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术实验讲义

交换技术实验讲义
交换技术实验讲义

需要开展的试验

试验报告上写的试验:

实验1 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2)

实验3 电话用户信令的产生与观测实验 (6)

实验4 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实验 (10)

实验6 用户话路PCM编译码实验 (15)

实验8 二/四线变换与回波返损测试实验 (20)

实验10 人工交换实验 (24)

实验12 时分交换(MT8980)实验 (26)

实验1 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了解交换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为以后的实验打基础。

二、交换系统总体介绍

图1-1是程控交换实验系统方框图。

图1-1 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方框图

程控交换系统由10个主要功能电路模块组成,各模块的组成及主要作用如下:1.电话用户接口电路

提供了4路电话用户接口电路,其中电话D设计成可插拔的模块结构。用户接口电路

使用的主芯片为PBL 38710,可实现馈电(B)、二/四线变换(H),摘挂机检测(S)和铃流驱动(R)等功能。另外,用户接口电路对发送信号可进行放大、衰减调节。四路电话的呼叫号码分别为48、49、68、69。

2.编译码和滤波器C(Codec & Filters)

使用的主芯片为TP3057,主要实现单路语音的语音滤波、PCM编译码功能。

3.双音多频(DTMF)检测电路

使用的主芯片为MT8870,DTMF接收器先经高、低群带通滤器进行f L / f H区分,然后过零检测、比较,得到相应于DTMF的两路f L、f H信号输出。该两路信号经译码、锁存、缓冲,恢复成对应于16种DTMF信号的4比特二进制码(D1~D4),再送给记发器进行号码识别以便控制交换网络接通被叫用户话路。电话A,B共享一路DTMF检测器,电话C,D 共享另一路DTMF检测器。

4.信令处理器和记发器电路(中央处理器)

它是U101(AVR单片机)及外围电路构成,在系统软件的作用下,完成键盘扫描和液晶显示、工作状态指示和接收计算机数据。同时完成对话机状态的监视、信号音及铃流输出控制、电话号码的识别、交换命令发送等功能。具体叙述如下:

(1)用户状态检测电路:接收各个用户线接口电路输出的用户状态检测信号DETX(X 是话路的序号),可以是A、B、C、D,例如DETA是第一话路的用户状态检测信号(下面文字说明中标号的X含义与此处相同),信号直接送入CPU的PE口,以识别主、被叫用户的摘挂机状态。

(2)电话用户信令音控制电路:主要由单片机U101及电子开关CD4066组成,在单片机U101的作用下,分别分时地将上述EPM240产生拨号音、忙音、回铃音等三种信号通过电子开关CD4066送入主叫用户。

(3)铃流控制电路:自动交换时,在单片机U101作用下,EPM240输出的铃流音信号(RING),由PBL38710提升铃流信号电压,使其有效值达到75V左右,送往电话机。

(4)DTMF接收控制电路:当MT8870收到电话号码后,便发出使能信号向单片机U101申请中断,同时将译码的电话号码数据(DTMFD1~4)送给单片机U101进行处理。5.时序与控制器电路

主要由CPLD可编程数字逻辑器件EPM240及外围电路构成,它产生并输出下列信号:(1)500Hz连续方波(即拨号音信号)

(2)忙音脉冲,即0.35秒通、0.35秒断的周期方波

(3)回铃音脉冲,即1秒通、4秒断的周期方波

(4)25Hz周期方波(振铃信号)

(5)PCM编译码器的时序、时钟信号。

(6)各接口电路间的控制片选信号。

6.交换网络控制器

主要由单片机U103和片外存储器U109构成,完成交换网络模块的交换控制工作。片外存储器U109可下载存储学生的二次开发程序。

7.交换网络模块

(1)人工交换:各电话用户发送、接收端信号通过铜铆孔开放出来,可通过手动连线完成电话信息的交换工作。

(2)空分交换网络:主要由MT8816芯片构成,完成空分路由选通。

(3)数字时分程控交换网络:分别由MT8980、CPLD、DSP等芯片构成三种不同实现方式的时分交换模块。

(4)除人工交换外,其它交换方式的实验需通过更换相应的实验模块来完成。

8.液晶键盘

由字符型液晶和薄膜键盘电路组成:它们共同完成交换功能设置,和对话路交换状态的同步显示、话路时隙分配设置等功能。

9.电源供给

分别提供-12V、+5V、+12V、-48V、-5V、-24V、3.3V等直流电源。其中前四组直流电源的通断,通过平台左上角的发光二极管指示。

10.接口电路

时分中继接口、数字光纤通信接口和计算机通信接口,分别完成数字时分局内通信、数字时分的局间通信与计算机的通信等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

1.小电话单机2部;

2.熟悉本实验平台的组成与结构;

3. 熟悉各组成模块的构成元器件及其完成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

1. 在关电情况下,交换网络接口上插上“空分交换模块(MT8816)”。

2.打开实验箱右侧的总电源开关,电源输入电路加电,电源指示灯(左上角的LED发光二极管)亮。

3.按一下薄膜开关的“复位”键,系统复位一次,液晶显示“欢迎使用……”。

4.按“开始”键,进入菜单的主要工作状态选择,分“人工交换”,“空分MT8816”,……等多种工作方式。具体设置说明请参见实验5。

5.选择空分交换方式“空分MT8816”,“空分”指示灯亮。

6. 分别给电话A、B接上电话单机,正常呼叫。注意液晶显示及其他一些指示灯的变化,熟悉信令程控交换与话音信号通信交换的全过程。

7.电话A默认电话号码为:48,.电话B默认电话号码为:49。

注:本实验平台上的跳线开关K301、K401、K501、K601默认设置:跳线1-2脚连。

五、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对实验的初步认识,对系统结构方框图做简要叙述。

实验3 电话用户信令的产生与观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

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二、电路工作过程

在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要沿两个方向传递语言信息。但是,为了实现一次通话,还必须沿两个方向传送所需的控制信号。比如,当用户想要通话时,必须首先向程控机提供一个信号,能让交换机识别并使之准备好有关设备,此外,还要把指明呼叫的目的地的信号发往交换机。当用户想要结束通话时,也必须向电信局交换机提供一个信号,以释放通话期间所使用的设备。除了用户要向交换机传送信号之外,还需要传送相反方向的信号,如交换机要向用户传送关于交换机设备状况,以及被叫用户状态的信号。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电话通信系统,除了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外,还应有信令系统。用户向电信局交换机发送的信号有用户状态信号(一般为直流信号)和号码信号(地址信号)。交换机向用户发送的信号有各种可闻信号与振铃信号(铃流)两种。

