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H62黄铜板材质证明

H62黄铜板材质证明

H62黄铜板材质证明黄铜是一种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在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H62黄铜板是一种常见的黄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蚀性。

下面是关于H62黄铜板材质的详细证明。

一、化学成分证明铜(Cu)含量:60.5%~63.5%锌(Zn)含量:余量其他杂质含量:≤0.3%(注意: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不应超过0.3%)当我们进行H62黄铜板材质验证时,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

通过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如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可以准确测定H62黄铜板的成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使用准确的化学试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机械性能证明除了化学成分之外,机械性能也是评价H62黄铜板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标准GB/T5231-2024《黄铜、黄铜合金冷轧薄板和薄带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H62黄铜板的机械性能应满足以下标准:抗拉强度:≥345MPa屈服强度:≥295MPa伸长率:≥20%硬度:≤HB120为了验证机械性能,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实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冲击试验和弯曲试验。

拉伸试验可以测定H62黄铜板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硬度试验可以测定其硬度,冲击试验可以评估其韧性,弯曲试验可以评估其可加工性和韧性。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可以获得H62黄铜板的机械性能数据,从而验证其质量。

三、表面质量证明外观:表面应光洁,无明显划伤、皱纹、氧化皮、斑点和裂纹等缺陷平整度:在自然状态下,板材的平整度应满足平整度标准,不得出现弯曲、翘曲等形变无缺陷:H62黄铜板的表面应无明显气孔、夹杂物和其它缺陷为了验证表面质量,我们将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度测量以及无缺陷检测。

外观检查可以直观地评估H62黄铜板的外观质量;平整度测量可以使用平直度仪等工具来评估其平整度;无缺陷检测可以使用显微镜等工具来检查板材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

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

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

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1.掌握络合滴定法测量铜、锌的原理2.掌握黄铜的溶解方法3.学习查阅参考书刊,综合参考资料及设计实验,二~实验原理试样以硝酸(或HCl+HO)溶解。

用 223+1:1NH.HO 调至 pH8-9,沉淀分离Fe、323+2+2+4+3+3+Al、Mn、Pb、Sn、Cr、Bi等干扰2+2+离子,Cu、Zn、则以络氨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过滤。

取两等份滤液,将一份滤液调至微酸性,用 NaSO(或硫脲)掩蔽 2232+Cu,在 pH5.5 HAc-NaAc 的缓冲溶液中,XO ,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标准 EDTA2+直接络合滴定 Zn,而在另一等份滤液中,于pH5.5,加热至 70-80摄氏度,加入 10mL 乙醇, 以 PAN,-,2-吡啶偶氮~-2-萘酚~为指示剂用标准 EDTA 直接2+2+2+滴定Cu、Zn总含量,差减可得 Cu。

(三)、实验步骤1.0.01mol〃L-1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用洁净的500mL烧杯称取配制300mL0.01mol〃L-1EDTA标准溶液所需的EDTA二钠盐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温热溶解、冷却后转移入试剂瓶中,摇匀。

2.Ca2+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00mL0.01mol〃L-1 Ca2+所需的CaCO3(0.1001?0.0002g)于150mL烧杯中。

先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滴加5mL6mol〃L-1HCl溶液使CaCO3全部溶解,注意:5mLHCl不用加完,溶解完全后,再补加1:2滴HCl即可~。

加水使溶液总量约50mL,微沸几分钟以除去CO2。

冷却后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定量地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在pH 10 时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0.01mol〃L-1EDTA标准溶液吸取10.00mLCa2+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1滴0.05%甲基红,用,1+2~NH3〃H2O溶液中和至溶液由红色变浅黄色。

碘量法测铜

碘量法测铜

定量分析综合试验《铜合金中Cu含量的测定》试验研究报告班级050911学号15姓名冯靖2007年12月铜合金中Cu含量的测定050911 冯靖摘要研究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的方法。

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

我们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该方法是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和I2,析出的I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

在沉淀的转化过程中,吸附的碘被释放出来,从而被Na2S2O3溶液滴定。

关键词铜合金;铜含量;间接碘量法1 引言一提起铜,入们便似乎觉得它不过是一种传统的古老金属材料,而事实绝非如此。

一方面在现代国民经济建设中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少不了它;另一方面在现代国防科技高新技术中它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

