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课设

合集下载

电力工程造价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造价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造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力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电力工程造价的构成、计算方法和控制策略,具备编制电力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并能够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优化。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电力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计算方法。

2.了解电力工程造价的编制流程和规范。

3.理解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独立编制电力工程造价文件。

2.能够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优化。

3.能够运用电力工程造价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造价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意识到电力工程造价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力工程造价的定义、作用和构成要素。

2.电力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讲解电力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包括静态计算法和动态计算法。

3.电力工程造价的编制流程和规范:介绍电力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流程,包括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和编制要求。

4.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法:讲解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包括预算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介绍电力工程造价的优化方法,如价值工程和目标成本法。

5.电力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电力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力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力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控制策略。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力工程二、学分:4三、先修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工学》四、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力工程》是与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

本课程遵循电力生产“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方针,以电能“生产”和传输为主线,综合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学的《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三门主要课程的基本内容。

主要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变电站与输电网的接线方式,输电网主要电气设备的结构、参数与运行特性,电力系统稳态与暂态特性及其分析计算方法。

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概论一、学习要求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关于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的结构;(2)发电厂的生产过程;(3)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1、教学内容(1)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电力系统的结构;(3)发电厂的生产过程;(4)电力网的分类;(5)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6)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教学要求(1)重点讲解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发电厂的生产过程;(2)发电厂的讲解以流程框图为主。

讲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避免繁琐;(3)按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层次讲解电力网的分类。

第二章电力系统的负荷一、学习要求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关于电力负荷功率的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2)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

二、课程内容1、教学内容(1)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2)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

2、教学要求(1)着重讲明负荷的静态特性。

以常见的电动机与照明负荷为例,着重讲明负荷功率跟随电力系统电压与频率变化的关系,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2)教材中的有关负荷的动态特性和谐波部分由学生自阅,不作统一要求。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主要输电设备一、学习要求通过阅读教材和做计算题,掌握电力系统的主要输电设备的下述问题:(1)原则性结构与等值电路;(2)工作原理;(3)主要分类与参数;(4)接线形式。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供配电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了解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熟悉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供配电系统的问题;能够设计简单的供配电系统,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的等级和分类、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2.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供配电系统的定义、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

3.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电线、保护设备等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4.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保护设备、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进行评估;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理解程度和创造性进行评估;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电力工程供配电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并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规划和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首先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

然后讲解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量、三相电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本节课程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解。

包括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等。

主要是对三相电路和不对称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3 电力系统设计方法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

包括变电站的规划、容量的选取、配变的选择等方面。

同时将会讲解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线路的选取、根据电力需求选取适当的变压器等内容。

3.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课程设计前,要先制定好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课程的难度和深度。

同时要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和安排好教学时间。

3.2 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本次课程设计将会结合实验进行。

实验内容主要包含对三相电路的实验、对不对称电路的实验、容量规划的实验等内容。

3.3 课程总结在完成上述实验内容后,要对课程进行总结。

首先对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回顾,然后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最后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和方法,并对未来的学习进行规划。

四、课程设计评估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将进行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理论课程测试:测试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电力系统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力专业课程设计

电力专业课程设计

电力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运行原理,掌握电力设备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磁感应和电力传输等。

3. 了解电力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认识电力市场的基本运作方式。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具备电力线路设计和设备选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力仿真软件进行简单电力系统模拟和故障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参与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监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热爱,激发学生投身电力事业的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力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其在电力工程中实施环保措施的自觉性。

3.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强调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电力工程规范和标准的习惯。

本课程针对电力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采用案例教学、讨论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力专业的基本素养,为将来从事电力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包括电路分析、电磁场理论、电力传输原理等,对应教材第1-3章。

- 电路分析:讲解基本电路元件、电路定律及分析方法。

- 电磁场理论: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分析电磁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电力传输原理:探讨电力传输线的基本理论,包括阻抗、传输损耗等。

