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论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凯恩斯消费理论是由20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它对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

首先,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是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核心之一。

消费函数描述了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支出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其可支配收入,但并非完全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额,而是取决于收入的变化率。

他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消费函数模型,C = a + bY,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可支配收入,a表示固定消费支出,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这个模型说明了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

其次,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单位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化。

在凯恩斯看来,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1的数值,它反映了人们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的心理倾向。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只愿意消费其中的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用于储蓄。

这就导致了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的结论。

此外,凯恩斯消费理论还强调了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消费支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人们消费支出增加时,企业的销售额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刺激了生产和就业。

这种“消费拉动”效应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消费行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凯恩斯消费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消费行为的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三)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三)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三)篇一: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60年代60年代是消费者行为学派蒸蒸日上的时期。

大量具有不同专业和学术背景的学者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也出现了许多创新的研究成果。

这一阶段的研究可以分为4个“分支”。

第1个分支:品牌忠诚研究也许最为突出和令人振奋的莫过于对消费者对日用消费品的品牌忠诚的研究了。

在芝加哥论坛和M.R.C.A.的资助下,研究人员获得了很多资料,针对家庭的跨期购买模式进行了分析。

最早研究的是RossCunningham和GeorgeBrown,随后又有1大批管理科学专家投身于此领域,使得品牌忠诚模型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如:伯努利,马尔可夫和随机过程的应用。

品牌忠诚研究的代表作品有:RossCunningham,“BrandLoyalty—What, Where, HowMuch?”Harvard BusinessReview, 34.GeorgeBrown,“BrandLoyalty—Fact or Fiction?”Adverti sing Age,23,, ,, , , , , ,24.第二个分支:医学和生理研究这一分支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

学者门在消费者行为的不同领域进行了试验设计和基于实验室的研究。

比如,RobertHolloway和他在明尼苏达州的学生针对Festinger关于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中的认知失调进行了一系统的实验。

同时,许多广告工作者也开始应用实验室方法,通过测量瞳孔扩大程度、电振荡皮肤压力等来检测消费者的生理反应。

杜邦公司建立了市场调查部门,主要负责针对广告媒体和广告展露度的影响进行实地调查和定量研究。

美国农业部对橙子和苹果消费中的消费者偏好的实地调查工作也是值得一提的。

代表作:RobertHolloway,”An Experiment on ConsumerDissonance,” Journal of Marketing,31.Robert Holloway在1967年进行了实验:ABasic Bibliography on experiments in Marketing, Chicago: AmericanMarketing Association.第3个分支:认知风险理论这是指在RaymondBauer的带领下,哈佛大学的研究工作。

消费者选择理论和其发展

消费者选择理论和其发展
(1)在 p 上具有零阶齐次性:任意给定p u, 和标量 a 0 ,有h(ap,u) h( p,u) 。 (2)没有超额效用:任意给定x h( p,u) ,有u(x) u 。 (3)凸性/唯一性:如果 是凸的,则h( p,u) 是一个凸集,而且,如果 是严格 凸的,从而u() 是严格拟凹的,则h( p,u) 有唯一的一个的元素。
偏好旳严格凸性意味着x(p,w)是单值旳
●x’’ ●x’
单一解
x:u(x)=u*
x1
如果 U(·)是连续可微的,则最优消费束
x x( p, w) ,可以通过库恩-塔克条件得出:
存在一个拉格朗日乘子 0 ,使得对于所有 l 1, , L :
u( x ) xl
p
,若
x
0
,则等式成立
等价地,如果令 u(x)=[ u(x) , , u(x) ] 代表 u(·)在 x 的梯度向量,则
定义 瓦尔拉斯预算集或竞争性预算集:
Bp,w x RL : px w
是由面临市场价格和财富水平旳消费者旳全部可行消 费束构成旳集合。
所以,给定市场价格和财富水平,消费者问题能
够表述为:在 B p,w 中选择一种消费束
预算超平面 (L=2时,称预算线)
x2
w/p2
Bp,w x RL : px w
希克斯需求对应与瓦尔拉斯需求对应之间的关 系:
x( p, w) h( p,v( p, w))
h( p,u) x( p,e( p,u)
前者解释了为什么用补偿需求对应这一术语来描述h( p,u) : 当价格变化时,如果消费者的财富也同时作相应的调整,以 使它的效用水平保持在u 的话,则h( p,w) 恰好给出了相应的 需求水平的变化。财富变化被用以“补偿”价格的变化 (Varian)。这一类型的财富补偿,称为希克斯财富补偿。

约翰内维尔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其应用

约翰内维尔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其应用

约翰内维尔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其应用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消费理论对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核心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效用递减。

1. 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认为,消费者的支出取决于其收入水平。

然而,他发现消费者倾向于将收入的一部分保存下来,而非全部用于消费。

这种倾向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时,所增加的消费金额。

凯恩斯进一步观察到,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小。

当收入较低时,消费者倾向于将较大比例的收入用于消费,但随着收入的增加,这个比例会逐渐减小。

2. 边际效用递减凯恩斯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

他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

例如,一个人刚吃了一碗饭,第二碗饭的满足感就没有第一碗那么强烈。

基于这一理论,凯恩斯认为,消费者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来决定他们的消费支出。

当边际效用减少至消费者对收入的边际效用不再感到有吸引力时,他们将停止增加消费支出。

二、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应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在实际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1. 不确定性下的消费决策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提供了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影响下消费行为的解释。

