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使用入门分析

闪光灯使用入门分析
闪光灯使用入门分析

闪光灯使用入门

根据“佳能EOS相机闪光摄影”的章节,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如需转载,请保留以下信息。

作者:李岩

十个常见的EOS闪光灯问题:

(1) 我的相机已经有内置的闪光灯,我还需要一个外置的吗?如果需要的话,我该选择哪一种?

『笔记』:内置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十分生硬,而外置闪光灯允许你利用墙壁、天花板或所附的柔光散光板使光线柔化。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利用延长连线或无线技术使外置闪光灯与相机分离,因为机顶闪光灯会产生不自然的正面光线。

〖心得〗:直射的光线生硬,反射闪光的光线柔和自然,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照射方式。

(2) 我对自己的闪光摄影照片不满意,光线总显得生硬和不讨人喜欢。

『笔记』:你什么时候会看到现实世界是被发自你头部的光线所照亮的?除非你戴着采矿的头盔,否则难得一见。光线通常来自高处的光源,如太阳、天花板灯光等。

〖心得〗:所以需要使用“反射闪光”,以获得更自然的光线。

(3) 我的朋友是否中了魔法?他们的眼睛发出恐怖的红光!

『笔记』:因为闪光灯发出的光被眼睛视网膜上的红色血管直接反射回照相机。减少红眼现象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用外置闪光灯代替内置的闪光灯。

〖心得〗:使闪光灯远离镜头光轴并使用“防红眼”功能,可减轻或消除红眼。在大多数相机上,“防红眼”功能以一个小眼睛形状的图标指示,拍照时,它会使闪光灯预闪几次,使人眼适应强光后,再发出有效的闪光。

(4) 我拍摄的闪光照片底部会出现弧形的阴影。

『笔记』:你使用照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同时又使用了非常大的镜头,或者带有大型遮光罩的镜头。要么是有东西遮挡了内置闪光灯的光线。

〖心得〗:大多情况下,使用外置闪光灯或摘下遮光罩可解决问题。

(5) 我用闪光灯连拍了两张照片,但是第二张很暗。

『笔记』:所有闪光灯在每次闪光之间都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充电。

〖心得〗:在电池电量不足或使用劣质电池的时候,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这会使连拍中除了第一张之外的其他照片非常暗(闪光灯没有发出闪光),使用充电电池或减少连拍次数可解决问题。

(6) 我在闪光灯上使用了散光屏或者反光板,是否需要对此作曝光补偿?

『笔记』:如果你使用自动测光(TTL,A-TTL 或者E-TTL)的话,照相机会作自动补偿而无须你作任何调整。

〖心得〗:使用散光屏不会影响曝光,只是不要用反射闪光了,直打。因为使用散光屏的同时使用反射闪光时,主体会同时被直射光和反射光照亮,会显得不自然。

(7) 我试图拍摄一张闪光照片,但照相机却设定较低的快门速度。

『笔记』:在Av(光圈优先)、夜景和Tv(快门优先)模式下,相机测量现场光线,并用闪光灯来照亮前景物体。它不会假定以闪光灯为主光源,因此快门速度设定与根本没装闪光灯时一样。

〖心得〗:佳能EOS相机在P、Tv、Av和M模式下处理闪光灯照明的方式各不相同(后文有详细阐述)。在慢同步时,较低的快门速度保证背景的充分曝光,闪光灯照亮主体。只是有些场合不适合用慢同步,比如婚礼跟拍,快门速度低了,即使你能端稳相机,也不能凝固人物的动作。在婚礼上,有追光的话光影效果会非常好,没有的话,先对背景测光,就算背景再暗,1/15秒的快门速度也是有的。如果用佳能相机的话,我用M档,快门固定在1/60,看似背景会欠两档曝光,但婚礼中主体离背景的距离不会很远,反射闪光对主体给出合适的曝光时,也会有一部分光线照到背景上,这样就不会使背景很暗。尼康可以在机身上设置“不使用慢同步”,这样就只对主体测光了。在佳能相机或闪光灯上我还没有找到类似的设置。

(8) 我试图拍摄一张闪光照片,但是相机不允许我设置一个很高的快门速度。

『笔记』:每一款相机都有一个闪光同步速度,该速度从低档相机的1/90秒到专业相机的1/250秒(数码相机1D是1/500秒)不等。

〖心得〗:鄙人的5D的闪光同步速度是1/200秒。当你需要并设置高于1/200的快门速度并使用闪光灯时,相机会强制使快门速度为1/200,这样会使照片过曝。

(9) 我拍摄的闪光照片背景偏黑或是非常暗。

『笔记』:如果现场光线较暗,背景就会变的很暗,这是因为闪光灯没有照亮背景,而快门速度太快不足以让背景充分曝光。

〖心得〗:使用慢同步,可以使背景获得充分的曝光。使用闪光灯时,控制背景曝光的是光圈和快门速度,控制主体曝光的是闪光灯。因为闪光灯的光线没有那么强,以至于可以照亮很大的背景。

(10) 当我打开闪光灯后,相机在P和Av档上测光结果有较大的变化。

『笔记』:在P模式下,快门速度保持在1/60秒到最高同步闪光速度之间,以便于相机可以手持拍摄。因此即使光线很暗,你也不需要使用三角架。然后它会尝试使用闪光灯照亮前景。

Av和Tv模式会自动根据现场光线来设置快门速度或光圈以取得合适的曝光,并利用闪光灯来填充前景。如果现场光线太暗,你需要使用三脚架来避免图像模糊。

M模式可以让你按自己的意愿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相机会利用闪光灯自动控制前景主体的照明情况。

〖心得〗:看你是想主体和背景兼顾,都获得合适的曝光,还是主体为主、背景为辅(只需主体准确曝光),选用合适的曝光模式和曝光补偿。比如夜景人像,就兼顾吧,用慢同步;婚礼跟拍在大多情况下就是主体为主,不用慢同步。

佳能EOS使用的闪光测光系统

『笔记』:闪光灯原理:用电路对电容器进行充电,然后通过闪光泡,一个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管,将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瞬间耀眼的光。光的输出视加到闪光管能量的存在与否而在瞬间改变,因此控制闪光灯输出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一种称为“晶闸管”的元件来控制电脉冲的持续时间。

