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法

合集下载

瞬变电磁法的简介、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

瞬变电磁法的简介、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

一、瞬变电磁法简介瞬变电磁测深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或称作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写为TEM或TDEM。

它是利用阶跃形波电磁脉冲激发,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射一次场;在一次场断电后,测量由地下介质产生的感应二次场随时间的变化,来达到寻找各种地质目标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瞬变电磁法的测量原理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偶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或电场),即在发射回线上供一个电流脉冲方波,方波后沿下降的瞬间,将产生一个向地下传播的一次瞬变磁场,在该磁场的激励下在地质体内产生涡流,其大小取决于该地质体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则感应涡流强。

在一次场消失后,涡流不能立即消失,它将有一个过渡过程(衰减过程),该过渡过程又产生一个衰减的二次场向地下传播。

在地表用接收线圈接收二次磁场,该二次磁场的变化,将反映地下介质的电性情况,在接收机中按不同的延迟时间测量二次感应电动势,得到二次场随时间衰减的特性。

瞬变电磁法都是通过一次磁场激发二次涡流场来分析地下的各种地质情况,但时间域电磁法相对于频率域电磁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瞬变电磁测深法是在一次场断电后测量纯二次场,不存在一次场的干扰。

另外,从傅立叶变换可知,一个阶跃形脉冲实际上是由各种高频和低频谐波叠加而成的,产生的场是一种宽频带电磁波场,因此与频率域电磁法相比,瞬变电磁测深法具有以下优点:(1)断电后观测纯二次场,可以进行近区观测,减少旁侧影响,简化了测量数据资料的处理工作,提高了探测能力和精度;(2)可用加大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信号,提高信噪比,从而增加勘探深度;(3)穿透高阻层能力强;(4)由于采用人工源方法,随机干扰影响小;(5)采用重叠回线装置工作,可以避免地形影响;(6)线圈形状、方位要求相对不严格,测地工作简单,工效高;(7)由于测磁场,受静态位移的影响小;(8)通过多次脉冲激发,场的重复观测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信噪比和观测精度;(9)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时窗窗口进行观测,有效地压制各种噪声,可以获得不同勘探深度的信号,使剖面与测深工作与一体。

瞬变电磁法原理介绍

瞬变电磁法原理介绍

瞬变电磁法原理介绍瞬变电磁法俗称TEM (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法,属时间域电磁感应方法。

其探测原理是:在地面布设一回线,并给发送回线上供一个电流脉冲方波,在方波后沿下降的瞬间,产生一个向地下传播的一次磁场,在一次磁场的激励下,地质体将产生涡流,其大小取决于地质体的导电程度,在一次场消失后,该涡流不会立即消失,它将有一个过渡(衰减)过程。

该过渡过程又产生一个衰减的二次磁场向地表传播,由地面的接收回线接收二次磁场,该二次磁场的变化将反映地下地质体的电性分布情况。

如按不同的延迟时间测量二次感生电动势V(t),就得到了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的特性曲线。

如果地下没有良导体存在时,将观测到快速衰减的过渡过程;当存在良导体时,由于电源切断的一瞬间,在导体内部将产生涡流以维持一次场的切断,所观测到的过渡过程衰变速度将变慢,从而发现地下导体的存在。

瞬变电磁法特图3-1 瞬变电磁法原理示意图(1)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在高阻屏蔽地区用较小的回线可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同时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利于在高阻围岩地区开展水文电法工作。

(2)瞬变电磁法一次磁场和被测磁场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所以,分辨率较高,并且可以在近区观测。

(3)方法本身受地形影响小。

使用回线源实现了装置的对称性,z x t>0Tx t=t 12t=t t=t 3可以减少断面的不均匀性和地层倾斜的影响。

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大回线源装置,用探头接收。

大回线装置的Tx采用边长较大的矩形回线,Rx采用小型线圈(或探头)沿垂直于Tx长边的测线逐点观测磁场分量dB/dt值。

地下感应涡流向下、向外扩散的速度与大地导电率有关,导电性越好,扩散速度越慢,这意味着在导电性较好的大地上,能在更长的延时后观测到大地瞬变电磁场。

从“烟圈效应”的观点看,早期瞬变电磁场是由近地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反映浅部电性分布;晚期瞬变地磁场主要是由深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反映深部的电性分布。