A.各种可闻信号:一般采用频率为500Hz的方波信号,例如:

拨号音:(Dial tone)连续发送的500Hz信号。

回铃音:(Echo tone)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的500Hz信号。

忙音:(busy tone)0.35秒送,0.35秒断的0.7秒断续的500Hz信号。

B.振铃信号(铃流):一般采用频率为25Hz,幅度为75V±15V的交流电压,以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方式发送。

在本实验系统中,CPLD可编程器件EPM240用作程控交换系统的交换/控制模块与各种信号产生模块,简称信令信号产生单元。其内部逻辑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EPM240在系统编程时,无需专门的编程器,器件安装在系统中后,用户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结构或电路板硬件设置的情况下,不必拔出芯片即可为重构逻辑而对芯片进行编程或重新编程。这将使设计修改更加方便,逻辑功能更加灵活,编程更加快捷。

通过对CPLD器件EMP 240进行编程,产生程控交换所需各种用户信令信号的输出,加电即运行。

CPLD可编程器件输出的信令及控制信号(请参见图2-3 用户线接口电路电原理图)1.用户信令选择控制信号,如SELA0-3, SELB0-3, SELC0-3 ,SELD0-3。

2.拨号音信号(Dial signal)

3.回铃音信号(Echo signal)

4.忙音信号(Busy signal)

5.铃流信号(Ring signal)

6.振铃通断控制信号CA,CB,CC,CD

7. 其它工作时钟及片选信号

图3-1 CPLD可编程器件内部框图

关于信令信号的波形可见图3-2波形示意图:

回铃音:由U01 EPM 240可编程器件产生,为1秒通、4秒断的重复周期为5秒的信号,幅度在1V左右。测量为TP08。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忙音:由U01 EPM240可编程器件产生,为0.35秒通,0.35秒断的重复周期为0.7S 的500Hz的信号,幅度在1V左右。测量点为TP09,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拨号音:由U01 EPM 240可编程器件产生,频率为500Hz,幅度在1V左右。测量点为TP10,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铃流音:由U01芯片EPM 240可编程器件产生的25Hz方波经RC积分电路后形成,它的测量点为TP11,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铃流信号送入PBL 387 10后,需要通过功率提升,向用户话机送出铃流,完成振铃。各电话用户的振铃通断控制信号分别为CA、CB、CC、CD,在TP307可以测出CA,其他几个点和CA一样,省略了测量点。

图3-2 各测量点波形图示意图

三、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工作,薄膜开关选择“人工交换”, 具体设置说明请参见实验5;

2.调整好示波器状态,先分别测量TP08、 TP09、TP10及TP11各测量点的波形,了解各点波形的特征;

3.下面我们将把上列CPLD 产生的各信令信号波形与电话呼叫时具体信号音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对这些信号特征有个感性的认识;

电话A 、电话B 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TP10 拨号音

忙音

铃流信号 TP08

回铃音

TP09

4.摘下电话A,听电话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拨号音,对照测量TP303点波形(此时情况同TP10),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

5.电话A拨号49,拨号音停,然后听电话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回铃音,对照测量TP303点波形(此时情况同TP08),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

6.此时,电话B振铃响,此信号是由TP11的信号送到电话接口电路后经功率提升,在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铃流信号驱动电话B振铃(振铃信号功率较大,不要求测量)。

7.当电话A摘机后超过20秒无拨号、拨空号或电话B忙(已摘机)等,此时听电话A 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忙音,对照测量TP303点波形(此时情况同TP09),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

8.更换电话B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与上同,对应的测试点为TP403。

注意:TP303测试点上信号会因电话呼叫接续情况不同而不同。电话B、C、D对应的测试点分别为:TP403、TP503、TP604。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此项实验必须要由两人合作完成。

2.此时只有信令的自动交换而没有信息的交换,所以实际上是不能通话的。

3. TP08、TP09、TP10、TP11所测波形,只是CPLD直接产生的或者经过积分的波形,不受电话呼叫接续的控制。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画出实验过程各测量点波形。

2.对各测量点特性进行分析,熟悉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作用。

实验4 双音多频(DTMF )接收与检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测电话机发送的DTMF 信号波形;

2.了解电话号码双音多频信号在程控交换系统中的接收和检测方法; 3.熟悉该电路的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二、实验电路工作过程

DTMF 接收器包括DTMF 分组滤波器和DTMF 译码器,其基本原理如图4-1所示。DTMF 接收器先经高、低群带通滤器进行f L / f H 区分,然后过零检测、比较,得到相应于DTMF 的两路f L 、f H 信号输出。该两路信号经译码、锁存、缓冲,恢复成对应于16种DTMF 信号音对的4比特二进制码(D1~D4)。

