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1.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其中渗透多门学科的知识,如植物生理、生态、保护、育种、遗传、土壤、肥料、气象、真菌、药用植物、中药化学、中药资源等学科。

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的产地和生态环境、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态学特点、规范化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的田间管理、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中草药的质量控制、采收加工和贮运等。

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

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4、中药材的道地性与特产栽培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

全国道地药材约有200种,约占常用药材的2/5。

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药材市场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不同,药材生产的服务对象是中医院、中药制药企业等。

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和现状现在药用植物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质资源退化问题突出。

2.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问题。

3.中药材产地不同引起质量差异。

4.产地采收加工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

5.野生或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破坏严重。

第三节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与发展方向1、GAP的概念: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AgriculturalPracticeforChineseCrudeDrugs)此过程的简称。

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是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各生态因子),也包括人为的干预。

所谓中药材的生产全过程,以植物药为例,即指从种子经过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形成商品药材(产地加工或加工的产物)为止的过程。

此过程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一般炮制可看作是中药制剂的前处理。

第二章药用植物器官形态

第二章药用植物器官形态
常见的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1、互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只生一片叶,各叶交互而 生,沿茎枝螺旋状排列,如桃、柳、杜仲、叶 下珠等。
2、对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呈十字形排列 称为交互对生,如薄荷、益母草、龙胆等;
排列于茎的两侧称为二列状对生, 如女贞、水杉、 醉鱼草等。
(蕨类植物特征)
如 银杏。
每条叶脉均呈多级
二叉状分枝,是比较
原始的脉序。
D.铁线蕨属一种
E.银杏
(六)叶片质地:
叶片的质地可分以下五种: 膜质 (半夏); 草质 (薄荷) 革质 (枇杷) 肉质 (芦荟、垂盆草)
3.3 叶片的分裂
1、根叶裂口深度不同分为: 浅裂、深裂、全裂。 ⑴ 浅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不超过(或接近) 叶 片宽度的1/4,(或叶片中心至边缘 的1/2). ⑵ 深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超过叶片宽度的1/4, (或叶片中心至边缘的1/2). ⑶ 全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几乎到达中脉或 叶柄顶端。
肉质直根
贮 (主根肥大)


块根
(侧根、不定根)
圆锥状:如 胡萝卜、桔梗 圆柱状:如 萝卜、丹参 圆球状:如 芜菁
纺锤状:如 甘薯、何首乌 块状: 如 手掌参
2、支持根( prop root ):
靠近地面的茎节上长出许多的不定根,侧伸于 土壤中,有支撑植物体直立的作用。
如玉米、薏苡、甘蔗 等。
3、攀援根(climbing root):
如 浮萍、菱、睡莲等。 物维管束内吸取水分
6、寄生根:植物体产生的不和定养根分伸。入寄主体内,吸
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活。如 菟丝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无节乳汁管-单个乳细胞构 成,随器官长大而伸长,有 的发育过程中还有细胞核分 裂。彼此之间无联系。
有节乳汁管-一系列管状乳 细胞错综连接而成的网状管 道系统,连接处的细胞壁溶 化贯通,乳汁可以相互流动。
五、机械组织
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有支持植 物体或增加其巩固性以承受机械压力的作 用的细胞群。 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方式和部位程度不同, 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大多数一年生植物器官表面终生只具表皮。多 皮层、韧皮部或 年生木本植物,除叶外,茎与根幼年保持表皮, 维管柱鞘的薄壁 细胞恢复分生能 随其增粗,表皮破坏,而产生周皮。
力转变而成
周皮由侧生分生组织即木栓形成层向外分 化木栓细胞层,向内分化成栓内层,合称 周皮。
木栓层-细胞扁平、 排列紧密、细胞壁 木栓化 木栓形成层-来源于 表皮、皮层、韧皮部 薄壁细胞。 栓内层:是生活的薄壁细胞,常只有一层,茎 的栓内层细胞常含叶绿体,所以又称绿皮层
其他薄壁组织
通气薄壁组织
分布:水生或沼泽植物体内,如莲叶柄和灯心 草髓部。 功能:具贮存空气作用。 特征:具发达的细胞间隙、间隙互相联结,形 成大气腔。
吸收组织
吸收薄壁组织
分布:根尖的根毛区,细胞壁薄。 功能:从土壤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输导 组织中。
贮水组织
组织细胞储藏 有丰富水分, 细胞较大,液 泡中含有大量 的粘性汁液。 一般存在于旱 生的肉质植物 中。
伸长生长(如水稻拔节)
现将两类分生组织的对应关系表解
顶端分生 组织 侧生分生 组织 居间分生 组织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 织 次生分生组 织
存在部位 根尖、茎尖顶 端分生区 根茎等器官的 周围 穿插于成熟组 织间
细胞特点 作用 短轴或近于 使根茎伸长、芽形 等径 成与分化 长梭形 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生长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二章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二章

