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分离利用调研报告(第一部分:C5分离、C5石油树脂、异戊二烯)

合集下载

裂解C5的综合利用及其前景

裂解C5的综合利用及其前景

万方数据
第"期
钱 伯 章 ! 裂 解 "# 的 综 合 利 用 及 其 前 景
) "1 )
克 公 司 采 用 二 甲 基 甲 酰 胺 *./0+ ! 壳 牌 公 司 采 用 环 丁 砜 $ 裂 解 ’( 经 分 离 后 可 获 得 各 种 不 同 纯 度 的 产 品 ! 其 中 异 戊 二 烯 可 达 到 123 以 上 的 化 学 级 产 品 ! 或 是 浓 度 超 过 114(3 的 聚 合 级 产 品 # 双 环 戊 二 烯 的 规 格 有 5(3 以 下 * 称 为 低 纯 度 产 品 + % 2(3* 中 纯 度 产 品 + % 1!3 * 高 纯 度 产 品 + % 高 于 113 * 超 高 纯 产 品 +! 种 # 间 戊 二 烯 成 品 浓 度 一 般 较 低 ! 通 常 为 )#3 6
求 高 的 某 些 领 域 ! 如 反 应 注 射 成 型 *=,/+ 时 ! 则 采 用 &解聚’精馏’再二聚’精馏( 的方法得到 纯 度 达 到 11 " 的 双 环 戊 二 烯 $
:##> 年 后 的 ! ! "#!$%& $
目 前 ! 我 国 大 部 分 石 化 企 业 的 裂 解 ’( 馏 分 一 般作 为乙烯裂 解 炉 的 燃 料 进 行 利 用 !化 工 利 用 率 很 低$ 环顾 国 内!除 了 上 海 石 化 公 司 化 工 研 究 所 拥 有 一 套 完 整 的 ’( 分 离 装 置 以 外 ! 其 他 单 位 裂 解 ’( 馏 分利用仅做 简 单 的 分 离 处 理 !主 要 是 用 来 生 产 双 环 戊二烯$ 表 " 列 出 了 上 海 石 化 ’( 馏 分 利 用 情 况 ! 表 : 列 出 国 内 其 他 ’( 馏 分 分 离 情 况 $

裂解C_5的综合利用及其前景

裂解C_5的综合利用及其前景

1概述裂解碳五(简称C5馏分)是在石脑油及其他重质裂解原料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可从裂解汽油中用精馏的方法得到。

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裂解C5可以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世界各国普遍关注C5的开发利用。

许多大型石油化工公司都把C5馏分综合利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业务。

目前,与C5馏分分离及向下游衍生产品的相关行情变化大且相当复杂。

裂解C5馏分中含有许多组分,它们是很有价值的化工原料,如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通常以二聚体,即双环戊二烯的形式存在)、间戊二烯、异戊烯、l-戊烯、2-丁炔、3-甲基-l-丁烯、环戊烷、环戊烯、异戊烷、正戊烷等。

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的含量约占裂解C5馏分的45% ̄55%。

其中,环戊二烯占15% ̄17%,异戊二烯占15% ̄20%,间戊二烯占10% ̄20%。

这些双烯烃和单烯烃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合成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化工利用的宝贵资源。

目前,C5烃及其衍生物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全球性商机中的热点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C5馏分的利用方向已由初期的混合利用逐渐转向了分离单组分的利用,同时向制备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发展。

以分离提纯后的C5各组分为原料,可以生产品种繁多的石油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和医药化学品等等。

裂解C5馏分的主要衍生产品如图1所示。

美国的C5分离利用率为70%,从裂解C5中分离出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用来生产各种石油树脂,现有石油树脂的年总产能已达18×104t/a。

埃克森美孚和日本瑞翁等公司全面利用了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环戊二烯等产品,使C5馏分的价值最大化。

截至目前,埃克森美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树脂生产商、丁基橡胶生产商、异戊烯生产商和主裂解C5的综合利用及其前景钱伯章(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上海200129)摘要综述了裂解C5的分离及其下游衍生物(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等)的应用市场和需求,以及国内裂解C5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裂解C5的综合利用

裂解C5的综合利用

裂解C5的综合利用0 引言石油烃高温裂解制乙烯过程中副产相当数量的裂解碳五(C5) 馏分,其中含有30 多种相近沸点的组分,主要为单烯烃和二烯烃, 他们的化学性质活泼, 是化工综合利用的宝贵资源。