瞬变电磁法 解释

瞬变电磁法 解释

瞬变电磁法解释
什么是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用于探查地下的电性和磁性特征。

它利用瞬变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发送短脉冲电流来产生瞬变电磁场,并测量感应的电磁响应。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电导率、磁导率和形态等特征。

瞬变电磁法在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地下水资源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瞬变电磁法的原理
在瞬变电磁法中,发送器通过电流脉冲产生瞬变磁场。

这个瞬变磁场会在地下介质中感应出涡流,产生感应电场和磁场。

接收器会测量感应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数字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地下介质的电磁性质。

不同类型的地下介质对瞬变电磁场的响应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信号来识别地下结构的特征。

瞬变电磁法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石油和矿产资源勘探
•地下水资源评估
•地质灾害预测(例如地震和滑坡)
•环境地质研究。

瞬变电磁法报告

瞬变电磁法报告

瞬变电磁法报告引言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是一种非侵入性地下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地质调查和水资源评价等领域。

该方法通过测量地下介质对电磁场的响应,可以获取地下的电阻率和电导率等信息,从而推测地下的地质结构和水文特征。

本报告将介绍瞬变电磁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其在勘探领域的应用情况。

原理瞬变电磁法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场传播理论的。

其核心原理是在地下埋设主发射线圈和用于接收电磁信号的线圈,通过给主发射线圈施加瞬变电流,产生瞬变电磁场。

这个瞬变电磁场会感应地下的电流,进而产生感应电磁场,其中电磁场的传播过程会导致接收线圈中电磁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接收线圈中的电磁信号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和电导率等物理参数。

仪器设备瞬变电磁法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两部分。

发射线圈通常由一对同心圆线圈组成,中间隔离一段距离,并通过一个高电压电流源施加瞬变电流。

接收线圈通常也是一对同心圆线圈,与发射线圈对应放置。

为了减少噪音干扰,接收线圈一般会使用差分模式进行测量。

此外,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仪器还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器和电缆等。

数据处理方法瞬变电磁法的数据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预处理和解释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校正和数据滤波。

校正过程主要是对接收线圈信号进行校正,去除仪器和噪音引起的偏移。

滤波过程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高频噪音和低频漂移等。

解释处理是根据已校正并滤波的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反演算法对地下电阻率进行推测。

常用的解释处理方法包括二维反演、三维反演和测深等。

应用情况瞬变电磁法在矿产勘探、地质调查和水资源评价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矿产勘探中,可以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地下的矿床和矿体分布情况,帮助寻找矿产资源。

在地质调查中,可以利用瞬变电磁法推测地下构造和地质体分布,辅助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电磁学是研究电磁场产生、传播和作用的科学,电磁法的主要应用是地球物理勘探,即以电磁场的变化作为地球内部物质构造的判别与研究。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电磁方法就是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是电磁勘探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它是在短时间(几秒钟内)内电磁场的反复的改变,然后改变的电磁场引发地下不同的磁质体,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性,从而探测到地下结构及其物质构成。

瞬变电磁方法主要分为发射法和接收法,其中首先通过发射电磁场,形成瞬变磁场,再利用接收系统接收被感应磁场及其噪声信号,并再经过相关处理,进而获得物理参数信息。

瞬变电磁法有着极为丰富的信息,它可以获得地下物质的深度构造、属性等,还能探测隐藏的金属物质、水体分布等信息,因此,瞬变电磁法在地球物理勘探和评价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瞬变电磁勘探得到的主要成果是物质构造深度图、磁性参数图等,其中物质构造深度图可以用于描述地下物质构造的深度分布,它是用灰度值表示深度,磁性参数图可以用于反映地下物质的属性,它使用颜色表示不同的参数值,显示属性分布情况,这两种图像可以为解译地质构造、勘探和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

