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种苗培育的要点

合集下载

浅析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及措施

浅析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及措施

优化种苗选择、培育流程和后期管理,提高种苗质量和成活率。
02 03
规模化
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种苗培育技术逐渐向规模化 方向发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种植品种,提高森林资源的供应能 力。
智能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森林种苗培育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方 向发展。通过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提高种苗培育的效率和精度。
森林种苗培育的历史与现状
森林种苗培育技术起源于古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 的学科。
目前,全球各国都高度重视森林种苗培育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提 高种苗质量和效益。
我国是林业大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在森林种苗培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优良品种少、种苗质量不高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推广。
的顺利开展。
政策优惠与扶持
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 免、用地优惠等,鼓励社会资本
投入森林种苗培育领域。
资金监管与使用
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确保 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市场监管与质量控制
市场规范与监管
01
建立健全森林种苗市场规范,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种苗交易的
公平、公正和合法。
质量标准与控制
02
森林种苗培育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慢
受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的森林种苗培育技术更新缓慢 ,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种苗质量差
由于种苗选择不当、培育管理不善等原因,部分地区的种苗质量较 差,成活率低,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形成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资金投入不足
森林种苗培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部分地区由于资金不足,难以 保证种苗培育的质量和规模。
02
森林种苗培育是林业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对于提高森林质量、增 加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 重要意义。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中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苗的培育技术对于林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科学地培育林木种苗,已经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一、种苗选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种子或扦插木。

在选种时应首先考虑基因质量和种质质量,其次是种子或扦插木的产地和年龄。

1、基因质量:选择优良的基因质量是保证林木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

优良的基因质量包括种子的遗传性状和抗逆性等,可以通过进行遗传育种和高效的育种选优来提高基因质量。

2、种质质量:种子或扦插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种苗的培育效果,包括种子或扦插木的完整度、外观和加工处理等。

在选种时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损伤的种子或扦插木,并且要做好种子或扦插木的加工处理工作。

3、产地和年龄:林木种子或扦插木的产地和年龄也是影响种苗的培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和年龄的种子或扦插木对于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种时应做好产地和年龄的筛选工作。

二、播种与扦插种苗的播种和扦插是种苗培育的重要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后期的生长发育效果。

在进行播种和扦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播种时间:播种时间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林木和不同的生长地域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播种时间。

2、播种方式:根据不同种类的林木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播种方式,包括直播、盘栽、条播等。

3、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是种子或扦插木分布的密度,不同种类的林木要根据其生长特性和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的播种密度安排。

4、扦插深度:扦插木的扦插深度决定了其生根和生长发育程度,在进行扦插时应根据不同的扦插木和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的扦插深度控制。

三、育苗管理育苗管理是种苗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施肥等方面的管理。

1、温度管理:温度是影响种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种类的林木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种苗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是一种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种苗的发芽率、成活率和生长势,以满足采伐和造林的需要。

以下为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1. 种子选择和处理在种子的选择方面,应选择健康、完整、无虫害、高内含物的种子。

在处理方面,一般采用浸泡、烘干、灭菌等方法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2. 播种播种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并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和密度,如直接撒播、穴播、盘根法等。

同时,应及时进行覆土和浇水,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3. 调控环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根据不同的树种需求,应及时调控温度、湿度、光照、气候等环境因素,以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4. 管理管理包括除草、松土、浇水、养护等措施。

对于幼苗的管理要求严格,要保持灌溉和养护良好,及时进行湿度和温度的调整,保持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性平衡,以确保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健康。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林木种苗生长的主要障碍之一。

种苗的病虫害防治包括预防和治疗两种方法。

预防措施包括对土壤进行消毒、防止病菌和虫害的传播、合理的田间作业等。

治疗措施则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方式,如喷洒杀菌剂、使用捕虫器或放置拟谷虫皮等。

6. 移栽和移种幼苗长到一定阶段后,需要将其移栽到适宜的土壤和环境中生长。

移栽时应注意准确的定植、适时的施肥和灌溉、适宜的光照和温度等因素。

移植时应注意保护根系,避免受损。

总之,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是种植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种苗,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浅谈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势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是林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

种苗质量是衡量林木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种苗培育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对于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就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1、选择优质种源。

选择优良的种源是种苗培育的首要环节,只有选用品种优良、强健、抗逆能力强的种源,才能培育出高品质的种苗,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科学的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应当根据不同物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习性选择不同的方法。