C5馏分中价值较高且含量较多的组分为环戊二烯、异戊二烯和间戊二烯,三者约占裂解C5馏分总量的50浓上。

此外,C5 还含有15%〜25%勺单烯烃,即1-戊烯、顺式和反式-2-戊烯、2- 甲基-1- 丁烯、2-甲基-2- 丁烯和3-甲基-1- 丁烯。

1 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的利用1.1 环戊二烯(CPD)环戊二烯能进行聚合、氢化、卤化、加成、缩合和还原等反应, 用途广泛。

环戊二烯的活性高, 已成为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

环戊二烯催化加氢可得环戊烯, 当前, 环戊烯主要用作生产戊二醛的原料, 戊二醛可用于皮革鞣剂和油田注水杀菌剂等。

1.2 双环戊二烯(DCPD) 双环戊二烯是环戊二烯的二聚体。

双环戊二烯最大用途是制备加氢高级石油树脂, 主要用途是卫生材料的胶粘剂;此外, 还可用于代替部分苯酐生产不饱和聚酯, 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优异的耐化学品性、耐紫外线性能及良好的电气、力学性能, 可制造一些特殊用途的产品。

国内大型双环戊二烯装置均以裂解C5作为原料,主要生产商有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和上海金森石油树脂公司。

其中,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生产的纯度为85%的双环戊二烯主要出口欧洲。

国内双环戊二烯总年生产能力约7600 吨, 产量3380吨, 开工负荷率较低。

目前裂解C5多用作裂解燃料,双环戊二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而国内需求旺盛,应在组织好裂解燃料平衡和替代的条件下先抽出双环戊二烯, 大力发展以双环戊二烯为基础原料的精细化工产业。

剩余C5组分可生产甲基叔戊基醚。

醚化后组分经加氢返回裂解装置作原料, 这将有利于乙烯裂解装置的原料优化和效益提高。

2 异戊二烯的利用2.1 聚异戊二烯橡胶异戊二烯的主要用途是生产聚异戊二烯橡胶, 由于采用的催化体系及工艺条件不同, 产品有高顺式聚异戊二烯、中高顺式聚异戊二烯、反式聚异戊二烯和液体聚异戊二烯。

2023年C5石油树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C5石油树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C5石油树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C5石油树脂行业一、概述C5石油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橡胶、油墨、粘合剂、热熔胶、涂料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C5石油树脂行业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C5石油树脂行业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其中,橡胶行业是C5石油树脂的最大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的30%左右。

其次是油墨和粘合剂领域,分别占据了市场的25%和20%左右。

三、市场动态1.需求驱动:C5石油树脂作为化工原料,其需求主要受到橡胶、油墨和粘合剂行业的驱动。

随着全球橡胶需求的增加,C5石油树脂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另外,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也为C5石油树脂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

2.产品结构升级:市场上C5石油树脂产品呈现出从低端到高端的结构升级趋势。

传统的石油树脂产品主要以C5为主要成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C5/C9共聚物和C9重部分聚合物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C5石油树脂行业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

除了传统的大型化工企业外,小型企业也加入了市场竞争。

竞争加剧使得行业内企业在产品质量、研发能力和市场服务等方面更加注重提高。

四、发展趋势1.多元化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C5石油树脂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应用领域。

比如,C5石油树脂可以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用于改善油田增油效果等。

多元化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C5石油树脂市场的发展。

2.环保要求提高: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对环保性能较好的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C5石油树脂行业也面临环保要求提高的压力,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供更环保的产品。

3.国际市场开拓:目前,C5石油树脂行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

随着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地区的市场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行业内企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

C5分离利用调研报告(第一部分:C5分离、C5石油树脂、异戊二烯)

C5分离利用调研报告(第一部分:C5分离、C5石油树脂、异戊二烯)

随着全球尤其是中国等国家或地区乙烯工业的发展,C5资源量不断
增加。据文献报道,2005年全球C5资源总量约为870万吨,预计到2010
年将超过1000万吨,有望达到1100万吨左右,见表2。
表2 全球各地乙烯裂解装置副产C5资源量
(单位:千吨)
国家或地 2000年 2002年 2005年
2010年