由于铜合金中铜的含量的不同会引起其强度、硬度、耐化学腐蚀性的不同,因而需要对铜的含量进行测定。

现市场已经有专门的仪器来测定,但因仪器昂贵、操作技术不易掌握,普通实验室难以普及应用。

所以,我们仍旧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该方法是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和I2,析出的I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1]。

实验的意义是使我们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和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以及了解淀粉指标剂的作用原理等。

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通过查阅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组队合作中和探讨中,独立完成实验。

2 材料与方法2.1主要试剂2.1.1 KI溶液(200 g·L-1)。

2.1.2 Na2S2O3溶液(0.1 mol·L-1):称取 25g Na2S2O3·5H2O于烧杯中,加入300~500mL新煮沸经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约0.1g Na2CO3,用新煮沸且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1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暗处放置3~5天后标定。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原理2、学习铜合金的溶解方法3、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的原理及其方法二、实验原理:1、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1)、配制:Na2S2O3不是基准物质,不能用直接称量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配好的Na2S2O3溶液不稳定,容易分解,这是由于细菌的作用:Na2S2O3→Na2SO3+S;溶解在水中的CO2作用:S2O32-+CO2+H2O→HSO3-+HCO3-+S空气中的氧化作用:S2O32-+1/2O2→SO42-+S此外,水中微量的Cu2+、Fe3+也能促进Na2S2O3溶液的分解。

因此,要用新煮沸(除去CO2和杀死细菌)并冷却的蒸馏水配制Na2S2O3,加入少量Na2CO3使溶液呈碱性,抑制细菌生长,用时进行标定。

(2)、标定:Cr2O72-+6I-+14H+=2Cr3++3I2+7H2OIO3-+5I-+6H+=3I2+3H2O析出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I2+S2O32-=2I-+S4O62-(3)、标定反应条件:A、酸度:酸度愈大,反应速度越快,但酸度太大,I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酸度为宜。

B、K2Cr2O7充分反应,放于暗处5分钟。

C、所用KI不应含有KIO3或I2。

2、铜合金中铜的测定(1)、铜的溶解:试样可以用HNO3分解,但低价氮的氧化物能氧化I-干扰测定,故需用浓H2SO4蒸发将它们除去。

也可用H2O2和HCl分解样品Cu+2HCl+H2O2=CuCl2+2H2O。

分解完成后煮沸除去H 2O2(溶液冒大泡)。

(2)、调节酸度pH=,用HAC-NaAC,NH4HF2,或HAC-NH4AC。

(3)、加入过量KI析出I2。

2Cu2++4I-=2CuI↓+I2。

加入KI,在这里有三个用途:还原剂:将Cu2+还原为Cu+;沉淀剂:沉淀为CuI;络合剂:将I2络合I3-。

(4)、Fe3+能氧化I-,对测定有干扰,可加入NH4HF2掩蔽,NH4HF2也可作为缓冲液,控制pH值3-4。

黄铜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黄铜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方法。

2. 了解化学分析方法在金属合金成分测定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其铜锌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和沉淀法进行测定。

实验原理如下:1. 黄铜中的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2. 将一定量的黄铜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剩余的固体,即为铜。

3. 干燥后称量铜的质量,根据铜的质量和黄铜的总质量,计算出黄铜中铜锌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析天平、烧杯、漏斗、滤纸、锥形瓶、移液管、滴定管等。

2. 试剂:黄铜样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黄铜样品,准确至0.01g。

2. 将称取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均匀,使其充分反应。

3. 待反应完成后,用漏斗和滤纸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将滤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10。

5. 加入适量的氨水,观察沉淀的形成,继续加入氨水至沉淀完全溶解。

6.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

7.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8.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9. 待沉淀完全形成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

10. 将沉淀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

11. 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12. 将滤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10。

13. 加入适量的氨水,观察沉淀的形成,继续加入氨水至沉淀完全溶解。

14.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

15.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16.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17. 待沉淀完全形成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