〖心得〗:闪光灯就是电容充电和放电的过程,慢充快放。如果学习过模拟电路的知识,会对此有更深的理解。

控制闪光曝光

『笔记』:相机的快门速度对闪光曝光毫无意义。连续光源发出的光会受快门速度的影响,但闪光则太过短促(数个毫秒),机械结构的快门无法限制闪光灯发出的光投射到底片上,快门速度只会影响环境光的数量。

有四种基本方法来控制闪光灯在胶片上的曝光: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喜欢摄影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Strobist(闪卓博识)的,在全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网站流连。在这里你将会浏览到不断更新的免费教程,跟从专家学习闪光灯的使用技巧。闪卓博识越办越专业,所带来的人群也越来越高端。美国摄影业同侪——那些同样痴迷于小型闪光灯运用的大名鼎鼎的摄影大师受到大卫的感召来到闪卓博识,他们一同探讨摄影技术,成为朋友、知己,进而构成“闪卓士”的最中坚分子和技术核心,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闪耀在当代国际高端摄影舞台,他们有: 乔·麦克那利(Joe McNally) 切斯·贾维斯(Chase Jarvis)戴夫·布莱克(Dave Black) 提姆·泰德(Tim Tadder) 尤里·艾库斯(Y uri Arcurs) 大卫·泰加塔(David Tejada) 柯克·塔克(Kirk Tuck) 闪卓博识从建站伊始即打出最醒目的口号:精简装备,依靠你的布光智慧,拍下惊世骇俗的照片 大卫豪比在闪卓博识(Strobist)中设立了一系列免费的主题如:《闪光灯初级课》、《场记》、《新兵营》等,这些主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摄影理念和用光细节,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手法,让每次有意义的外拍场记都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中《闪光灯初级课》是向读者传授如何掌握光线平衡和外置闪光灯的基础摄影技巧的栏目,它解答的是:拍摄高质量照片的初学者应该从何处下手,练习拍什么题材的照片。课程涉及许多就连大师级摄影师也懵懂的一些技术内容,因此作为互联网上对摄影知识进行讲解的最全的问题数据库,《闪光灯初级课》适合所有摄影师来阅读——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 《场记》是对基础技能知识的有效补充,并以真实的拍摄实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那些善用闪光灯的专业摄影师获得该图片效果的详细过程。通过《场记》,摄影界的新手可以了解到一个职业摄影师面对任务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步骤,老手则可以在阅读的同时,用同样问题考问自己,找到和同业者的思路差异,从而取长补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钓鱼基本知识

钓 鱼 基 本 知 识 始于:贰零壹零年拾壹月贰拾玖日

目录 第一章:简介(序) 第二章:手竿钓鱼介绍 第三章:鱼竿 第四章:鱼线 第五章:鱼竿和鱼线的绑法 第六章:鱼钩 第七章:鱼漂 第八章:鱼饵(开饵) 第九章:退钩器(摘钩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第十章:铅皮和铅皮座 第十一章: 线组 第十二章:找底 第十三章:打窝 第十四章:抛竿 第十五章:溜鱼抄鱼 第十六章:野钓 第十七章:钓鲫鱼 第十八章:钓草鱼鲤鱼秘方 第十九章:简单钓鲤鱼方子 第二十章:钓鱼十忌 第二十一章:钓鱼语言 第二十二章:浅谈竞技基本功 第二十三章: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后记

第一章:简介 手杆钓鱼入门 很多朋友看别人钓鱼、或被邀请钓过一两次鱼而对钓鱼产生兴趣,贫于没有老师指导和没有简单的资料,无从下手。(很多朋友在网上看了很久也没明白怎么回事,所以想写个新手入门的一个东西,很多东西写不好,或不对想和大家一起来写,这是个稿子,会一直修改,准备从各个钓鱼用具的配件,配件的使用说明,钓组搭配,和饵,一些简单的操作和经验,争取图文一目了然,对高手没用,让新手入门,也算是一个对钓鱼的推广) 垂钓入门基本功 垂钓仿佛学生的一门功课,要学好,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方能举一反三,在考试(垂钓)中取得好成绩。 一、垂钓活动的心理要求 1.能守静,有耐心。干任何事情,心态安定是基础。在垂钓过程中,有时可能几个小时钓不到一条鱼;到野外垂钓还可能要忍饥挨饿,经受日晒雨淋,因此垂钓者没有超乎寻常的吃苦精神和持久守静耐烦的心态是受不了其中的孤寂、劳苦的。因此守静耐烦是初学垂钓者所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 2.戒急躁,善思索。脾气毛躁和不善动脑的人如不克制和转变,在垂钓中是难有进步和收获的。我们有些学钓者甚至老资格钓鱼者,只要在窝点守一阵漂不动或钓获不佳,便心焦气躁了。不是狂撒、乱撒诱饵打窝弄个人动水响,左右不安,就是四处游走,东一枪西一枪把钓域转几个圈子。殊不知“钓鱼贵在练气功”,毛躁为垂钓之大忌。再有就是有的钓友也钓了多年的鱼,仍是没多少长进,钓技平平。原因何在?不善于从日常的垂钓中总结思索。钓鱼如同行军打仗,讲究对天时、地利、钓具的搭配、钓法的适用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琢磨鱼情(知彼),发挥主观能动性(知己),用战术制胜。塘库中的鱼因钓的人多了也会变得刁滑难钓,钓鱼人不善于总结成败,思索提高钓技,难怪少有长进。 二、加强对鱼性的了解 近水知鱼性,是垂钓者必备基本功之一。为方便初学者了解鱼情,笔者把淡水垂钓中几种常钓鱼的鱼性整理,在后面有专门的章节进行介绍。 注:在淡水鱼中,鲢、鳙鱼虽也属广布性鱼类,但属滤食性鱼,为养殖重点鱼,许多塘库禁钓,且钓法另有不同,这里不作列举。另还有一些区域性很强的淡水鱼,也不作列举。 三、垂钓之前“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如同老中医诊病,是全面了解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的基本手段。以上四点,对垂钓者准确判断鱼情,增加钓获量大有裨益。 1.望。就是发挥视觉功能,详加观察。望应有针对性:①望水表有无鱼翻动浪花,水面有无鱼聚群游弋。②看水面有无鱼在水底呼吸、觅食泛起的气泡(泡分鱼气泡和自然气泡,不同的鱼又泛起不同的泡。 ③望水质的清浊,水的涨落。水体的清浊,由含泥沙多少决定;而水体的肥瘦,则取决于浮游生物的多寡。水体较浑,一般由大雨、外来水冲入形成,水体见涨,且浑浊无比,垂钓效果肯定不佳。而水体较清,且属退水阶段,钓获也不佳。就水体的颜色而言,若水色清,说明水质瘦,水中藻类植物与微生物含量少,肯定鱼不多;如水色浑而不浊,呈淡黄色、白黄色、黄绿色或深青色,说明水色良好,肥瘦适中,适合鱼生长及觅食,钓况一定不错。如水色呈绿褐色,水面漂浮有黑乎乎的东西(一般投放了人畜粪养鱼,有机物含量大、浮游生物太多),说明水质肥,鱼易缺氧,不想吃食,垂钓困难。如水色呈黑紫色且臭气熏天,说明水体污染严重,更不能垂钓。④望水域四周的地理状况,即水域的形状,有无进出水口、塘主搭建的喂料台、充氧装置,洗衣洗菜的地方,什么地方有草,什么地方是滩,四周有无庄稼地、树木、岩壁、湾及凸凹之处。⑤看水域四周有无垂钓者踏动、蹲守后留下的痕迹,水域上方或钓位四周有无电线、树枝,在什么地方打窝垂钓安全、方便、易于遛鱼、取鱼。 2.闻。就是发挥嗅觉作用和听觉作用。到了垂钓水域,可先用手捧水嗅闻。一般而言,水体中鱼较多,

