录典型 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 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地的受众。以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 为时代画像。
1.给上文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示例】微纪录片: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 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
(1)拟写新闻标题:主体+事件
(2)拟写新闻导语:新闻单位名称+消息发出地名 称+发出时间+主体和事件+(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 条件或原因+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状态、结果、影响 或发展趋势构成
01.新闻压缩
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辨识、筛选、提炼所 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
(3)拟写一句话新闻: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
《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购物车 里装着的,八成以上是国产品牌;另有数据显示,去年的“双11”,销 售额过亿元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比近六成。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字。
【示例】近年来,国产品牌表现亮眼。
训练——拟写一句话新闻
8.把下面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火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 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对外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 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戏曲的演出,伴随着名 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晩间被 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 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 此举让古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中考专项复习——压缩语段

中考专项复习——压缩语段
2. 本段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 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强调了 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感谢观看
THANKS
总结词
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内容
详细描述
新闻通常由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首先,抓住导语,了解 新闻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然后,阅读主体部分,注意细节和 时间、地点等要素;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例题二:概括段落大意
总结词
全面、准确地概括段落中心意思
详细描述
首先,仔细阅读段落,理解段落的主题和中心意思;然后,分析段落中的句子结构和逻 辑关系,找出关键句和重点信息;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注意不要遗漏重
练习一:新闻概括
010203源自总结词:准确、全面、 简洁
详细描述:新闻类语段 通常涉及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结 果等信息,需要准确把 握关键信息,删除多余 的内容,同时注意简洁 明了。
示例
04
05
1.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 布通知,要求全市中小 学开展线上教学,以应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 情的影响。
详细描述:段落概括要求考生把握段落 的主题句和关键词,并去除冗余信息, 能够准确反映出段落的核心意思。
示例
练习三:提炼主题句
详细描述:提炼主题句需要考生 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找出关 键词,确定段落的主题,并用简 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结词:关注开头和结尾,找关 键词,确定主题
示例
1.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运动对身 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 参加体育运动。
调整语序
根据题目要求,调整句子 的语序,使句子更加通顺 。
03
压缩语段的技巧
抓住关键词
总结词
提取关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属于记叙类压缩语段题。解答此题时,首先要通 读材料,抓住主要信息:时间(7月29日)、地点(洛杉矶奥 运会上)、人物(许海峰)、事件(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
再次,按照“谁怎么了”的形式概括标题即:中国首枚奥运金 牌诞生。
写说明文字时要注意:展板的主题为关于中国参加第23届奥运 会的情况。所以文字部分要体现出中国的主要成绩。综合以上 主要信息及第四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 名……日本(10枚)”,可以概括为:第23届奥运会上,中 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7月 29日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诞生,得主为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最 终中国获得金牌15枚,金牌榜排名第四。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 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 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 位奥运会金牌得主。140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本届比赛。参 加的单位、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单项数目,均超过以往各届。中 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 比赛。本届奥运会破11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10枚以上的国家, 依次是美国(83枚)、罗马尼亚(20枚)、联邦德国(17 枚)、中国(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 日本(10枚)。就参加夏季奥运会而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 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未获奖 牌。
筛选概括型压缩语段常见形式
对记叙语段 的压缩
对议论语段 的论点式 概括浓缩式
对说明语段 提取归纳中心句式
的压缩
概括浓缩式
1、记叙语段的压缩
【理论阐释】
记叙性语段是以报道、叙述或介绍某事或 某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信息进行概括表 达。要看原语段写了什么事情,有几个情节,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 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 哪些是附带东西。然后用“是谁(什么), 干了什么(怎么了)”的形式概括出来。
2、议论语段的压缩
【理论阐释】
压缩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或话题) 和论据。其次要特别注意弄清原文的论证思路, 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和 必要的过渡句。压缩时,重在概括观点,把具体 的材料抽象成泛指通用的道理。 其注意事项有: (1)抓住中心句、过渡句。(2)内容要全面,
不要片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联词,如“然 而”“另一方面”“又”“其次”。
第四步,整合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出来的主要信息 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求结构合理,无语 病。
【典例导悟】
(2008·北京卷)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拟制作“奥运 史话系列展板”。请依据下面资料写一段话,并拟一个恰 当的标题,作为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3届奥运 会这块展板的文字说明。
【典例导悟】
(2008·广东卷)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 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 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 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 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 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 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 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 对历史人
筛选概括型的压缩语段就是通过压缩、归纳等方式,概括 出文段主旨,找出主要信息。主要考查对信息的概括能力。
筛选概括型语段压缩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 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而不同 表达方式构成的语段,其主要信息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材料的 表达特点,可分为以下表达段的概括:
压缩语段的解题技巧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 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 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 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 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 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
概括时,要注意分五步:
第一步,找出材料或语段的关键语句,即论题或论点句。 第二步,理清原文的论证思路,注意关联词和过渡句。 第三步,分析论据的特点,若论据是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论 点又鲜明,那么可以直接舍弃论据;若论据用来概括中心论点, 那么就概括论据主要内容。 第四步,将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综合起来,用关 键词连接起来。 第五步,据题干要求,用通顺、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
一、筛选概括型
筛选概括是指提取主要信息,对所给材料进行概括, 语段 即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意思的—段话。说话人(或作者)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高考主要考查利用记叙、议论、说明三种表达 方式的语段的压缩)、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繁复,从而达到具 体、详尽、生动形象的目的。而压缩就是删繁就简,去粗存精, 提取其主要意思,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省。
概括时,要注意分四步:
第一步,通读材料。即通读语段或材料,抓住主要信息。也就 是找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即记叙 文的六要素。
第二步,概括归纳。即在通读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切分层次, 概括归纳信息。
第三步,提炼筛选。将概括归纳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删除次要 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即“去粗存精”。
①对材料的理解;
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
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筛选概括型,新闻型,提取关键 词型,下定义型。具体表现为: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 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提取关键词等。这类试 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 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 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 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 查的一项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