.2, 国内外C5利用概况比较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C5资源利用规模偏小,利用程度偏低, 高端产品偏少,C5分离后再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C5分离的集中度及装置规模 目前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乙烯生产商对副产C5的处理形式 有以下三种形式: (1)原地利用 国外采用C5原地利用的公司,如荷兰Dow Benelux公司,其乙烯装 置副产C5量基本可以满足公司自身对C5的需求,该公司还建设了C5简 单分离装置;荷兰壳牌公司则以自身装置副产为主,建设了C5分离装 置。
家企业均以C5馏份为起始原料,总处理能力超过130万t/a。其中等星、 Texmark、壳牌化学的处理能力分别为38万t/a、32万t/a、25万t/a。
日本主要有5家C5分离企业,总处理能力超过60万t/a,其中瑞翁公 司拥有多套分离装置,其中处理能力最大的为20万t/a。
西欧主要有4家C5分离企业,总处理能力超过60万t/a,其中荷兰陶 氏化学、壳牌化学的分离装置规模较大,处理能力分别达到25万t/a、20 万t/a。
此外,燕山石化拟建20万t/a C5分离利用项目,该公司目前有3万t/a 丁基橡胶装置,年耗聚合级异戊二烯1000多吨,还在开发SIS技术,估 计将配套建设SIS装置。
中石油曾规划分别在西北、东北集中本地区C5资源建设20万t/a 以 上C5分离利用项目,西北项目地点有意向在兰州石化,该公司2003年开 始生产C5共聚加氢石油树脂,2005年前后成立了C5分离利用项目筹备 小组,就C5分离等技术转让,已先后与日本瑞翁公司、美国GTC公司接 触谈判,但该项目至今尚未获得中石油总部批准。东北项目地点尚无官 方消息,据说有意向在辽阳石化或吉林石化。

碳五分离工艺处理毕业汇报总结

碳五分离工艺处理毕业汇报总结

继续教育学院顶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广东惠州大亚湾伊科思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函授站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西安石油化工技工学校学号1613010029052姓名王晓琴实习时间2016年12月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碳五在国内外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离工艺和碳五工艺参数的优化,并且通过查找资料知道在萃取精馏分离异戊二烯的工艺研究过程中通过参考文献得到了在工艺流程的各项操作条件不变,了解溶剂比、回流比和溶剂进料位置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碳五异戊二烯利用现状工艺参数目录1、国内外碳五资源的利用现状 (4)1.1 碳五的组成及应用 (4)1.2国内碳五资源利用现状 (4)1.3国外碳五资源利用现状 (5)2、裂解碳五分离的工艺 (6)2.1裂解碳五分离工艺原理 (6)2.2裂解碳五分离工艺 (8)3、工艺参数优化 (8)3.1溶剂比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8)3.2回流比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8)3.3溶剂进料位置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9)3.4回流比和溶剂比的选择 (12)4、优化后工艺条件以及指标 (12)5、设计结果评价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3)1、国内外碳五资源的利用现状1.1 碳五的组成及应用碳五是石油烃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物,碳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产量一般为乙烯产量的2%~15%。

我国乙烯装置主要以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为裂解原料,副产的碳五馏分为乙烯产量的10%~15%。

石脑油是我国主要的乙烯裂解原料,在深度裂解时碳五资源的典型组分及含量依次为:双环戊二烯24.9%、异戊二烯23.3%、间戊二烯19.5%、戊烷14.1%、甲基丁烯5.8%和戊烯4.2%。

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表1 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的碳五馏分典型组分及下游应用情况目前,我国的碳五资源主要由俩部分组成:(1)炼油过程中所得的碳五馏分,1994年原油二次加工能力已超过6800万t/a,生产装置近200套,其中催化裂化装置能力超过5200万t/a。

裂解碳五分离剩余碳五组分的利用

裂解碳五分离剩余碳五组分的利用

信息技术与机电化工132裂解碳五分离剩余碳五组分的利用张满玉(中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摘要:裂解碳五分离出双烯烃后,剩余碳五的比例较大,如何利用,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

可按照碳五分离装置的工艺流程产生部位将剩余碳五细分为不同组分,然后根据组成不同选择不同利用方案,提高效益。

关键词:剩余碳五;分离;成品油;加氢;乙烯料;单烯烃目前我国裂解碳五产量约150万吨/年,产量较少,利用比较充分,通常都分离出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二烯等三种高价值双烯烃组分,约占裂解碳五总量的40-50%,然后再对以上二烯烃进一步加工生产异戊橡胶、SIS、石油树脂、加氢树脂等,甚至部分企业生产医药、化妆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