会议拍摄以及摄影摄像中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会议拍摄及摄影摄像中闪光灯应用模式 摄影摄影的闪光灯效果是作为一个摄影师必须得去了解和熟悉的技术,这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摄影本就是一个光影的技术创造过程,如果一个摄影师连简单的闪光灯都驾驭不了,那么奢望其拍摄更好的作品那也是笑谈,从现在开始辉煌映画摄影团队就与大家一起来领略闪光灯下的艺术魅力,在自然光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人造光的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艺术效果。 1、前帘同步闪光 前帘同步闪光就是闪光灯先闪光,然后再在慢速快门的作用下进行长时间的曝光,如果画面有活动的景物和人群,就会把刚才拍清楚的影像给覆盖住,主要用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清楚主体,前帘同步与后帘同步在拍摄静物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在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会有很大的视觉不同,前帘就是先有清晰的影像,然后才出现拖影,而后帘同步就是先有拖影,在最后一个画面中运动物体是清晰的。

2、后帘同步闪光 是在快门后帘关闭前瞬间开始闪光,可避免夜间摄影时移动物体的幻影留在主体的前方。原理在于:后帘同步开启时,快门开启,拉出一串运动的影像,最后闪光灯开启,将主体定格,最后的定影很清楚,前面有一串影子,特殊效果用于表现运动。这里有个概念就是,单反相机的快门帘幕有前后两片,前帘开启,快门开启,后帘开启,快门关闭,后帘同步就是在快门关闭的瞬间闪光,这样只有在关闭前的画面是清晰的,前面的影像因为闪光灯没有闪光,处于一种曝光不足的状态,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曝光不足所以会有拖影,前面画面是运动的,最后的画面是清晰的,这样就能很好的表现一种被摄物体运动的轨迹画面。(后帘闪光技巧分享于https://www.360docs.net/doc/688464676.html,) 3、快速频闪闪光 快速频闪闪光可以使运动的物体留下一系列的轨迹,也就是说闪光灯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发出多次闪光。当这种灯充足电后,可以像连发手枪一样,一次紧接一次地频繁闪光。高频电子频闪灯的闪光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闪光频率越

单反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注: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F数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一般人们所说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径,和F数值成反比,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AE-自动曝光 AF-自动对焦 AF-S--和SAF应该一样,是单次自动对焦相对的是连续自动对焦。 MAF-监控AF,这个模式可以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相机在快门按钮按下一半之前就会调整焦点,让您以调整好的焦点进行构图。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而且af 锁定完成时,焦点会被锁定。 EV-曝光值,通常在进行曝光补偿时会用到这个术语。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档,相当于光圈或者快门相应的一档曝光值。 单反相机39种摄影基本功训练

千万别乱闪 教你闪光灯正确使用方法

千万别乱闪教你闪光灯正确使用方法 大多数相机都提供了闪光灯,但是使用闪光灯并不好。当在一间光线微弱的房间里拍照或在夜晚拍照时,几英尺以外的物体会以发光体的形式出现在照片上,与背景截然不符。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好是在室外拍摄或在白天有自然光线的室内拍照。朵朵白云,树阴会缓和照片在直射光线下发出的刺目的色彩。有时侯,低对比度会比强对比度好。再也没有什么会比全是白或全黑的照片差了,因为这样的照片已是废品了。 闪光灯的最大用处是在全日光状态下补阴影地区的光。当你为一个背对着蓝天的人物拍照时--这种环境叫背光环境,照 机会把人和蓝天的光线平均,从而使暴光平和。但是这种暴光会使人物看起来短小,天空看起来过长,因此你可能会得到一张在明亮杯景下有一黑色轮廓的照片。解决方法就是使用闪光灯,这种技术叫填光。这样不但使人物变亮,同时也降低曝光度使天空看起来不是过于明亮。 虽然小巧,索尼T系列同样不能缺少闪光灯 许多数码相机有内置的闪光灯。通常有四档设置:闪光、不闪光、防红眼闪光和自动闪光,最后一档是由相机来确定是

否需要额外的光线。在许多情况下,闪光灯可能会破坏一幅完美的照片或者会制造出以后难以清除的错误。 对于傻瓜数码相机来说,大多数自动闪光都是在多云天气下发生的。将闪光灯关闭,然后增加曝光量,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闪光灯不像曝光量那么好控制,闪光灯射出的光线容易彼附近的物体反射回来,在照片上形成不均匀的耀斑。因此,当在多云的天气或是黄昏日落时拍照(或是其他不理想的照明条件时),请尽量关闭闪光灯。 闪光灯射出的红外线会影响图像,因为图像是由CCD芯片进行处理的。例如,红色区域可能记录下来时变成了发绿的。在室内拍摄时,应该提供足够的照明,以便得到不用闪光灯的照片,或是看看没有闪光灯的照片是否满意。 为了看出差别,可拍摄同一对象的两张照片,一张使用闪光灯,而另一张不用。可能不用闪光灯更好。从中可以学到不用闪光灯拍照的技巧,不过这时需要有其他光源进行补光。