2. 电力设备与系统:涵盖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选型,对应教材第4-6章。

- 发电机:介绍发电机类型、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变压器:讲解变压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 断路器:分析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 电力系统分析:包括稳定性分析、短路分析、暂态过程分析等,对应教材第7-9章。

电力工程专业范本

电力工程专业范本

电力工程专业范本电力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求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以电力工程专业为主题,介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培训、就业前景等相关内容。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电力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电路原理、电力系统基础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 专业课程:电力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电力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设备控制以及故障排除等相关知识。

3. 实践课程:电力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非常重要,学生将通过实践课程接触到真实的电力工程项目,学习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课程包括电力工程实习、电力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培训1. 专业实习: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进行专业实习,通过在电力公司或相关企业的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电力工程项目,加深对电力工程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2. 项目实训: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各类电力工程项目实训,比如电力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电力设备的调试与维护等。

这些实训活动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就业前景1. 电网公司:电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各大电网公司从事电网运行与维护、电网规划与设计等工作。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公司对电力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2. 发电企业:发电企业是电力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电力工程专业人才在发电企业可以从事发电设备的运行与管理、电力负荷的调度与控制等工作。

3. 设备制造企业:电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还可以进入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从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电力设备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总结:电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的专业领域,通过学习电力工程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实践培训的机会,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将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中北大学电力工程课设说明书

中北大学电力工程课设说明书

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课设报告《电力工程基础课设》课设名称某机器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班级 14070541学号 1407054147姓名袁航指导老师范锦彪崔春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变电所应建在靠近负荷中心位置,这样可以节省线材,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这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

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供电系统;变电所设计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 of the rapid rise of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rapid growth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factories, on the power qualit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ndicators of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 improves, so Design of power supply has been high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s th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cost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production, it i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rsonal safety equipment.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must embark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has unified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load nature, the using electricity capacity, the projec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local power supply condition, the union national condition determines the design proposal reasonably;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must insist that saves the land principle.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hould construct is approaching the load center position, like this may save the wire rod, reduces the electrical energy to lose, improves the voltagequality, this is for a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cardinal principle.With high-power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system in the supply of electricity from power generation in all areas, through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Substation power system as a key link in the same field of new technologies has been fully developed.Key words : Power supply system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一、设计要求 (1)二、设计依据 (1)三、负荷性质 (1)四、电源 (2)五、设计范围 (2)第二章机械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 (3)一、金工车间的计算负荷 (3)1.1 除起重机外的设备组负荷 (3)1.2 起重机负荷 (4)1.3 金工车间照明的负荷 (4)1.4 金工车间总负荷计算 (4)二、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4)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4)2.2 全厂负荷计算 (5)三、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5)四、确定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及无功功率补偿 (6)4.1 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6)4.2 无功功率补偿 (6)五、计算短路电流 (7)5.1 求各元件电抗标幺值 (8)5.2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及短路容量计算 (8)六、高压电气设备选择 (10)6.1 主变压器35kV侧设备 (10)6.2 主变压器10kV侧设备 (10)6.3 10kV馈电线路设备 (11)七、厂区高配电系统线路选择 (11)7.1 主变压器35kV侧引出线 (11)7.2 10kV汇流母线与10kV侧引出线 (12)7.3 10kV配电线路 (12)八.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以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以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电力工程课程设计的说明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电力工程设计项目。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力工程领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电力工程相关技术和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 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掌握电力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 学习并应用电力工程相关软件和工具; - 能够独立完成电力工程设计任务;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电力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电力负荷计算和变压器选型; - 发电机组设计和选择; - 输电线路设计和计算; - 配电网设计和计算; - 电力工程的安全与可靠性分析; - 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评价。

4. 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 2. 研究课题背景和相关文献; 3. 进行方案设计和初步计算; 4. 进行详细设计和计算; 5.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6. 完成课程设计展示或答辩。

5. 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有以下要求: - 学生需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并经过指导教师审核确认; - 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背景研究和文献调研,了解课题背景和相关技术; - 学生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 - 学生需要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计算过程、结果分析等内容; - 学生需要参加课程设计展示或答辩,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回答问题。