AA08黄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AA08黄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黄铜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一、目的要求1. 掌握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原理及方法2. 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黄铜中铜的原理和方法3. 掌握减少碘挥发与吸附的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标定 Cr 2O 72- + 6I - (过量)+ 14H + = 2Cr 3+ + 3I 2 + 7H 2OI 2 + 2S 2O 32- = 2I - + S 4O 62-测定 Cu + H 2O 2 + 2HCl = CuCl 2 + 2H 2OCu 2+ + 2OH - = Cu(OH)2↓2Cu 2+ + 5I - (过量)= 2CuI ↓(白色) + I 3- I 2 + 2S 2O 32- = 2I - + S 4O 62-CuI ↓+ SCN - = CuSCN ↓(白色) + I - K sp 1.1×10-12 4.8×10-15 三、实验内容1. 0.05mol·L -1 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配制:500mL M Na 2S 2O 3•5H 2O = 248.22. 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标定 M K 2Cr 2O 7 = 294.23. 试样测定 M Cu = 63.55称取0.2 – 0.3g 黄铜试样,加入5mL (1+1) HCl 后,滴加30% H 2O 2至溶解完全,加热赶尽H 2O 2后煮沸1 – 2min ,冷却后定容至100.0 mL基准K 2Cr 2O70.24-0.28g定容至100.0 mL 移取 25.00mL① (1+1) HCl 5mL② 20% KI 5mL ③ 水封Na 2S 2O 3滴定终点溶解碘量瓶放置暗处5min 加水50 mL 黄绿色 淀粉2 mL Na 2S 2O 3继续滴定① 20%KI 5mL ② 水50mLNa 2S 2O 3滴定浅黄色移取试液 25.00mL① 滴加(1+1)氨水至刚有沉淀生成 ② (1+1)HAc 4mL 、NH 4HF 2 5mL四、结果处理1 2 3m Na 2S 2O 3•5H 2O (g) m K 2Cr 2O 7 (g) m 黄铜 (g)V 2 Na 2S 2O 3•5H 2O (mL) V 1 Na 2S 2O 3•5H 2O (mL)计算公式c Na 2S 2O 3 = c Na 2S 2O 3 (mol·L -1) c Na 2S 2O 3 (mol·L -1) d (%) d (%)V’2 Na 2S 2O 3•5H 2O (mL) V’1 Na 2S 2O 3•5H 2O (mL)计算公式Cu = Cu (%) Cu (%) d’ (%)d ’ (%)淀粉2 mLNa 2S 2O 3继续滴定浅灰蓝色5mL NH 4SCN蓝色振摇蓝色Na 2S 2O 3继续滴定终点抱歉,平均值应用上划线表示,太麻烦了,就用下划线代替,在实验报告中手写时请遵照惯例。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要点。

2. 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 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4. 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5. 掌握以碘量法测定铜的操作过程。

二、试验原理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各种青铜。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一般采用碘量法。

在弱酸溶液中,Cu2 +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同时析出I2,反应式如下:2Cu2 + + 4I- ⇌2CuI↓+I2或 2Cu2 + + 5I- ⇌2CuI↓+I3析出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 +2S2O32 - ⇌2I- + S4O62 –Cu2+与I-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Cu2+浓度减小(如形成络合物等)或引起CuI溶解度增加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

加入过量KI,可使Cu2+的还原趁于完全。

但是,CuI沉淀强烈吸附I3-,又会使结果偏低。

通常的办法是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uI(K SP = 1.1×10-12)转化为溶液度更小的CuSCN沉淀(K SP = 4.8×10-15),把吸附的碘释放出来,使反应更为完全。

即I2 +2S2O32 - ⇌2I- + S4O62 –KSCN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CN- 会还原大量存在的I2,致使测定结果偏低。

溶液的pH一般应控制在3.0~4.0之间。

酸度过低,Cu2 +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I-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I2(Cu2 +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

Fe3 +能氧化I-,对测定有干扰,但可加入NH4HF2掩蔽。

NH4HF2(即NH4F.HF)是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因HF的K a =6.6×10-4,故能使溶液的pH控制在3.0~4.0之间。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1.KI 200 g。

