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

“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
“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

约哈里之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它实际上包含的交流信息有:情感、经验、观点、态度、技能、目的、动机,等等,作为这些信息主体的个人往往和某个组织有一定的联系。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

开放的领域(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指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东西(如,我知道我的名字,你也可以知道)。这扇窗户里不仅包括了事实信息,还包括了自己的感受、动力、行为、意愿、需求和欲望——即任何你想告诉别人关于“你是谁”的信息。我越愿意告诉你,你就更能了解我。在我的开放、你的倾听或反馈的基础上,我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盲目的领域(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指别人知道的但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关于我”的东西。例如,我们在一家餐馆吃饭,我牙齿上塞了一点菠菜叶,我可能不知道,但是你看到了。这个信息就是在我的盲区,因为你看到了,我看不到。当然,如果你告诉我牙齿上有菠菜叶,那么这就转到开放领域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情感可能有些盲区。例如,在谈话中,你可能注意到我跟你没有眼神交流。为了不让我尴尬,你可能不会说出来,或是你自己在推断如果说出来,我可能会因为这事儿觉得尴尬不礼貌。那么这个问题就成了我的问题了:我要怎样才能得到开放领域的信息呢,因为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正在建立的信任度?我怎样才能看到更多的自己呢?答案当然是我需要去挖掘我自己的情感,与你来分享,这样我们就能互相了解我的问题了。

隐藏的领域(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指自己了解的,但是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以情感为例。我刚刚知道自己可能要丢掉工作,所以觉得缺乏安全感——但是我觉得难堪,不想跟别人讨论。这个信息就在我的隐藏领域中。一旦我想把自己的担忧告诉别人,跟别人说我的感受,隐藏领域就转变到开放领域。这个“自我泄密”对我们培养自我意识很有用。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某些东西“公之于众”,这往往表示我们更愿意接受这件事实,而不是去否定或隐藏。

未知的领域(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

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指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关于我”的东西。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例如,平时我是一个很胆小又自恋的人,有一天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个老太太被抢劫,我却迅速跑去帮忙,打退抢劫者,保护了老太太。自己和别人可能都觉得我的行为有点反常。我也不知道自己内心有这种情感,别人肯定也想不到我会这么做。因此,我们就发现其实我有一些比想象中更积极的情感——对坏势力的愤怒、对弱者的同情、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另外,我设想的消极情感也会浮现——恐惧、懦弱、漠不关心别人的处境——但是这些情绪都判断失误。因此,一种新的情况可以促发新的意识和个人的成长。

约哈里窗户是一个有用的模式,很好地揭示了我们是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

运用约哈里窗户模式,促进自我泄密

扩大开放领域的过程叫“自我泄密”,一个自己和他人相互给予和接受的过程。比较典型的是:当你跟别人分享一些自己的东西(把信息从隐藏领域转移到开放领域),与你交流的人同样透露他们隐藏领域的信息,他跟你进行了互换。这样,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就可以生动地模式化为两扇活动的约哈里窗户。例如,我跟你透露我对工作的担忧,你可能就会反馈——你的公司正在招人,而且我的条件正好符合。

盲目区域包括自己不接受的行为、情感和动机,但是这些别人都能看得到。例如,不满足感、没有竞争力、没有价值感、拒绝、愧疚、操纵感,这些你自己都很难去承认,但是别人都能看得到。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增强时,他/她可能会主动邀请别人去评价他们的盲点。

运用“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

第一步是,请5个或10个非常了解你的朋友,要他们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看到底怎么样看你。如果想进一步客观地评价自己,再请那些你最不喜欢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也就是让别人做你的镜子,利用别人给你的回馈,帮助你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第二步,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自己列出的与别人列出的—一比较,便可能产生上表中列出的四种情况。由“约哈里窗”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约哈里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

这种与自己的比较包括两方面:

一是将目前“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我”作比较:

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成就相比较。这两方面都是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不可缺少的。个体的自尊、自信、自大、自卑等主要取决个体内在状态与自我期望等主观因素。往往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感情、态度的判断和评估。我们往往依据自己在一定活动中的成败,对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才能作出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期望获得第一名,而以屈居第二为奇耻

大辱,而有的同学却为成绩及格而兴高采烈;有的年轻朋友因某种条件较差的工作而愁眉不展,自叹苦不堪言,而老工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却“以苦为乐”,干劲十足,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的判断水平。每一个年轻朋友,都是将自己心目中形成的理想的“我”的形象与现在的“我”进行比较,这往往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要追求寻长这理想“我”,就需要坚定、忍耐,专心致志和顽强地自我进取,就得克服懒惰、懈怠、消极、怯弱等习性。

