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力学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力学复习课教学课件共14张PPT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新的电动滑板,好开心!
• 8.若小明滑到冰面上后,他不在用脚蹬,滑 这几天都在下雨,没法出门滑滑板了!
问题三:已知电动滑板的牵引力是总重力的0.
板滑行的距离将_______(填远或近)若滑 若小明滑到冰面上后,他不在用脚蹬,滑板滑行的距离将_______(填远或近)若滑到光滑的水平面上,滑板如何运动? 今天爸爸给
——小明
问题一:已知小明家到学校路程为3千米, 求用滑板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那么跑 步时的平均速度呢?
滑板:T=10min=10×60s=600s V=S/T=3000m/600s=5m/s
跑步:T=(10+5)min=(15×60)s=900s V=S/T=3000m/900s=3.33m/s
记得我刚学滑板的时候,我一只脚踩在滑板上,另
• 3. “往后一蹬,我与滑板就前进了”这说明了力
。
4. 若站在滑板上,脚若向前踹,滑板将往
• 滑动(填“前”或“后”),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 有关。
• 这几天都在下雨,没法出门滑滑板了!——小 明
• 5. 请对静止在地面上的滑板进行受力分析。
• 6. 画出斜靠在墙上的滑板的重力示意图。 若 发现重锤线如图所示,请问墙体往 倾斜。
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问题三:已知电动滑板的牵引力是总重力的0. 2.物体发生形变
1.作用点 2.方向 3.大小
这几天都在下雨,没法出门滑1.重滑力板了!
2.弹力
——小明
3.摩擦力
问题一:请对静止在地面上的滑板进行受力分析。
若滑板质量
F=G=25N
始终竖直
为2.5kg,求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力学复习

B.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D.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 ,比较在重物静止时 ,重物匀速上升时 , 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 , 则 (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 ,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 , 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5、某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提出了下列假设: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 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然后该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以A.①B. ②C. ②和③D. ①、②、③和④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
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1)甲球做___ 直线运动 ,乙球做 _ 直线运动 (填“匀速”或“变速” );(2) ___ 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 甲球受到的阻力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若光源每隔 0.02 s 闪亮一次 , 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 甲球所用时间为____ s.甲球所用时间___ 乙球所用时间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1、一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那么这个物体( )A. 立即停止B.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无规则运动D. 慢慢停下来2、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不动时 , 下列是平衡力的是()8、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 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第三章4、5、 6 节错题摘录A.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验证提出的假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力学专题复习:力的概念

二.力的概念复习看图说识图1图2图3图4图5受力分析;在受到沿斜面向上或向下拉力时受力分析。
典题成形1.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图中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2.先后在月球上和杭州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同一物体,读数的情况是()(如果在太空中又如何)A.天平读数不变,弹簧秤读数也不变 B.天平读数有变化,弹簧秤读数也有变化C.天平读数有变化,弹簧秤读数不变 D.天平读数不变,弹簧秤读数有变化巩固练习1.下面力的现象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
(1)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
(2) 用板手拧螺母,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容易拧紧螺母。
(3) 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在,弹簧伸得越长。
2.在题中的横线上,填上与题意对应的力的三要素之一:(1)推门时,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更容易把门推开,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用力拉弹簧,就会伸长;用力压弹簧,就会缩短。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大人可以提起一大桶水,小孩只能提起一小桶水。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宇宙飞船在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
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象在地面上一样进行()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细小物体C.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D.用弹簧秤测物重4.没有重力,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A.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 B.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C.物体的质量也随重力而消失 D.人轻轻一跳就跳得很高5.从山坡公路上滑下来的汽车,在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重力()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B.大小增大,方向不变C.大小不变,方向不变D.大小减小,方向变化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力学专题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