6. 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 -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 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 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 课程设计展示或答辩的表现能力和问题回答能力。

7. 参考资料在完成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 《电力系统分析》(曾国艳,杨爱民著,中国电力出版社) - 《电力工程导论》(高兴保,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电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苗从栋,罗硕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电力工程相关论文和期刊8. 总结本文档对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课程设计目标、内容、要求、流程和评分标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原始题目1.1具体题目某轧钢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1)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2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5h。

该厂除冶炼车间、制坯车间和热轧车间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

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某轧钢厂负荷统计资料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功率/kW需要系数K d功率因数cosφ1 原料仓库动力210 0.3 0.65 照明 5 0.6 1.02 燃料车间动力150 0.6 0.80 照明 5 0.8 1.03 办公楼动力45 0.4 0.65 照明12 0.7 1.04 冶炼车间动力360 0.5 0.65 照明8 0.9 1.05 制坯车间动力240 0.65 0.80 照明8 0.8 1.06 热轧车间动力450 0.6 0.80 照明15 0.8 1.07 机修车间动力260 0.35 0.70 照明7 0.8 1.08 冷轧车间动力380 0.5 0.65 照明10 0.8 1.09 成品仓库动力80 0.4 0.80 照明9 0.8 1.010 生活区照明210 0.65 0.92)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6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该电源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

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24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5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5km。

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600MV A 。

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5s 。

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40km ,联络线电缆线路总长度为15km 。

3)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40℃,年平均气温为25℃,年最低气温为-3℃,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6℃,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9℃,年最热月地下0.8m 处平均温度为25℃。

当地主导风向为东风,年雷暴日数为25。

4)地质水文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300m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

5)电费制度 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20元/kV A ,动力电费为0.3元/kW ·h ,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4元/kW ·h 。

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1.2 要完成的内容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2.1 负荷计算2.1.1 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a ) 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30P =d k .e P , d k 为系数b ) 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30Q = 30P tan ϕc ) 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 A )30S =ϕcos 30P d ) 计算电流(单位为A )30I =NU S 330 N U 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2.1.2 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a) 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30P =i p P K ⋅⋅∑∑30式中i P ⋅∑30是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30P 之和,p K ⋅∑是有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0.85-0.95b) 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30Q =i q Q K ⋅⋅∑∑30,i Q ⋅∑30是所有设备无功30Q 之和;q K ⋅∑是无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0.9-0.97c ) 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 A )30S =230230Q P + d ) 计算电流(单位为A )30I =NU S 330各厂房和生活区的负荷计算见附录一2.2 无功功率补偿由上表可知,该厂380V 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74。

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6kV 进线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低于0.9。

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元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 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应稍大于0.9,暂取0.92来计算380V 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C Q =30P (tan 1ϕ - tan 2ϕ)=1030.64[tan(arccos0.74) - tan(arccos0.92) ] =497.73kvar选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屏,并联静电电容器为BWF63-100型,采用其方案1(主屏)1台与方案3(辅屏)4台相结合,总共容量为100kvar ⨯5=500kvar 。

补偿前后,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计算负荷基本不变,而无功计算负荷'30Q =(932.65-500)kvar=432.65 kvar ,视在功率2'30230'30Q P S +==1117.77 kV A , 计算电流NU S I3'30'30==1698.28 A功率因数提高为cos ϕ=,3030SP = 0.922。

表2无功补偿后工厂的计算负荷项目cos ϕ 计算负荷30P /kW30Q /kvar30S /kV A30I /A380V 侧补偿前负荷 0.74 1030.64930.65 1389.982111.86380V 侧无功补偿容量 -504 380V 侧补偿后负荷 0.922 1030.64 432.65 1117.771698.28主变压器功率损耗 0.0130S =11.160.0530S =55. 86KV 侧负荷计算0.9221041.8488.451150.62110.722.3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根据工厂的负荷性质和电源情况,工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考虑有下列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a) 装设一台变压器 型号为SL 型,而容量根据式30T N S S ≥⋅,T N ⋅S 为主变压器容量,30S 为总的计算负荷。