当面临经济衰退、不稳定的就业市场或个人收入下降时,消费者倾向于减少消费支出,以应对不确定性。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至关重要。

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也强调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即经济增长需要消费者支出的持续推动。

通过增加消费支出,可以刺激企业生产和就业增长,从而促进整体经济活动。

3. 政府干预和货币政策基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影响消费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例如,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增加支出等措施来提高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

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
消费与财富分配
鲍莫尔和托宾认为,财富分配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如 果财富分配不均,那么一些人可能会增加消费以弥补财富 差距。
拉扎尔-卡恩的消费理论
消费与未来预期
拉扎尔和卡恩认为,未来的预期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如果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那么他们可能会增 加消费。
消费与财富分配
拉扎尔和卡恩认为,财富分配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如果财富分配不均,那么一些人可能会增加消费以弥补财富差 距。
消费与社会福利
拉扎尔和卡恩认为,社会福利政策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如果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政策较好,那么人 们可能会增加消费以享受更好的社会福利。
05
西方消费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未 来研究方向
西方消费理论的研究前沿与热点
消费者行为与决策
跨文化消费行为
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处置商品及服 务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揭示影响消 费者行为的因素和规律。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跨文化消费行为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一步深化跨文化消费行为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行 为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加强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推动绿色消费理念的发 展和应用。
新兴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
针对新兴市场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新 兴市场消费者行为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消费的重要性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 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 响。
西方消费理论的发展阶段
早期消费理论
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强调消费 与生产、分配和流通的相互关系 ,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现代消费理论
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强调消费在 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政府 干预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七)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七)

消费者⾏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七)科学⽅法的改变使得消费者⾏为的很多概念研究都有重⼤进展。

这些进展是对⽂化、价值、语⾔、符号学等新的认识。

奥沙科学⽅法维斯基和格兰布伊斯(Olshavsky, Richardt and Granbois, Donald(1979))提出:许多消费者购买⾏为并不存在购买之前的信息收集和备选⽅案的评估,他们事实上并不进⾏决策。

这就是所谓的“⽆决策购买”。

霍尔布鲁克和赫希曼(Holbrook, Morris B.和Elizabeth C. Hirsehman)的研究颇具开创性,被认为是⽆决策购买⾏为研究中的⼀个重要领域。

在《消费者的个⼈体验:幻想、情感和乐趣》(”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Holbrllk, Morris B. and Elizabeth C. Hirsehman, Vol.9(September 1982))⼀⽂中,他们把消费者包括幻想、情感和兴趣的⾏为称为“个⼈体验”。

通过对信息过程与消费者⾏为的个⼈体验进⾏⽐较,得出结论:“利⽤常规的信息过程理论,⼤多数的购买者⾏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释。

但是,传统的研究忽视了消费者⾏为体验的⼀个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种涉及⾯更⼴泛的⽅式去加深我们对于诸如休闲活动消费、消费者审美观点、象征物含义、消费者对于多样性变化的追求、对于享乐消费的反应、产⽣⼼理情绪的原因、在艺术上的渴望、⽩⽇梦、创造⾏为、情感、娱乐等很多⾏为的理解。

”霍尔布鲁克和赫希曼在传统的信息处理⼿段基础上扩充了消费者研究的新领域,包括:艺术性产品的地位;使⽤娱乐产品时产⽣的综合感觉;在统⼀战略层次上的沟通;进⾏休闲娱乐的时间安排上的影响;与产品有关的联想与假设;消费过程中产⽣的感觉以及娱乐在提供休闲服务中的作⽤。

另⼀个与⽆决策购买⾏为有联系的研究领域是“低度介⼊的消费者决策⽅法”。

四种消费理论

四种消费理论

四种消费理论四种消费理论的对比总结消费理论主要有四种: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居民现期的、绝对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具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若假设为C=a+bY,其中a>0,0<b<1,C、Y分别是当期消费和收入,b 为边际消费倾向。

但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Y的增加而递减。

平均消费倾向C/Y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有递减趋势。

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

在指出凯恩斯的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杜森贝里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贝里认为:①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②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

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

三.生命期的消费理论该理论由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主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可以表示为:C=aWR+bYL ,WR为财产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C为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或不同年龄的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

四.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消费理论的演变及启示

消费理论的演变及启示

消费理论的演变及启示内容摘要:从有系统的经济理论以来,消费理论经历了三次演变,主要代表是萨伊的消费自动适应生产的理论、凯恩斯的消费不足理论和信用消费理论,三种理论是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但都服务于资本增值的需要。

