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体验”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幸福课——高峰体验

幸福课——高峰体验

幸福课——高峰体验(2011-11-22 14:02:21)转载▼分类:幸福课标签:杂谈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理论”高峰体验,马斯洛定义为:最幸福的时刻,最令人心醉神迷欣喜若狂极乐体验的高度浓缩。

我发现这种体验一般来自于深度美学体验,包括创作时的喜悦、爱情、完美的性体验、为人父母、自然分娩以及其他的人生体验。

高峰体验可以创造新的大脑结构。

如果我们知道该怎么做,高峰体验可以产生和创伤相对应的正面效应。

怎么增强高峰体验?∙首先,全然为人,接纳你的情绪。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痛苦的情绪,我们就阻断了自己的情绪通路,而所有积极和痛苦的情绪都流动于同一条情绪通路。

当我们限制其一时,我们也限制了另一方。

因此接受自己全然为人,无论是积极还是痛苦,我们就能开启通路,让自己更容易感受到积极的情绪。

∙其次,专注力,感受当下。

∙全神贯注的时候,会有高峰体验。

∙最后,时间。

∙当我们匆匆忙忙赶时间,倍感压力和焦虑的时候,我们很难获得高峰体验。

如何增加获得高峰体验后通路的可能性呢?∙重演画面∙大脑不能分辨真实和想象,将发生过的画面多次重播,当多次重播该画面时,神经通路得到了巩固。

把经历描述出来。

正面的情绪和经历只要描述而不要分析。

再次巩固神经通路,花时间去重播它。

∙采取行动∙通过采取行动我们能巩固最初的体验(即高峰体验)巩固神经通路。

立刻采取实质上的行为改变。

立刻改变的人并不会因此而拥有永久的高峰体验,但是他们的幸福基点会提高,而不像其他人,因为没有改变而回落到和以前一样的水平。

心理教育活动课:寻找高峰体验17页PPT

心理教育活动课:寻找高峰体验17页PPT
,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心理教育活动课:寻找高峰体验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1辅导目标:1、引导学生形成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形成正确的挫折观。

2、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

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3、让学生知道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现象,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迈向人生的成功。

辅导重点:能够正确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

辅导难点: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对象:四、五年级辅导课时:一课时辅导过程:一、热身游戏,引出挫折游戏:进化论1、师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看我们是怎样从一个鸡蛋成长为凤凰的。

”2、课件出示游戏方法:全体同学先蹲下作为鸡蛋,而后相互找同学进行猜拳(用“剪刀、石头、布”的形式)。

赢者进化为小鸡,而后猜赢者找同是小鸡的同学再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大鸡,而后再找同是大鸡的同学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凤凰,猜输者退化为鸡蛋。

以此类推。

3、全班开始游戏活动,活动结束后记住自己的身份。

4、师采访成功进化为“凤凰”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5、师分别采访还是“鸡蛋”、“小鸡”“大鸡”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6、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的同学进化成功,有的同学进化失败。

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

这些失败,这些逆境,也就是挫折(板书:挫折)。

二、主题活动,认识挫折1、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那遇到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请看小明、小刚、小红三位同学遇到挫折后的表现。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常识。

教学目标本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学会优化自我意识的初步方法;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处理的技巧;深刻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了解学习心理常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规划;了解高中生中存在的特殊心理现象,懂得如何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时间16课时。

其中,第一、二、三、五、七节各2课时,第四、六节各3课时。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高中生来说,该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对照、讨论中完成对高中生心理发展诸特点的认识。

2.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自我意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自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改善高中生以自我中心的现象,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教材所学,提升个人的自我意识品质。

3.注意体现教育的多样性、个性化。

让学生交流情绪不好的处理办法,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辅以相关案例的讨论,并加以必要点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总结出适合自身的情绪管理技巧。

4.重视基本内容的掌握,从小处着眼,得长足发展。

事先筛选出人缘较好的学生,介绍交往的方法和体会,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直接可行的行为方式,迁移到自身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去。

同时,教师要注意内向学生的感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一步步走出自我的限制,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5.重视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播放短片的方式,对相关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做简要介绍,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动手操作,从实际生活出发,发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内容。

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三、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2.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3.心理调适方法介绍
4.人际关系建设与维护
四、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知识;
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心理调适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
4.进行团体活动,让学生学会建立和维护积极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2.小组讨论法
3.角色扮演法
4.团体活动法
六、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反馴因为心理健康,随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反思
根据本次教学的反馴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成功经验,以提高下次教学效果。

《征服内心高峰》教案:探索内心世界,进行情感升华

《征服内心高峰》教案:探索内心世界,进行情感升华

《征服内心高峰》教案:探索内心世界,进行情感升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心。

2. 培养学生情感升华的能力,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力量。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内心世界的探索:认识内心的概念,了解内心世界的构成,学习探索内心世界的方法。

2. 情感升华的理论:情感升华的定义,情感升华的意义,情感升华的途径。

3. 情感升华的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力量。

4.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探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认知的方法,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提升自我成长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内心世界的探索、情感升华的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情感升华的过程和效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内心体验,互相借鉴和学习。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升华的过程。