但是除了上述三种双烯烃被充分利用之外,还有40-60%的剩余碳五组分(以单烯烃为主)基本没有进一步利用,直接销往市场。

由于剩余碳五占原料裂解碳五的比例较高,因此剩余碳五的处理方案将直接影响裂解碳五利用项目的效益,因此有必要对剩余碳五的利用方案进行认真研究。

一、碳五分离流程裂解碳五分离常规流程见下图1。

裂解C5馏分进入二聚反应器,在100~110℃、停留时间1h的较为缓和条件下进行二聚反应,反应物料送常压蒸馏塔,塔顶分出未反应C5馏分,塔釜为低纯度的粗双环戊二烯。

未反应C5馏分进入溶剂萃取蒸馏塔,塔顶分出C5烷烃和单烯烃,塔釜液送至解吸塔。

解析塔釜溶剂返回萃取蒸馏塔,塔顶C5二烯烃送脱重塔,脱重塔顶得粗异戊二烯去进一步精制,塔釜得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与脱C5塔釜粗环戊二烯一起送常压塔,塔顶得到间戊二烯,塔釜送减压蒸馏塔,塔釜可获得纯度>85%的双环戊二烯,塔顶得到剩余碳五。

图1 C5馏分同时分离环戊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流程示意图 1—二聚反应器;2—脱C5塔;3—第一萃取蒸馏塔;4—脱轻塔;5—脱重塔;6—间戊二烯塔;7—真空塔碳五分离的剩余碳五是工艺流程中各塔分离双烯烃之后的碳五混合物。

C5石油树脂现状与开发变化2014调查报告

C5石油树脂现状与开发变化2014调查报告

C5石油树脂现状与开发变化2014调查报告1.1.1.1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1.1.1.2用途C5石油树脂可与其他石油树脂混合使用,或是作为添加剂使用。

由于其对油品油脂类及其它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溶解在许多溶剂中,与其他物质配合耐水性、耐酸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因而在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表22是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

(一)在胶粘剂中的应用国外越60%的C5石油树脂用于胶粘剂,该产业已成为十分兴旺的新兴产业,涉及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

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热熔胶用增粘剂热熔胶是加热熔化产生流动性,涂布在被粘接物体上,冷却后固化粘合的一种胶粘剂。

热熔胶属工业胶粘剂,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的纸箱封箱;木工家具制作;书本的无线装订;标签、胶带的生产;香烟过滤嘴的制作;服装、粘合衬得生产;其他领域,如电缆、汽车、冰箱、制鞋业等。

热熔胶在使用时必须配以增粘剂才能粘接牢固。

表1 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iii](2)压敏胶用增粘剂压敏胶制品主要为压敏胶带、压敏标签等。

压敏胶带可作为电绝缘胶带、各种包装密封胶带、印刷标签用胶带、医用外科创伤膏使用。

所用胶粘剂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熔胶,不管使用何种粘结剂,均需配以增粘剂。

近年来,C5石油树脂以其剥离粘接强度高,快粘性好,价格较低的特点,开始逐步取代交割较高的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而占主导地位。

(二)涂料添加剂在涂料工业方面,是由树脂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混合,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涂料的光泽、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得以改善。

石油树脂通常用来制造增强乳胶涂料,浅色的石油树脂可用于生产油溶性涂料,以提高其光泽和附着力。

石油树脂作为尤其添加剂,可加快漆膜俄干燥速度,提高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可用于刚才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国外主要C5分离企业的装置地点、C5处理能力、双环戊二 烯产能、异戊二烯产能等情况见表4。
表4 2007年国外主要C5分离企业概况 异戊 二烯
企业名称
装置地点
C5处理 能力 (万 t/a)
双环戊二 烯
(≥80%) 产能 (万 t/a)
浓缩 液
(50% ~
65%) 产能 (万 t/a)
东欧 316~439 337~467 389~540 433~601
中东和非 305~384 393~487 474~572 洲
788~968
日本 东亚 大洋洲 总计
743~ 1038
1438~ 1988
15~19
5907~ 7976
731~1022 737~1030 722~1009
1668~ 2305
民营企业江苏金浦集团2004年前就提出计划在南京化学工业园建设 一套10万t/a C5综合利用装置,C5原料来自同在南京化学工业园的扬子 巴士夫公司乙烯装置,C5分离技术采用南京工业大学的共沸精馏技术, 可能由于环评未通过(周边有学校、村庄)及其它原因,至今尚未开工 建设。
.5, 国外主要C5分离企业概况 2007年,美国主要有7家C5分离企业,除固特异公司以外,其余6
随着全球尤其是中国等国家或地区乙烯工业的发展,C5资源量不断
增加。据文献报道,2005年全球C5资源总量约为870万吨,预计到2010
年将超过1000万吨,有望达到1100万吨左右,见表2。
表2 全球各地乙烯裂解装置副产C5资源量
(单位:千吨)
国家或地 2000年 2002年 2005年
2010年