益母草
白 芷
射干
玉竹
防风
一、药用植物的生活周期
2、药用植物的个体发育 • 在栽培上,一般将植物的生长进程分为3个时期(生长
时期): (1)种子时期:种子形成到开始萌发的时期。包括三个
时期: • ——胚胎发育时期:卵细胞受精到种子成熟。在母体上
完成,与母体的生长状况及气候环境直接相关。栽培中 ,要人为创造适宜母体植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水、 肥、光等。
单向复杂所进行的质的转化过程。根、茎、叶的形成及 向花、果实和种子的转化。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 生育期:从种子播种到收获的总天数。
秋播、冬播植株因冬季气温低,生长发育缓慢,生育期较长;春播、夏播 植物因气温高,生长发育快,生育期较短。
• 生育时期:是指植物在生长季进行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 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而划分的生育阶段。
、降低呼吸消耗。
第三节 药用部位的产量与质量
2、提高“库”的贮藏能力 ——满足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需要,促进药用器官的生长发
育。 ——调节同化物的分配方向: • 摘蕾、打顶、修剪、代谢调节、激素调节及环境控制等 3、缩短“流”的距离 • 培育矮化株型的品种缩短营养运输距离。
第三节 药用部位的产量与质量
的整个生命过程在一年内完成的植物。如草红花、荆 芥、紫苏等。
红花
凤仙花
一、药用植物的生活周期
• 二年生植物:播种当年进行营养生长,经过一个冬季到第
二年才能开花结实,以至死亡的植物。也称越年生植物, 如当归、板兰根、白芷、益母草等
• 多年生植物:植物的寿命超过两年以上,每年进行生长发
育和休眠的循环交替。其中,草本多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 ,每年开花结实后死亡,宿存的地下部分根、根茎、鳞茎 、球茎、块茎等均可生活多年。个别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 冬季保持常绿,如麦冬、万年青、沿阶草等。

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第二章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来源于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即食物链。

2. 营养级:生态学上把具有相同营养方式和食性的生物统归为同一营养层次,并把食物链中的每一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

3.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由于数量和所处营养级不同而形成的以能量流动为基础的塔状结构。

4.生物学放大作用:性质稳定、易被生物吸收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富集作用,又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学放大作用。

5.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6.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7.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在从一个营养阶层流向另一个营养阶层时,大约损失90%的能量。

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即Lindeman效率。

二、选择题1.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2.一个池塘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 b、c、d,下列表述没有错误的是[]A. a=b+d B.a>b+d C.a<b+d D. a<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4.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教案(药用植物栽培)