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说明了古人也懂得内省的重要。我们不仅应该依据他人的态度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更主要的还应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个体关于自己的情感、定势和信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观察与这些行为相关的环境。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需要“内省”。也就是说要认识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作为自己注意的对象,对自己已有的心理经验有所认识。当然,正确的内省必须遵循现行社会中通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的社会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是不可能给自己做出公止客观的评价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常用的一个方式就是记日记。日记不仅是自我暴露、自我交流的手段,还是白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的手段。

背景资料

沟通者之间能否达到真正的沟通,依赖他们对所有沟通的目标或事物有没有共同的理解或共享的知识。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沟通者一般都不会把心窗完全打开,沟通者接收到的信息只可能是片面的或是不理解的信息。误会,争执及至纠纷由此产生了。

为了解决沟通的问题,一些管理学家及管理心理学家便提出了“约哈里之窗”,这个概念来帮助我们分析沟通这个难题,让他们分析和理解沟通是一种什么和怎么样的进程,例他们能掌握沟通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来历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约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就以他俩的名字合并为这个概念的名称。

4种典型的人

每个人的约哈里之窗的模式都是有区别的,心灵之窗随着个体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自我公开和他人反馈的程度有大小不一的四个领域,分为四种类型。

开放型

公开领域很大的人。属人际关系中完美类型的人。做事积极善于自我表达,对别人的话给予倾听,给别人留下好感和亲密感,有人气。不过过于公开自我领域的人话语较多,反映出一定的轻浮性。

主张型

盲目领域很大的人。这样的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意见,是一个很痛快的人。不过对别人的反应不敏感,漠不关心,反映出单独性独特性。在认真倾听他人方

面需要做出努力。

慎重型

逃避或隐藏的领域非常大,这样的人包容性较深,属慎重的人。善于倾听他人,但不提自己的事情。有的人自私、计较的倾向,这样类型的人尽管适应性很好但是体会孤独感的时候较多。建议通过自我开放与他人进行更广泛的更深入的交流。

孤立型

这种类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消极,喜欢独自一个人行动做事。和别人接触感到不舒服,对别人漠不关心,过孤独生活的时候很多。这种类型中过于固执、主观的人如果烦恼多的话就回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建议拿出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了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希望减小未知的领域扩展自己公开的领域。

如何了解自己

你可以请10个朋友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合你的工作等。你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看他们到底怎么看你。如果你愿意的话,再请那些你最不欢迎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

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用约哈里窗户分析自己

将自己列出的与别人列出的一一比较便可能出现四种情况:

(1)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这叫公众我。

(2)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犹如口臭,可称之为背脊我。

(3)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这是隐私我。

(4)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这叫潜在我。

分析结果

你也许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隐私我),可能别人认为是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背脊我),而有些优点是你知人知的(公众我)。这样你可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的,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用这个方法了解自己的能力及长处、短处,对于自己就业的选择是很有帮助的。