5.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应的道具,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4. 自我反思工具:提供自我反思的模板或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5.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自我反思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内心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情绪管理与调节”。

主要内容包括情绪的类型、影响情绪的因素、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影响情绪的因素,提高情绪自我觉察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情绪的类型、影响情绪的因素、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情绪卡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情绪变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情绪的类型、影响情绪的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情绪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现场进行情绪调节练习。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实践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2. 影响情绪的因素3. 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情绪调节的心得体会。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真实,感悟深刻。

2. 拓展延伸:推荐一本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让学生课后阅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情绪调节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需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自身情绪调控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引导;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实用性;4.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的关联性;5. 课后反思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征服内心高峰》教案:探索内心世界,进行情感升华

《征服内心高峰》教案:探索内心世界,进行情感升华

《征服内心高峰》教案:探索内心世界,进行情感升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2. 培养学生探索内心、面对情感挑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情感升华,实现自我成长。

教学内容:第一章:探索内心世界1.1 认识内心:让学生了解内心的构成,理解内心世界的重要性;1.2 自我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探索内心的渴望和恐惧;1.3 内心地图:帮助学生绘制自己的内心地图,明确内心的边界。

第二章:面对情感挑战2.1 情感认知: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情感,理解情感对生活的影响;2.2 情感应对:教授学生应对情感挑战的方法,如情绪调节、心理暗示等;2.3 情感成长:引导学生学会从情感挑战中成长,提升自我。

第三章:情感升华3.1 情感转化:让学生了解情感升华的概念,理解如何将负面情感转化为正面情感;3.2 创意表达:教授学生通过艺术、写作等途径表达情感,实现情感升华;3.3 情感升华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尝试情感升华,提升内心世界。

第四章:自我成长4.1 设定目标:帮助学生设定内心成长的目标,明确成长方向;4.2 行动策略:教授学生实现内心成长的具体行动策略,如自我暗示、积极思考等;4.3 持续成长: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内心世界,实现自我成长。

第五章:内心高峰的征服5.1 理解内心高峰:让学生了解内心高峰的含义,理解征服内心高峰的意义;5.2 攀登内心高峰:教授学生攀登内心高峰的方法,如勇敢面对自我、积极调整心态等;5.3 庆祝胜利:引导学生庆祝征服内心高峰的胜利,实现内心的自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内心世界的认识;2. 评估学生在面对情感挑战时的应对能力,了解他们的情感升华水平;3. 收集学生的内心成长记录,评价他们的自我成长情况;4. 综合评价学生对内心高峰的征服程度,了解他们的情感升华效果。

第六章:情感共鸣与同理心6.1 情感共鸣的力量:让学生理解情感共鸣的意义,认识其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6.2 培养同理心:教授学生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同理心;6.3 情感共鸣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情感共鸣和同理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人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峰体验”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Peak experience" and teaching design of men tal health
“高峰体验”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本教案根据心里健康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什么样的人心理更健康呢?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那些最成功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书画家等是心理最健康的人。

而且他们经常具有共同的感受: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指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文艺欣赏或投身于大自然时,感受到一种奇妙、着迷、忘我并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的美好感觉。

这种使人情绪饱满、高涨的“高峰体验”往往难名其状。

马斯洛认为:那些心理健康的成功者几乎都有这种“高峰体验”,而且次数频繁。

他们的成就阈值更高,更有自信心,更少抑郁等消极情绪,因而他们的心理更健康。

马斯洛的研究一方面说明了心理健康的人会有更多的“高峰体验”;另一方面也说明“高峰体验”中高涨的情绪和美妙灵异的感觉可以更好地愈合心灵创伤,使人振奋向上。

这里所说的“心理更健康”,并非单指“善于适应环境”,而是泛指“更有自主性、更具独立性”。

正像马斯洛所说:“这些科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书画家等,他们表面上承认习俗,但实际上对这些习俗是漫不经心的,马马虎虎的和超然的,也就是说他们能
够接受这些习俗,又能遗弃它们。

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全部地、平静地、幽默地抵制文化的愚蠢和缺陷,用或大或小的努力来改进它们。

他们明显地表现出与这些缺陷进行坚决斗争的能力。

”所以说,心理更健康的人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八面玲珑的“应声虫”,或者是毫无原则的“和事佬”。

心理健康当然应该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合理的对抗;心理健康的人,更有独立性,他们在必要时会“我行我素”,是有高度“心理自由”的人。

人们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当人们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三者合而为一”的综合指标时,身心状态肯定是最健康的。

《黄帝内经》中曾有句名言“百病皆生于气”,是很有哲理的。

人生是美好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积极、热情、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具备了这样的态度,每当你办成一件成功有益的事情之后,就会享受到一次奇妙无比的“高峰体验”,就会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并产生一种情绪饱满、难名其状的振奋心情。

心情悦愉了,精神振奋了,心灵的创伤便会愈合。

在生活中,不妨对日常琐事“糊涂”一点,对国家大事关心一点,对内心冲突释然一点,对人生态度潇洒一点。

这样,抑郁、烦恼就会更少一点,“高峰体验”才会更多一点;你的心身会因此更加健康,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幸福。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