本文基于消费理论的演变分析,提出其演变的启示,建议人们理性消费,尽量将消费置于资源稀缺性的约束下。

关键词:消费演变资本增值信用资产证券化引言消费理论是关于消费在整体经济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系统认识,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普及后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虽然从经济学说发展史看,斯密是系统经济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被称为经济学的鼻祖,但在斯密的学说中,有关消费的思想则是散见于各相关章节中,系统性较差。

而稍后的萨伊,一方面对斯密学说进行了通俗化的解释,另一方面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创造需求”理论。

因此,本文将萨伊的消费理论作为考察消费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萨伊的消费自动适应生产理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已经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这对提倡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提倡充分的自由竞争主张的斯密学说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维护斯密学说的权威性,萨伊提出了生产创造需求的理论。

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看,可以将该理论引申为消费自动适应生产的理论。

在萨伊看来,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支付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报酬的过程,即劳动者获得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资本家获得利润。

这些人获得各自的收入后势必要将其花费掉,以便满足各自的需要。

因此,“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

而且,“在一切社会中,生产者越众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路越快、越多和越广泛”。

因为“创造一种新的产品等于开辟其他产品的销路”。

这就是萨伊生产创造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萨伊实际上主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问题基本上无需过多考虑。

正是由于萨伊认为消费相对于生产居于次要地位,甚至是生产自动创造出来的,他才主张“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更进一步则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消费理论及其发展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决定消费数量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2)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

2、消费之迷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应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二战后政府的战时需求减少,并没有导致长期的经济萧条;
(2)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收入消费资料,提出了长期消费函数,证明在这期间收入虽然增长了7倍,但消费与收入始终保持固定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在0.84~0.89之间。

(库兹涅茨长期消费函数)
这两种情况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矛盾的,被称作“消费之迷”。

3、跨期选择理论(一个两时期模型)
考虑到有未来收入情况下,消费者(家庭)可以有多种不同选择的理论。

(1)跨时消费约束线:既定收入情况下,消费者在不同时期最大可能消费组合点的运动轨迹。

(2)跨时消费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各种不同消费组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点的运动轨迹。

(3)跨时期消费者的选择
为了使分析简单,我们考察一个生活在两个时期的消费者面临的决策,第一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青年时期,而第二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老年时期。

在第一个时期消费者赚到收入Y1并消费C1,而在第二个时期消费者赚到收入Y2并消费C2。

由于消费者有机会借贷与储蓄,所以,在任何一个时期的消费都可以大于或小于当期的收入。

考虑两个时期消费者的收入如何限制了这两个时期的消费。

在第一个时期,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即: S=Y1-C1
在第二个时期,消费等于积累的储蓄,包括储蓄所赚到的利息加第二个时期的收入,这就是:
C2=(1+r)S+Y2
在这里,r实际利率。

另外,由于没有第三个时期,消费者在第二个时期并不储蓄。

要注意的是,变量S代表储蓄或借贷,而且,这个式子在两种情况下都是成立的。

如果第一时期消费小于第一时期的收入,消费者有储蓄,并且S大于零。

如果第一时期的消费大于第一时期的收入,消费者有借贷,并且S小于零。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借贷的利率和储蓄的利率相同。

如把上述两个方程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导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即:
C2=(1+r)(Y1-C1)+Y2
进而可得:(1+ r)C1+C2=(1+r)Y1+Y2
或: C1+C2/(1+r)=Y1+Y2/(1+r)
这个式子把两个时期的消费与两个时期的收入联系在一起。

它是表示消费者跨期预算约束的标准方法。

4、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
这种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指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受别人消费与收入的影响;
(2)指消费指出不仅受目前收入的影响,还要受过去收入与消费的影响。

如果当前收入超过从前高峰期的收入,则他的消费与上述相对收入有关,如果低于从前高峰期的收入,则人们通过提高消费倾向维持已经有过的生活水平。

这就是所谓消费的“棘轮效应”——指长期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的抑制作用。

5、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
这种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他一生中所得收入的平均数。

根据这个理论政府的财政政策是不能奏效的。

6、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
这种理论把人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认为消费者总是要估算一生的总收入并考虑在人生命过程中如何最佳分配自己的收入,以获得一生中消费最大满足。

(三)充分就业均衡与非充分就业均衡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生产和收入不再有扩大的趋势,也不再有缩小的趋势,此时的收入为均衡收入,就业量为均衡就业量,此时的总需求称为“有效需求”。

当有效需求很大时,既实现了均衡又实现了充分就业,则称为充分就业均衡。

充分就业均衡100%的就业。

凯恩斯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通常是非充分就业均衡。

(三)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
乘数原理(Principle of Multiplier)是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乘数可以发挥作用。

其以后的经济学家认为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应有若干限制条件;
(1)如果投资品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乘数要缩小;
(2)没有可利用的劳动力与投资品存货;
(3)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但消费品生产不出来;
(4)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

为什么传统的“美德”会变成“罪恶”
(1)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可能是愚蠢的事情;
(2)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条件下,因此,节俭或较少的浪费意味着较多的投资,所以节俭是美德;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存在资源过剩现象,因此,消费或较多的浪费意味着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所以,节俭是罪恶。

西方经济学家通常把这种传统的美德变成了现代的罪恶的解释称作节俭反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