选T N ⋅S =1250 kV A >30S =1148.93 kV A ,即选一台SL-1250/6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至于工厂二级负荷所需的备用电源,考虑由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

b) 装设两台变压器型号为SL 型,而每台变压器容量根据式(2-1)、(2-2)选择,即⨯≈⋅)7.0~6.0(T N S 1148.93 =(689.35~804.25Y )kV A (2-1) )(30T N S S ≥⋅=(134.29+165+44.4)=343.7 kV A (2-2)因此选两台SL-630/6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工厂二级负荷所需的备用电源,考虑由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

主变压器的联结组均为Yyn0 。

2.4 短路电流的计算2.4.1 绘制计算电路2.4.2 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选基准容量S j =100MV A 取U j1=10.5kV U j2=0.4kV 则I j1=kA 5.55.103100=⨯I j2=kA 34.1444.03100=⨯2.4.3 计算短路电路中个元件的电抗标幺值1)电力系统已知电力系统出口断路器的断流容量S oc =600MV A*1X =100MV A/600MV A=0.172)架空线路查表得LGJ-150的线路电抗km x /36.00Ω=,而线路长5km63.1)5.10(100)536.0(2202=⨯Ω⨯==*kV MVAU Sj lx X c 3)电力变压器查表得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值%K U =4.5,故3% 4.5100 3.61001001250k d N U S MVAX S kVA*==⨯=式中,N 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2.5 k-1点(10.5kV 侧)的相关计算2.5.1 总电抗标幺值*2*1)1(X X X k +=*-∑=0.17+1.63=1.82.5.2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 06.38.15.5*)1(1*1===-∑-kAX I Ik d k2.5.3 其他短路电流kA 06.3)3(1)3()3(''===-∞k I I IkA 8.706.355.255.2)3('')3(=⨯==kA I i sh2.5.4 三相短路容量MVA 6.558.1100*)1()3(1===-∑-MVAX S S k dk2.6 k-2点(0.4kV 侧)的相关计算2.6.1 总电抗标幺值*3*2*1)1(X X X X k ++=*-∑=0.17+1.63+3.6=5.42.6.2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 7.264.5144*)2(2*2===-∑=kAXI I k d k2.6.3 其他短路电流kA 7.26)3(1)3()3(''===-∞k I I I kA 1.497.2684.184.1)3('')3(=⨯==kA I i sh2.6.4 三相短路容量MVA 5.184.5100*)2()3(2===-∑-MVAXS S k d k以上短路计算结果综合图表3所示。

表3短路计算结果短路计算点三相短路电流/kA三相短路容量/MV A)3(k I)3(''I)3(∞I )3(sh i)3(k Sk-1 3.06 3.06 3.06 7.8 55.62.7 6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2.7.1 按工作电压选择设备的额定电压e N ⋅U 一般不应小于所在系统的额定电压N U ,即≥⋅e N U N U ,高压设备的额定电压e N ⋅U 应不小于其所在系统的最高电压max U ,即≥⋅e N U max U 。

N U =6kV , max U =6+6*15%=6.9kV ,高压开关设备、互感器、支柱绝缘额定电压,穿墙套管额定电压、熔断器额定电压e N ⋅U =10kV 。

2.7.2 按工作电流选择设备的额定电流e N -I 不应小于所在电路的计算电流30I ,即≥-e N I 30I 2.7.3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a )动稳定校验条件≥max i )3(sh imax i 、m ax I 分别为开关的极限通过电流峰值和有效值,)3(sh i 、)3(sh I 分别为开关所处的三相短路冲击电流瞬时值和有效值b) 热稳定校验条件ima t t I t I 2)3(2∞=对于上面的分析,如表4所示,由它可知所选一次设备均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