图4-1 典型DTMF 接收器原理框图

图4-2 MT8870芯片管脚排列

在本实验系统电路中,DTMF 接收器采用的是MT8870芯片。图4-2为管脚排列图。 1.电路的基本特性

(1)提供DTMF 信号分离滤波和译码功能,输出相应16种DTMF 频率组合的4位

18

VDD

输入电路

高频组带通滤波器

过零 检测器

码 变

锁存与缓冲

过零 检测器

低频组带通滤波器 信号输入

并行二进制码。

(2)可外接3.5795MHz晶体,与内含振荡器产生基准频率信号。

(3)具有抑制拨号音和模拟信号输入增益可调的能力。

(4)二进制码为三态输出。

(4)提供基准电压(VDD\2)输出。

(5)电源+5V

(6)功耗15mw

(7)工艺CMOS

(8)封装18引线双列直插

2.管脚简要说明

IN+ ,IN-运放同、反相输入端,模拟信号或DTMF信号从此端输入。

FB 运放输出端,外接反馈电阻可调节输入放大器的增益。

VREF 基准电压输出。

IC 内部连接端,应接地。

OSC1,OSC0振荡器输入、输出端,两端外接3.5795MHz晶体。

EN 数据输出允许端,若为高电平输入,即允许D01~D04输出,若为

低电平输入,则禁止D01 ~D04输出。

D01~D04 数据输出,它是相应于16种DTMF信号(高,低单音组合)的4位

二进制并行码,为三态缓冲输出。

CI\GT 控制输入,若此输入电压高于门限值VTSt,则电路将接收DTMF单音对,并锁存相应码字于输出,若输入电压低于VTSt,则电路不接

收新的单音对。

EC0初始控制输出,若电路检测出一可识别的单音对,则此端即变为高

电平,若无输入信号或连续失真,则EC0返回低电平。

CID 延迟控制输出,当一有效单音对被接收,CI超过VTSt,输出锁存器被更新,则CID为高电平,若CI低于VTSt,则CID返至低电平。

V DD接正电源,通常接+5V。

V SS接负电源,通常接地。

3.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它完成典型DTMF接收器的主要功能:输入信号的高,低频组带通滤波、限幅、频率检测与确认、译码、锁存与缓冲输出及振荡,监测等,具体说来,就是DTMF信号从芯片的输入端输入,经过输入运放和拨号音抑制滤波器进行滤波后,分两路分别进入高、低频组滤波器以分离检测出高、低频组信号。

如果高、低频组信号同时被检测出来,便在EC0输出高电平作为有效检测DTMF信号

的标志;如果DTMF信号消失,则EC0即返至低电平,与此同时,EC0通过外接R向C充电,得到CI、GT。

若经tGTP延时后,CI、GT电压高于门限值VTst时,产生内部标志,这样,该电路在出现EC0标志时,将证实后的两单音送往译码器,变成4比特码字并送到输出锁存器,而CI标志出现时,则该码字送到三态输出端D01~D04,另外,CI信号经形成和延时,从CID 端输出,提供一选通脉冲,表明该码字已被接收和输出已被更新,如若积分电压降到门限VTst以下,使CID也回到低电平。

MT8870的译码表见3-1所示,图3-3为双音多频实验系统的电原理框图。其中,数据输出允许端EN测量点为TP308,为电话A、B共用。

表3-1MT8870译码表

需要指出,本实验系统采用一片MT8870芯片对两路用户电路进行号码检测接入(资源共享方式),为了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则由模拟开关来接通或断开DTMF信号,模拟开关的第二个作用是它对非拨号状态下的话音信号进行隔离,阻止话音信号进入MT8870芯片,防止误动作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一片MT8870可以最多接入检测16路用户电路的DTMF信号,此时,采取排队等待方式进行工作。当然,在具体设计这方面的电路时,可要全面考虑电路的设计,使之能正常工作而不出现漏检测现象。

图 3-3 双音多频实验系统的电原理框

三、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并测量发送DTMF 信号的波形。

2.用示波器观察DTMF 接收器译码数据输出允许端EN 的测量点,拨号时注意其相应允许端的电平变化。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无需选择工作方式; 2.电话A 、电话B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3.将示波器一通道放在1VT 连接铆孔上,即测量发送的DTMF 信号的波形;另一通道放在TP308上,即测量DTMF 接收器译码数据输出允许端EN 的信号波形(注意需选择DC 直流档和2V 档;只有正常摘机拨号时,MT8870才工作);

4.将电话A 用户摘机,听到拨号音后开始拨打对方号码,即按49键,拨号时注意TP308波形的电平变化(即通知系统中的记发器模块接收DTMF 系统输出的译码数据); 5.电话B 振铃响,摘下话机(此时因没有信息交换,只是信令的自动交换,所以电话间不能进行通话);

6.拨电话A 上的任意键,此时注意观察1VT 连接铆孔的波形,即电话A 发送的DTMF 信号的波形(此时TP308的波形应始终为低电平);

7.长按电话A 的“1”键不放,调整好示波器,观察1VT 连接铆孔的波形,即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叠加波形(具体参数可见 表3-1 MT8870译码表);

8.长按电话B 的某键(1、2、3……等)不放,调整好示波器,观察2VT 连接铆孔的波形。结合表3-1,观测对比1VT 和2VT 波形,思考电话号码双音多频信号频率组成和其在程控交换系统中的工作原理。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并叙述电话号码双音多频信号频率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DTMF 接收器的工作原理,画出其原理框图,简要叙述工作过程。

D01 D02 D03 D04

至记发器单元

双音多频波形图:

实验6 用户话路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CM编译码器在程控交换机中的作用;

2.熟悉单片PCM编译码集成电路TP3057的电路组成和使用方法;

3.观测TP3057各测量点的工作波形。

二、电路组成

电话用户电路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变换是通过PCM编译码器码器完成的。PCM (脉冲编码调制)就是把一个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脉冲编码调制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本实验中采用TP3057集成电路完成PCM编码和译码功能。关于TP3057更详细的技术资料可到网上查询, 由于详细精确的芯片资料大部分都是英文版本,所以这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英文资料查阅能力。

General Description:The TP3057 family consists of A-law monolithic PCM CODEC/filters utilizing the A/D and D/A conversion architecture shown in Figure 1, and a serial PCM interface. The devices are fabricated using National's advanced double-poly CMOS process (microCMOS). The encode portion of each device consists of an input gain adjust amplifier, an active RC

pre-filter which eliminates very high frequency noise prior to entering a switched-capacitor band-pass filter that rejects signals below 200 Hz and above 3400 Hz. Also included are

auto-zero circuitry and a companding coder which samples the filtered signal and encodes it in the companded m-law or A-law PCM format. The decode portion of each device consists of an expanding decoder, which reconstructs the analog signal from the companded m-law or A-law code, a low-pass filter which corrects for the sin x/x response of the decoder output and rejects signals above 3400 Hz followed by a single-ended power amplifier capable of driving low impedance loads. The devices require two 1.536 MHz, 1.544 MHz or 2.048 MHz transmit and receive master clocks, which may be asynchron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bit clocks, which may vary from 64 kHz to 2.048 MHz; and transmit and receive frame sync pulses. The timing of the frame sync pulses and PCM data is compatible with both industry standard formats。

实验中的TP3057芯片工作时序控制采用短帧非同步法。

SHORT FRAME SYNC OPERATION:The COMBO can utilize either a short frame sync pulse or a long frame sync pulse. Upon power initialization, the device assumes a short frame mode. In this mode, both frame sync pulses, FSX and FSR, must be one bit clock period long,

with timing relationships specified in Figure 2. With FSX high during a falling edge of BCLKX, the next rising edge of BCLKX enables the DX TRI-STATE output buffer, which will output the sign bit. The following seven rising edges clock out the remaining seven bits, and the next falling edge disables the DX output. With FSR high during a falling edge of BCLKR (BCLKX in synchronous mode), the next falling edge of BCLKR latches in the sign bit. The following seven falling edges latch in the seven remaining bits. All four devices may utilize the short frame sync pulse in synchronous orasynchronous operating mode。