四.力与运动的关系看图说识图1图2图3典题成形1.一氢气球系着一重物1米/秒的速度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系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在绳了断后物体将()A.立即匀速下落B.由于惯性,物体将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C.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大D.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我空军某部接受向灾区空投物资的任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空军该如何抛掷,才能使这些物资尽快到达灾民手中。
3.如何在没有其他辅助的方法的情况下,又不能敲开鸡蛋壳的情况下,怎么分辨出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呢?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4.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
当水平拉动物体A 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 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 所受摩擦力f 的大小,即F'= f。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
5.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所受空气阻力越大。
设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在雨滴从云层落到地面过程中,以下对其运动描述正确的是(不考虑风速影响)()A.运动越来越快 B.运动光越来越快,后越来越慢C.整个过程中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D. 运动先越来越快,后快慢保持不变6.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 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 -t l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牛;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力学专题复习:摩擦力

三.摩擦力复习看图说识图1图2测木块的摩擦力大小方法比较。
图3典题成形1.摩擦的概念及分类:2.在图中,物体与地面(或斜面)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图中物体m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的是()3.物体A重G A=10牛,物体B重G B =30牛,现用水平推力F=100牛将它们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
如图2-6-4所示,求A、B所受各力。
巩固练习1.拔河比赛获胜的诀窃有五点,下列列举的几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组队时,要挑选身强力壮,体重大的人 B.队员们的鞋底应粗糙C.拔河时绳子要保持一条直线;每个队员都应顺着绳子向后拉,不能向两侧或其他方向拉D.啦啦队要齐声喊“一、二,加油!”不可各喊各的,目的是防止形成混乱嘈杂的噪声。
2.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4.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5.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6.一个上、下底材料相同,质量相同的两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如下图中a、b放置,如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为F a和F b,则:()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7.某车在一条长直水泥路面上先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分钟,后以8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分钟,则该车在两段运动时间内所受路面对车的摩擦力大小之比是A. l:1B. 5:4C. l:2D. 都不对8.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9.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A.与压力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的粗牲程度有关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刚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1)由序号为1、2、3的三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__(填字母);(2)要验证猜想D,应选取序号为________的三次实验。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资料1、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的。
2、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叫做机械运动。
3、.速度:。
定量描述计算公式:4、换算: 1米/秒= 千米/时, 72千米/时= 米/秒常识:人步行速度:,自行车速度:4 m/s,汽车速度:30 m/s,光速: m/s在空气中的声速5、力的概念:。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7、力的作用效果:①②(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是否改变和物体的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8、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N,9、力的测量:常用测力计为10、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成正比11、弹性: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弹力:。
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弹簧形变也越。
12、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13、重力: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14、重力的方向:运用:重垂线。
重力的作用点:15、重力公式: g= ,含义:(在地球表面或附近某处)16、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跟有关,纬度越高,重力越大;②跟有关,高度越高,重力越小;③跟星球有关,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重力)17、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18、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的原因19、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30、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31、二力平衡的条件:①两力相等,②两个力相反,③作用在上,④作用在上(若为三个填空则填写前三个)32、相互作用力:方向,大小,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上33、摩擦力: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做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叫摩擦力。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七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性的学科,学生在这一年级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点,以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浙教版教材是中国优质的教学资源之一,因此在七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也需要我们重视浙教版教材中的科学知识点。
以下就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一、物理学知识点1. 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核心。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力学概念,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这些概念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其他知识点。
2. 声学知识声学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声学知识,如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与声波的基本原理。
3. 光学知识光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光学知识,如光的性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光的本质与光的行为规律。
二、化学知识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在七年级下册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如化学反应、化学元素、化学分子等。
这些概念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2. 改变物质的方法改变物质的方法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改变物质的方法,如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在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
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如氧气、水、盐酸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三、生物学知识点1.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命特征,如细胞结构、DNA结构和功能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 生物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题(共36张PPT)

