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世界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一、选择题“全球米贵”令粮食平安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平安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乐观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2题。
1.日本乐观开展海外屯田的缘由不包括()。
A.人多地少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有,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分,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宽敞解析第1题,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积累没有明显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发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答案 1.C 2.C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N是世界有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M湖四周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四周的植被为温带草原D.两湖均为内流湖4.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四周为热带草原带;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苏必利尔湖是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泊。
两湖均为外流湖。
第4题,东非高原地区经济进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严峻。
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峻。
答案 3.B 4.D读俄罗斯局部地区农产品和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世界主要国家的知识点总结

世界主要国家的知识点总结1. 美国- 美国位于北美洲,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面积第四大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美国政治体制为联邦制共和国,国会制议会政体。
总统负责国家的行政权,国会负责立法权,最高法院负责司法权。
- 美国的地理环境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美国经济主要依靠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科技产业等,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大的进口国。
- 美国是北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事预算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 美国文化多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形成了多文化共存的社会。
美国的文化产业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重要影响力。
2. 中国- 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政治体制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元首为主席,国务院为最高行政机构。
- 中国地势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稀土、黄金等。
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军队和海军,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
-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摇篮",中国的文化产业和传统艺术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3. 俄罗斯-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包括天然气、石油、煤炭等。
俄罗斯政治体制为联邦制总统制,国家元首为总统,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 俄罗斯经济主要依靠能源产业、军工产业和矿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俄罗斯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也是独联体和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
-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第四大军事预算和庞大的军队,是欧亚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
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力量。
4. 印度-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
新课改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2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含解析

新课改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2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D.全球化进程加快2、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许多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这说明( )A.世界格局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B.世界各国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3、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多极化格局形成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4、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5、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说过,“戈尔巴乔夫使我想起决定用油漆盖住自己家墙上污点的人。
但是在开始刷墙的时候看到一块砖在晃动,他试图把它换下来却弄塌了整堵墙,在重新砌墙的时候,又发现整个房基都腐烂了。
多极化趋势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①是发展中国家结盟抗争的结果
②能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③是单极与多极矛盾长期斗争的结果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发展中国家结盟的表述错误,①错误;③:世界多极化有利于 世界和平与发展,使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成为相当长时 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③错误。②④: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能 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
发展中 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联合自强,成为推动建
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欧盟
欧盟是国际格局中一支重要战略性力量,它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俄罗斯 俄罗斯国土面积世界第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强大的军事实力,巨大的经济、科技发展潜力
【典题研磨】
【答案】①上述材料体现了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②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 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有利于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④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⑤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典题研磨】
【答案】①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贸易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反对世 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 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联合自强,成为推动建 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世界多极 化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 设施投资银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的国际影 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4部分第13单元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教案

第三讲 世界主要国家日本1.位置与范围(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 ~150°E ,25°N ~45°N 之间。
②海陆位置:东临A 太平洋,西临B 日本海。
以G 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2)范围:由C 北海道岛、D 本州岛、E 四国岛、F 九州岛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3.气候(1)⎩⎨⎧温带季风气候—C 岛和D 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D 岛南部,E 岛和F 岛(2)气候特点: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
6.工业主要分布地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五大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海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特别提醒]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原因(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于沿海。
(2)日本矿产资源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
(3)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出口。
(2020·辽宁省六校协作体联考)下面景观图中的道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是日本著名的“雪墙公路”。
从1971年开始,这里就成了观雪胜地。
很多人还专门前往附近主峰饱览雪景,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观光。
下图为日本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雪墙公路”景观位于图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下列时间段中,“雪墙公路”景观最吸引游客的是()A.11月~12月B.3月~4月C.7月~8月D.10月~11月3.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A.地震灾害B.洪涝灾害C.春旱冻害D.沙尘灾害1.B[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冬季风在经过日本海时会携带大量水汽,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处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大量降雪;图中的②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因此图示“雪墙公路”景观应位于图中的②地。
世界区域地理(二)

业 主 要 分 布
太平洋沿岸 德干 和濑户内海 高原 沿岸的京滨、 东北 名古屋、阪 神、北九州 部、 南部 工业区
莫斯科、 东北部、东南沿 东南 圣彼得 南部、 海圣保 沿海 堡、乌 西部工 罗、里 地区 拉尔、 业区 约热内 卢一带 新西伯 利亚工 业区
日本
主 水稻 要 农 作 物 业
印度
俄罗斯
五大湖及东北 较贫瘠,不利于种植粮食,但适
部地区 宜发展畜牧业;③工业集中,人 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 乳畜带以南, ①地势低平,土层深厚;②气候
玉米带 中央大平原中 温和,雨量适中;③无霜期约半
部、北部
年;④大豆、玉米轮作
分布
发展条件
小麦区
中部、北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热同期; 部 35° N以南 ③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①热量充足;②无霜期200天以上;③春
6.城市
上图中e 纽约 ,f圣弗朗西斯科,g 休斯敦 。
六、拉丁美洲——巴西
1.地形区
图中a 亚马孙平原 ,b 巴西高原 , C 安第斯山脉 。 2.气候 图中d 热带雨林气候,e热带草原 气
候,f 热带雨林 气候。
3.工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
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4.人口 当地土著居民是 印第安人,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是 欧洲 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业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 东南沿海 农作 小麦、水稻、茶叶、黄麻 咖啡、甘蔗、香蕉、
农
业
物 等
分布 印度河、恒河平原,半岛 沿海等
可可等
巴西东南部
城市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巴西利亚、圣保罗、 班加罗尔 里约热内卢
考点22 世界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101张PPT)