在PCM脉冲编码调制中,话音信号先经防混叠低通滤波器,然后进行脉冲抽样,变成8KHz重复频率的抽样信号(即离散的脉冲调幅PAM信号),然后将幅度连续的PAM信号用类似“四舍五入”办法量化为有限个幅度取值的信号,再经编码后转换成二进制码。对于电话。CCITT规定抽样率为8KHz,每抽样值编8位码,即共有28=256个量化值,因而每话路PCM编码后的标准数码率是64kb/s。此芯片的压缩特性是A律十三折线非均匀量化编码,常应用于PCM 30/32路系统中。一般以2.048Mbit/s的速率来传送信息(可容纳32路PCM 编码)。它的发送时序与接收时序直接受U01产生的脉冲信号FSX和FSR 控制。单路PCM 编码数据是在某一个确定的时序中被发送出去,而在其它时序编码器是没有输出的。同样在一个PCM 帧里,单路PCM译码能在某一个确定的时序里,接收8位PCM 码。

由于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编译码电路的原理图都是一样的,因此只对电话A进行说明,其它各路电路和测试点对应相同。

电话A用户端的PCM编译码的组成方框图如图6-1所示。电话语音信号,经过二/四线转换后分为发送和接收部分。电话发送部分的去话语音信号由1VT,经过PCM编码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经TP304送往数字交换网络;电话来话的数字信号经TP305(即来自数字交换网络)及PCM译码器转换成模拟语音信号并经1VR送往电话用户接口电路的接收部分。

图6-1 PCM 通信系统组成方框图

本实验模块中,电话A 、电话B 、电话C 、电话D 等四路用户的PCM 编码速率都设置为2.048Mbit/s 。各路的发送时序FSX 与接收时序FSR 相同,默认时隙号分别为4、8、16、24,对应的测试点分别为为TP02、TP03、TP04、TP05,参考0时隙测试点为TP06。实验时,设置“时分MT8980”方式,此时,可编程数字逻辑器件U01将TP3057芯片的上述工作时序和时隙送往各路电话用户电路。

另外, TP3057芯片内部模拟信号的输入端有一个语音带通滤波器,其通带为200HZ ~4000HZ ,所以输入的模拟信号频率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当输入模拟语音信号被采样的幅值为正向最大、0电平、负向最大时TP3057对应的编码值如下图6-2所示。

图6-2 PCM 编码输出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在关电情况下,交换网络接口上插上“时分MT8980”交换模块,保管好其它模块;

2. 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

3. 电话A 和电话B 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4. 液晶选择“时分MT8980” 交换方式,此时U01将控制时序信号和脉冲送往各个电话用户电路(2.048Mbit/s 的速率,可容纳32路PCM 编码),各路TP3057芯片即运行; 5.将电话A 与电话B 按正常呼叫接通,即电话A 拨号49,建立正常通话。通过话机讲

A/D

D/A

电话A

抽样

量化

TP304

1VR 1VT

编码

译 码

低 通 滤 波

再 生 工作时钟U01

TP3057 用户电话接口电路

滤波

TP305

数字时分交换网络

话或按键(双音多频信号),对方即可听到。此时,电话A发的语音信号将经过PCM编码变成相应的数字信号,经过时分交换网络,送往电话B的PCM译码器,译码还原后送进电话B听筒;电话B话筒信息交换到电话A听筒的过程与此类似;

6.根据步骤3的分析,电话A的1VT点波形应与电话B的2VR点波形同(模拟信号),TP304波形应与TP405波形同(PCM编码信号);

7. 用示波器验证步骤6结果,注意观测PCM编码波形,如TP304、TP405。观测时示波器的触发通道放在PCM编码波形的帧同步窄脉冲TP02上,另一通道放在PCM编码波形测点上,调整示波器,即可观测到PCM的8位编码波形;

8. 对电话讲话或按键,看对应的PCM编码波形有何变化;

9. 更换其它电话呼叫组合继续进行实验;

10.如使用的示波器无法看清高速的PCM编码数据,可设置系统的PCM编码时钟为64K,这样一帧中只可容纳1路PCM数据。方法是:在关电的前提下,更换交换模块“时分CPLD”,加电后,菜单选择对应的项目,其它操作步骤与前同;

注:实验中电话A的各测量点波形说明如下,其它电话用户的测试点与上对应相同;

1VT:电话A去话话音信号,即PCM模拟输入

TP304:电话A PCM编码器编码的数字信号输出

TP305:电话A PCM译码器接收的数字信号输入

1VR:电话A来话话音信号,即PCM模拟话音信号输出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各测量点的波形,并注明它是在何种状态下测试到的波形。

2.检索、消化PCM编译器芯片TP3057相关资料,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3.画出TP02波形,简述时序信号在时分复用中所起的作用。

实验8 二/四线变换与回波返损测试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二/四线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回波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通信的影响。

二、 电路工作原理

(一)二 / 四线变换电路

在实验系统中,用户线端口采用二线制,即发送与接收的话音信号在一条共用的线对(TR )中传输,而交换网络端口采用四线制,即发送与接收的话音信号分别在独立的线对(T )与(R )中传输。因此,用户线与交换网络之间需加上二线制与四线制的变换电路,如图8-1所示:

对二/四线变换的要求为: 1.将二线电路转换成四线电路;

2.信号由四线收端到四线发端要有尽可能大的衰减,衰减越大越好;

3.信号由二线端到四线发端和由四线收端到二线端的衰减应尽可能小,越小越好; 4.应保持各传输端的阻抗匹配。

图8-1 二/四线变换电路功能框图

(二)回波返损实验

二/四线变换电路如图8-2所示,由于二/四线变换器各端口阻抗不匹配R-T 之间的衰減不可能为无穷大,接收信号将会漏到发送支路,因此将产生回波。普通电话通信回波传输过程如图8-3所示:发话人讲话的信号经放大,线路及交换网络等衰减,传送至对方,经对方的2/4线变换电路从R 漏到T ,再由对方的发送支路传回到本方收,并从授话器输出。对市话和短矩离通话,发话人对此感觉并不明显,但对长途通信,特别是卫星通信,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C&C08 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 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 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 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 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 1 所示: 图1 2.C&C08 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 4 个等级: (1) 单板 单板是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 成单元。 (2)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USM/TSM/UTM+AM/CM C&C08 模块模块模块 用户框+主控框USM 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 ASL+DRV+TSS+PWX+ 母板SLB 用户框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 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 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 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 图2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 答: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卷与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1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 静态测量 和 动态测量 。 2.测量结果与 被测真值 之差称为 测量误差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 ,改善非线性,进行 补偿。 4.为了 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桥臂上。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 ,有效值的平方称为 ,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后者频谱特点是 。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和 。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其几何意义是 。 二、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 t t x t t π? ≥?=? ?