案例分析

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周哈里窗

周哈里窗 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像一扇窗,普通的窗户分成四个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因此把人的内在分成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 开放我 左上角那一扇窗称为“开放我”,也称“公众我”,属于自由活动领域。这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所谓“当事者清旁观者也清”。比如,我们的性别、外貌,比如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职业、工作生活所在地、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等。“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开放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盲目我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也称“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本人不觉察,除非别人告诉你。盲目点可以是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因为事先不知、不觉,所以当别人告诉自己时,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特别是听到与自己初衷或想法不相符合的情况时。“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盲目我”比较小。而熟悉并指出“盲目我”的他者,往往也是关爱你的人,欣赏你的人,信任你的人(虽然也可能是最挑剔你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心聆听,重视他人的回馈,不固执,不过早下结论;学会感恩,是他们帮助自己拨开迷雾见青天。 隐藏我 左下角那一扇窗称为“隐藏我”也称为“隐私我”,属于逃避或隐藏领域。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与“盲目我”正好相反。就是我们常说的隐私、个人秘密,留在心底,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身份、缺点、往事、疾患、痛苦、窃喜、愧疚、尴尬、欲望、意念等等,都可能成为“隐藏我”的内容。相比较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隐忍的人,自闭的人,自卑的人,胆怯的人,虚荣或虚伪的人,隐藏我会更多一些。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给自我保留一个私密的心灵空间,避去外界的干扰,是正常的心理需要。没有任何隐私的人,就象住在透明房间里,缺乏自在感与安全感。但是隐藏我太多,开放我就太少,如同筑起一座封闭的心灵城堡,无法与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与融合,既压抑了自我,也令周围的人感到压抑,容易导致误解和曲解,造成他评和自评的巨大反差,成为人际交往的迷雾与障碍,甚至错失机会。勇于探索自我者,不能只停留在“开放我”的层面,还应敢于直面“隐藏我”的秘密和实质。 未知我 右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也称为“潜在我”,属于处女领域。这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有待挖掘和发现。通常是指一些潜在能力或特性,比如一个人经过训练或学习后,可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在特定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在上面先写下你的理想或者说你想要怎么样的生活想成为怎么样的人你觉得你该怎么样去成为这样的人 再写下你现在所遇到的问题 一条一条的写 写完后你再回头看看你的最初写下的东西 最后对比下你所需要做的和你现在所迷茫的 我想你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答案 【一个不能正确评价自我的人,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 斥,从而出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 1.“以人为镜”,从比较中认识自己 通过处世方法、感情方式等方面与同伴的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虽然常带有主观色彩,但却是认识自己的常用方法。 不过,在比较时,要寻找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比较,这样才较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2.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人人都会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且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怎样 评价自己。当然他人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认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好、较成熟,如果客观评价与你自己的评价相差过大,则表明

你在自我认知上有偏差,需要调整。 然而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以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应全面听取,综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和调节。 3.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 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上的特点,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来发现个人的特点,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你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性格、才能和优势,不妨寻找机会表现一番,从中得到验证。 您何以试着用一张白纸,左边写自己的优点,右边写自己的缺点; 把您最好的朋友选三个,您照上面的方法分别写对她们的优缺点评价,让他们分别写对您的缺点评价,一一对比和讨论,就会发现您自己的看法有什么问题了,百度搜索妙康催眠可以详细咨询答案.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步入大学校门,大学生便开始在学习知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而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要完成好自我认知这门功课,这样才能为将来更好地规划、发展自己。 一、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由心理学我们知道,人不但能认识到外界的客观事物,而且对自已的心

认识自我周哈里窗理论

研究目的(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 1.自我给予:Joseph Luft的目的是通过缩小自我认知的私人领域,扩大公 众领域,消除人与人之间因为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误解。具体描述就是通过向对方讲述自我保留的东西而减少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的消耗。通俗的说就是坦诚相待。 2.他人反馈:通过他人直接表达对自我无意识领域的认知,赢得了更好了解 自我的可能性,从而使自我无意识转向有意识的公众领域。 3.三个领域的互动,缩小私人领域,缩小自我盲点,扩大公众领域可以帮助 自我与他人形成更好的交流环境。 开放我 左上角那一扇窗称为“开放我”,也称“公众我”,属于自由活动领域。这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所谓“当事者清旁观者也清”。比如,我们的性别、外貌,比如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职业、工作生活所在地、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等。“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开放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盲目我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也称“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本人不觉察,除非别人告诉你。盲目点可以是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因为事先不知、不觉,所以当别人告诉自己时,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特别是听到与自己初衷或想法不相符合的情况时。“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盲目我”比较小。而熟悉并指出“盲目我”的他者,往往也是关爱你的人,欣赏你的人,信任你的人(虽然也可能是最挑剔你的人)。

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就大学生择业而言,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型上来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择业者知行统一的过程。 一、自我评价的内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适应范围,不同的职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两方面的最佳结合就是择业者的个人特征与职业对人的要求相匹配。就大学生择业而言,通常是通过“职业三倾向”评价表现出来的,即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 1、职业体力倾向:职业体力倾向是通过对择业者的身体素质的评价、分析,判断出其所适应的职业倾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力气;(2)身体动作的敏捷性和平衡性;(3)下肢或腰背的协调性;(4)手臂的灵活性与协调性;;(5)言语器官及视、听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状况;(6)整体协调控制。 2、职业能力倾向: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地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来说,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是主观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职业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职业能力既与一般能力有关,更与特殊能力密不可分,人的职业能力倾向,主要就是指人的特殊能力,它是表示从业人员为胜任这一职业要求而必备的能力。