教案(药用植物栽培)
难点:杜仲、肉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0
30
30
20
一、杜仲、肉桂的概述。
二、杜仲、肉桂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三、杜仲、肉桂的栽培技术。
四、杜仲、肉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陈述
讲解
讲述
讲述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12.全草类药材
目的
要求
1掌握细辛、薄荷、鱼腥草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自学后
阐述
讲解
讲解
分析、讲解
讲解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5.根及根茎类药材
目的
要求
1掌握人参、西洋参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掌握人参、西洋参的栽培技术
2了解人参、西洋参的概述。
4掌握人参、西洋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重点
难点
重点:人参、西洋参的栽培技术。
难点:人参、西洋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时间
教学组织
重点
难点
重点:药用植物繁殖与播种技术
难点: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防治方法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0
30
50
一、播种材料和繁殖,播种材料的特点与繁殖方式。
二、播种,种子准备及播种量,种子清选和处理。
三、保护地育苗,露地育苗,无土育苗。
四、栽植前的准备,栽植时期和方法,栽植密度,移栽,栽后保苗措施。
教学方法
15
25
40
20
一、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概述。
二、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三、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加工技术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加工技术

三、栽培技术 1.品种 2.选地整地 因根系入土可深达lm以上,故以土层深厚、疏
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不宜在干旱或 低洼之地栽种。
3.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分根繁殖 压蔓繁殖
4.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施肥 搭架、修枝打杈 越冬保护
5.病虫害防治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和加 工技术
四.采收加工与贮运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和加 工技术
二、特征特性 2、生物学特性
栝区。
喜阳光,能耐阴,但生 产中要阳光充足,否则不 易开花结实,块根也难于 膨大。
喜湿润气候,不耐旱, 也怕涝。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 地方都可生长。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和加 工技术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和加 工技术
金银花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和加 工技术
二、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忍冬是半常绿藤本,
茎细,多分枝,左缠,中 空,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 和腺毛。单叶对生,叶片 卵形至长卵形,全缘,嫩 叶有短柔毛。花成对,腋 生,初开时白色,后变为 黄色,苞片叶状;花冠稍 成二唇形,有清香。浆果 球形,成熟时黑色,种子 4~7粒。花期5~10月份, 果期7~10月份。
五、开发与利用 金银花是常用名贵中药材,是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重要商
品之一。作为常用的大宗药材,是我国著名中成药“银翘散”、 “双黄连”、“脉络宁”等的主要原料,开发潜力巨大。
应用于茶、饮料、牙膏、洗手液、花露水、沐浴露等商 品。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和加 工技术
第三节 蕺菜
一、概述 蕺菜,别名:鱼腥草、狗蝇草、臭菜;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 和加工技术
药用植物栽培、生长发育特点和加 工技术

药用植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药用植物 : 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药用植物栽培学 :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

GAP 的概念:中药材 GAP 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此过程的简称。

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标准操作规程(SOP) : 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 GAP 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

中药区划的概念 :研究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经济和技术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变异,以及与中药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

第一章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生长:是植物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

经过一系列的质变以后,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

发育的结果,产生新的器官—花、种子、果实。

定根 : 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来的。

不定根 : 是由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其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直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小而少。

