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2张PPT)
七年级下历史网上授课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校:远东第二中学
你对唐朝的印象是什么?
女皇武则天
杨贵妃
大唐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目录
一、唐高祖:建立唐朝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贞观遗风 四、唐玄宗:开元盛世(开天盛世)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资治通鉴》
房 谋 杜 断
房玄龄
著 名 宰 相
杜如晦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二)完善科举制度,严格考核官员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
科举制度
科目: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
明经:以帖经为主——考察记忆、背诵
进士:帖经、诗赋、时务策——文才、独立思考能力
贞 完善制度、减轻刑罚 政治清明 观
经济发展 之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社会安定 治
击败突厥、巩固西域
三、女皇帝武则天——贞观遗风
武则天(624~705), 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 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 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 帝,并自以“曌”字为名。
三、女皇帝武则天——贞观遗风
的“人”指 ( C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 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 A )
A、合并州县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
4.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 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课件
唐太宗在位期间,注重民本思想,关注民生,减轻百姓负担,从而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 盛。
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的重要性
唐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并合理任用,使得人才辈出,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 要贡献。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01坚持以Fra bibliotek为本的发展理念
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应关注民生需求,重视人民福祉,实现经济社
治理能力。
魏征的生平
01
02
03
04
出身贫寒
魏征出生贫寒,但自幼聪明好 学,具有远大的志向。
投奔李世民
魏征最初投靠的是瓦岗寨起义 军,后跟随李世民,成为其重
要谋士。
直言敢谏
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多 次劝诫李世民要以民为本,勤
政爱民。
历史地位
魏征在历史上被誉为“千秋金 鉴”,其思想和言论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 》课件
• 贞观之治背景 • 贞观之治概述 • 贞观之治的主要人物 • 贞观之治的成就 • 贞观之治的结束与影响 • 总结与思考
01
贞观之治背景
唐朝的建立
01
02
03
隋朝的灭亡
隋朝末年,由于过度征战 和滥用民力,导致农民起 义频繁,最终导致了隋朝 的灭亡。
李渊起兵
在隋朝末年的混乱中,李 渊趁机起兵,攻占了长安, 建立了唐朝。
唐朝的统一
在李渊和李世民的领导下, 唐朝逐渐消灭了各地的割 据势力,实现了国家的统 一。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兴起
隋朝的灭亡原因
隋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过度征战和滥 用民力,导致农民起义频繁,国家动 荡不安。
唐朝的兴起
唐朝的治国策略
唐朝在治国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 策略,如减轻赋税、提高农业生产力、 加强中央集权等,使得国家逐渐走向 繁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ppt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ppt (共28张PPT)

形成局面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重用贤能, 重用官吏考 核
开元盛世
他身边还有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高士廉等能人。
魏征
长孙无忌
2.贞观之治
(3)革新措施:
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 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③增 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 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 绩。
在经济上: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贞观政要》
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
房玄龄
(2)用人方面:
杜如晦
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
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
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
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经过唐太宗的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
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资治通鉴》
唐太宗(627年-649年)统治的贞观年间,政
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 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大明宫》剧照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教育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唐朝时中央设国子监、太学等学校以培养人 才
国子监是唐朝的中央官学,在当时
的教育体系中可算是“最高学府”。由于 国子监里的学馆均为官办,学生一经入学, 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资治通鉴》
精选ppt课件
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 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精选ppt课件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 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 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 视发展生产。
(2)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 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 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 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精选ppt课件
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繁荣不廹放癿时代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22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癿廸立唐朝癿廸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武则天廹元盛世廹元盛世618618年年李渊李渊长安长安唐太宎即位唐太宎即位626626年年治国方略治国方略革新措施革新措施表现表现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称帝统治措施统治措施影响影响改革措施改革措施表现表现11政治上政治上22经济上经济上33军事上军事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11课课隋朝癿统一不灭亡隋朝癿统一不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癿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吏 部
贞观八年,唐太宗欲为太 上皇李渊建避暑用的宫殿
——夏宫,后改称为大明
宫。他的修建之策需要通
过什么程序得以实行呢?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请 小组代表展示这个程序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
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互相牵制;
各种官职分工细密,职守分明。权力的制衡,能有效避免 行政失误,为贞观之治奠定政治基础
刚愎自用
贞 观 之 治
太宗人才库
魏征
著名谏臣
进谏200多次
房玄龄
著 名 宰 相 善 于 谋 略
杜如晦
著 名 宰 相 敢 于 决 断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唐 太 宗 治 国 措 施
贞 观 之 治
政治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和 决策程序。
皇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尚书省
负责执行
户 部
——《旧唐书一零五》
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贤相姚崇、宋璟
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对考试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
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④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三位皇帝有什么共同点呢?
皇帝 内容
唐太宗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 法
武则天
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官 僚
唐玄宗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贞 观 之 治
政治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和 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 减省刑罚
唐 律 疏 议
贞 观 之 治
政治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和 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 减省刑罚 ②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 要科目。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PPT课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PPT课件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 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 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堂总结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建立唐朝
发展
公元(618年)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活动与探究 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③增 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经济
军事
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疆域
贞观 之治
两次废帝改国 号周唯一女皇
女皇帝 武则天
打击敌对 官僚贵族 创立殿试 选拔人才 减轻负担 发展生产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稳定政局励精 图治重用贤能
唐玄宗 (李隆基)
政治 经济 文化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民众安定 国家昌盛
开元 盛世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继续 发展
政启开元 鼎盛 治宏贞观
开元 盛世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达标测评
1.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
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C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2、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 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 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材料一是谁说的句话?体 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 出现这一局面? (4)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5)根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局面形成 无字碑
三、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吸取前朝教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任用贤才
房 玄 龄
杜 如 晦
魏 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 ——唐 太宗
虚心纳谏
昭陵全景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城)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 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隋:
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1、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 ) 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摇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增建了校舍 2、李世民做皇帝后的年号是 ( ) A.开元 B.开皇 C.贞观 D.光武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 之波流恶难尽。”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件: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8张PPT)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件: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8张PPT)