瞬变电磁法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在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地下水探测,工程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等领域。

它可以准确地反映地下物质的属性,有效地探测地下结构,因此,它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在勘探和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瞬变电磁法只能提供局部的勘探,无法提供全局的勘探信息;其次,磁性参数的测量精度相对较低,它是一种非开放的技术,且具有较强的环境干扰;最后,探测结果受到各种磁场的影响,大气磁场的变化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而会影响勘探的准确性。

瞬变电磁法是一项重要的地球物理手段,它已经应用广泛,但相关技术也有待改进。

未来,应加强以瞬变电磁法为主体,结合其他手段,如超声波法、岩石物理法等,实现对地球物理领域的更加精确的勘探和评价,进一步推动地质物理领域的发展。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
IP仪器采用保定、重庆仪器厂生产的WJF-V型激电发送机和WDJS-1型接收机。选择中间梯度法装置,供电极AB=500—800米,测点距MN=25米。参数设置:供电时间8秒,断电延时200毫秒,二次场放大量置0档。工作电流700-800毫安,电位差一般>20毫伏,测量一次电位和四个不同时段的视极化率。
二、方法简介
瞬变电磁法(简称TEM)是近十年来在我省引进的一项新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其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通过研究瞬变电磁响应,达到寻找良导矿体及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由于该方法观测的是纯二次场,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发现异常能力强,装置灵活多样,对低阻覆盖层的穿透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寻找地下冷热水、水库查漏等地质勘查工作。
五、应用
根据地质任务要求,在勐兴铅锌矿南北向9公里的成矿带的南段和中段,布设垂直于矿带方向的9条TEM勘查剖面。剖面总长5.3公里。追索南段成矿带沿南段的延伸情况以及沿倾向上的分布情况;中段主要是查证矿体向西端倾斜延伸的情况,为后期地质工程提供物探依据。
测网的选择取决于重叠回线装置对矿体的分辩率,即能基本得出异常特征和范围。根据不同的地质目的与勘查程度,选择不同的测线间距。一般测线间距等于0.5-2倍回线边长,点距等于0.5倍回线边长。野外测线、测点测量采用卫星定位仪(GPS)定点。
1、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按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利用回线或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如下图:
研究局部导体的瞬变电磁响应的目的在于勘查良导金属体,研究水平层状大地的瞬变电磁场理论的目的在解决地质构造测深问题。发展和推广TEM的实践表明,它可以用来勘查矿产、煤田、地下水、地热及研究构造等各地质问题。

第三章瞬变电磁法

第三章瞬变电磁法

图3.1.1 瞬变电磁法原理示意图
117
由于瞬变电磁法测量的是导体内涡流的过渡过程,观测是在脉冲间歇期间进行 的,不存在一次场源的干扰,观测参数为纯二次场,是电磁法中唯一可采用同点装置 的方法,探测目标耦合最紧,获得的响应最强。磁性源激发,不受接地条件限制。 在金属矿勘查中, 主要用于寻找良导性的致密块状、 团块状、 网脉状硫化物矿体。 但对于浸染状硫化物矿体的探测效果不佳。 瞬变电磁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 TEM 法接收的是纯二次场,因而不受一次场的影响; (2)可以采用高密度时序采样,纵向分辨率较高; (3)穿透低阻覆盖能力强,勘探深度大; (4)发射用不接地回线,不受地表接地条件限制; (5)一般矿山主要干扰是电场,相对 TEM 干扰较小。
119
甚至重要的作用。应用此图时,回线长可看着任意比例尺,并以它来归一测点距、深 度和异常体大小。
图 3.1.4 通过主剖面的垂直剖面下方的一次场磁力线分布图
2、正常场 正常场是剖面测量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局部异常响应的背景。典型的正常场就 是均匀非磁性导电半空间表面的瞬变响应。层状大地也可视为相当某一电阻率的半空 间。 (1)重叠回线 设半径为 a 的单匝圆回线铺设于均匀非磁性导电半空间表面上,在 t=0 的瞬间, 回线中的电流 I 阶跃地下降为零: I t ≤ 0 I (t ) = 0 t > 0 则均匀半空间的电动势响应为: (3.1.4)
§3.2 野外工作方法
3.2.1 常用装置类型及功能 常用装置类型及功能
瞬变电磁法用于找矿勘查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地质体的倾向、埋深、走向等。野外 工作装置形式繁多,并是电磁法中唯一能进行同点发射—接收的方法。根据勘查任务 的不同可非常灵活地选用装置,常用的装置组合有以下几种(图 3.2.1) 。