例如,对于适应水域生长的物种,应当采用水播法;对于不适宜水域生长的物种,应当采用稻草覆盖等播种方法,以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3、合理施肥。

施肥不仅影响种苗的生长速度,更直接影响其品质。

种苗肥料应当根据不同树种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定期施肥。

4、科学的间伐和修剪。

间伐和修剪是培育高品质种苗的重要措施。

通过适当的间伐和修剪,可以调节种苗的形态和生长速度,促进种苗根系的发育,提高种苗质量和存活率。

1、现代化科技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技术也逐渐应用到种苗培育领域。

例如,生物技术在种子的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繁育技术也逐渐实现高效化、规模化、自动化。

2、水培技术的应用。

水培技术是利用水为介质将种子种苗育成苗木的方法。

水培技术可以提高种苗成活率和培育效率,在不适宜普通苗床培育的生态环境下,水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新型种植技术的应用。

无土栽培和基质培植技术是新型的种植技术,为种苗培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一技术可以采用新型基质,精确控制种苗生长环境,提高种苗生长速度和质量。

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要点分析

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要点分析

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要点分析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是指对森林进行种植和管理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作为重要的森林管理工具,森林栽植和培育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以下是森林栽植和培育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及其分析。

1.选地适宜森林栽植前需要做好选地工作,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以保证后续栽植和管理的顺利进行。

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

例如,森林栽植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应该在6-8之间,有足够的养分、水分和通气性。

2.正确选用树种森林栽植要选择合适的树种。

树种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森林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预期用途等。

在选择树种时还需考虑生长速度、耐旱、抗病虫害等特性。

3.合理设计种植密度森林的栽植密度对于森林生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栽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竞争激烈,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导致死亡率增加。

过小的种植密度,往往使得森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在栽植密度上做出恰当的平衡,以实现森林的最大利用价值。

4.注意灌溉和施肥对于刚栽植的森林,灌溉和施肥是非常关键的技术要点。

通过灌溉可以为新的树苗提供充足的水分,在干旱地区或干燥季节尤其重要。

施肥可以提高新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从而提高森林的种植效率。

5.定期修剪和成活检测森林的栽植和管理需要定期进行修剪和成活检测。

修剪的目的在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形态调整,确保植株能够适应环境和生长条件。

成活检测可以及时掌握植株生长情况,对于死亡或者成活率低的植株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6.注意森林防火森林栽植和培育过程中,森林防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

在枯燥的季节和高温天气,树干、树枝等物质非常容易燃烧。

因此需要采取防火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总之,森林栽植和培育技术要点非常重要,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十分关键。

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分析森林栽植和管护的具体条件和细节,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要点分析

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要点分析

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要点分析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依托,对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作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森林生长速度、改善森林群落结构、提高林木品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就森林栽植与培育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帮助。

一、选择栽植地点选择适宜的栽植地点对于森林的生长发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考虑的是土壤的条件,要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这样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森林植物的生长。

其次要注意地形地貌的选择,选择相对平坦、不易发生滑坡、塌方和淹水的地方,有利于森林的定植和生长。

最后要考虑气候因素,选择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的地区进行栽植,对于森林的生长发育更有利。

二、选用优良种苗优良的种苗是保障森林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

在选用种苗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树种。

优良的种苗应该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坚强的抗逆性和寿命长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并且对于森林的整体生长和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合理的栽植密度栽植密度是影响森林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栽植密度可以有效地避免森林植物的过密竞争和过度生长,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也能够提高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栽植密度的选择应该遵循“稀则弱,密则强”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

四、科学施肥施肥是保障森林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进行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种类和养分含量来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施肥对森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在适当的时机和季节进行施肥,以满足森林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五、定期修枝定期修枝是保障森林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及时修剪枝叶可以促进森林植物的通风透光,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加速养分的合成和输送,同时优化林木的生长空间,避免树冠过于密集而导致的病虫害的发生。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林木是我们生存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而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则是确保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重点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以期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林木种苗的生长过程和管理方法。

一、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1. 种子选择: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培育,这有助于提高种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一般情况下,选择外观完整、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种子较好。

2. 播种时间:播种时间是种苗培育的关键,一般来说,春季是最佳的播种时间。

在播种之前,要根据不同的树种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3. 培育基质:种苗的培育基质对其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可选择营养土或者珍珠岩等作为培育基质。

培育基质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以保证种苗的正常生长。

4. 光照控制:光照对种苗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强或者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种苗的生长情况。