如:桔梗,党参等。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侧根发达,根系簇生。

如:龙胆,麦冬等。

根的变态 : 药用植物的根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其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异常的变化,形成了变态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的发育
对成花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成花诱导过程, 适宜的环境条件是诱导成花的外因
特定地区的温度和日照长度
但有些植物的成花对温度和日照长度要求 不严,几乎可以在任何适宜生长的条件 下成花。
一、光周期反应
植物对于日照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反应, 它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秋季的短日照比冬季的低温先期来临,于是 ,短日照可作为诱导芽进入休眠和低温锻 炼的信号,使植物休眠,安全越冬。
双重日长类型
长—短日植物:如芦荟等 短—长日植物:如风铃草、白三叶草、鸭茅等 中日性植物:如甘蔗开花要求11.5~12.5 h的日照长度等
对于长日植物来说 对短日植物而言
短日照可以促进短日植物多开雌花,促进长日植物 多开雄花;长日照则促使长日植物多开雌花,促进 短日植物多开雄花。土壤中肥和水分充足时,一般 促进雌花的分化;而土壤氮少且干旱时,则促进雄 花分化。在一些雌雄异株植物中,C/N比低时,可
对短日植物而言,红光阻止植株开花,远红光促进开花 ;对长日植物来说,红光促使植物开花,而远红光则 阻止开花。
4.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而诱导开花部 位是茎尖的生长点 5.植物成花的光周期反应与植物地理起源和长期 适用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
寒带植物多属于长日性,其自然开花期多在晚春 和初夏
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多属于短日性,开花期有些是在 早春,有些则在夏末或初秋日照较短时
(三)生理钟
植物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体内存在的内源性 节奏变化,称为生理钟或生物钟。
有些植物在不变化的外界环境下依然有昼夜 周期现象 生理钟现象对植物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药用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一)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
根冠比(R/T)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生长相互依赖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存在相互制约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 什么是药用植物的生长? • 什么是药用植物的发育? • 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与栽培的关系?
•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生长(重点) •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发育(重点) • 第三节 药用植物物候及其观测
第一节 药用植物生长
• 植物生长: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干重)上 的不可逆增加,是由细胞分裂、细胞伸长, 以及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增长而引起。
• 种子→新的种子。
一、药用植物的生长进程
(一)药用植物细胞生长
分裂期
茎和根的生长点
伸长期
细胞的体积显著增加
分化期
细胞的分化
均匀的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是 植物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顺序表达的结果。
(二)植物的生长曲线
生长大周期 :
“慢-快-慢 ”
图2-1 植物的生长曲线
栽培生产上:
从植物在不同生活环境下所呈现的生 长曲线,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采取 适时、合理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植 物生长的进程和速度,以达到生产的预 期目的,获得理想的经济产量。
二、春化现象
概念:秋冬播种的冬性植物在种子发芽或苗期生长 阶段需要经受一段时期的低温,到第2年才能和春播 植物一样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现象。
包括大多数二年生植物(如萝卜、甜菜、荠菜、 天仙子等),一些一年生冬性植物(如冬小麦等)和 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牧草)。
春化作用是温带地区植物发育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特征
1.90 ± 0.18b 24.60
1.48 ± 0.15
SEVWS 3.27 ± 0.20c 1.91 ± 0.12c 37.58
1.36 ± 0.15c 46.03
1.53 ± 0.18
Li WD, Hou JL, Wang WQ, Tang XM, Liu CL. Photosynthesis, yield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response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to water stress. Photosynthetica, 2009.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长发育的花、幼果常成为植物体营养分 配的中心
生产上常通过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措施以调 节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两者的相互关系 生殖器官类药材:“大小年 ” 营养器官类药材:
(三)顶端优势 (主茎与侧枝及主根与侧根的相关性)
概念:正在生长的顶芽对位于其下的腋芽 常有抑制作用,只有靠近顶芽下方的少数 腋芽可以抽生成枝,其余腋芽则处于休眠 状态。但在顶芽受损伤或人工摘除后,腋 芽可以萌发成枝,快速生长。顶枝对侧枝 的生长也具有同样的现象。
北方原产的冬性品种对低温要求严格,需要温度低 (0~5℃)且时间长(30~70日)
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冬性品种要求的温度稍高(3~ 6℃),且要求的时间也比较短(10~15日)
总体而言,对大多数要求低温的植物而言,最有 效的春化温度在0~17℃之间,春化的时间为几 日至3个月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化处理可促进成花
(三)顶端优势 (主茎与侧枝及主根与侧根的相关性)
生产上应用:
育苗移栽或对枝条及根进行修剪
有时需要增加一些药用植物的分枝,促进多开花 多结果,可采用去除顶芽(打顶)的方法,例 如果树的修剪整形、棉花的摘心整枝、番茄的物体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如器官、组 织或细胞)在形态学的两端具有不同形态结构 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现象。
剪取插枝进行扦插繁殖时,在枝条的形态学上端 萌芽、抽枝、展叶,而在形态学的下端生根。
原因:通常认为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生产上应用:
极性在指导生产实践上有重要意义。在进 行扦插繁殖时,应注意将形态学下端插 入土壤中,不能颠倒;在嫁接时,一般 砧木和接穗要在同一个方向上相接才能 成功。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发育
0
2.52 ± 0.20a
Shoot decrease Root shoot percent [%] ratio
0
1.26 ± 0.10
MILWS 5.21 ± 0.18a 2.99 ± 0.15ab 2.29
2.22 ± 0.19ab 11.90
1.40 ± 0.12
MIDWS 4.56 ± 0.19b 2.66 ± 0.14b 13.07
张重义, 李 萍, 许小方, 宋越, 陈 君, 王丰青. 忍冬的生长特性与金银花药材质 量的关系. 中药材, 2004, 27(3): 157-159.
二、药用植物生长的周期现象
(一)季节周期现象
植物的生长在一年四季中也会发生有规律 性的变化
一年四季中,光照、温度、水分等影响植物 生长的外界因素是不同的
刘长利. 甘草酸在甘草植物体内积累的调控机制研究. 北 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陈千良. “西陵知母”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 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二、药用植物生长的周期现象
(二)昼夜周期现象
植物的生长按温度的昼夜周期发生有规律 的变化
原因:
二、药用植物生长的周期现象
呼凤兰. 设施杏树、欧李休眠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6.
春花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不清楚
春化素?
春化作用机理: 前体物→Ⅰ 中间产物→Ⅱ 最终产物

