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梯止痛方案与NCCN癌痛治疗指南要点
癌症病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可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提高疼痛阈值。
抗惊厥药
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可以缓解神经痛和痉挛性疼痛。
04
第二阶梯止痛治疗
非药物治疗
心理疗法
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 练,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 痛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物理治疗
如热疗、冷疗、按摩和针 灸,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 紧张。
癌症疼痛的影响
癌症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 的痛苦,还可能引发心理压力、 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甚至导致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背景和重要性
背景
随着对癌症疼痛的深入认识,国际上 提出了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为癌症 疼痛的治疗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
重要性
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有助于确保病人 获得及时、有效的疼痛控制,提高病 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 担。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针灸等, 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 当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 疫力,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非阿片类镇痛药
非处方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适用于轻度疼痛的病人。
处方药
如可待因、曲马多等,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病人。
药物治疗:辅助药物
生活方式调整
如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 的锻炼和良好ຫໍສະໝຸດ 睡眠习惯, 有助于提高疼痛的耐受性。
药物治疗:弱阿片类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双氢可 待因等,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病人。
这类药物应按时服用,避免疼痛 发作时加大剂量,以免产生耐受
性。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 便秘和嗜睡等,应采取相应措施
癌痛治疗三阶梯原则

癌痛治疗三阶梯原则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最常见的症状,癌症初诊时,约25%患者伴有疼痛症状,抗癌治疗期约35%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疼痛发生率上升至75%。
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生活、活动能力、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治疗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合理的止痛治疗,WHO制定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的基础是:用药方法的“阶梯”概念,并同时遵循5项基本原则:一、口服用药首选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
口服用药,无创、方便、安全、经济。
随着止痛药新剂型研究进展,及患者不同病情对给药途径的不同需求,除口服途径给药外,选择其它无创性给药途径日趋广泛应用,如透皮贴剂止痛治疗。
若患者有吞咽困难,严重呕吐或胃肠梗阻时,可选用透皮贴剂、直肠栓剂等。
必要时使用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
二、按阶梯用药是指止痛药物的选取用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
即轻度疼痛首选三阶梯的第一阶梯:非阿片止痛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为中度疼痛,则选用非阿片类药物加上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若仍不能控制疼痛或疼痛加剧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成瘾性。
三、按时用药是指止痛剂应有规律的按规定间隔给药.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次剂量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之前给予,这样可以保持疼痛连续缓解。
有些患者因突发剧痛,可按需给药。
四、个体化给药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故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理想缓解疼痛及无明显不反应的剂量为止。
五、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扫应,提高止痛治疗效果。
癌痛治疗三阶梯方法制定

番禺区中心医院癌痛治疗三阶梯方法及用药评价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1年卫生部对癌症疼痛诊疗相关实施作了进一步的规范。
结合卫生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和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010年第一版),依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制定相关治疗流程与用药细则,同时作为癌痛治疗药物的评价依据,通过规范用药行为,最大限度地控制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癌痛程度评估方法①:数字分级法(NRS):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见图1)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将疼痛程度用0-10个数字依次表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交由患者自己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或由医护人员询问患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选择相应的数字。
按照疼痛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10)。
方法②: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
(1)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2)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3)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2.根据疼痛程度给药(病因治疗、非药物治疗略)2.1轻度疼痛(1-3分,第一阶梯):可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可选用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2400mg/d,对乙酰氨基酚2000mg/d,塞来昔布400mg/d。
“三阶梯”止痛方案与nccn癌痛治疗指南要点 (1)