路由与交换实验指导书(附步骤)

《路由与交换》实验手册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内容: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5.设置特权模式的明文/密文密码,验证在明文/密文密码同时设置 的情况下,哪一个生效 6.设置console口密码并验证 7.设置远程登录密码并验证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交换机一台、计算机一台、配置线一根 2.软件环境 WindowsXP操作系统、Pcaket Tracer仿真软件 3.实验拓扑结构图 三、实验步骤: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用串口配置时需要用专用配置电缆连接到设备的的CONSOLE

口和主机的串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接串口配置线缆,如果已经连接,请确认连接的主机串口是com1 还是com2; 2)建超级终端会话,windows 的附件中都有此软件; 3)选择通信串口(com1 或com2); 4)配置串口工作参数;(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一种方式 进行,此时终端的硬件设置如下: 波特率:96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奇偶校验: 无 具体配置界面如下: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1) switch> 路由器处于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

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switch#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特权命令状态switch#,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 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退回用户模式键入exit。3) switch(config)#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 switch(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 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退回特权模式键入exit。4)switch(config-if)#; switch(config-line)#; switch(config-switch)#;…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在全局模式下 Switch(config)#hostname wust 取消命名 Switch(config)#no hostname 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特权模式下 Switch#show version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实验生物学讲义

实验四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Clustalx进行序列多重比对的操作方法; 2、熟悉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的基本过程,掌握使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的操作方法。 3、进一步熟练BLAST的使用 【实验原理】 在现代分子进化研究中,根据现有生物基因或物种多样性来重建生物的进化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可靠的系统发生的推断,将揭示出有关生物进化过程的顺序,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进化机制。 对于一个完整的进化树分析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⑴要对所分析的多条目标序列进行比对; ⑵要构建一个进化树(phyligenetic tree)。 构建进化树的算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距离的方法和基于形状的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是指计算序列之间的两两距离,构成距离矩阵,然后采用聚类算法推断进化树。最常见的基于距离的方法是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不加权算数平均对群法)与Neighbor-joining(邻接法),前者不如后者准确。基于性状的方法是指把序列中每个位点的状态视为性状,建立进化树模型来描述序列之间的性状差异。最常见的基于性状的方法包括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页斯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相对于基于性状的方法,在计算速度上快很多,而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如SNP数据,基因表达数据等);基于性状的方法计算速度较慢,搜索空间更大,得到的结果也往往更加准确。在研究中一般都会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建立进化树,综合多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可靠。 ⑶对进化树进行评估。进化树的构建是一个统计学问题,我们所构建出来的进化树只是对真实的进化关系的评估或者模拟,需要进行统计学检验和评估。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bootstraping,该方法的原理是每次以位点为单位对用于建树的多序列比对进行重新采样,看得到的进化树跟使用原有多序列比对得到的进化树的相似性。简单的说,就是看如果只用多序列比对的部分信息(2/3左右)构建进化树,得到的序列间的关系是否比较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多序列比对常用的软件包括ClustalW/X, MUSCLE, MAFFT 等,三者的准确性相当,但计算时间依次减少;进化树构建常用的软件包括PHYLIP(软件包,包括多种建树方法),MEGA,MrBayes,Phyml等等。从用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14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 录 实验一 电阻应变 片 的 原 理 及 应 用………………………………………………………………3 实 验 二 电 容 式 传 感 器 的 原 理 及 应 用……………………………………………………………8 实 验 三 光 纤 传 感 器 原 理 及 应 用…………………………………………………………………11 实 验 四 光 电 和 磁 电 传 感 器 原 理 及 应 用 (14) 实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设备: 双杆式悬臂梁应变传感器、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5V 电源、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器、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 ㈠ 单臂电桥实验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1-1)

式中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将四个金属箔应变片(R1、R2、R3、R4)分别贴在双杆式悬臂梁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悬臂梁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结构图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悬臂梁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可将应变片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桥。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 1-2 所示 R6=R7=R8=R 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R R R R E U ??+?? = 211/4 0 (1-2) E 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 1-2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 -=R R L 图 1-2 单臂电桥面板接线图 ㈡ 半桥性能实验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如图1-3所示。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只应变片的阻值相同、应变数也相同时,半桥的输出电压为 R R E k E U ??=??= 220ε (1-3) 式中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l ?=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E 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 1-3表明,半桥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呈线性关系。 图1-3 半桥面板接线图 ㈢全桥测量电路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

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原理 实验指导书 授课教师:陆垂伟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使用班级:2012级软件工程1班(本) 授课时间:2014年春季 授课学时:60/50/10学时 使用教材: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谢希仁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计算机学院编,2013年版 湖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只做下面的5个实验,其余跳过不做 IP报文及TCP报文分析 路由器基本配置 OSPF动态路由配置 交换机基本配置 VLAN配置与应用

实验一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理解以太网链路层的基本功能 2. 分析以太网链路层的帧的各个字段的含义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任务 用Ethereal软件抓包,来分析以太网链路层的帧格式 四、实验设备 Ethereal软件,PC机 五、实验拓扑图 两台实验主机连接在实验室交换机上,依次命名为实验主机A和实验主机B.注意将与网络切换器相连的实验主机的网络切换器拨到B的位置(A为与网络测试接口TAP的连接),以保证其直接接入到实验室网络交换机上。同时,请将TAP中TAP/IN和TAP/OUT接口上的网线拔出。以避免与TAP中host接口相连的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 实验主机A 六、实验步骤指导 步骤1:请同学们分好组,两人一组,然后配置好各自实验主机的IP地址,请记住所同组组员实验主机的IP地址.例如本实验中实验主机A的IP地址为192.168.100.109,实验主机B的IP 地址为192.168.100.158.(查看本机IP地址等信息,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进行查看) 步骤2:各自运行实验主机上的网络分析器Ethereal软件进行报文捕获(可以设置捕获过滤规则只捕获我们所需要的报文).由于我们只需要捕获对应的ICMP数据包,那么例如在实验主机A 中可以设置成“host 192.168.100.158”(其中192.168.100.158是实验主机B的IP地址) ,然后开始进行包捕获操作 步骤3:然后在其中一台实验主机上进行ping命令操作,例如在实验主机A中的命令提示符中进行ping实验主机B的IP地址操作.