在培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

5. 病虫害防治:在种苗的培育过程中,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

二、林木种苗的管护1. 浇水管理:适量的浇水有利于种苗的生长,但是要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浇水。

一般来说,早晚各浇水一次,让土壤保持适当的湿润度。

2. 施肥管理:在种苗的生长过程中,及时适量地施肥对促进种苗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化肥进行施肥,但施肥的时间和用量要经过合理的调整。

3. 清理杂草:及时清理种苗周围的杂草,以免影响种苗的正常生长。

特别是在种苗生长的初期,要保持种苗周围的环境清洁。

4. 疏枝疏叶:适时对种苗进行疏枝疏叶,以促进种苗的生长。

疏枝疏叶有利于光照和通风,有助于提高种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5. 树木绑扎:在种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对树木进行绑扎,以保护树木的幼嫩枝条,防止自然灾害的侵害。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是指通过种子或其他方式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林木苗木。

而良好的林木种苗是森林发展的基础,对于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优良种子1.树种的选取:首先要根据所处地域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树种的用途等要求,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种子培育。

2.种子的品质:对于每一种树种的种子,都有一些规定的标准,比如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等。

在进行种子选择时,要选择外观完整、无疵的种子。

二、储存与处理1.储存条件:种子要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虫害。

一些种子需要低温储存,比如松树、落叶松等。

对不同种子的储存条件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合理的处理。

2. 预处理:有些种子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比如裂果种子、硬壳种子等。

这样可以帮助种子更好地吸水,提高发芽率。

三、播种1.播种时间:一般来说,不同树种的播种时间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春季和初秋是比较适合的播种时间,这个时候天气比较凉爽,对于种子的生长发芽有利。

2.播种方法:一般来说,常用的有直播、育苗盘播、育苗幼苗苗室等方式。

在播种时,要注意种子的密度、深度等要求,以及路线的排布。

四、苗木管理1. 土壤培育: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培育苗木。

对于不同种类的苗木,要给予适宜的肥料和水分管理。

2.灌溉管理:对于幼苗的灌溉要注意温和,不能浸水,要及时排除积水。

幼苗的生长可能受到不利的因素影响,要及时进行护理。

五、防治病虫害林木种苗的培育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避免病虫害对苗木生长造成的危害。

1.病害预防:要选择健康的种子,保持苗木的生长环境洁净,消除病菌传播的可能。

2.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苗木是否受到蛀虫等害虫侵害,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比如喷洒杀虫剂等。

六、移栽苗木在成长一定时期后,需要进行移栽工作。

在进行移栽时要及时进行苗木的修剪,以及对土壤的培育和种植孔的准备。

七、管理护林不同树种的管理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管理护林时要依据树种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苗木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森林种苗培育的要点
摘要为加强林木种苗的培育,加快林木种苗基地的建设,有效保障明春造林的
种苗供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森林种苗培育工作。

本文就森林种苗培育的要点进
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森林种苗培育要点
1.前言
为加强林木种苗的培育,加快林木种苗基地的建设,有效保障明春造林的种
苗供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森林种苗培育工作。

针对近年来森林种苗生产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林木良种基地、
采种基地的培育管理。

对种子园、母树林要重点抓好水肥、花粉、树体和病虫害
防治四大环节。

部分过密的种子园、母树林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适度间伐,改
善光照条件,促进结实。

对采种基地要着重做好倒伏树木及枝丫清理和重点区块
的抚育管理。

本文就森林种苗培育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2.我国森林种苗培育的现状
2.1种苗生产结构不均衡
我国的育苗生产中,大规格、大径阶苗量少,小规格、小径阶苗量多;3年
生以上苗木少,1-3年生苗多;通道绿化、村镇绿化、环城绿化苗少,荒山造林、城市绿化苗多;经济林苗少、其它苗多;定植苗少、留床苗多;容器苗少、裸根
苗多。

2.2种苗培育规模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林业六大工程启动实施,林业工程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实行林业工
程招投标制度,为适应当前的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提高绿化工程质量和绿化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增强企业的信誉度,各个绿化工程公司都相继建起了自已的育苗
基地,但是个体育苗规模相对较小,且分散,面积大多在20亩以下。

2.3育苗科技含量低
育苗生产技术总体上看,仍然徘徊在低水平上,科技含量不高,播种与扦插
育苗所占比例较大,而嫁接、根蘖、组培等育苗则主要靠外地熟练技术人员,或
引进外地小苗进行培育,育苗技术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2.4市场竞争力不强
种苗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是由于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和水资源有限,以及
气候等因素,致使土地租金高、育苗周期长、劳动力价格高、单位面积内成品苗
率低,造成育苗成本居高,在苗木市场竞争力弱。