“三阶梯”止痛方案口述分级评分法(VRS),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101点数字评分法(NRS-101)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VRS):Keele1948年描述疼痛的过程为无痛、轻度痛、中等痛和剧痛四个等级。
由病人自己选择,每级1分。
此法最简单,但用于临床科研最不可靠。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将一条长10cm的直线(通常为直尺),放在病人面前,直线划分10等分,一端为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由病人估计其疼痛等级,标在线上的相应位置,以表示疼痛的程度。
V AS的方法简易,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测痛方法,用于评估疼痛的缓解程度优点更多。
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行疼痛评分-以一条10cm长的直线代表疼痛程度,让病人在直线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出疼痛强度的数值。
按疼痛病程分:急性疼痛(acute pain)、慢性疼痛(chronic pain)IASP对慢性疼痛的定义:“超过”正常的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疼痛。
指一种急性疾病过程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时间,或间隔几月至几年复发持续一个月者。
癌症疼痛的治疗“三阶梯”止痛方案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与核心。
1.基本概念:根据疼痛的轻、中、重程度选用由弱到强、用量逐渐增加的止痛药物。
2.目的:达到病人夜间睡眠、白天休息、日间活动和工作时均无痛,即“持续镇痛”。
3.方案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4.应用时必须遵守五个基本原则按阶梯给药:准确评估疼痛程度是癌痛治疗的首要步骤。
按时给药:即按时镇痛,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的关键。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进行改良,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如下:1.口服给药:口服方便,也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他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皮下、直肠和经皮给药等。
2.按阶梯给药:指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性质、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
(1)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2)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3)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适当地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如果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和中度疼痛也可考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如果患者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抗惊厥类药物等。
如果是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应该联合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溶骨活动。
3.按时用药。
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
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目前,控缓释药物临床使用日益广泛,建议以速释阿片类药物进行剂量滴定,以缓释阿片药物作为基础用药的止痛方法;出现爆发痛时,可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对症处理。
4.个体化给药。
指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并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足够剂量药物,尽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
同时,还应鉴别是否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考虑联合用药可能。
5.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治疗的三阶梯疗法指导原则

癌痛治疗的三阶梯疗法指导原则由于肿瘤的发生率在世界各地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向,目前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当前,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高达280万,确诊为癌症的更是有430万。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卫生部都已将癌症列为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
有效的止痛治疗,尤其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15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在我国,最近的调查表明: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的各期癌症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者占51.1%。
由于整个社会,甚至医务人员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致使在世界范围内有300~350万癌症患者蒙受疼痛之苦而得不到及时处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癌症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
因此,癌症止痛及姑息治疗在我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2年在意大利组织了专家会议,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癌痛治疗专家委员会。
经讨论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和为数有限的镇痛药物就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
并提出到2000年达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
我国于1990年12月首次在广州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织了全国性专题会议和学习班。
我部于1991年4月以卫药发(91)第12号文下达了关于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级止痛阶梯治疗”工作的通知。
其目的是保证医疗上正当使用止痛剂,解除癌症患者的疼痛;但也要加强管理,防止滥用。
1992年我们在北京、合肥组织了国际学术会议和第二届学习班。
为了使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参考WHO的方案,制定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指导原则,供各地有关人员参考。
一、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方法对于癌症疼痛一般应首先明确诊断,以后再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
目前国际上通常将癌症患者的疼痛分为四类:(1)直接由癌症引起的疼痛;(2)与癌症相关的疼痛;(3)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疼痛;(4)与癌症无关的疼痛如患者原来就有的痛风和关节炎等。
疼痛三阶梯基本原则和方法

疼痛三阶梯基本原则和方法【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2.按阶梯给药三、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具体方法1.第一阶梯:轻度疼痛2.第二阶梯:中度疼痛3.第三阶梯:重度疼痛四、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地缓解癌症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二、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无创途径给药是指通过口服、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注射等途径进行药物给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这种给药方式不仅方便、经济,而且安全。
在疼痛治疗中,应首选无创途径给药。
2.按阶梯给药按阶梯给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镇痛药物的选择应由轻到重,逐步升级。
具体来说,疼痛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轻度疼痛对于轻度疼痛,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对于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缓释片等。
这类药物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共同发挥镇痛作用。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对于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这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三、结论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通过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和按阶梯选择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目录(篇2)一、引言二、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2.按阶梯给药三、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具体方法1.第一阶梯:轻度疼痛2.第二阶梯:中度疼痛3.第三阶梯:重度疼痛四、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地缓解癌症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
癌痛及三阶梯止痛原则