现代交换与网络 实训指导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实训讲义 管理与信息系 通信技术专业 2007年5月

第一部分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基础 1通信网与交换技术 1.1电信网与交换: * 电话网络是支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Internet技术发展的设施。* 所有电信网络实现的关键是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实现的方式主要分为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分组交换。1.2交换方式:在电信网中交换设备所采用的交换方式有以下几种: 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分组交换帧交换 快速分组交换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 1.3 软交换: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2通信网 在不同应用范围和不同应用目标下,信息网络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一般意义上可以将信息网络分成电话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三种类型。 以话音为主的电话通信网包括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专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 以数据为主的通信网包括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X.25网、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帧中继网(FRN:Frame Relay Network)。计算机通信网包括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等形式。其中高速局域网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和吉(千兆)比特以太网,高速城域网有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和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广域网有Internet等典型网络。 有线电视网(CATV)以视频业务为主要业务。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指导书1解析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编 2011.09 目录

实验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 实验2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 (4) 实验3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7) 实验4 平行度与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1) 实验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4) 实验6 工具显微镜长度、角度测量 (18) 实验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由国家标准GB/T 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其适用性。 三、计量器具及测量原理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测量仪。其所用长度基准为量块,按比较测量法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1为立式光学计外形图。它由底座1、立柱5、支臂3、直角光管6和工作台11等几部分组成。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放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2b 所示。照明光线经反射镜l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由于刻度尺8位于物镜3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平行光束。若反射镜4与物镜3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刻度尺的像7与刻度尺8对称。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α(图2a),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α角度,从而使刻度尺像7产生位移t(图2c),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设b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为测杆5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K为 当a很小时,,因此 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f=200mm,b=5mm,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为 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时,在目镜中可见到0.96mm的位移量。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Ⅰ》教学大纲.doc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209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基础实验-1 实验学时:80 %1.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地位: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 I所依托的理论课主要有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三门课程。因此,生物技术基础实验-1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在完成化学基础实验后向生物学专业实验过渡的桥梁,是培养“生物”意识的起始,对后续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用: 普通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实验环节的教学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基木概念、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其实验技能、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学一门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学科,生命学科很多理论上的突破都是基于微生物学实验而取得的。对生物技术专业来说,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设置,不仅是必需,而旦是需要加强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是进行本专业其它学科的学习所必需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之一。任务:生物化学实验的任务是教授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理论和方法,并能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综含素质的提高。 通过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熟练掌握一整套的无菌操作技术,学会常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了解在生物学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材料、方法和手段,尽量多提供动手机会,使学生具备训练有素的操作能力,并且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使理论与实验课的学习相辅相成,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生物大分了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糖、蛋白质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和有关生物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 2.使学生掌握酶活性测定、动力学分析等基本知识、方法和基木技能技巧。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目录 目录0 实验一跨交换机实现VLAN1b5E2RGbCAP 实验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5p1EanqFDPw 实验三 OSPF基本配置12DXDiTa9E3d 实验四 BGP基本配置17RTCrpUDGiT 综合实验175PCzVD7HxA

实验一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名称】 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目的】 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如何给VLAN内添加端口,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背景描述】 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不同的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jLBHrnAILg 【需求分析】 通过划分Port VLAN实现交换机的端口隔离,然后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xHAQX74J0X 【实验拓扑】 图2-1 实验拓扑图 【实验设备】 三层交换机1台 二层交换机1台 【预备知识】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VLAN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Trunk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实验原理】 VLAN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实验指导书(2017-201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指导书 (2017-201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研组编 机械工程学院 2017年08月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一长度测量 (3)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 (9) 实验三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13)

实验一长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杠杆千分尺、和立式数显光学计的测量原理、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2.应用上述仪器检验光滑极限量规。 3.巩固尺寸公差的概念,学会由测得数据判断零件合格性的方法。 二、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杠杆千分尺 杠杆千分尺相当于外径千分尺与杠杆式卡规组合而成,其外形如图1-1(a)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杠杆式卡规及千分尺相同。可以用作相对测量,也可以作绝对测量。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如图1-1(b)所示。 (a)(b) 图1-1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图 当测量杆1移动时,使杠杆2转动,在杠杆的另一端装有扇形齿轮,可使小齿轮3和装牢在小齿轮轴的指针4转动,在刻度盘5上便可读出示值。为了消除传动中的空程,装有游丝6。测量力由弹簧8产生。为了防止测量面磨损和测量方便,装有退让器9。 杠杆千分尺刻度值有0.001毫米和0.002毫米两种(现在使用的是前者),表盘的示值范围±0.02毫米,测量力是500-800克,测力变化不大于100克。 2.立式数显光学计 立式光学计又称光学比较仪,集光电、机电于一体,是我国最先进的数显式光学仪器。直接测量可以达到10毫米。测量结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英制在显示屏上显示,也可以在任意位置置零。当被测工件大于10毫米时,在测量前用量块(或标准件)对准零位,被测尺寸与量块尺寸的差值在屏幕上读得。 立式数显光学计对五等量块和一级精度的量块,球形和圆柱形工件得直径和不圆度,线型、板型、金属及非金属薄膜的厚度和平行度进行高精度测量。 仪器基本度量指标:

交换与路由技术实验指导手册簿

交换与路由技术实验指导手册 (内部资料) 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制

实验一思科路由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基本使用1.实验目的 掌握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使用方法。 2.实验过程及主要步骤 (一)安装模拟器 1、运行“PacketTracer_setup”文件,并完成安装,汉化; ●进入页面。 (二)熟悉模拟器的各个界面 ●对用户界面中各项功能进行掌握。包括菜单栏、编辑、选项、视图、工具、扩展、主工具栏、公共工具栏、工作区、工作区选择栏、模式选择栏、设备类型选择栏等。 ●对工作区分类、操作模式、设备类型和配置方式进行了解和熟悉。 ●掌握IOS命令模式 1.用户模式 2.特权模式 3.全局模式 ●掌握IOS帮助工具 1.查找工具 2.部分字符 3.历史命令缓存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式——控制台端口配置方式 (三)使用模拟器 ●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PC,用直连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按下图将HUB和PC工作站连接起来,HUB端接Port口,PC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PC0:1.1.1.1,255.255.255.0;PC1:1.1.1.2,255.255.255.0;PC2:1.1.1.3,255.255.255.0。 3、点击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 Mode)按钮,如图1-2所示。将Cisco Packet Tracer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图1-2 按Simulation Mode按钮 4、点击PC0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如图所示。 进入PC配置窗口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用“双踪示波比较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1. 实验目的 一、 了解“双踪示波比较法”测试未知信号频率的原理; 二、 学习“双踪示波比较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三、 学习用 DASP 软件的频率计功能测试简谐振动的频率。 2. 实验原理 双踪示波比较法是采用双踪示波,同时看两个信号波形,其中一通道是已知频率的参考信号,另一通道是待测信号,通过对波形进行比较来确定简谐振动信号的频率。 双通道并行同步示波或采样信号,采用相同的采样频率f s, 所以,时间分辨率 1/S t f ?=相同,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反映到波形上就是一个周期内的采样点数N 不同, 信号的频率为: 1f N t = ? 用光标读取已知频率为f 0参考信号的一个周期内的点数N1再读取待测信号的一个周期内的点数N2, 则被测信号的频率为: 1 02 x N f f N = 根据所测频率可以计算当前电机的转速:60x n f = (转/分钟) 3. 实验步骤 一) 、用双踪示波比较法测试简谐振动的频率 1、 开机进入 INV1601 型 DASP 软件的主界面,选择“双通道” 。进入双通道示波状态进行波形示 波。 2、 安装偏心激振电机,偏心激振电机的电源线接到调压器的输出端,把调速电机安装在简支梁中部,对简支梁产生一个频率未知的激振力,电机转速(强迫振动频率)可用调压器来改变,把调压器放在“60”档左右,具体调节以信号方便观察为准,注意调压器电压不可调的过高,以免烧坏电机。调好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要再改变电机转速。 3、 将 INV1601B 实验仪的内部信号源输出接到采集仪的第一通道(速度) 。将速度传感器布置在激振电机附近,速度传感器测得的信号接到 INV1601B 实验仪的第二通道速度传感器输入口上。 4、 INV1601B 实验仪功能选择设置旋钮置第二通道速度输入“速度”档。 5、 软件中“纵坐标尺度调整”选择“自动”档,以便观察波形;“两通道光标移动”选择“自动” ,可以分别对两路波形进行相关操作。 6、 采样频率可以使用“虚拟仪器库”内的“自动 SF 装置”设置。 7、 调节 INV1601B 实验仪信号源频率,振动稳定后,按鼠标左键,停下来读数,把光标移到第一通道一个波峰处,读取最大值所对应的点号 NC 值,记作' 1N ,向右移到相邻的峰值处读取相应的点号 NC 值,记作 ''1N ,第一通道正弦信号的一个周期内的点数 '''111N N N =-(移动过程中可使用“移动光标”悬浮窗中的图标来选取波峰点) 。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讲义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 实验讲义 王玉倩冯晓英郭娟张潮汤晓辛唐婧编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2年6月

目录 一、显微操作 (2)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绘图 (2) 实验二简单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油镜的使用 (6) 实验三压片的制作,涂片的制作 (8) 实验四生物材料的解剖结构观察 (10) 二、溶液配制 (11) 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洗涤 (11) 实验六、溶液的配制Ⅰ (13) 实验七、溶液的配制Ⅱ (15) 实验八溶液pH值的调节 (18) 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0) 实验九分光光度法的介绍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0) 实验十混合物中CuSO4的测定 (24) 实验十一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26) 四、无菌操作 (28) 实验十二无菌操作技术 (28)

一、显微操作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绘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 2、了解显微镜使用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及一般维护方法。 3、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原理是经过两次成像,成为倒立的虚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成像,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第一次成的物像,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是一个虚像。倒置的像常常使初学者使用发生困难。 1、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1) 镜座 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2) 镜柱 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3) 镜臂 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 载物台 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 镜筒 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毫米。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6) 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 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 (7) 倾斜关节 镜柱和镜臂交界处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它可以使显微镜在一定的范围内后倾(一般倾斜不得超过45°)便于观察。但是在使用临时封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 (8) 载物台 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较高级的显微镜,在载物台上常具有推进器,它包括夹片夹和推进螺旋,除夹住切片外,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

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1 程控交换机普通用户基本配置实验 (1) 实验2 PSTN补充业务实验 (6) 实验3 NO.7信令交换实验 (10) 实验4 CENTREX虚拟群建立与开通 (15)