3、职业个性倾向:职业个性倾向是指劳动者个人对职业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和理想等。在择业之前,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性格特点,考虑职业对人的要求,从而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最易于适应的职业,或者改变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适应职业的要求,实现人职的匹配。 二、自我评价的原则 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基础上的自我身心素质的全面评估。正确的自我评价,应把握如下原则: 1、适度性: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 2、全面性: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既要对自我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到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3、客观性:应努力克服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努力使自我评价趋于客观和真实。 4、发展性:应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自我评价的方法 1、自我现实分析:(1)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有效地把握自我;(2)要正确地对自己知识、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自己最适合的职业;(3)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3.知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a)

中考考点:3.知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a)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1、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②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来完善自己。 2、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因此,要想全面认识自己,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一般而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既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的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会对了解自身有一定的帮助。集体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己,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以更新的自己面对新的一天。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努力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以新的自己面对新的每一天。 课堂练习: 1.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他人的态度 B.自我观察和反省 C.考试的成绩反馈 D.集体综合评价 2.《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和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感慨,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有 ( ) ①读史书②照镜子③自我反思④倾听他人评价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通过他人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下列名言和谚语揭示的道理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④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初一-认识自己

照一照自己 〔摘要〕认识自己是通向智慧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人自我心灵成长的目标。通过本次课堂活动引导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掌握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方式、方法,并学会识别评价自我的信息的可靠性,提高认识自我的质量。 【活动背景】 步入青春期以后,中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己在公众心中留下的印象,注重自身形象。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会因错误的自我认知而烦恼,因此,给予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活动目的】 1. 指导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正确方法。 2. 发现原有自我评价的错误认知,建立新的自我评价体系。 【活动对象】七年级【活动时间】40 分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笔、自制保密箱 【活动过程】 导入:在古希腊太阳神神庙的门上刻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作为智慧的象征。大家一定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智慧的人,现在我们一起走上探寻认识自己的智慧之路。 一、热身活动:“大风吹”游戏 活动要求(多媒体呈现):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指令,由描述外表特征逐渐向描述内部特征转移。(如大风吹到戴眼镜的同学、外向的同学、易害羞的同学、善良的同学……) 师:通过上述活动,同学们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了解,怎样做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呢? 二、“寻人启事”活动——我眼中的我 师: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说明认识自己是可贵的品质。现在我们通过游戏看看大家是否真的认识自己。 活动规则:

1. 请学生在纸条上以“寻人启事”为题写一份最能突出自己特征(外部特征,如相貌、身形等;个性特征,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在集体中的位置,如受欢迎程度,为班级的贡献等)的“寻人启事”放在保密箱内; 2. 选出代表随机抽出纸条,大声念出“寻人启事”上的内容,让其他学生根据描述来“寻人”。 师:在根据“启事”“寻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很快就被找到,有些“启事”却让大家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找到要找的人,而有些“启事”让我们根本“寻”不到人,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 生:有些同学没有说出自己突出的特征,对自己认识不清。 师:通过这个游戏可以看出,认识自己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单靠自己的力量有可能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优点大轰炸”活动——别人眼中的我 师: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我们要调动多种感官,要看、要听、要想……下面进入“优点大轰炸”环节,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活动规则: 1. 分小组(每组6人,每组都按综合表现呈优、良、一般三类学生分布)每位学生将自己的“优点评价单”交给组内其他成员,让他们写出其优点,在组内分享自己收到评价单的感想; 2. 教师随机找出一位学生,让其他组的学生说出其优点; 3. 教师请该学生谈谈自己是否发现了同学们说到的优点。 师:大家看到了,在多数情况下,被夸奖的同学具有别人看到了但自己没有觉察的优点,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师:上述现象再一次印证了认识自己很难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这种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往往造成我们对自己错误的评价,甚至导致自尊感的降低。例如:我曾经辅导过的一名女生认为自己很胖,为此她很自卑,但经过了解,她发现同学们并不这么认为,这让她改善了自卑心理。通过这个例子更加说明,认识自己有多么重要。 师:请看“周哈里窗”,通过观察这个“窗中的我”,大家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盲目区”“未知区”是自我认识道路上的障碍,也是我们一生要面对的课题,所以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约哈里窗户理论.