主要内容
癌痛概述 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三阶梯止痛治疗的药物选择
主要内容
癌痛概述 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三阶梯止痛治疗的药物选择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 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伴随 着实质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应答, 同时,还是一种主观的与现有的或潜 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心理和情感体验。
疼痛的机理
癌痛的定义
癌症疼痛:
是指癌症直接导致或癌症相关性病变 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常为慢性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
癌痛的原因
癌痛的分类
癌症及癌痛流行病学
癌痛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癌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让癌症患者免受疼痛的折磨,已经成为
国家药品管理政策和医疗水平的标志之 一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癌痛患者,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癌痛 治疗。
没有统一的“最佳药物”,没有统一的“最大剂量”。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治疗,一定要给予“全程足量”治 疗!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限量的比较
谢谢!
按阶梯给药
2005年提出的治疗建议
轻度疼痛,应起始应用非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 如果疼痛不能充分控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 加用低剂量的阿片药物并进行滴定。
中度疼痛,应起始应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镇痛 治疗并滴定,加用或不加用非阿片类药物。
重度疼痛,治疗需要立即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加 用或不加用非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常见副作用:恶心、呕吐、嗜睡、便秘 偶见副作用:运动和认知受损、瘙痒、谵妄 罕见副作用:呼吸抑制
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
在给予阿片类药物的同时即需给与预防性处理便 秘,其他不良反应会随着时间逐渐减轻而耐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阶梯”止痛方案
口述分级评分法(VRS),主诉疼痛分级法(VRS)
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
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
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
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
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
101点数字评分法(NRS-101)
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VRS):Keele1948年描述疼痛的过程为无痛、轻度痛、中等痛和剧痛四个等级。
由病人自己选择,每级1分。
此法最简单,但用于临床科研最不可靠。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将一条长10cm的直线(通常为直尺),放在病人面前,直线划分10等分,一端为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由病人估计其疼痛等级,标在线上的相应位置,以表示疼痛的程度。
V AS的方法简易,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测痛方法,用于评估疼痛的缓解程度优点更多。
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行疼痛评分-以一条10cm长的直线代表疼痛程度,让病人在直线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出疼痛强度的数值。
按疼痛病程分:急性疼痛(acute pain)、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IASP对慢性疼痛的定义:
“超过”正常的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疼痛。
指一种急性疾病过程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时间,或间隔几月至几年复发持续一个月者。
癌症疼痛的治疗
“三阶梯”止痛方案
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与核心。
1.基本概念:根据疼痛的轻、中、重程度选用由弱到强、用量逐渐增加的止痛药物。
2.目的:达到病人夜间睡眠、白天休息、日间活动和工作时均无痛,即“持续镇痛”。
3.方案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
4.应用时必须遵守五个基本原则
按阶梯给药:准确评估疼痛程度是癌痛治疗的首要步骤。
按时给药:即按时镇痛,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的关键。
口服给药:使用缓释剂极少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
剂量个体化: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
注意具体细节:止痛药的副作用、疼痛之外的不舒适等。
5.按阶梯给药的首要步骤——评估(assessment)
疼痛评估不足是有效治疗癌痛的最大障碍
强调以病人的主诉来判定疼痛程度
——“把疼痛变成看得见的”
教会病人及家属使用疼痛评估工具
按时给药——持续镇痛的关键
用长期医嘱给药才符合“按时镇痛”原则;
对发生在常规给药之间的疼痛,可给予速效止痛药;
对突破性疼痛,可给予额外剂量;
奥施康定与美施康定
奥施康定(Oxycontin )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Controlled-release Tablets
奥施康定具有独特的双相吸收模式(38%即释成分,62%控释成分)使其能在1小时内快速起效,又能持续强效镇痛达12小时,这种即释加长效的剂型成为治疗疼痛的新趋势。
美施康定是控释技术与硫酸吗啡活性成份相结合的产物,是公认的有效的长效吗啡制剂.
NCCN癌痛治疗指南要点
阿片类药物剂量达到稳态后,可改用长效制剂如美施康定q8~12h维持用药,同时备短效阿片类药物以解救爆发性疼痛;如需持续应用短效阿片类药物,或按时给药峰浓度期或间隔末
期均未理想缓解疼痛,此时需增加缓释剂用量。
对于不良反应的处理是指南重点强调的方面之一,便秘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指南强调预防性用药,增加液体摄入量和增加食物中纤维含量,如果病情允许,可进行适当运动。
控释剂与缓释剂的区别
控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至少要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
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剂型比较,至少要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
缓释药物虽然减少了服药次数,但是不能达到在服药间隔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并且其药代动力学易受胃肠道环境(如胃肠道动力与排空速度,胃肠道PH,与食物共同服用,患者年龄)的影响,血药浓度的可预计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