因为:( D )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唐朝的全盛时期是( )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下列人物不是唐玄宗时名相的是( ) A.张九龄 B.狄仁杰 C.姚崇 D.宋璟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 B.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C.唐都长安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D.唐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翻车
3、唐朝出现盛世局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开元盛世
一个国家,只有努力发展经济,稳 定政局,重用贤才,生活安定,才会复 兴与强盛。
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唐朝盛世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开元盛世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唐朝建立于:( )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 元盛世”
自主预习
1、唐朝建立于:( )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
因为:( D )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1、开元盛世的表现
物美价廉; 商业繁盛; 人口增长; 耕地面积 扩大等。
①、政治稳定; ②、经济繁荣; ③、国库充盈; ④、民众生活安定; ⑤、国力强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下
刑 部
三、贞观新政
唐 太
(2)、经济上:改革赋税制度,轻徭薄赋
宗 说 :
(3)、法律上: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编撰《唐律疏议》
法 乃天
(4)、文化上:沿袭完善隋朝科举制


(5)、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3、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一 人
国立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李玄霸 卫怀王(母窦皇后)
李元吉 姑臧郡公→齐王→除籍→海陵郡王→巢刺王(母窦皇后)
虚心纳谏
起义原 因
618年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1、唐太宗即位
626年,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继位,627 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2、唐太宗用人与纳谏
(1)、原因:
亲历隋朝灭亡,受到极大震撼。 认识纳谏作用,避免王朝灭亡。



小组讨论?
1.我们从“贞观之治”的形成中获得哪些启示 2.如何正确评价唐太宗?
原因 ①
② ④
措施 ①

② ③


碑文设计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 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 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 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 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 不休,众说纷纭。那么我们究竟 样来评价她呢?如果请你来为武 墓碑撰写碑文,你会怎样行文呢

杜如晦
杜 断
贞 观 名 臣
填出唐朝疆域四至
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
东北
咸海
西
唐东

南海
门神
尉迟敬德
秦叔宝
三、贞观新政
1、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在政治、经济、 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措施。
2、主要内容
(1)、政治上: 虚心纳谏,选贤任能, 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吏户 部部
皇帝 尚书省
礼兵 部部
阅读思考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1、发展农业生产
2、选拔贤才
3、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作用
措施

第二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玄武门之变
二、 “贞观之治” 统治措施
局面形成
无字碑
三、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动脑筋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 共同之处?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第2课 贞观之治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把国外华人聚居地称为什么? 为何当时称中国人为“唐人”?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 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与此有关
隋炀帝
罄竹难书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
十八学士图
魏征
字玄成,馆陶(今属 北)人,以敢于直言 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 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长孙皇后
最贤慧的女人
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 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 君,我怎能不祝贺呢?
虚心纳谏
善于用人
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李靖

一、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
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隋炀帝 修建大运河,巡游江都 营造东都洛阳城, 三征高丽等。
时间:
2. 唐朝建立 建立者:
都城:
隋炀帝的暴政
618年 李渊
长安
李渊共有22位儿子:
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
陇西郡公→唐王世子→皇太子→息隐王→隐太子(母窦皇后)
李世民 敦煌郡公→秦国公→秦王→皇太子→太宗(母窦皇后)
秦隋:
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 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下 明 。 ” 长 孙 皇
今 魏 征 直 , 可 见 陛
妾 闻 ‘ 主 名 臣 直 ’
以以以 知见正 得兴衣 失替冠 。;;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2、唐太宗用人与纳谏
(3)、善于用人
房 谋







杜 如 晦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 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一、唐王朝的建立
(一)、隋朝的灭亡
1、原因
(1)、隋炀帝不惜民力而大兴土木,多次反动对外战争,酷虐残暴,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2)、地方长官和割据势力乘农民起义之际纷纷起兵,隋朝迅速而忘。
2、时间
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二)、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 “载舟”“覆舟”的例子?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
“ ---
2、唐太宗用人与纳谏
(2)、纳谏情况:鼓励臣下直言,从谏如流。
唐 太 宗 )
以 人 为 镜 ,
以 古 为 镜 ,
以 铜 为 镜 ,

可可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