人际交流的“约哈里窗” 约瑟夫.鲁夫特(Joseph Luft)和哈里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 Ingram) 提出一个介绍自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 开放区: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 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你知我知(Open),你知我不知(Blind),你不知我知(Hidden),你我都不知(Unknown)。 这是分析人际冲突的一个方法:约哈里之窗。图中两个椭圆代表两个人 的全部特征。椭圆中绿色和黄色的部分为自己所了解的自我。两个椭圆相交的绿色部分代表两个人公开的想让对方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由于具有开放性和一致性,没有理由去防卫,所以沟通时几乎不会产生冲突,称之为安全区域。同时,两个人都有自己了解,但不准备让别人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称为隐私区域。你如

果进入对方的隐私区域,就有冲突的可能。不过,这部分由于属于自己了解的,一般冲突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椭圆中褐色和红色的区域代表自己所不了解的自我。褐色区域是一个很特别的区域,该部分的个性特征属于自己不了解,但别人了解的部分。你可能在无意中触怒别人,但由于他人了解你,可能会告诉你,但又担心伤害到你的感情,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冲突。当然最危险的情况就是红色区域,该部分属于未发现的自我,就是自己不了解,他人也不了解的部分。该部分极易引起冲突。 理想的约哈里窗模型如图所示: 理想情况下,自己应绝对多的了解自己,同时将自己的绝大多数自我暴露在他人面前,这样可以形成更大的安全区域,在该区域里,冲突是极其轻微的。当然,也应该适当的保持部分自我,但该部分应绝对的最小化,能有多小就有多小。理论上,人是不可以完全认识自我的。但有些自己所未认识的自我会被对方指出,该部分称为盲目区域,应在双方的努力下向安全区域转移,以减少冲突。还有些自己未认识的自我也未被对方指出,这是危险区域,这些就

认识自我 快乐成长小组(张慧)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一、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认识自我快乐成长”——暑期教育社工坊成长小组 服务对象:楼村社区初中生 小组人数:11人 活动时间:2009年7月 活动地点:楼村教育社工坊 工作员:张慧 二、小组目标: 通过自我认识小组的开展,使组员更好能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三、小组理念/理论架构: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12~18岁),在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

个人优缺点自我评价

个人优缺点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自我评价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人成为社会人,有健康人生

观和价值观的人。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可能负面作用。 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

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人们自己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在自我评价里,自我是主体,也是客体,分别被有的研究者成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自我评价跟主体的自我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理学中,自我评价是随着对自我概念的深入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的。有的研究者指出,“虽然有关自我概念问题的讨论从詹姆斯就已开始,但自我概念的提法直到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自我的课题重新为人们所重视之后才得到较多运用”。在心理学里,关于自我评价有几点已经达成共识:首先,自我评价跟自我概念一样有一个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存在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次,自我评价一般被当作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内容来加以研究。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对自

自我认识 周哈里窗

拨开迷雾,遇见自己 ——学会认识自我 活动目标: 1、知道与明白:了解“周哈里窗”的基本理论。 2、尝试与学会:懂得运用“周哈里窗”来初步认识自己。 3、体验与领悟:感受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一、游戏启思,走近自我 游戏:大风吹 规则:1、老师说“大风吹”,学生回应“吹什么”,老师说出部分学生的特征。2、拥有这些特征的学生需要互换位置,没有被吹到的学生不动。3、最迟坐下的或反应错的同学受罚:一起做一个灿烂的笑脸。(特征备选:戴眼镜、长头发、身高160以上、有上进心、快乐、善良、正直、爱笑) 分享:指令中的哪些个人特征更容易被了解?为什么? 小结:一个人的外在特征容易被发现,但内在特征较难被了解。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在游戏中迅速做出反应。 引出主题:拨开迷雾,遇见自己——学会认识自我 二、故事放松,反思自我 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资料:“人啊,认识你自己”、“我是谁——苏格拉底三大终极哲学之一” 故事:一只鹰蛋从鹰巢里滚落了出来,掉在草堆里。有个人发现了他,以为是一只鸡蛋,把他拿回家去,放在鸡窝里。鸡窝里有一只母鸡正在孵蛋,他和其他的鸡蛋一样,被孵化了出来。于是,他从小就被当作一只小鸡,过着鸡一样的生活。由于长相古怪,许多的伙伴都欺负他。他感到孤独和痛苦。有一天,他跟着鸡群在稻场上啄谷子。忽然,山那边一道黑影飞掠了过来,鸡们惊慌失措,到处躲藏。等到危机过去,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刚才那是一只什么鸟啊?”他问。他的伙伴告诉他:“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喔,那只鹰真是了不起,飞得那样潇洒!”他发出内心的羡慕,“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鹰一样飞起来,那该多好!”“简直是痴心妄想!”他的伙伴毫不留情地训斥他说:“你生来就是一只鸡,甚至连鸡们都为你的丑陋感到丢脸,你怎么可能像鹰一样飞呢?”他黯然神伤地走开了。 小结:雄鹰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鹰而甘于做一只整天在地上扒食的鸡,可见正确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三、实践指导,探索自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在1955年提出关于认识自我的“周哈里窗”理论。“窗”是指一个人就像一扇窗,被分成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我们大学生择业而言,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型上来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择业知、行、意统一的问题。自我评价是以自我作为客观对象,但同时又受到其本身择业观念的影响,因此自我评价仍需要处理好主客观的统一问题。自我认知是自我评价的结果,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认清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我们从自己所熟知的人的经历中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的人在大家看来可以或本应该事业上获得成功,但却事与愿违,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事实他失败了。1 如果分析原因的话,除了其他各种因素以外,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将才干用错了地方。