.4, 国内主要在建拟建C5分离利用项目概况 随着国内多套百万吨级乙烯项目开工建设,与之配套对接的C5分离 利用项目也相继启动。目前国内除了前面提到的上海石化正在扩建15万 t/a C5分离利用项目外,还有宁波金海德旗化工有限公司也正在宁波化 学工业区新建15万t/a C5分离利用项目,该项目属于镇海炼化100万t/a 乙烯装置配套对接项目之一,主要产品为异戊二烯、双环戊二烯、间戊 二烯等,工程总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2008年12月17日开工建设,计 划于2009年12月装置建成中交,并于2010年3月与镇海炼化100万t/a 乙 烯装置同步投产。
.3, 国内主要C5分离企业概况 目前我国有十几家C5分离企业,C5分离能力合计约80万t/a,但大 部分企业规模小,分离能力不足5万t/a,而且分离程度低,只分离出双 环戊二烯(含量≥78%),或者在此基础上,还分离出间戊二烯(含量 ≥65%)。只有上海石化、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淄博齐鲁乙烯鲁华 化工有限公司、濮阳市恒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C5分离能力在5万t/a以 上,而且分离出双环戊二烯(含量≥80%)、间戊二烯(含量≥65%)、 异戊二烯(含量≥98.5%)等,其中淄博齐鲁乙烯鲁华化工有限公司目 前C5分离能力最大,达13万t/a,分别在山东淄博、广东茂名建成5万 t/a、8万t/a C5分离装置。上海石化是我国第一家C5分离企业,1991年 采用北京化工研究院的技术建成2.5万t/a C5分离工业性试验装置, 1992~1994年进行了4次全流程开车,完成了工业性试验任务,后经扩 建,目前C5分离能力达6.5万t/a,正在建设15万t/a的C5分离利用项 目,预计2009年下半年竣工,将成为我5
0.6
0.8
1.0 中原 上海石 1万t/a间
恒润石
石化 化
戊二烯基
油化工
等周
石油树脂
有限公
边乙
司(简
烯厂
称恒润
石化)
注:1,异戊二烯产能以含量≥98.5%计;双环戊二烯产能以含量≥80%计;间戊二烯产能以含量 ≥65%计。
2,其它部分分离企业及规模较小(分离能力低于5万t/a)企业忽略。
.2, 国内外C5利用概况比较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C5资源利用规模偏小,利用程度偏低, 高端产品偏少,C5分离后再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C5分离的集中度及装置规模 目前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乙烯生产商对副产C5的处理形式 有以下三种形式: (1)原地利用 国外采用C5原地利用的公司,如荷兰Dow Benelux公司,其乙烯装 置副产C5量基本可以满足公司自身对C5的需求,该公司还建设了C5简 单分离装置;荷兰壳牌公司则以自身装置副产为主,建设了C5分离装 置。
12
1.8
2.0
2.4 天津 北京化 规划建设3
石化 工研究 万t/a聚异
等周 院
戊二烯橡
边乙
胶项目
烯厂
玉皇)
淄博齐
13
2.0
2.0
2.5 齐鲁 异戊二 2万t/a间
鲁乙烯 (淄博5
石化 烯精制 戊二烯基
鲁华化 万t/a、
茂名 技术来 石油树脂
工有限 茂名8万
石化 源于天
公司 t/a)
津大学
(简称
16~20
6538~ 8812
1917~ 2650
17~20
7216~ 9706
2734~3779
23~28 8873~11740
注:表中东亚不含日本,指中国、韩国等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快速发展,已有多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相继 竣工投产,尚有多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作为乙烯 的副产品,C5资源量也相应快速增长。我国1994年乙烯产量为212万 吨,副产C5约25万吨;2002年乙烯产量增长到541万吨,副产C5约65万 吨;2006年乙烯产量达到941万吨,副产C5约140万吨;预计2010年乙烯 产量将增长到1350万吨,届时可副产C5约205万吨。
表1 石脑油不同裂解深度下C5馏份中各主要组份的含量(%)
组份
浅度
裂解深度
中度
深度
戊烷
26.70
34.60
14.12
戊烯
5.15
6.60
4.21
甲基丁烯(异
6.95
9.17
5.76
戊烯)
环戊二烯/双 环戊二烯
16.70
15.97
24.91
间戊二烯
10.90
9.40
19.46
异戊二烯
14.20
18.00
t/a的企业。上海石化目前在我国C5分离水平最高,分离出的产品不仅 有双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异戊二烯,还有异戊烯(含量≥99%)、戊烷 (含量≥99.5%)等。见表3。
企业名 称
上海石 化
山东玉 皇化工 有限公 司(简 称山东
C5处理 能力 (万 t/a)
表3 国内主要C5分离企业概况
异戊二 烯产能 (万 t/a)
双环戊 二烯产 能(万 t/a)
间戊二 烯产能 (万 t/a)
C5来 源
C5分离 技术来