圣保罗
。
技能共同认知
如何复习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全面掌握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 行: 1.整体把握某国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的内在 联系
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①区域位置——经纬度 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和战略位置,并理解区域地理位置的 重要性;②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 物(植被)、 土壤等方面分析和概括; ③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科技等方面分析和 概括。
解析:中国因为劳动力充足,制造业发展较快,被称为 “ 世界工厂 ” ,而不是利用充足的原料能源驱动了经济繁 荣。
答案:D
2011 年 4 月利比亚发生内战, 在北欧和美国的极力扶持 和操纵下,反对派于 2011 年 10 月 20 日抓获并结束了执政 42 年的领导人卡扎菲的生命。这是一场权力之争,更是一场 资源之争,外国势力的干涉主要看中的利比亚丰富而优质的 石油资源。读利比亚城镇和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利比亚等 高线和油井分布图(图乙),回答 7~8 题。
答案:A
6.从经济上看,“金砖四国”的差别很大。巴西被称 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关于上 述称谓理解错误的是 A.巴西是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大国 B.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为其经济增添了双翼 C.印度是软件工业大国,班加罗尔是其软件业代表城 市 D.中国利用充足的原料能源驱动了经济繁荣 ( )
(
)
解析:利比亚城镇主要受地形、气候、石油影响。 答案:D
9.(2012· 江苏卷)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其形成原 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 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 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____。 试分 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世界主要国家

3.如何复习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 ①区域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和战略位置,并理解 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三)分析某国或某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同时区位条件又
国家 工业或农
(地区)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位置的表述,城市分布的特点归纳,以及
工业的区位分析。难度不高,但对学生规范表达能力考查的指向十 分明确。
【答案】 (1)(6分)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2分);位于低纬度地 区(或位于热带)(2分);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 南连哥斯达黎加(2分)。
2.实例分析——印度和巴西两国区域差异的对比
印度和巴西两国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共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主要 制约因素有何差异? 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或地形平缓),水热资源丰富;
【提示】
(1)俄罗斯:工业基地多分布在内陆资源丰富的地方。 原因:俄罗斯国内资源丰富,且工业多以传统重工业为 主,因此在资源丰富的地方形成工业区。
区域地理 世界主要国家
一、考点透视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某一国家(日本、印度、俄罗
二、能力突破
(一)六个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日本
2.印度
2.印度
3.俄罗斯
3.俄罗斯
4.巴西
4.巴西
5.澳大利亚
5.澳大利亚
6.美国
6.美国
差异比较的一般 思路
对比国家区 域差异,可以结 合以下图解掌握:
④东南沿海受暖流影响,比较湿润,形成亚热带的风坡湿润气候;东 北部常年吹东南信风,受地形和暖流影响,迎风坡降水丰沛,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
三大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
B恒河平原, C德干高原。
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 频繁。 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 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 为旱季。
五大作物
种类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分布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山坡 恒河三角洲
业区 铁、电子 ,铁路运
输便利
乌拉尔工 钢铁、机 矿产资源
业区 械、石油 丰富
煤炭、石
新西伯利 油、天然 矿产资源
亚工业区 气、电力 丰富
、钢铁
交通①以铁路为主,主要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②三大港口:圣 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 托克。
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为 主的原因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 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工业重心 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 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运 量大,内河航运欠发达;公路运 输不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四大工业
部 钢铁工 棉纺织 麻纺织 新兴 门 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分 布
德干高 原东北 部
西部沿 印度东 印度 海平原 北部 南部
四大城市 ①新德里——首都。 ②a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 ③b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 ④c班加罗尔——电子工业中心。
俄罗斯
地形 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 大,地势总体为西低东 高。山脉:
世界主要国家
日本、印度、俄罗斯
日本
位置与范围①位置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 150°E,25°N~45°N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A太平洋,西临B 日本海,以G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 邻。②范围:由C北海道、D本州、E 四国、F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 些小岛组成。
• 地形特点
日本沿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
日本自然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地理 位置
海陆位置 (岛国) 纬度位置
(温带)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温暖湿润,海洋性强
地形 特征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 板块位置(板块交界)
水力、森林资源丰富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总结: 归纳日本自然地理的突出特点。
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 二少: 平原少、
矿产少
三多:山地多、
火山地震多、 优良港湾多
主要矿产
矿产
分布
煤
石油 天然气
库兹巴 秋明油 西西伯利
斯
田
亚
铁矿 库尔斯克
圣彼得堡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
乌工业区
主要工业 优势区位
部门
条件
圣彼得堡 工业区
造船、电 子、石油 化工、航
空航天
临波罗的 海,有优 良的港口
周围铁、
莫斯科工 汽车、钢 石油丰富
山
富 士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气候
日本
气候特点:具有明显 的海洋性。
资源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 资源缺乏。
农业
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 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 道渔场最大。
主要分布地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沿岸
五大工业区
a京滨工业区 b名古屋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 d濑户内工业区 e北九州工业区
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 两者为亚欧两洲分界线。 四大地形区: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 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四大河流
湖泊:e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名称 a伏尔加河
b鄂毕河、c叶尼塞河、d勒拿河
特点
欧洲最长河流,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
位于亚洲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下游沼 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气候①总体特点:所处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寒冷, 夏季短而温暖。②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 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 为温带草原气候。
农业①生产条件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劣势:
纬度高、气温低,不利 于农作物生长。②主要 农业地带:东欧平原、 南部顿河流域。③主要 农产品:小麦、甜菜、 向日葵、亚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