相反,那些成就大业者,他们往往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并非比别人更聪明、更能干;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他们不仅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并且还懂得善于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 在美国,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被职业经理人广泛流传。它取自名为《飞向成功》的畅销书,作者之一便是唐纳德·克里顿博士。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 为了像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学生中有小鸡、小鸭、小鸟、小山羊、小松鼠等,学校为它们开设了唱歌、跳舞、跑步、爬树和游泳5门课程。第一天上跑步课,小兔兴奋地在体育场地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作好我天生就喜欢的事”。而看看其它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沉着脸的。放学后,小兔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蹦蹦跳跳来到学校,上课时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只见小鸭兴奋地一下跳进水里,而天生恐水、不会游泳的小兔傻了眼,其它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树课……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个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 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该爬树。 诺贝尔奖获得者无疑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总结其成功之道,除了超凡的智力与努力之外,他们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把握住了关键的一条,就是根据自己的长处决定终身职业。

约哈里窗户理论

约哈里窗户理论 概述 “约哈里窗户”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Luft)和哈林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Ingram)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①。此理论被引入到人际交往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领域。 约哈里窗户理论- 简介 “约哈里窗户”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Luft)和哈林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Ingram)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①。此理论被引入到人际交往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领域。 开放区: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约哈里窗户理论- 理论组成 约哈里窗户理论认为对个人而言,其认识世界的知识基本上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公开、盲点、隐私、隐藏潜能。 所谓公开,就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谓盲点,就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 所谓隐私,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实,称为未知之事,未知之事即为隐藏潜能。 约哈利之窗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努力改变约哈利之窗四个区域的分布。 也就是当我们公开的、隐私的事实放大了,那么我们的盲点和隐藏潜能相对就变小了。 盲点、隐私这些制约和影响我们潜能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必须依据全新的团队互动式学习方法,理性而大胆地应用教练技巧中的反问、回应、分享等手段,才可以不断冲破我们内心的本能阻力,使个人和组织思维中盲点越来越少,隐私充分披露,从而达到个人素质提升和组织效能的根本改变。 约哈里窗户理论- 启示 约哈利窗理论主要是教我们如何发现盲点、开发潜能。 即: 个人——挖掘自我盲点,突破思维局限,使个人潜能得以开启 工作——发挥领导才能,勇气自信倍增,提升自我价值 家庭及社交——善于聆听,沟通无阻,增进感情 约哈里之窗是分析人际冲突的一个方法。图中两个椭圆代表两个人的全部特征。椭圆中绿色和黄色的部分为自己所了解的自我。两个椭圆相交的绿色部分代表两个人公开的想让对方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由于具有开放性和一致性,没有理由去防卫,所以沟通时几乎不会产生冲突,称之为安全区域。同时,两个人都有自己了解,但不准备让别人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称为隐私区域。你如果进入对方的隐私区域,就有冲突的可能。不过,这部分由于属于自己了解的,一般冲突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椭圆中褐色和红色的区域代表自己所不了解的自我。

《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就大学生择业而言,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型上来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择业者知行统一的过程。 一、自我评价的内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适应范围,不同的职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两方面的最佳结合就是择业者的个人特征与职业对人的要求相匹配。就大学生择业而言,通常是通过“职业三倾向”评价表现出来的,即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 1.职业体力倾向:职业体力倾向是通过对择业者的身体素质的评价、分析,判断出其所适应的职业倾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力气;(2)身体动作的敏捷性和平衡性;(3)下肢或腰背的协调性;(4)手臂的灵活性与协调性;;(5)言语器官及视、听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状况;(6)整体协调控制。 2.职业能力倾向。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地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来说,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是主观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职业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职业能力既与一般能力有关,更与特殊能力密不可分,人的职业能力倾向,主要就是指人的特殊能力,它是表示从业人员为胜任这一职业要求而必备的能力。 3.职业个性倾向。职业个性倾向是指劳动者个人对职业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和理想等。在择业之前,不仅要考虑自己