瞬变电磁法实例

瞬变电磁法实例

• 1 理论基础
• 1 . 1 基本原理
• 瞬变电磁法属时间域电磁感应方法 ,其数学物
理基础是导电介质在阶跃变化的激励磁场激发 下引起涡流场的问题 .它的测量原理是利用不 接地回线向地下发送一定波形的一次脉冲磁场 , 在该一次磁场的激励下 ,地下导电体中将产生 涡流 ,随之产生一个衰变的感应电磁场 (二次 场 )向上传播 ,在地表用线圈接收到二次场随时 间变化的特征 ,将反映地下导电体的电性分布 情况 ,据此判断地下不均匀体的赋存位置、形 态和电性特征 .
• 针对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有关地下水方面的 问题 ,总结和概括出了几种典型的地下水勘 查类型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正演模拟计算 .
a.松散层中的地下水问题 .
在第四系松散地层中 ,古河道和砂砾石透镜 体是较好的含水层 ,它们呈高阻反映 ,由正 演计算可知 ,瞬变电磁法对高阻层的探测能 力较低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此类地下 水问题时一般不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勘查 .
• 测量采用 1 0 0m×1 0 0m重叠回线装置 进行 ,频率 2 5Hz,叠加次数 2 56次 ,点距 1 0 0m .
• 共测量两条剖面 ,Ⅰ剖面沿黄河北岸由西 南至东北方向进行 ,全长约 1 1km ,在Ⅰ 剖面异常较明显段 70~ 1 0 0号点之间以 北约 70 0m处进行了Ⅱ剖面的测量 ,该剖 面全长 3km .
5结语
• 针对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有关地下水方面的 问题 ,总结和概括出几种常见的典型地下水勘 查类型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正演模拟计算 ,为野 外实际地下水勘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 提出瞬变电磁法用于地下水勘查的数据处理和 资料解释分析方法 ,并研制出了一套计算机程 序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4 . 3 东阿隐伏岩溶水水源地勘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偶源 中心回线
山西平鲁某煤矿CSAMT及TEM反演结果对比
六. 其他
新型TEM探头
国产新 TEM-7K 探头特性曲线
ZONGETEM/3探头特性曲线
TEM-7K,TEM/3和空心线圈野外实测曲线对比
50
100
150
NanoTEM的算术等间隔实测数据曲线-a
NanoTEM的算术等间隔实测数据线-b
TEM算术等间隔实测数据曲线
算术等间隔实测数据曲线局部放大-a
算术等间隔实测数据曲线局部放大-b
算术等间隔实测数据曲线局部放大-c
算术等间隔实测数据曲线局部放大-d
各种TEM装置
五. 电偶源瞬变电磁法
b.几个相邻回线的观测结果.
5. 小心矿外异常的干扰
三.起码目前还不宜采用TEM法的地区
a. 工业电网密集分布区; b. 有大量高层建筑区; c. 正在进行地下采矿的地面; d. 交通繁忙的道路旁; e. 地下金属管线分布区; f. 不满足半空间条件地区; g. 高阻区找无填充物的空洞等.
四.使用TEM法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不同Tx和Rx延迟设定结果对比
b.不同Tx和Rx延迟设定结果对比
c.不同Tx和Rx延迟设定结果对比
2.合理的选择发射电流:一般情况下,电 流越大越好,但不要信号饱和和超出仪器的 最大观测值。有时,电流太大导致铁淦氧棒 磁化导致二次场衰变缓慢。
3.Tx< 20m× 20m,时,不宜使用有 铁淦氧磁心的探头,最好改用空心线圈。