浮游矶钓基础知识之八——矶钓的辅助装备

浮游矶钓基础知识之八——矶钓的辅助装备 矶钓的辅助装备包括钓鱼时的一些辅助工具、服装和安全装备。 (一)辅助工具类。包括:诱饵箱和软冰箱、饵料盒、勺立桶、诱饵勺、虾铲、配件盒和浮标盒、打水桶、捞网、钓竿包、子线夹(剪刀)、止血钳、擦手巾等。 1、诱饵箱和软冰箱。诱饵箱在来回途中用来装诱饵粉、虾砖、食物、饮用水、渔获以及其它零散物品,现场钓鱼时用来装搅拌好的诱饵。 由于在实际使用中经常用它来装各种杂物,因此,选择诱饵箱时不要太小,按照装四块南极虾砖和两袋诱饵粉的容量,其长度至少应该在40公分以上。另外,诱饵箱的材质要结实,以硬质EV A塑料为好,底部最好有隔热层,可以避免天气比较热的季节放在礁石上时,礁石的热量传导到诱饵内导致诱饵过早变质。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能够取出内桶的诱饵箱,实际使用时可以用内桶装诱饵,外壳用来装鱼,一件能够当成两件用,洗刷也比较方便。 在炎热季节,为了防止饵料、食品以及钓到的鱼变质,建议带一个软式冰箱。虽然软式冰箱保温效果不如硬冰箱好,但它重量轻、携带方便,而且如果只是在当天用,其保冷力也没有大问题。

为了尽量减少装备的携带量,建议购买软式冰箱最好能够同诱饵箱配套,这样就可以套在一起,方便携带。 2、饵料盒。用来装钓饵。建议采用有上盖、中间有隔板的饵料盒。盖子关上后可以保证饵料不过早被晒干,中间安装隔板可以分别放置不同的饵料。另外,饵料盒最好有挂钩能够固定在诱饵箱或服装上,以免被浪冲入海中。 3、勺立桶。内部装水,主要作用是用来放置、清洗诱饵勺。由于诱饵勺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一部分诱饵粘在诱饵勺头 内壁上的现象,导致诱饵不容易被抛出或者抛不准,因此有必要使用勺立桶。使用勺立桶有三方面优点:一是不使用诱饵勺时可以将其放进装上水的勺立桶里,不容易丢失;二是当需要使用诱饵勺时,由于勺头内壁沾上了水,使用的时候不会发生诱饵同勺头粘连现象,有利于抛散诱饵;三是诱饵比较松散时,可以利用诱饵勺在勺立桶壁上将诱饵拍实以利于抛投。 (图二十九:诱饵箱、饵料盒、勺立桶)4、诱饵勺。用来抛散诱饵的重要工具。长度上自50公分到75公分分为不同型号,钓的近时选择短柄的,远投时选择长柄的比较有利;勺头一般有半个鸡蛋大小,钓研生产的勺头还细分为S、M 等不同规格,小勺头比较适合少量勤散诱饵的策略,大勺头则适合集中抛散策略;另外,勺头同勺柄还设计有一定倾角,目的是为了保证抛投时诱饵能有一条合理的运动轨迹。

钓鱼入门基本功线组的装配

钓鱼入门基本功线组的装配 现在渔具店一般可免费为客户组装线组,但线组的装配是垂钓的一项基本功,作为一名有点热度的钓鱼发烧友来讲,线组的装配还是必须掌握的。台钓的线组由主线、太空豆、浮漂座、浮漂、铅片座、连接环、子线等组成。线组的装配是指在主线上按照需要将太空豆、浮漂座、铅片座、连接环等附件连接好。线组的装配步骤如下。 制作主线与竿捎的接环 主线与竿捎的接环为双环结。制作双环结采用8字结,具体方法如下:从主盘中抽出主线,将抽出的主线折回成10厘米左右的双线,在这段双线的下端打一个8字节。在这段双线上穿一粒叫大号的太空豆,最后在双线的顶端六厘米处同样打一个8字结,这样就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大圈用来连接固定主线与竿捎,小圈用来松开主线与竿捎的连接。 量取主线长度