实验1 程控交换机普通用户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在交换机上对普通用户的基本配置方法 2、掌握时隙交换的基本原理 3、掌握用户呼叫与时隙的关系 4、掌握程控交换机对用户呼叫的完整的配置过程(局内呼叫) 【实验内容】 通过计算机配置终端对程控交换机进行配置,使之能够完成最基本的局内通话功能,并通过配置和查询跟踪方法,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用户号码分配/删除方法、时隙分配策略和局内通话的一个基本流程。 【实验原理】 用户的语音通信是通过程控交换机进行时隙和空分交换完成的。每个用户在通话之前都由交换机分配一个时隙,用户话音的发送和接收都只在该时隙内完成。程控交换机总是将用户1时隙的话音数据交换到用户2的时隙上去,又将用户2时隙上的话音数据交换到用户1时隙上去,完成双方的通话过程。本实验通过计算机终端对一台华为C&C08程控交换机进行配置,使其能够完成局内的用户之间的时隙交换,实现正常通话过程。一个局内成功呼叫的基本流程为:空闲→主叫摘机→拨号→振铃→被叫摘机→通话→挂机。 用于配置程控交换机的计算机终端通过局域网与程控交换机相连,用户话机则通过配线架直接连接到程控交换机上。实验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实验原理图 【实验步骤与记录】 1、实验设备连接 按实验原理连接图,两部电话都通过电话线插入桌面的电话线插口,分别摘机如能听到拨号音,说明连接正确,否则检查连线,必要时换接插口,直到能正确听到拨号音。 听到拨号音后,拨打114查询本机的电话号码,并记录。 用户1电话号码为:_______80033______________;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意义 1、学习几种鉴定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般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和了解一些鉴定蛋白质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双缩脲反应 当尿素加热到180℃左右时,2分子尿素发生缩合放出1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 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相似的键,因此也具有双缩脲的颜色反应。借此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应当指出,双缩脲反应并非蛋白质的特异颜色反应,因为凡含有肽键的物质并不都是蛋白质。 2、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蓝紫色化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α-氨基酸(除脯氨酸 和羟脯氨酸)所共有。含有氨基酸的其他化合物也呈此反应。 该反应十分灵敏,1:1500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就能呈现反应。因此,此反应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3、黄色反应 含有苯环侧链的(特别是含酪氨酸)蛋白质溶液与硝酸共热时,呈黄色(硝基化合物),再加碱则变为橙黄色,此反应也称为黄蛋白反应。 三、仪器与试剂 1、试剂 (1) 蛋白质溶液:取10mL 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得上清液。 (2) 0.3%色氨酸溶液、0.3%酪氨酸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0.5%苯酚溶液。 (3) 0.1%茚三酮-乙醇溶液:称取0.1g 茚三酮,溶于100mL 95%乙醇。 (4) 10%NaOH 溶液、1%硫酸铜溶液、尿素、浓硝酸。 2、仪器:试管及试管夹、酒精灯。 四、操作方法 1、双缩脲反应 (1) 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少量尿素,用微火加热使之熔化,待熔化的尿素开始变硬时停止加 热。此时,尿素已缩合为双缩脲并放出氨气(可由气味辨别)。待试管冷却,加入约1mL10%NaOH 溶液,振荡使其溶解,再加入1滴1%硫酸铜溶液。混匀后观察出现的粉红色。 (2) 另取1支试管,加入1mL 蛋白质溶液,再加入2mL 10%NaOH 溶液摇匀,然后再加入 2滴1%的硫酸铜溶液。摇匀观察其颜色变化。 (3) 注意事项 加入的硫酸铜不可过量,否则会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从而掩盖了双缩脲反应的粉红色。 (4)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2、茚三酮反应 (1)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各1mL ,再加 OH + HNO 3 HO NO 2 + H 2O HO NO 2 + O N OH OH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实验室 2017 年3 月

实验一尺寸测量 实验1-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的外径 三、测量器具 1.立式光学计 2.块规 四、测量器具简介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常用来检定 5 等、 6 等量块、光滑极限量规及测量相应精度的零件。 (五)测量步骤: 1、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所需量块尺寸。一般是从所需尺寸的未位数开始选择,将选好的量块用汽油棉花擦去表面防锈油,并用绒布擦净.用少许压力将两量块工作面相互研合。 2、将组合好的块规组放在工作台上,松开横臂紧固螺钉,转动调节螺母,使横臂连同光管缓慢下降至测头,与量块中心位置极为接近处(约0.lmm 的间隙)将螺钉拧紧。 3、松开光管紧固螺钉,调整手柄,使光管缓馒下降至测头与块规中心位置接触,并从目镜中看到标尺象,使零刻线外于指标线附近为止。调节目镜视度环,使标尺像完全清晰 (可配合微调反光镜)。锁紧螺钉,调整微调旋钮,使刻度尺像准确对好零位。 4、按压测帽提升杠杆2?3次,检查示值稳定性,要求零位变化不超 过l/10 格,如超过过多应寻找原因,并重新调零(各紧固螺钉应拧紧但不能过紧,以免仪器变形)。 5、按下测帽提升杠杆,取下规块组,将被测部件放在工作台上(注意一定要使被测轴的母线与工作台接触,不得有任何跳动或倾斜)。 6、按压测帽提升杠杆多次,若示值稳定,则记下标尺读数(注意正负号)。此读数即为该测点轴线的实际差值。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卷4,有答案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 静态测量 和 动态测量 。 2.测量结果与 被测真值 之差称为 测量误差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 灵敏度 ,改善非线性,进行 温度 补偿。 4.为了 补偿 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相邻 桥臂上。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 幅值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频率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傅氏三角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 均方根值 ,有效值的平方称为 均方值2ψ ,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离散的 ,后者频谱特点是 连续的 。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频率响应法 和 阶跃响应法 。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0()x t t - 。其几何意义是 把原函数图像平移至0t 位置处 。 二、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C)。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A)。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D)。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B)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0 t t x t t π? ≥?=? ?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汪小燕龚军高思行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前言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是为《现代交换原理》、《程控交换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所设置的实验课程。为了配合以上课程的教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汪小燕等老师在总结本校多年教授《程控交换原理》及《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参加大容量局用交换系统设计、研制与应用的经验,综合目前通信网络、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工程与大型控制软件设计的最新技术,先后推出SP2000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SP-2002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和SP-3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SP-3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实际上就是一台小型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它能够实现从识别用户摘挂机到完成接续的整个呼叫并发控制过程。该系统集硬件原理实验、软件设计实验、软件模拟仿真实验和网络配置与维护实验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程序、数据配置、硬件波形 3

观察测试、软件控制硬件系统动作等多种实验手段与方式,让实验者轻松、灵活、主动地丛多方面运用和理解现代交换系统地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本实验系统可开设以下实验内容: 实验一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基本组成 实验二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数据配置 实验三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控制系统与交换网络 实验四用户接口电路 实验五 DTMF收号 实验六模拟用户终端信令过程 实验七局间信令 实验八号码分析 实验九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计费 实验十时间表调度 本实验需要以下其他实验室通常具备的实验设备: 4

1.示波器; 2.PENTIUM系列计算机(带网卡)本实验系统是我们在长期从事有关课程教学及科研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我们力图在飞速发展高度综合的交换技术及用有限的经费在实验室内部建立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手的实验系统之间找到平衡点。希望能够通过对本实验系统的充分使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现代交换的基本原理及程控交换系统的关键技术,体会现代交换系统对通信原理、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器件、现代大型实时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的精髓所在。本实验系统及实验指导书中难免有不完善甚至不妥当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