解析
9
模块二: 杠杆、浮力综合题
【例5】如图所示, 杠杆AB的A点挂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C, B点挂体积为2000cm3实心小球D, AO:OB=1:2,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时, D静止在空中, 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 若将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C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p2比 p1增大了4000Pa, A点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0N,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g取10N/kg) A. 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20N B. 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40N C. 该液体的密度是2.0×103kg/m3 D. 小球D的密度是1.0×103kg/m3
4
解析
5
模块一: 受力分析法之综合
【例3】如图所示, 实心铝块B、C的体积均为10cm3, 已知铝的密度为2.7g/cm3. 当B浸没在水中时, 木块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 左匀速运动. 若用铝块D替换C, 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不计水与B之间的摩擦及滑轮与轴的摩擦, 则D的质量应为 ( ) A. 7g B. 10g C. 17g D. 27g
kg.
25
解析
26
解析
27
模块三: 力学综合
28
解析
29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 题(共3 6张PPT )
模块三: 力学综合
【例14】如图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 A是动滑轮, B是定滑轮, C是卷扬机, 是油缸, 是柱塞. 卷扬 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 同时提升重物. 被打捞的重物体积是V=0.5m3 , 若在本次打捞前, 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0=2.0*107Pa , 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7Pa , 物体全部出水面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2=2.5*107Pa , 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 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 和N2 , N1 与N2 之比为19:24. 重 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 , 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 取 ) 求: (1) 被打捞物体的密度; (2) 若被打捞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为η1, 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 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 为η2, 求η2-η1=? (3) 重物出水后, 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4、5、6节错题摘录 2017.5.41、一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那么这个物体( )A. 立即停止B.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无规则运动D. 慢慢停下来2、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不动时,下列是平衡力的是( ) A.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C.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D.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5、某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下列假设: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然后该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验证提出的假设。
则这个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A. ①B. ②C. ②和③D. ①、②、③和④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
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 ,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1)甲球做_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_____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若光源每隔0.02s 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 甲球所用时间为______s .甲球所用时间_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B .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C .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D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8、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
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 1___F 2___F 3( 填“>”“=”“<”).9、如图A 、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 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10、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1、如图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2、2008年2月,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雪灾,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
下列各项中不是增大摩擦措施的是( )A. 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B. 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 路面撒盐D. 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13、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
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
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 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B. 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C. 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D. 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14、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会慢慢停下来15、如图AOB 是光滑轨道,A 点的高度H 大于B 点的高度,让小球由A 点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轨道AOB 到达B 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 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A. AB. bC.cD.d16、一个物体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的作用下,则物体将() A. 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静止状态 C. 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无法判断17、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下雪天汽车轮胎缠上铁链B 、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C 、气垫船行驶时,在水面和船体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D 、皮带打滑,可以把皮带拉的紧一点18、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牛顿笫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B. 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D. 牛顿笫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19、一重物悬于氢气球下匀速上升,当绳子突然断裂后,物体的运动情况为重物最终为掉落在地面上,原因是物体受到了的作用20、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B. 木块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2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22、2016年4月14日,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如图是科比在比赛中的一次投球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他用力蹬地身体却向上跃起,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他在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C. 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D. 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3、随着“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日益丰富,踢球时,脚踢球的力( )A.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 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C. 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D. 与足球撞击脚的力是平衡力24、为研究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运动,老师设计了如下图实验,为了得出探究结果,必须进行的实验步骤是()A将小车从高于h 的地方释放再做几次实验B、改变斜面的倾角,再做几次试验C、改变小车的质量,从h处高处释放,再做几次试验。
D、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取代毛巾,再做几次试验。
25、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26、如图所示,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 B,书重均为5N,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将书A固定不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匀速抽出,现测得一组数据如下:28、一辆小车,总质量为50kg ,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
问:(1)小车受到的重力为多大?(2)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车静止时,用20N 水平拉力拉小车,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29、如果你来到一个没有摩擦的地方,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人站在空旷的地面上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前进一步 B. 写字时无法握住笔C. 你可以悠然的站在一个斜坡上,欣赏周围的景物D.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30、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晚上21:11开车,第二天早上7:21到达北京,两地间铁路线长1205km ,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___km /h (取整数).为庆祝这次提速,某乘务员买了一只绣球挂在正常行驶的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前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___;若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___;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___.31、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当力F 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摩擦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32、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
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B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33、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 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 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立即停止运动 C. 速度越来越快 D. 速度越来越慢34、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老师仍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B. 人无法走路 C. 火柴头难以划燃 D. 自行车刹车失灵35、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 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 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 的推力B. 乙受到地面30N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 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 的推力36、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图甲、乙两种情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