用马蹄结将主线连接到钓竿的布袋线上,将钓竿的长度充分展开,用钓竿的长度直接量取主线的长度。台钓一般用齐竿线,即主线长度与钓竿等长。考虑到装配时的打结有损耗,以及以后可能剪断连接环换子线,主线的长度可略长一点,但一般不得长于钓竿20厘米。 安装漂浮座 在量好长度的主线上,先穿两粒太空豆,再装上浮漂座,最后穿上两粒太空豆。也就是说,浮漂座的固定共需4粒太空豆,其中紧挨着浮漂座的两粒太空豆可夹紧浮漂座,起到浮漂定位的作用;另两粒则是在调漂时起标记水深作用。 安装铅片座和连接环 在主线上再穿一粒太空豆,以免铅皮座在主线上过于松动,再穿铅皮座,再穿上一粒太空豆,最后将主线与连接环相连即可。 主线与连接环的连接办法:主线与连接环的连接办法实际上与换子线时的打结办法相同。先将主线打个结后穿进连接环,穿过连接环的线头绕主线2-3圈,形成一个套在连接环上的一个圈,再将线头穿入该圈,拉住两头抽紧即可。然后然后安装子线,将浮漂插入浮漂座,抛竿入水便可进行调标了。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闪光设备的种类 /B 热靴式闪光灯能够滑入位于相机顶部的热靴插座。热靴具有一个电子连接口当闪光灯接入这一连接口后快门释放时闪光就会同时爆发。手握固定式闪光灯能够比标准的热靴闪光灯产生更多的闪光。影室闪光灯组是非常强大的闪光设备它们能够触发一个或多个通过电线与电池组相连的闪光灯。自给式闪光灯灯头具有内置的电池组。闪光设备配件/B 当闪光灯同步感应器探测到由相机控制的主闪光灯发出的光波脉冲后它能够激发附属闪光灯。造型灯是一个内置于闪光灯灯头内的小型疝气灯它能够确定闪光灯的位置。/ALIGN 描述闪光灯功率基本闪光技巧/B 闪光灯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就是利用相机上的闪光灯直接为拍摄场景提供光线。在使用闪光灯时要仔细确定闪光灯的照射方向避免产生奇怪的阴影或任何混乱的反射。 /B 手动闪光曝光手动控制闪光灯可以使光线具有固定的强度。在使用手动闪光灯进行重要的拍摄之前先采用一个好的闪光灯测光表测试一下或拍摄一卷试验胶片。使用闪光灯上的刻度盘闪光灯可以帮助你计算出手动闪光灯的曝光数值。/ALIGN 1. 将闪光灯设为手动。 2. 将相机的快门速度与闪光灯设定为同步。 3. 将闪光灯刻度盘上的感光度设置为所用胶片的感光度。 4. 选择被摄物与闪光灯之间的距离在刻度盘上选择它们的距离之前你可以先自己估算一下距离或先进行对焦然后再读取镜头上距离标尺的数值。 5. 设定镜头所需的光圈大小。闪光灯光线反射的手动曝光设定反射的闪光灯光线会游走段额外的距离。/ALIGN 1. 将闪光灯设为手动。 2. 将相机的快门速度与闪光灯设定为同步。 3. 将闪光灯刻度盘上的感光度设置为所用胶片的感光度。 4.估测从闪光灯到反射面以及反射面到被摄物的距离。 5.在刻度盘上找到与距离刻度对应的光圈数值。 6.把光圈调整得稍大一些来弥补被反射面吸收的部分光线。使用闪光灯测光表:闪光灯测光表是使用手动闪光灯或闪光灯反射光进行拍摄时最精确的测光工具。/ALIGN 1. 根据胶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1、光圈与闪光灯 我们都知道光圈是用来控制画面景深程度,但它也是决定镜头进光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皆固定的情况下, 光圈大小和进光量的关系是成正比,也就是说当光圈越大时进光量 会越多,整张照片(主体和背景)也就越明亮,而光圈缩得越小,则 会越显得曝光不足。读者可以试着想象,在相同开启时间(快门)下,将水管的孔径(光圈)开大和转小,所得到的结果会是不同的,而从 右侧的图例可得知,当维持相同的快门和ISO感光度,照片整体的 曝光量会随着光圈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2、ISO感光度系数 以CanonSpeedlite600EX-RT为例,其闪灯全出力的最大GN值为60(ISO100),当把ISO调高至200时,全出力的GN值就会变成 84(60×1.4),ISO设为400时,则变成120(60×2),以此类推!所 以由此可得知,ISO高低是决定闪灯的出力程度,也就是当ISO越 高时,闪灯能照射到的距离也就越远。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3、快门与闪光灯 首先请确认快门在机身的闪光同步速度之内(一般为1/160s), 令闪光灯可以正常工作。 无论是闪灯、棚灯或是外拍灯,所打出的光都是属于「瞬间光」,和阳光、日光灯、台灯等「持续光」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由于「瞬间光」远比相机快门开启的时间还要短暂许多,再加上已 先决定好的光圈大小,所以当闪灯发光的剎那,就已决定主体的曝 光量,因此在快门帘尚未完全关闭之前,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进行除 了主题之外的曝光,读者可从上图中清楚看出其结果,快门速度只 会对背景光的明暗有所影响。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4、TTL模式

手竿钓鱼基础知识

手竿钓鱼基础知识 作者:lovemata…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6 更新时间:2008-10-30 12:19:01 | 【字体:小大】 手竿钓鱼基础知识 手竿钓鱼在国外是非常普及的(de).国际钓法中,怎样使用手竿钓鱼呢?下面是对初学者的(de)一些问题的(de)回答. 问:什么是手竿? 答:一支长手竿是由若干支内带锁死机构的(de)渔竿配节组成的(de),长度在3米至16米之间,有的(de)甚至更长.有些竿子是伸缩性的(de),这时渔线的(de)长度与渔竿长度一样;有些竿子是反插竿,就是前几节配节可以拿下来,这时应使用比渔竿长度短的(de)渔线. 问: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使用手竿呢? 答:手竿适用于所有钓鱼比赛,适用于所有钓鱼场地.手竿使用非常普及. 问:为什么使用手竿呢? 答:手竿比海竿有更多的(de)好处,是因为从浮漂到渔竿尖子之间的(de)渔线长度要比竿中的(de)短,可以让钓手更好地控制渔竿.钓手可以随时将你的(de)钓具放下,进行做底窝,或取下钩子上的(de)钓饵;特别是在流动的(de)水域中,或在大风的(de)天气中,更好控制渔竿. 问:怎样使用反插手竿呢? 答:反插手竿中,最特别的(de)是渔竿顶节上带有一套橡皮筋.橡皮筋一头带有后堵,放在渔竿顶节内,起拉紧作用;另一头带连接件,与渔线相连.当鱼上钩时,皮筋起到减震作用,可以遛

鱼.根据不同鱼的(de)大小,调整使用不同型号的(de)皮筋.上鱼后,把手竿向后移动,取下前几节,减短竿答:长,以方便遛鱼,等鱼游累后,可以用抄网抄鱼或直接提起鱼放入鱼护中. 问:在商店里卖的(de)渔竿是否已组装好了吗? 答:一般没有.连接件,橡皮筋和后堵件一般都是分开卖的(de),以便钓手自己根据鱼情或经验组装橡皮筋.但也有配套好的(de)渔竿. 问:拿竿的(de)姿势是怎样的(de)? 答:如果你使用右手,通常拿竿的(de)姿势是:稍斜坐在钓台上,左手拿竿,起支撑作用;渔竿放在右大腿上,右手拿着竿尾部.通常,钓手们都使用一种竿架,带一旋转轴,轴上有EVA发泡.在收竿时,可以将渔竿尾部放在旋转轴上,可以加速收竿的(de)速度,同时保护渔竿尾部不至于在地上磨擦而造成渔竿的(de)损坏. 问:怎样保护或保养渔竿呢? 答:小心拿竿.在组装渔竿时,应仔细地插入每一节配节,以防劈裂.因此,每次使用后,应仔细清洗每一个配节,以保证渔竿内部清洁,防止磨损. 国外和手竿配套使用的(de)渔饵? 答:手竿钓鱼适用于各类钓鱼方法,但首先必须有最好的(de)诱鱼饵料. 蛆:最普遍使用的(de)渔饵,鱼都爱吃.可以将蛆染色,增加诱鱼性. 蛆蛹:是不常见的(de)一种饵料,是蛆在变成苍蝇前的(de)一种生物.是胖头鱼,鲫鱼和鲤鱼爱吃的(de)饵料. 蚯蚓:是在花园或菜园中常见的(de)小生物.是鲫鱼,鲤鱼和河鲈喜爱的(de)饵料. 甜玉米:是丁鲷和鲤鱼永远喜爱的(de)饵料.