瞬变电磁法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 称TDEM或TEM。瞬变电磁法是以不接地回线源通或接地电 偶源以脉冲电流激励大地后,观测地下感生的二次电流场的一 种探测方法。它可以在一次脉冲电流间断时(50%占空比) 测量它的一系列二次感生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值,也可以在电 流方波反向时(100%占空比)测量它的一系列二次感生电流 随时间变化值。由于二次场从产生到结束的时间短暂的,又是 不断地衰变的,这就是“瞬变”一词的由来。早期,俄罗斯 称“过渡过程”法,西方早期叫脉冲电磁法(PEM)或电磁 脉冲法(EMP),在原苏联过渡过程法与建场法混称。
使用GDP-32II的TEM功能,用30.52μS窗口宽度取样, 用4Hz工作,我们最多可以得到4096个数据。
4. 采用算术等间隔窗口观测的数据,事后处理能力强。可 以通过剔除、滤波方法提高信噪比,特别是可以采用当 前认为滤波效果最好的小波滤波技术。
5. 对低阻地质体有更佳的探测效果,特别对磁铁矿类矿 体的探测效果更佳。
由于电偶源TEM具有场源相对单一、源布 设速度快和源的覆盖范围宽等优点,故此,它 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物探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远 场的信号太微弱难以利用,近场源的电阻率计 算长期未得到解决,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 利用起来。最近我们开发了该程序。
下面是我们应用该程序的实验结果。
河南汝阳的探测结果对比
河北廊坊TEM探测结果对比
一. 瞬变电磁法的优点
1. 同样的探测深度,瞬变电磁法远比CSAMT法要使用的时间 更短,速度更快。
TEM法的探测深度由下式表示:
h 28 t
由上式可以得出如下条件的探测深度: ρ=100Ω·m;t=0.001ms~100ms;h=8.8~2800m。
此时,我们仅仅用了400ms的时间。
如果使用CSAMT法,即使像我们经常使用二进制不加 密频点和每个频点只观测一次,要探测这么大的深度,最少 也得用上20分钟。
下面是5m ×5m重叠回线在某水坝坝面 的探测结果。111线10-14点有石灰填充, 222线10点和13号点有2条1米的水泥管。
TEM一次场和二次场波形图
μS
GDP-32II TEM 二次波形图
Bin Number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Time (uSeconds)
二. TEM法的弱点
1. 宽带接收,压制周期噪音能力差(尤其GDP系统更如 此)。
2. 使用大的发射回线时,工作效率低。
3. 中心回线和重叠回线装置,相邻测点的首支值有时相 差甚远。下面是两组不同地点的实际观测曲线。
4. GDP系统不能实时准确获得发射延迟时间(用直流示波 实时测定除外)。
a.三个相邻回线的观测结果;
1.合理的设定延迟时间。
GDP-32II的延迟时间由3部分组成,即 由发射延迟,天线延迟和滤波器延迟组成。在实际使 用中,发射延迟和天线延迟只在Tx项填一个总值就可 以了,Rx可以填成0,当然也可以分别填,但这样很 麻烦,而且往往不是过大就是过小。
例如;新的gdp-32ii的窗口大小目前是其窗 口是固定的,4Hz、8Hz、16Hz和32Hz的窗口为 30.5μS;2Hz为61μS、16Hz和32Hz第一个窗 口最小,就得把总延迟设成30μS,这样才得到第一 个窗口30.52μS。
2. 探测深度跨度大: 使用NanoTEM最浅可以探测几十厘米; 采用普通TEM,可以探测5000米以上。
3. 信息量大:
目前采用对数窗口,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如果采用算 术等间隔窗口获得观测数据,
使用GDP-32II的NanoTEM功能,用1.6μS取样,用 32Hz工作,我们可以得到1781个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