的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性格特点,考虑职业对人的要求,从而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最易于适应的职业,或者改变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适应职业的要求,实现人职的匹配。 二、自我评价的原则 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基础上的自我身心素质的全面评估。正确的自我评价,应把握如下原则: 1.适度性。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 2.全面性。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既要对自我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到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3.客观性。应努力克服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努力使自我评价趋于客观和真实。 4.发展性。应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自我评价的方法 1.自我现实分析。(1)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有效地把握自我;(2)要正确地对自己知识、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自己最适合的职业;(3)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运用测评手段。使个人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对自己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3.总结过去的经验。回顾过去的经历,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然后认真地描述和判断自己的特点。

2017第一课 认识自己文档

第一课用心看看我自己——自我认识 【设计理念】 全面的自我概念对培养青少年的情商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课题。一个人惟有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概念,他才有能力去认识别人、肯定别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尊重、互助、欣赏的人我概念。建立自我概念的第一步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另外,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初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矛盾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被“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这样的问 题困扰着,同时,他们自我意识增加,急切探索自我。因此,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更加全面 地、多角度地认识自己,逐步形成自我概念很有必要。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教学重点】 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进行自我分析 【教学难点】 自我认识程度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提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一页表格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5min)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学生的自杀事件,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展示故事,同时教师对故事进行讲述 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看情形像是自杀,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说这样一位同学是绝不会自杀的,说不定是谋杀。事件惊动了公安局,展开了周密的调查,找到了这个男

自我认识周哈里窗

自我认识周哈里窗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拨开迷雾,遇见自己 ——学会认识自我 活动目标: 1、知道与明白:了解“周哈里窗”的基本理论。 2、尝试与学会:懂得运用“周哈里窗”来初步认识自己。 3、体验与领悟:感受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一、游戏启思,走近自我 游戏:大风吹 规则:1、老师说“大风吹”,学生回应“吹什么”,老师说出部分学生的特征。2、拥有这些特征的学生需要互换位置,没有被吹到的学生不动。3、最迟坐下的或反应错的同学受罚:一起做一个灿烂的笑脸。(特征备选:戴眼镜、长头发、身高160以上、有上进心、快乐、善良、正直、爱笑) 分享:指令中的哪些个人特征更容易被了解?为什么? 小结:一个人的外在特征容易被发现,但内在特征较难被了解。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 能在游戏中迅速做出反应。 引出主题:拨开迷雾,遇见自己——学会认识自我 二、故事放松,反思自我 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资料:“人啊,认识你自己”、“我是谁——苏格拉底三大终极哲学之一”

故事:一只鹰蛋从鹰巢里滚落了出来,掉在草堆里。有个人发现了他,以为是一只鸡蛋,把他拿回家去,放在鸡窝里。鸡窝里有一只母鸡正在孵蛋,他和其他的鸡蛋一样,被孵化了出来。于是,他从小就被当作一只小鸡,过着鸡一样的生活。由于长相古怪,许多的伙伴都欺负他。他感到孤独和痛苦。?有一天,他跟着鸡群在稻场上啄谷子。忽然,山那边一道黑影飞掠了过来,鸡们惊慌失措,到处躲藏。等到危机过去,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刚才那是一只什么鸟啊?”他问。他的伙伴告诉他:“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喔,那只鹰真是了不起,飞得那样潇洒!”他发出内心的羡慕,“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鹰一样飞起来,那该多好!”“简直是痴心妄想!”他的伙伴毫不留情地训斥他说:“你生来就是一只鸡,甚至连鸡们都为你的丑陋感到丢脸,你怎么可能像鹰一样飞呢?”他黯然神伤地走开了。 小结:雄鹰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鹰而甘于做一只整天在地上扒食的鸡,可见正确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三、实践指导,探索自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在1955年提出关于认识自我的“周哈里窗”理论。“窗”是指一个人就像一扇窗,被分成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了解自己。 (一)开放我与隐藏我 活动:20个我是谁 规则:老师问一次“我是谁”,学生在纸上写一个答案,共十次发问。 分享:请把你愿意和大家分享的答案读出来,不愿意分享的可以不读。(三位同学分享后,请全班同学把自己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答案打钩,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打叉。) 知识:自己知道,也愿意分享给别人的这部分自我叫“开放我”,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的这部分自我叫“隐藏我”。 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才可以更加了解自己?