闪光灯人像入门教程详解

闪光灯人像入门教程详解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闪光灯设置与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闪光灯设置与使用1、连接闪光灯与相机各品牌的机顶闪光灯外观大同小异。 之所以叫「机顶」,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底部的「热靴」接口,直接安装在相机顶部的热靴插槽上使用。 虽然机顶闪光可以直接安装在相机上,但在拍人像时很少会这样用。 首先,闪光灯的朝向角度受到了限制,发挥余地变小;其次,如果是较硬的光线直射人物面部,反光后的效果会让面部看上去油油的。 还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闪光灯无线引闪器」。 无线引闪器通常是成对出现,分别安装在相机顶部热靴,和闪光灯热靴接口处,这样就把闪光灯的摆放位置解放了。 2、为什么要使用手动模式当决定使用闪光灯作为人造光源的同时,也就决定了摄影师对于器材的绝对控制权。 当今的相机虽然已经非常自动化,但在面对复杂的拍摄环境时,难免会弄巧成拙。 这时候就需要用手动参数设置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从最简单的闪光灯使用情景开始,将闪光灯作为唯一的光源。 同时,将闪光灯与相机的各个参数先固定下来。

3、闪光灯初始参数设置我们的器材操作逻辑是:固定大部分参数,调整最需要调整的参数,避免手忙脚乱。 固定参数部分:模式设置为「手动模式」;关闭「TTL功能」;「闪光灯焦距」固定为最广焦段,如24mm。 4、拍摄时需要调整的参数:亮度,预先设置为1/2 亮度。 并非所有闪光灯与相机都支持该功能,事实上,如果实现了精确的布光,是不需要相机为闪光灯自动测光的。 2. 「闪光灯焦距」的改变,最直接的影响是其闪光范围的宽窄变化。 闪光灯焦距越广(数值越小),闪光范围也会越广阔,反之,闪光灯焦距越长(数值越大),闪光范围则越集中。 在本文中,由于是在空间有限的室内拍摄人像,我们这里可以调整到闪光范围最大,即闪光灯焦距最广,并保持不变。 相机初始参数设置固定参数部分:相机操作模式设置为「手动档」,即M 档;「快门速度」固定为1/200 s;「感光度ISO」固定为200;「图片格式」设置为RAW 格式。 拍摄时需要调整的参数:「光圈」,预先设置为f/11,调整范围一般会在f/8至f/16之间。 相机参数 1. 关于「手动档」:如果是相机「自动档」的话,相机将会在闪光灯未启动时,自动调整参数去适应没有闪光灯的环境。 我们假定是在夜间室内拍照,所以此时应该是较暗的自动测光环

影室闪光灯布光方法

一、产品拍摄实战: 无论是拍摄纯粹静物记录或是包含人物、道具,对于摄影师而言就像日常生活般的平常。这样并不会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无创造力或吸引力,相反的,静物产品摄影是需要高度组织能力。一般的摄影师必须面对无数不可预知的外在环境因素,如灯光、布置、清晰范围、拍摄时刻等。静物产品摄影则可完全排除这些影响,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你可以完全控制状况。 拍摄静物产品是一种造型行为,布光是让塑造的形象更具有表现力的关键。静物产品品种千变万化,在拍摄中通过布光,不仅要表现出它们的软硬感、粗细感、轻重感、薄厚感甚至冷热感,还要通过影像的视觉传达,使消费者直观地看到商品的不同形态,联想到人在享受商品时的感受。在拍摄构思中要有“光”的造型意识,调动“光”的造型手段,才能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由于物体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质感对光线不同的反映,我们把物体大致可以分为: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这只是比较概括地分门别类,有些产品的质地介于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其中两者之间,或是兼有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三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产品。但是只有对简单而基本质地的物体的布光表现加以探究,才能塑造好复杂的物体。 专业的产品摄影的照明也会应用到许多小反光镜、白色或灰色的补光板和黑屏。大部分的时候,当摄影师需要时才将较大的黑色、白色或灰色卡纸裁成需要的尺寸。小片反光镜对于局部补光很有效,而小片凹镜可以产生反光点。采购各种直径和焦距的凹镜会有所帮助,他们比刮胡子用的镜子更好用。 有时还需要用到各种颜色的镜面塑料片和银箔、金箔卡,最好时能用剪刀裁切的款式。在拍摄饮品时,就会需要这些镜面塑料片和金属亮面,或半雾面卡片。将各种颜色的镜面塑料片或卡纸裁成所需的形状,用铅丝或贴纸裱在玻璃杯或瓶子后面。调整它的反光,以获得玻璃杯与饮品合适的透明照色。 客户有时候需要全白的背景来表现产品,这时拍摄台是很有用

摄影小技巧1(逆光拍摄和闪光灯的利用)(来自蜂鸟)