3.森林种苗培育的要点
3.1认真做好种苗培育准备
针对生态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今冬明春造林特点,分析重建种苗需求,适当扩大育苗规模。

要充分发挥容器苗培育周期短、造林不
受季节限制的优势,提高造林种苗的生产能力。

要积极推行订单育苗,根据造林
计划,签订育苗合同,不失时机地落实好造林苗的培育任务。

重点容器育苗基地
应按照与林业厅签订的容器育苗合同,落实好具体生产任务。

要大力推广芽苗移植、容器育苗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造林苗木质量和生产能力。

3.2加强种苗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种苗供应形势非常严峻,保障今冬明春造林种苗供应的
任务十分繁重。

各级林业种苗主管部门对今年的种苗培育计划要早落实、早部署,对种苗基地培育工作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

受冰雪影响严重的种苗基地也
要积极主动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汇报情况,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
快基地的恢复重建。

近期林业种苗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专家赴各地指导种苗抚育
工作,对良种基地、采种基地、重点容器育苗基地的培育计划执行情况和专项资
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3.3做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我国明春种苗的供求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地应于近期对今年的种子产量和种苗需求情况,
以县为单位进行一次调查和预测,重点调查主要造林树种的结实情况和今冬明春
造林种子需求情况。

各地林业种苗部门要主动与造林部门沟通,努力使造林计划
与种苗生产供应计划有效衔接。

3.4加大种苗培育科技含量
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是种苗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的保证。

近年来,我们在种苗生产过程中,加大了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推广了地膜覆盖育苗,营养钵育苗,ABT生根粉,根宝等育苗技术,同
时还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先后从中国林科院、辽宁杨树所引进辽育1号、2号、3号、抗虫榆等十多个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示范工作,逐步培育出适
宜当地的良种壮苗,为林业生态建设搞好技术服务工作。

在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
广应用的同时,国有苗圃与中国林科院联合开展种苗科研攻关项目,重点研究课
题为优良树种的繁育。

3.5确保种苗市场秩序规范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种子法》,初步形成依法开展种苗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

一是实行种苗生产“一签两证”制度,严把种苗质量关,严禁不合格苗木到重点工程,从根本上保障了林业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

二是实行种苗供应招投标制,禁止使用“人情苗”、“关系苗”,将合格苗、优质苗用在工程上,保证了工程造林的质量。

三是实行种
苗价格听证制,坚决制止垄断种苗市场、哄抬种苗价格的行为。

通过听取各方意见,确定合理的苗木价格,有效维护用苗单位的利益,保障了苗木生产者和合法
权益。

3.6深化国有苗圃改革
国有苗圃是林木种苗行业的骨干力量,对促进我国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

我们应对国有苗圃进行内部整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实行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分组管理的体制。

规模的扩大,规划的合理,科学的
发展,促进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

苗圃内部组建“四组一队”,即育苗一组、育苗
二组、科研组、营销组、绿化队。

内部实行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同时以国
有苗圃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与分散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探索了“苗圃+农户”的联合发展路子,实行了集团式发展,低成本扩张,带动社会发展育苗的
积极性。

另外,我们在抓好种苗生产供应的同时,拓宽苗圃服务领域,重点在种
苗市场营销、营林绿化施工上做了一定的工作,给苗圃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后劲。

一是在种苗市场营销方面,随着种苗基地规模的扩大,加之与几家大的种苗基地
的经济合作,借助我们的地理位置优势,围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大工程、大苗木、大市场”的形势,组建北方林木种苗科技市场,建立了一支营销队伍,有效地解决地区性种苗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二是营林绿化施工方面,随着近年来造
林绿化任务大,时间紧的特点,林业部门的造林单位,由于技术力量雄厚,苗木
品种全,施工设施齐备,在营林绿化施工中,本着“诚信服务,质量第一”的准则,施工质量达到业主满意为止,在社会中赢得声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的逐年扩大,任务量大,种苗需
求量大,给种苗生产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面对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形势,我们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行业管理,优化生产结构,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在种苗生产基地建设上,继续巩固发展国有苗圃育苗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社会育苗,初步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主体,社会育苗为补充的苗木生产体系,为造林绿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程亮.种苗培育技术分析[J].南北桥.2009.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