(完整word版)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正确的“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 3、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活动方法: 1、故事法 2、名言引入 一、笑话导入主题: 同学们我先跟大家说一个笑话: 古代笑话:一位解差解和尚上府城,住店时和尚借机把他灌醉,把他的头剃光,然后逃走了,解差醒后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即他又困惑不解:“那我在哪里呢?” 一个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至于闹出不知“我在哪里”的笑话。然而要真正认识“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就是教会大家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色扮演导出积极的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一)思考名言: 在介绍方法前我们先讨论一下“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古人说“自知者自明,然后才能自律者自成,自盛者自强,自励者自恒。” 我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有那位同学想发表一下意见。 引出问题:…… 老师解说: A:自我概念积极的人,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尽量扬长避短,不因别人的评价轻易改变自我概念,所以很快乐,很自信。 B:自我概念消极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觉得自己不如人,经常自卑或妒忌别人,而且经常抱怨别人或说“老天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

C:自我概念混乱的人,为别人的赞美而高兴异常,为别人的批评而垂头丧气,经常是悲时喜,不知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D:自我概念夸大者,为自己罩上耀目的光环,漠视自己的不足,自吹自擂。 现在让我们再思考刚才的话,从三位同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己清醒、客观地分析评价,实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所以自我概念是否积极,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泰戈尔有句发人深省的名言“谁像命运一样地推着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 所以法国思想家蒙因也说“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三、老师介绍: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方法。 既然认识自我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自己呢? 我先说一个有趣的故事:(亚里士多德白天点灯的故事),亚里士多德白天点灯的行为又告诉了我们找到真我的重要性,但要找到真我用灯是不可以的,以下是一些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 反省和检验自己,自己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思考、反省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苏东坡效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是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获得衡量自己的社会指标 1、父母 2、老师 3、同学 4、朋友 5、陌生人 通过与自己条件相识的人比较。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提供互补、激励的信息—— 1、相似之处 2、不同之处 3、保留之点 4、改进之点 通过心理测验了解自己。

认识自我的方法

认识自我的方法 1.比较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就是从自己与他人及自己的比较中来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自己的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就会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而找到差距,激发自己的动力;而与不如自己的人比,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比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补短。 当然,自己与他人比较的时候,切忌单向比较,既要和比自己强的人比,也要和比自己差的人比,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我们在和他人比较的时候,也要和自己对比,即"和自己赛跑",即把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把自己的目标和现实状况比,这样才可以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他人评价法 他人评价法即是通过别人的评价反映来认识、了解自己的方法。自己做某件事,若总得到别人的肯定,那么自己在这方面就是比较优秀的。相反,就是比较差了。当然,对他人的评价,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但要注意:首先要特别重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们对我们比较了解,评价也会较为全面、客观;其次,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重视人数众多,异口同声的评价。有时,别人的意见我们的确难以接受,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而且,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许多时候,自己还是要多听听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更要客观分析,虚心接受。 3、内省法 内省法即是通过反省自己、分析自己来了解自己的方法。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反省自己对认识、把握自己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通过回答"我是谁"来反省、分析,并进而认识、了解自己。即将"我是……"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并尽可能多的写,写的句子越多越好。原则上说,如果写出的句子少于7句,则认为是过于压抑自己,自己未能对自己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4、实践成果法 这是通过活动的效果来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例如,自己参加歌手大赛得了一等奖,则说明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确有一定的能力或特长。但假如说,自己在某项活动上屡遭失败,但也不能轻信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是欠缺的。心理学上"自我意象"的研究表明,自己在某个方面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不是你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欠缺的。 5、测量法 测量法可以分为生理测量和心理测量。通过生理的测量或检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状况。而通过心理的测量(大多是心理测验的测试)可以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像智力水平、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等等。通过一些较为成熟的、信效度较高的测验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是一种比较科学、准确的方法。选用心理测验时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测验并解释结果,不要随意使用心理测验。 当然,我们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时候,不要仅仅采用一种方法,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全面地来了解自己。只要能够合理、综合地利用这些方法,相信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也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http://210.34.22.200center/subboardlist.asp?subboardname=personality_self-a waren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