中间产物分解(解除春化)
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药材-当归
第三节 药用植物的物候及其观测
一、药用植物的物候
物候: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受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周期性 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现象。 物候学:则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动物与环境条件(气候、 水文、土壤、地形等)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低温累积(0-7.2℃)与花芽萌芽率的关系
呼凤兰. 设施杏树、欧李休眠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6.
春花作用的条件:
春化除了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外,还需要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有机营养物质 及适宜的光照长度的配合。
如天仙子需要低温与长日照配合,才能促 进花芽分化,引起开花结实。
以提高雌花的分化数目
总结:凡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条件一 般促进雌花分化,不利的条件促进雄 花分化
注意几点:
1.不同的植物,诱导成花所需要的光周期数不同
2.不同植物对光周期诱导要求的光强度不一样
3.光质诱导成花差异
无论是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还是促进长日植物开花,都 是以红光最有效,蓝光效果很差,绿光几乎无效。
药用植物物候观测意义:
引种、试种
农事操作和技术措施
如整地、播种、施肥、整枝修剪、防治 病虫害、采收等
枸杞等果实的“S” 形 生长曲线
核果类如桃、杏等双“S” 形生长曲线
张重义, 李 萍, 许小方, 宋越, 陈 君, 王丰青. 忍冬的生长特性与金银花药材质 量的关系. 中药材, 2004, 27(3): 157-159.
张重义, 李 萍, 许小方, 宋越, 陈 君, 王丰青. 忍冬的生长特性与金银花药材质 量的关系. 中药材, 2004, 27(3): 157-159.
• 概念:植物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生长的同时,还按照一定的遗传模式, 发生着一系列有顺序、有规律的质的变 化,导致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花、 果实、种子)的转变。
• 个体发育周期
在整个周期中,花的形成常是植物体从幼年 期转向成熟期的显著标志,花的发育过
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成花诱导
成花启动
生产上应用 水稻“旱长根、水长苗”
NPK肥、水分、光照、温度
薯蓣、白芷、地黄等以收获地下器官为主的 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中,根冠比对产量的 影响关系很大。
Treatment Whole plant [g]
Control 5.59 ± 0.22a
Root [g]
3.06 ± 0.13a
Root decrease Shoot percent [%]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