你拍的我,我拍的你 透过逆光的画面,照片颜色丰富而且唯美动人,暖暖光线透过发丝,让人感觉到温暖,增强质感和氛围的渲染性。 逆光拍摄小tips: 1.对明亮的背景进行测光而对前景不进行补光,可以得到对比强烈的剪影效果,很好地渲染气氛。 2.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对前景适当补光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 3.逆光拍摄时可以在物体周围产生耀眼的轮廓光,强烈的勾勒出物体的外观。 4.拍摄花卉树木等容易透光的主体时,可以采取逆光的光位,被摄主体会表现出更强的质感。 5.当镜头中出现严重光晕的时候注意构图,轻微调整镜头位置避免耀斑覆盖被摄主体。 6.逆光拍摄时会对影响自动对焦准确性,可以改用手动方式精确调焦。 7.避免长时间通过取景器直视阳光造成视力损伤。 在夜晚和黄昏的时候,背景后的光线比人主体本身还要亮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拍摄剪影,勾画出人物的轮廓。 将形体与背景生动的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形体是语言,背景是语调,而这种语言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凭创作者去揣摩和体会,这也就是剪影照片的妙处所在。由于在剪影照片中,主体基本没有色彩和细节显示,所以对主题的形体特征要求就很高,这就需要作者基于后期表现的效果来仔细选择拍摄角度和主体形态,充分展示主题的外形特征,力求美感和生动。 夕阳下的剪影照片 当画面中的光线在被摄主体之后,而且画面空白比较单调,可以创造性的拍摄剪影,通过黑色的剪影可以让观众眼前一亮,同时,黑色的前景也不会分散注意力。使得平常的合影有着画面感和对比感,同时也增强画面的耐看性。 拍摄轮廓图像独特而且充满创造性,根据光线、场景的不同而拍摄不同的照片,多去尝试,就会发现剪影早盘不仅简单,而且别具一格,让人惊叹。所谓摄影无定法,最重要的就是充满敢想敢拍。

声控闪光灯教案

《声控闪光灯》的制作 【课题】声控闪光灯(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能与实训》基础版实训项目十一)【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教材,包括电子技能基础、手工焊接与拆焊技术、趣味声光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振荡电路、放大电路等。每个实训项目又以多个小任务的形式展开,主要包括认识电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路制作与调试、电路测试与分析等小任务,帮助学生“先会后懂,分步实施”。第三章趣味声光电路是其中重要章节。本课题《声控闪光灯》是学生了解驻极体话筒、巩固万用表使用知识以及声光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 职高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对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有抵触甚至厌恶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高一的学生对于电路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的直观阶段,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对电路中各个参数的认识还不深刻,缺少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新课时以实际应用为切入口,内容安排上增加趣味性,由浅及深,由实际抽象出理论,再回归实际应用,要更加注重电路的分析,随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分析】 《声控闪光灯》整个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⑴了解驻极体话筒的结构和特点,熟悉其使用方法; ⑵理解声控闪光灯电路的工作过程; ⑶理解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2、技能目标:⑴会用万用表对驻极体话筒进行正、负极识别和质量检测; ⑵会对声控闪光灯电路进行安装、调试和测试。 本节课主要任务是装焊声控闪光灯电路,是作为整个电路分析的基础。在学生制作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作品评价,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要求去了解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及电路的工作原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简单,是:教学目标:⑴掌握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驻极体话筒的插装要求与工艺; ⑵掌握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⑶熟悉印制电路板的连线方法。

钓鱼俱乐部管理制度

钓鱼俱乐部管理制度 欢迎您加入麦客的钓鱼俱乐部,请您遵守以下俱乐部的规章制度。 1、遵守一切关于美国的钓鱼法令。(钓手必须有钓鱼证,自觉维护最大和最小尺寸限制,每日钓鱼的数量限额)。 2、保持钓点的清洁卫生,每次钓鱼后清理个人的垃圾。 3、在钓场注意个人的钓鱼行为,不大声喧哗,抢占钓位,横甩 鱼线(人多时,鱼线要保持甩向自己正前方),以不影响他人为主。 4、钓鱼娱乐第一,留鱼适可而止,自觉保护鱼业资源。(美国的鱼大部分是人工放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付钓鱼证的钱)。 第一条俱乐部正式名称为“重庆市开县鸿达垂钓俱乐部”。 第二条俱乐部宗旨:利用垂钓平台,组织垂钓活动,彼此交流, 提高垂钓水平,增进钓友感情,达到健身、健康、和谐目的。 第三条俱乐部口号:修已以敬,钓以养性;以钓交友,互助互爱。 第四条:俱乐部性质:本俱乐部是自愿参加的群众活动、非营利性质、会员制的户外钓鱼运动组织。俱乐部及会员的行为,必须遵 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俱乐部对俱乐部会员的非 法行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第五条俱乐部的任务是:团结广大钓鱼爱好者,积极开展各种有 益的休闲、竞技垂钓活动,增强体质,增进友谊,创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和团结互帮的集体精神。为会员提供交流学习埸所。倡导保护 环境、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文明垂钓。 第二章会员 第六条会员资格:凡年龄在18至6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的钓鱼爱好者,同意并遵守俱乐部章程均可申请,交纳会费,并填写会员 申请登记表。经常务理事会同意即可为会员。

第七条会员的权利:会员可以参与俱乐部组织的一切活动,可以享受会员才有的优惠,具体如下: 1.优先得到俱乐部各项活动的名额。 2.获得俱乐部的内部技术培训资料。 3.优先参与俱乐部的培训学习。 4.对俱乐部的工作均有监督、批评、建议的权利。 5.获得俱乐部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6.在会员的渔具店购买钓具时,可以享受会员价格。 第八条会员义务: 1.遵守俱乐部章程,执行俱乐部决议,响应俱乐部号召。 2.接受并执行俱乐部分配的各项任务。 3.不得泄露俱乐部内部资料。 4.积极参与俱乐部的活动,不做对俱乐部声誉和发展有负面影响的事情。 5.不得加入其他俱乐部。 6.不得辱骂、诽谤俱乐部会员和管理人员。 第九条奖罚制度 奖励:对于能为俱乐部争取荣誉的,长期无偿尽心尽力为各位会员组织活动或提供服务的,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适当作出精神或物质 方面的奖励。 特别奖励:会员在全国比赛中单项或总分在前二十名者;在省市 级比赛中荣获总分第一名者;俱乐部将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除此外,会员在省市级比赛中荣获总分前三名者,俱乐部将也将根据具体情 况给予一定奖励。 惩罚:

使用闪光灯的正确技巧

使用闪光灯的正确技巧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闪光灯的一些使用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闪光灯使用技巧自动闪光通常,傻瓜相机(使用胶卷)与数码相机在不做任何设定变动的时候,闪光灯模式都预设在“自动闪光模式下。 此时,相机会自动判断拍摄场景的光线是否充足。 如果不足,就会自动在拍摄时打开闪光灯进行闪光,以弥补光线。 我们大部分的拍摄,“自动闪光模式都足以应付。 消除红眼“红眼现象在拍摄人像照片(尤其是比较近的距离、环境较阴暗)时常会发生。 这是由于眼睛视网膜反射闪光而引起的。 如果你不想让拍摄出来的人或动物的眼睛出现“红眼,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消除红眼模式先让闪光灯快速闪烁一次或数次,使人的瞳孔适应之后,再进行主要的闪光与拍摄。 关闭闪光(强制不闪光)顾名思义,就是强迫数码相机关闭闪光灯。 不管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如何,都不准闪光。 此功能最适宜于静止使用闪光灯的地方进行拍摄。 如笔者就曾经利用此功能在峨眉山万年寺拍摄金佛、在故宫拍摄“龙珠。 此外,借助此功能在黄昏或弱光环境更能营造出自然的拍摄气氛。 强制闪光也就是“关闭闪光的相反,即不管在明亮或弱光的环境中,

都开启闪光灯进行闪光。 通常用在对背对光源的人物进行拍摄。 因为拍摄人物时,如果主体处于背光位置(如拍摄一间光线黑暗的房屋中的人物,主体背对着明亮的窗户),主体的正面就会处于阴影中看不清楚。 此时可借助此功能,在闪光灯的有效覆盖范围内拍摄到主体受光均匀的照片。 慢速同步闪光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拍照时,如果使用闪光灯加较高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很容易造成前景主体太亮,甚至是白晃晃的一片,而背景却依旧灰暗,无法辨别细节。 而“慢速闪光同步会延迟数码相机的快门释放速度,以闪光灯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门(如1/5秒)为弱光背景曝光。 这样,就能够拍摄出前后景均得到和谐曝光的照片。 笔者自己的实际经验是在雨雾天的黄山上拍摄“迎客松,效果令人满意。 不过,使用此功能有两点注意事项,首先是在弱光环境拍摄时,使用慢速快门可能会因为拍摄人的手抖动而导致照片模糊。 我建议大家用相机专用脚架支撑数码相机,以保持稳定。 其次是使用闪光灯辅助拍摄时,注意拍摄距离应该处于闪光灯的有效覆盖范围之内。 中低档数码相机内置的闪光灯覆盖范围有限,用摄影爱好者的话

菜鸟宾得单反入门使用教程完整版

菜鸟宾得单反入门使用 教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宾得数码机身 1.机身设置,请参考M,K,A系列的设置方式,都是一样的。 2.镜头上机。你可以先把转接环装在机身上,再拧上镜头。也可以先把接环装在镜头屁股上,再上机身,这个都可以,你随意就行。 3.A/M开关的设定。A/M开关是takumar从super时代开始就有的一个设计,可以控制光圈是自动还是实时。A代表AUTO,即为光圈全开测光,快门动作时收缩光圈。M代表MAN,即为实时光圈收缩,光圈环动作,叶片也会对应收缩。 由于AUTO这一项,只能在胶片机身上由联动装置对光圈顶针工作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数码机身上,我们都应该选择MAN。由于镜头型号不同和生产批次不同,有的镜头上,拨杆遮掉M,代表M档。但是有的镜头上,露出M,才是M档,这个你可以通过收缩光圈环来判断。 4.具体的对焦方式,以及细节,和K.M.A镜头一样使用,不做复述 备注:因为是实时光圈,所以当你把光圈缩小了以后,取景器内会变暗,这是因为进光量减少的关系。一般来说,光圈收缩至F8左右的时候,取景器内开始会变暗了,再往后缩小,因为进光少的缘故,合焦提示不一定能出现。 》》》关于使用中的一些技巧和细节《《《 再来说一下,K,M镜头在使用中的技巧。按照上面设置的12345的步骤结束之后,我们都是提倡使用M档进行拍摄。很多人刚刚接触单反的人可能会比较排斥M档,认为太繁琐,简直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我觉得M档才是大家玩摄影的最终归宿。AV,TV,P等等这些档位,程序会自动干预你的操作,以电脑预设的参数来辅助你拍摄。也许在初期你会觉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 无光,无摄影。光线是摄影的生命,如果没有了光,那摄影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大自然中充满着各种光线,对照片的层次、色调、气氛都有着关键的影响。但当光线不足时,人造光源就要派上用场,热靴闪光灯因携带方便并且色温接近自然光,是利用最多的人造光源。不过用好它绝非易事,如果使用不当会出现反效果,下面锐意小强介绍几个闪光灯的使用常识,不要让它成为你的累赘。 1.理解闪灯指数 闪光灯指数(GN)是衡量闪光灯功率的标准之一。它有两种作用:一是厂商供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GN的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当采用手动方式闪光拍摄时,计算闪光灯曝光的光圈大小,公式是GN值=光圈×距离(以ISO100为基准)。例如:当闪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米时,光圈设为F4曝光正常。当被摄物体距离改为10米时,此时光圈需设为F2才能有效曝光。 当闪光灯功率不够用时,可以使用加大光圈和增加ISO的方法。加大光圈可以增加进光亮,但同时景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获得更大功率会使用增加ISO的方法。 图为GN=36的闪光灯,光圈、ISO、距离之间的关系

2.快门的作用 闪光灯的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举个例子,当你使用1/15秒和1/500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相同的1/1000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以闪光主体曝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秒比1/500秒会亮的多。 3.闪光灯模式 手动模式,也是资深摄影师们一直使用的,利用GN值=光圈×距离的公式作相关的调整。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闪光效果。比如调整好输光量后使用曝光锁定,再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展示环境光。但缺点是每次调整需要时间,不利于抓拍。 自动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当我们固定好闪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需一致),在闪灯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 TTL模式,也属于自动模式。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意为“通过镜头”,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测算闪光灯的输出量,比较准确。佳能有E-TTL,尼康有i-TTL,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当触发快门之后,闪灯亦同时触发补光,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 4.闪光灯曝光补偿 自动闪光模式只是给定一个正常的曝光量,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来满足拍摄需求。这和调整相机的曝光补偿方法差不多,闪光灯上的曝光补偿可以调节输光量,达到想要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