L-1 。

2. Na2S2O3 0.1 mol。

黄铜的铜含量

黄铜的铜含量

黄铜的铜含量
黄铜是一种受欢迎的合金材料,它的铜含量一直是很多用户关注的焦点。

黄铜铜含量对其耐腐蚀性、硬度、塑性和机械特性有很大的影响,也影响着它在建筑、通用机械、电子设备等领域中的应用。

铜含量是指黄铜中所含的铜含量。

一般来说,黄铜铜含量低于70%时,它就不能勉强称之为黄铜,只能称之为低铜合金。

但正常情况下,黄铜铜含量超过70%可以称之为黄铜,含铜量通常在70%~90%之间。

黄铜的铜含量主要取决于原料的组成比例。

以常用的C37700为例,它的成分如下:铜58%,锌37.5%,铅2.2%,锡0.7%,铝0.6%,镍0.2%。

综上所述,C37700的铜含量为58%。

根据实际的铜含量,可以将各种黄铜分成三类:普通黄铜,硬黄铜和高硬度黄铜。

普通黄铜的铜含量一般在60%-85%,主要用于制造管件、阀门、管道件等。

硬黄铜,铜含量在60%-83%之间,可用于制造螺栓、螺母、螺钉等原料。

高硬度黄铜,铜含量在60%-82%之间,用于制造精密零件、齿轮等。

此外,不同的铜含量也对黄铜的加工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铜含量越高,延伸率越高,冷弯性能越好,热弯性能越低。

由此可见,控制黄铜的铜含量对于黄铜的性能和加工性能有重要意义。

此外,如何检查黄铜的铜含量也非常重要。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火焰原子吸收法,用火焰原子吸收仪对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测定,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得到铜、锌、铅、锡等含量的比例,从而确
定黄铜的铜含量。

综上所述,黄铜的铜含量对其性能和加工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其铜含量,同时,如何正确检测黄铜的铜含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性实验
题目:黄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学院/专业/班级:化学与化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一班
小组成员:李博浩、刘培、阿卜杜热黑木、阿不都拉
姓名:实验台号:教师评定:
【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提高同学在选择方案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3、检验学生的滴定操作等基本实验方法的综合素质。

【实验原理】
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本次实验样品为已剪成小段的黄铜线,铜含量约65%,锌含量约35%,可能含有少量铁、锰、铅等元素。

铜合金中铜的含量一般采用碘量法测定。

在p H=3~4的弱酸溶液中,C u2+与过量的K I作用:2C u2++4I-=2C u I↓+I2。

析出的I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 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N a2S2O3-=2I-+S4O62-(连四硫酸根)。

C u2+与I-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C u2+浓度减小或引起C u I溶解度增大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加入过量K I,可使C u2+的还原趋于完全。

但是,C u I沉淀强烈吸附I2,致使结果偏低。

通常的办法是在临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 u I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 u S C N沉淀,C u S C N沉淀吸附I2倾向小,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硫氰酸盐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 C N-会还原大量存在的I2,致使测定结果偏低。

市售的结晶N a2S2O3·5H2O一般含有S、N a2S O3、N a2C O3、N a2S O4等杂质,而且N a S2O3溶液也不稳定,易分解,如久置空气中会发生反应:S2O32-+C O2+H2O=H S O3-+H C O3-+S↓;2S2O32-+O2=2S O42-+2S↓。

因此要求N a2S2O4的准确浓度需用基准物标定。

K2C r2O7是常用的基准物质,其与K I作用析出I2:C r O2-+6I-+14H+=2C r3++7HO+3I2。

析出的I2用欲标定的N a2S2O3溶液滴定,根据N a2S2O3与I2反应的定量关系,可求出N a2S2O3准确浓度。

黄铜可以用H N O3或H C l+H2O2溶解,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F e3+也能氧化I-,干扰C u2+的测定。

因此,加入N H4H F2一方面可以调节酸度,一方面消除F e3+的影响,F e3+转化为F e3F63-失去了氧化I-的能力。

溶液的p H值应控制在3.2~4.0之间。

酸度过低,C u2+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I-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I2(C u2+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

【仪器与试剂】
仪器:50m L、250m L、500m L烧杯各一个,锥形瓶三个,碘量瓶三个,250m L容量瓶一个,25m L移液管一个,洗耳球一个,10m L、100m L量筒各一个。