配套下游 项目
6.5
1.1
1.2
1.3 本企 最初来 2.5万t/a
(在建
业 源于北 间戊二烯
15万
京化工 基石油树
t/a)
研究 脂(与美
院,之 国Exxon公
后自主 司合资成
创新 立上海金
森石油树
脂有限公
司)
(2)区域集中利用 若C5量较少,单独建立分离装置难成规模,因此可将区域内各装置 的副产集中起来加以利用。C5区域集中利用又可分为“同一公司内相邻 装置的副产C5集中”和“不同公司的C5集中”两种类型。 前者如美国的埃克森美孚、等星(Equistar)、雪佛龙-菲利浦等公 司,这些公司的乙烯装置大部分位于德克萨斯州,多套装置产生的C5总 量足以满足其对C5利用的需求。此外,这些装置相距不远,部分装置间 甚至还有管线相连,这也为各公司集中利用C5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者如日本瑞翁公司,它并不拥有乙烯生产装置,但该公司集中了 濑户内海区域内的多家公司乙烯装置的副产C5,在水岛建立了C5分离 装置;日本合成橡胶(JSR)公司则主要集中了千叶附近的C5和异戊二 烯浓缩液,进行异戊二烯的分离;美国固特异公司则集中了雪佛龙-菲 利浦、美国陶氏、加拿大诺瓦等公司的部分C5和异戊二烯浓缩液,建成 了异戊二烯的分离装置。 (3)对外销售 由于存在专业的C5深加工企业,因此部分乙烯生产商将副产的C5 及简单分离后的C5作为商品直接对外销售,如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康菲 (ConocoPhillips)、陶氏、日本的出光兴产、三菱、三洋等。 同国外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差别是尚未大量集中利用,相应地影 响C5分离装置规模,目前国内尚无一家企业的C5分离能力达到20万 t/a,而国外有多家企业仅单套分离装置处理能力就达到20万t/a。不过中 石油已提出分别集中西北、东北地区的C5资源进行集中利用,各自建设 处理能力在20万t/a以上的C5分离及配套下游装置。 二、 C5分离程度 目前美国、日本对C5分离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C5分离利 用率(以异戊二烯产量作为指标)分别达到了70%和80%,而国内C5分离 利用率不足40%,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除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5分离利用调研报告
1,C5分离
.1, C5的组成及资源量 C5馏份是石油化工炼油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以及重质烃裂解装置裂 解制乙烯过程中的副产物,其组成复杂,组份达30多种,各组份含量随 裂解原料及裂解深度各异。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时,C5馏份中二烯烃 (包括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含量为40%~55%;单烯烃 (包括正戊烯、异戊烯等)含量为15%~25%。 就同一种石脑油作裂解原料而言,C5馏份中各组份的含量主要取决 于石脑油的裂解深度(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深度裂解时,C5馏份中 3种双烯烃的含量最高;中度裂解时,C5馏份中烷烃和单烯烃的含量最 高,见表1。
家企业均以C5馏份为起始原料,总处理能力超过130万t/a。其中等星、 Texmark、壳牌化学的处理能力分别为38万t/a、32万t/a、25万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