试剂:H C l(6m o l/L)、H2S O4(3m o l/L)、1:1氨水、30%过氧化氢、K2C r2O7基准物、N a2S2O3·5H2O固体、N a2S2O3固体、100g/L K I溶液、冰醋酸、N H4H F2固体、K S C N固体、5g/L淀粉溶液。

【实验步骤】
1、N a2S2O3标定
K2C r2O7标准溶液(0.01667m o l/L)的配制(两人共用一份):准确称取约1.226g固体K2C r2O7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0m L容量瓶中,用
水定容。

0.1m o l/L N 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约6.2g N a2S2O3·5H2O于中烧杯中,用250m L蒸馏水溶解,搅拌溶解后转移至试剂瓶中。

移取25.00m L K2C r2O7标准溶液于250m L碘量瓶中,加入15m L100g/L的K I溶液和10m L3m o l/L的H2S O4溶液,盖好瓶塞摇匀后在暗处放置约10m i n。

加入100m L水稀释后,用N 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绿色,然后加入2m L5g/L的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突变为亮蓝绿色为终点。

记录所消耗的N 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约25m L),并根据相关数据计算所配制的N a2S2O3溶液的准确浓度。

平行标定三次,相对平均偏差应小于或等于0.5m L,以平均浓度作为所配N 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

2、黄铜的溶解
配制20%N H4H F2缓冲溶液:称取7.5g N H4H F2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30m L蒸馏水溶解。

配置1:1H A c缓冲溶液:量取20m L冰醋酸于小烧杯中,加入20m L蒸馏水溶解。

分别准确称取黄铜试样0.20~0.30g三份,分别置于编号1、2、3号锥形瓶瓶,分别加入5m L6m o l/L H C I溶液,滴加约2m L30%H2O2,等待黄铜试样溶解完全,在加热板上加热煮沸1~2m i n使H2O2完全分解(不再有气泡产生),然后静置冷却。

分别取1、2、3号瓶加入30m L蒸馏水,取1:1氨水边滴边摇直到溶液中刚刚产生稳定的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加入6m L N H4H F2缓冲溶液,加入8m L1:1H A c缓冲液,摇晃均匀。

3、铜离子浓度的测定
配制100g/L的K S C N溶液:称取3g K S C N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30m L蒸馏水溶解。

取1号瓶加入15m L100g/L的K I溶液后快速摇匀,并立刻用配置好的N 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稻黄色后(约15~25m L),再加2m L5g/L淀粉指示剂;滴定至蓝色消失,再加入5m L100g/L的K S C N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时终点颜色呈现灰白色或者肉色。

平行滴定2、3号瓶。

记录所消耗的N 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约20~30m L)。

注意事项:
1、​滴定需在弱酸或中性溶液中进行,有效酸度以0.2~0.4m o l/L为宜。

溶液酸性过强N a2S2O3易分解,I-易被O2氧化;溶液碱性过强N a2S2O3与I2会发生副反应,I2会发生岐化。

2、​为了防止I2的挥发,应加入过量K I(3~4倍),并在碘量瓶中进行反应;为了防止I2的氧化,应将碘量瓶置暗处,避免日光照射。

3、加入100m L水稀释目的:降低C r3+浓度,便于终点的观察;降低溶液酸度,减慢I-被空气氧化速度,缓解N a2S2O3分解。

4、为了抑制I2挥发及氧化,所有滴定操作应该在开始阶段快滴慢摇。

【数据记录及处理】
标准溶液的配置
m K2C r2O7
V K2C r2O7
c K2C r2O7
c K2C r2O7=M K2C r2O7=
N a2S2O3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称取g N a2S2O3于m L水中。

碘量瓶编号
123数据记录与计算
c K2C r2O7
V K2C r2O7
V N a2S2O3
c N a2S2O3
c N a2S2O3
相对偏差d/%
平均相对偏差d/%
c N a2S2O3=M N a2S2O3=
铜含量的测定
锥形瓶编号
123数据记录与计算
c N a2S2O3
m C u
V N a2S2O3
w C u
w C u
相对偏差d/%
平均相对偏差d/%
w C u=M C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